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固态硬盘咋选(汇集20篇)

浏览

1644

文章

377

篇1: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在计算机中使用区别有哪些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概念。与机械硬盘复杂的结构相比,固态硬盘具有更加简单的结构,仅包括三部分:DRAM,NAND闪存和主控。如图,

知道了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的结构不一样,那他们在计算机中的使用有什么分别呢?先看一副图:

上图从十个方面对比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分别:

1. 固态硬盘在读写性能,吞吐量,能耗,操作性,低噪音,轻便等方面比机械硬盘有很大的优势;

2. 但是,固态硬盘在容量以及单GB的成本方面却不如机械硬盘。

前几年,个人计算机电脑配备的基本都是机械硬盘。随着固态硬盘强势的发展,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个人计算机电脑都配备了固态硬盘,大多采用的是一块固态硬盘加上一块机械硬盘的混合配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利用固态硬盘提升电脑的性能需要,而机械硬盘则弥补固态硬盘的容量不够。

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

Intel曾分别针对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作为系统盘做过一个研究,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7,对系统启动,email邮件处理等操作进行对比,发现,在36个月的操作周期中,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可以节省80.4小时。小编就最怕在用电脑的时候,电脑卡慢,延迟。特别对于喜欢打游戏的同学,固态硬盘完全是天使,可以快速帮你启动,给你顺畅极速的操作体验。

轻便的优势

现在很多人买电脑都喜欢买轻薄,便于携带的个人手提电脑,或者平板电脑。这时候机械硬盘完全无法满足这方便的需要。固态硬盘具有M.2接口和BGA接口,可以很轻松的装在平板电脑或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上。

低功耗的优势

当你带着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出门的时候,你最怕啥?我觉得应该最怕电脑电量不够,特别是找不到充电的地方的时候,更捉急了。所以,低功耗对于个人电脑来说至关重要。之前的机械硬盘有很多机械部件,耗电量肯定很多,你也经常会听到机械硬盘的电脑磁盘转动的声音。但是在固态硬盘中,加入了电源管理模式,不论SATA协议,PCIE协议,还是NVMe协议,都有对节能模式的深度优化。

虽说,现在机械硬盘还不会马上消失,但是机械硬盘的没落已是大势所趋,前段时间,机械硬盘的巨头希捷还关闭了苏州工厂,另外一家机械硬盘巨头西部数据收购了闪迪开始加大固态硬盘的投入。我相信,随着明年NAND闪存供应回暖,固态硬盘会进一步蚕食机械硬盘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哪个牌子的固态硬盘好?良心推荐在此!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数据信息的存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多家存储厂商推出了自己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更有支持Type-C接口的移动固态硬盘和支持指纹识别的固态硬盘推出。那么固态硬盘什么牌子比较好呢?

说起固态硬盘的质量,英特尔是挺不错的。英特尔已经能够批量生产高达4TB容量的固态硬盘。英特尔生产的高性能固态硬盘,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足可以傲视群雄。英特尔还有别家没有的黑科技:傲腾固态盘,可以这么说,傲腾固态盘的读写性能已经直逼内存。

东芝固态硬盘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安静,而且发热量较小,而且相比英特尔和三星,东芝固态硬盘的价格更接地气。

总而言之,固态硬盘的好牌子,除了英特尔,还有三星和东芝都是挺不错的,质量也是有一定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笔记本固态硬盘选购窍门

全文共 2370 字

+ 加入清单

新手买笔记本,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笔记本是否可以换固态硬盘?换多大适合?多大的容量可以满足日常需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笔记本固态硬盘选购窍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记本固态硬盘之使用技巧

一、固态硬盘的优点

1、速度快。理论而言,固态硬盘的速度比传统硬盘快两倍以上。根据实际应用测试,在同样配置的计算机下,对大量图片进行批量处理时,使用了固态硬盘的机器比使用传统硬盘的机器快不少。在后文中的Windwos7系统启动时间上,使用第二代X25-M固态硬盘的电脑从按下电源开关到进入桌面,只需要 33秒,比用传统硬盘节省了18秒的时间。

2、不怕震。零噪音因为固态硬盘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进行存储,所以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不会造成数据上的丢失。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固态硬盘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完全静音。而且它工作时的温度也比较低,在相同温度下,固态硬盘比传统硬盘低5至10摄氏度。

3、重量轻。易携带固态硬盘比传统2.5英寸硬盘重量轻50克左右,在笔记本电脑、卫星定位仪等随身移动产品上,更小的重量有利于携带。而与传统3.5英寸台式机硬盘相比,固态硬盘则轻巧得多。

二、优化固态硬盘,让它在Windows下性能更加

Windwos7系统对固态硬盘的优化,主要来自于Trim功能使用。第二代X25-M固态硬盘的最新固件已经加入了Trim功能。要想知道固态硬盘是否支持Trim可以这样做:用管理员权限打开“CMD”命令行,然后输入“fsutil behavior querydisabledeletenotify”(不包括引号)。如果显示“DisableDeleteNotify=0”表示硬盘支持Trim功能,而显示“DisableDeleteNotify=1”则表示硬盘不支持Trim。

希捷2TB 64M SATA3企业级

三、提升固态硬盘性能

1、必须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和一块具备了Trim功能的固态硬盘,并且确保系统中的Trim功能开启。

2、把数据复制到固态硬盘中,最好将整块固态硬盘的空间填满。

3、完全删除之前拷贝的数据,在完成删除后重新启动电脑。重启电脑后,不要对硬盘进行读取、写入的操作。让它闲置2至3个小时,让系统触发Trim功能,对整个固态硬盘建立‘.数据标记”,提升固态硬盘的性能。

固态硬盘无论在特性与性能都优于原来的硬盘,看来未来的储存设备市场主宰的就是将会是固态硬盘。

笔记本固态硬盘选购窍门具体如下:

区别于传统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其实也就是在一块PCB上,集成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缓存芯片等重要部件,整合起来。而这些主要的零部件包括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等,在业内都有许多不同的厂商进行生产,采用的工艺和制程也不都相同。

主控与闪存:

主控和闪存是SSD的核心硬件。主控对于SSD的重要性自不必说,Nandflash对SSD的速度,寿命及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好的主控及Nandflash能带给SSD质的飞跃。众所周知,全世界著名的主控厂不过那么几家,主要以marvell、SandForce、phison(群联)、siliconmotion(慧荣)、jmicron(智威)以及SAMSUNG(三星),这几家大厂所占据,过去占据半壁江山的SandForce如今已经基本无人问津,而marvell服务器级别主控的也并不多见了,代表品牌有浦科特,反而是台湾phison(群联)、siliconmotion(慧荣)、jmicron(智威)成了现在更多SSD厂商选用的主控。

而NAND芯片市场,完全被三星、海力士、美光、东芝、Intel、闪迪这些巨头把控。在品牌之后,选择芯片的时候还要注意芯片质量问题,现在市场上的闪存芯片存在着原厂,白片与黑片的问题。

