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县龙潭洞遗址【精品20篇】

浏览

4946

文章

1000

篇1:黑水国遗址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黑水国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张掖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多数墓葬已被沙埋没,凡未被沙漠埋没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盗掘。

1956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底下有古城一座。相传西汉以前匈奴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因当地人称匈奴为“黑匈”,故称为“黑水国”。

汉墓群南北两侧,有古城堡故址两座,两座城堡造型一致,平面为方形。南城堡东西长248米,南北宽222米,东面正中开门,并加筑瓮城。门宽7米,墙厚4.6米,夯土厚层0.15米。城堡内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地表面有大量砖块瓷片,还发现石磨等物。北城堡与南城堡相距约1公里。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门开在南面,宽约4米。城垣西南角筑有土台,正方形,每边长7.5米。北城堡已被流沙埋没。

黑水国遗址遭到了风沙的侵袭,同时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解放前,驻军师长韩起功派兵挖掘,大肆掠夺,珍贵文物所剩无几,可见物极其有限。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交通

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遗址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拉萨有三处,分别为“朵森格”、“秀赤林卡”和“蔓珍”。“朵森格”,意为石狮,因衙门前有一对石狮,故名。在大昭寺西南方,今西藏军区第二招待所。“秀赤林卡”,意为宝座,据说该地原有七世0的宝座,故名,在今文化宫周围。“蔓珍”,为贵族家房名,在今西藏话剧团的后面。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管理西藏地方的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内部发生叛乱,藏王康济鼐被杀。清政府为安定西藏局势,从雍正六年起,设驻藏大臣。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八廓北街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马厩岩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马厩岩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马厩岩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大马厩岩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姚关盆地西侧火星山峡谷山腰岩厦台地。岩厦坐北向南,厦檐覆盖地平面约70平方米。在1987年2月、3月、8月三次调查中,于岩厦之下和岩厦前后缓坡耕地地表约1000平方米范围内采集打制石器20余件和动物骨骸多块。石器主要有单平面砾石手锤、刮削器、砍砸器等,此外还有尖状器、石砧兼手锤和石核等。石器类型、制法和骨片石化程度均同塘子沟、万仞岗,年代亦大致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阿坝杂谷唐无忧城遗址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阿坝杂谷唐无忧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坝杂谷唐无忧城遗址简介 位于理县杂谷脑镇杂谷河北岸。杂谷河自西北经县南折而北流过。今残存城垣部分,当地居民俗称为姜堆,因该城所在原系三国姜维故垒。现存城墙系夯土筑成,平面存局从残断墙垣来看原分内、外城,一字形排列呈长方形。城四角及东墙中部有马面。墙底宽7.2米,残高8.6米,顶宽6米。城墙东、南两段残墙总残长18米尚存,余皆仅有墙体可辩或已被平为耕地。墙体内包含有大量汉代石棺葬文化陶器残片,地下亦有大量汉代陶片及唐代和明清陶片等,而城外东北的地下过去亦多次发现石镞。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元年,白苟羌降附,乃于姜维城置维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北川县城地震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将建在原北川中学校址,设爱心纪念林地,参观者可植树寄哀思,4座守望塔将设在中心祭奠园和北川墓园四周。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主要包括地震博物馆及组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与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以“永恒北川”为主题的《方案设计》将县城和任家坪都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

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在整个遗址博物馆项目中处于核心地位,“永恒的家园”将是这一区域的主题。分家园的主人——活着和逝去的北川人,家园的环境——城廓依稀的生活场景,家园的历史——持续传承的人文精神,家园的未来——生机烂漫的绿色环境等分主题,让人感悟之中,相信北川未来依然美丽。

除了自然修复,县城遗址区会有人工呵护下的自然介入,绿色方舟将是主要的自然介入方式,以绿色承载追忆、感悟、遐想,用生命纪念生命,诠释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该保护区位于北川县新、老县城,分为老城遗址保护区、中心祭奠园、新城遗址保护区、龙尾山自然保护区、县城北部综合服务区五大区域,保护区规划范围约74.27公顷。

结合各区域的受灾破坏特征和主要事件、主要场景的分布,震后避险以及赈灾中的重要事件,《方案设计》中设定了各分主题展区,以实现“入口凭吊”、“生活回忆”、“滨河冥想”、“人文追思”、“市民缅怀”、“救灾纪实”的展示主题。

