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噪声危害的防护措施有哪些(汇编20篇)

铁路与公路在同一平面交叉,形成了平交道口。两种运输方式在这里就可能发生冲突,在运量不大时,这种矛盾并不突出,随着铁路和公路运量的增加,冲突机会增多,潜在的危险便日益加重。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薄弱环节,必须予以重视。

浏览

6639

文章

20

篇1:了解甲醛对健康的危害 做好家庭防护措施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当雾霾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当口罩成为了我们出行的必备物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空气对健康危害,渐渐的开始认为家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其实这些以苯、甲醛等为代表的有害物质的家装残留问题,比起雾霾也一样不叫人省心,更值得大家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5—10倍,室内空气污染物多达500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而甲醛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使用的人造木板,如胶合板、大心板、中纤板、创花板(碎料板)中的胶粘剂,遇热、潮解时,胶粘剂中甲醛就释放出来,用做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在光和热的作用下,老化后也可释放出甲醛;除了人造板的其他一些装饰材料,如墙布、地毯等也会释放甲醛,这些材料在制作时也是使用了胶粘剂,特别是使用了脲醛树脂胶粘剂,因此,也有可观的甲醛释放量;内墙涂料和其他涂料中的甲醛,有些内墙涂料和其他涂料中含有甲醛,它会在涂饰时释放出来,也会残留在涂层中慢慢释放出来。

用甲醛做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地板胶等产品,也可缓慢释放甲醛。每支香烟的烟雾中也含甲醛20-88微克。此外,还有少量甲醛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及光化学烟等。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

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黏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另外,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c、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d、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性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气胸,生殖能力缺失,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总之一句话,一些有毒气体污染源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室内的生存环境,唯有正确预防和处理,空气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降低噪声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噪声污染以成为当今世界上一项重要的公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降低噪声危害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降低噪声危害的措施:

(1)消声措施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控制噪声的传播措施

隔声。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吸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合理规划厂区、厂房。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料。

(3)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卫生保健措施

接触噪声的人员应进行治疗和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听觉疲劳不能恢复,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这就是噪声性耳聋。那么,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

(一)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

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如以焊代铆,以液压代替锻造,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加强机器维修或减掉不必要的部件,消除机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声;机器碰撞处有弹性材料代替金属以缓冲撞击力,如球磨机内以橡胶衬板代替钢衬扳,机械撞击处加橡胶衬垫或加铜锰合金。加工轧制件落地,可落入水池等。

(二)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

即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设防护带,噪声车间内应尽可能将噪声源集中并采取隔声措施,室内装设吸声材料,墙壁表面装设或涂抹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的反射声。

(三)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

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采用隔振装置以防止噪声通过固体向外传播;采用环氧树脂充填电机的转子槽和定子之间的空隙,降低电磁性噪声。

(四)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1、吸声: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

2、消声: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进、排气噪声。根据噪声的频谱特点设计的消声器有三类: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3、隔声:用一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

4、阻尼:隔振—阻尼是用沥清、涂料等涂沫在风管的管壁上,减少管壁的振动,隔振是在噪声源安装的基础、地面及墙壁等处装设减振装置和防振结构。如在锻锤地座上安装防振橡胶垫,在立柱的管内充填沙子等。

(五)个体防护

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岗位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职工,多采用个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头盔来保护听力。耳塞、耳罩由软塑料、软橡胶或纤维棉制成。佩戴合适型号的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20—40dB(A)。

(六)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及全身的健康检查

如发现高频段听力持久性下降并超过了正常波动范围(15—20dB),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岗位。新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有感音性耳聋及明显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噪声作业。

(七)建立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实现工间休息或隔声室休息,尽量缩短在高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定期对车间噪声进行监测并对产生严重噪声危害的厂矿、车间进行卫生监督,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音调,无规律的杂乱声音,被人们称为生产性噪音,这些噪音不仅对工作听觉系统有损害,可以造成职业性噪声聋。那么,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

