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台山粽子配料【汇编20篇】

浏览

3233

文章

1000

篇1:粽子和豆浆可以一起吃吗?粽子和豆浆一起吃会怎么样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最经典的就是吃粽子了,那么粽子可以豆浆一起吃吗?粽子喝豆浆一起吃会怎么样呢?下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粽子和豆浆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同食

粽子和豆浆是可以一起食用的,它们同食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什么不良的反应。但是因为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所以它很难被消化,其粘性比较大,所以肠胃功能虚弱者是不宜空腹食用粽子的。而豆浆也容易引起胃胀的现象,也是不宜空腹食用。所以,豆浆和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空腹食用,粽子也不宜做为主食。

粽子和豆浆据说更配

和豆浆一起吃,早上一个粽子配着一杯豆浆,对于上班族来说是营养又便捷。在专家看来,由于粽子多半是用糯米制作的,在食用中要控制数量,每次食用不宜超过60克。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配喝茶水或豆浆等,以帮助吞咽和消化。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每天食用一个肉粽或蛋黄粽等,摄入一定量的脂肪,可以有效地保持皮肤的弹性,增加肌肤的光泽度。

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功效作用

因为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比较难得消化,如果在食用粽子的时候,配上豆浆的话,可以帮助吞咽,促进粽子的消化。粽子的种类有多种,如果每天吃一个蛋黄粽子或是肉馅粽子,可摄入一定量的脂肪,对保持皮肤弹性、增强皮肤光泽度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起到美容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松台山上、下井及摩崖题刻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台山上、下井及摩崖题刻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松台山上下井即山巅仙井和东麓金沙井,是晋太宁间建郡城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的二井。上井圆形,井栏用块石砌成,内径0.7米,井壁用块石砌成圆筒形,内径2米,深4.5米。栏壁镌“道光己巳(1845)冬松台仙井梅铨书”等字;下井又名八卦井,井栏呈八角形,用八块青石板合榫作成,上刻牡丹、白鹿衔花等纹饰。内径2.4米,深5米,井壁用花岗岩块石砌成。两井水泉甘美,久旱不枯。

摩崖题刻在仙井西首岩壁,现存癸酉仲夏良卿题“灵岩”;癸酉仲夏显鸿题“屏风”;癸酉皋月四百三十八甲子晋僧题“石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包粽子的树叶是哪种树,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树叶除了有芦苇树叶、箬竹树叶、桂竹树叶、芭蕉树叶等等,还有一些玉米叶、竹笋壳、荷叶、芭蕉叶和玉米皮等等。用来包粽子的叶子要满足三个特点,第一要够大,第二要有清香味,第三要水煮不破。

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就是箬竹叶,一般箬竹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南京人很多是用芦苇叶包粽子。在端午节前后,农贸市场会有粽叶出售,其它季节极少有售。在包粽子的时候,粽子是泡的越久越好,泡的时间越长,粽子米的口感就越好。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北方芦苇树叶的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们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叶的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更适合初学者包粽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滋补鸡汤的配料有哪些呢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也是最懂得养生的,在我们的观念里,鸡汤是个好东西,滋补、健康营养、并且美味,很多家庭把鸡汤当作补品,平时如果不注意对皮肤进行良好的保养,往往会出现暗淡色斑,皱纹等各种不好的现象出现。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有关于滋补鸡汤的配料的问题。

1.原料:大卸八块鸡半只,枣六颗,枸杞若干,人参半只。调料:葱,姜,蒜、盐,酱油,醋一点,料酒,胡椒分花椒粉一点点

2.锅中烧水,放姜片,焯鸡块.锅洗干净,倒清水,水开放葱,姜,蒜.出香味后倒进鸡块,水开放红枣,人参。放除了盐和胡椒粉的其他调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个小时。中间放枸杞,喝前盐和胡椒粉调味。

3.滋补鸡汤,对于体质虚弱者可食补,能起到保健作用。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富含嘌呤和脂肪,会诱使痛风发作。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鸡汤会促进胃酸分泌,不仅不利于消化,反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4.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一起参加,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发胆囊炎发作。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患者,鸡汤中的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血脂、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发冠状动脉硬化等病态。

5.肾脏功能不全患者,鸡汤内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效果不全或尿毒症的病者,因为病者肾肝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准时处置,喝多了鸡汤就会引发高氮质血症,加重病的进程。

以上就滋补鸡汤的配料这样的问题进行了相对比较简单的回答。还要注意一点,高血压的人也要少喝鸡汤,因为鸡汤在增加血脂的同时,会使血压不断升高,使病情加重。平时的时候多吃一点点水果和蔬菜这样可以保持体内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正常的水平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吃粽子喝什么茶促消化?什么人不能吃粽子?

