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十大美男【汇编20篇】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中秋节相关的诗句太多了,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美男,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821

文章

1000

篇1:古装发型 古代男子的发型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上古时期,男子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开的,都称为“披发;唐朝宋朝时期男子流行带幞头,类似于帽子,半束的发型,一般是未成年人用这种发型;辽金元三个朝代,流行游牧民族特有的髡发留辫,就是将头顶的头发剃除,只留下两鬓角和这前额头少量的头发拧在一起辫成小辫。

1、披发

上古时期,男子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开的,都称为“披发。直到周朝时期,确定了礼法的存在,发式也是做了硬性的规定,成年男子要绾髻束发,也就是把头发梳到头顶,绾成发髻束起来。

2、带幞头

唐朝宋朝时期男子流行带幞头,类似于帽子。唐代的幞头是圆顶形的,两脚下垂,有点像兔子的耳朵。宋代的幞头是平顶形的,两脚平直,很长很长。古装剧里面也有看到半束的发型,看起来很飘逸,一般是未成年人用这种发型,比如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这样的飘逸的发型。

3、髡发留辫

辽金元三个朝代,流行游牧民族特有的髡发留辫,就是将头顶的头发剃除,只留下两鬓角和这前额头少量的头发拧在一起辫成小辫。清朝的髡发留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在清朝初期的时候他们的辫子细而短,中后期才是粗长的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代天文学知识

全文共 2912 字

+ 加入清单

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古代天文学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如《左传庄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十十八星宿作为坐标。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运行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国境线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大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得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亢音kang4, 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尚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思);《论衡》“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位于心宿;《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观测日月五星,有的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另外,古人还按上述二十八宿为主体,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28个不等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三、三垣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所谓三垣。既然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它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斗,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止界限不能宿与宿之间的界限一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列表如下:

十二次 二十八宿

1.星纪 斗牛女

2.玄枵 女虚危

3.诹訾 危室壁奎

4.降娄 奎娄胃

5.大梁 胃昴毕

6.实沈 毕觜参井

7.鹑首 井鬼柳

8.鹑火 柳星张

9.鹑尾 张翼轸

10.寿星 轸角亢氐

11.大火 氐房心尾

12.析木 尾箕斗

枵音xiao1, 诹訾音zou1 zi1

看过“古代天文学知识“

古代天文学的简介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成书),沿用200余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18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数年的测量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历书——《大衍历》。该书共七部分,包括:计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计算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计算太阳,月亮运动,计算五大行星的运动,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这个历法对中国历法史影响很大,在明末采用西欧方法编历之前,历次修订历法都是仿照它的结构进行的。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订了依据时令气节而定的《十二气节历》,撤销闰月,与现行的公历主张一致。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创见,编订了中国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废除了上元积年的日法,创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闺月安排,二十四节气安排,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万历年间开始,中国历法引入西学,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初期顺治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制《时宪历》。公元1912年,中国开始使用公历,但同时使用农历,其实质上仍是《时宪历》。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可删,因为“丰隆”、“羲和”、“望舒”在《黄帝内经》中用以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出于农耕民族掌握四季变化的需要,古人观测天象是很勤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古人的天文知识不仅丰富,而且也很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多少 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几代人的平均寿命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军迷朋友们来说,每一次提起与军事有关的武器装备、战争、史实等,往往都会比较专注于事物的本身,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藏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各型武器装备,还是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会牵扯到军人和无辜生命的伤亡,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提出“不战屈人之兵”,正是看到了战争的这些问题……

今天,“玻羊车界”换一个角度,以人类各阶段的平均寿命为前提,跟大家形象的探讨一下战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国内目前从1931年9月18日起算)~1945年9月2日,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跨度长达31年!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夏代的人口平均寿命只有18岁;就是说,一位夏商时期的中国人,如果他在1914年出生,参考‬数据‬赋予‬他‬的‬寿命平均值,他‬一生的1/4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要用一生的约‬1/3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他想为我中华民族抗击日寇,他要赶在1931年出生,4岁参军,才能在‬理论上‬打满‬全程,一生的7/9都是在打仗中度过的,剩下‬的只有童年‬......

其实,即便是跃过秦朝的20岁、东汉的22岁、唐的27岁、宋的30岁、清代的33岁,即便是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也是有近一半的人生在打仗!

由以上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虽然人类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杀伤效率越来越高,但是人类的战争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比如长达十年的两伊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以及美军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的治安战、叙利亚内战等等。也可以这么讲:武器先进与否,并没有本质上缩短人类战争的进程,左右人类战争长短的主要原因,依旧是人类的寿命!

咱们再来看看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欧洲的寿命情况。自18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各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保健措施得到改善,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到了19世纪中叶超过了40岁;至20世纪末,欧美等发达国家男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

也就是说,在1850年前后‬出生的很多人,因为各种不幸,有幸没有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而1890年-1900年出生的欧洲人,尤其是男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这些经历“一战”并在战争中幸存的人,以及在1850年左右出生的那些比较长寿的人,会经历“一战”、“二战”之苦。

而且,1900年出生的任何一位欧洲人,只要超出欧洲平均寿命指标,无论是参军还是仅作为一介平民,都会受到“一战”、“二战”的波及!

如果我们以10年为一代人计算。时间跨度31年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有3代人伴着枪林弹雨来到‬这个‬世界!假如以14岁-30岁作为参军入伍的适龄,那么就会把时间追溯到1884年,而1914年出生的男婴,不仅生于战火之中,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各国厮杀的主力军!

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幸存的军人,除了枪炮造成的残疾,还会有一部分人饱受化学武器留下的终生痛苦......那些在原子弹下幸存的日本人,会受到烧伤、辐射的伤害,会在皮肤性‬疾病、血液病变、癌的折磨中慢慢死去……

也因为如此,有人说,“一个人是一座‬墓碑,一百个人是一百座墓碑,而一万个人,仅是数字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古代十大忽悠高手

全文共 7008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然而,中国古代载入史册的十个最猛大忽悠,他们确实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忽悠术。

当今,“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也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还有劝说、诱导、怂恿的意思,用意十分广泛。“忽悠”一词贬义的成分居多,赵本山在其小品中给该词注入了幽默的元素,贬义的程度也有些淡化,至少现在说起来玩笑的成分居多。但是,载入史册的古代十大忽悠,都是政治、军事、外交中的智者、奇人。

1、最炫的大忽悠烛之武

忽悠术揭秘:以迂为直,以退为进。避开关键,淡化主题,故意绕开的敏感之处,大谈其他的利害关系,给你下猛料,使你的思路为之左右。

忽悠过程回放:烛之武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一次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受托出使秦国,开始忽悠秦穆公,他说:秦晋两国围攻我们郑国,我们知道我们很快就要灭亡了,可是大王想想如果灭掉了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好处多多,那就请您自便,可是郑国离秦国很远而离晋国却很近,你们这么做只能对晋国有利,会让晋国的领土得到扩展,而晋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友邦,这样秦国使者往来路过郑国,郑国还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倒是百利而无一害。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可是他却出尔反尔,朝辞夕改,既没有信誉野心又大,如果它再把郑国据为他东部的屏障,那么离侵占您秦国也就不远了。总之这事对你秦国没有半点好处相反却能帮了晋国的大忙,这里面的厉害,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穆公一听,对呀,这事还真得细琢磨琢磨,幸亏你提醒,要不就便宜了晋国了,秦穆公一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还派兵帮郑国守卫,不和晋国玩了。晋国一看秦国撤兵了,也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念头,班师回朝。这事在《左传.》上有记载。

忽悠点评:烛之武短短几句话就把堂堂的秦国国君给忽悠了,挽救郑国于生死存亡之间,忽悠本领真是超炫,忽悠能力可谓超强。

2、最会下猛药的大忽悠晏婴

忽悠术揭秘:挑拨离间,一箭双雕。不动声色,善搞场景和气氛,借助外物吸引注意力,于无形之中已下猛药,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即达到目的又不漏痕迹。

忽悠过程回放: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这三个人个个勇猛异常,力能搏虎,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宠自傲,为所欲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被人称作“三害”,晏婴于是决定除掉他们,但是还不能得罪了齐景公。机会终于来了,一次齐景公晏婴等四人在园中喝酒,晏婴说:园子里的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尝尝鲜吧?于是晏婴在园中摘了六个桃子,一人一个,还剩两个,晏婴就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这两个金桃吧。公孙捷第一个走了上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金桃?晏婴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一旁的田开疆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金桃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金桃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田开疆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金桃,受此大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挥剑自刎。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劳大反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这哥仨火气可都够大的。晏婴见三害已除,不慌不忙地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我们国家智勇双全的人多得是,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瞧瞧,谈笑之间就除了三害,还跟没事人似的。

忽悠点评:晏婴用两个桃子“忽悠”的让三害自刎而死,不费吹灰之力,不露一点声色,既为民除害,又不得罪景公,忽悠的能力还真不是吹的。不过晏婴口碑一直很好,这次“忽悠”也是为了替民除害。算是史上口碑最好的大忽悠。

3、最草根的大忽悠冯谖

忽悠术揭秘:无中生有。将本来没有的事情制造出让人深信不疑的假象。草根往往被别人所忽视,但却处在冷眼旁观的位置,因此往往更容易洞察上层的弱点,当局者深处局中,更容易被假象迷惑。

忽悠术回放:冯谖是齐相孟尝君门下的食客,草根一个,不过大忽悠的本领可是非同寻常。一次齐国国君听信谗言,罢了孟尝君的相位,冯谖就对孟尝君说我可以让你的相位失而复得,而且比以前更加显贵。孟尝君一听还有这事,那就试试吧。于是冯谖就来到秦国,对秦王说:当今世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只有齐国,大王想不想让秦国超过齐国,秦王一听当然愿意啦,问怎么办,冯谖接着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齐国之所以受到天下的敬重,就是因为孟尝君,现在孟尝君因为被罢了官心中很怨愤,他必定背离齐国投靠秦国,他又熟悉齐国国情,你如果得到他肯定对你有好处,你赶快派使者备厚礼偷偷的去迎接孟尝君,千万不能错失良机,如果齐王明白过来,再度起用孟尝君就晚了。秦王被冯谖这么一忽悠,就派人去请孟尝君。冯谖抢在使者前面赶了齐国,又开始忽悠齐王,说唯一能和我们抗衡的秦国听说你罢免了孟尝君,已经派人来请孟尝君做相了,如果秦国得到此人,齐国就再也不能与秦国抗衡了,大王应该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赶快恢复孟尝君的相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听后,这还了得,赶紧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

忽悠点评:冯谖轻松自如的就忽悠了两国的国君,还使自己的主人官复原职,他处在低位,善于观察和思考,又抓住了两个国君都想超越对方独自称霸的关键所在,再略施小技,让你深信不疑。忽悠本事可谓超强,孟尝君的食客还真是没白养。