原厂:如果闪存颗粒顺利通过了晶圆厂原厂的筛选和故障检测,此时它们就会被称为“原厂颗粒”,并在芯片表面印上晶圆厂(如东芝、镁光、海力士、闪迪、三星、英特尔)的Logo和型号参数等信息。

白片:有些闪存颗粒经历了一次晶圆厂的筛选但却没有通过原厂故障检测,这类“瑕疵片”常被二线硬盘厂商采购。此时,硬盘厂商会用自己的厂内检测对“瑕疵片”进行筛选,凡是检测合格的闪存颗粒就被称为“白片”(又称Good Die)。虽然厂内检测不如原厂监测那般严格,但“白片”的品质还是有所保障的。

黑片:在NAND闪存颗粒领域,我们习惯将没有通过任何检测的晶圆片(切割出来的闪存颗粒)称为“黑片”,也就是晶圆上故障率最高的废片。可惜,这些“黑片”很少被晶圆厂销毁,而是通过一些渠道流传出去,常被应用在山寨闪存盘中。还好,鲜有厂商会将其用于SSD,否则返修售后足以拖垮自己。

所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原厂颗粒产品,如果看到一些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印着的SSD厂商logo的,一定要查一查是什么颗粒,白片还好,如果是黑片那就悲剧了。

从选择上来讲同时占据主控与闪存的厂商是最好的选择,比如三星和浦科特笔者建议不差钱的朋友选择大品牌,在售后以及品质上会更有保障,而如果你希望在价格和品质之间寻求相对的平衡,想把钱花的相对合理,那么专业存储品牌的产品给你带来的体验也不坏。

注意缓存:

缓存对SSD的连续读写速度提升不大,但是对小文件(4K)的读写(特别是写入)影响很大,如果没有缓存,写小文件会频繁擦写Flash,如果有了缓存就会先写在缓存中,等到一定的时机(由主控的策略决定)再写回Flash,这样小文件读写速度会有很明显的提高,可以让数据的存储变得更加顺利,否则可能会造成写入延迟,数据丢失等错误。如果SSD当系统盘来用,有缓存的和没缓存的比较起来,实际使用性能、体验会好很多。所以选购的时候最好选择有DRAM的产品就对了。#p#副标题#e#