全文共 241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但是我们都知道粽子热量很高,而且不易消化,那么,吃粽子的时候最好搭配什么茶可以促进消化呢?哪些人不适合吃粽子?

吃粽子喝什么茶促消化

粽子中糯米粘度高,难以消化,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闷胀,有的人甚至一吃就“滞”,特别是老人、小孩,很容易腹泻、便秘。专家提醒,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1、薄荷茶

薄荷茶有丝丝冰凉的感觉,夏天的时候人们很喜欢喝,它可以起到降火的功效,如果吃甜粽子时喝些薄荷茶,可以促进我们人体内的葡萄糖代谢,避免糖分在我们体内停留太长时间,预防发胖,降低对人体胰岛功能的损害。

2、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红茶种的茶多酚氧化物对胃的刺激小,而且还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能降脂减肥,吃粽子时可以配红茶喝,它能起到解腻促消化的作用。红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种类,只要是红茶都行,但是配粽子喝的红茶一定要是热的红茶,这样才会有解腻的作用。

3、玫瑰花茶

如果你吃的是白粽子的话喝玫瑰花茶最好。我们知道玫瑰花茶会有一股淡香,这种味道很好闻,玫瑰花茶还能够调理血液循环,如果在玫瑰花茶里加入一颗酸梅,还会有甜味,吃白粽子的话喝这种茶会让粽子的口感变得更好,而且还能解腻哦。

4、菊花茶、山楂茶

有些粽子比较油腻,因为它们加了一些荤食材,比如猪肉、火腿等,这些肉粽子吃下去更容易消化不良,而且很容易觉得腻,这个时候配些菊花茶、山楂茶可以起到解腻的作用,还能预防肝火。

5、绿茶

我们日常最常饮用的应该就是绿茶,绿茶它具有清热降火、消食解腻、利尿的功效,特别适合夏天喝,吃粽子时喝绿茶同样也可以起到解腻促消化的作用。

吃粽子前,先吃点蔬菜,喝些茶饮,能让肠胃安稳不抗议;吴建东指出,配合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喝些茶饮,易产生饱足感,减少过食的风险,同时促进消化,降低食材滞留肠胃道的时间。

粽子配什么吃好

喝热红茶解腻

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

好处: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

注意事项: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吃粽子配炼奶

枧水粽外皮清淡无味,许多人喜欢在上面蘸些蜜糖吃,其实也可以配炼奶吃。

好处:炼奶来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这种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餐点。

吃粽子搭配山楂、陈皮

山楂、陈皮这两种食、药皆宜的食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应用在消食、散瘀、去闷的地方,因此它们对于去除吃粽子后打折的油腻感和积胀感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山楂还有绝佳的消脂效果。

搭配白萝卜

萝卜健胃、消食又通气,是养生的绝佳食品。对于老人、小孩和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吃粽子的时候,搭配上凉爽的白萝卜,可以起到通气、去积食的作用。另外,大家还可以尝试一些和萝卜有相同效果的蔬菜,例如:芹菜、菠菜、洋葱等等,这些蔬菜都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消化掉黏腻的粽子。

吃粽子搭配豆制品

传统北方粽子的内容多是糯米或黄米、另加小枣的比较多些。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粽子的吃法也多样,除了有猪肉、豆沙、鸡肉馅的还有什么蛋黄、咸肉.....主要内容的糯米或黄米都是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支链淀粉,所以口感黏糯香甜。但是,谷类食物的蛋白质中赖氨酸是限制氨基酸,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物价,所以在吃粽子的时候应该搭配一些含赖氨素丰富的豆制品,这样不但口味更丰富,而且营养价值更高。

吃粽子搭配葡萄酒

葡萄酒鲜艳的颜色,清澈透明的体态,使人赏心悦目;倒入杯中,果香酒香扑鼻;品尝时酒中单宁微带涩味,促进食欲。独特的葡萄酒风味和成份决定了它最适于佐餐,它不但能开胃、消食提高用餐质量,又使人兴奋、放松心情。

不管是哪种口味的水果粽子--葡萄还是凤梨或者是其他,搭配上果香浓郁、回味悠长、香气纯正的干白葡萄酒,或着是果香浓郁,味道甜美的玫瑰红葡萄酒,搭配冰凉或是热乎的柔软的粽子,粽子与酒的风味相互呼应增加了层次感,十分爽口。

吃粽子搭配凉拌菜

第一:吃粽子配凉拌菜可以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一些富含纤维的凉拌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第二:吃粽子配凉拌菜更清淡更健康。如果吃粽子配一些荤菜,油脂的摄入量太多,儿凉拌菜比炒菜放的油要少的多,所以吃粽子配凉拌菜更符合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法则,不容易发胖。