(1)认真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大都从保护听力出发,即劳动者在该强度下反复接触噪声,不会对语言听力有明显的影响,这类标准只能保护大多数人,不包括敏感者。《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将噪声源放在车间外或进行隔离,及时检修机械,防止哥件松动引起的噪声;采用吸声的材料作为车间的屋顶、内壁"降低车间内的噪声。同时,根据不同的方法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如利用消声器消声、将声源封闭,阻止噪声传播。

(3)加强宣传教育、注意个体防护,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长时间接触噪声的工人应佩戴耳塞、耳罩等,耳塞、耳罩的佩戴常常使工人产生不适感,应加强技术革新,研制舒适、美观、有效的防护用品,便于职工使用。

(4)职业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上岗前检查是为了获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接触噪声的工作。从事噪声作业半年内进行听力检查,发现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及早调离噪声作业,以后应坚持每年定期检查,特别是所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为减少工人持续接触噪声的时间,应实行工间休息制度,经常检测车间噪声情况,督促、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鼓励职工合理营养,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噪音污染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防治噪音污染,还人们一个适宜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防止噪声危害根本措施是什么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

(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2)消声。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3)控制噪声的传播。隔声,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合理规划厂区、厂房。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料。

(4)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合理使用耳塞。防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5)卫生保健措施。接触噪声的人员应进行治疗和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爆破噪声有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噪声性听力损伤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防治噪声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那么,爆破噪声有哪些安全防护措施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爆破噪声安全防护措施:

城镇爆破时噪声应控制在120dB以下、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不用裸露药包和裸露导爆索;严格控制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和一次起爆总药量;实施多段毫秒延期爆破;确保填塞质量和长度;覆盖爆破物表层。

爆破安全规定:

(1)爆破施工前定人员、定岗位、定安全责任,作好安全警戒工作,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爆破。

(2)为确保钻爆施工所产生的地震效应不影响周围环境,施工期间,尤其是钻爆初期,每炮必进行爆破振速监测,以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钻爆参数,减轻地面振动,确保施工安全及地面建筑物安全。

(3)实施爆破施工时,按要求设置警戒区。所在人员、设备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根据本区间隧道工程的特点,安全距离为:①同一隧道内不少于200m;②邻近隧道内不小于50m。

(4)放炮前,所有人员都必须撤至指定的安全地点,用口哨警告和小红旗作为安全警戒标志。

(5)加强管理,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安排指挥。爆破作业各环节均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爆破作业人员操作作业。布孔、装药、联线、覆盖、起爆均按既定方案并由爆破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

(6)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且其相距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新型职业病危害问题也逐步显现。随着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深入,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那么,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公司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3、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4、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密闭空间内进行防水、喷漆作业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护用具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至通风处,并通知施工现场其他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该场所进行通风;若已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报告项目部进行处理;慢性中毒症状比较不易被发现,公司对从事此类作业的施工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体检,发现职业病症状将立即通知本人并调离岗位,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5、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6、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如因进行强噪音作业导致头晕、耳鸣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其他人员进行治疗,症状严重者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7、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设备要设置除尘装置,清运垃圾必须使用喷洒后方可用提升机或封闭专用垃圾道运输,严禁从窗口倾倒垃圾。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必须要遮盖,现场专用道路要经常喷洒水,把粉尘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长期在高密度粉尘环境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发帽及其他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吸入有毒灰尘。

8、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9、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公司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台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全文共 2469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严重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又靠近太平洋台风多发区,因此应加强对台风的观测与预防。那么,大家知道台风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预防?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

台风避险防灾小帖士

NO.1食物矿泉水有备才无患

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从往年台风季节的情况看,准备些干粮和饮用水绝对没错。因为台风影响,很可能遇上停电停水,如果自家地处低洼,还可能被困上一两天,这时候,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虽然对新来的台风不知道有多厉害,但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NO.2手电小照明能派大用场

除了食品,家里最好还能准备一些诸如手电、蜡烛和蓄电的节能灯,因为万一遇上停电或是房屋进水,用电将成问题,备用的照明设施还能解决些问题。同时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夜晚出行。台风夜不比平时,没准会有什么被吹倒的东西横在你前方。