4、最懂逻辑的大忽悠苏秦

忽悠术揭秘:用缜密的逻辑混淆视听。环环相扣,密不透风。忽悠起来侃侃而谈,步步为营,诱导你的思路,使你不由得不信以为真,逻辑性极强,但不乏有诡辩的成分。

忽悠过程回放一:燕昭王是苏秦的第一个伯乐,在苏秦替燕国要回被齐国占领的土地过程中,我们可以洞悉他的忽悠的逻辑能力确实非同一般。苏秦对齐王说:燕昭王是秦惠王的外孙,有强秦作后盾。齐占燕地,必然会令燕国和秦国都对齐国不满,如果大王能把所占的燕国之地归还,那么燕秦二国反而会感激大王的恩德。大王就可以得到秦燕的支持,号令天下,天下还有谁敢不从呢,到那时齐国的霸业也可以成功了。齐宣王一听,是这么个理儿,就归还了燕国的土地。你看看,人家分明是要东西去了,却摆出为对方着想的架势,绝对是忽悠的天才。

忽悠过程回放二:忽悠齐国打宋国,燕国渔人得利。当时燕王想攻打齐国,苏秦就建议说:如果让齐国和宋国打起来,定会两败俱伤,那时候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齐国,你就听好吧。当时正赶上宋国的友邦秦国派人到秦国商量共同称帝的事。苏秦趁机劝说齐王:齐秦并立为帝,天下人是尊齐还是尊秦?齐王说:当然是尊秦了!苏说: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呢,还是爱秦?齐王说:当然是爱齐了。苏又说:两帝并立,共约伐赵,与齐军独攻宋,哪一个更有利呢?齐王回答:当然伐宋有利。苏秦接着劝齐王说:如果我们同秦一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齐而远强秦,共约伐赵又不如单独伐宋。所以我主张您放弃帝号以顺应天下。齐王听从苏秦建议,与赵国约定共同抗秦,秦齐关系恶化。苏秦趁机劝齐王攻宋:宋国国君荒淫无度,天下共愤,如果我们挥师击宋,正是奉天讨罪的壮举,大王必然威名大振,还可以得到实惠,那时齐国必可称霸东方。齐王于是攻宋。齐国实力因战而衰。

忽悠点评:能说会道是大忽悠们的看家本领。苏秦循循善诱,步步为营,环环相扣,逻辑缜密。既达到了目的,还不漏半点马脚,“忽悠”的本事可谓登峰造极了,无怪乎他能挂六国的相印于一身,游走于列国之间,这“忽悠”的本事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学的来的。

5、最会诡辩的大忽悠张仪

忽悠术揭秘:善于诡辩。狡猾而又诡计多端,为了达到忽悠的目的,不择手段,让你不由得不上当,有时甚至过河拆桥。即使被人揭穿了,还能鬼言巧变,接茬忽悠,让人应接不暇,只有上当的份。

忽悠过程回放:拆散齐、楚联盟是张仪的“忽悠”杰作之一。他对楚王说:当今七雄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国最强,齐、楚两国相当。如果楚国与秦国联盟,则楚国就比齐国强大,反之,如果齐国先与秦国联盟,则齐国就比楚国强大。所以,楚国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秦联盟。他又许诺在楚国与齐国断交同秦国结盟之后,秦国会把占领楚国的六百里土地归还。楚王一看有利可图,就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秦国商量收回土地事宜。谁知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三个月不露面。楚王得知之后,竟以为是因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于是又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大怒,决定与秦结盟。这时张仪告诉随行的楚国将领,自己答应归还楚王的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楚王得知此事气坏了,起兵十万攻秦,却被齐、秦联军击败,秦王提出换取楚国黔中之地的条件,楚王竟然答复说只要让我亲手杀了张仪。你不用换我奉送了。张仪到了楚国买通楚王上下,又开始“忽悠”楚王说:我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你的黔中之地,两国太子互为人质,永结亲盟。楚王觉得这事可行,再加上下属替张仪说好话,气也消了。就这样,齐楚两国都背离了“合纵”而与秦国结盟。

忽悠点评:张仪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游说诸侯,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忽悠的本事可见一斑。但是他出尔反尔,过河拆桥,似乎有些卑鄙。他的忽悠本事用道德去评判就逊多了。

6、最具投资理念的大忽悠吕不韦

忽悠术揭秘:放长线钓大鱼。眼光看得长远,舍得投资,能在某人未发迹之前就把他忽悠住,有耐心,有的放矢,好饭不怕晚。

忽悠过程回放:秦国的太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子楚,因不受宠爱被派到赵国当人质,生活很是困窘。这时吕不韦就找到了子楚。吕不韦本是河南大商人,游走各国,挣了不少钱,他用商人的眼光看到子楚“奇货可居”,就对他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不信,吕不韦又说: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而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又不受宠,长期在国外当人质,你是无法争太子之位的。子楚问怎么办,吕不韦说:我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打通道路替你说话,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感激不尽,说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吕不韦算是把子楚给”忽悠”住了。吕不韦给了子楚很多钱,让他交结宾客,有了钱好办事,子楚门前达人贵族络绎不绝。吕不韦到了秦国拜见华阳夫人,就“忽悠”开了,说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最难得的是常常念及夫人,说子楚心中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这话可是受用得很,华阳夫人听后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忽悠”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立子楚为继承人,说子楚不受宠爱,如果得到夫人提携定会感恩戴德的。经过一番“忽悠”,子楚终于被列为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庄襄王继位后立吕不韦为相,从此吕不韦权倾一时。

忽悠点评:吕不韦堪称史上最能“忽悠”的政客,从一介商人“忽悠”到一国之相,靠的就是独具慧眼,敢于冒险,营造忽悠的氛围,达到成功忽悠的目的。而且摄政多年,“忽悠”能量真是不小。不过晚年没能把嬴政“忽悠”住,落得饮毒酒自杀的下场。看来就是再有本事的“大忽悠”也终究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7、最牛人的大忽悠徐福

忽悠术揭秘:趁虚而入。人的愿望越强烈,就会越束缚自己的思维,有时甚至犯些低能的错误。对人对事都会疏于防范,让人趁虚而入。

忽悠过程回放:秦始皇称帝后,为了能仙福永享,一心想得到长生不老之术,这时候徐福就出现了,他选准秦始皇东巡去泰山封禅之时趁机上书,说渤海中有三神山,里面住着神仙,吃了山里的仙药,个个长生不老,他愿意赴汤蹈火,为皇上取仙药。秦始皇龙颜大悦,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命他入海求仙。这事在《史记》中有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但没多久,徐福就将金银财宝挥霍一空,于是又面见始皇,说他见到了神仙,但是神仙嫌礼薄,需要些俊美的童男女和各种工匠用具作为献礼,才能得到仙药,秦始皇一听,觉得是这么个理儿,礼少了神仙肯定不愿意,于是就派500童男女随徐福再次出海。他再见到徐福的时候已经是十年后,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徐福依然没有找到仙药。他的解释是这样的:本来就要拿到仙药了,结果海上出来个大鲨鱼护卫着仙山,异常凶猛,所以无功而返。这还行,到嘴边的鸭子怎么能让他飞了呢,于是秦始皇亲自率领弓箭手到海上与大鲨鱼搏斗,杀死鲨鱼兴冲冲的往回走,想这下子可好了,徐福终于可以拿到仙药了。不想在返回咸阳的路上就病死了,最终还是没得到仙药。而徐福呢,东渡日本,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忽悠点评:徐福敢于忽悠生性残忍的暴君嬴政,胆子着实不小。他正是抓住了嬴政求药心切的弱点,趁虚而入,达到自己的目的,见势不妙又溜之乎也,跑到世外桃源,落得个逍遥自在。堪称史上最牛的大忽悠。

8、最有文化的大忽悠诸葛亮

忽悠术揭秘:移花接木。采用以伪去真的手段,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忽悠过程回放: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为了达成孙刘联盟,忽悠周瑜,明知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却说:我有一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退曹兵,只需将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送给曹操就行了,这两个人对你们来说无足轻重,就像一粒米一片树叶,可是对曹操来说就重要的多了,曹操专门打造了座铜雀台,就是给二乔盖的,周瑜问他有什么根据,诸葛亮说有诗为证,曹操的儿子曹植写了首《铜雀台赋》,其中有两句: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一听气的不行,诸葛亮还劝他息怒。古代“乔”和“桥”通用,曹植说的桥指从铜雀台出发链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诸葛亮移花接木,真是能忽悠。

忽悠点评:诸葛亮足智多谋,能说会道,三岁不烂之舌极具煽动性蛊惑性,最终忽悠成了“孙刘联盟”,形成三分天下之势。须知战乱年代,各为其主,忽悠也不仅仅是达到一己私利,为国为民也不失为一种谋略。诸葛亮堪称最为才智过人的大忽悠。

9、最雷人的大忽悠安禄山

忽悠术揭秘:装孙子耍无赖。不要脸是看家本领,耍无赖是惯用伎俩。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忽悠过程回放一:安禄山年轻时有一次偷别人家的羊,遭到围打,他大声呼喊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蕃耶?而杀壮士”。不说自己偷羊,却扯什么抵御番邦,无赖的本性暴露无疑,忽悠的本事看来是天生的。

忽悠过程回放二:安禄山见杨贵妃很是得宠,就认了比他小十八岁的杨贵妃为干妈,安禄山每次入朝时,常常先拜贵妃,后拜玄宗,玄宗感到奇怪,问他为何先拜贵妃,他回答说:“胡人先母而后父”。安禄山十分肥胖,玄宗问他的肚子里有什么,他诙谐地回答说:“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逗得玄宗哈哈大笑。这个安禄山“忽悠”时还是挺能搞气氛的。

忽悠点评:脸皮厚是“忽悠”的最基本的条件,安禄山甘当儿臣,甚至充当跳梁小丑,没点厚脸皮耍无赖的性体还真是做不来。可最后他终于按捺不住,发动叛乱,本性暴露无疑,无赖到底还是无赖,最终落了个被自己的亲儿子谋害的下场。

10、最山寨的大忽悠史思明

忽悠术揭秘:睁眼说瞎话。不按正常套路出牌。常人说瞎话会有不自然的反应,或脸红或口吃,瞎话谎话张口就来,煞有介事,让人不由得不信。

忽悠过程回放一:公元736年史思明因欠官府债款走投无路,逃亡到北方的少数民族奚族居住的地区,被排外的奚王捉住准备杀死,史思明一本正经的说: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你们首领和亲的使者,你们杀了我,就会招来灭族之灾。奚王被他唬住,赶紧松绑,奉为上宾。

忽悠过程回放二:奚王当时正有意巴结大唐,来了使者真是天赐良机,和史思明一商量,史思明说:我们派去的人档次不能低了,低了显得不重视,效果会更不好,不如派你的大将军去,这样才够分量,唐皇帝会非常高兴。奚王言听计从,算是让史思明给忽悠住了。当一行人到达边塞时,史思明又忽悠守城将领,说奚王表面上是去朝拜,实际是要偷袭你,你看他们最厉害的大将军都来了,于是奚王派去的人全部被杀死。史思明把奚族的大将军捆绑好押送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那里领赏,张守珪将此事上奏给唐皇,大大称赞史思明。史思明从此官运亨通。