吃粽子搭配苋菜

端午节多在夏至后,是一年之中阳气至盛的时段,也是主气属湿的“长夏时节”,人体若被湿邪侵袭,易出现头晕身倦、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而苋菜正是最好的选择。大蒜炒苋菜是端午时节隆重推荐的一道菜肴,二者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菜肴。

好处:端午前后吃些苋菜非常有好处,不仅因为苋菜性味甘凉,还因为它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的功效。

不适宜吃粽子的人群主要有三类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比较油腻。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对病情不利。

老人和胃肠道病患者:粽子大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如果过量进食,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一些粽子非常油腻,也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病人来说,饮食控制非常重要。粽子的糯米淀粉含量偏高,又含有脂肪和油类物质,食用后产生的热量也相对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病人每餐主食不能超过2两,因此,如果一定要吃粽子,也不应超过每餐一个的量。

而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吃粽子也不能随心所欲,尤其忌讳在吃完粽子后进食冰镇啤酒、冰饮料、冰激凌等冰冷食物,否则很容易引起肠胃道疾病,如恶心、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推荐阅读:四种人端午节不能吃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粽子能带上飞机吗 粽子能不能带上飞机呢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粽子能带上飞机

吃的粽子可以带上飞机,粽子不是违禁品。

乘坐飞机不能随身携带,但可托运的物品:

除管制刀具以外的如水果刀、剃须刀等生活用刀、手术刀等专业刀具、化妆品,如来不及托运,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后,在规定时间内由安检部门代为保管。

煮熟的粽子怎么加热

1、水煮加热熟粽子二次加热的时候可以直接放进已经煮沸的水中进行加热,水量以刚好没过粽子为佳,这样粽子可以受热均匀,加热10-15分钟即可。

2、微波炉加热微波炉具有高温加热的特性,将粽子放在微波炉中可以将粽子快速加热,将粽子放在盘子或者容器里面,加没过粽子的清水,高火加热5分钟左右,取出粽子时,记得要戴上隔热手套。

3、煎锅煎热粽子也可以煎食,就像摊鸡蛋饼一样进行烹饪,也是别具一番风味,在煎锅里加入适量食油,烧热,再将切成厚块的粽子放入,用慢火将粽子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食用。

怎么吃粽子不发胖

1、选择热量比较低的粽子粽子的种类可谓说是太多了,不同的粽子味道不同不说,所含有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也是不同的。而人们吃粽子之所以很容易发胖,除了因为粽子里面的糯米成分不易消化之外,还因为粽子有些粽子的热量实在是太高了。端午节的时候,如果你不想因为吃粽子而发胖的话,那么就要选择热量比较低的粽子。而在众多的种子品种当中,豆沙粽子的热量是最高的,所以说怕吃胖的话,端午节选择粽子一定要避开豆沙粽子。相对来说,纯糯米的粽子和纯咸粽的热量是最低的,所以说,端午节的时候选择吃这两种粽子反而更不容易发胖。

2、吃粽子不发胖要学会克制粽子是相当难消化的一种食物,如果吃粽子的时候吃的太多,很容易引起肥胖不说,还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胃肠疾病。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一定要吃的适量,不能吃的太多。粽子每天最合适的数量是两到三个,两个数量最佳,三个的话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能超过三个,不然会很容易发胖的。

3、吃粽子想不发胖切忌选晚上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晚上来品尝粽子的美味。其实,晚上九点之后是脂肪的囤积期,如果晚上所吃的食物在九点之前不能够完全消化的话,那么可是很容易引起肥胖的。所以说对于粽子这类难以消化的食物来说,一定不要选择晚上来吃。最好的吃粽子的时间应该是早上,中午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晚上是一定不能够吃粽子的。

煮粽子的要点

1、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而且一定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这是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煮熟透,而且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也不够软糯。

2、把粽子煮熟以后,不要急于出锅,把粽子留在锅里,浸泡1小时以上再出锅,这样味道更佳,口感会更好。感觉粽子煮得差不多了,可以取一个粽子打开看一下,如果不熟就再继续接着煮。不要等出锅后再回锅,因为一次没煮透,冷后再煮就要花更长的时间。也可以煮到一定程度后捞起来用手指压一下,感到软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则就需要继续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粽子有哪些特点 粽子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具有形态各异、味道多样、口感软糯、节日标志的特点。由于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其材料、口味、包法和形状也有所不同。粽子一般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斜四角形、金字塔形、三角锥形等各种形状。

粽子有哪些特点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而广东粽子形状有金字塔型、条形与三角锥形等,品种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其中,咸肉粽最受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全粽子需要煮多久?三全速冻粽子怎么吃?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三全粽子一般都是速冻的或者真空包装的,因此,在食用方法上还是有区别的。那么,三全粽子需要煮多久?三全速冻粽子怎么吃?