保护范围:东至北大门外55.5米,西至环湖公路,南至南大门外55米,北至茅坝中学遗址向景家山方向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羌下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下康遗址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下康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康遗址·新石器时代、商、西周·扶风县法门镇下康村南。

保护范围:东至村南土壕东沿,西至沟边台地,南至水渠以北50米,北至村口。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30米。

2003年,下康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法门镇:法门镇地处乔山脚下,距县城北偏东城10公里处,镇名以镇区中有法门寺而得名,是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法门寺所在地,也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今交通非常便利,境内有法门至乾陵,法门至汤峪两条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法门镇属宝鸡市冯家山灌区,水利条件比较优越,盛产小麦、玉米、苹果和辣椒。全镇优质苹果园7000多亩,年种植小麦8000多亩,特别是享誉海内外的“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

1983年,兰州湾子西700米处发现一座巨型鹅卵石垒砌而成的石屋结构遗址,当地人称其为"鄂博"。该遗址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也是一处最有代表性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该遗址面积近200平方米,残墙高近2米,厚达3米,近底部显坡状,分隔为前后室,主室居南占地100平方米,底部有柱洞,洞内残存木柱残段、北部有附室,南北并列,有门道彼此联通,由附室向东开门,建筑用材选自山前遍布的巨型卵石,石屋内侧壁平整。该遗址曾3次住人,后毁于火,出土有大型圈足铜、环首小刀、双耳鼓腹红陶罐、陶锉及马、羊、鹿的骨骼和炭化小麦粒等。同时出土的17具完整骨骸经鉴定具有明显蒙古人种特征,距今3285±75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朝末期。兰州湾子石屋遗址的发掘说明,早在3200年前,巴里坤已有大型草原石结构建筑情况,有很高的考古价值,1990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单位。

2002年7月24-8月5日,由西北大学文博系教授王建新主任带队,在此期间又进行调查,共发现建筑遗址11组100余座,古墓葬200余座,岩画1000余幅。王教授说:"像这样史前人类古遗址群在西北地区共有5处,兰州湾子古遗址群原貌保存的最为完整,在新疆古遗址群中不多见,是中国罕见的,进行有效的保护和适当的复原有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我县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并积极着手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同时,巴里坤县境内存在大量的岩画,岩画表面风化严重,从岩画的风格看,雕刻手法简单、粗犷,具有原始的岩画制作工艺。在兰州湾子就可以见到较多的岩画,岩画条理非常清楚,画的内容多为狩猎、放牧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榨子母码头遗址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榨子母码头遗址为宜宾市文物保护单位。

榨子母码头遗址位于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社区,建于清代。

码头长约200米,宽约25米。码头上留存文化内涵丰富,有多处石刻、水文标识、石梯步、拴船只用的石鼻子。

南广河注入长江西侧有多块巨石,枯水期时,巨石距江面约10米。其中最高的一块4米见方,不规则形巨石南立面阴刻有繁体告示四行:“奉/县主设渡口界/上下船支只不/得占此”, 其中“县”“设”“船”“只”“占”为繁体,字径约17厘米。石刻右侧阴刻有方框形水文标识并标有“Ⅹ”“Ⅺ”罗马字样,“Ⅹ”与“Ⅺ”之间相隔10个方形框,每一小格长、宽均为10厘米。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赵家遗址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赵家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赵家遗址在伯士乡赵家村西,与村一路之隔,距县城东南8.2公里,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的大部分1975年划作新庄基,为新居覆压。1982年8月,西博和县馆对该遗址试掘面积50平方米。文化层呈灰褐色,最大厚度为240厘米。

主要遗物陶器有罐、盆、瓮、缸、甑、大口尊、鬲、陶纺轮、陶刮器。石工具有斧、刀、铲。骨器有锥、簪、镞、匕和卜骨。另有铜镞等,大部分残损。

陶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器物以模制和轮制为主。纹饰有绳纹、阴纹、按纹、附加堆纹。

文化内涵与本县白村和郑州二里岗相似,为商代早期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盘龙湾遗址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龙湾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湾遗址