展开阅读全文

篇4:SSD固态硬盘是什么?固态硬盘常见的问题

全文共 7704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是什么?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固态硬盘分类: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目前应用范围较窄。 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DRAM固态硬盘属于比较非主流的设备。 固态硬盘漫长艰辛的发展历程1956年 IBM公司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块硬盘1968年 IBM重新提出“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盘发展方向上世纪七十年代 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开发了第一个固态硬盘驱动器1989年 世界上第一款固态硬盘出现2006年3月 三星率先发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2007年1月 SanDisk公司发布了1.8寸32GB固态硬盘产品,3月又继续发布了2.5寸32GB型号2007年6月 东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2008年9月 忆正MemoRight SSD的正式发布,标识着中国企业加速进军固态硬盘行业2009年 SSD井喷式发展,各大厂商蜂拥而来,存储虚拟化正式走入新阶段2010年2月 镁光发布了全球首款SATA 6Gbps接口固态硬盘,终于突破了SATAII接口300MB/s的读写速度极限2011年 SSD的容量完成从32G到256G跨越,读取速度高达500MB/s2012年 苹果公司在笔记本电脑上应用容量为512G的固态硬盘结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类别,其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固态硬盘内主体其实就是一块PCB板,而这块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芯片、缓存芯片和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芯片。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固态硬盘有Indilinx、SandForce、JMicron、Marvell、Samsung以及Intel等多种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不同的主控之间能力相差非常大,在数据处理能力,算法,对闪存芯片的读取写入控制上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会导致固态硬盘产品在性能上差距高达数十倍。大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品牌、型号、产品一览品牌 型号 代表产品Intel PC29AS21AA0、PC29AS21BA0 Intel 320 Series G3(80G)SandForce SF-1500/SF-1200、SF-2000系列 OCZ Agility 3 SATA3 60GJMicron JMF602、JMF612、JMF618 金士顿的SSD Now V系列Marvell 88SS9174-BJP2、88SS9174-BKK2 Intel的510系列、镁光C400、浦科特 PX-128M2SIndilinx IDX110M00-LC、IDX110M01-LC SOLIDATA K5-64Me三星 S3C49RBX01-YH80、S3C29RBB01-YK40 三星 SLC 3.5 100GB东芝 TC58NCF602GAT、TC58NCF618GBT、T6UG1XBG 金士顿 SSDNow V+100系列主控芯片旁边是缓存芯片,固态硬盘和传统硬盘一样需要高速的缓存芯片辅助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一些廉价固态硬盘方案为了节省成本,省去了这块缓存芯片,这样对于使用时的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除了主控芯片和缓存芯片以外,PCB板上其余的大部分位置都是NAND Flash闪存芯片了。NAND Flash闪存芯片又分为SLC(单层单元)和MLC(多层单元)NAND闪存:1.SLC全称是单层式储存 (Single Level Cell),因为结构简单,在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的区间小,所以寿命较长,传统的SLC NAND闪存可以经受10万次的读写。而且因为一组电压即可驱动,所以其速度表现更好,目前很多高端固态硬盘都是都采用该类型的Flash闪存芯片。2.MLC全称是多层式储存(Multi Leveled Cell),它采用较高的电压驱动,通过不同级别的电压在一个块中记录两组位信息,这样就可以将原本SLC的记录密度理论提升一倍。作为目前在固态硬盘中应用最为广泛的MLC NAND闪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更高的存储密度换取更低的存储成本,从而可以获得进入更多终端领域的契机。不过,MLC的缺点也很明显,其写入寿命较短,读写方面的能力也比SLC低,官方给出的可擦写次数仅为1万次。SSD固态硬盘优点和缺点一、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比较,拥有以下优点:1 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2 读取延迟小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碎片不影响读取时间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3 写入速度快: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4 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5 发热量较低: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6 不会发生机械故障: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7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e.g: RunCore军工级产品温度为-55~135℃)。8 体积小重量轻: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9 抗震动:比起传统硬盘,固态硬盘抗震能力要强很多,使得数据能更加安全地保存。二、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比较,拥有以下缺点:1 成本高:每单位容量价格是传统硬盘的5~10倍(基于闪存),甚至200~300倍(基于DRAM)。2 容量低:目前固态硬盘最大容量远低于传统硬盘。(美国公司Foremay推出了EC188M系列固态硬盘2TB。)传统硬盘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长,据称IBM已测试过4TB的传统硬盘。3 易受外界影响:由于不像传统硬盘那样屏蔽于法拉第笼中,固态硬盘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如断电(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尤甚)、磁场干扰、静电等。4 写入寿命有限:写入寿命有限(基于闪存)。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1万到10万次,特制的可达100万到500万次,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特制的文件系统或者固件可以分担写入的位置,使固态硬盘的整体寿命达到20年以上。5 数据难以恢复:数据损坏后难以恢复。一旦在硬件上发生损坏,如果是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通过数据恢复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是如果是固态存储,一但芯片发生损坏,要想在碎成几瓣或者被电流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不足也是可以牺牲存储空间来弥补的,主要用RAID 1来实现的备份,和传统的存储的备份原理相同。由于目前SSD的成本较高,采用这种方式备份还是价格不菲。6 电池航程较短:根据实际测试,使用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在空闲或低负荷运行下,电池航程短于使用5400RPM的2.5英寸传统硬盘。7 能耗较高: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在任何时候的能耗都高于传统硬盘,尤其是关闭时仍需供电,否则数据丢失。固态硬盘常见的问题: 外部使用环境会如何影响固态硬盘? 由于没有活动部件,固态硬盘比传统硬盘更加抗冲击和震动。另外,由于不使用磁性存储介质,也不会有被磁化导致数据丢失的危险。因此,笔记本制造商如果使用 固态硬盘,可以省去很多的硬盘防震保护配件,进一步节约机身内空间和重量。对于桌面PC来说,使用固态硬盘更是不需要担心任何使用环境问题。有人问到机场安检透视扫描仪是否会影响固态硬盘,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我并不能给出一个权威答案。但要知道,固态硬盘从物理特性来看和U盘、存储卡、手机中的闪存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应当不需要担心X射线会对其产生影响。如何保证固态硬盘的可靠性? 首先,闪存是一项成熟技术,经过了长期的实际测试。虽然闪存颗粒有一定的读写寿命,但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其寿命已经远远高于实际使用年限。比 如,Intel固态硬盘的官方数据显示,无论使用频度高低,它最少也有5年的有效使用期。如果应用频率不高的话还可以再延长5年。另外,Intel固态硬 盘内置了ATA SMART监控功能,随时可以查看其健康状况。用户可以放心,数据安全绝对是固态硬盘制造商的第一考量。为什么没有3.5寸的固态硬盘? 最主要的原因是,“合理容量”的闪存从物理规格上来看占不了太大空间,做成2.5寸或1.8寸规格更合适。这里我说的“合理容量”是指能够提供实际应用中足够的存储空间,同时价格较为合理。如果将闪存装满一个3.5寸硬盘位,其价格肯定相当惊人。很多人可能会对此有误解,认为SSD没有3.5寸型号是因为它只针对笔记本市场。实际上,固态硬盘从未排斥过桌面PC,在台式机的3.5寸硬盘位中安装2.5寸固态硬盘没有任何难度。而且,3.5寸和2.5寸硬盘的SATA接口也没有任何区别。固态硬盘需要整理磁盘碎片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复杂。固态硬盘的数据存储方式和传统硬盘有明显的区别,比如为了防止频繁读取某存储单元而导致快速老化,固态硬盘往往使用“损耗平衡”机制,将读写各个区块的次数平均化。目前的操作系统对此也没有准备。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主要原理是,将那些需要频繁读取的数据放在可以高速访问的地方,很少访问的数据就堆在边边角角。而固态硬盘的原理决定,它能够非 常快速的找到任何一块数据。目前的磁盘整理工具对优化固态硬盘的文件系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此,我的建议是,固态硬盘用户应当禁用自动磁盘碎片整理,也 不要手动进行整理。当然,对于固态硬盘来说也同样存在存储分布的优化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在SSD上远不如传统硬盘那么重要。目前,各固态硬盘厂商都在用固件优化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未来也可能会出现专门针对固态硬盘的“碎片整理”工具,不过它需要首先了解各厂商固态硬盘的具体工作方式。固态硬盘会越用越慢么?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SSD的寿命周期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它的性能表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碎片问题。很不幸,目前尚无任何方法从外部衡量固态硬盘 的数据破碎程度的影响。就像上面说的一样,测试程序也许能够检测出固态硬盘内部存储条理与否的性能差别,但这并不会明显影响用户体验。对固态硬盘文件系统 的优化未来还将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Intel固态硬盘支持热插拔么? 没问题,完全支持SATA规范定义的热插拔功能。当固态硬盘被装满的时候,性能会下降么? 很好的问题。对于固态硬盘来说,性能和存储数据的多少没有什么关系。无论空空如也还是接近爆满,闪存的损耗均衡管理算法都会照常工作。一些常见文件系统如 NTFS、FAT32在空间不足时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但这是软件的问题,和是否使用固态存储没有关联。未来当专门针对固态硬盘的文件系统问世时,可能也 会出现硬盘存储数据量多少对性能的影响的例子。哪种文件系统最适合固态硬盘? 目前的的各种文件系统都没有对固态硬盘进行什么优化。计算机行业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针对旋转磁介质存储进行优化,但固态硬盘的出现让这些优化彻底作废。幸 运的是,以目前固态硬盘的速度,遵循旧文件系统的要求像传统硬盘那样工作,并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不过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肯定将看到专为固态硬盘优化的文件 系统。微软在Windows 7中就将对SSD进行优化,比如系统会在使用固态硬盘时禁用自动磁盘碎片整理功能。其中我最关注的是ATA trim命令,它能够通知固态硬盘,某区块已经不再使用,SSD可以将其空间收回,纳入下一步的“损耗平衡”运算中。在Linux系统中,你可非常简单的通过禁用内核disk IO scheduler模块来对固态硬盘进行优化。由于不存在磁头读写的移位问题,该模块在磁盘读写时进行重新排序对固态硬盘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会降低性能。 Windows 7估计也会进行同样的改进,只是目前还未公布。固态硬盘RAID 0的性能怎样?可以在SSD内部实现RAID 0么? 先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固态硬盘的读写本身就是并行进行的,目前Intel固态硬盘使用10条并行通道来访问闪存,一定意义上就相当于内置10路RAID 0。使用多块固态硬盘组建RAID 0阵列的性能相当可观,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RAID控制器能够满足其要求。固态硬盘在阵列模式下工作的数据量相当庞大,很多RAID控制器在设计时可能完全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速度。固态硬盘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目前的瓶颈在哪里? 任何固态硬盘的性能,都是由原始的闪存带宽,损耗平衡算法的效率(固件)以及接口(SATA、PCI-E 等)共同决定的。有SATA接口速度卡在那里,闪存性能再强也没有意义。和业界其他厂商一样,我们也将逐步提升固态硬盘性能。虽然不能说固态硬盘在“赶着 ”SATA-III标准上马,但一旦第三代SATA标准推出,固态硬盘肯定会从中受益。 SSD和HDD相比有何优劣? HDD,Hard Disk Drive的缩写,即硬盘驱动器的英文名。最基本的电脑存储器,我们电脑中常说的电脑硬盘C盘、D盘为磁盘分区都属于硬盘驱动器。和其他任何事情的两面一样,SSD和HDD各有优劣。目前固态硬盘最大的劣势就是成本和容量,而最大的优势 就是性能。另外,固态硬盘完成相同的操作所需的电能更少,这意味着笔记本可以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数据中心能够大大节约电费。由于更加耐震动冲击,固态硬盘 也比HDD更适合移动设备。如果容量需求不高的话,固态硬盘甚至可以比传统硬盘更便宜。比如目前售价最低的上网本基本上都是使用小容量固态硬盘。下面我们来具体看固态硬盘的性能优势,简单比较数据会让你忽略掉很多东西。 比如,Intel X25-M硬盘的持续读取速度为250MB/s,一块常见SATA硬盘则为100MB/s,从字面上来看SSD速度是HDD的2.5倍。这时你就忽略随机 访问时间的问题。X25-M的平均“寻道时间”仅为85微妙,而传统硬盘大多在4到15毫秒,差距达到50甚至150倍。因此,两者的性能区别要视应用而定。操作系统启动主要依赖随机读取小块数据,因此固态硬盘可比传统硬盘快100倍。而在应用程序连续读取大尺寸文件时,固态硬盘的优势就只有2.5倍左右了。同时,仍有一些应用并不适合固态硬盘,比如大规模数据存档。那些极少访问的数据用闪存来存储显然是一种浪费。另外,在视频播放时使用固态硬盘也不会有任何优势,只要达到视频不卡壳的速度需求就可以了。只不过,HTPC用户可能会青睐固态硬盘的静音和尺寸。为什么大家都用MLC颗粒,SLC不是更快么? 没错,SLC NAND闪存更快,但只有在面对面比较的时候才能看到明显区别。而且,只要大规模使用并行读写机制,MLC同样可以实现高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SSD厂 商肯定会更加关注成本和容量问题,MLC的低价大容量就成了优势。我想大家都看到了,Intel的M系列固态硬盘使用的就是MLC颗粒,不是照样很快么?固态硬盘的功耗相比传统硬盘孰高孰低? 我曾看过一些报告宣称固态硬盘比传统硬盘更费电,但也有一些调查显示SSD更省电。通常来看,SSD和 HDD在同样高负载工作,或同样处在休眠状态下时,功耗是类似的。但固态硬盘仍然在功耗表现上有一些优势,比如SSD内部没有旋转马达,因此在闲置状态时 的功耗明显更低。第二,由于不存在转速提升或下降的启动时间,SSD进入休眠状态或从休眠状态唤醒的时间更短,也更频繁。最后,固态硬盘能够在更短时间内 完成同样的工作,因此更早进入休眠状态。以上这些优势让固态硬盘在实际使用中确实比传统硬盘省电。是否存在不同等级的闪存?为什么U盘比同样容量的固态硬盘便宜的多? 确实,闪存有不同的质量,对应不同的成本,就像CPU一样。U盘一般使用较低档次的闪存,如果你把U盘当作 硬盘来使用,我想你马上就能感受到性能差别。另外在可靠性上,优劣闪存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高质量的闪存芯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出错几率要低得多。虽然我们 完全可以用廉价闪存造出便宜的移动硬盘,但便宜没好货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是明白的。SSD固态硬盘寿命问题 SSD和机械硬盘的原理不一样,机械硬盘比如你系统装在C盘,C盘在磁盘的最外圈,所有它会一直在最外圈读和写。SSD的主控会让SSD平均写入,就是永远优先写在使用次数少的存储空间上,就是说就算你拿一个文件反复在SSD上复制删除,其实他每次写入的空间是不一样的,所以SSD的理论上更确切的应该说SSD可以写入容量X1万。拿主流64G的算,理论上就是60GX10000=60万G,实际应用算它打对折30万G。每天写入200G的话可以用4年多,但是能用200G吗?所有不用担心寿命问题,SSD的换掉肯定是被淘汰或坏掉的,绝对不会是写完的。SSD好坏很难说,基本取决于价格和品牌,现在价格64G的在800以上的为好,再低就有问题了。因特尔,美光,海盗船,芝奇,金士顿什么的都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SSD固态硬盘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SSD英文名称为Solid State Disk 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两部分组成。存储单元负责存储数据,控制单元负责读取、写入数据。