忽悠点评:史思明说瞎话不加思索,生就张口就来的“忽悠”本事,不按套路出牌,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外加凶狠残忍铁石心肠,最终达到他飞黄腾达的目的。发动叛乱也是其本性使然,终究会有败露的一天。光靠“忽悠”到底是靠不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胎教都有哪几个注意要点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据《史记》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古代胎教都有哪几个注意要点吧。

古代胎教主要注意以下6个方面:

(1)调情志。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的一个特殊过程,孕妇不仅生理上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上同样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过程即为古人所说的情志变化。古人云: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怒、悲、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增补大生要旨》中说:“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就是说:孕妇要心情舒畅,不要轻易动肝火,否则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中亦有“大怒小产”的论述。可见,孕妇的情志对胎儿具有直接影响。故而孕妇情志舒畅,遇事乐观极为重要。

(2)忌房事。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怀孕以后,首先应禁房事,特别是在怀孕头3个月和7个月之后。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常常给孕妇带来许多不适,恶心、厌食、嗜睡、疲劳,自身及胎儿的营养常常供不应求,哪里还会有闲情逸志取房事之欢?7个月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诸多不便,而且胎儿即将人盆,阴道变短,房事会刺激宫颈而引起宫缩,加之在房事中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孕妇体内,严重者会造成感染,因而这前、后两期,应忌房事。否则“分其养孕之力”,“扰其固孕之机”,“形体劳乏”,甚而造成流产、难产,“生子多疾”。

(3)节饮食。饮食是母体的重要营养来源。胎儿的营养来源于母体的气血。因而母亲的饮食对胎儿的发育有着直接影响。《万氏女科》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就是说,孕妇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鱼、肉可以吃,但不可过食。应有所节制,特别是不要饥一顿,饱一顿,甚至暴饮暴食。假如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厚味,皆可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胎失所养。

(4)适劳逸。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因而妊娠后的起居劳逸应该适量,既不可贪图安逸,也不可过于劳累。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因此,受胎之后,适当活动,使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使气停血滞,临产多难。此当为忠告。正确的做法大致为,5个月以前宜稍逸,5个月以后宜小劳。

(5)慎寒温。寒温即自然界冷热气候的变化。受孕以后孕妇由于生理上发生特殊变化,很容易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尤其是风寒之侵,易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儿,“胎前感受外邪,感染伤寒时症,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悠关性命,故而注重胎前的摄养,慎起居,适寒温,甚为紧要。

(6)戒生冷。怀孕之后,孕妇常喜欢吃一些生冷之物。中医认为,这是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使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诸症会乘虚而入,既损孕妇,又伤胎儿,不可不慎。此外,孕妇衣着还宜宽大合体,腰带不宜紧束,以免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人都吃不饱,拿什么养鸡鸭啊?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代养鸡养鸭子这个事情也还是挺有说法的,因为大家想啊,古代人都真的是好穷的,一般人是真的饭都吃不饱的,那么这个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养鸡养鸭子的呢?这个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中国人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养鸡,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人养鸡的方法和喂鸡的饲料也在发生变化。

汉以前养鸡都是放养,所谓的放养就是放养在外,不作鸡笼,让鸡群自己觅食。这样成本极低。这时候的鸡是不用怎么喂的。

隋唐以后开始有规模化养殖,所以养鸡是放养和圈养并存的。

古人究竟用什么喂鸡?一、虫子

《家政法》有记载,养鸡要先翻耕一亩熟田,上面泼洒秫米稀饭,割取鲜茅草覆盖地面,自然会生出白虫。熟田就是正在耕作中的田。这样的田里面中的蚯蚓、蛴螬等虫子很多,再加上催生出来的白虫,虫子自身可以快速繁殖供鸡食用。

由此可见古人是很聪明的,这就是个生态养殖法啊。可惜这个方法是只适合家有田地,又小有资金能够投入的人。二、黍米

有个古代的顺口溜《季姬击鸡记》里面有记录,季姬喂鸡是用粟。粟是古代一种粮食作物,历史上很长一段这种谷物也是人的主食。季姬家是不种田的,因此不能采用第一种方法。出身于殷实之家的的她也不会去捉那些看起来恶心的虫子来喂养,更不会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催生虫子。因此直接大大方方地使用主食来喂鸡。毕竟鸡蛋比黍米还是要值钱的。三、秕谷子、稗子和野豌豆之类的食物

太平年代这些野草得果实不会有人去吃,家里不富裕,不能使用黍米去喂鸡的人,只能自己勤快点了。去野外搜集一些野生的谷物之类的给鸡吃,毕竟古时候这些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四、牧养

像放牛放羊一样,早上把鸡赶出鸡笼,赶到旷野去,让鸡群觅食。晚上再赶回来。这样的一直看着。不然可能会损失惨重。当然,山区没有人这样干,这个方法只适合于平原。不然天天找失散的鸡可能会让主人怀疑人生。五、自生自灭

一个家庭只养几只鸡,当然多了也有可能会走丢。这些鸡自力更生,自己繁殖。久而久之就会保持一个常量。主人每天只管看看鸡还在不在就好了。

古时候粮食确实比较匮乏,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家庭不富裕的人是不能够大规模养鸡的。养的起很多鸡的人是不会缺乏饲料的,因为这是他们的基本投入,养鸡的收入能够让他们买的起饲料。而普通家庭通常是只养几只鸡,并且是半放养,半喂养的。鸡会自己去野地里找草粒和虫子吃,并不会有很大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蝗灾为什么不吃蝗虫 古人不知道蝗虫可以吃吗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有句老话这么说的,“久旱必有蝗”,在历史上,蝗虫一直伴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更替。在我国的《中国救荒史》中有统计,秦汉时期的蝗灾差不多每8.8年会闹一次,两宋时期则是3.5年,元朝1.6年,明清2.8年。这么多的蝗灾对百姓生活甚至王朝更替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那么古人难道不知道蝗虫可以吃吗?

首先,古代人迷信,蝗灾的时候蝗虫铺天盖地的压下来,当时的百姓根本没有有效的办法。百姓就很自然的把这种无法解释又无法抵抗和改变的灾难“神化”,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惩罚。解决办法就是祭祀“蝗神”等守护神,来祈求风调雨顺。古代信息不通,这种迷信很难彻底消除,都把蝗虫当神了,怎么能吃呢?

其次,蝗灾的时候蝗虫数量过多,古代又没有有效的捕杀手段。所以就算吃也吃不完,想要靠吃掉蝗虫来缓解灾情是不可能的。蝗虫确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在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之一。但是不要忘了,蝗虫说到底是虫子(正儿八经属于昆虫纲),在古代的环境下吃蝗虫和吃虫子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并不是我们今天吃到嘴里的美味,古代很少有调味料,更不会有植物油用来炸蝗虫。

百姓饿的不行,自然也是什么都吃,蝗虫也不在话下。李世民就吃过蝗虫,当时也是迫于种种压力不得不吃。其实他也不想吃,因为吃蝗虫很容易生病,尤其是死了一段时间的蝗虫,原因不言而喻。古代的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对于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完全束手无策。

北宋的时候范仲淹就曾说过蝗虫可以晒干了来吃。但历史证明并没有改变什么,只能说明百姓其实是知道蝗虫能吃的。虽然闹了蝗灾,但多数情况是不会当时就饿死人的,因为蝗灾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凭借之前囤积的粮食很容易熬过去,这时百姓多用蝗虫喂猪,喂鸭子,由于蝗虫确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喂养的牲畜往往长得很快。

最后,蝗灾只是灾难的开始,下一季的粮食颗粒无收才是真正饿死人的原因。开头说“久旱必有蝗”可见蝗灾往往伴随着大旱,旱灾刚过蝗灾就接踵而至。这对以种田为生的百姓是毁灭性的打击,旱灾到了最后,蝗灾就成了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远不是吃蝗虫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只能依靠之前囤积的粮食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笔者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古人是知道蝗虫能吃的,而且在一些地方遭遇蝗灾时是真的以蝗虫为食的。不是规模较大的大灾,或者朝廷吏政特别混乱,是不会出现饿死无数人的事情的。不然以这个蝗灾频率,多少人也不够死的。那么在大型的天灾人祸面前,蝗灾往往不是致死的元凶。长期干旱等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大灾才是元凶,蝗灾往往只是压倒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汉文帝和汉景帝只差十五岁,景帝还有哥哥姐姐,古代生育究竟有多早?

全文共 2376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人的观念中,对于生育的时间概念自然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苛刻,而大部分其实还是认为二十多岁生育最好,但事实上三四十岁生育的也有不少,而很多人也知道,古代人的生育时间是非常早的,很多人可能到了十六七岁生育都属于“大龄”,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年纪的人的身体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现如今都还是未成年人的年纪,在古代却已经可以当爹当妈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汉朝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他们是一对父子,然而两人之间年龄相差却只有十五岁,不仅如此,汉景帝的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姐姐,他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却不是汉文帝的第一个孩子,究竟汉文帝几岁就结婚生子了?古代生育的年纪究竟有多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汉景帝和汉文帝相差十五岁

就历史来说,汉文帝的出生时间为公元前202年,而汉景帝的出生时间为公元前188年,当中相差了有14年,但可能是古代的计算方法,或者是按照周岁的时间来计算,人们觉得汉文帝和汉景帝之间相差了有15岁。其实就正常的情况来说,父子之间的差距应该是很大的,毕竟在现代,哪一对父子年龄的差距不是在几十岁左右,也正是因为现代的认知,所以使得我们在看待文帝和景帝父子相差十五岁的时候,表现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不相信。

其实不要不相信,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就拿景帝来说,在历史的记载中,他是汉文帝的第五子,也就是说他在兄弟几个当中的排名还是较小的,很可能他的哥哥们于父亲年龄的相差会更多,这种差距可能会是12岁、10岁,甚至是在10岁以内。2.年纪轻轻的结婚、生子在古代很是平常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年纪轻轻就结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民间是如此,而在皇家也是如此。因为每一朝,每一代的皇室,为了能够壮大自己家族的香火,他们都会提前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进行婚配,而在古代的一些皇室中,进行婚配的年龄大都是在12、13、14岁左右的时候。所以说,这是一种对家族繁衍的重视和迫求。