盘龙湾遗址,位于富平县淡村镇西盘村南里组东,赵氏河南岸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3.5万平方公里,文化层厚0.6-2米,暴漏灰坑多出。采集陶片以泥质红、灰、陶为主,饰绳纹、旋纹及-鱼纹、几何纹。器形有钵、罐、尖底瓶。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为陕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淡村镇:淡村镇地处富平西南边陲,西、南与三原相接,北与铜川新区相连,距富平县城11.5公里。全镇辖11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5512户农户,23156口人。现有土地面积4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524亩。淡村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主产小麦、玉米、红苕等,种、养殖业均比较发达。犹以甘甜可口、出粉率高的淡村红苕闻名周边县市。 淡村镇属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班清考古遗址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班清考古遗址覆盖面积达49000多平方公里,被视为迄今为止在东南亚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它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文化、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该遗址发掘出来的葬物证实该地区曾有过农业耕作、制造和使用金属的活动,也是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早的此类证明。

班清考古遗址反映了当地在农业耕作、金属器制造及使用方面的情况。在考古的过程中,班清被发现有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底一层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在当中发掘了墓穴祭品、龙骨陶器及脚镯手镯等发现班清的居民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具,相比西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中国的夏商时代还要早500年,因此有人认为班清文明才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Ban Chiang Archaeological Site

必去理由:东南亚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泰国[Thailand]

景点所在省、州:莫肯府 [Udon Thani Provin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百齐堡遗址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百齐堡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百齐堡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洮砚村,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主要用来屯兵屯粮。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面积2.3万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顶部筑有女墙,四角筑外圆内方角墩,东侧开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址内房基、水井、街道遗迹清晰可见,四周散落有青砖、筒瓦、瓷片等遗物。2012年被酒泉市人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堡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各延伸1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位于木垒县东城乡四道沟,距离县城10公里,东西为河沟地带,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根据考古专家对四道沟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遗址分为早、晚两期。地层五、六两层为早期,距今3000多年;一、二、三层为晚期,距今2400年。1977年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工作队和县文化馆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清理出两个探沟,6个探方,6座墓葬,100余件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中有石球、石锄、石纺轮、磨谷器、石杵、铜刀、笄,饰件有骨针、骨饰、有陶纺轮、陶盆等。在众多的土石器中,有一状似生殖器的石祖尤为珍贵。由于当时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人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人口增长缓慢。他们认为,生育是件神圣的事,男性生殖器背后有一个神灵。于是他们用石头打磨出男性生殖器形状的石祖,作为崇拜物而加以供奉,以祈求部落人丁兴旺。这种崇拜与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具有相同的意义。

四道沟氏族公社遗址四周风景秀丽,东城河从南面山口流出,在遗址南从东向西流过,三面环山,群山起伏。每当夏季来临,山坡上绿草茵茵,豌豆花飘香,微风佛过麦浪滚滚,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四道沟遗址是目前新疆唯一经过科学挖掘的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自治区早已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竖有保护界碑,木垒县博物馆有遗址出土文物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陕甘边根据地照金苏区革命遗址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陕甘根据地照金苏区革命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陕甘边根据地照金苏区革命遗址

时代:近现代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

保护范围:(1)马鞍岭烈士墓:烈士墓群四周外扩10米。(2)陕甘边特别委员会成立地遗址:刘苍福住宅院落。(3)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地遗址:汪有财住宅院落及纪念碑本体。(4)杨柳坪地母庙:以1—6号窑洞所在区域为中心,四周外扩20米。

