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僧为什么被称为金蝉子实用20篇

人类对海洋的了解,可能还不及对月球表面的了解。百慕大海域就是一个未解的谜题,它还有着“魔鬼三角区”的称号,下面就跟大家说说为什么百慕大海域被称为“魔鬼三角区”。

浏览

408

文章

786

篇1:他是“造塔鲁班”,被欧阳修称为“木工第一人”

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东北角,有一座仿木结构的亭状砖塔——尤果寺塔,堪称千古杰作。人们可以沿着登岛路爬到塔顶,俯瞰古城开封。“流云楼”也是汴梁自宋代以来的八大名胜之一。

开封右国寺埃菲尔铁塔(中国民族宗教网)

这座著名的砖塔是由北宋早期的一位谦虚的建筑家俞浩主持的。欧阳修在《归田记》中曾称赞他为“自国朝以来唯一的木匠”。

俞浩,尽管出身卑微,却勤奋学习,提问和研究。他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超人智慧。为了掌握和理解木结构建筑的技术,俞浩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寻找和阅读有关古建筑的书籍和资料,另一方面又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实践他的主人传授的许多知识和技能。

俞浩的勤奋是众所周知的。当时,余浩遇到了一座由唐朝建造的索国寺。它有10种不同的建筑结构,被称为“十大奇迹”。余浩仔细看了看。慢慢地,他理解了十种独特技能中的九种,其中一种不理解。哪一个?是屋檐的四角向上卷的“卷檐”结构。据说门楼的屋檐建造得非常巧妙。每次路过,俞浩都要抬头仔细观察和研究建造门楼的方法,找出房檐构造的奥秘,甚至躺在地上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大量的生活实践,俞浩在木结构建筑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成名,因其在建造高大的厅堂和房屋方面的专长而成为著名的工匠。

《余浩》漫画书封面(7788.com)

有一年,吴越王派人在杭州的梵天寺建造了一座方形木塔。当这座塔只有两三层楼大的时候,吴越国王爬上来,感觉到塔在摇晃。他问原因是什么。主持施工的工匠自信地回答道:“因为塔还没有铺瓷砖,太轻了,所以有点摇晃。”然而,在这座塔建成并铺上瓷砖后,人们爬上了它,而这座塔仍然摇摇晃晃。工匠暂时别无选择,害怕被吴王和越王指责。后来,当他听说余浩非常擅长建造木塔时,他就去请教余浩。俞浩笑着说:“只要在每层楼都铺上木板,把木板钉在木梁上就行了。这样,水平拉力增加了,塔也不会摇晃。”在工匠根据俞浩的建议进行改进后,塔变得非常稳定,一点也没有摇晃。工匠们不得不佩服于浩的才华。

余浩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主持了汴梁开宝寺木塔的建造。为了建造这座宝塔,他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俞浩建了一个13层八角形的宝塔模型。每层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在破土动工之前,他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仔细研究并修改了模型的尺寸。

经过多年的努力,宏伟的八角形13层琉璃塔终于建成,这就是著名的开宝寺木塔。这座塔建成后,人们觉得余浩这次似乎太粗心了:塔身明显向西北倾斜。听了别人的评论,俞浩向大家解释道:“这里的土壤比较疏松,常年刮西北风。这座塔建成后,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塔身会稍微下陷。据估计,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持续的西北风,塔身将被风吹直。”读完这篇文章后,许多人会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吗?如果我们认为比萨斜塔的倾斜是一个错误,它将在未来的几代人中不断得到纠正,而开宝寺的斜塔是故意建造的,我们很可能会为俞浩鼓掌喝彩。

开宝寺的木塔是当地几座宝塔中最高的,也是当时最精致的建筑,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塔式建筑技术水平。于是,虞浩就被称为“塔鲁班”。

北宋第四年(1044年),开宝寺的木塔被雷火所毁。它于陀帝元年(1049年)重建,现在是铁塔。

虽然这座宝塔没有保存完好,但余浩建造这座宝塔的经验已经传了下来。基于俞浩建造宝塔的设计理念,建于宋末的铁琉璃砖塔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瑞丽的伸展姿态享誉海内外,享有“世界第一塔”的美誉。今天,当畅游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时,人们不会忘记余浩对汴京的巨大贡献。

开封右国寺埃菲尔铁塔的外墙(见水印来源)

-

人们的小档案:俞浩,又叫俞浩和俞浩。出生和死亡的日期不详。他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第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师。他在木结构建筑,尤其是多层宝塔和亭台楼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主持了汴梁(今开封)开宝寺木塔的建造。这座塔高120米,11级,花了8年才完成。《木经》三卷的作者,可惜已经失传。欧阳修曾在《归田记》中称赞他为“国朝以来唯一的木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若风为何被称为巫师

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一炮轰死4个PDD是什么梗啊?为什么都说笑笑的琴女5级最强啊?若风为什么叫若风巫师啊?为什么有人说柚子是SKT1的啊?不知道问这些问题的小伙伴是真不知道啊,还是故意想再看一遍这些人的黑点,老是这样揪起别人的旧伤疤好吗?不过你们既然问到了,那就不能不回答!正好老子今天的心情也不好,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职业选手心中永远的痛,来顺便开心一下吧!

1炮轰死4个PDD

说到PDD,其实除了偶尔扔扔蛇然后COS一下螳螂之外,关于他的黑点并不多,可以说,作为一个世界级上单,他只栽过那么一次!那一次,就是在2013的全明星赛上,中韩上演巅峰对决,PDD祭出了他的扎克,而shy则拿出了杰斯!在对线中,PDD被shy打爆,而且,在杀掉带有被动的PDD之后,shy还表演了一次1炮轰死4个PDD的神作!其实,被打爆也没什么,谁还没爆炸过,但是这个1炮轰死4个PDD的说法,听上去就很屌有木有?这可就不是什么单杀,打爆这么简单了!

其实,在PDD和shy多次的对决中,PDD都是明显占了上风的!PDD在一次的直播中就说,他治shy很多次了,也就被治过那一次,但是那一次,就碰巧是在全世界都关注的全明星赛上,只能说,PDD栽的不是时候啊!以后就算是PDD再怎么健康,相信他都不会再去碰扎克这个英雄了,这怎么是一个痛字了得?

笑笑的空大琴女

说到笑笑,那就不能不说琴女!说到琴女,那就不能不说笑笑的空大!哈哈,作为德云社的创始人,虽然现在已经退役做了一名逗比解说,但是我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笑笑说的那句,谁说我空大就烧死谁!

作为LPL历史上空大最多的职业选手,一提到琴女笑笑就得心痛!在曾经WE与IG的对决中,能引起全场高潮的点有两个,一是草莓的一血,二就是笑笑的空大!至于为什么要说笑笑的琴女5级最强呢?那就是因为,只要不加上琴女的大招,别的地方,笑笑的琴女绝对是无懈可击的!不过加上了琴女的大招之后,这可就难说了!这种痛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清楚的,非要说的话,也就是空大其实是为了封走位了!

若风巫师的大一个兵

说到若风,这个若风嘛,我们都知道,原来是打DOTA的,因为在大赛中大了一个兵,背了一个锅,后来才转型打LOL!其实,除了大一个兵,若风的黑点还有很多!像什么偶尔发发微博说就这一次我不服啊,还有什么落地生财、原地闪现、四大皆空啊,这……简直多到数不清啊!

由于心中的痛实在太多,他就退役去卖饼了,但是,这还不算完!中二的视频解说风格让他又多了好几个头衔!像什么掌握雷电、完成双杀、送他升天,哎,人气太旺有时候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再后来,草莓在直播中打字“若风”之后(输入法后面跟了一句:这个畜生),若风的黑点又他娘的多了一个!最无奈的是,有人黑,就有人跟着黑,其实很多黑若风的人都不知道若风为什么就成畜生了,但是,这还重要吗?关键是能黑就行啊!突然就感觉,若风的那个大一个兵,其实都不算什么事儿了,你们觉得呢?

柚子的SKT1第六人

职业选手怎么才最心痛?当然是比赛背锅喽!作为天生就自带一个锅的潘森,柚子的潘森,就可以被称为锅王了!作为锅王三代目,柚子的4级潘森,在野区面对6级的螳螂都依然不虚,就算被单杀了,也打出了潘森的风采!这就是柚子!这痛的,都让他退役了……

其实,好好的辅助不去当,非要去打野,打野有什么好的?比赛输了,总的分锅吧?连分锅都没法分,打野可不就得背吗!影子背了一辈子,蜘蛛侠背了一年,换到柚子都背到STK1去了!也不知道是那个狠毒的大手,把潘森P到了SKT1的皮肤上,还丝毫看不出来PS的痕迹,简直就像真的一样!不得不说,为了黑柚子,你们也是够拼的了……

好了,盘点完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我也渐渐地开心了起来!其实,话说回来,如果他们没有这些永远的痛,他们也不会被我们熟知,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出名!其实,这也许就是痛并快乐着!就像我们黑他们一样,黑的越深,爱的也越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韩信为什么被称为兵仙?韩信和项羽谁厉害?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项羽称为西楚霸王,听上去就非常的霸气。但是刘邦这边的手下韩信还是一位狠角色,那韩信的外号又叫什么呢?后人称他为“兵仙”。感觉这个评价是不是更高一些,都已经到神仙这个级别了,难道韩信真的有这么厉害么?其实韩信的确是一位奇才,也正是因为有韩信,刘邦才能在楚汉之战当中战胜项羽,其实你来看看韩信的这些功绩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叫做兵仙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韩信以善于用兵被人们所熟知,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仅用四年就帮助刘邦平定了天下,后世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往往用“兵仙”来称呼他,可见韩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而韩信之所以被称为兵仙,主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这些记录至今仍无人能破。

第一个记录便是击败了战神项羽,作为刘邦的对手,项羽除了作战勇猛外,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在垓下之战前,项羽未尝一败,巨鹿之战中,项羽仅用两万万兵马就击败了章邯的四十万大军,彭城之战,项羽仅用三万大军就击败了刘邦的56万大军,项羽能成为战神,名副其实,然而这位千古战神最终还是败在了韩信手中,如果换成是其他人,或许早就被项羽击败了。

第二个记录便是韩信是世界上首个提出“谋战”的军事家,在战争中运用谋略以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尤其是他的“背水立阵”更具代表性,在击败赵国的过程中,韩信让士兵备水列阵,最终大败十万赵军,还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等都是韩信“谋战”思想在战争中的实践运用。

韩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还在于他在军事上的极高天赋,在韩信之前也曾有过吴起、白起、孙膑等名将,然而他们都有师傅教习他们兵法,然而韩信却是无师自通,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在25岁便被刘邦封为大将军,而且此前的韩信并没有任何战绩可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头一遭了,而韩信在跟随刘邦之后,只用四年就帮助刘邦平定了乱世,比起诸葛亮、刘伯温等人,韩信所用的时间不知比他们快了多少倍,从这一点来说,韩信被称为兵仙真的毋庸置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丰都闹鬼吗?为什么丰都被称为鬼城?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丰都的历史起源:

丰都县具有历史悠久的历史传统,汉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西,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不叫丰都县,而是叫平都县,在三国时期,刘备建立蜀国,把当时的平都县和临江县合二为一。一直等到隋朝的时候丰都县这个名字才被恢复。

丰都最早建于东汉,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2、道教起源

这里提到一个三国里的人物,他就是刘备进军西川时的一方敌对势力:张鲁。

张鲁,乃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的孙子,张道陵在创立五斗米道时,吸收了很多巫术,也就有了很多鬼神之说。

张鲁接过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将其发扬光大,在公元198年,与丰都地界设立“平都治”,一时成了五斗米道的传教中心。

后来,五斗米道将平都治改为罗丰山,还传其为北阴大帝之鬼都,再加之五斗米道中多有鬼神之说与罗丰山有关,因此,长久以来,百姓就将其定为丰都。

3、巴蜀二族信仰

这个起源说更早,是古代的四川活跃着巴族和蜀族。

两个民族在东周时期,在丰都地区建立巴子别都,两族在此交融合作,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宗教,也形成了共同的信仰神:土伯。

土伯,又称鬼帝,其实是巴蜀两族推举出的一个人,这个人住在幽都,也就是今天的丰都。

因鬼帝住所,当然人们也就慢慢的把此处当成了鬼都。

至今在丰都尚能找到“幽都”的遗址。

在我国重庆市,有一个县城叫“丰都”,然而丰都被人们一直称之为“鬼城”,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那么为什么会把丰都叫做鬼城,这其中藏着什么样的缘故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丰都,坐落在重庆市下游的长江北岸,旧城“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是个全国出名的旅游城市,丰都县和其他旅游城市不一样,其它旅游城市或者青山绿水,或者人文古迹,又或者是经济发达。但丰都是以它“鬼城”的名字而出名的。传说丰都鬼城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我国许多的文学名著都对这里进行了很多的渲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是在这里大闹阎罗殿,一笔勾销的所有姓孙的人的生死薄。这里仿阳间司法体系,营造了一个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于一炉的“阴曹地府”,惩治生前作奸犯科者。其实啊,“鬼城”,并不是说这个城市闹鬼,也不是像传说的那样可怕,主要是丰都县当地的各种各样的鬼神文化而出名的。

5、明清小说的推波助澜

后来,到了明清,《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的问世,让神话传说和中国巴蜀鬼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而这些小说大多对丰都有着非常神奇精妙的描写,也就让丰都鬼城的传说更加深入人心。

这样,你明白了吗?

6、佛教阎罗王之说

“阎罗”本事梵文音译,乃印度神话中阴间鬼王。

佛教继承了印度神话,并为他封了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层地狱。

佛教传入中国,这十八殿阎罗也成了我国的古人担任,例如包拯,就是十八阎罗王之一。除此之外,更是为阎罗王找到了一个曾经有过鬼都之说的地方:丰都,来作为阎罗的都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什么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奸雄?

曹操拥有豪情壮志,始终都会历贤下士,因此就可以礼贤下士,因此就会纵横沙场和孙权和刘备之间形成一个三国鼎立的趋势,得到无数人的赞扬。但不可否认,能文能武的曹操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之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一、曹操的豪情壮志

曹操敢作敢为,拥有着豪情壮志。曹操其实不谦虚,但是也同样不害怕,无论是面对谁都是如此的大胆。如此大大咧咧的行为和刘备的遮遮掩掩正好就能够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曹操就是想要争夺天下,这是人尽皆知的,因此也没有必要选择遮掩,并不需要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有雄心壮志,自己有才华,自己有远大的理想,为什么要担心被别人知道呢?

二、曹操的礼贤下士

曹操一直都会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了能够获得一个比较优秀的武将,有时候可能就会不择手段,当然刘备那边的人其实并不是如此的轻松。曹操的爱好也是非常多的,人们总以为拥有着雄才伟略的,曹操应该并不会文诗舞墨,殊不知曹操这一生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很多的作品都是朗朗上口,甚至还有着许多求贤若渴的文章,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三、曹操也有缺点和缺陷

曹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保证自己全部都是优点,有缺点,这是在所难免的。曹操主要的缺点就在于好色、疑心病比较重,喜欢斗争,华佗就是因为说了一个实话直接就被杀死。也因为这一些缺点导致曹操失去了许多的有用之人,错过很多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韩信被称为"兵仙",他打仗有什么套路?

全文共 2589 字

+ 加入清单

秦汉时期的韩信,被后世人称为兵仙”,单是这一个称呼,就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韩信的推崇。可是这样的推崇绝不是虚话,因为韩信能够拿的出非常好的战绩给人看,人们又怎么会吝啬赞美之词?不过,兵家致胜绝不是只靠硬拼,韩信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韩信打仗的过程里,之所以屡次取得胜利,他又有什么样的招数呢?

楚汉之争中,韩信于短短三年间,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倾三十万齐兵赴垓下,大败楚军,逼杀项王,此所谓不二之功。

《史记中》只记载了韩信虏魏王豹、诛杀成安君陈馀、斩杀楚将龙且、大败霸王项羽的详细过程,从这四场大战中,能够看出来,韩信用兵,最关键的一字便是诈,或许这正是韩信的套路吧。

韩信是如何虏魏王豹的?

魏豹是有着故魏王室血统的没落贵族,他的哥哥魏咎曾被陈胜的臣子周巿(音芾)立为魏王,魏咎被秦军杀害后,魏豹到楚国借了几千兵马,连下魏地二十余城,于是自立为魏王。而后,魏王豹率精兵随项羽入关,在咸阳分封时,被徙封为西魏王。刘邦还定三秦,引兵出关,魏王豹降了刘邦。刘邦彭城兵败后,魏豹又溜回魏国,宣布中立,暗中联络项羽。

以上便是魏王豹被韩信俘虏前的人生经历,看得出,魏豹也并不是韩王成那种草包,自己上战场,竟能略定二十余城,绝非不知兵者。但他还是被韩信算计了。韩信奉命击魏,魏王豹把主力放在黄河上著名的渡口临晋,韩信则在渡口布下疑兵,摆出强渡的架势,之后在隐蔽的地方用简陋个工具偷偷渡过黄河,神兵天将一般偷袭了魏王豹,魏王豹率人数不多的军队迎击韩信的汉军,被俘。

就这样,韩信在魏王豹面前摆出一副愣头青的假象,麻痹了魏王豹,而后暗中渡过黄河,给毫无准备的魏王豹以致命一击,魏王豹沦为阶下囚。韩信击魏王豹,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诈字。

韩信是如何诛杀成安君陈馀的?

陈馀是远比魏王豹厉害是人物。陈馀曾凭自己的学识获得富户认可,进而娶下富家女,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陈馀和刎颈之交的张耳一同投到陈胜帐下。在陈胜帐下,陈馀和张耳为陈胜谋划了称帝之路,这条路大概类似刘邦后来取天下的操作,可惜陈胜着急称王,没有采纳二人的谋划,二人便和陈胜的将军武臣北上,定下赵地后,二人拥立武臣为赵王。

后来,项羽在咸阳主持分封,把张耳封为常山王,王赵地,只给陈馀南皮三县,陈馀不服,向田荣借兵,迅速击败张耳,迎立被徙封到代地的赵王歇为赵王,赵王歇封陈馀为代王,陈馀不之国,在赵国辅佐赵王歇。

韩信率汉军攻下代地后,又率军长途奔袭,欲拿下赵地,陈馀和赵王歇的军队以逸待劳又数倍于韩信,为了不被诸侯耻笑,陈馀没有选择固守,也没有选择伏兵,而是选择了正面作战。

韩信所率的汉军,在跟陈馀率领的赵军正面作战时,跟击败魏王豹的套路有点像,也先是摆出一副愣头青的模样,背水列阵,给陈馀以韩信不知兵的架势。在陈馀军全力出击后,韩信先是硬拼,拼不过便跑,跑到水边时跑不了了,再次迎战,汉军退无可退,便用尽全力,不能败,而陈馀亦不能胜。

两军胶着时,韩信设下的伏兵已偷袭了赵军的营垒,遍插汉军旗帜,赵军心里防线崩溃,纷纷溃逃,发生大面积的踩踏事故,汉军乘胜追击,于沚水斩杀成安君陈馀,秦末又一南面称孤者彻底消失。可以看出,韩信斩杀陈馀的关键操作,还是诈。

韩信是如何斩杀楚国大将龙且的?

龙且是霸王帐下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楚汉之争中,项羽被田荣、刘邦、彭越弄得焦头烂额东奔西走,正是因为楚营中少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但龙且可以。项羽和刘邦正胶着之时,刘邦派随何策反了愿为楚军先锋的九江王英布,项羽派龙且去打九江王英布,九江王兵败。可见,龙且的能力,当是楚营中数一数二的。

韩信偷袭齐国后,齐国向楚国求援,项羽派能独当一面的龙且率二十万楚军救齐国。这一回,韩信依旧复制了诛杀成安君陈馀的三板斧:装不知兵蛮干,而后溃逃诱龙且上当,以奇兵袭龙且大破之。具体说来,韩信主动率军渡河,向龙且的楚军发动袭击,一番冲杀后不敌楚军,便往自己的营垒跑,韩信跑龙且便追,龙且追到河中央时,韩信已跑回岸上,韩信埋伏在河水上游的伏兵便挑开预埋在水中的沙袋,河水暴涨,水成了伏兵奇兵,淹龙且的楚军,龙且也被当场击杀。

龙且的败亡,对项羽的打击很大,一方面是损失了二十万的精锐部队,另一方面是损失了一能独当一面的大将,项羽便派出使者跟韩信议和,韩信不从,项羽陷入极大的被动,缺粮少兵的项羽只好和刘邦议和。

项羽归还了刘邦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后,刘邦撕毁和平协定,率军追杀东归的项羽,并在固陵、陈下、垓下等地和项羽展开大战,在垓下,项羽的主力被彻底消灭,项羽也选择了自刎,项羽的楚国,彻底亡掉了。

韩信是如何在垓下击败霸王项羽的?

汉五年,作为反项联盟的最高统帅,刘邦和齐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楚大司马周殷、汉将刘贾等大会垓下,共同围剿西楚霸王项羽,项羽的死期近了。在这场战役中,韩信负责和项羽的楚军正面对抗。这一次,韩信依旧复制了诛杀陈馀、斩杀龙且的套路。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这段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的文字详细记载了项羽败亡的过程。项羽被韩信、孔将军、费将军、刘邦、周勃、柴将军团团围住。韩信在楚军的正面发动攻击,而后故意退却,楚军便想在正面撕开个口子,于是奋力向韩信方面推进。这时候,作为跟随刘邦芒砀起事后又跟随韩信四处略地的孔将军费将军向楚军发动进攻,楚军处于不利地位,韩信军再次向楚军发动进攻。

这时候,项羽的楚军已是无力回天,正面的韩信军是假装失败的,两翼的孔将军费将军也是硬茬子,后面的刘邦、周勃、柴将军更是铜墙铁壁。不甘心失败的项羽选择连夜突围,跑到乌江边时发现仅有一形迹可疑的亭长,便拒绝渡河,自刎而死。

我们能够发现,和项羽正面对抗的项羽,依旧跟从前没什么两样,假装愣头青,上来就动手,打不过就跑,楚军便追,楚军一追,事先已集结在楚军两侧的汉军跟当年淹没龙且的大水或偷袭陈馀营垒的伏兵一样,趁势发动攻击,令楚军首尾不相顾,然后韩信再一次华丽转身,跟陷于被动的楚军正面冲突。

可以看出,韩信大败项羽,关键词还是一个诈字。

综上,韩信的套路,最关键的套路便是一个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皇帝的曾祖母称为什么?皇帝如何称呼自己的曾祖母?