NO.3最怕高空物事前做检查

每年台风风力强悍时,常见一些较容易被忽视的但发生可能性又较高的灾害---高空坠物:折断的树枝、楼顶的广告、阳台花盆都会扛不住大风从天而降。台风来临之际,大家最好能清理自家阳台窗口的花盆家什,检查一下保笼是否安全,各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应当再辛苦一些,看看哪些楼房的楼道窗户有破碎,在第一时间修补完整,以免大风刮起时,坠落伤人。

NO.4疏通下水管以防屋进水

地势低洼的居民区,大风大雨天造成积水的情况可能无法一时解决,但积水带来的麻烦和危险还是能避则避。趁暴雨来临之前,将自家的排水管道检查一遍。如果有条件最好疏通一遍。台风天雨水持续时间会很长,能把积水的可能性减到最小那是最好。特别是住在一楼的住户,包括一些临街的商铺,大家把一些碰不得水的电器、货物以及衣鞋,尽可能转移到高处,万一进了水,损失不至于太大。

NO.5躲雨有窍门防雷也必要

躲雨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就能躲的,搞得不好就容易出问题,下面这些由专家提供的建议也许对你会有用。

打雷下雨时,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不要站在空旷的田野里,要避开孤立高耸凹凸的场所;不要在电线杆附近、大树下避雨,也不要在没有安装避雷针的高大建筑物下避雨,同时要远离铁塔和其他较高的金属物,可躲在低洼处或干燥处;在雨中不要打手机;田地间劳动的农民,不要扛着铁锹、锄头在雨中行走,尽量扔掉铁器工具;也不要在雨中狂奔,因为步子太大了,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就越大。

NO.6最好不出门出门不带伞

不少市民出门骑自行车,这台风一来,雨披、雨伞等雨具自然必不可少。不过,骑车带雨具也有讲究。

有些年轻人骑车技术好,喜欢一手把方向,一手拿雨伞。这种做法本来就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台风天气更加要不得。要是风一大,雨伞一受力,骑车摔一跤可就太划不来了。喜欢用雨披的市民也要小心,出门时最好把雨披的前摆用夹子固定在车筐上,这样一来,就不会有风一吹,雨披盖住脸的尴尬了,也少了一份危险。

台风相关

台风的预防措施

(1)防范台风的措施

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群众,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要在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广告牌、铁塔等附近避风避雨。车辆尽量避免在强风影响区域行驶;

3、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在台风来临前,最好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检查门窗、室外空调、保笼、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

4、准备手电、食物及时饮用水,检查电路,注意炉火、煤气,防范火灾;

5、在做好以上防风工作的同时,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6、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7、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8、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2)台风期间的防范措施

1、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厂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如果台风期间夹着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

2、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处呆着不动。因为台风的“风眼”在上空掠过后,地面会风平浪静一段时间,但绝不能以为风暴已经结束。通常,这种平静持续不到1个小时,风就会从相反的方向以雷霆万钧之势再度横扫过来,如果你是在户外躲避,那么此时就要转移到原来避风地的对侧。

台风的灾危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 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

② 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mm至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 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

③ 台风在淮河上游产生的特大暴雨,创造了中国大陆地区暴雨极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

④ 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⑤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职业病危害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那么,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措施:

一、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的基本防护措施是

1、空气净化,通过空气过滤、除尘等方法,尽量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粉尘或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

2、换气稀释,利用通风装置不断排出被污染的空气,并换以清洁空气。

3、密闭操作,把可能成为污染源的放射性物质放在密闭的手套箱或其他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使它与工作场所的空气隔绝。

4、加强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带高效过滤材料做成的口罩、医用橡皮手套,穿工作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操作人员要带头盔或穿气衣作业。

5、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腔进入人体内,严禁工作人员用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食物、衣服或其他生活用具。防止放射性物质不经过处理而大量排入江河、湖泊或注入地质条件差的深井,造成地面水或地下水源的污染。