SSD固态硬盘的类别

基于闪存的SSD: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优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相对于机械硬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由于采用FLASH存储介质,它内部没有机械结构,因此没有数据查找时间、延迟时间和寻道时间。众所周知,一般硬盘的机械特性严重限制了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而SSD固态硬盘在操作系统中就是一个普通的盘符,用户可以完全把它作为存储介质来使用。

基于DRAM的SSD: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目前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

SSD固态硬盘的优点:

速度快――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机械结构,因而系统能够在低于1ms的时间内对任意位置存储单元完成I/O(输入/输出)操作。而且,固态硬盘也不存在机械硬盘的寻道问题。根据相关媒体测试:在同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下,运行大型图像处理软件时能明显感觉到SSD固态硬盘无论在保存还是在打开文件时都更快。其数据存取时间一般小于0.2ms,而普通硬盘一般大于15ms。读取数据的能力在100M/s以上,最高的目前可达300M/s;写速度也在80M/s以上,好的SSD可达200M/s以上。而SATA接口的7200转硬盘的读写速度最快也不超过150M/s,真正测试速度在70M/s左右。

耐用防震――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无噪音――SSD固态硬盘工作时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噪音产生。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较小的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SSD固态硬盘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噪音值为0分贝。

重量轻――SSD固态硬盘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重量,在笔记本电脑、卫星定位仪等随身移动产品上,更小的重量有利于便携。此外,重量的减轻也使得笔记本搭载多块SSD固态硬盘成为可能。功耗小。续航时间长SSD待机时功耗仅为0.5W,读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给NVMe固态硬盘散热 NVMe固态硬盘散热方法介绍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TrendFocus的报告,NVMe协议已经占到M.2类型固态硬盘出货量的50%,毕竟没有什么要比同样体积更高性能更吸引人的了。不过享受高性能的同时不少玩家也发现NVMe固态硬盘普遍高烧不退,尽管日常运用中影响不大,但一想到高负载下会限速还是会让人不爽。如何给M.2 NVMe固态硬盘散热呢?都有哪些高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最豪华散热:水冷

华硕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的MONOBLOCK全覆盖水冷头顺带照顾到了M.2安装位。

NVMe固态硬盘水冷散热的难点在于扣具规划,相比Aqua去年推出的Kryo M.2水冷散热扩展卡,主板原生提供的水冷散热保持了M.2结构紧凑的特点,同时不用额外占据PCIE扩展位。

最传统散热:风冷

风冷是最传统的散热方式,为何M.2硬盘位不规划一个小型散热风扇直吹固态硬盘呢?相信很多玩家都有这样的疑问。问题可能会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不一样M.2固态硬盘的厚度其实是不尽相同的,而重要发热点——主控芯片在M.2固态硬盘上的位置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小直径风扇的噪音、震动以及长期运用后的灰尘及维护都会在运用后期出现一些问题。有国内厂商提供了PCIE插卡式的风冷散热器,不过说实话这个外观还是有点太朴素了。