全文共 9506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一般皇帝在登基之后,原先的皇后都成了太后,如果皇帝的祖母活得够久,她就成了太皇太后,但如果说皇帝的曾祖母还在世呢?在很多影视剧中,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然而再往上就很少见了,那么作为皇帝,他该如何称呼自己的曾祖母?如果曾祖母还活着的话,她又该叫什么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中华皇家制度:皇帝正妻称皇后,皇帝之母在世时(嫡母、生母)尊称为皇太后,皇帝祖母(包括嫡祖母、宗法祖母、本生祖母)若在世,尊称为太皇太后。在中华二千年帝制历史中,皇太后层出不穷,几乎每朝都有,太皇太后人数也不少,不算罕见。

但是也有极为少见的情况:皇帝继位时,他的曾祖母尚还在世,这就不好称呼了,叫太皇太后则与皇帝祖母混淆称呼,如果叫太皇高太后、高皇太后、太高皇太后,则有一种莫名其妙地繁琐和累赘感,实在是让身为晚辈的嗣皇帝和掌管礼仪制度的臣子们头疼不已。

在两千年的帝制历史中,中华历代王朝一共出现了三位次嗣皇帝(皇储)继位时,他的曾祖母尚在人世的罕见情景。不过,这三位曾祖母级别的皇家长辈,都和嗣皇帝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嗣皇帝真正意义上的亲曾祖母,只是宗法上的嫡曾祖母。即使这样,她们依旧是当时朝廷礼仪制度中,身份最为尊贵的皇室成员。对于她们的称呼,让嗣皇帝和大臣们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最后才确定下来。

这三人分别是:1、上官氏

汉孝昭皇帝皇后、汉废帝皇太后、汉孝宣皇帝太皇太后、汉孝元皇帝“孝昭太皇太后”上官氏。

上官氏,生于汉后元元年(前88年),祖父上官桀,是孝武皇帝的宠臣,先后任未央厩令、侍中、太仆,深得武帝信任。上官桀起初和武帝晚年另一重臣霍光(霍去病异母弟)相善,为了稳固双方关系,他在征和三年(前90年)向时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的霍光提出联姻,霍光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迎娶了霍光的长女,成婚不久即生下一女,即上官氏。所以,霍光是上官氏的外祖父。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武帝病重,临终前安排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上官桀为左将军,会同驸马都尉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同为皇太子刘弗陵的辅政大臣。武帝驾崩后,皇太子刘弗陵在四位辅政大臣的拥戴下继位,即汉孝昭皇帝。

昭帝登基时年仅八岁,不谙世事,于是群臣商议后决定委托武帝之女、昭帝异母姐鄂邑公主入宫照顾抚养幼弟(昭帝生母钩弋夫人已被武帝赐死),并用昭帝的名义晋封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

在比自己大三十多岁的姐姐鄂邑长公主精心照料下,年幼的昭帝平安成长,无忧无虑。始元四年(前83年),昭帝年满十二,姐姐鄂邑长公主开始操心其大婚事宜,并为其挑选皇后人选。

听闻宫中即将开始挑选皇后人选,霍光的女婿上官安动起了心思,想把自己的女儿推荐进宫,成为皇后,于是私下去找岳父霍光,恳请他出面,安排自己的女儿进宫。但是霍光为了避嫌,不愿意外孙女进宫,于是拒绝了女婿的请求。

上官安不死心,转向父亲上官桀求助,于是上官桀给儿子出了个注意,让他去找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但是事情成不成不敢保证。上官安便偷偷找到丁外人,先是奉上厚礼,然后对他说:“闻长主内女,安子容貌端正,诚因长主时得入为后,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于足下,汉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足下何忧不封侯乎?”

丁外人听上官安这么说,大喜过望,拍着胸脯向他保证一定把这件事安排妥当。之后丁外人马上去找鄂邑长公主,向她百般推荐,请求安排上官安的女儿入宫、竞选皇后。鄂邑长公主一是被情夫纠缠不过、二是觉得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确实也是良选,最后答应丁外人的要求,迎上官氏入宫,并准备册立为皇后。

当年八月,年仅六岁的上官氏被从家里迎入皇宫,成为皇后人选。她先是被封为婕妤,一个月后,在鄂邑长公主的安排下,正式立为皇后,和十二岁的昭帝举行盛大的婚礼。上官皇后也是中华历史上,就任皇后时年龄最小的一位。

上官氏成为皇后之后,上官桀、上官安为了报答丁外人,多次和主持朝政的霍光商量,想要给丁外人封侯,霍光为了避免上官家势力因此扩大,坚决不答应。上官安退而求其次,请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霍光也拒绝了。此外,霍光还驳回了上官家族其他成员的封授请求。因此上官家和霍家逐渐产生矛盾,最后变成了政敌。而鄂邑长公主因为霍光没有答应给自己的情夫封侯,心里十分怨恨,也和上官家联起手来,准备除去霍光。

元凤元年(前80年),对霍光极度不满的上官桀、上官安、鄂邑长公主,联合了同样对霍光不满的武帝第三子燕王刘旦、辅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决定发动政变,由长公主出面假意宴请霍光,乘其不备将霍光当场格杀,然后废黜昭帝,改立燕王为帝(上官家其实是想利用燕王发动政变,事后再除去燕王,由上官桀登基称帝)。

但在计划实施的前夜,鄂邑长公主府中的稻田使燕仓得知阴谋,向朝廷及昭帝、霍光紧急告变,得知消息后的昭帝和霍光惊怒交加,紧急商议后立即派出皇宫卫士,分别赴鄂邑长公主府、上官桀、桑弘羊宅邸,抓捕了上官、桑两家相关人等,及长公主情夫丁外人。之后霍光派人连夜审理,获取谋反政变的确实口供。

谋反实据送到少年皇帝面前,昭帝勃然大怒,命霍光将岳祖、岳父上官家、辅政大臣桑弘羊家诛灭三族,并诛杀姐姐的情夫丁外人,赐抚养自己多年的姐姐(其实相当于养母)鄂邑长公主自尽。燕王刘旦则由派出的使者赴燕国勒令其自裁,燕国废封。

在这场未遂政变被粉碎后,年仅九岁的上官皇后父系家族全部被诛灭,但由于她是霍光的外孙女,又没有参与祖父、父亲的谋反作乱,因此得以保全,并继续留在皇后之位上。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二十一岁的昭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执掌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在和诸臣商议后,迎立武帝的孙子、昭帝的侄子——昌邑王刘贺承继大位,并尊外孙女上官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居住。

昌邑王继位才二十七天,就被霍光以荒淫无度、举止失措为由废黜,改立武帝的曾孙刘病己为帝,即孝宣皇帝。宣帝按辈分来说,是上官氏的孙子(上官氏的丈夫孝昭皇帝是宣帝祖父戾太子的幼弟),所以,继位后的宣帝就尊上官氏为太皇太后,继续奉养于长乐宫。这一年,上官太皇太后才十五岁。

地节二年(前68年)三月,实际主持朝政二十年的霍光去世,宣帝和上官太皇太后亲自出席治丧,按皇帝的礼仪将其葬于武帝茂陵之侧。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光的妻子霍显和儿子霍禹谋反事发,宣帝诛灭霍氏满门,但是保留了霍光的陵墓和身后荣誉。

上官太皇太后虽然是霍家的外孙女,但是地位尊崇,没有人敢于牵连到她。不过她的母系家族也因此事而断绝了。上官氏此后再无有血缘上的亲人在世,这时候,她才二十二岁。

之后三十年,作为大汉最尊贵的女人,上官氏孤寂地生活在长乐宫中,像一个透明人般,虽然享尽了富贵荣华,但是心中的悲哀和无奈,不是外人所能体会的。

黄龙元年(前49年),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即孝元皇帝。元帝是上官氏的曾孙辈,之前在位的皇帝,从来没有出现过自己继位后曾祖母尚在世的情况,对于上官氏该如何称呼,确实是个大问题。

最后,在辅政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的建议下,元帝尊只比自己大十三岁的曾祖母上官氏为“孝昭太皇太后”,给她祔上丈夫孝昭皇帝的谥号,这才解决了称呼问题。

成为皇帝的曾祖母后,孝昭太皇太后上官氏又在长乐宫中生活了十二年,直到建昭二年(前37年),才驾崩于长乐宫,时年五十二岁。

四年后,孝昭太皇太后宗法上的曾孙元帝也崩逝了,由玄孙辈的皇太子刘鹜继位,即孝成皇帝。如果孝昭太皇太后能够多活四年以上,那么她将是中华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嗣皇帝即位后尚在世的高祖母辈太后,这个辈分怎么称呼,就更是难题了。不过即使活到了成帝即位的时候,皇帝的高祖母孝昭太皇太后也不过五十六岁,简直是汉室的一个奇迹。2、王政君

汉孝元皇帝皇后、汉孝成皇帝皇太后、汉孝哀皇帝、孝平皇帝太皇太后、汉皇太子刘婴(孺子婴)“孝元太皇太后”王氏(政君)。

汉本始三年(前71年),魏郡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东)人王禁次女出生,取名王政君。王家本来是战国时齐国王族田氏后裔,楚汉相争时期济北王田安的子孙,因为祖上做过“济北王”,所以改姓王。王禁的父亲王贺,是济北王田安的曾孙,曾经担任过武帝的绣衣使者,监督地方“巡捕盗贼”。

王贺为人忠厚、宽宏待人,不似别的绣衣使者那样好杀(如江充、暴胜之、赵禹等),对于地方官吏及豪强的巡查往往宽纵,所以在他的巡查范围内,较少出现大批诛杀官吏豪强之事。王贺也因此被认为不称职,免官回乡。

王贺免官后,自东平陵老家迁往魏郡元城县居住,在乡时曾自我解嘲:“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因为他宽厚的性格,所以被乡邻推选为“乡老”,颇受尊重。

王贺去世后,由其子王禁继承家业。王禁曾经前往长安求学,并担任过廷尉史。他为人不修边幅、好酒色,妻妾众多。王禁的嫡妻李氏,出身魏郡大族,对于王禁广置妾氏很是不满,在生下王禁长子王凤、四子王崇、次女王政君后,与王禁矛盾激发,导致离异,并改嫁河内郡苟宾。

当初李氏怀王政君的时候,曾经梦见过天降异光、月亮入怀,于是告诉王禁。王禁请人给这个未出世的孩子算命,得到的回答是这个孩子将来肯定要大富大贵。所以王禁在女儿王政君出生后,王禁非常重视,即使与李氏离异,也没有让她把王政君带走,而是留在家中教导。