二、外照射防护

1、缩短受照射时间,受照射的累积剂量和受照射时间成正比。在一切接受电离辐射的操作中,应以尽量缩短受照射时间为原则。例如,在用X射线进行胸部透视时,病人所受照射剂量随检查时间而增加,医生应当在查清病灶情况下,尽量缩短透视时间。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强放射性操作,可以限制个人操作时间,更换操作人员,以减少每人所受的照射剂量。

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增大操作人员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可以降低受照射的剂量。对于点状放射源,人体受照剂量率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在实际操作中常使用远距离操作的工具,如长柄钳、机械手、远距离自动控制装置等以降低剂量率。

3、屏蔽防护,根据辐射通过物质时被减弱的原理,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减弱材料),把外照射剂量减少到容许水平以下。当缩短受照时间和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仍不能达到安全操作时,就必须考虑采用屏蔽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噪声,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生产性噪声的危害

1.对听力的影响:噪声最直接的影响是听力损害,厉害的会导致耳聋。一般认为听力损失在25~40dB为轻度耳聋,40~55为中度耳聋,70~90为重度,90以上为极端耳聋。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产生头疼、脑胀、昏晕、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征候群。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电图T波改变、传导阻滞。血压变化。

4.对视觉器官的影响:眼痛、视力减退。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食欲不振、恶心、胃张力减低。

噪声危害的预防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

2.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应用吸声和消声技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

3.尽管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在生产中要想完全消除噪声,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因此,制订合理的卫生标准,将噪声强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4.如果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在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

5.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今天小编对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噪音职业病怎么赔偿等更多的噪音污染小知识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环境污染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雷电在生活中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生活中的危害防护措施有哪些呢?雷电是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打雷是指带正负电荷的雷云之间或是带电荷的雷云对大地快速放电而产生的声和光。雷云之间正负电荷放电现象,就是我们平时看到天空闪光和随之而来的巨大隆隆声。天空打雷对现代微电子的电气设备有伤害,但对自然界生物和净化空气十分有好处。但是天空中带电荷的雷云对大地放电。这种强烈直击雷,不仅产生刺眼闪光和巨大雷声,而且打雷所产生的强大雷电流(几十KA~几百KA)、炽热高温(6000~10000℃)。猛烈冲击波,对打雷附近的人畜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使建筑房屋损坏,森林着火,石油、电力、气象、通信、航空航天建筑设施造成严重破坏。沿着雷电流流动方向,使周围数公里空间造成强大剧变电磁场,静电场和强烈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把感应出来雷电压、雷电流通过供电线路、信号线路和各种金属管线传到各家各户造成人员伤亡,特别对微电子设备(计算机、电视、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等)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打雷是年年重复发生的自然现象,根据有关方面统计资料报告,全球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伤亡人员达一万多人,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也达数亿人民币。

雷电灾害年年有,我们人类对雷电防护认识和经验也是逐年提高。20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使雷电沿引雷针引入地下),开创了人类雷电防护新纪元。由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网构成了建筑防雷措施,大大减少了建筑物因雷击造成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型电子设备广泛应用,雷电流引起的感应雷击已成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上面提到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电子设备损坏占绝大部分。因此,我国上世纪90年代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同时通信、电力、广播电视、石油和铁路等电子产品密集部门,根据国家防雷规范,结合自身情况又制定出更加具体的行业防雷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1999年我国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要求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统一领导协调全国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现代防雷技术原则是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把防雷减灾工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建筑物楼房要做好防雷电的直接雷击,而且还要在供电线路、通信线路上做好防护,防止由雷电引起感应雷对我们各种各样电子设备(计算机、电视、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等)损坏。这方面防护首先尽可能将供电线路、通信线路由明线改为埋地电缆。由地下引到各楼内。其次,再在供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加装防雷器件,防止雷电流电磁感应而引起感应雷通过电源线、信号线传入电子设备,把电子设备损坏。第三,将建筑防雷地,供电交流接地,电气设备安全保护地和通信及计算机系统接地(也称逻辑接地)组成联合接地系统。雷击时,使和电子设备相连接的地都处在同一电位(消除地的电位差)。所有电气设备都应使用有安全保护地电源插座(若电源插座带有防过电压装置更好)。在防雷问题上我们大家都要按照国家和行业规范去做,就可以确保建筑楼房、电子设备、人员的安全。