要知道,人们在12、14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繁衍后代的功能和能力,之所以在现代,国家将这样的权限提升到了二十多岁,是因为中国的人口过于庞大,为了防止人口超标,从而加重国家资源、以及家庭的负担。但是在古代的时候,皇室就不会顾及这些了,毕竟在他们看来,结婚结的越早,就可以生下很多皇室的孩子,毕竟在皇家中,他们不用考虑因为孩子众多,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压力。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因为战事的繁多,以及科技的不发达,使得那个时候需要巨大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这就使得在那个时候的早生早育是一种传统。毕竟女性在古代的时候,如果快要到18了都还没嫁出去,就相当于是现代的大龄剩女了。而且在汉朝的相关文献中,还有关于女子婚配年龄的记载,例如在《汉书.惠帝纪》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句话的意识便是,如果女子在到了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有进行婚配和婚嫁,那么这个女子所在的家庭就要缴纳高于别人五倍的税款。

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早生早育不仅有当时的思想在加持,还有一定的规定在当中左右,正因为如此在当时早嫁是一种社会的风气,民间的早育是为了劳动力和劳动资源,以及兵士的补充,而皇室的早生,则是为了能够皇族的血脉更加的庞大,皇族的基础更加的巩固,有利于对天下进行更好的统治。

所有综上所述,汉文帝和汉景帝之间相差了十五岁是有可能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男女之间婚恋的过早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而且他们身为皇室,享受着天下最好的生活待遇,所以他们也不用为养育儿子而伤神,再加上因为皇室宗族的需要,这使得在那个时候的早生是一件很符合常理的事情。所以这两位皇帝父子之间相差了有十五岁也是正常的。

而且我们通过汉朝对于女性结婚年龄的限定,就知道了男性也必须在这个时候进行婚娶,所以在那个时候,一名男性在12、3岁的时候结婚,更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3.古人为什么那么早结婚

《西游记》故事里,四个菩萨考验唐僧师徒,要坐山招婿,其中,大女儿二十岁,次女十八岁,三小女十六岁。可见,古代女子二十岁之前就可以出嫁,十六岁都还没成年呢,就可以结婚了。其实,比起《金瓶梅》,《西游记》里女子的结婚年龄已经算是很保守了。

《金瓶梅》故事里,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已经是别人家用过几年的使女;一个才十七岁的女子,已经是嫁过人被休了的女子。《金瓶梅》故事里,李娇儿和孙雪娥乃至于王六儿房中使唤的小丫鬟,都是十三岁。这些房中使唤的小丫鬟,都是有可能被男主人收用的,可见,《金瓶梅》里十三四岁的女子,是可以出嫁的。

《金瓶梅》故事里,十五岁的韩爱姐,就嫁给了东京蔡太师老爷府里翟管家做二房,图生长。而韩爱姐嫁过去不久就怀孕生子,可见,古代女子十五岁左右就可以生孩子了。

早在古代的西周时期,中国就有“女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的规定,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女子十四五岁就要出嫁,越王勾践曾令:女十五岁出嫁;齐桓公令:女十四岁出嫁。

在古代的很多时期,女子十四岁就要嫁人并且生儿育女,比如战国时期的齐国,比如唐朝的贞观时期。除此之外,晋朝时期,武帝要求女十七出嫁。最可怕的是北周时期,武帝宇文邕下令:女十二出嫁。

如果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不出嫁会怎样呢?汉惠帝要求女十五出嫁,并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就是说到了年龄你不出嫁,交税要交别人的五倍,这是要逼死人呀!

原因一很可悲,因为古人寿命比较短,医疗水平很低,随便一点点疾病就会导致死亡,所以,质量不行产量补,只能早早结婚,早生育、多生育。

原因二很残忍,古代生产力低下,物资困乏,抢地盘、抢生存资源,战争频繁,死的人多,在“人多力量大”的冷兵器时代,早结婚、多生育,自然就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原因三很现实,古人通常会生育很多子女,贫穷是常态,家里多张嘴巴吃饭都是问题,而古人以农耕为基础,需要男劳力,女子常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出去换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伏寿皇后与汉献帝的关系真的像三国机密中那么好吗?

全文共 184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三国机密很多人都在追捧,小编也是看了一下这部电视剧的剧情,三国机密是一部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视剧,改编自真实的故事,里面的伏寿皇后和汉献帝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三国机密中,伏寿皇后和汉献帝关系可谓是非常的好,简直不话不说。那么在古代,伏寿皇后和汉献帝的关系也这样吗?当时的伏寿皇后出身在一个高贵的名门望族。但是,时局动荡,社会战争不断,汉献帝其实也不傻。关于伏寿皇后和汉献帝的关系,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还记得《铜雀台》中的一个镜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被曹丕撕掉衣服,雪白的肌肤,满脸的羞辱,曹丕疯狂的将其蹂躏……汉献帝忧伤地唱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早已偷窥到曹丕在宫中对自己皇后的行为,却无能为力……

《三国机密》开播后,伏寿皇后再次进入观众的视野,这次,她不再是那个倍受凌辱皇后,作者让她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情感:汉献帝死了,却横空出来一个双生子弟弟刘平进入宫中,继续着汉献帝的梦想。

朝朝暮暮相处,伏寿爱上了刘平……

中原局势稳定了,刘平功成身退,心甘情愿带着心爱的女子伏寿,行走民间,悬壶济世。这样的结局,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大众善良的期盼。

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出身高贵,却逢汉室动荡

伏寿的母亲是汉桓帝的长女,阳安公主刘华,父亲伏完博学多识,官至侍中。乱世中,出身名门未必是什么好事。看似养在深宅大院,锦衣玉食,无所忧虑,实际上,他们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为了政权、家族利益,不得不放弃很多。伏寿,就是这样的命运!

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由洛阳迁都西安,此时侍中伏完伴随汉献帝左右。十一岁的汉献帝刘协,裹挟在成年人中,不知眼前发生的一切究竟为何?身边没有同年龄的伙伴,常常很不开心。伏完为了让刘协的日子好过一点,快乐一点,就让自己十二岁的女儿伏寿进宫。

伏寿来了后,和刘协相处得甚是亲密无间。史书记载,伏寿貌美又聪慧,刘协也是从小接受教育,思路敏捷。可想而知,年少的他们,曾是怎样的青梅竹马,情趣横生?美好的时光总是太快,当他们渐渐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已经威胁到对方的生命,却无法摆脱,他们选择如何应对?

195年,伏寿立为皇后,年少的夫妻在动荡的时局中,缺少寻常夫妻的安宁。董卓焚烧了洛阳皇宫,狼狈的汉献帝和自己的皇后居无定所,饥饿、寒冷,刀光剑影,伏寿皇后的裙裾,因为你杀我砍,沾满了鲜血……或许因为长安那段时光的陪伴、走近,伏寿面对眼前的困难,没有被吓倒,她常常紧紧拉住刘协的手,给他安慰、鼓励、支持。

曹操把汉献帝迎进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曹操势力迅速扩大,皇宫内外,处处都是他安排的人。他一人独揽大权,把持朝政,渐渐长大的汉献帝,想要重夺政权,谈何容易!

二、身为皇后、贵妃又如何,皇帝也救不了

汉献帝不是傻子,他也是一个聪敏有血气的男人,如何肯在曹操的把持下做傀儡皇帝?董贵妃的父亲董承,汉献帝曾想依靠他承铲除曹氏集团。

200年,董承和汉献帝的密谋被曹操知晓,曹操大开杀戒,董氏无法避免灭门之灾。董承的女儿是董贵妃,此时已身怀有孕,汉献帝亲自出面向曹操求情,看在未出世的孩子份上,饶过董贵妃。然而,一个生性多疑又政治头脑清楚的曹操,哪里肯放过?可怜一个身怀有孕的贵妃,年纪轻轻就命归黄泉。

皇后伏寿看到血淋林的事实,想到皇权旁落,皇室人性命攥在曹操手里,心里不甘,就暗通书信与父亲伏完,让父亲起兵杀曹贼,还江山社稷与刘姓。伏完是成熟的,他在董承的失败中,看到了曹氏权力集团的天罗地网,疏而不漏。是想苟且性命,更多的是无可奈何,伏完没有同意皇后女儿的主意,默默地,一动未动。和曹操在朝堂之上相处,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然而,嗅觉敏锐的曹操还是获得了他们曾有过的想法,伏氏家族,没有一个逃得了厄运……伏寿藏身于夹壁之中,试图逃过被杀的命运,然而,曹操如何能放过?墙倒了,当伏寿被华歆从夹壁中撕拉出来的时候,披头散发,赤着足,汉献帝就在当面,眼看着自己的女人被推倒在眼前,不发一言……

伏寿被曹操带走时哭喊道:“皇上,你不救我一次吗?”汉献帝心再次被撕裂,鲜血滴滴,无可奈何……伏寿很快死了,幽禁而死,那么快,谁会相信是暴病而亡?

月余,曹操送自己女儿入宫,做了汉献帝的第二个皇后。曹操的女儿倒是一心一意守护刘家的皇帝与刘家的江山,然而,汉献帝如何能真心对待仇敌的女儿?

曹操死后,曹丕做了皇帝,汉献帝继续自己无所作为的生活,曹家的女儿不离不弃。纵然曹家女儿愿意举案齐眉,刘协那里到底是意难平!他们,最终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国古代有长弓吗?为什么古人不用长弓?

全文共 3519 字

+ 加入清单

长弓这种武器,一般来说在英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是英国精锐弓箭手的主战武器,而且一般认为,长弓也是起源于国外,看起来似乎和我国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于长弓的存在,只不过后来演变成了其他的弓,而且长弓因为使用并不多,所以在历史上也就不怎么显眼了。那既然能够在国外作为主战武器,为何我国古代人打仗却不用长弓呢?没有使用长弓那么古人使用的又是什么弓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长弓,相信浮现在大家脑海里面的通常都会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英格兰长弓手形象。毕竟早在公元1503年,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利用八千兵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击败了法国的三万板甲骑兵部队,就连法军主帅“穆尔公爵”也一并阵亡。也正是这场战役,让当时的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都开始逐渐重视起“火绳枪”等单兵热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可一直到公元1595年,在英国签署通过《终止长弓法令》以后,英格兰长弓手这才在火绳枪扬名欧洲近百年的情况下逐渐退出了战场。如此明显的冲突,不可能不让人印象深刻。

反观我国封建时期,长弓的存在感则就显得十分薄弱了,相信大家所想到的普遍会是一种相对长弓而言较为短小精悍的“角弓”。正如唐朝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写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类似的诗词着实不算少见。由此也就让很多人都产生了长弓就是欧洲特产,在我国封建时期就没有长弓诸如此类的错觉。

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1、我国封建时期的长弓

毕竟从本质上来讲,长弓说白了就是“单体弓”,也就是由单一材料所制作的弓,当然,这里不包括“弓弦”。而角弓则是由木材、动物的角、筋等材料混合制作而成,所以也称复合弓,同样的,这里也不包括弓弦,“复合弓”也不是主要利用滑轮组来省力的“现代复合弓”,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那么请问,如果没有单体弓作为原型的话,我国封建时期这种混合材料制作而成的“角弓”又是怎么来的呢?就像火绳枪与燧发枪的关系,如果没有“火绳枪”那频繁点火的繁琐操作作为启发,大大简化击发流程、提升射击速度的燧发枪会出现吗?

