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双龙峡风景区(最新20篇)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是五A级自然景区。

    浏览

    3498

    文章

    1000

    篇1:柘溪风景区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柘溪风景区紧靠县城,以中低山为主,山水相间,呈湖泊型。加上周边的一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地质遗迹,组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胜地。

    自然景点有平湖丽色、双溪对口、烈马回头、阳光岛、飞月岛、白鹤瀑布、圣帝山云雾、相思岩、-涛声等40多处。沿资江逆流而上,或顺水而下,饱览湖光山色,领略和风丽日,可见青山似染、层峦叠嶂,云推雾拥、雨过云迁。水面开阔处,浩浩淼淼,可比洞庭;狭窄处,水天一线,胜过西湖。

    人文景点有大溶民俗村、桔园揽胜、茶山艳色、圣帝楼、白鹤殿、灵猴岛、祥龙山庄、水上乐园、渡假山庄、梦园山庄等20多处。大溶民俗村在耕作制造、衣食住行、婚丧喜庆、社会交际、信仰禁忌等方面存在着民俗事象,显得纯洁而古朴。古色古香的香粉棚、木板墙、杉皮瓦和水车,勾勒出原始风情。

    境内冰碛岩,连绵三个山头,有700多米长、100米高,碳酸岩含量高,是冰川形成的沉积物,当地群众俗称“天然混泥土”。以前,全世界还只有非洲发现过,而此处冰碛岩无论其规模还是岩石质量,均称“世界之最”。

    该景区已获国家旅游局授予的“A级景区”铭牌,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昆仑关旅游风景区

    全文共 3086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巍巍昆仑,千古雄关。矗立在南宁市境内的昆仑关是我国著名的关隘,举世闻名的昆仑关战役旧址,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中宣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11月区宣传部命名为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3月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关通鸟道,万仞锁螺峰。”昆仑关位于南宁市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为桂南地区通往桂中地区的咽喉。秦始皇统一岭南时设关,宋代始建关楼,后历代不断重修重建。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和文人墨客为昆仑关题诗题联。

    “倭师几处留残垒,汉帜依然卷大风。”1939年冬发生的昆仑关战役是我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场惨烈的攻坚大捷,是南宁有史以来最能感动中国的壮丽篇章,成为与台儿庄大战、平型关战役同享盛誉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名篇。昆仑关大捷是南宁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昆仑关现保存有“陆军第五军阵亡将士墓园”,建有南牌坊、331级花岗岩台阶、阵亡将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纪念碑亭、北牌坊、日军少将中村正雄之坟墓、墓碑及金龙山、仙女山及441、660、653高地等多处昆仑关战役中的阵地、工事遗迹等,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在墓园的各个建筑上,同时完整保留着蒋中正、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于右任、何应钦、徐永昌、张发奎、余汉谋、顾祝同、陈诚、张治中、杜聿明、林蔚、黄旭初等15名国民政府党政军要人的题词题联真迹,这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

    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成立了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昆仑关景区总体规划。规划总体面积为16平方公里,分为纪念缅怀区、博物馆区、古关楼区、碑林区、关帝庙区、军事拓展区、休闲娱乐区、南北门区等10个区。

    昔日抗日旧战场,今为旅游新景观,成为南宁的历史文化新亮点。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于2008年12月18日建成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由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长子戴复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研究院院长)设计。博物馆分为序厅、浴血昆仑厅、支前厅、缅怀厅4个展厅。博物馆全面展示了1939年12月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震惊中外的昆仑关大捷的战斗场景。

    2009年12月,民革中央、民革广西区委、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纪念昆仑关大捷70周年系列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全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市委、市政府等区市领导嘉宾250人参加了活动。

    南宁市将昆仑关作为“十二五”期间市重点开发建设的三大旅游景区之一,加快昆仑关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产业,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促进广西(南宁)经济发展的标志性的历史人文品牌景观,打造成为全国及亚洲具有影响力的抗战历史文化遗址和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祖国和谐统一大业的新平台。

    昆仑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继平型关、台儿庄作战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战后,人们在山下修建了一座三门四柱石碑坊,山顶上也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碑亭,从牌坊到山顶有一道331级的石级道。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介石、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题词、题联或书刻碑文纪念这一战役。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许多学生、群众到这里凭吊、瞻仰和祭扫。