另外,应大力宣传雷电防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打雷时,不在室外打手机,不要靠近高大建筑物,不在大树下避雨,不在公园靠近建筑物的防雷针、引下线旁坐着休息,就可以免除雷电对我们造成的意外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哪些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那么,有哪些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

1、认真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大都从保护听力出发,即劳动者在该强度下反复接触噪声,不会对语言听力有明显的影响,这类标准只能保护大多数人,不包括敏感者。《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将噪声源放在车间外或进行隔离,及时检修机械,防止哥件松动引起的噪声;采用吸声的材料作为车间的屋顶、内壁"降低车间内的噪声。同时,根据不同的方法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如利用消声器消声、将声源封闭,阻止噪声传播。

3、加强宣传教育、注意个体防护,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长时间接触噪声的工人应佩戴耳塞、耳罩等,耳塞、耳罩的佩戴常常使工人产生不适感,应加强技术革新,研制舒适、美观、有效的防护用品,便于职工使用。

4、职业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上岗前检查是为了获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接触噪声的工作。从事噪声作业半年内进行听力检查,发现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及早调离噪声作业,以后应坚持每年定期检查,特别是所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为减少工人持续接触噪声的时间,应实行工间休息制度,经常检测车间噪声情况,督促、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鼓励职工合理营养,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噪声危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噪音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那么,噪声危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噪声危害的预防措施:

(1)消除声源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控制噪声的传播

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合理规划厂区、厂房。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料。

(3)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防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卫生保健措施

接触噪声的人员应进行治疗和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业场所中的噪声污染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那么,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

1、从声源上消除噪声

(1)从噪声源上消除噪声是消除噪声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过,要从声源上根治噪声是很复杂的,而且受到各种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但是,可以对声源进行适当的改造。例如,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加工精度等。

(2)从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的角度来降低噪声主要可以从材料、改进设备两大方面人手。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器零件,比如采用一些内摩擦较大、高阻尼合金及一些高强度塑料来代替一般的金属材料降低噪声。

(3)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也是在噪声源上消除噪声的有效手段。例如工业用锅炉,当高压蒸汽排放时,会产生很强的噪声,而且浪费大量的蒸汽能源。从工艺上进行改革,将所排放的蒸汽进行回收,这样不但从排汽噪声源上消除了噪声,而且回收了能源。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1)在噪声传播的途径上采取的措施,一般有闹静区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利用地形地物降低噪声、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布置以及建立绿化带进行降低噪声。

(2)就城市规划而言,医院、学校、居民住宅区、宾馆等需要较高要求的安静环境,应该与商业区、娱乐场所、工业区分开布置。在厂区内将噪声较大的车间集中起来,与办公室、实验室等需要安静的场所分开等等。声源本身具有指向性,使其指向空旷无人区,或者对安静要求不高的区域,以减少对医院、学校、居民住宅区等需要安静区域的干扰。如果噪声源与需要安静的区域之间有建筑物、土丘、山坡、深沟等,则可以利用地形地物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3、在噪声接受点进行防护

(1)在噪声接受点进行防护即个人防护,这种措施比较经济、有效。主要是利用隔声原理来阻挡噪声。常用的防声用具有耳塞、防声棉、耳罩、头盔等。

(2)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护耳器,良好的耳塞应具有隔声性能好、佩戴舒适、无毒、经济耐用等方面的优点。按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材料可分成预模式耳塞、泡沫塑料耳塞和人耳模耳塞等。

(3)防声棉是用超细玻璃棉经过化学方法软化制成。使用时撕下一小块,用手卷成锥状塞入耳道。这种防声棉的隔声与普通棉花是不一样的,它对隔绝那些与人体危害很大的高频声更为有效。在强烈的高频噪声车间使用这种防声棉,还能够提高语言清晰度。