显然不能。我国封建时期的传统弓变迁历程其实也是如此。不过在很久之前,又长又大的“长弓”就已经演变成“角弓”了。

就好比我国跨湖桥遗址所出土的那把用桑木之心制作而成,且残长121厘米的漆弓,从其弓弰以及整体的形态来判断的话,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其就是一把长弓。而这把弓的制作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

继而紧接着到了西周时期,或者还要更早,就已经出现角弓了。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下西周时期的《冬官考工记·弓人》。这篇由周公所作的散文所描述的其实就是角弓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表明角弓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不但“干、角、筋、胶、丝、漆”等六种基础材料需要精挑细选,制作时间更是动辄一年半载,而且最后装上弓弦以后也不是就能拿起来用了。

还必须先“藏置一年”,然后才可以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一柄角弓的制作周期怎么着也得一年多甚至两三年了。这还没算角弓那因为繁琐的工艺所附加而来的昂贵维护成本,比如配套防潮木盒啥的。

反观长弓,就以英格兰长弓为例吧,如果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制作的话,通常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完成。毕竟长弓结构简单,简单来说也就只要找一根坚韧且弹性足够的木棍就可以了。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在“驯弓”的阶段,也就是给弓装弦的过程。

那么按常理来讲,应该是长弓的存在感更强呀对不对,毕竟长弓结构更简单,所附加的维护成本自然也就更低,而且还可以很轻松的实现批量化生产。

以古代军队的装配标准来看,显然长弓才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反而角弓则更像是封建贵族的专属,即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而不是战争武器。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就好比唐朝时期一些描述唐朝军队的壁画、以及宋朝的“清明上河图”,里面也都有“长弓”的存在。

这些个案例也足以证明,在角弓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弓依旧活跃在我国的封建战场上,甚至还有可能是主流战弓。毕竟长弓个体数据虽然比角弓弱,但是群体输出的话,一轮抛射下来,长弓的杀伤结果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那为何长弓在中国古代却会呈现出没啥存在感的局面呢?2、长弓在中国古代没啥存在感的实质

这就要从长弓的另一条演化之路开始说起了,也就是“单体反曲弓”,也就是由单一材料制作而成的反曲弓,而不是像角弓那样的筋角复合反曲弓。就好比现藏于湖北荆州博物馆一把出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弓”,其就是一把典型的“单体反曲弓”。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在战国时期,长弓就很有可能已经因为能效比不上角弓而面临一个逐渐被淘汰的尴尬局面。当然,单体反曲弓出现的时期应该还要更早,极有可能是和角弓同时出现的,甚至可能比角弓出现的时间还早。不过本着严谨的原则,咱们就暂且以这把楚国弓为准吧。

毕竟在使用同样力气拉弓的条件下,由于角弓有着“弓体复合结构”的韧性、以及“反曲弓弰”复位时张力的加持,在释放的时候可以把更多的能量转化到箭矢上面。

但由于角弓制作工艺繁琐、维护成本高,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没办法批量化生产。所以也就只能是本着性价比的原则退而求其次,选择造价低廉、且维护成本更低的单体反曲弓来装配军队。

那么大家说,在“长弓”和“单体反曲弓”之间,古人会怎么选啊?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单体反曲弓”,但这不代表长弓就彻底淘汰了,毕竟在木材变弯的同时,木头内部也会因为应力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损坏。

那么如果想要让其各段弹性依旧保持均匀的话,势必就还需要向英格兰长弓“驯弓”那样一步一步来,利用火烤、亦或者刀削等多种方式来保证木材内部的应力平衡,这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换言之,即便有了单体反曲弓,长弓也只能说是在军队中的装配范围受到了压缩,或者也可以说是有了具体的使用情景划分,就好比唐朝史书所记载的,“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即便是盛极一时的唐朝步兵,也依旧存在规模化使用长弓的情况。至于高阶一点的骑兵,大唐财大气粗,自然普遍装配的都是“角弓”。

可到了宋朝以后,虽然宋朝的经济水平也着实不低,那么按常理来讲,应该是装配更多的角弓才对。然而问题在于宋朝的骑兵力量比较弱,后期经过一系列诸如“澶渊之盟”等和议的签订,更是连饲养战马的马场都没剩下几个,所以也就主要演变成了以步兵作战为主。

既然是步兵作战,那么在大规模装配的情况下,以宋朝那常年冗官冗兵的势态,长弓以及一些弓梢较小的单体反曲弓自然也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点大家也要注意一下,角弓并不适合在一些气候条件相对潮湿的地区作战。毕竟角弓的各个部位基本都是用胶水粘合在一起的,虽然有筋、漆等加固防潮,但也很容易因为天气潮湿而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长弓则不然。

那么大家再想想我国北方以及欧洲的气候条件差异,相信大家便一目了然,毕竟英国伦敦的“雾都”之名可不是白来的,再者,宋朝在中后期的作战场景也主要是在江南一带,气候相对湿润。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有保持太久,因为明朝来了,明朝的主要战争对象是谁,是元朝,还有后面的建州女真,这两个政权可都是以骑兵作战为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说元朝和女真会喜欢使用长弓或者同样长达一米多的单体反曲弓吗?显然不会,毕竟这两种弓都不像角弓那样适合骑兵作战,而明朝想要战胜这两个骑兵作战为主的政权,自然也不能在远程冷兵器上落了下风。

再加上中原地大物博,要资源有资源,要钱有钱,元、明、清三个朝代自然也都开始在短小精悍的角弓的更新迭代上卯足了劲。这点大家可以参考明代《武备志》所记载的,“今各边马步射俱用此,以其长阔而稳”,指的就是明朝骑兵以及步兵都普遍装配的角弓“大弰弓”。3、结束语

那么长弓在中国古代没啥存在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一方面是因为角弓的出现时间早,让长弓在战争中的成就和地位受到了限制,就好比大家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可大家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吗?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很模糊吧?

即便角弓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而且制造工艺还极为繁琐,无法大批量生产,但是却还有性能比角弓弱但同样造价低廉、易大批量生产的“单体反曲弓”做后补。长弓在战场上的地位自然也就又降了一级,存在感自然也就更为薄弱了。

再者,就是古代封建政权在大一统以后的财力了,中原的地大物博和统一政权那强大的财力,自然也就让更加适合骑兵作战的角弓迎来了一个普及的契机。

虽然造价还是高,但是其成就也显著,更别提在大规模普及的前提下,以及封建政权强大财力、物力的支持下,角弓那高昂的造价以及维护成本还算昂贵吗?显然不算。如此一来,长弓一没有成绩优势,好不容易有点造价优势吧,结果还被单体反曲弓和角弓的逐渐普及而消磨殆尽。

自然也就只能是从主流战弓的宝座上退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弓箭发展史上的一道印记,静静的躲在角落蒙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女子有多高?古代女子的身高是多少?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古人和现代人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身高,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平均身高其实都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人很好奇,兵马俑里面的人俑各个都那么高,难道秦朝时期人都有那么高吗?而古代女子身高也很让人好奇,现如今女子的身高相比古代女子的身高,哪一个要更高一些呢?古代的女子是偏高好看还是矮一些更好看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四大美女的身高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身高在不同时代不断地变化,从先秦女子平均身高1.63米到清代女子平均身高1.55米,古代女性的身高也是在持续变化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家关心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身高是多少。

作为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人,她的身高据记载是六尺七寸,当时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下来,西施的身高1.54米左右。貂蝉生活在三国时期,身高史上没有记载,结合民间传说,貂蝉的身高似乎也就1.5米左右。汉代的王昭君据记载身高为六尺二寸,按当时的长度计量折合到现在大约是1.57米。杨贵妃作为大唐天子唐玄宗的宠妃,身高为六尺五寸,折合到现在的标准大约是1.64米,不过体重似乎比其他三位重点了。

其实,关于古代美女,史书上记载远远没有男人那样清楚。很多历史留名的女子,除了对其容貌和生平事迹有记载外,关于她们的身高体重之类,史书上并没有提及。不过,我们以现代考古中的各种资料为依据,却发现古代女性的身高并不矮。2、古代女子身高有多少

结合现代一些考古专业博士生发表的论文,我们综合对比起来,可以发现:

中原女性(安阳女性):河南安阳殷墟中小墓地平均身高约为 155.34厘米。

中原女性(郑州女性):河南郑州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汉唐宋墓葬平均身高,约166.59厘米,其中汉代160.50厘米,唐代157.08厘米,宋代156.23 厘米。

西北女性(甘肃女性):甘肃临潭磨沟墓地平均身高,约为 158.85 厘米。

东北女性(吉林女性):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六期组平均身高,约为 153.39 厘米;

北方女性(北京女性):北京延庆西屯墓地从汉代到明清平均身高,约为159.86厘米;其中汉代159.18厘米,北朝162.97厘米,明清157.32厘米厘米。

北方女性(内蒙女性):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平均身高,约为154.65 厘米。

通过上述的文献内容,我们整理后发现,中国古代女性平均身高为1.58米左右,而现代中国女性的平均身高大约为1.558米,从这个角度上看,古代女性平均身高不但不比现代女性矮,甚至还要高上两三厘米。3、古人对妻子身高有要求吗

古代人选择美女的标准大概也不是单单看身高的。

古代的审美标准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总体来说,古人的审美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就是皮肤,从古代开始就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皮肤是否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标准。文人往往用冰肌玉骨来形容其皮肤的白净、光洁和柔滑。

第二就是眼睛,富有神采,明亮灵活的眼睛也是美女的标配。比如明眸善睐、顾盼生姿这些成语都是形容美女眼睛的。另外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头发也非常讲究,以乌黑亮丽的长发为美,古代美女经常在头发上做文章,唐朝的宫廷发型就有三十多种。

第三就是容貌,但凡描述用上比如面若银盆,杏脸桃腮等词汇,基本都是大美女。除此之外,像樱桃小口,芊芊素细足则属于锦上添花了。而杨柳细腰则是和中国传统的生育观脱不了关系,腰越细才能显得臀部越发的丰满,而自古以来就有肥臀多子的说法。

古代人挑选妻子可和上面这些没有多大的关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古人的婚姻观。门当户对才是古人挑选儿媳妇的第一选择。在门第家世般配的基础上,还要看品德家教,这些都过关了之后,才是对外貌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四大名楼是哪些?分别有什么历史背景?

