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善待得失作文【12篇】

浏览

7858

文章

12

篇1:印度“废钞令”的得失如何?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在冉冉崛起的人口大国,印度因其超越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一系列新政策出台后,强硬派莫迪政府于2016年11月8日发布了“废钞令”,宣布废除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币,并发行2000卢比纸币。

印度政府的这一重大决定几乎相当于一个笑话,其目的是打击腐败和地下经济。因此,已经采取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例如,已经为每个人设定了一个下限和最终兑换期限,以便将作废的钞票兑换成可以每天继续流通的钞票。这在客观上真的可以把一些印度人积累的巨额黑金变成废纸。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果,努力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

首先,作废的钞票本身有一定的成本,这就造成了浪费,相当于几十亿元的财富,什么都没有。

其次,印度国民必须支付货币兑换的时间成本。通常,这个时间不重要,通常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然而,这是特殊情况下的行为。由于银行服务的供给能力有限,必须长时间排队,人均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由于货币兑换限额的限制,许多人每天都需要排队兑换货币,这确实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总成本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不小。

第三,国家货币的信誉受损。说某些货币将会失效是太严重了,这将严重损害国家货币的信誉。例如,在未来,富裕人口会对印度卢布保持警惕,因为印度卢布可以兑换成外币,如果不储存印度卢布,就不会被储存。这将压低卢布汇率,不利于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

最后,这将严重扰乱印度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例如,首先,它干扰了银行系统,使正常的金融工作难以进行,因为它正在努力应付外汇交易业务的繁重工作量。面值分别为500和1000卢比的钞票占印度流动性的80%以上,但突然被取消,导致严重的现金短缺和流动性危机。各行各业都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危害特别大,超过了上述所有危害。这显然会降低印度的经济增长。

未来是2000卢布面值和大量货币的普及。由于货币面值的缺陷,货币的日常流通也不方便。这与中国突然取消10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同时发行200元人民币债券的效果相似。

总的来说,印度的主要决定没有超过它的好处。这是一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天真决定,也是莫迪政府的一大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写的?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偶题》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的前半部分概述唐以前诗歌创作发展的一般情况;后半部分抒写对世道多乱和个人漂泊的感慨,并说明诗歌是由情而生、缘情而发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出自:《题偶》,原诗节选如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译文:写诗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各位作者都是不同地位的人,怎么会空有虚名呢?这两句话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全诗如下:

《偶题》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出自《偶题》,原诗节选如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诗词原文

唐·杜甫《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体育明星走入娱乐圈有哪些利弊得失

全文共 18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体育明星走入娱乐圈最直观的就是可观的收入,许多体育明星退役后就没有了生活的来源,所以会出现以前新闻里面的世界冠军沦为搓澡工

2

体育明星走入娱乐圈可以利用他的名气,更好的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运动

3

但是体育明星走入娱乐圈,会让那些并没有退役的体育运动员不能够专心的练习体育运动

4

过度的社会关注会让体育明星迷失自己,忘乎所以!娱乐圈这个大染缸可能会让体育精神变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什么意思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以人为镜可以得失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吸取别人的教训,可防止错误。

这句话出自五代·刘昫《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做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道理;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我们通常所主张的换位思考,只停留在想象、假设的层面,所获得的印象自然也是浮浅的。要了解别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设身处地,才能同情,才能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写的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杜甫晚年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写出的一篇故事。

全诗内容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全诗中的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约翰·纳什:在得失博弈中获得均衡

全文共 3704 字

+ 加入清单

被世界称为“传奇”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Johnf nash),他一生中所有的荣耀、奋斗和疯狂,都将随着2015年5月23日的急刹车,永远留在新泽西州的土地上。这个坏消息成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全世界都在为他的离开而叹息。

约翰·纳什(网络图)

纳什也是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中主角的原型,一位博弈论大师和著名数学家。2015年3月25日,纳什与数学家路易斯·尼伦伯格一起获得了2015年阿贝尔奖,以表彰他对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杰出贡献(有些人还称之为“诺贝尔数学奖”)。然而,在获得该奖项不到两个月后,纳什和他的妻子都死于车祸。