三全粽子需要煮多久

那要看你用什么锅来煮了,开锅十五分钟,闭火焖十五分,在煮开十五分钟,焖二十分钟,高压锅除外,粽子就熟了。

如果用高压锅,有压力以后,只要4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用一般的大锅,就要住的时间长些了,大约要3-4个小时。

三全速冻粽子怎么吃

材料:速冻粽子160克(2个)

1、剪开速冻粽子的袋子,取出粽子

2、用水冲淋一下带粽叶的粽子(开水为佳),这样能使粽子表面不结壳

3、将粽子装进微波炉带盖专用容器中,或微波适用保鲜袋也可

4、送进微波,高火4分钟,取出后用手捏捏,看看够不够软糯,如不够,再加热1—2分钟

5、取出粽子,剥开粽叶,即可食用

不适宜人群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吃粽子可以挑选吗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粽子可以挑选的。平时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小伙伴们可以挑选自己心仪的粽子吃,一般在外面购买粽子的时候,建议大家挑选有标签的粽子标签上面会明确标注生产的厂名、厂址、生产的日期。

1

挑选真空包装的粽子。平时在挑选粽子时建议小伙伴们直接选择真空包装的粽子,因为真空包装的粽子经过高温高压杀菌等等情况,能够满足大家吃粽子的需求。

2

不买鲜绿色的粽子。平时我们在购买粽子的时候,建议小伙伴们不要购买返青的粽子,正常情况下,粽叶需要蒸煮,不会使用新鲜的粽叶包粽子,因为新鲜的粽叶包粽子没有粽子香味。

3

闻粽子的味道。我们在挑选粽子时建议小伙伴们不要买已经产生异味的粽子,要是粽子已经产生异味的话,其实对人体健康是会造成影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粽子是煮还是蒸 粽子是煮好还是蒸好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食物之一。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粽子。那么粽子是煮来吃还是蒸来吃呢?

粽子煮来吃或蒸来吃都可以,具体看实际情况和个人选择,两种吃法都有各自的好处。如果需要一次性加热多种口味的粽子,采用蒸的方法会更好,一起煮容易串味。如果包的粽子不够紧致,用锅蒸保险一点,不然容易散开。但是采用煮的方式会使粽子受热更加均匀,熟得也更快。粽子的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营养物质流失,而且过分软烂导致口感也不好。一般加热10-15分钟即可。加热时应拆去粽子的外包装袋,连同箬叶一起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吃粽子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1412 字

+ 加入清单

后天开始就是端午节小长假了,不知道大家最近还能不能安心上学上班呢?其实在古代端午节的习俗还是挺多的,各种美食还有活动都会在民间展开,我们最熟悉的肯定就是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不过龙舟我们一般都是看,粽子是可以自己吃的,那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么?最早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屈原和粽子有关系么?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纪念屈原已经是今天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其实,如果对粽子作一番考究,就会发现,古人最初不是在端午节吃粽子,吃粽子也未必源于对屈原的纪念。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此,如果说吃粽子是因纪念屈原而起的话,那么粽子起码也应在屈原投江后的战国末期出现。可奇怪的是,至今在这一时期的史料中并未发现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出现有关粽子的记载,是在屈原去世后400多年的东汉王朝。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棕”字时说,它是一种用芦苇叶裹米的食物。后来西晋人周处的《风土记》和东晋人范汪的《祠制》中也提到了粽子,说它是一种仲夏时节祭祀祖先的食品。

上述三人,许慎是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人;周处大致是吴地人,久居中原;范汪是河南南阳人。而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河北、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发现了碳化的黍粒和黍穗,殷代甲骨卜辞中也多次提到“黍”,《诗经》中也有不少“丰年多黍”的诗句。在当时,人们不仅用黍作主食,还用来酿酒,因而黍在人们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正是这种对黍的依赖,又使人们产生了对黍的崇拜,每年举行祭黍仪式,属于原始植物崇拜之一,这在《礼记·月令》中有记载。