全文共 3051 字

+ 加入清单

不得不说人们是真的很喜欢“四”这个数量,古代的各个方面杰出的人、物都是有四个,比如说非常有名的四大美女四大美男,还有各种小说里面的四大家族等等,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四”。古代的四大名楼也是如此,历史上建造过非常多的各种“楼”,那么究竟哪四个才能入选四大楼呢?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名楼也是“四大”文化现象之一,不过说法太多,无法统一。查了查,起码有以下几种:

一、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二、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三、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光岳楼。

四、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大观楼。

五、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个人觉得应该是第二个排名最为合理,因为,鹳雀楼并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应该是中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一、滕王阁:

据传,滕王阁因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被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即滕王阁。

滕王阁历经1300多年来,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如今滕王阁连地下室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底下两层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侧配以“压江”、“挹翠”二楼,与主阁相接连,还有庭院、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相配。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之所以声名遐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此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史称“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滕王阁依城傍水,风光旖旎,历代骚人墨客多会于此,像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等都不止一次地到此游览,且都留下珍贵的丽词华章。

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和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 ,正厅是23.92 .x 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独领风骚的江西历史名人,像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应星、朱熹、汤显祖、朱耷等都彰显画面;画中人物有站有坐、有正右侧、有喜又怒、有哀有乐、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地位、身份、关系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即把江西的山川地貌、人文景观、旅游名胜,诸如庐山、龙虎山、青云山等都浓缩于一幅画上,蔚为大观,十分生动。上下两幅巨画连起来是“人杰地灵图”,惊服其巧妙构思!

第五层,是凭栏眺望最佳处。进入殿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中的两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邵华保存的毛泽东的手迹,制成一副主楼正门的鎏金巨联,给人古朴凝重之感。上面的照片是这幅巨联缩制成挂板,展于大厅内。

二、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屡建屡毁30余次之多,最后一次是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8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殃及黄鹤楼,仅存千斤宝盖接鼎一架。

1981年黄鹤楼重建破土,1984年建成新楼五层,高51.4米,底层各宽3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高9,2丈,加上7尺宝顶,为9.9丈)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

传说中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他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曲笛吹奏,道士跨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帮他致富的仙翁,在其地起楼,名曰黄鹤楼。三国时在临江的山巅建楼,首先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成为文人荟萃,吟诗、会友、宴客、赏景的游览胜地。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都登临吟哦,唐代诗人崔颢登楼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情景交融,脍炙人口。后来李白登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声大盛。细点诸多名诗绝唱,都是悲情愁绪、惆怅百感的华章丽句,难能和今人相比。真正借黄鹤楼表现博大胸怀的当属毛泽东。听罢:“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仅半阙词,就一扫郁闷、忧伤情怀。

1957年建大桥的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今楼距旧址约一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现在的黄鹤楼公园占地260余亩,除主楼外,还有一系列配套景点,游人自西向东拾级而上,有宝塔顶、百松园、白云阁、梅园、和岳飞亭等。。。。从南门进,经过有“鹅池”的那个公园,里面有碑刻、墨迹甚多,其中王羲之一笔写出的“鹅”字,非常醒目。

在岳阳楼前有一对铜制两只仙鹤立于龟蛇背上,造型甚美,很多游客在此拍影留念。

三、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古巴陵)洞庭湖畔,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市山、水、楼具备,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兵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称“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同样也是屡毁屡修,今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四柱、三层、飞檐、纯木结构,主楼高三层,15米,中间以四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三十根木柱,结构整体没有一颗铁钉,没有一道巨梁。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历史上,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一楼的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制品。

二楼的所嵌雕屏为公元18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形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之珍品。

三楼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

对上述三楼,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或全国三大名楼,并无异议。至于全国四大名楼,那第四楼是那座楼呢?有的说是蓬莱阁,有的认为是鹳雀楼,我看好蓬莱阁。下面将蓬莱阁略介绍如下,供读友参考。

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唐代这里建有玉龙宫和弥陀寺,宋代的1061年由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供人游览;明代万历17年(1589年)巡抚李戴在蓬莱阁附近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清知府和总兵扩建,才使蓬莱阁具有现今的规模。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称作蓬莱。

蓬莱阁建于山顶上,远远望去,恍如神话中的仙宫。蓬莱阁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960平方米,楼亭殿阁分布有致,建筑园林交相辉映,沿地势而建,协调壮观,山丹海碧,清风宜人,遂成为名扬四海的游览胜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欧洲古代宗教裁判官是如何审判异教徒的?全都是套路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310年的4月5日,在法国南部的土鲁斯城大教堂内举行了庄严的异教徒审判仪式。按照审判步骤,裁判官首先是宣读了忏悔者的悔过书。宣读完毕后开始让忏悔者开始面向大众公开悔罪,并且表示会效忠教会。解析来就开始对忏悔者开始宣判了,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忏悔者”会被判处火刑,将其火烧至四。那么欧洲古代宗教裁判官是如何对异教徒进行审判的呢?程序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忏悔者”只要被宗教裁判官给传见了,那么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从实招供”。他们必须要把涉嫌信奉异教的人全部都一一招供出来。至于受害者受谁指控的,受害人是无从知道的,若是一旦被指控了,那么罪名基本上就无法洗脱了,因为裁判官即是审判官也是保护告密者的人。审判官们总是会假定人有罪,即便是没罪也得给你安个罪名,除非涉嫌者能够找到足以证明他无罪的证明。审判官首先肯定是非常秘密的审问受害者,直到逼着受害者自愿公开承认自己是有罪的,那么异端判决仪式才会在教堂内举行。

公元1252年欧洲通过了准许使用刑具的规定,有了这个,裁判官就更加容易的逼取供状了。虽说在原则上,每一个受害者只允许受刑一次,但是这些宗教裁判官的套路很深,花招也很多,他们会声称后期使用刑具全部都是第一次的“延续”。只要受刑者不致流血或者死亡,所有被怀疑的对象都将受刑。若是证人也受到了怀疑的话,那么严刑拷问也是必不可少的。说白了,只要是有关的,全部都会受刑,哪怕是瞎说的,随便拉一个非异教徒的人,这个人也得被用刑。

很多情况下,受害者其实是无罪的,但是裁判官几乎个个都是杠精,而且都是那种高端杠,你是有理说不清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无罪的人也会被杠出个莫名其妙的罪名来。裁判官一旦被逼得供词,那么就会受到裁判官以及教会的依法审判,根据罪名的轻重开始定罪。惩戒轻犯的话也许仅仅只是需要做数次祷告或是去圣地进行朝圣一番,但是跟不肯悔改人的刑罚相比的话,那简直是一个天堂和一个地狱。那些不肯悔改的人不仅自己的家当要充公,而且可能连自己的小命也不保了。

这些宗教审判官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以说是很丧心病狂的,他们所谓的宗教审判甚至连一个死人都不会放过,就算是有远走他乡的人,只要在教会的控制范围内,也是很难摆脱的。若是此人在很多年前与异教有关联的话,那么此人也会被追究。而且在当时,能够推翻宗教法庭判决的人只有教皇,不会有第二个人。而且即便是教皇推翻了判决,有时候裁判官对于教皇的异议也只是充耳不闻,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宗教法庭的本身其实就是法律。

所以在欧洲历史上宗教信仰时代,这是一段非常黑暗的历史。不仅仅是因为战争,到处金戈铁马,就连宗教自己本身也是非常可怕的。由于这种套路极深的审判制度出现,当年很多人都是死于自己仇人的密谋举报,或是栽赃罪名。而且一带就是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搞出一个又一个的连带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为何古代人都爱吃?

全文共 3008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魏政权建立之后,拓跋珪边开对外扩张起来,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中国北方地区。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拓跋珪首先是杀了觊觎王位的皇叔,随后又吞并了实力强大的独孤部族。完成了安内的壮举后,拓跋珪又与后燕联手,一举击溃了宿敌铁弗部。控制了塞北的拓跋珪,率军东进,与后燕交战,夺取了黄河以北的大量土地。

在治国方面,拓跋珪相当注重文化教育,他以汉人的儒学作为统治根本,效仿中原王朝进行发展。除此之外,拓跋珪还逐渐将鲜卑民族转型为农耕民族。为了让北魏政权更加稳固,汲取了前车之鉴的拓跋珪将大量豪族迁离本土,保证了王朝的集权。纵观拓跋珪的前半生,就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帝王史。

然而,在拓跋珪过了而立之年后,这位励精图治的明君却像换了个人一样,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在《魏书》中,有这样一段骇人听闻的记载,书里的文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些事竟是拓跋珪所为:

“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

拓跋珪非但对身边的大臣挥舞屠刀,还经常坐在车辇中行凶,将那些抬着龙辇的下人一剑杀死,还立即让人“补缺”。每次拓跋珪出行,都要杀掉几十人,却没人能说清他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说,拓跋珪本就是心智不正常的杀人狂,那么,他做出这种丧心病狂之事实属理所应当。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人天性残忍嗜杀。

但是,三十岁前的拓跋珪明明是个励精图治且深谙儒道的明君,他怎么会变成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人恶魔呢?根据学者的研究,拓跋珪之所以转性,完全是因为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

那么,拓跋珪为何会患上这样的精神疾病呢?

学者通过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拓跋珪的心理疾病,与一种叫做“五石散”的药物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喜好空谈,所谓空谈,就是以“玄学”这种无实际作用的内容作为讨论题材。简单来说,就是思想空虚所致,当时的文人自认为自己已看破了大千红尘和生死之谜,以这种学说来谋求清净和享乐罢了。

我们熟悉的“大雪纷纷何所拟”典故,其实就是清谈的一种。喜好清谈的魏晋人士,在大谈玄学期间往往要佐以“五石散”,亦作为“寒食散”。这种药物实际上就是唐代“乳石散”的改良版,因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雄黄、石钟乳、青慈石、丹砂、白石英,所以被时人称作“五石散”。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这些药材的药性进行了注解,其中,绝大多数成分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根据现代化学来分析,这些药材中含有大量的汞、铅、砷、硫化合物。显然,五石散与古代的“仙丹”类似,二者唯一的区别是五石散是天然矿物,而炼制的仙丹则是人工提炼的化合物。拓跋珪之所以患上精神分裂症,关键便在这五石散上。

三国时期的名士何晏,是著名的“五石散”成瘾者。在当时,贵族人士以食用五石散为流行。据说,服用这种药物之后,人的皮肤会变得燥热,心情会随之愉悦,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幻觉。从药效来看,五石散的作用与现代意义的毒品别无二致。在服用了五石散之后,必须要佐以温酒和冷食,并不断地进行运动,穿宽松的衣服,这样才能让药性尽快散发。

显然,若这种药物流传到今天,肯定会被划分到毒品之列,只不过,在当时人们并不觉得五石散是一种于人体有害的药物,反倒认为常吃五石散能够让身体康健并益寿延年。

孙思邈曾就五石散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五石散大猛毒。宁食野葛,不服五石。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为含生之害……人不服石,庶事不佳;石在身中,万事休泰。唯不可服五石散。”

孙思邈认为,人们之所以要服用这种毒品,完全是因为它有着强烈的成瘾性,能够让人产生短暂的快感,并助长性欲:“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也对五石散进行过分析,他认为五石散就是一种与鸦片类似的毒品。