王政君稍长后,王禁请人教他学习各种女子才艺,修养品性,并预备把他许配给元城当地豪族子弟。在王禁的心目中,元城豪族家,应该就是大富大贵之人了。

但就在即将迎亲时,这豪强家子弟却突然去世,婚事因此解除。之后王禁又接受东平王的纳聘,准备让王政君嫁给东平王为侧室,认为嫁入皇室诸侯王家就是应了大富大贵的预言。不料没过几天,东平王又突然薨逝,王政君的婚事再一次泡了汤。(这里记载估计有误,第一代东平王是孝宣皇帝的儿子刘宇,在位三十三年,死于鸿嘉元年(前20年),这时候,王政君都五十一了。当初王禁接受纳聘的,应该是其他不知名的诸侯王。)

经过这两次离奇事件,王政君在元城家乡很是受人非议,“天命富贵”的预言似乎要落空。于是王禁安排女儿离开元城老家,自己再四方打点,请求当年在长安求学时的旧友帮助,把王政君以家人子的身份送到长安,进入皇宫,成为一名普通宫女。这一年,是甘露元年(前51年),王政君十八岁,在当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

王政君入宫一年多,默默无闻,年纪越来越大,“大富大贵”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就在这个时候,皇太子刘奭宫中,他所宠爱的妃子司马良娣病故,临死前对皇太子说是其他姬妾嫉妒她,暗中诅咒,才使得自己病亡。皇太子心中愤怒,迁怒宫中其他姬妾,不再与她们接触,从此郁郁寡欢。

孝宣帝和皇后见皇太子长期情绪低落、不近自己的姬妾,导致迟迟没有子嗣诞育,为了平复其哀伤心态,同时也是为了皇室有后,于是挑选后宫其他宫女中出色者一共五人,打扮一番后安置在皇后宫中,让皇太子从中选择新妃子。王政君就是五人之一。

本来皇太子思念亡故的宠姬、心情郁闷,对于宣帝和皇后的好意实在是领受不了,但是又不能拂逆父母的一片好心,在他奉皇后诏命进入皇后宫中,端坐在皇后下首时,对于皇后的询问,皇太子勉强回答说:“其中一个还可以。”

当时王政君坐的离皇太子最近,穿的衣服也和其他四人有些许差别,于是皇后以为皇太子属意于她,就把王政君送到皇太子宫中,成为皇太子的新妾。

王政君到皇太子宫中后,与皇太子同房,竟有如神助,立即怀孕,并在甘露元年(前53年)生下皇太子刘奭的长子。宣帝得知自己得到了长孙,欣喜不已,立即册立王政君为皇太子妃,并为孙儿起名“刘鹜”,时常带在身边教导。

黄龙元年十二月(阳历是前48年1月),孝宣皇帝刘询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即孝元皇帝。元帝登基后,先封王政君为婕妤,三天后晋封皇后,并立刘鹜为皇太子。皇后之父王禁封阳平侯。

元帝本来和王皇后没有什么感情,自从生下皇子刘鹜后,关系更是日渐冷淡。登基后,元帝先后宠爱傅昭仪、冯昭仪,生皇子刘康、刘兴,而皇太子刘鹜逐渐喜好玩乐饮宴,没有少年时的谨慎好学,元帝开始有更换太子的念头。在外戚史丹(宣帝表弟)的规劝下,再加上皇后一向谨慎无过、太子又是宣帝喜爱的长孙,所以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驾崩,皇太子刘骜即位,即孝成皇帝。成帝尊生母王政君为皇太后,诸舅都进位为侯:太后同母兄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袭封阳平侯,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后来又封太后异母兄弟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世称“五侯”,王氏外戚权势自此大盛。只有太后早逝的二哥王曼一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王曼只被追封为新都侯,其次子王莽未有封爵(王曼长子也早逝),在家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研习儒学。

成帝登基后多年没有子嗣,于是召弟弟定陶王刘康入朝,大有托付社稷的意思。但是成帝舅父王凤为了保持王氏外戚权势,坚决反对重用定陶王,通过王太后,迫使成帝改变主意,遣定陶王返回封国。刘康因此抑郁成疾,返回封国不久就去世了,谥号定陶恭王。儿子刘欣继承定陶王爵。

元延四年(前9年),成帝已经年过四十,依旧没有儿子,于是将侄子定陶王刘欣与弟弟中山王刘兴同时召入朝,准备择一位立为皇储。刘欣的祖母定陶太后傅氏为了孙子能够成为皇储,大肆贿赂成帝宠妃赵昭仪(赵合德)及成帝的母舅骠骑将军王根(王凤已去世)。赵昭仪与王根因为汉成帝无子,想事先结好刘欣,以图日后富贵,所以在成帝面前极力称赞刘欣,刘欣也在伯父成帝面前表现优异,比叔父中山王刘兴更得成帝器重。

绥和元年(前8年),成帝经过长期考虑,终于决定立侄子刘欣为皇太子。同时,舅父王根因患疾病,不能继续担任大司马,在他的举荐下,成帝以表弟王莽继任大司马,成为王氏外戚第四位大司马。

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成帝驾崩,皇太子刘欣继位,即孝哀皇帝。哀帝登基后尊嫡祖母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嫡母赵飞燕为皇太后,生父定陶恭王刘康为恭皇。绥和二年(前7年)五月,哀帝尊亲祖母定陶太后傅氏为恭皇太后,生母丁氏为恭皇后。

哀帝继位后,重用傅氏、丁氏外戚,王氏外戚权势衰落。太皇太后王政君于是命侄子王莽辞去大司马之职,退居新都封地,以韬光养晦。此后七年,王氏外戚都远离朝堂,似乎不复之前的赫赫权柄。直到元寿元年(前2年),哀帝念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身边没有子弟照顾,才把王莽与堂弟平阿侯王仁召还到长安,侍奉太皇太后,但是没有恢复官职。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因贪色纵情,身体不堪重负,导致气血均亏,最终驾崩于长安皇宫,没有子嗣。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哀帝去世后,立即命王莽入宫,夺取传国玉玺、掌握兵权,清除了哀帝的宠臣大司马董贤。

之后,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之尊,下诏迎立元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中山王刘衎为帝,承袭皇位,即孝平皇帝。而哀帝傅氏、丁氏外戚一律被贬斥出朝,王氏外戚再度掌握大权,王莽重新就任大司马。

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处理朝政,大司马王莽辅政。元始三年(3年)王莽将长女王嬿嫁给为平帝为皇后,元始四年(4年)王莽加号宰衡,赐号安汉公。这个时候,王莽已经有了篡位的念头,而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不能再约束制衡这个侄子了。

元始五年十二月(阳历是6年1月),平帝于未央宫驾崩,年仅十四,死因存疑,年幼无嗣。王莽为继续操控朝政,没有从宗室子弟中挑选年长者,借口宣帝后裔中年长者都是哀帝、平帝的同辈,不便继位,从而选中宣帝诸玄孙中年纪最幼的广戚侯刘显之子、不到一岁的刘婴为储君,立为皇太子(因年幼,没有直接继位,只册立为皇太子),自己则以“假皇帝(就是代理皇帝)”的名义,执掌实际大权。

同时,王莽以皇太子刘婴的名义,尊他名义上的曾祖母、自己的姑母王政君为“孝元太皇太后”,这也是汉朝第二位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汉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授意党羽渲染王朝更替异象、上书推举自己,最终举行禅位典礼,受皇太子刘婴禅,代汉建立新朝,自称皇帝。

之后王莽命堂弟王舜去向太皇太后索取玉玺,王政君年过八十,老迈不堪,无力周旋,只能怒骂:“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然后将传国玉玺取出来、抛向地上,因此传国玉玺崩碎一角。说:“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

王莽建新朝后,把姑母孝元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称号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把自己的女儿、平帝皇后王嬿的称号改为“黄皇室主”。但是孝元太皇太后在自己的宫中一直用汉朝礼仪服饰,拒绝使用新朝制度。

新莽始建国五年(13年)二月,孝元太皇太后王政君逝世,年八十四岁,身居后位六十一年(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新室文母),是中华历史上居后位时间第二长的后宫正位(第一位是清世祖孝惠章皇后)。王莽将姑母与孝元皇帝合葬于渭陵。

十年后,汉兵及长安百姓诛杀王莽,王氏家族尽灭。3、吴氏

宋高宗皇后、宋孝宗太上皇后(皇太后)、宋光宗寿圣皇太后(太皇太后)、宋宁宗光祐隆慈太皇太后吴氏。

吴氏是宋东京汴梁人,生于宋政和五年(1115年),出身武家,自幼研习武艺,身手矫健。十三岁时,被挑选为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的侍女,随身侍候赵构。

建炎元年(1127年),在康王的父兄徽宗、钦宗父子、及近支宗室子弟都被金军俘获北上、北宋灭亡之际,宋宗室近支中唯一得以逃脱的赵构在应天(商丘)登基称帝,建立南宋,延续宋室,即宋高宗。身为侍女的吴氏也跟随左右,并身着戎装、护卫高宗安全。

此后,吴氏随高宗辗转各地,历经艰难,躲避金军南下追击。在危难路途中,是吴氏经常开导和宽慰高宗,给予其精神上的巨大支持,给了这个懦弱皇帝极大的安全感和宽慰心。高宗因此越来越喜欢吴氏,在建炎二年(1128年)册立其为义郡夫人,之后又先后晋封为才人、婉仪、贵妃,并有意立其为皇后。只是高宗结发之妻刑秉懿在靖康之难中被金军掳走北上,生死不明,所以高宗虚后位以待,不便直接册立吴氏。

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金绍兴和议之后,金国把徽宗灵柩和高宗生母显仁太后韦氏归还南宋。韦太后返回时带来了儿媳刑秉懿已经在金国去世的消息、并将她的棺木一并带回。在得知皇后已经去世的消息后,南宋朝臣多次上表,请求高宗重立皇后,而韦太后对高宗的吴贵妃也很喜欢,向高宗建议立其为后。

绍兴十三年(1143年),高宗正式册立吴贵妃为皇后,并追封皇后父系三代为王,吴氏亲属赠官者达三十五人。吴皇后知道高宗思念发妻刑秉懿,于是奏请高宗,让自己的两个侄儿迎娶刑家的女儿,以此宽慰丈夫。同时,对于婆母韦太后,吴皇后侍奉体贴周到,顺适其意,韦太后对这个儿媳也也非常满意。

当初在躲避金军追击、四处逃亡时,高宗因意外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儿子赵旉也在三岁时夭折,所以南宋皇室一时有绝嗣的危险。为了延续帝系、传承皇统,高宗于绍兴二年(1132年)、六年(1136年)分别在宗室之中(南渡的太祖后裔)挑选了两个太祖七世孙(高宗本人是太祖之弟太宗的六世孙),作为养子收入宫中,准备择品行优秀者立为皇太子。其中叫做赵伯玖的交当时还是才人的吴皇后抚养,改名赵璩;叫做赵伯琮的交张贤妃抚养,改名赵瑷。