《诗经·小雅·大田》中说:曾孙来时,带着老婆孩子,送饭到田里,田官看到很喜欢。整洁身心来祭祀,用这红牛、黑猪羊和这黄米、高粱米,供上祭坛献神灵,祈求更大的福气。这说明,黍在西周时已是祭祀祖先神灵的东西。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汉晋时粽子用黍,可能是基于先民以黍祭祖的习俗。它同时也说明,最早的粽子是用黍包成的角黍而不是现在生活中常见的江米粽。粽子首先出现在我国北方而不是南方。人们吃粽子的时间是在每年端午,东晋以前还没有与纪念屈原发生联系。即使是在后来的南梁时期,吃粽子与屈原也还没有因果关系。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记述荆楚地区五月风俗时说:夏至吃粽子。人们将新竹贮米的称为筒粽。可见,就是屈原故里所在的楚地,当时也并没有“食粽祭屈原”的说法。

那么,端午食粽祭祀屈原的说法究竟是如何得来到的呢?原来,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梁朝有一个小说家吴均,写了一部名叫《续齐谐记》的志怪小说,书中有这样的情节: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悲愤而死,楚国人得知后甚为哀痛。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端午这一天,楚国人便以竹筒贮米做成筒粽,然后投入江中以祭屈原。以后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有一天,长沙人欧回遇到一位自称是屈原的人,他对欧回说,你们每年对我的祭祀我很感激。但是,我却常常苦于筒粽被江中的蛟龙所窃食。希望你们日后祭祀我时,用菰叶将筒塞上,再缚上彩丝,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从这段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出自小说家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虚构的情节,并非真实的事情,只是由于人们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因而吴均的这一说法便很自然地为人们所接受了。这就有了端午食粽子以祭祀屈原的说法,因为世代相沿成习,以致粽子的本义反倒鲜为人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怎么包粽子包粽子有哪些程序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时,在家包粽子,干净又美味,下面就说说怎么包粽子。

操作方法

1

包粽子之前,先将粽子叶洗净,糯米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这样容易煮熟,枣也要清洗干净。

2

第二天包的时候,用两至三片叶子,从叶子的顶端围起一个兜,呈圆锥形状,底部不要漏。

3

将泡好的糯米放入圆锥筒中,上面再放上几颗大枣,米不要太少或太多,和筒口持平就可以。

4

一手托着圆锥筒,向叶子尾部扣下去,另一只手把叶子翻上来,包住粽子。

5

把叶子尾部和粽子贴合好,用线绳横竖缠绕粽子,再打个结,粽子就包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粽子微波炉多久能熟?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来说,体型较小的粽子用高火加热三十秒到一分钟即可,大个的粽子两三分钟就可以了。时间太久,粽子会变硬。用微波炉加热粽子时,也可以先剥去粽叶再放进微波炉加热,注意加热要加盖或罩上微波炉用的保鲜膜。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需要充分的加热之后才会变得软化,如果是素粽子加热1分钟即可,如果是肉粽,加热2分钟左右即可,为了避免粽子过干的情况,在用微波炉加热粽子的时候最好用湿纸巾包裹粽子加热,这样粽子在加热的过程中粽肉水分会有一些流失。

如果是不去粽叶进行加热,则用微波炉适用的食物保鲜袋或者熟料带加热粽子更好,把粽子放入盘子里套上保鲜袋,拧上袋口,保鲜袋上留一个小孔出气,这样不会因为密闭空间热气过多,还能锁住水分,然后放进微波炉高火一分钟就可以了。把粽子稍微用水浸湿一下再加热口感会比较好。

吃不完的粽子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从冷冻室拿出来的粽子加热时要用微波解冻档加热,这样才能里外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年的端午节我们中国人都会吃粽子,粽子分为咸的和甜的,粽子里面包入了很多配料营养丰富,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美食,那么为什么粽子会选择在端午节这天吃呢?有什么寓意吗?

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端午节吃粽子是这样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当时的楚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屈原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化名人,他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大众的赞美。然而,话说在公元340年的时候,楚国亡国了,屈原因为这个事,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就包了粽子投入到江中,后来就这样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都吃粽子纪念屈原。包括端午节赛龙舟,也是源于屈原,话说是为了打捞屈原。

但是大家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吃粽子一定要吃热的,营养专家告诉我们,最好不要吃凉的粽子,因为粽子里面的成分糯米、肉类等,夏天很容易变质,如果吃凉粽子,容易食物中毒,而且很难消化,所以一定要加热后再吃。另外,空腹不宜吃粽子,因为空腹吃粽子的话,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也就有可能导致胃不好的人胃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自己做好吃的粽子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端午节将要到了,你想不想自己做出好吃的粽子?