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

约翰·纳什,枣水市一名天才少年,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博弈论。与此同时,他在代数簇理论、黎曼几何、抛物线和椭圆方程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纳什没有写多少论文,只有几篇足以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1928年6月13日,约翰·纳什出生在西弗吉尼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电力公司的工程师。他的母亲也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名教师。纳什的天赋在小学四年级就显露出来了,但他的数学成绩只有B-。纳什的老师告诉他的母亲,他对家庭作业知之甚少,但母亲非常清楚,孩子已经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当一名教师做冗长的证明并不容易,但纳什只需两步或三步就能解决问题。

高中毕业后,纳什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然后进入卡内基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48年,三年级学生纳什被几所美国顶尖大学录取,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甚至更加热情。当数学系系主任列夫·舍兹(Lev Schetz)感觉到纳什的犹豫时,他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大学,这促使纳什接受了1150美元的奖学金。多亏了慷慨的奖学金和靠近家乡的地理位置,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来到了爱因斯坦当时居住的地方。在这里,纳什对拓扑学、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卡内基梅隆大学(网络图)

孤独的天才创造神奇的“纳什均衡”。1950年,纳什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篇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这本书在那年11月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本文讨论的问题后来也被称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首先是指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而最终结果是每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对所有人都不利。其次,“纳什均衡”是非合作博弈均衡。事实上,不合作比合作更常见。

“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生活中,“价格战博弈”、“污染博弈”和“容易的自由和壁垒”这三种常见现象可以用来直观地理解“纳什均衡”。

诺贝尔“纳什均衡”理论奖

纳什是一位天才数学家,然而,他的天才发现——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纳什均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纳什1948年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当时他还不到20岁。那时,普林斯顿是一个拥有许多大师的杰出地方。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列夫塞斯(数学系系主任)和其他人都在这里。

事实上,博弈论的主要结构是由冯·诺依曼创立的。早在20世纪初,塞米、博罗和冯·诺依曼就开始研究游戏的精确数学表达式。直到1939年,冯·诺依曼遇到了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并与他合作,博弈论才进入经济学的广阔领域。

1944年,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出版了他们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论的初步形成。其中,合作游戏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然而,它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表现在它过于抽象,应用范围极其有限。长期以来,人们对博弈论的研究知之甚少,这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它标志着博弈论新时代的到来。

纳什当时研究的博弈论只是以各种游戏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1950年以后,纳什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两篇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随后的博弈论研究基本遵循这一主线。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被冯·诺伊曼断然拒绝,他以前被爱因斯坦拒绝过。在骨子里,他挑战权威的本质,这使得纳什坚持自己的观点。

当我们回顾纳什的年轻时,我们仍然会被他的聪明才智和传奇经历所吸引。1945年,纳什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在那里他的数学天才得到认可,他的教授称他为“年轻的高斯”。1948年,在普林斯顿的热情召唤下,纳什来到这里,并迅速展示了他的机敏和才华。不久,他发明了一种在浴室里标记六边形瓷砖的游戏,这种游戏非常流行。1950年6月13日是纳什的22岁生日,恰好是他获得博士学位的那一天。1950年11月,纳什的博士论文发表,纳什的哥哥大卫·盖尔扮演了重要角色。就在被冯·诺依曼“轻视”几天后,纳什遇到了盖尔,并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想法。盖尔仔细听着,意识到纳什的思想,比冯诺依曼的合作博弈理论,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大大赞赏其严谨和优雅的数学证明。盖尔建议他把它整理出来并立即出版,以免被其他人超越。纳什,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知道竞争的危险,也从未想过要这样做。结果,盖尔作为他的“代理人”为他起草了一份给科学院的短信,而主席列夫·萨尔茨则亲自将手稿提交给科学院。

1957年,纳什结婚了。此后,漫长的岁月证明,也许这比纳什一生中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1958年,纳什因在数学方面的杰出表现被《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然而,纳什并不是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而是一个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有天才通常的骄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尽管他的事业和爱情都令人骄傲,纳什仍然喜欢独处,喜欢解决困扰人们的数学问题,被称为“孤独的天才”。

纳什夫妇的结婚照

30岁时,纳什突然出现了许多奇怪的行为:他担心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会因为应征入伍而被摧毁;他梦想建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的每一封信都有一个神秘的含义,只有他能理解这个含义。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然后去华盛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写信,要求他们支持他建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爱上了法语,甚至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和数学神秘地联系在一起...最后,由于幻听,他被诊断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后来他被一个接一个地诊断和治疗,并且复发了。1962年,当他被视为菲尔兹奖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态让他错过了这个奖项。