不久后张贤妃去世,赵瑷也交由吴皇后抚养。她对于两个养子并没有因先来后到而亲疏有别,均一视同仁,不分彼此。

赵瑷在居住宫中时,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得到了高宗和吴皇后的青睐,逐渐倾向于立其为嗣子。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赵瑷封普安郡王。吴皇后在养子封王后对高宗说:“普安,其天日之表也。”高宗本有立嗣之意,在皇后的进言下心意已决,决定选择赵瑷。

绍兴十五年(1145年),高宗晋封另一养子赵璩为恩平郡王,同时让他出就外第。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进一步“加恩”赵璩,让他可以称皇侄,其实就是变相剥夺了他的“皇帝养子”身份,从而使赵瑷成为唯一的储位人选。

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赵瑗被确立为皇子,改名赵玮。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赵玮成为高宗养子三十年后,终于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眘。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以“倦勤”为由,禅位给三十六岁的皇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帝,吴氏称太上皇后,退居德寿宫。赵昚即宋孝宗。

高宗禅位后,不再过问朝政,在德寿宫优哉游哉,过了二十五年悠闲自得的太上皇帝生活,太上皇后吴氏也随同高宗居住在德寿宫,并被养子孝宗先后加上尊号“寿圣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享尽雍容华贵生活。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于临安德寿宫驾崩,年八十一岁。临终前,他嘱咐养子孝宗奉太上皇后为皇太后,孝宗自然无异议。高宗去世后,孝宗为了更好的奉养皇太后吴氏,请皇太后返回皇宫居住。皇太后不忍离开高宗居住了二十五年的德寿宫,仍然留居于此,并将寝殿改称“慈福殿”。

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十三岁的孝宗疲于政事,也将皇位内禅给皇太子赵惇,像养父高宗当年一样,自称太上皇,退居重华宫。赵惇即宋光宗。

光宗受禅登基后,尊祖母吴氏为“寿圣皇太后”(因孝宗尚在,并以太上皇自称,所以吴氏不宜称太皇太后)。光宗曾经向祖母询问用人之策,吴氏回答“宜崇尚旧臣”。

绍熙四年(1193年),皇太后吴氏虚寿八十,太上皇孝宗率太上皇后谢氏、皇帝光宗、皇后李氏前往德寿宫觐见皇太后,奉上册礼,加皇太后徽号“隆慈备福”。

绍熙五年(1194年),皇太后整寿八十。正月初一,孝宗不顾身体不适,亲自率群臣为皇太后行庆寿礼。皇孙嘉王赵扩随侍一同贺寿,侍奉皇太后侧,皇太后勉励曾孙要“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

孝宗内禅后,与儿子光宗之间因光宗皇后李氏的离间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而逐渐疏离。光宗性格偏执孤拗,对于父亲孝宗当年严格教导颇为不服,又因立储之事和孝宗产生矛盾,最后从畏惧发展到忌恨,心理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行为失据,几乎发展到癫狂之症,后期几乎不去重华宫探视孝宗。孝宗此时已年老,得不到儿子的孝顺关怀,心中苦闷,因此抑郁成疾。

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初二,孝宗病重,延宕一个多月后,在六月初九驾崩于重华宫,年六十八岁。光宗在孝宗去世后,给祖母吴氏上尊号太皇太后,加徽号“隆慈”。

按制度,本来是要由光宗主持太上皇的葬礼,但是此时光宗一则和孝宗矛盾极深,不愿出面主持,二则自己也确实精神上有点不正常,“疾未平不能执丧”,于是一直没有在孝宗灵前出现,使得群臣大哗,对于光宗失望之极。

在朝臣赵汝愚、赵彦逾、叶适、徐谊等人的奏请下,八十岁的太皇太后吴氏出面为养子主持葬礼,在孝宗灵前“垂帘”,代行祭礼。同时,对孙子光宗极为不满的太皇太后在宰臣赵汝愚、外戚韩侂胄的谏言下,决定让不孝的光宗内禅、以曾孙嘉王赵扩继位。

于是,太皇太后以光宗曾有““历事岁久,念欲退闲”的御笔批复为由,于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初五,在给孝宗举行大祭的时候,直接下谕旨,命嘉王在孝宗灵前即皇帝位,并亲自取黄袍给嘉王披上。群臣也在赵汝愚的带领下向嘉王行跪拜礼,三呼万岁。嘉王因此继位,即宋宁宗。

光宗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内禅”成为太上皇,之后被儿子宁宗奉养于泰安宫,倒是没有被慢待,还是悉心照顾,比他对待父亲孝宗的态度强多了。

宁宗继位后,在庆元元年(1195年)尊曾祖母吴氏为“光祐隆慈太皇太后”,依旧奉养于重华宫,恭谨孝顺如同祖父孝宗在世时一样。

庆元三年(1198年),八十三岁的太皇太后吴氏崩逝于重华宫,结束了她居后位长达五十五年的人生历程(皇后、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也是中华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后宫正位。而从建炎二年(1128年)吴氏被封为义郡夫人时算起,至淳熙十四年(1187年)高宗驾崩止,她和高宗携手走过了五十九年的光阴,是中华历史上唯一一对度过了金婚的皇帝和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徽京是什么意思?南京为何会被称为徽京?

全文共 3611 字

+ 加入清单

徽京算是在民间对南京一种戏谑的说法,那为何南京会被称为徽京呢?古代江苏省和安徽省其实是一个省,也就是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的江南省。清朝年间,因为江南省的经济体量太大,所以将其一分为二,不过江苏省的省会最早并不是南京而是苏州,安徽省的省会才是南京。也就是说当时南京是被划分在安徽以内的,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当时江南省的一些故事,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很少有一个省会城市像南京这样,明明是江苏省会,却总是被隔壁的安徽省惦记着,特别是淮东地区的人们,听说他们一旦有进大城市的需要,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去南京而不是合肥。南京本地也有着数量庞大的安徽人群体,不清楚合肥是否有众多的江苏人群体?

因此坊间一直以来都流传着一个段子,说南京其实是安徽的省会,被亲切得称为“徽京”。

网上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比如在地理位置上,南京地处江苏西南省界处,与安徽的全椒县近在咫尺,不像大多数省会城市都在本省偏中部地区。在经济上,南京影响力主要辐射安徽地区,其发达程度不如苏州,甚至无锡都可以来叫一叫板,与武汉、成都这样的在本省是巨无霸的城市相比,似乎担当不了省会的名头。

其实要想搞清楚究竟为何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最终还是要访古寻根。下面本文就将从元代以来安徽与江苏地区行政建置的角度来讨论这个有趣的话题。

一、江淮行省:江浙淮是一家

南京城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在南宋期间是作为陪都设置的建康城,一直被当做抵御北方金国和蒙古进攻的战略要地。而江淮地区的淮西军也一直是保卫行在临安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其驻防范围就在如今的安徽和江苏地界。

公元1276年,元军南下夺取建康城威逼临安,南宋朝廷举城出降。元世祖忽必烈在江淮地区设置江淮等路行中书省,统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两浙西路,两浙西路)地区,省会治所设在扬州,并改建康城为集庆路,这里的路相当于州府。从这时候开始,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就统一为一个行省所管辖了。今安徽省的范围大致就相当于当时的淮南西路。

江淮行省的行政治所总是在扬州和杭州之间来回搬家。后来元朝统治者认为河南地区和江北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将江淮行省的江北地区和河南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治所设在汴梁(今开封),而将江南地区改为江浙行省,其中就包括了江东建康道的集庆路。这就将南京同江北的两淮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开了。

不过这种设置也能理解,毕竟南京城已经不做首都好多年,其重要性在当时还不如扬州。由于地处长江以南,它也本不属于两淮地区,在在这时也没有被作为省会城市看待,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二、南直隶:两淮都归我管

做了好几十年集庆路的江宁城,到了公元1356年终于变换身份了。这一年朱元璋的起义军攻下此城并改名为应天府,并设置了江南行中书省。但是这时朱元璋的势力还比较小,该行省所管辖的范围也只能随着起义军势力的不断壮大而扩大。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紫金山祭天登基,建国大明,并将应天府正式称为南京,该名沿用至今。到了洪武十一年又改名为京师,进一步强化了南京城首善之区的地位。

明代的南京所辖并不只是应天府一座城市,而是包括了如今安徽,江苏,上海和江西北部部分地界的广大地区,到了嘉靖年间总共下辖14府和4个直隶州,基本囊括了整个淮河流域,因此这一片地区又被称为南直隶,不再使用江南行省的行政单位。在全国其他地区则设置承宣布政使司为地方行政单位。

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附近直辖的地域又统称为北直隶,与南京直辖的南直隶相对。南京有着和北京一模一样的六部设置,形成了明代特有的两套政府班子并列于两京的特殊行政格局。

具体来说,南直隶管辖的位于今天安徽省境内的包括凤阳府(凤阳,宿州等地),庐州府(今合肥,六安等地),安庆府(今安庆等地),太平府(今芜湖等地),池州府(今池州,铜陵等地),宁国府(今宣城等地),徽州府(今祁门县等地),淮安府(今宿迁等地),滁州直隶州等4大直隶州也是包含了如今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可见这时的行政区划并没有向后来那样分得那么清楚。

不仅作为应天府的南京城管辖着今安徽的广大地区,部分治所在今江苏境内的府也管辖着部分安徽地区,可以说是两省自古同为一家,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自然是相当紧密的。同时南直隶地区也是当时天下最发达富庶的地区。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笔者的家乡湖南。明代的湖广布政司承袭了元代湖广行省的划分,布政司所在的武昌府(今武汉)管辖着今湖南湖北两省的广大地区,也有着“两湖本是一家”的传统,同样也是在清代正式分为两省。

自明朝中期以后,为了管理地方和巩固国防的需要,朝廷实行了督抚制度,由中央督察员向地方派驻名为巡抚和总督的高级官员进行管理。正统十四年(1449年)朝廷在南直隶地区设置了淮扬巡抚和苏松巡抚,其中淮扬巡抚管理以应天府为中心的15州府。后来以应天府为中心又设立了应天巡抚。巡抚逐渐成为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至于总督一职,本是为了统筹某地区的军事力量而设置的最高军事长官制度。在明代定设的只有镇守边境的宣大,两广,三边,蓟辽总督,其他的总督基本上都是出于当时的战事需要而临时设置的。比如崇祯年间为了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专门设置了凤阳总督,统筹南直隶地区的军事力量。真正在该地区形成完备的督抚制度,还是要等到清代。

三、江南省:现在才有安徽

清军自东北入关,在公元1645年攻破南京城,南直隶的建置自然就被取消了。满清沿用明朝制度,在南直隶故地设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形成江南省,其巡抚衙门设置在被改名为江宁府的南京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分置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左布政使仍设在江宁,右布政使则设在了苏州,在1662年还在安庆设置了安徽巡抚。不过此时巡抚辖区和地方行政辖区并不完全重合,不然也不会出现巡抚与布政司不同城的情况。

江南省的范围大致包括了如今的江苏、安徽、上海以及湖北、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范围相当广大。顺治年间,为了继续消灭和平定南方的抗清势力,维持中央统治,实行“江南分治”,才分置了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布政使司,取“江宁”和“苏州”二城的首字而得名。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司,取“安庆”和“徽州”二城首字而得名。这时虽然没有直接设省,但安徽和江苏的行政区划已经十分明显。

没过几年,巡抚和布政司的管辖范围完全重合了。安徽巡抚和江苏巡抚管辖的区域基本上已经和今天安徽和江苏省管辖的地界一样。不过江宁府的地位仍然存在疑问,在范围上它已属于江苏,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管理着安徽的行政事务,真是奇哉怪也。

其实关于安徽何时建省,史学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安徽布政使司的设置就等同于安徽省的设立,有的则认为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设立安徽省。而在1760年以前,安徽布政使司的治所一直都在江宁,相当于在这之前,南京一直都在治理着安徽地区,而江苏地区一直受苏州所管辖。所以苏州会对受南京管辖有不服也是正常的,我本来地位就是和你并列的,经济还比你发达,你应该去管安徽去,为什么要管我?