当然,除了五石散之外,拓跋珪的遭遇亦是使之患上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拓跋珪的前半生纵横疆场,在金戈铁马中度过了青年时光。不过在他建立王朝之后,却逐渐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处境中。北魏立足于中原地区,但却保留了大量的鲜卑遗俗。身为鲜卑人的拓跋珪,也不能像中原皇帝一样将国家治理得得心应手。

拓跋仪是拓跋珪的弟弟,穆崇则是拓跋珪最信任的部署,二人追随拓跋珪南征北战,屡立奇功。然而,在拓跋珪建立政权之后,这两个他最信任的人却做出了背叛之举,二人在皇宫周围设下伏兵准备击杀拓跋珪夺取政权。

拓跋珪揭穿阴谋后,考虑到此二人位高权重,羽翼丰满,若深究此事,必将牵涉甚多,以至于难以收场。此外,值此之际西方战乱频发,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所以拓跋珪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惩处这两名罪魁祸首。

虽然,拓跋珪表面上大度地宽恕了两人,但被最亲近的人背叛的滋味让他无所适从,这份打击让拓跋珪不再相信大臣。公元403年,拓跋珪以骄奢之罪,处死了平原太守和跋,并诛杀了和跋全族。因为和跋生前与中垒将军邓渊交好,所以拓跋珪又借故赐死了邓渊。

公元407年,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常山王拓跋遵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拓跋珪,因此招致杀身之祸,被拓跋珪赐死。同年八月,司空庾岳因“服饰鲜丽,行止风采,拟则人君”的罪名,被拓跋珪处死。公元408年,与拓跋珪素有旧怨的莫题全族被诛。

晚年的拓跋珪,就像是后世的朱元璋一样,设立了“侯官”,用以监视群臣。

拓跋珪的精神问题,甚至,直接引发了他与儿子的兵戎相见。

拓跋珪年轻时,曾在贺兰部见到了自己的小姨,拓跋珪觉得自己的小姨貌美,并向母亲提议迎娶小姨为妻。迎娶姨母自然是违背纲常的,所以贺太后立即以“是过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夺也”的理由回绝了。

谁知,拓跋珪不肯善罢甘休,他命人秘密地杀掉了自己的姨夫,强行将小姨纳为妃子,与其乱伦生下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自幼凶戾,喜欢抢劫行人,以扒光行人的衣裳为乐。拓跋珪见拓跋绍喜怒无常,便亲自将儿子倒吊在井口,直到拓跋绍奄奄一息时才将其释放。

公元409年,喜怒无常的拓跋珪公然怒斥自己的贺兰妃,并将其软禁在宫里,扬言要将其杀之后快。贺兰妃不得不向自己的儿子拓跋绍求助。那一年的拓跋绍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他暴戾凶狠的一面却毫不亚于其父。拓跋绍与宫里的太监合谋,在天安殿中持刀杀向自己的父亲。由于事发突然,拓跋珪没能在身边找到防身的武器,所以被闯入宫禁的亲生儿子手刃。

根据野史的记载,道武帝年间民间有个颇为灵验的女巫曾预言世间将会发生大乱,唯有“灭清河,杀万人”才能破局。拓跋珪听闻之后,立即派人屠杀了清河郡,随后,又开始着手杀“万人”。拓跋珪有个宠妃的名字就叫“万人”,拓跋绍与万人私通,两人合谋杀掉了拓跋珪。不得不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这起宫变或许就是女巫口中的“大乱”,而所谓“万人”,并不是屠杀万人,而是那名叫“万人”的宠妃。

正因为拓跋珪未能洞悉天机,没有意识到危险就藏在自己的身边,所以才被“万人”与自己的儿子拓跋绍所杀。

当然,野史之言纯属戏说,做不得数。拓跋珪之死,完全是他的精神问题所致。

也难怪孙思邈在当时就已提出了禁五石散的倡议,五石散竟让一个正常人变成见人就杀的疯子,这样的药物简直比毒品还要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代有房产限购令吗 古代房产限购令是什么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房产限购令,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这个制度,毕竟是要限制很多有钱人买过多的房子,不然让那些并不是很富有的人怎么买呢?那么除了现代以外,在古代有没有房产限购令呢?古代的房产限购令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有房产限购令吗

翻阅史书可以发现,历朝历代针对“房产限购”,都有层出不穷的政策。但古代的“限购”政策和当下的“限购”相比,其出发点和目的,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多出于对政权的巩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限制人口流动方便收税而采取房产限购令。

在西汉建立不久,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太后当政时,她曾颁布第一条“限购令”:“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二年律令·户律》)。翻译过来白话文就是说,你想再买一套房,可以,但你要买的房子必须紧挨着你现有的房子。这种只允许邻居间相互买卖房子的政策,大大限制了“多购”可能。

到了唐朝时期,统治者同样沿用了汉代“限购令”的做法。根据《唐会要》中的记载:“天下诸郡,应有田宅产业,先已亲邻买卖。”也就是说,买房不一定非买邻居的房子,但除了与业主定好价格签好合同,还得征得业主的邻居们同意。

2、古代房产限购令是什么样的

因为在西汉初年的时候政权刚刚建立,个人的土地私有化尚不明确。通常民众的宅基地都是朝廷统一给划分、分配的,一户人家只能够获得一块宅基地,为了便于管理和和稳定,政权朝廷并不希望出现土地兼并的现象。

同时,部分居民掌握富余的生产资料,获得大量的宅基地,而使得另一部分居民无安身之地,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同样也不是朝廷想要看到的。

于是,朝廷关于土地政策的方面更加严谨,朝廷给你划分的房子和宅基地,你当然可以有理由卖掉,但是在卖掉之后就不能够重新要求再次分配,并且,朝廷对于房子的购买的渠道一直持着严格限制的态度,你刚好想要买房子,你的邻居恰好要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所以在这种严格的限购政策下,西汉初年的住房交易记录是非常稀有的。

除此之外,西汉关于人口和房产对应的手段"手实"和"举发",虽然简单、原始、粗暴,但是极其的有效。

"手实"就是指家中有多少人,住了多大面积的住房,要自己上报。如果一些人为了少交人头税和财产税,就会把数字往小了报,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朝廷早就想好了对应的措施,就是以重利诱使邻居检举揭发。因为朝廷一旦查到某家虚报数字是确有其,就会将这一家收监,家中的一半财产充公,另一半呢则会交给那个检举的邻居,用作奖励。

因此呢,为了保证邻居们能够互相的了解彼此,朝廷就必须将每一家牢牢的按在一个地方定居。所以,让买邻居的房子不仅仅是为了固定居民的家产,更是为了朝廷的管理。

唐朝之后,房子的买卖就更加"奇葩"了,买卖自己的房子、地皮,还需要经过原业主和原业主邻居、族人的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六艺所指的六种技能是 古代六艺指的是哪六种技能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六艺所指的“六种技能”是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古代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乐:音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

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驾驶马车的技术。鸣和鸾: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逐水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传说有几种神珠 上古中原四大神珠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传说有三种神珠和四种神珠的说法,分别是鬼吹灯版本和镇魂街版本的,具体是什么哪些珠子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鬼吹灯上古中原三大珠版本

1、雮尘珠

在《鬼吹灯》系列中,扎格拉玛族千年以来始终受到“巨眼图纹”的诅咒,每一个人的寿命都不会超过50岁,且诅咒生效时身体布满红斑,体内血液呈金黄色。(赤中带金不愧是帝君流的血)。

要解开这个诅咒,需要找到雮尘珠。搬山道人到各大古墓寻找雮尘珠,虽然雮尘珠一度出现线索,但最终实力强大的搬山道人鹧鸪哨也没能将其找到,还是远走海外含恨而亡。

想想雮尘珠的这个逻辑:它能解除“巨眼图纹”的诅咒。这是谁说的呢?谁能证明呢?是有真实的案例吗?如果实践证明,能解除“巨眼图纹”的诅咒,那么诅咒已经解除了,还要找珠子干嘛?如果没有事实证明,那么谁能保证找到这珠子就一定有用?

还有,扎格拉玛族也是不存在的。

2、避尘珠

在传说和典籍里,一般不是叫“避尘珠”,而是叫“辟尘珠”。

在清朝的最后一科举人钟毓龙撰写的《上古秘史》中,介绍了“辟尘珠”的由来。传说辟尘珠来源于蜈蚣的头部,“辟尘珠”放在房间里,这房间可以一点灰尘都没有。刮风时,将这颗珠取出,大风能够立时停止,所以这珠子也叫做定风珠。

明朝陈仲琳撰写的《封神演义》中,作者想象了一个超级无敌大宝贝——“混元伞”,这把伞厉害了,“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它是由一系列宝珠穿成的,包括祖母绿,祖母碧,夜明珠,辟尘珠,辟火珠,辟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辟尘珠”在其中。

同样是伞的零件,凭什么“辟尘珠”就能是三大神珠之一?“辟火珠”不厉害吗?“辟水珠”不优秀吗?反正没有人看到过。

3、赤丹神珠

赤丹神珠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只是看名字就知道是个红色的珠子。这红色的珠子神奇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是三大神珠之一呢?这个都是作者的想象。

古往今来,谁还没有个美好愿望了?把希望寄托在神通广大的珠子上,辟尘珠,辟火珠,辟水珠……就应运而生了。

明代科学家、文字学家方以智撰写的《通雅》中,提到的名珠有四种——“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珠、照乘珠。”

如果一定要说有神珠,那也是古人说的这四种名珠,至少在古代典籍中能找到。

如果一定要说“华夏三大神珠”,拜托说一下是哪部典籍中有。镇魂街上古中原四大珠版本

1、羲和神珠

它是四大神珠之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它需要四大神树的灵力支持,否者就相当于没什么用处。其实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它最为可以划分空间的神物,创造最强的结界可是无时无刻不在消耗大量的灵力。这当然是需要神树的灵力供应,否则冥界早就暴露在人界面前了。而目前它在曹焱兵等人的手里没事未来武神躯联盟的象征。

2、轮转神珠

它不同于其他的神珠,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战斗力,不过她却可以召唤出无尽的恶灵,形成强大的军团。这样的能力,简直是势力扩展的神器。目前掌握在御灵史的手里,再加上王牌战力群英殿。灵域才成为其他势力一直不敢主动攻击的对象。不过未来群英殿很有可能会反叛,这个时候灵域也就只能依靠轮转神珠的无尽战力来喝其他势力抗衡了。

3、虚弥神珠

它目前在王国组织的手里,被称为克洛斯神珠。最关键的是,十骑士很有可能就是被虚弥神珠从不同的时代召唤出来的。但是好像红莲和弗洛德并不是啊,因为他们两人是同一个孤儿院长大的。而这个神珠可能会有很多人喜欢吧,因为它可以倒退时间,起死回生。但是从剧情来看,好像需要特殊的容器还能再次使用,就是不知道不用容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大家敢不敢一试?