(4)耳罩是一种将耳朵与外界隔离起来的护耳装置。这种装置能结合隔噪声与享受音乐两大优点。使人们即感受不到外部强噪声的刺激,又能听到适量的美妙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余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因此对于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戴耳塞、耳罩等护耳器。

1.劳保型防噪耳塞一般是由硅胶或是低压泡模材质、高弹性聚脂材料制成的。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耳鼓),达到隔音的目的,从而保护工人听力。

2.耳罩可将整个耳廓罩住的护耳器。防噪声耳罩由弓架连接的两个圆壳状体组成,壳内附有吸声材料和密封垫圈,整体形如耳机。适用于噪声较高的环境,声衰减量可达10~30dB。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耳塞结合使用。

今天小编就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噪音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等更多的噪音污染小知识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环境污染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车辆噪声污染防护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城市规划的失衡,很多城市噪音污染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车辆噪声污染防护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车辆噪声污染防护措施:

1、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产生交通噪声的主要原因,理论上,车速增加一倍,噪声增加9dB(A);车流量增加一倍,噪声增加3dB(A)。所以要严格并且合理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降低城市交通噪声的重要途径。并且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城市的道路建设,修建多孔隙沥青路面,其测量的噪声结果与传统路面相比,可降噪3~6dB(A);在雨天多孔隙路面可降噪8dB(A)而且可以使深入路面的雨水迅速排出,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

3、声屏障是一种有效降低交通噪声的方式,但其降噪能力往往被夸大。声屏障实际的有效插入损失在5~10dB(A)之间,对于临街或是道路沿线的住宅建筑来说,应用声屏障无疑是噪声传播途径中最佳的降噪措施,但对于高层建筑,基本没有作用,甚至会导致声场上扬和加强。

4、绿化降噪,绿化降噪主要是利用植物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达到一定的降噪效果。其应选用矮的常绿灌木和常绿乔本植物以实现立体式绿化。从下图可以看出,绿化降噪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要通过绿化降噪在用地紧张的我国是难以实现的。但广泛的应用绿化及绿化隔离带,其主要作用在于给人以心理上降噪,美化环境,增加视觉和美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预防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长期在高噪音中工作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严重还可能导致听力受损,更有甚可能导致生殖及内分泌功能受损。那么,预防作业场所噪声危害根本措施有哪些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预防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

(l)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如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布等,均可受到较好的效果。

(2)控制噪声的传插一般有以下几种措施

1)吸声,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和屋顶,或者在车间内悬挂空间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具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加气混凝土、吸声板、木丝板等。2)消声用一种能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装置,即消声器。这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器有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阻性消声器,根据滤波原理制造的抗性消声器,以及利用上述两种原理设计的阻抗复合消声器。

3)隔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把声源封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如隔声罩、隔声间。隔声结构应该严密,以免产生共振影响隔声结果。

4)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地板和墙壁等固体材料传播的振动噪声,在机器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结处设减振装置,如胶垫、沥青等。

(3)卫生保健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暂时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种,隔声效果可达30分贝左右。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对参加噪声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者,不宜参加有噪声的作业。对有噪声的作业工人要合理按排休息时间,如实行工间休息,经常监督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台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全文共 3632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严重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又靠近太平洋台风多发区,因此应加强对台风的观测与预防。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台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供大家参考。

1.2引起台风的因素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 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

我国台风灾害频次高、范围广。据统计:1949 -1990年的42年中,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共有290个,平均每年约登陆7个。台风登陆最多的年份是1971年,达12个。登陆时间主要集中在7、 8、9月份,约占全年登陆总数的75%。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浙江省以南沿海一带。42年中,台风总共在我国登陆368次,其中在华南沿海大陆有327次,占登陆总次数的89%。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统计记过表明:威胁人类生存的10大类自然灾害有台风、地震、洪水、雷暴、龙卷风、雪暴、雪崩、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海潮(海啸)。而台风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尤其在亚洲和中国。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它的破坏力主要是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首先是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有的甚至在60米/秒以上。