可以确定的是,清政府在公元1760年正式将江宁设为江苏巡抚驻地,将安庆设为安徽巡抚驻地。此时巡抚衙门也已经相当于省政府了,但仍然没有后来的省会合肥什么事。而江苏省实际管辖的地区也在江南,苏南和苏北的巨大差异在那时候就已经种下因果了。

虽然有何时分省的争议存在,但是清朝时期的人们考科举在登记籍贯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了江南省的记载,安徽、江苏两地举子共闱的江南乡试一直存在,这说明江苏和安徽两地人民在心理上仍然认同自己属于江南省,省会就是江宁。这种心理大概持续到了现在,成为了安徽人民对南京情感的一种延续。

清代广泛实行总督制度,在江宁设置两江总督,管辖江南省和江西省的军政要务。两江总督统辖着当时全国最富裕的江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在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从道光年间开始管理两淮盐政,到清末还同时兼任南洋通商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晚晴名臣都曾担任过这个职务。在他们任职期间,也是坐镇江宁城管理着包括安徽省在内的军政事务。

咸丰年间,攻占江宁并改名为天京,夺占了江南省的大片地区,以至于安徽巡抚衙门被迫迁到合肥。天京为江苏首府,并以苏州为中心设置了苏福省。在运动失败后,安徽省会又重新迁到安庆。直到解放后,合肥才正式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其实合肥作为古庐州,建城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数百年来,安徽与江苏人民基本上都在同一省份内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受南京城治所的管辖。即便后来兄弟分家过了,二省之间也早已形成了牢固的人文和情感纽带,安徽人民似乎也早就习惯了将南京当成他们的省会。再加上南京与安徽省界相邻的地理位置,对“徽京”的调侃还真不只是一句玩笑话。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南京还真可以理直气壮得称自己就是安徽的省会。

至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嘛,想想山东省,金陵城应该心理会稍微平衡一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维纳斯被称为什么女神?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爱与美

维纳斯(拉丁语:Vĕnus、英语:Venus),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

维纳斯起初是意大利本土的女神。她的名字可能是青菜的同义词。最初她是一种果园的精灵,使果园丰收。在庆祝维纳利亚节时,果园工人会放假。她的罗马别名穆耳忒亚,也许就源于拉丁语的山桃或番石榴树,代表了她果园女神的身份。同时她起初也是“神的恩惠”的人格化。因为后期埃涅阿斯神话在罗马的流传,维纳斯被罗马人与希腊阿佛洛狄忒女神对应起来,因此维纳斯才在后期成为美与爱的女神。同时庞培修建了维纳斯·维克特里克斯神庙,维纳斯也被与胜利女神对应。同时埃及、近东的女神伊西斯、阿斯塔耳忒也被与维纳斯对应起来。

维纳斯有“慈悲的”、“清除罪恶的”、“马上的”、“落发的”等别名,代表了与高卢作战时,罗马妇女剪掉头发做绳子供军用。因为后期受阿佛洛狄忒的影响,罗马也给维纳斯新造了一些相关传说。后期传说有关她的传说,屡次出现在历代文学家的作品里,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莎翁为她撰写的一首长诗。诗内描述维纳斯的恋爱故事。据说,古希腊美男子阿多尼斯,身高九尺(190cm以上),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令世间所有人与物,在他面前都为之失色;但他对恋爱没有丝毫兴趣,只喜欢驰骋于山林之间打猎。他是一个每年死而复生,永远年轻容颜不老的植物神,他与年历有深厚的联系。他是一个受妇女崇拜的神,从莱斯瓦斯的莎孚公元前600年左右的诗歌残片可以看出当时莎孚周围的女孩崇拜临死的阿多尼斯。他的化身是秋牡丹花。也有说其化身是银莲花。在古希腊神话里,玫瑰是凝聚着美神和植物神阿多尼斯的容颜,洋溢着爱神和美神维纳斯的津血而变成的。阿多尼斯也是西方国家“花样美男”最早的出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的故事也体现了普通民众帅哥配美女的美好愿望。一天,维纳斯偶然碰到身高九尺的阿多尼斯,一见倾心,便招呼他,希望和他谈一会;但阿多尼斯不愿接近异性,一口便拒绝了维纳斯的好意。维纳斯只有用法力控制了他的行动,向他倾诉恋爱的奇妙,但阿多尼斯始终不为所动,更显出急欲摆脱她的神色。维纳斯用尽一切甜言蜜语,且愿意给予很多条件,阿多尼斯最后用轻视的眼神望着爱神,令她大受刺激,晕倒地上。阿多尼斯有点内疚,希望得到她的原谅,故此耐心等候维纳斯苏醒。维纳斯醒来后,继续尽力说服阿多尼斯,但依然受到拒绝。爱神突然有个预感,阿多尼斯会遭遇不测,奉劝他不要冒险去打猎,让她在他的身边,保护他的安全;但阿多尼斯并不相信,结果他真的于翌晨打猎时,被箭猪咬死。维纳斯赶到时,见爱郎已死,不禁悲恸欲绝。

断臂原因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马鹞子王辅臣为什么被称为是清朝"吕布"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马鹞子王辅臣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人最大的名气就是被人称为清朝吕布了,也就是说他的武力值还是值得让人肯定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仅仅因为武力值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

汉末三国时期的吕布骁勇善战,是一位猛将,因此他的名字也成为猛将的代名词。在明清之际也出现过一位猛将,他勇冠三军,且相貌堂堂,与吕布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他的人生轨迹与吕布颇为相似,先后投奔多人,最终的结局也很悲惨。那么这位清朝的“吕布”到底是谁?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这么一段情节,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康熙帝都极力拉拢西北地区的一位总兵官,让他加入自己的阵营。这段故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位镇守西本的总兵官就是清朝的活“吕布”,绰号“马鹞子”,名叫王辅臣!

王辅臣本不姓王,为李姓,出身卑微。明朝末年,王辅臣因姐夫参加了李自成的起义军,他也前往投奔。王辅臣“少年无赖”,生性好赌,“一夜输银六百两”。姐夫恨铁不成钢,想杀掉王辅臣,不料却被王辅臣所杀,之后王辅臣离开起义军,投到明朝大同总兵姜瓖军中。

在此期间,明军将领王进朝非常欣赏王辅臣,于是将其收为义子,从此改名易姓。据记载,王辅臣身高七尺,面目白皙,“髯眉如卧蚕,如世所图吕温侯像”,长得和吕布一样。另外王辅臣“勇冠三军,所向不可挡”,人们称之为“马鹞子”。

姜瓖在与清军作战时,“辅臣乘黄骠马,时出剽掠,来则禽人以去,莫有撄其锋者”。甚至一向英勇的八旗兵望见“黄骠马骋而来,辄惊曰马鹞子至,即披靡走”。清军占领大同后,英亲王阿济格很王辅臣,将其收为身边侍卫,当时京城不论满汉“无不以识马鹞子为荣”。

后来王辅臣为清朝南征北战,一度隶属于吴三桂麾下,吴三桂对他也非常欣赏,“有美食美衣,他人不得,必赐辅臣”。不过王辅臣与吴三桂的侄儿吴应麒交恶,于是离开云南,被调到西北,任平凉提督。这时候局势已经很复杂,吴三桂、康熙帝都对王辅臣进行拉拢。

王辅臣离任后,吴三桂拉着他的手,哭着说“尔至平凉,无忘老夫”,还赠送两万两白银作为路费。王辅臣到北京后,也得到康熙帝的礼遇,“恩泽频加,赏赉屡及”,康熙帝甚至将祖传的“蟠龙豹尾枪一对”,分其一赏赐给王辅臣。后来三藩之乱爆发,最初吴三桂派人拉拢王辅臣,但被他拒绝。

王辅臣虽然先后在李自成、明朝、清朝做官,但这个人还是与吕布不同的,他是个性情中人,最初是支持康熙帝的,但后来他又被迫造反。原来康熙帝派满大臣莫洛担任经略,莫洛不信任汉人,因此处处排挤王辅臣,忍无可忍之际,王辅臣率军杀死莫洛,举兵造反。

事后康熙剿抚并用,最初战斗打得十分艰难,后来派大将军图海进军平凉,才取得胜利,之后派人入城,将王辅臣劝降。康熙帝并没追究王辅臣的责任,而且依然让他领兵。不过王辅臣心不自安,最终饮毒酒自尽。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也没有追究王辅臣的家人。

参考资料:1.《清史稿》;2.《广阳杂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什么动物被称为平头哥?为什么叫蜜獾为平头哥?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界中被称为平头哥”的是蜜獾( huān)。蜜獾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的一种动物,由于它们的上额及背部皮毛为灰色,其他部位为黝黑,同时性情凶猛,具有同类相残的现象。所以才会被认为是有着“社会气场”的平头哥。

蜜獾,它们主要栖息于非洲的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喜欢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常常在地洞中休息。体型与獾的体型相当,雌性平均体长有91厘米,雄性平均体长有98厘米。蜜獾经常跟随响蜜鴷(liè)去探索蜂巢,一旦发现就会用利爪捣毁蜂巢,厚密粗壮的皮毛能够让它们无惧蜂群的攻击

另外,蜜獾对毒蛇也有很强的抵抗力,它们是世界上少有对蛇毒具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且捕猎效率很高,甚至对同类的攻击也有十分猛烈的回击,这导致蜜獾幼崽存活率仅有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结婚30年被称为什么婚?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结婚一年是纸婚;结婚两年是棉婚;结婚三年是羊皮婚;结婚四年是水果婚;结婚五年是木婚;结婚六年是铁婚;结婚七年是铜婚;结婚八年是陶婚;结婚九年是柳婚;结婚十年是铝婚。

2

结婚十五年是水晶婚;结婚二十年是瓷婚;结婚三十年是珍珠婚;结婚四十年是红宝石婚;结婚五十年是金婚;结婚六十年是钻石婚;结婚七十年是白金婚;结婚八十年是橡树婚。

3

在现如今婚姻易碎,离婚占结婚比例一半的时代里,能到珍珠婚的佳人良伴,是难得的幸福人生!

4

遇见你,是我们今生的缘份;喜欢你,是我今生的起点;爱上你,是我今生的高潮;嫁给我,是我今生的憧憬;愿我们今生共结连理!30周年珍珠婚,美丽珍贵使人艳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须陀武力有多高?为何被称为隋末第一猛将?