建设控制地带:(1)马鞍岭烈士墓:A区四周外扩30米。(2)陕甘边特别委员会成立地遗址:A区四周外扩50米。(3)杨柳坪地母庙:A区四周外扩30米。

2018年,陕甘边根据地照金苏区革命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照金镇:耀县辖镇。1949年为照金区,1958年为管理区,1961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03.1平方公里,人口0.8万。柳(林)照(金)公路横贯东西,耀(县)照(金)公路纵穿南北。辖尖坪、照金、田峪、芋园、北梁、胡巷、杨家、代子、台尔、高尔塬、崾岭、梨树、麻地13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土特产有核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旭水酒作坊遗址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水酒作坊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旭水酒作坊遗址位于荣县旭阳镇附东街社区,坐东北向西南。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占地面积约1394平方米。该酒窖遗址作坊建筑为砖木结构,18柱17开间,面阔82米,进深17米,屋脊上端有冲棚。现存窖池38口,每口长4.7米,宽3.6米,深1.5米;作坊内另有甑子、冷却池、酯化桶等若干。该酒作坊采用续糟泥窖发酵、混蒸混烧、土陶坛贮存。以小麦、大麦按比例磨烂作曲,伏天作曲佳,曲成块封之,用时碎之,不用他药,酿酒时以谷壳为底,参以大麦、小麦、高粱、玉米、稻子各种磨面之和,下窖酿经60时为一轮。总结出了一套“脚踢手摸、探气上甑、热平地温、冷十三”的独有酿酒技法。整个酒窖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荣县的酿酒历史、生产工艺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8年3月,自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启动仪式在旭水酒业老窖池举行。

保护范围:北至窖池边缘外105米,西至窖池边缘外10米,南至窖池边缘外40米,东至窖池边缘外4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附东街社区:附东街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通明长城遗址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大通明长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近日,大通明长城遗址列入了国家长城保护计划,国家文物局已下达抢险加固工程的立项批复,前期设计规划工作正在进行。

据悉,东起大通与互助交界处,西至大通与湟中交界处的大通明长城遗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被专家誉为青海的“八达岭”。2007年,大通明长城被列为中国长城调查项目,日前又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为完整保存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丰富西宁周边的历史文化旅游内涵,我县近日聘请兰州大学和敦煌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再次对明长城遗址做了全面考察,制订了详细的《大通县明长城保护规划》,拟建成一处明长城遗址公园,最终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奢王府遗址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王府遗址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奢王府遗址位于四川省古蔺县马蹄镇马岭村六组,距马蹄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明末奢王奢崇明的府邸遗址。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奢王府遗址两石狮基座为基线,东、南、西面各外延20米,北面外延15米,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保护、建控建控面积约1750平方米。

马岭村:马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达州渠县龙潭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达州渠县龙潭简介 --位于八台山东侧,从上崩口到下崩口河段长10km,上崩口的右侧支流抠壁子沟,发源于八台山的东北角,长约6km,沟谷两侧是原始森林。龙潭河景区风光秀丽幽雅,景物丰富多彩,融山景、峰景、谷景、河景、瀑景、洞景、生景以及村景于一体。 从上崩口至下崩口10km的沿河两岸,石灰岩山峰耸峙,高出河谷 1000m以上,峰岭连绵,参差错落,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沿河两岸山峰直立,顶尖如削,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上崩口下游500m左右左岸的独秀峰,峰顶白云朵朵,峰下流水潺潺,景致怡人。

四川达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烟堆子遗址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烟堆子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烟堆子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兴隆镇西林村西南700米白玉河东岸一级台地上,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00米,宽200-500米,总面积约250000平方米。,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汉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采集到与三星堆遗址典型陶器形制相同、时代相若的器物标本如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把等。2001年对其进行考古钻探,探明其文化层堆积厚达1-1.2米,并有成片的红烧土堆积情况。据此分析,烟堆子遗址的文化性质与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一致,属于商周时期的一处重要的古蜀文化遗址。2002年12月,四川省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历史上对烟堆子遗址尚未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其文化特质及与三星堆遗址的关系,尚存疑甚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保护范围:东至天台沟,南至罗家院子北侧,西至广金公路东侧200米,北至天星大道南侧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兴隆镇:广汉市辖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12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2.7万。广(汉)、金(轮)公路穿境而过。辖竹林、樊池、双沙、东升、东禅、毗庐、鸹林、五黄、西林、天台、寨子、永胜12个村委会和场镇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塑料编织、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烟叶。养猪、兔、家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南坡遗址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南坡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坡遗址·新石器时代·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南坡村。

保护范围:东至武成山,西至刘家台村,南至陇海铁路,北至蟠龙塬。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

2003年,南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仓镇:陈仓镇隶属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西长11.2公里,南北长40.5公里,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耕地面积9000亩。镇党委下设2个村级党委、5个村级党支部,全镇党员总数971名。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人均纯收入4031元。 陈仓镇自古就是一个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