其次是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引起的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第三是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在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下,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以猛烈的势力向海岸席卷而去,强台风的风暴潮可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

台风在生成的过程中就开始积蓄和孕育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极具破坏性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台风的出现没有规律,都是短时间快速生成的;二是台风的破坏性巨大,由于内部聚积巨大能量,对建筑物的摧毁可为毁灭性的。台风可使所到之处公路发生塌方而造成交通中断,高速公路封闭,大面积停水、停电,造成混乱。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最为频繁而强烈的区域,我国是西太平洋沿岸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球每年发生台风80-100次,它们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平均每年约1.5万到2万人死于台风灾难之中,造成的经济损失则达60亿-70亿美元。我国自1990年以来因台风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近260亿元人民币,自1988年以来我国因台风影响所造成人员死亡数平均每年达453人。

我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强热带气旋是1979年10月12日发生在太平洋西北的台风“提普”,中心持续风力为85米/秒; 1994年的17号台风是造成人数遇难较多的一次,当年8月21日在浙江瑞安登陆的台风造成浙江1126人遇难。

我国台风经常发生在夏秋交替时节,此时,台风影响时间较长,易使人忧愁,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会萎靡不振。台风是一种低气压过程,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可造成人体内缺乏氧气,使心脑血管、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

2台风的成因:

太阳直射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是台风的形成的先决条件当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凝聚时,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眼!因而,台风的成因来自于空气的负压,负压来自于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来自于太阳的的连续直射所产生的高温,所以太阳是导致台风产生的根本动因。

3.1台风的灾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 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

② 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mm至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 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

③ 台风在淮河上游产生的特大暴雨,创造了中国大陆地区暴雨极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

④ 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⑤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4.3台风的影响

台风也并非“一无是处”。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台风可以给所到之处带来充沛的降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给人类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对于缓解当地旱情、湿润气候、改善环境都有一定的好处。

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也有一定作用,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

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使寒带地区的热量

5.4台风的预防

台风是可以预防的,当今的科技力量已经可以精确地预测出台风的具体移动方向、登陆地点以及时间。只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趋利避害,受灾程度是可以减轻的。

(1)在台风来临前注意收听收看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及时掌握台风的动向,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外出,远离低洼地区以及海边等危险地区及树木、广告牌等危险设施或物品;将居住在危险地区的人们提前转移至安全的地区,尤其是居住在低洼地区或山坡等危险地区的居民。

(2)保护水土和生态环境对防抗台风工作是非常有益的,沿海地区应大力开展植

树造林,增强综合抗台风灾难能力,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也具有显著防灾效果;提高建筑物质量,是增强抗台风能力、减少人员伤亡的一个有效途径。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制度,使农作物生长关键期与台风频繁发生时间错开,可以大大减少损失。选择具有较强抗风的或矮杆的优良品种种植,也是减轻台风灾难的一项有效措施。

6台风的分类:

在气象学中,根据热带气旋的强度作了不同的分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曾经制定了一个热带气旋的国际统一分类标准: 中心最大风力在7级(

近年典型台风:

台风蔷薇:第15号强热带风暴“蔷薇”24日20时生成,26日2时加强为台风 ,26日下午加强为强台风 ,27日早晨加强为超强台风 ,28日15时40分在台湾宜兰登陆 ,17时减弱为强台风。29日在闽浙近海转向。30日减弱为热带风暴。是近年年以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

台风海鸥:第七号强热带风暴“海鸥”,已于18日18时1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登陆,并于19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9日4时前后进入浙江省泰顺境内,5时的中心位置在北纬27.6度、东经119.8度,中心气压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7级风圈半径250公里。据气象分析,“海鸥”虽为热带风暴,但其云系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将给浙江省带来强降雨。预计浙江省的浙中浙南和沿海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沿海还浙北地区还可能与冷空气相遇,发生强降雨。