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的“猛将”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在任何一个时期,总有一个人堪称是当时的猛将,他们作战勇猛,本人的战斗力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而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将,在这其中,就有张须陀被称为是隋末时期的第一猛将。那么这个张须陀的武力值究竟是有多高呢?为何他会被成为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到底有多厉害呢?1.张须陀生平简介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市)人,祖籍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人。隋朝时期大将,北周南阳郡公张思之孙。

最初跟随蜀王杨秀,授仪同三司。隋炀帝即位后,汉王杨谅起兵反叛于晋阳。授安州司马,跟随大将军杨素平定叛乱,拜为开府仪同三司。转齐郡丞,开仓放粮。迁使持节、齐郡通守、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率军平定农民起义,威振东夏,成为隋朝柱石大臣。

大业十二年(616年),兴兵攻打瓦岗军,兵败战死,时年五十二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2.张须陀为何是隋末第一猛将

论其战绩,抛开李元霸这个虚拟的人物来说绝对堪称是隋唐第一猛将!

张须陀性格刚烈,有勇有谋,开皇十七年,昆州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张须陀跟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

这个史万岁也是一员猛将,这时张须陀只是一名小将,在攻克昆州之战中,张须陀率领三十余名骑兵出其不意直取叛军主帅大营,接连枪挑数名羌族勇士,随后大败敌军,此战过后,张须陀因功被授任仪同。

后来大业七年王薄煽动群众,以长白山为根据地,首次举起了反隋叛旗,躲避征役的百姓主动聚集在王薄叛旗之下,达到数万人,经常在齐郡境内活动,官军多次围剿都被打败。

时任齐郡丞的张须陀带兵征讨,王薄引军南下,转战到鲁郡,张须陀率领数千战骑穷追不舍,追至岱山之下时,王薄恃其骤胜,未设防备,张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而攻击王薄军,大败王薄军击溃上万农民军。

王薄收拢被打散的部下万余人北上渡过黄河,又被张须陀追至临邑击败。

前面几场战争只是小试牛刀,真正让张须陀成名天下的要数与裴长才、石子河等作战的历城之战。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意思是说裴长才、石子河等率两万叛军攻至历城,纵兵大掠。

张须陀当时没来得及召集士兵,于是亲率五骑与叛军作战。叛军为其所吸引,遂引兵围攻,张须陀身陷重围,身上多处受伤,勇气弥厉。后来城中的援兵到了,叛军稍退,张须陀督军再战,大败叛军,裴长才败逃。6人对抗2万大军平均每个人对抗3000多人!简直堪称与项羽比肩,张须陀戎马一生,几乎从无败绩。

大业十年,张须陀率军与瓦岗军作战,翟让多次被张须陀打败,听闻其率兵来剿,大为恐惧。但是李密等人用计让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叛军伏兵骤起,翟让、李密与叛军将领徐世勣、王伯当将隋军合围。张须陀力战得以突围,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四次,其部下皆败散。

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亲自枪挑数十名瓦岗将领,一时间瓦岗众将领无人敢于之争锋,直至力竭牺牲。

张须陀不仅作战勇猛,对百姓也有体恤之心,隋炀帝数次用兵高句丽,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的价格飞涨。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官属都认为:“必须等待陛下的诏敕,不能够私自开仓赈粮。”

张须陀则说:“汝今陛下在远方,派遣使者往来,必定要一年的时间。百姓有倒悬之急,如果等待报告上去,百姓就要填坑去。我如果以此获罪,虽死无恨。”于是先斩后奏,开仓放粮,隋炀帝得知后,并没有责备张须陀,反而奖赏。

张须陀作战勇猛,对君忠心,对百姓仁义,无愧为隋唐名将之称。3.张须陀怎么死的

大业十二年(616年),瓦岗叛军在翟让领导下已发展成为河南地区最强的一支叛军。十月,曾随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投靠翟让后,即建议瓦岗叛军席卷二京(长安、洛阳)、诛灭暴政。时瓦岗叛军粮食供给不足,仅靠截取隋廷漕运来维持军需。于是,翟让采纳李密的计谋,决定先取荥阳(郡治在今河南郑州),夺取粮仓,进一步壮大力量,然后再图进取。据此,翟让率军由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西进,相继攻占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和荥阳郡大部县城,进逼荥阳城。

隋炀帝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其精锐万余前往讨伐翟让。翟让多次被张须陀打败,听闻其率兵来剿,大为恐惧,准备远远躲避他。李密说:“张须陀虽然勇猛却没有谋略,其部队又多次打胜仗,士兵们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可打一仗就擒获他们。您只管排列阵势等候他,我保证为您打败他们。”翟让不得已,率领士兵准备打仗。李密分派千余骑兵(一说数千人)埋伏于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北树林内,而以主力从正面迎敌。

十七日(616年12月1日),张须陀军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叛军伏兵骤起,翟让、李密与叛军将领徐世勣、王伯当将隋军合围。张须陀力战得以突围,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四次,其部下皆败散。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被李密、翟让等人斩杀[15] ,时年五十二岁。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16] 隋炀帝非常悲伤,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哪里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大陆表面覆盖着冰雪,因此被称为白色沙漠。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95%以上的南极大陆被高厚度的冰雪覆盖,被称为白色大陆。它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被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并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的总面积,在世界各地排名第五。整个南极大陆覆盖着一个巨大的冰盖,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有220多种矿物。

南极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干燥。全洲年平均降水器为55mm,由周边向内陆减少。南极半岛较多,可达400~600mm,大陆边缘约300~400mm,内陆地区不足50mm,中部至少,全年仅降水3mm。此外,阳光辐射强烈,风多大,空气非常干燥。因此,人们称白色冰原为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被海洋。海陆热差使南极东风风力大,局地性强,类似于沙漠地区热低压引起的强风(局地性强)。全年由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稀少,与沙漠气候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官家什么意思 宋仁宗为什么被称为官家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清平乐》开播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部剧的背景是在宋朝宋仁宗时期,也是北宋最繁华的一段时光。剧中无论是百姓还是大臣称呼宋仁宗都是叫官家,这和我们以往看的历史剧里面对皇帝的称呼不同,那官家是什么意思呢?就官家这个词语来说,是有三种意思,其中一种便是指皇帝。其实在宋朝,官家就已经成了专指皇帝的词,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官家的意思,以及出处由来,想了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看吧。官家什么意思

跟以往的历史剧不同,这次皇帝在称呼上沿用北宋时期的称呼,是将皇帝称为官家或是今上。

官家这个词在古汉语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皇帝,大家看《水浒传》,说赵官家,说的是谁?就是皇帝。从南北朝起,官家就有了皇帝的意思。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为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一个贤明的皇帝,没有自己的私爱私财,皇帝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对于皇帝来说,都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意思,官家是指衙门,县衙门、吏部衙门、户部衙门等条条块块的各级衙门。这张桌子是谁的?官家的。这意思就跟说桌子是公家的、单位的一样。第三层意思,指的是官僚个人,对官僚个人尊称的就是官家。

宋朝有规定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赋。宋朝重视文官,所以说士大夫也是愿意称呼皇帝为官家的,以此说明是公家的意思,是正统的身份。

其实宋朝时期私下不称呼皇帝为官家也是可以的,大家也可以称呼皇帝为圣上、陛下,这些称呼完全没有问题,被皇帝知道之后也不会怪罪。不管是官家还是圣上、皇帝或者是陛下,都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每个朝代各有不同,大家只要知道官家指的是皇帝就好。官家出处介绍

官家一词最早来源于曹魏时期蒋济的《万机论》,书中写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而最早用官家称呼皇帝也不是从宋朝开始。《晋书.石季龙载记》就写道:“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石勒的侄子石虎对石勒不满,想要取而代之。所以称呼皇帝为官家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有了。

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中写道: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里的“官家”指的就并非皇帝本人,而是指朝廷。这说明官家最早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朝廷和皇帝的混用。

直到宋朝,官家才逐渐变成了皇帝的专门称呼。

宋太祖赵匡胤,在其继位后,手下几位有从龙之功的兄弟藩王有些漂了,竟然连平时的君臣礼节都不太在乎了,于是赵匡胤就把他们约在一起打猎,每人都授以弓箭等武器,大家骑着马来到一个树林中。赵匡胤下马给大家倒上酒说:“此处无人,你们谁要做官家,可以把我杀掉,自己来当。”

大概是宋太祖张匡胤陈桥兵变,怕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于是自称官家,表明自己是天下唯一的公家,也表明了自己的至公无私。

文/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庆地铁为什么叫轻轨 重庆地铁称为轻轨的原因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地铁称为轻轨”,主要是因为在建设重庆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官方对于轨道交通的称呼一直都是“轻轨”。甚至在二号线佛图关站外,还有一块“轻轨建设者”纪念墙。而重庆“轻轨”的称呼一直持续至今,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将重庆轨道交通称为“轻轨”。

重庆地铁为什么叫轻轨

重庆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中国重庆主城都市区境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11月6日开通观光运营,于2005年6月18日开通试运营,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因其列车在李子坝站穿楼而过闻名全国。

截至2020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包括1、2、3、4、5、6、10号线、环线、空港线、国博线,线网覆盖重庆主城区全域,共设车站198座、换乘站21个,运营里程约346千米。其中,1、4、5、6、10号线、环线、国博线为地铁系统,约230千米;2、3号线、空港线为单轨系统,共98.45千米。

截至2020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8余条,包括4号线二期、5号线南段及北延伸段、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8号线、环线西南环、江跳线、市域快线璧铜线等,在建里程约230余千米;预计到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在建规模达到850千米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比特币为什么被称为“大饼”?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倘若你经常阅读币圈的文章,有时候可能会看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汇,比如说,大饼,在币圈文章中出现事物,的确匪夷所思。大饼是指什么呢?为什么会用它来代替币圈词汇呢?

其实大饼指的是比特币。至于为什么叫大饼,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言论,主要有以下的几方言论:

言论一:

最开始叫大饼的是与比特币有关的群,自打去年94事件之后,为防止敏感性词语引发群被封号,比特天空让大家把比特币称作大饼。这就可以理解了,就像用字母来代替敏感词汇,可是比特币不能用字母来代替,毕竟谁会不知道比特币的字母简称呢?