好吃的粽子做法1

材料

糯米,五花猪肉,盐,粽叶,绳,酱油,料酒,味精

做法

1.糯米泡半天洗净,猪肉切块用料酒、盐、鸡精、老抽浸制。

2.之后用浸猪肉的酱汁泡糯米。

3.把粽叶包成粽子,压紧用绳扎牢。

4.下锅煮透即可。

好吃的粽子做法2

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猪肋条肉(五花肉)350克,

辅料:鲜香菇70克,虾米100克,花生仁(生)200克,洋葱(白皮)75克,鸡蛋400克,

调料:盐15克,味精4克,酱油70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80克

做法

1.鸡蛋煮熟、剥壳,先用半杯酱油浸泡10分钟上色。

2.肉臊酱(肉馅加香菇、洋葱以及各种调料做成的酱)盛在沙锅内,放入鸡蛋,以小火卤20分钟,关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时捞出即可。

3.将洋葱去皮,洗净,切碎,卤蛋切成小瓣,生花生仁用水浸泡;五花肉为红烧后的,香菇洗净用水浸泡,待用。

4.炒锅内倒入花生油,烧热后放入少许洋葱末爆炒,然后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红烧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5.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约2小时,干马兰用凉开水浸泡。

6.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7.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红烧五花肉、香菇、卤蛋瓣、虾米、生花生仁,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湿马莲草拦腰捆系好,即为粽子。

8.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好吃的粽子做法3

材料

鲜肉,生抽,料酒少许,白胡椒粉,耗油一点,糯米2公斤,盐,老抽,素油

做法

1.准备工作。头天晚上把鲜肉处理干净后用生抽和料酒少许白胡椒粉一点耗油腌制起来,冰箱保存。五花肉我不喜欢,太油了,腻!我一直用梅头肉,就是肩胛肉,肥瘦相间的正合适。

2.这个肉腌制最长时间是三天。就是说极限是可以提前三天准备,入味。当天腌制就制作的粽子味道和口感都差很多。

3.然后就是头天晚上把2公斤的糯米冲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糯米泡过夜后包制的粽子不会太紧实,这也是我要的口感,如果真的要很结实的粽子,缩短浸泡时间,不要短于6个小时为好。

4.要制作的当天,把糯米控干水份----一般为用镂空容器1个小时。2公斤糯米的调味口诀是:【1+2+3】=====【一汤匙tablespoon盐+2汤匙老抽+3汤匙素油】。这里用老抽,千万不可用生抽。因为老抽比较上色而不那么咸还带有甜味,这个分量与盐配合正好。

5.加油才使糯米不会沾在棕叶上也弥补了些肩胛肉少肥油的缺。把糯米和调味料充分拌匀,美味粽子基本在向你招手了~~

6.一般如果买的是干燥的棕叶,有时间隔夜用冷水浸泡后清洗干净是最能保持棕叶清香的方法。没有大容器没有时间的时候就烧开大锅的水,干棕叶放下去再水滚1分钟到2分钟就可以冲洗了。

7.然后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包粽子罗。

8.煮制时间。高压锅上汽后中火保持喷气30到40分钟,关火后焖到凉透即可。普通锅烧开水后转小火保持水滚状态2.5到3个小时

好吃的粽子做法4

材料

牛肉500克,粽子2个,油、五香粉、盐、葱姜、料酒、酱油、糖适量。

做法

1、牛肉洗净焯水,粽子切块。

2、起锅热油爆香葱姜,煸炒牛肉片刻。

3、放1碗清、五香粉、盐、料酒、酱油、糖焖煮2小时左右。

4、牛肉熟时放粽子焖煮2分钟。

5、放盐调味收汤即可。

看过“如何自己做好吃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肾病能吃粽子吗?养生粽子是什么粽子?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少不了要吃粽子了,对于现在市场超市中售卖的各类粽子口味众多,比如蛋黄、甜米、鲜肉的等等,那么肾病、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适合吃粽子吗?所以对于病友们吃粽子需要多多注意,因此现在开始走五谷粽走健康素食风,也就是养生粽子一说,那么养生粽子指什么粽子呢?

「好吃,更要小心过度摄取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陈慧文营养师指出,临床卫教有八成慢性病人不清楚粽子内馅代表的成份,有人以为粽子是餐间点心,知道粽子应归类为正餐的人,又误认一餐吃一颗粽子就等于有节制,结果一天吃三颗,远远超标!她呼吁慢性病人,避免节後体重、血压、血糖齐飙高,粽子不要比女生的拳头大为基准,只能一天一颗。

陈慧文营养师提醒

1.糖尿病病友:全谷米粽,搭配一盘蔬菜,以延缓血糖吸收上升的速度。

硷粽常见的有豆沙、枣泥的内馅,为了要香甜可口,都会额外加入许多糖、油,无形中热量、糖量、脂肪含量也爆表,所以对糖尿病病友就不适合。另有创新口味,如:抹茶、栗子、咖啡、巧克力、水果…等,糖类、脂肪含量还是偏高,建议浅尝即可。