最近威刚推出了一款XPG STORM M.2 2280主动散热片,集成风冷散热与RGB光效。威刚宣传这款主动散热片可降低25%的NVMe固态硬盘工作温度,同时RGB光效支持华硕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 Ready、微星Mystic Light Sync整机灯光同步功能。

从侧面看,为了容纳RGB电路以及散热风扇,这款主动散热片的高度不小。加装风扇的主动散热片相比被动散热片来说不会出现积热问题,所以在机箱内实际运用中会有更好的降温表现。

不过威刚这个主动散热片需要单独连接供电与控制线缆(上图中未体现),会损失M.2固态硬盘简洁无线缆的特点。

最实用散热:PCH散热片

相比水冷和附加风扇来说,利用主板PCH芯片巨大的散热片来辅助NVMe固态硬盘散热是最实用的,成本增量最小,主要体现主板制造商的智慧。

虽然制程相比处理器落后,22nm制造的当代Intel PCH芯片工作温度在40度左右,相比前几代PCH芯片已经下降了很多。不过在灯效普及的当下,PCH芯片的体积并没有缩小,反而随着灯光效果的引入而有所扩大。如将PCH散热片造型略改一下,照顾到临近的M.2安装位是简单易行的改变,却能有效搞定单独M.2散热片面积过小、效果不佳的问题。

当然如果以上条件皆不具备,单独的M.2散热片相比无散热片的情况也会有不小的改善。在PCEVA之前进行的浦科特M8Pe系列散热测验中,添加M.2散热片的M8SeG相比M8SeGN能在全负荷写入下多坚持40秒才出现过热限速。

除了以上散热方案之外,在台式电脑中普及U.2接口NVMe固态硬盘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散热之道。多数机箱的硬盘位原本就有风扇主动散热的规划,只是M.2形态的NVMe固态硬盘无法远离主板,唯有U.2接口可以让它移步到传统硬盘位。主板缺少U.2接口并不是问题,通过线缆M.2接口可无损转接U.2。

现在消费级NVMe固态硬盘当中仅有Intel推出了U.2接口的产品,如Intel 750系列和最近上市的傲腾900P系列。2.5寸规格15mm厚度的它可能需要一个普通2.5转3.5硬盘支架来安装到3.5英寸硬盘位。

U.2当前未能普及的原因主要是体积过大,不能兼容笔记本运用,影响了适用面。现在很多AIC扩展卡版本的NVMe固态硬盘也是用M.2加转接卡搭配而来,如果从一开始就按U.2规格重新规划,在缩减了用户市场的同时也提升了研究成本。Intel 750与Intel Optane 900P之所以有U.2版本主要还是因为它们运用了从企业级下放的主控芯片,由于体积太大原本就无法放到M.2那样紧凑的空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固态硬盘先装系统还是先4k对齐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读取速度快,体积小,很多人都拿固态硬盘来当系统盘,也就是在固态硬盘上装系统,固态硬盘装系统需要4k对齐才能发挥出速度,那么固态硬盘先装系统还是先4k对齐呢?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对于固态硬盘来说,4K对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优化,如果不进行4K对齐,不仅会极大的降低SSD读写速度,还会严重影响固态硬盘寿命。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是固态硬盘4k对齐,新的的SSD运用前一半需要分区,而在为SSD分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4K对齐。至于为什么要4K对齐,原因有三。

一、规范字节数,原来规定的每个扇区512字节改为每个扇区4096 个字节,按照每扇区4K 的规则写入数据。

二、数据读取规范,避免造成跨区读写,读写次数放大大,影响读写速度。

三、写入次数有限,如果4K不对齐,性能会下降,寿命也会缩短。(可参考第二点)

可利用WIN PE维护系统自带的DG软件进行4k对齐,利用AS SSD Benchmark软件进行检查如果全城飘绿这代表已对齐。

当然,如果安装系统之前,忘记了给SSD进行4K对齐,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在系统中,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进行无损4K对齐,因此今天讨论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铺货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目前主流装机依然都是选购传统的机械硬盘,而对于固态硬盘则多数出现在高端配置装机中,由于目前固态硬盘容量较小,价格高,因此导致目前主流用户选用的少,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固态硬盘逐渐成为主流也是趋势。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固态硬盘的好处以及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1. 固态硬盘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固态硬盘无噪音。因为不像普通硬盘那样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固态硬盘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M.2接口固态硬盘如何选择 M.2接口固态硬盘选择技巧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买得起固体硬盘,却被各种硬盘接口搞晕了。当查看硬盘分类时,什么STAT、mSTAT、M.2等接口充斥着整个大脑神经,遥想起曾经的我们买个硬盘,只要选好容量与尺寸(3.5或2.5),预算够就选好品牌,预算少就找性价比高的,而现在的硬盘分类能让人分分钟头都大了,那么,SATA、mSATA、M.2等接口到底该怎么选?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SSD固态硬盘接口的一些专业术语,献给想升级的朋友们。

M.2接口:

M.2接口,是Intel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新的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即NGFF现在已经改名为M.2了)

M.2固态硬盘

mSATA:

mSATA (mini-SATA)是迷你版本SATA接口,外型和电子界面与mini PCI-E完全相同,但电子信号不一样,两者互不兼容。不懂到快启动官方交流群(427071304)咨询。

M.2与mSATA相比主要有两方面优势:

第一速度更快

第二体积更小

M.2接口有两种类型:Socket 2和Socket 3,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 X2接口,而如果采用PCI-E ×2接口标准,最大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700MB/s,写入也能达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持PCI-E ×4接口,理论带宽可达4GB/s。

M.2(NGFF) 2280、2260和2242的分别:

长度的不一样,2280指卡宽22mm,长80mm;2260指宽22mm,长60mm;2242指宽22mm,长42mm。短的肯定能安上,但是不稳定,最好是匹配的。

PCIe:PCI-Express 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与SATA 并列。

NVMe:是硬盘新的传输标准,是取代现在的AHCI的。

NVMe的优势在于三点:

更低的延时,NVMe精简了调用方式,执行命令时不需要读取寄存器;而AHCI每条命令则需要读取4次寄存器,一共会消耗8000次处理器循环,从而造成2.5μs的延迟。

更高的传输性能,市面上性能不错的SATA接口SSD,在队列深度上都可以达到32,然而这也是AHCI所能做到的极限。但现在高端的企业级PCIe SSD,其队列深度可能要达到128,甚至是256才能够发挥出最高的IOPS性能。而NVMe标准下,最大的队列深度可达64000。此外,NVMe的队列数量也从AHCI的1,提升了64000。

更低的功耗控制。

另外简单说一下SATA历史: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它是一种电脑总线,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储存设备(如硬盘及光盘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之用。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于串行P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

主板与硬盘与上SATA接口

至此,关于“M.2接口”SSD专业术语的分享就结束了,小编这样要喊话了:重要东西看三遍!重要东西看三遍!重要东西看三遍!如果你看一遍懂了证明你是硬件老司机,如果看二遍懂了证明你悟性高,如果你看三遍还晕,那得好好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有什么区别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对比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在如今DIY电脑中,固态硬盘几乎已经成了标配,很多新组装的电脑,大多更是直接运用单块SSD,对容量要求高的用户则会运用固态+机械双硬盘方案,已经很少有新电脑运用单块机械硬盘了。不过,在现在的服务器中,大多数运用的还是机械硬盘,SSD相对较少。那么,为什么大多数服务器用机械硬盘而不选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在哪?