台风鹦鹉:台风“鹦鹉”导致广东全省91万人受灾。 据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8月23日止,广东全省有惠州、东莞、江门、中山、阳江、茂名共6个市、14个县(市、区)、137个乡镇、91.986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3.84亿元。受灾最严重的是茂名,直接经济损失2.436亿元。台风导致广东全省1246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53.255千公顷,成灾面积31.863千公顷,绝收面积3.134千公顷。因灾停产工矿企业75个,毁坏公路路基31.08千米,损坏输电线路35.93千米。台风损坏小型水库13座,损坏堤防145处,堤防决口5处。

台风的利弊: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

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

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看过“关于台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工业噪声的个人防护应采取什么措施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工业噪声太高会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工作事故率,甚至损害车间操作人员的健康。对于工业噪声的降噪,主要采取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措施

被动降噪就是阻断噪音的传播,做好个人防护是被动降噪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工业噪声的个人防护应采取什么措施。

1.加强培训

将车间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车间噪音预防、控制方法等知识进行普及,使车间的操作工人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重与噪音接触时间,以及在生产操作中尽可能地采取车间噪音比较小的生产方式。

2.佩戴劳保用品

在噪音比较大的车间内工作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例如:穿戴相关专业防护用具,佩戴耳塞或者耳罩等隔音器具。

3.加强管理

严格按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安排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使其工作时间与相应的工作环境相对应。

4.目视化管理

对于噪音高的生产区域予以隔离,并设置警示标志,严禁与该区域工作无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进入,并派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设置监视系统对其进行监管。

5.定期体检

对高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作业人员,应该按时为其提供健康检查,清楚了解单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对于一些健康指标出现严重问题、身体损害较大的员工,单位应适时地将其调离该工作环境,避免对其造成更大的损害。

今天小编对工业噪声的个人防护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等更多的噪音污染小知识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环境污染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台风来了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使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严重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又靠近太平洋台风多发区,因此应加强对台风的观测与预防,下面来看看台风来了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有哪些吧?

1台风的成因:

太阳直射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是台风的形成的先决条件当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凝聚时,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眼!因而,台风的成因来自于空气的负压,负压来自于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来自于太阳的的连续直射所产生的高温,所以太阳是导致台风产生的根本动因。

2台风的分类:

在气象学中,根据热带气旋的强度作了不同的分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曾经制定了一个热带气旋的国际统一分类标准:中心最大风力在7级(<17.1米/秒=的热带气旋叫做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称作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在10-11级(24.5-32.6米/秒)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或飓风。

近年典型台风:

台风蔷薇:第15号强热带风暴“蔷薇”24日20时生成,26日2时加强为台风,26日下午加强为强台风,27日早晨加强为超强台风,28日15时40分在台湾宜兰登陆,17时减弱为强台风。29日在闽浙近海转向。30日减弱为热带风暴。是近年年以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

台风海鸥:第七号强热带风暴“海鸥”,已于18日18时1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登陆,并于19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9日4时前后进入浙江省泰顺境内,5时的中心位置在北纬27.6度、东经119.8度,中心气压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7级风圈半径250公里。据气象分析,“海鸥”虽为热带风暴,但其云系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将给浙江省带来强降雨。预计浙江省的浙中浙南和沿海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沿海还浙北地区还可能与冷空气相遇,发生强降雨。

台风鹦鹉:台风“鹦鹉”导致广东全省91万人受灾。据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8月23日止,广东全省有惠州、东莞、江门、中山、阳江、茂名共6个市、14个县(市、区)、137个乡镇、91.986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3.84亿元。受灾最严重的是茂名,直接经济损失2.436亿元。台风导致广东全省1246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53.255千公顷,成灾面积31.863千公顷,绝收面积3.134千公顷。因灾停产工矿企业75个,毁坏公路路基31.08千米,损坏输电线路35.93千米。台风损坏小型水库13座,损坏堤防145处,堤防决口5处。

3.台风的危害及预防:

3.1台风的灾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

②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mm至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

③台风在淮河上游产生的特大暴雨,创造了中国大陆地区暴雨极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

④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⑤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3.2引起台风的因素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