0

土壤有机质含量标准表(2篇)

五角星是我们见到的最多的一种图形,我们在各种旗子上面经常就看到它的身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标准的五角星是怎么画的吧。

浏览

2248

文章

2

篇1: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1)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2)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标准分级

1)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各种重金属含量限制如下:

土壤pH在自然背景下:镉≤0.2mg/kg、汞≤0.15mg/kg、砷(水田)≤15mg/kg、砷(旱地)≤15mg/kg、铜(农田)≤35mg/kg、铅≤35mg/kg、铬(水田)≤90mg/kg、铬(旱地)≤90mg/kg、锌≤100mg/kg、镍≤40mg/kg。

2)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各种重金属含量限制如下:

a)土壤pH

b)土壤6.5

c)土壤pH>7.5时:镉≤1.0mg/kg、汞≤1.0mg/kg、砷(水田)≤20mg/kg、砷(旱地)≤25mg/kg、铜(农田)≤100mg/kg、铜(果园)≤200mg/kg、铅≤350mg/kg、铬(水田)≤350mg/kg、铬(旱地)≤250mg/kg、锌≤300mg/kg、镍≤60mg/kg。

3)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各种重金属含量限制如下:

土壤pH>6.5时:汞≤1.5mg/kg、砷(水田)≤30mg/kg、砷(旱地)≤40mg/kg、铜(农田)≤400mg/kg、铜(果园)≤400mg/kg、铅≤500mg/kg、铬(水田)≤400mg/kg、铬(旱地)≤300mg/kg、锌≤500mg/kg、镍≤200mg/kg。

今天小编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土壤有机质含量标准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含有的各种动植物残体与微生物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一般以有机质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标准吧。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很大,含量高的可达20%或30%以上(如泥炭土,某些肥沃的森林土壤等),含量低的不足1%或0.5%(如荒漠土和风沙土等)。

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作层中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一般情况下,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有机质的含碳量平均为58%,所以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大致是有机碳含量的1.724倍。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决定于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的组成,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的组成相当复杂。各种动、植物残体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因动、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动植物残体主要的有机化合物有碳水化合物、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C、O、H、N,分别占52%-58%、34%-9%、3.3%-4.8%,3.7%-4.1%。

另外,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