    桂南天险的古战场宾阳昆仑关,古往今来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兵家必争的战场和要塞,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广源州侬智高起兵反宋,欲得邕桂七州节度使,不果。四年(1052)占邕州,自称仁惠皇帝,建“大南国”,旋掠峦、横、贵、浔等九州,围广州城,汴京震动。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几次派兵征讨,因昆仑关被侬智高部署占领,已修建为坚固堡垒,而且附近山头,均驻有守兵,居高临下,宋军多次冲锋,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就在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作了不到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宋仁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当时,宋军连吃败阵,军心动摇。狄青受命之后,鉴于历朝借外兵平叛后患无穷的教训,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他大刀阔斧整肃军纪,处死了陈曙等不听号分之人,使军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屯集了大批的粮草,依智高的军队看到后,以为宋军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皇佑五年(1053)元宵节,善于用兵的狄青宣布全军休息十天,以庆祝佳节,犒赏三军,安排各营大事张罗,饮宴三天。正月十六日晚,部分校尉还在饮宴,狄青却突然悄悄传令整顿队伍,一面派出小部队佯攻昆仑关,一面亲自率领先锋部队,用时一昼夜,从宾州绕道潜行昆仑关东约十华里的佛子坳,经长山驿,在关山堡消灭一守军后,大军直抵归仁铺,与侬智高亲率从邕州倾巢而出的步卒展开激烈的战斗。狄青施用“间道绝关”的战略,成功越过昆仑关,迫使邕州侬智高手足无措,归仁铺一役一败涂地,这就是使狄青传名于世的“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举。夜袭昆仑关是侬智高与北宋作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侬智高部形势急转直下,最后被全部歼灭。

    宋熙宁九年(1076),交趾(今越南北部)王李乾德派李常杰入侵广南,围困邕州,屠城掠妇。敌将李常杰派兵从钦廉横峦间道潜兵袭据昆仑关,截断从桂州(今桂林)来援邕州已进驻大夹岭驿的宋将张守节部。张闻交寇企图占昆仑关断后路,急急回兵以期保关。不料交寇已先占据,张部至昆仑关前,被伏兵首尾夹击。此处两边高山,无路可逃,全军覆没,张守节死阵。

    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金陵(今南京)率部折回广西,其骁将赖裕新经宾州图取南宁,领军二万之众欲渡捷径昆仑关。不料被八塘团总欧阳光、韦怀玉率团练据关守险。赖部强攻数日夜,伤亡很重,不能取胜乃退兵,只得绕道武鸣高峰隘前往南宁。

    1925年2月,滇军进攻广西,占领南宁,派兵扼守昆仑关。5月16日,桂军李宗仁等部分兵进攻昆仑关。一支由马岭直接正面攻击关的北面,另一支绕道包抄九塘圩,从南面进攻昆仑关。两军在昆仑关地段血战一昼夜,滇军经受不了首尾夹击,不得不弃关,向南逃窜。桂军咬尾不舍,追至八塘,又勇击滇军一昼夜。

    1930年7月,滇军再次围困南宁城,又派兵据守昆仑关和高峰隘。10月,驻桂林、柳州的桂军李宗仁、白崇禧部企图驰救南宁被困的桂军,但因昆仑关和高峰隘驻有滇军重兵,无法通过。李、白桂-而取道忻城县至武鸣县境,找识路径之人当向导,选择在两处险隘之间的山林小径,跨过高峰山脉,抵达邕郊。在内外夹攻的形势下,滇军终于10月13日撤离南宁。而扼守昆仑关、高峰隘的滇军,枉然空守。

    据史籍记载,昆仑关历史上曾发生过9次战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狄青夜袭昆仑关和抗战期间的昆仑关大捷。

    昆仑关

    电话:0771-2020856

    地址:南宁市昆仑大道50公里处,宾阳县和邕宁区交界处

    思陇镇:思陇镇位于宾阳县西南部,居抗日胜地昆仑关下,与二县一区(武鸣县、上林县、兴宁区)六乡镇(陈平、新桥、昆仑、罗波、巷贤、太平)相邻,距南宁市69公里,距县城20公里,面积173.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9.8万亩,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南梧二级公路和宾武公路均途径全镇,是进入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全镇共辖1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212个自然村,人口6.3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象州县象江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象州县象江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象州县象江水利风景区景区位于来宾市象州县,依托古象温泉、冷泉和象江等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54.4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04平方公里。景区内象江、水晶河、罗秀河、北山河、石祥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生态环境优良,田园风光浓郁,人文景观丰富。景区以发展温泉养生度假、凉泉休闲娱乐、象江滨水商务为核心,形成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和产业带。在景区发展中,坚持以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建设秀美山川,改善人居环境为主旨,实现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沂河刘家道口枢纽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沂河刘家道口枢纽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沂河刘家道口枢纽水利风景区,就坐落在这片大河缠绕,风光旖旎的土地上,如一颗璀璨明珠,光芒四射。沂河又名沂水,纵贯临沂南部平原,河水环山绕崮,款款南行,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茵,呈现出碧水青山,天光云影,林果葱郁,稻花飘香的旖旎风光。平日她宛若处子,静流如歌,默默地滋润着两岸的生灵;汛期她浊浪滚滚,大河东去,造就壮观美景。正如明代诗人伍文献游览沂河时所写的七律:

    马逐芳春草路竿,胜游应说到沂川。

    和风软泛桃花浪,暖气轻浮丽日天。

    俗虑尽随流水去,襟怀都向碧波前。

    追思点瑟当年事,吟咏归来兴浩然。

    沂河刘家道口枢纽水利风景区正是依托沂河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建设,与周边遥相呼应。景区位于临沂市区南部,南起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北至小埠东拦河橡胶坝,南北长约13公里,依托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和上游回水段而形成,汇水面积1300公顷,滩地面积1000公顷,蓄水量为0.42亿立方米。景区水利工程景观宏伟,水工建筑类型多样,结构新颖别致,是一座集工程特色、自然风光、生态和人文资源为一体,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水利工程。

    近几年,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以“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为理念,准确把握风景区发展方向与定位,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按“一水、两岸、三区”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形成了防洪工程安全完整,集休闲、科教、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公益性精品水利风景区。

    水工程:雄伟壮丽

    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沂河干流中下游,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中涉及全局防洪效益的关键工程之一,由刘家道口节制闸、彭家道口分洪闸、李公河闸、李庄闸以及刘家道口、盛口、姜墩三处灌溉放水洞等工程组成。刘家道口节制闸,被誉为亚洲平原第一闸。全长649.06米,左桥头堡呈斜面造型,彰显着现代气息及力量感;风帆的造型,寓意乘风破浪,守卫一方平安;水闸横卧于沂河干流之上,纵贯东西,如长城,似雄关,宏伟壮观。枢纽调度中心高 20.8米,设计造型为“天上飞来的陨石”,给人以厚重、力量、阳刚之感。工程运行后,一次性蓄水可达5863万立方米,在上游临沂城区形成了13平方公里的水面,成就了一个碧水盈天、润泽民生的“大水城”,向世人展示着迷人风姿。整个刘家道口水利枢纽,两闸一楼组合成了主要建筑群,呈“L”形,坐拥上游宽广水面, 似一道钢铁雄关,矗立于广袤大地之上,倒映于碧波湖水之中。景区内玉带一般的标准化堤防、飞架两岸的公路大桥,气势如虹,如卧龙横躺,承载着过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绿草茵茵的沂河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干净的马路街道,构成了一幅完美的人与水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美丽画面。

    水环境:生机盎然

    沂河防洪大堤纵贯景区,融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为一体。堤上一条大道纵贯南北,堤下林茂果丰,绿树如荫,不仅是防汛的安全保障线,更是优美如画的生态景观带。数以万计的苗木,3800亩的绿化带,无不让人感到清新自然,心旷神怡。北方植物大观园、小皇山遗址公园,形成了“桃李争春、绿荫护夏”的美景。景区两岸均为滩涂湿地,各种奇花异草、珍奇古木,参差错落,与沿河各种休闲设施相映成趣,“虽为人做,宛如天成”,组成一串串清新明丽的诗句。优越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翔鸥云集,鸟语花香,人文景观、工程景观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整个景区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水文化:异彩纷呈

    临沂自古便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上古时期,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临沂,书圣王羲之的洗硕池里也流淌着沂河水。古代临沂人借助沂河水系打造了“琅琊八景”——沂水拖蓝、泥沱双月、苍山叠翠、平野晓霁、野馆汤泉、孝河凝冰、神峰积雪、普照夕阳,为临沂沉积了浓厚的水文化。建国以来,为改善旧临沂穷山恶水、旱涝不收的情况,沂蒙人民打响了“千库万塘锁蛟龙”的战斗,1957年莒南厉家寨整山治水工程被-:“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沂沭春秋”、“汉晋文化”、“汉墓竹简”、 “古墓之谜”、“红色之都”、“书法名城”、“治水文化”、“沂河诗歌”等一批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反映了沂河源远流长、人文璀璨的历史文脉。沿岸青啤文化广场、水上运动中心、宇帆湿地公园宇帆国际度假村等这一系列的文化休闲功能建筑的建设,将人文的精华与山水的精彩尽情地展现,串起了四季变幻的颜色、串起了沂河千年流淌的文化。