就在纳什处于梦幻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各种领域,如经济学教科书、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科学专著以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数学杂志。同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中的一个常用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协商解”、“纳什过程”、“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早上,当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戴森教授像往常一样向纳什问好时,纳什回答道:“我今天又在电视上看到你女儿了。”从未听过纳什讲话的戴森仍然记得那次震惊:“我认为最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缓慢的觉醒。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清醒,从来没有人这么清醒过。”

纳什逐渐从疯狂中恢复过来,这似乎是他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瑞典国王在1994年宣布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约翰·纳什时,数学界的许多人都惊叹纳什还活着。

纳什是一位从不停止思考的数学大师,他没有放松自己的研究,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自传中,他写道:“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位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够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来巩固他以前的成就。然而,我还是继续努力。由于出现了25年的部分不真实的想法,这相当于提供某种休假,我的情况可能不符合正常。因此,我希望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或未来出现的任何新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在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纽曼曾经对纳什说,“其他人通常会寻找攀登山峰的方法。纳什只是爬上另一座山,然后转过身去,从远处的山上照射探照灯。在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总是能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瘦弱、沉默寡言的人在校园里游荡。他穿着紫色的拖鞋,偶尔会在黑板上写下“命理学”的题目(也称为“占卜和算术”)。他被称为“鬼”。人们知道这个“鬼”是一个数学天才,但他突然发疯了。如果有人敢抱怨纳什四处游荡让人不舒服,他会立即被警告:“你这辈子不可能成为像他那样的杰出数学家!”

事实上,纳什是一个生活在无限区域的边缘人。用力,他摔倒了,再也不会回来了。纳什徘徊在深渊的边缘,最终被他的妻子和朋友拉了回来,他们在一个宽容、自由和无压力的环境中无条件地帮助了他。最终,在经历了无数痛苦的日子后,纳什的“美丽心灵”从他的“梦”中醒来。

对许多人来说,数学家可能遥不可及。他们沉迷于由各种抽象符号组成的世界,似乎远离现实。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纳什?“这是个天才”——这是纳什的导师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如果我们回顾纳什的一生,似乎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来结束:“这是一个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中国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偶题》中的名句,这首诗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写出的一篇故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中国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偶题》中的名句。《偶题》前半部分概述唐以前诗歌创作发展的一般情况,作者对前代作家的景仰和个人致力创作的抱负;后半部分抒写对世道多乱和个人漂泊的感慨,并说明诗歌是由情而生、缘情而发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受的反映。全篇语言高度凝炼,又多用典故, 语意较为含蓄深沉,需细细揣摩。

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所以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千古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中国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偶题》中的名句,这首诗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

杜甫所写的《偶题》中,”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知进退明得失的意思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进退,明得失。是刘邦的名言:即知道什么时侯前进,什么时侯退回,明了得与失的关系。如果形容做人的话,一般指一个人能够审时度势,善于观察和取舍。

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四百余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所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他本身也令后世众多的人怀念歌颂。

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到后期,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千古得失寸心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出自《偶题》这首五言排律,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诗歌艺术的传承发展和自己一生诗歌创作的主旨的思考和见解。

作品原文

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概述唐以前诗歌创作发展的一般情况,作者对前代作家的景仰和个人致力创作的抱负;后半部分抒写对世道多乱和个人漂泊的感慨,并说明诗歌是由情而生、缘情而发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受的反映。全篇语言高度凝炼,又多用典故, 语意较为含蓄深沉,需细细揣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什么意思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的意思是做事情的对错按照自己一贯的标准判断,做了之后被别人赞扬或者否定诋毁随它去,得失成败坦然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告诫人们一世为人,要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对是错,用良心去衡量,最终被他人赞誉也好,诋毁也罢。

诗词出自:

这句话在小说《魔道祖师》桀骜第十七3出现过,其内容为:蓝忘机和魏无羡在乱葬岗附近的小镇相遇,魏无羡请他吃饭,蓝忘机问他是否打算一直如此,魏无羡说“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告诉人们事情的好坏是由自己的内心判定的,名誉的得失是由别人评判的,因此个人不应该过于计较得失。

寓意含义:

这句话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却阐述了魏无羡的处世之道。无论是不顾仙门百家的喊杀,执意保护温情、温宁一脉,还是在乱葬岗面对众人的围剿,将两半阴虎符合二为一,魏无羡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因为他问心无愧。是是非非由自己的内心来判断,诋毁还是赞誉随别人去说,得到的与失去的都只是失天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