机械硬盘在读取速度上存在瓶颈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固态硬盘在读取速度上要甩机械硬盘几条街条街。既然,SSD速度搞定了计算机(服务器)硬件上的瓶颈,大多数普通用户都在用,很多企业服务器却依然坚守机械硬盘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money"

普通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贵不少,而企业级固态硬盘更是不便宜,再加上固态硬盘容量普遍小,如果服务器所有用固态硬盘,成本会非常高,这是一般的企业难以负担的。

服务器最看重的是硬盘容量

服务器储存的都是重要的海量数据,对硬盘容量有很高的要求。而现在服务器机械硬盘,单块容量可以达到2TB以上,主流大容量服务器机械硬盘达到了10TB左右。甚至有14TB和18TB的硬盘也即将上市。

而现在固态硬盘容量普遍不大,虽然有厂家推出了100TB的固态,但正常主流使用的固态硬盘,最大的也不过1TB左右,并且价格非常昂贵。

显然,固态硬盘容量也是制约服务器领域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服务器更看重数据的安全性

传统的机械硬盘已经运用了几十年了,技术成熟,可靠性极佳,并且机械硬盘破坏还可以维修,数据遗失,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数据恢复软件,大概率找回。

而固态硬盘,起步较晚,虽然速度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固态硬盘是芯片级储存,一旦硬盘破坏,数据几乎无法找回。另外,固态硬盘数据遗失,也几乎很难再恢复。

对于企业而言,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说是无价的,如果数据遗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机械硬盘依然有着显著的优势。当然,有人会说,服务器采用多块固态硬盘集群,一份数据存在多块硬盘,这样可以很好的保障数据安全,但这样的成本就非常高,又会回到"钱"的问题上了。

总之,从成本、容量、安全角度来说,机械硬盘依然是服务器领域的绝对主流。不过,现在也有不少服务器采用固态+机械双硬盘方案,比如固态硬盘用来做系统盘或者一些对速度要求比较高的数据盘,机械硬盘用于备份,只不过这样的服务器成本相对较贵,并未形成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哪个寿命更长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分析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机械硬盘能用多久?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哪个寿命更长?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一起来看看。

机械硬盘寿命

机械硬盘寿命一般是按年计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盘厂商都是质保3年或5年。当然超过3年也不代表硬盘不能用了,而是性能会有所下降,有噪声等,就像开汽车,机械结构会出现老化,因此需要保养,但机械硬盘使用个5-10年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更多。

固态硬盘寿命

固态硬盘的寿命判断标准一般是写入次数或写入容量,计算写入容量单位不太直观,其中还有4K、8K的随机写容量,一般是按TB、PB单位来计算的,一般专业人士和发烧友看写入容量。这里还是介绍写入次数,根据闪存芯片类型的不同(SLC、MLC)固态硬盘读写可达到1-10万次,专业级可达百万次,使用寿命最短区间也可以达到5-10年。

写入次数的意思不是固态硬盘使用1万次后就坏了,而是每个存储单元可达1-10万次,一个闪存芯片里有很多存储单元,而主控芯片会自动给不同的存储单元分配数据,以便分担寿命风险。就像公厕里有很多马桶,其中每个马桶能使用1万次,但因此不是进去一万个人都会用一个马桶,马桶越多,这个公厕的寿命就越长。而固态硬盘寿命减少的特征是出现多次读写后坏掉的闪存单元,其他可以正常使用,就像公厕一个马桶坏了,别的还可以用,公厕照常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存储系统中加入固态硬盘的技巧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将原来所有的硬盘全部替换为固态硬盘,那存储系统肯定会出现问题。存储控制器刚刚适应固态硬盘,系统可以使用多少个固态硬盘?客户应该听取厂商的建议。

下面是四种常用的在存储系统中增加固态硬盘的办法:

1.增加固态硬盘来代替传统硬盘

2.在存储控制器中使用NAND flash作为Cache

3.在服务器端使用NAND flash

4.使用所有硬盘都是固态硬盘的阵列

增加固态硬盘来代替传统硬盘

可以通过光纤,SATA或者SAS接口来增加固态硬盘,这是迄今为止最方便的方法。部署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大量严格的测试,不过不用担心,供应商通常会协助你来完成这个过程,所以对用户来说,这种方法很简单。

这种方法有两个最大的缺点:无法自动的将数据从传统的硬盘上转移到固态硬盘上和存储控制器的性能会受到限制。尽管如此,这种方法仍被多家厂商所采用。EMC Corp。, Compellent, Fujitsu, Hewlett-Packard (HP) Co。, Hitachi Data Systems, IBM, LSI Corp。, Pillar Data Systems, Sun Microsystems Inc。和一些小的阵列供应商都提供固态硬盘。大部分厂商都是使用STEC Inc生产的固态硬盘作为他们的第一代固态硬盘,因为STEC的固态硬盘是第一个能够满足企业存储需求的固态硬盘。Seagate Technology LLC也在向这个领域进军,STEC的统治地位有可能会动摇。

在存储控制器中使用NAND flash作为Cache

NetApp和Sun公司使用NAND flash作为cache来解决从固态硬盘到传统硬盘迁移数据的问题,它改变了存储的架构,消除了固态硬盘数目的限制。采用了NAND flash后,不只是固态硬盘,前端传统硬盘的性能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NetApp发布了性能加速模块(PAM),它适用于任何NetApp设备,直接插在PCI Express插槽上就可以使用。每个设备由于控制器的不同,最多可以使用5个模块。现在最大的cache是80GB,今年年底会有高密度的512GB 的PAM卡面市。

跟NetApp不同,Sun公司在Sun Storage 7000 Unified系列的存储上使用的是flash memory。这个系列的机器在X86平台上运行Solaris系统,使用ZFS文件系统来支持DRAM cache、固态硬盘和传统硬盘的混合存储池。

固态硬盘适合放在基于DRAM的ARC和SATA硬盘之间。当系统出现故障时,ZFS Intent log负责向固态硬盘写入日志。被优化过的固态硬盘可以作为L2ARC cache来扩展基于DRAM的ARC cache;L2ARC cache 大小可达几百个G,它可以减少读取硬盘的次数。据Sun公司介绍,使用混合存储池的Sun Storage 7000 Unified存储系统可以支持高达800,000的IOPS。