4、无上神珠

目前在神武灵军团皇甫龙斗的手里。这个神珠是小编最喜欢的一个,因为它可以让人遇见未来,从而扭转乾坤。但是从应乘风的说法来看,好像不能随便的去改变未来,否则的话,无上神珠就会失去神力。但是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去改变历史,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得到或是去什么就可以了,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罢了。再说了,我们就算只有一次改变未来的机会,那么也足够了,毕竟我们只要改变一次就可以了。大家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失传的古代黑科技有哪些 揭秘五大失传古代黑科技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在这各种充满着各种神秘和位置。古代很多人的智慧一直都是个谜,曾经在历史上有着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黑科技,如今很多都已经失传了,无法再实现。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盘点5个连现代人都做不到的古代黑科技。

1、大马士革钢。

大马士革钢在古代最初称为乌兹钢,是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铁基材料,通过炼制合成的钢材,这种钢材在铸造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属于自然铸造成型的花纹钢,而现代的复制品则是通过不断的折叠锻打来形成花纹,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乌兹钢起源于古印度和中东,在公元3世纪通过与大马士革的贸易流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大马士革钢,这种炼钢方法比传统的钢铁更坚固、更灵活,主要用作刀剑铸造。

在战场上,那些挥舞着大马士革刀剑的战士,令人闻风丧胆,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强劲的兵器,它可以达到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尽管在今天,有现代铸造工艺使钢铁的材质远强于大马士革钢,但它的铸造方法至今仍然是个谜。

科学家分析,它是通过在钢铁中加入精确数量的其他化合物来制造,这些化合物成为了该物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这是一项非常高深的技术。

2、罗马混凝土。

罗马混凝土是大量运用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建筑上的重要材料,不管是道路、雕像还是宏伟的建筑,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它的特点是坚硬无比、结实耐损,不但不易分裂,而且还可以屹立不倒几千年。

现代的混凝土,学名:波特兰水泥。一般在超过50年后,结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需要长期不断地维护。

有研究分析称,这种混凝土是采用石灰岩、火山砂、海水混合物制成原浆,再混合一定比例的沙浆,自然硬化6个月后,火山砂与石灰岩混合会形成一种特殊晶体,可以通过加强界面区域有效防止裂缝的形成。

虽然这种制作过程大致能在实验中实现,但是无法运用在工业之中。因为这种古老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成分,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而且成品率极低,在现代社会中根本无法投入使用。

3、柔性玻璃。

公元37世纪,有一位玻璃工匠发明了一种具有柔性的玻璃,它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玻璃,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它不会破裂,玻璃工匠向凯撒大帝献上了一个用柔性玻璃制作的工艺品。当时凯撒大帝将它扔了下去,试图把它弄碎,但是砸出去的力度也只是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凹痕。

工匠甚至能用锤子把这个凹痕很快就修复好,凯撒不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开始担心这项发明可能会对白银和黄金的价格产生影响。

于是,他就将这名工匠杀死,这是一段记载在当时非常著名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同时,这段故事也一直被考古学家列为重要的议题。

不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商已经研发出类似的玻璃材料,2016年,一家名为Schott的公司,已经为大量设备生产玻璃,展示了一种具有弹性能够弯曲的玻璃,厚度比头发还要薄。然而,这还没有达到柔性玻璃的水平,因为连续的弯曲和扭动它还是会破掉。

4、希腊之火。

看过美剧权游的朋友,对这个场景一定记忆深刻。

一场海战,这里面有一种恐怖的武器——野火。

它的威力巨大,令数万军队中,有超过大半葬身于火海中,而这件神秘武器的原型就是希腊之火,在公元前7世纪,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长期遭受阿拉伯帝国海军的攻击,一位叙利亚人卡利尼库斯利用他发明的一种希腊火的神秘武器,轻松击退了阿拉伯人。

希腊之火是一种液体燃料,无需点火,触水即燃,装灌在虹吸喷射器中,喷射出超过10米的火舌击中目标。

类似于现代的火焰喷射器,在海战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根据现代科学分析,希腊之火的成分主要是由石脑油提炼,混合树脂、硫磺等易燃物质,最后添加一定量的磷化钙,磷化钙遇到水和潮湿的空气,可以分解出磷化氢气体产生燃烧。

直到14世纪,随着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正式灭亡,“希腊之火”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当时没有火药的时代,希腊之火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热兵器。

5、阿基米德射线。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根据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在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锡拉库萨时,阿基米德组织军队利用多面青铜镜,折射出一道强光到木船上,战舰瞬间燃起熊熊烈火,罗马军队被击败,溃不成军。

这种杀伤力武器后来被称为阿基米德射线,又名为死亡射线,在后来,罗马人再次入侵锡拉库萨时,阿基米德被罗马人杀害,这种“死亡射线”也随之消失。

在二战期间,纳粹也曾秘密研制这种死亡射线来扭转战局。

他们试图将一个面积为上百公顷的凹面镜运送到太空,这样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可以让温度瞬间上升至几千度,足以让钢铁融化,使沙子烧成玻璃,轻而易举地毁灭一座城市。

这项疯狂研究也随着纳粹战败而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国古代牧羊犬营养需求表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古代牧羊犬(详情介绍)

英国古代牧羊犬所需的营养包含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营养物质类似于其祖先在所获取的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物质。英国古代牧羊犬生活在英国西南部农场,通常被喂食羊肉和牛肉,土豆以及玉米,燕麦和小麦等谷类混合物。这类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比较适合英国古代牧羊犬的消化以及腺体功能的吸收利用。

第二类:适当均衡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维他命以及矿物质。对矿物质的需求是根据其古代生活环境中所含有摄取的物质,均由其祖先的遗传基因所定

英国古代牧羊犬的饲养者如果能够恰当的搭配营养来饲养会有助于宠物的发育和健康。相反,如果饲养不适当,狗将会出现很多疾病,例如:皮肤干燥,皮肤搔痒或者皮肤脱落,掉毛,红斑,湿疹等皮肤病。甲状腺,肝,肾等病变。如果能够正确的饲养,合理搭配英国古代牧羊犬所需要的营养就可以避免以上因为营养搭配不平衡所出现的病变。

至于一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需要讲究适量,而不是传统概念里的越多越好,一些微量元素或者矿物质超出了需求会对宠物的器官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病变。例如:钙质,其他品种的狗如果摄入过多的钙质,不能被完全吸收排泄的话,就会在肾脏里堆积,引起肾结石。但是对于英国古代牧羊犬而言,肾结石却是一个很好的钙质来源。可见其体型之巨大,四肢粗壮相对钙质的需求量也很大。

由于涉及国外作者的专利,仅仅列出了营养因素和来源,但是具体的搭配比例没能给出,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维他命 --------------- 来源

维他命A ----------------- 软脂酸的盐或脂

维他命B-1 ----------------- 硫胺和酵母

维他命B-2 ----------------- 核黄素和酵母

维他命B-6 ----------------- 维生素B6和酵母

维他命B-12 ----------------- 氰钴维生素和酵母

维他命D ----------------- 活性固醇

维他命E ----------------- 盐酸盐

维生素H

叶酸

氨基酸

矿物质 ----------------- 来源

钙 ----------------- 骨头

铜 ----------------- 葡萄盐酸盐或脂

铁 ----------------- 海藻

亚铁 -----------------

镁 ----------------- 葡萄盐酸盐或脂

锰 ----------------- 葡萄盐酸盐或脂

磷 ----------------- 骨头

钾 ----------------- 葡萄盐酸盐或脂

锌 ----------------- 葡萄盐酸盐或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趣话古代的男裙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裙子,现代人肯定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那是女性的专利。其实,裙子最初是男女同时穿的。

“裙”字,本作“君”,《说文解字》云:“裙,从巾或从衣,君声。”《辞海》“裙”字条下解释说:“古谓下裳,男女通用。”也就是说,古时候人们把上衣叫“衣”,把下衣叫“裳”。而“裳”就是裙子,不论男女,大家都是一样的。

裙子最初的产生应该是在原始社会。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在用树叶或其他原料做衣服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往身上一围,最初的裙子就这样产生了。此时的裙子当然不会是女性的专利,而应该是男女通用的。史书上记载说,上古时代的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意思是说黄帝是身着男裙——“帬”治理天下的。今陕西省黄陵县的轩辕黄帝陵前的黄帝雕像身上穿的就是裙子。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古代的“上衣下裳”制度,被视为最庄重、最正统的服装,就像现代人在庄重场合穿西服打领带一样。

商代人的服饰。上身的“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的“裳”长到足踝,并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麒”,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到了很讲究雅致和礼仪的周代,人们开始把“裳”的两片布合成一个圆筒。这个小小的改动使“裳”比商代更为漂亮、雅观。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争霸,战争频繁,马成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对于骑马的人来说,裙子就显得极不方便。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人们干脆把上衣和下裳合在一起,由过去从上下两截单独穿的“衣”和“裳”变成了上下一体。具体做法是,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后展开,布的右下角绕过双腿,从双腿前包到身子左侧,之后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样的方式裹到身子右侧,再用腰带束住,这就是风靡战国时代的“深衣”,其形状颇有些像我们今天的连衣裙。

汉魏六朝时期,男人穿裙子的风气极为流行、时尚。《宋书·羊欣传》里记载说,羊欣从小就喜欢书法,尤其擅长隶书,深得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喜爱。羊欣l2岁那一年,其父为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县令,王献之为吴兴郡(治所在乌程)太守。这年夏天,羊欣“著新绢裙,昼寝”。这时,王献之来到羊欣家拜访羊欣的父亲。临走时,王献之见羊欣穿的新裙子非常好看,一时兴起,“书‘裙’数幅而去”。羊欣醒来后,按照王献之给他书写的几幅“裙”字条幅练习书法,书法造诣“因此弥善”。

《南史·儒林传》里还记载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南朝梁武帝在文德殿与张讥、袁定等人一起议论“乾坤”二字的含意。梁武帝让群臣发表自己的看法,群臣怕自己的观点和皇帝不同引来杀身之祸,故“诸儒莫敢先”。而张讥却整容而进,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且辞令温雅,“帝甚异之,赐蒂、襦、绢等”,并说这是为了“表郷稽古之功”。由此可见,皇帝赏赐男裙在当时是一种较高的荣誉。

在汉魏六朝的上层社会中,“帬屐少年”非常流行,极为时髦。所谓“帬屐少年”,就是贵族子弟以穿裙子和木屐为时尚。以至于后来人们常用“帬屐少年”来比喻那些只注重衣服、装饰而不注重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纨绔子弟”的代名词。如《北史·刑恋传》里记载说:“萧深藻是帬屐少年,未治政务”等。

隋唐以后,男人开始不再穿裙子,但是,因为黄帝被公认为人文始祖,所以历代皇帝的服饰仍然采用“上衣下裳”制,只不过外面加了件龙袍而已。普通老百姓则男以“袍”为常服,而女则以“裙”为常服。其实,无论是皇帝的“龙袍”,还是普通百姓的“布袍”,和最初的“裳”,也就是裙子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