2.高血压病友:经过水煮的粽子,以葱、姜、蒜等增加香气,减少用油、盐使用量,跟糖尿病友一样,量都不要比女生的拳头大。

3.肾脏病友:控制蛋白质食用量,建议选地瓜粉、太白粉或凉粉等低氮淀粉制作的水晶粽。五谷杂粮粽对于尚未洗肾的慢性肾脏病病友来说,其中所含的磷、钾反而比白糯米做的粽子多的多,粽内所含的肉大约是1~2份,若是在限制蛋白质时期,还需要扣除一天应吃总量,所以是不适合食用的。

钠含量高的配料及酱料不适合肾脏病友,粽内常见的菜圃及甜辣酱、蕃茄酱、酱油膏等,钠含量偏高,对于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

另外,蛋黄胆固醇高,花生含大量脂肪,若粽子内有这两样都不适合三高、糖尿病、高血脂、痛风者食用,若要解馋建议浅尝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怎样包粽子好吃又好看

全文共 1798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的叶子,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你想知道怎么包出好吃好看的粽子吗?你了解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吗?现在小编告诉你包粽子的做法和泡米的时间!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1

材料

材料:蜜枣,梅肉干,红豆,糯米,干粽叶

做法

1、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3小时以上捞出控净水分;干粽叶用开水烫软捞出,并用刷子在流动水下冲刷干净。

2、蜜枣、梅肉用清水冲洗一遍。

3、取一张粽叶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调羹糯米,再分别放入蜜枣、梅肉,最后再放一层糯米填满,包好并用线捆扎结实即可。

4、将包好的粽子码入锅内,加清水没过粽子,再用箅子押紧,箅子上再放置一个加满清水的盘子,加盖大火煮开,小火煮2小时再焖制1小时即可。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2

材料

材料:无核小枣,新疆葡萄干,红豆,糯米,干粽叶

做法

1、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3小时以上捞出控净水分;干粽叶用开水烫软捞出,并用刷子在流动水下冲刷干净。

2、无核小枣红少许清水泡发;葡萄干洗净泡发。

3、取一张粽叶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调羹糯米,再分别放入几颗小枣、葡萄干,最后再放一层糯米填满,包好并用线捆扎结实即可。

4、将包好的粽子码入锅内,加清水没过粽子,再用箅子押紧,箅子上再放置一个加满清水的盘子,加盖大火煮开,小火煮2小时再焖制1小时即可。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说法一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说法二

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包粽子用长糯米还是园糯米

糯米糯米又叫江米,形细,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

长糯米即是籼糯,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另有一种圆糯米,属粳糯,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适合做粽子、酒酿、汤圆、米饭等等。

长糯米生长在南方,因为气候原因,每年可以收获两季或三季。圆糯米生长在北方,气候较冷,所以只能收单季稻。因为多季稻生长时间短,因此比较软,适合老人家吃。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6

材料

(6个粽子)原料:糯米300g,箬竹叶12片,棉绳

做法

1、若是用干的箬竹叶,需要提前一天将竹叶用清水浸泡,隔夜后叶片回软,洗净待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沥干水待用

3、取两片箬竹叶,将叶柄剪掉,把叶片擦干,毛面相对叠在一起,让两侧的叶柄稍微多出来一些

4、在靠近叶片一侧的1/3处,卷出一个锥形角,尖角处叶片重叠,让外层叶片的叶柄在最外侧

5、往角中填入糯米,快填满时将米面轻轻压平实

6、将外层叶片盖下来,并反折压住下面的两个角,用下面握住锥形角的那个手的食指和拇指固定住

7、将盖下的叶片从中间折起来,往一侧折过去,贴着粽子的形状自然弯折

8、取一段棉绳,在粽子拦腰处绕两圈后打活结,要把刚才反折过的两个角都固定住

9、把多余的粽叶剪掉,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10、把所有粽子包好后,放入一大锅冷水中,盖上一个比锅子口径略小的锅盖或是重物,再盖上锅盖

11、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45分钟即可

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包法7

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莲子25克,

辅料:柑橘12克,葵花子仁15克,葡萄干15克,梅子10克,黄瓜20克,核桃25克,

调料:红绿丝30克,小麦面粉5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50克

做法

1.将糖擀碎;莲子、各种果料、核桃仁切成末;面粉25克加入少许水打成糊,再加入猪油和另25克面粉一起拌匀,然后将原料混合揉匀,用刀背拍平,切成方块,即成莲子八宝馅。

2.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干马兰用凉水浸泡。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八宝馅,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湿马莲草拦腰捆系好,即为粽子。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干粽叶怎么包粽子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非常好吃,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干粽叶怎么包粽子。