在服务器端使用NAND flash

Sun Storage 7000 Unified存储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存储系统,不过它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服务器上使用flash memory而不是在存储控制器上。Fusion-io。 公司的首席技术官David Flynn称:“跟L2 cache可以扩展CPU的内存,DRAM扩展L2 cache原理相同,flash memory可以用来扩展DRAM。”这家公司向服务器端提供flash memory卡。Sun公司也同意在服务器端使用flash memory这种办法。Sun公司的Cornwell称:“flash memory对服务器的架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下一代服务器将会采用flash memory来扩展DRAM cache。”

所有硬盘都是固态硬盘的阵列

如果使用的存储阵列中只有固态硬盘,就会省去很多麻烦。Texas Memory Systems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它不但提供DRAM和NAND flash的固态硬盘阵列,也直接销售或者向其他厂商OEM RamSan系列的产品。这种阵列的价格较高,而且这种阵列跟其他存储架构的兼容性也有问题以及如何在固态硬盘阵列和其他的存储层之间迁移数据也是一个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iMac需要装固态硬盘吗 iMac需要加装SSD吗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iMac需要固态硬盘吗_iMac需要加装SSD吗 在苹果发布新的 iMac 之后,相信有不少消费者都按捺不住购物的冲动了,不过对于 iMac 的储存升级方案,不少人还犹豫不决。

现在,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对于三种储存方案的看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单纯机械硬盘

优点:容量大,价格最便宜。

缺点:数据读写速度慢,开机时间长,运行程序慢,使用过程中有“吱吱”的噪音。

建议:即便用 Mac 系统,单纯机械硬盘也是卡得让人抓狂,因此不建议选择单纯的机械盘。

2、Fusion Drive

Fusion Drive 的本质就是一块 SSD + 一块机械硬盘,分别插在两个不同的接口上,但在系统的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中,用户只看到一个盘符,使用过程中用户不需要管文件放在哪个盘里,系统会自动根据文件使用频率安排,常用文件放在 SSD,不常用的文件移动到机械硬盘,这个过程用户完全看不到。

优点:保证速度和容量,不用纠结文件放哪里,价格适中。

缺点:使用 Boot Camp 安装双系统时,Windows 系统只能安装在机械硬盘中,SSD 完全不起作用。不常用的程序打开速度慢,使用过程中仍然有“吱吱”声。

建议:需要经常用 Windows 系统的用户不要选择 Fusion Drive 这个方案。

3、单纯 SSD

优点:速度快,兼顾 Windows 系统流畅性,静音。

缺点:容量小,价格昂贵。

建议:预算充足、介意机械盘“吱吱”声或者经常使用 Windows 系统的用户可以考虑大容量 SSD 或者小容量 SSD + 外接硬盘,后者需要考虑文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怎么分区?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利用DiskGenius软件来进行分区操作,运行该软件之后在主界面中对着磁盘击右键,选择建立新分区菜单,并在打开的页面中按照页面提示完成分区操作即可,分区创建好之后,点击主页面最左侧的保存更改按钮,然后即可保存新建立好的分区。

一般来说,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一起使用的话,固体硬盘是作为系统盘来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安装释放的文件都建议放在固态硬盘中,这样可以提升系统和软件运行的速度和效率。

鉴于固态硬盘容量都不算大,如果固态硬盘容量只有100多GB时,在分区的时候可以将整个固态硬盘分为一个区来作为系统分区,如果是200多GB或者更大,可以考虑多分几个区,至于机械硬盘一般容量都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分区,一般视容量大小划分为3-4个分区,可以平均分配每个分区的容量,也可以自定义来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装了个固态硬盘,怎么在bios里设置,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后,在开机时按下F2键进入BIOS设置页面,按下方向键切换至Configuration菜单项,按照页面提示,在页面底部按下F5或者F6键,可以切换切换为AHCI模式。接下来详细介绍:

1、这里以主板BIOS设置为例,在电脑开机的时候,按下F2键进入BIOS设置页面,按下方向键切换至【Configuration】菜单项;在该页面中,选择SATA Controller Mode设置选项;

2、按照页面提示,在页面底部按下F5或者F6键,可以切换该模式的运行设置;

3、按下F5或者F6键,切换硬盘的模式选项,这里我们将其切换为AHCI模式,这样能够发挥出SSD在读写速度上面的优势;

4、将页面顶部菜单切换至Exit菜单选项,选择Exit Saving Changes菜单选项;

5、在弹出的菜单选项中,选择Yes键,保存主板BIOS设置,进入系统之后即可按照该硬盘模式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笔记本使用SSD固态硬盘有什么好处 笔记本用固态硬盘好处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想要知道笔记本使用SSD固态硬盘有什么好处?首先,我们得先了解固态硬盘是什么。下面从固态硬盘是什么到固态硬盘的好处,让大家对固态硬盘有更多的了解。

固态硬盘简介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现在主要是指基于 NAND FLASH(与非闪存)的半导体存储驱动器,由于被认为可以替代传统机械硬盘,我们又将其翻译为固态硬盘。其主要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几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与普通的2.5英寸硬盘一致。

在诞生之初,由于闪存芯片成本过高,SSD的容量远未能望其传统硬盘的项背,可以说未能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而且,价格常人也较难承受。近期闪存芯片成本的不断下降,工艺的不断提升,SSD容量越大,价格却越来越便宜。现在采用SSD的玩家增长速度惊人,大有在高端硬件市场替代传统机械硬盘的趋势。

寻道时间+潜伏时间,构成硬盘的平均存取时间,这一指标影响着硬盘的相关性能。在目前我们测试的SATA硬盘中,平均存取时间一般都在15ms以上。而SSD几乎则没有存取时间这个概念,在测试软件中,SSD的平均存储时间结果往往是

笔记本使用固态硬盘的好处

1.速度快。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机械结构,因而系统能够在低于1ms的时间内对任意位置存储单元完成I/O(输入/输出)操作。而且,固态硬盘也不存在机械硬盘的寻道问题。根据相关媒体测试:在同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下,运行大型图像处理软件时能明显感觉到SSD固态硬盘无论在保存还是在打开文件时都更快。其数据存取时间一般小于0.2ms,而普通硬盘一般大于15ms。读取数据的能力在100M/s以上,最高的目前可达300M/s;写速度也在80M/s以上,好的SSD可达200M/s以上。而SATA接口的7200转硬盘的读写速度最快也不超过150M/s,真正测试速度在70M/s左右。

2.耐用防震。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3.无噪音。SSD固态硬盘工作时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噪音产生。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较小的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SSD固态硬盘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噪音值为0分贝。

4.重量轻。SSD固态硬盘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重量,在笔记本电脑、卫星定位仪等随身移动产品上,更小的重量有利于便携。此外,重量的减轻也使得笔记本搭载多块SSD固态硬盘成为可能。