言论二:

比特币的图标比较像中国的大饼,被戏称为武大郎的烧饼……

言论尚不可考证,只要知道大饼代表着比特币就好了,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有关于比特币的其他“代号”吧。

BTC、BCH和BSV

其实这三个代称,都是比特币,可是三者却有所不同。

比特币总共经历了两次关键的分裂,现如今变成了三种货币,第一类是如今继承了比特币绝大部分遗产,也是如今最被广泛提起的的BTC;第二类是BCH;第三类是BSV。

通常BTC代表着比特币,BCH是指比特币现金,和BSV在中文中还没有一个代称,可是BSV全名是是BitcoinSV,其中的“SV”是SatoshiVision(中本聪愿景)的缩写。

有时候,比特币是指BTC,有时是指BTC、BCH和BSV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被称为1.1亿年前蟑螂亲戚的玉门鞘蠊介绍

全文共 272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在考古化石届有出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科学家发现了1.1亿年前的蟑螂亲戚,这个亲戚就是这个玉门鞘蠊了,那么这个玉门鞘蠊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1、玉门鞘蠊被发现

中国、德国、英国古生物学者最近在我国甘肃玉门发现一种1.1亿年前的原始昆虫——玉门鞘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玉门鞘蠊在分类学上与蟑螂、螳螂、白蚁有亲缘关系,称得上这些昆虫的“远古亲戚”。2、玉门鞘蠊简介

玉门鞘蠊其实也是一种原始昆虫,和蟑螂、螳螂、白蚁有亲缘关系。3、玉门鞘蠊科介绍

玉门鞘蠊科(Umenocoleidae)最早发现于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是当今争议最大的昆虫化石类群之一。该类群先后被不同学者归入鞘翅目基干类群、蜚蠊目、革翅目、螳螂目等完全不同的目级单元,而主要原因在于其前翅与鞘翅目基干类群、网翅总目(包括蜚蠊目、螳螂目及传统意义上的白蚁)的一些类群和原革翅目的前翅在脉序上非常类似。近年,部分欧美学者认为玉门鞘蠊科应当仅包括其模式属——玉门鞘蠊属(Umenocoleus),将其再次归入鞘翅目,并认为该科是鞘翅目其余类群的姊妹群;而仍有学者坚持将其归入网翅总目。若新分类为真,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在鞘翅目的起源及早期演化上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仍然存在很大争议。4、玉门鞘蠊形态特征

研究团队对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发现的三块新的玉门鞘蠊化石进行了研究,并重新研究了吉林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多脉玉门鞘蠊(Umenocoleusnervosus)模式标本和两块保存于缅甸琥珀中与弯脉玉门鞘蠊关系密切的昆虫化石。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人员发现玉门鞘蠊前翅上的杯状凹陷虽然在肉眼上类似于鞘翅目基干类群和现生的原鞘亚目鞘翅上的窗格结构,但其微观结构明显不同。5、门鞘蠊所属亚种

研究人员进一步选取了72个特征和36个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玉门鞘蠊是网翅总目内一类特化的类群,与近期新发现的奇翅目近缘。玉门鞘蠊硬化的前翅极有可能是与鞘翅目基干类群和现生的原鞘亚目趋同演化的结果。研究还发现,玉门鞘蠊虽然在早白垩世时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但之后很快就走向灭绝,这很可能与裸子植物的衰退和多食亚目甲虫的兴起有关。玉门鞘蠊与奇翅目一样,是网翅总目占据新的生态位的又一次失败演化试验。5、门鞘蠊所属亚种

新化石——澄清玉门鞘蠊分类地位

化石的分类地位之谜

玉门鞘蠊科(Umenocoleidae)是当今争议最大的昆虫化石类群之一。从外表上看,玉门鞘蠊体长约1-2厘米,其头部及胸部为深棕色,前翅为浅棕色,头部圆柱形,胸部近似方形,靠近后缘有一条深沟,前翅上的翅脉不平行,后翅未折叠,腿比较粗壮,看上去就是一只迷你版的蟑螂,但是它的身体表面分布有密密麻麻的小凹坑或小瘤点。

该类群的模式标本在1936年从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地层中采集。但因为其形态非常奇特,一直没有得到分类学研究。

197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所长陈世骧院士与谭娟杰研究员基于该枚化石建立了玉门鞘蠊科(模式种为弯脉玉门鞘蠊 Umenocoleussinuatus),并认为该标本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原始甲虫,其原始性状支持了甲虫(鞘翅目)与广翅目近缘的假说。

之后,哈佛大学的古昆虫学家Carpenter教授基于标本多节的触角和不平行的翅脉等特征认为该科属于原革翅目(Protelytroptera,可能为现生蠼螋的祖先)。

1998年,斯洛伐克的蜚蠊目(蟑螂)专家Vr?anský教授认为玉门鞘蠊是一类特殊的蟑螂。

2005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Grimaldi教授和堪萨斯大学Engel教授则认为该科属于网翅总目(包括蟑螂、螳螂及白蚁)。但是,俄罗斯科学院的Gorochov教授认为玉门鞘蠊科是螳螂目的基干类群。

随后,2013-2014年,欧洲的另一个研究团队在Nature刊发的论文以及后续论文中再次将玉门鞘蠊科归入鞘翅目,并认为该科是鞘翅目其余类群的姊妹群。若真如此,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在甲虫的起源及早期演化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玉门鞘蠊及相关标本的照片与线条图

新化石解决老问题

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前翅与甲虫基干类群、蟑螂、螳螂的一些类群和原革翅目的前翅在脉序上非常类似。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研究生罗慈航在王博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的指导下,基于玉门鞘蠊模式种的模式标本产地和层位新采集的标本,通过细致的形态学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玉门鞘蠊是网翅总目的一个特化的类群,与新近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昆虫纲新目奇翅目亲缘关系很近,它和奇翅目都是现在蟑螂、螳螂的“远古亲戚”。

该研究解决了古昆虫学上由来已久(近50年)的一个争议,并揭示了玉门鞘蠊与原始甲虫的相似性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远古世界》(Palaeoworld)杂志。

图2 玉门鞘蠊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早白垩世古地理分布图

玉门鞘蠊的形态与兴衰

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酒泉盆地野外地质工作,终于在标本模式产地发现了三块新的玉门鞘蠊化石,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研究团队还重新鉴定了吉林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多脉玉门鞘蠊模式标本和两块保存于缅甸琥珀中与弯脉玉门鞘蠊关系密切的昆虫化石。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人员发现玉门鞘蠊前翅上的小凹坑虽然在肉眼上类似于鞘翅目基干类群和现生的原鞘亚目鞘翅上的凹坑,但其微观结构明显不同。原鞘亚目鞘翅上的凹坑一般称为窗格结构,其排列整齐,且为规则的多边形,呈网状,而玉门鞘蠊身上的凹坑则不规则排列,为圆形。

研究人员进一步选取了72个特征和36个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玉门鞘蠊是网翅总目内一类特化的类群,与近期新发现的奇翅目近缘。玉门鞘蠊硬化的前翅极有可能是与鞘翅目基干类群和现生的原鞘亚目趋同演化的结果。

本研究发现,在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玉门鞘蠊曾经遍布全球,兴盛一时。但在随后的两千万年内,它们又迅速灭绝,销声匿迹。研究人员推测,玉门鞘蠊由盛转衰,可能与当时全球的生物面貌变化有关。在距今1亿年左右的白垩纪中期,正是裸子植物衰退而被子植物大发展的时期,随着植物类型的变化,整个昆虫类群也随之更替,很可能正是由于它们的食物裸子植物大幅减少,而与之竞争的多食亚目甲虫(如我们熟知的金龟子、萤火虫、吉丁虫等)又非常繁盛,使玉门鞘蠊它们的生存需要逐渐无法满足,最终被进化的浪潮淘汰。玉门鞘蠊是网翅总目占据新的生态位的一次失败的演化试验。

图3 玉门鞘蠊的生态复原图(黎家豪 绘制)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和第二次青藏联合科考项目的资助。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巴比伦”行动为何被称为教科书班的历史战例?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当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日本使用了两颗原子弹后,使得原子弹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国家都开始依靠研究原子弹来彰显自己的国力。然而这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不应该让太多的国家拥有的,因为那样就会造成地球危机。1975年,伊拉克开始研制核武器,以色列的摩萨德预计伊拉克在1981年底将会研制成功。为了遏制伊拉克的研究,于是“巴比伦行动便展开了。

要消除伊拉克对自己的核威慑,必须将其彻底摧毁。为实施这一冒险的军事行动,以色列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训练,制定了代号“巴比伦行动”的作战计划,抽调了14架当时以军最先进的战机,共计6架F—15、8架F—16,精心挑选了24名一流的飞行员,由一名上校担任指挥官,组成空中突击队。

为了增强飞行员作战能力,他们进行了长距离极限训练。在内盖夫沙漠地区上空进行难度极大的密集编队训练和长时间超低空飞行训练。为确保一次命中目标,以色列空军反复进行了模拟轰炸,专门搭建了与核反应堆比例一致的假目标进行实战训练,确保打击万无一失。

1981年6月7日(星期日)下午4时,战机从以色列埃齐翁军用机场起飞。机群空中编队后,沿沙特、约旦边境地区的起伏地带进行超低空飞行,并保持无线电静默,以图避开地面雷达的探测。只是在飞越几个预定坐标时,由领队向基地发回暗语“黄沙丘”,表示一切顺利。当编队机群沿沙特-约旦边境飞行时,被沙特雷达发现。沙特方面命令编队报明其身份,以军飞行员用极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约旦空军,例行训练。”由于以军战机全部涂上了约旦空军标志,沙特人员信以为真。当约旦雷达站发现时,由于以色列机群以密集编队飞行,在雷达屏幕上呈现出一个大的模糊亮点,很像一架大型民用客机,以色列飞行员又用国际民航常用的英语回答:“民航班机”又一次蒙混过关。

5时30分,即将抵近目标。以色列飞机发现了座落在巴格达附近的核反应堆,目标三面筑有一道马蹄形土堤,四周部署有密集的高炮和地空导弹。进入轰炸航线前,6架F—15战机跃升进行空中掩护,8架F—16爬升到大约610米高度开始突击目标。第一架F—16投放下来的精确制导炸弹,炸穿了混凝土结构的反应堆圆形穹顶。其余飞机依次单机跟进,将炸弹投进了被炸开的缺口,准确的命中了目标。整个袭击历时仅两分钟。

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圆形穹顶彻底坍塌,中心大楼被夷为平地,工厂厂房成为一片废墟,另外两座辅助建筑也遭到严重破坏,核反应堆被彻底摧毁。袭击过程中,目标周围的高炮发射了大量炮弹,但均未命中。伊拉克防空导弹没有来得及做任何反应,巴格达附近的战斗机也没有一架起飞拦截。以色列机群完成偷袭任务后直线返航安全着陆。

这就是以色列军方蓄谋已久的“巴比伦“行动,该行动取得“完全的成功”。彻底摧毁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并使伊拉克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恢复核能力。以军14架飞机编队飞行,长途奔袭,精确投弹命中目标,往返两千多千米,顺利安全返航。而伊拉克的歼击机根本未及起飞迎战,此次作战胜利,引得举世关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教科书上的经典战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椭圆星系,因为在这个星系中,没有很年轻的恒星,椭圆星系中的恒星都是在远古时期同时诞生的,而且椭圆星系中没有什么气体了,这也是因为这个星系太过古老而导致了,所以人们就把椭圆星系叫做了老人国了。

而且这个星系以后都是不能在创造出新的恒星了,只有之前的古老恒星了。很多的椭圆星系都是很庞大的,可能星系里就有上千亿颗的椭圆星系,而且椭圆星系很喜欢发生大爆炸,这种骇人的大爆炸的成因到现在也是没有被人发现。除了这种很大的椭圆星系,还有很多椭圆星系只有几百万颗的恒星,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和最小的星系都是椭圆星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