操作方法

1

要想使用干粽叶包粽子,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干粽叶、粽绳、粽料、刷子等

2

首先我们需要把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干粽叶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

3

接着我们就需要用刷子或者手反复刷洗粽叶双面,这样子可以清洗掉粽子叶上面的灰尘,为了安全卫生我们最好把清洗干净的粽叶放入锅里面煮一下。

4

等粽叶变软就可以进入包粽子环节,我们把煮好的干粽子折成斗状然后把准备好的粽子馅放到粽子叶里面,然后用粽绳固定粽子就制作成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粽子的美好寓意是什么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五黄也是端午特有,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解除,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赶邪佞解毒,身体健康。 据民间说法,在正午食用五黄可以更好的驱毒避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粽子美好寓意是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吃粽子的其他意义

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有阖家团圆的意思,毕竟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是法定节假日,每到端午节各地的游民便会回家与家人团聚。

还有另外一层寓意,便是“求子”,粽子有谐音“中子”的意思,一直有传闻吃了粽子就能得儿子的风俗,寓意人丁兴旺的意思,总之端午吃粽子是好意,一定要记得吃粽子。

作为国民的节日,吃粽子是大家都知道的饮食习惯,除了粽子还可以喝雄黄酒、吃咸鸭蛋等等,都是在端午节要吃的食物,至于小孩子就会在手腕上系上五彩绳,寓意可以带来好运的意思。

端午粽子的美好寓意是什么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身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端午节的由来

在传说当中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用此来纪念屈原。

国外端午节的美食

韩国:艾草糕+樱桃茶+醍醐汤

在韩国,端午节用于祭祀祖先、祈求丰年、保佑身体平安。端午节期间韩国人多喜食艾草饼与艾草糕、品樱桃茶、喝醍醐汤。

日本:娘惹粽

粽子在日本古代称为“茅卷”,呈圆锥形。最初是将粳米蒸熟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茅叶包裹,再如水煮熟。后来改用菖蒲叶、竹叶、芦苇叶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新加坡:黄姜糯米饭+方形粽子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也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独特香料“配上酱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

端午节的忌讳

1、不可以吃娘家的粽子。

端午节的时候娘家的粽子不可以吃,其实,对于这个禁忌,是因为在我国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闺女出嫁了,在端午节的时候不可以回娘家过的,不然的话,会有走霉运的时候。当然这是迷的信的说法,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注意些。

2、不可以游泳。

在我国的有些地区,是不会让孩子们在这天里游泳的,因为有些地方出现过溺人的事故,所以更加的忌讳起来。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端午节到来时,一些”不祥之物“都是最凶恶的,它们想要找替身来为自己还阳,然后重新过自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包粽子用的是什么叶子 这几种叶子都可以包粽子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又要到端午节了,你们家的粽子准备好了吗,很多人在包粽子的时候不知道选用什么粽叶,其实很多叶子可以当做粽叶,像箬竹叶就是南方人最常用到的粽叶了。

包粽子用的是什么叶子

第一种,箬(ruò)竹叶

这是南方人用的最多的叶子,箬竹叶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很适合用来包粽子。箬竹生长于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用途广泛,现已被人工大量栽培,用于市场化。

第二种,芦苇叶

这是北方人常用来包粽子的叶片,北方没有箬竹,而芦苇比较常见。芦苇叶相比箬竹叶要细,但更长,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等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苇叶可入药,用新鲜的芦苇叶包出的粽子,清香软儒。

第三种,箸(zhù)叶

箸叶,俗称粽叶,生长在广袤的丛山峻岭中,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粽叶具有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箸叶具有天然的芳香,有较强的抗免氧化、抗菌、抑菌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功能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新原料,用来包粽子再适合不过。

粽子怎么包才紧实

1、左手将粽叶绕成三角形,右手抓入糯米

2、插入新粽叶包扎直至看不见糯米露出

3、用手敲打粽子使其紧实

4、把棉线固定后绑紧粽子

5、制成后的粽子

包粽子用的什么米

1、色泽:糯米色泽乳白或蜡白,不透明,也有半透明的(俗称阴糯),大米腹白度小,多为透明和半透明的,有光泽。

2、形态:糯米为长椭圆形,较细长,大米为椭圆形,较圆胖。

3、质地:糯米硬度较小,大米硬度较大。

4、米饭:糯米煮成的饭,胶结成团,膨胀不多,但粘性大,光亮透明,大米煮成的饭,粒粒膨大而散开,粘性小。从以上糯米与大米的品质特征来比较,可识别出糯米中是否掺入大米。

糯米要提前泡

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