5.功耗小。续航时间长SSD待机时功耗仅为0.5W,读写时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笔记本使用SSD固态硬盘有什么好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将笔记本的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

全文共 178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首先将笔记本关机,然后用螺丝刀拆下笔记本的后盖,找到机械硬盘,然后把固定螺丝拆下后再把机械硬盘拆下。(机械硬盘一般在笔记本的正中间)

2

将机械硬盘拆下来之后把机械硬盘的支架留着,然后把固态硬盘装在机械硬盘的支架上。

3

按照拆下的顺序将固态硬盘安装回原来的位置,并用螺丝钉固定好(之前拆卸的螺丝钉一定要保管好)

4

最后把后壳装好之后就可以用U盘在固态硬盘上面重装系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固态硬盘迁移系统详细教程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这里以分区助手软件为例,打开分区助手软件,点击页面左侧“迁移系统固态硬盘”选项。

2

接下来的页面中,点击“下一步”按钮。

3

接下来,在固态硬盘中选择尚未分配的空间,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4

接下来,拖动页面中的滑块调整固态硬盘的分配空间大小,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操作系统空间调整为100G,并点击“下一步”按钮。

5

接下来的页面中,点击“完成”按钮,然后将返回到软件主页面。

6

最后,点击软件主页面左上方“提交”按钮,软件即可自动执行系统迁移到固态硬盘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升级老电脑固态硬盘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2217 字

+ 加入清单

台式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手机、平板电脑,甚至连笔记本都不及。往往是一台电脑使用四、五年时间仍在服役中,虽然硬件性能大不如从前,但抱着丢之可惜、弃之浪费的心态,稍做升级之后,还能再战三五载也未尝不可。老旧电脑当二手卖都不值钱了,升级当然要讲究钱花刀刃上,那我们最应该升级什么?我想大多数人回答应该是固态硬盘吧。

不过SSD硬盘虽然对电脑速度有所提升,但并不是每台老电脑都适合。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些老电脑固态硬盘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IDE硬盘模式影响SSD性能

目前硬盘模式有AHCI、NVMe、RAID、较早的IDE。下面我们分别说一下四种硬盘模式的区别。

AHCI

AHCI本质是一种PCI类设备,在系统内存总线和串行ATA设备内部逻辑之间扮演一种通用接口的角色(即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中是通用的)。这类设备描述了一个含控制和状态区域、命令序列入口表的通用系统内存结构;每个命令表入口包含SATA设备编程信息,和一个指向(用于在设备和主机传输数据的)描述表的指针。

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

NVMe

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种建立在M.2接口上的类似AHCI的一种协议,是专门为闪存类存储设计的协议。NVMe具体优势包括:性能有数倍的提升、可 降低延迟超过50%、NVMe PCIe SSD可提供的IOPs十倍于高端企业级SATA SSD、自动功耗状态切换和动态能耗管理功能大大降低功耗、支持未来十年技术发展的可扩展能力。

RAID

RAID意为硬盘阵列,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IDE

IDE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目前该硬盘模式已经淘汰,仅存于少部分老电脑中。

我们在老电脑在升级SSD前,一定要查看下自己电脑是什么模式的,目前AHCI和NVMe是主流硬盘模式,RAID是多盘阵列普通人很少使用,而IDE早已淘汰。如果是AHCI的选择固态硬盘还可以,但如果是IDE格式的用户,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建议直接更换电脑。

接口老旧影响SSD性能

对于老电脑来说,接口性能不足也会影响SSD的速度。比如SATA 2.0的速度就没有SATA 3.0的速度快,PCI-E 2.0接口同样没有PCI-E 3.0快,无法发挥固态硬盘的全部性能。

SATA 2.0/3.0

光从外观上看,主板上的SATA3和SATA2接口基本完全相同,不过很多主板上为了让用户区分开sata2和sata3硬盘接口,往往会标注不同的颜色。大多数支持STA3.0接口的主板sata2接口为黑色,而SATA3接口颜色则为黄色/白色/蓝色等。

SATA2和SATA3主板硬盘接口外观基本相同,不过很多中低端主板中依旧采用sata2和sata3双接口混合模式,像AMD平台的A75,Intel平台的B75、H81、B85主板均为sata2和sata3双接口混合模式,而一些中高端主板及较新的主板,如A88、B150、Z170、Z270等主板则全为SATA3.0接口。目前的SATA3传输速率可以达到6Gb/s,而SATA2接口的传输速率则为3Gb/s。在传输速率上,SATA2硬盘接口已经无法满足SSD的需求了。

PCI-E 2.0/3.0

PCI-E是一个串行接口标准,分1.0,2.0,3.0,目前1.0和2.0已经非常少见了。每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只是带宽不同,也就是速度差异,他们向下兼容,也就是3.0兼容2.0兼容1.0,后面的X16的意思是16个通道,因为他是串行总线,所以显示的就是多少倍。从性能影响来说,如果你的是PCI-E 2.0 X16的接口使用顶级的PCI-E SSD可能会对性能有所影响,达不到SSD应有的速度。

因此,老电脑升级SSD前,也要查看下电脑主板是否配备SATA3.0接口或PCI-E 3.0。接口如果没有配备新接口,非要升级SSD,提升一些性能的话,建议购买性能稍弱的产品,避免造成浪费。

XP系统影响SSD寿命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请升级新的操作系统再升级SSD。因为XP系统不支持4K扇区这种概念。虽然不会产生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但是会导致固态硬盘的性能低下,同时XP系统的磁盘操作能力有限,容易造成大量的垃圾文件的写入,不仅越用越卡,还会影响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建议升级Windows 10系统,目前Windows 10系统基本上已经没有兼容性问题了。

电脑年代过于久远

有些朋友的电脑年代过于久远,那么无论你怎么升级,对电脑的性能都不会有太大提升。因为CPU的性能也会对SSD的读写速度造成影响,如果CPU太弱会直接影响SSD的性能的。

如果你的电脑是四、五年前的电脑,一是SATA接口可能还是SATA 2.0甚至IDE,二是电脑的性能太弱完全不能发挥SSD的作用,升级SSD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即使升级,你也会觉得电脑非常非常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液态硬盘和固态硬盘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两个部分组成。外形尺寸、使用方法、接口规范都与普通的硬盘完全一致,常用在军事、车载、视频监控、工控、网络监控、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

它的优点是数据存取的速度快;具有防震抗摔的功能;工作时静音,发热量小,散热快。

液态硬盘实际上是属于机械硬盘,使用液态轴承马达,也被称为液态轴承硬盘,一直应用于精密机械工业。

它的优点是减噪降温,把硬盘的噪音和发热量降到了最低;油膜可以有效吸收震动,提高硬盘的抗震能力;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液态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液态硬盘的速度较慢,但容量大,价格便宜,适用于存储,安装程序。

固态硬盘的存储速度快,容量却比较小,价格上比较昂贵,一般用来装系统和常用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