    水运动:热情四射

    景区发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河流资源优势,做足水的文章,沿河建设了多处健身休闲广场,滨河百里健身长廊镶嵌在沂河两岸,已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挂牌的“国家级户外健身基地”,蓝天下的蒙山沂水显现出一份别有的健康与美丽。丰富而适宜的水资源让这里成为各类水上运动的首选之地,F1摩托艇世锦赛、2011世界杯滑水赛等赛事、龙舟赛、帆船比赛、2012年首届中国帆板大奖赛相继落户这里,让这里活力迸发,热情四射。端午节龙舟比赛、帆船赛、滨河万人长跑、滨河自行车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水上运动的品牌。

    水之夜:华灯璀璨

    夜幕下,景区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刘家道水利枢纽如船似帆、如梦似幻,宛若一颗明珠镶嵌于沂河水面。景区两岸华灯齐开放,一片灯火不夜天,波光粼粼一水间。河水倒映岸边鳞次栉比,两岸霓影五光十色,在波光中摇曳和变幻,一会儿似乎伸手可触,一会儿又遥不可及。两岸照明灯、草坪里的地埋灯、广场中的黄色泛光灯风华绰约,瑰姿艳逸,散发出迷人的时尚魅力,使人如梦如幻。河中间那隐约可见的飘摇着的几只小船,或近或远,更是增添了无穷的诗意。风景本如画,入夜更朦胧,滨河沿河夜景美,让人沉醉不愿醒。正是

    夜景映入眼帘中,枢纽新桥似火龙。

    两岸灯光出倒影,一湖亮点若繁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天龙峡风景区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天龙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一道2005年5月之前从未有人能穿越的峡谷。天龙峡风景区位于凤凰古城西部的阿拉镇境内,在黄丝桥古城和中国南方长城之间。天龙峡以其险、奇、峻、秀、幽著称。两岸峰峦重叠,山高水险,草木幽深,峡谷最窄处不过2米,地势甚为险要。谷中美景成群,峡谷中百余米高的飞流瀑布直泻龙潭,有水声如雷的雷公潭,有天龙千丝泉的绝世奇观,有300余米高的悬崖绝壁——鹰愁崖,有风光独特的——一线天,有幽谷小瀑布,有潺潺的幽溪流韵等。天龙峡的绝世景观胜似鬼斧神工,独步苗疆,素有“苗疆第一险谷”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西泉眼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西泉眼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西泉眼水利风景区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依托大Ⅱ型水库——西泉眼水库而建。

    景区属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面面积41平方公里,碧波荡漾,四面环山,自然景观丰富,环境静谧幽雅。景区所在地曾是金人建都之地,有距今800多年前的金代文化遗迹,更有清代建制以来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景区建设结合水库应急维修加固工程,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和景观改造,具备一定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大开发潜力。景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保护,采取无投饵天然养殖,较好地处理了开发同水源保护的关系。

    信息来源:水利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樱花山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樱花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樱花山水利风景区位于邹平县南部山区,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而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27平方公里,属于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建设以“保护生态、回归自然、享受绿色”为理念,融“山、水、林”为一体,形成了五湖相拥相连的生态水系,构建了“以山为骨、以河为脉、以绿为体、以水为魂”的生态水保建设格局。景区集观光、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当地城镇居民休闲的理想场所和中小学水利科普教育基地。景区现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碧潭风景区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碧潭位于新店市北部,是大台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也是许多老一辈台北人旧情绵绵的约会地点。碧潭因岸边山壁陡立峻峭,又称赤壁潭,地当新店溪的中游,此处山峰回转,河岸特别宽敞,水色澄碧,平缓深广,在新店溪沿岸素享盛名,曾被誉为台湾的十二大胜景之一。

    碧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首推碧潭吊桥。建于1937年,桥长200公尺的碧潭吊桥,宛若长虹卧波地点缀着碧绿的潭水,伫立桥上,俯望叶叶小舟悠游于天地间,远眺新店溪曲折迂回行来,山光水色,明丽秀朗;然年事已高的吊桥,已出现钢索断毁的老态,为安全起见,台北县政府已积极展开救援工作,依原貌整修旧桥,让碧波桥影成为碧潭恒久的标记。

    北二高碧潭桥为碧潭的现代奇景之一,长850公尺的弧形拱桥,主孔跨径长达160公尺,是岛内目前最长的预力混凝土箱形桥梁,恰与老旧的碧潭吊桥形成强烈对比,为碧潭带来全新的景象;而河岸亲水公园及小木屋卖店,也增添了西岸的游憩性。

    黄昏时,潭面笼罩在一片霞光之中,夕阳余晖,美景无限;夜晚的潭边则聚集了一群摊贩,构成极富乡土味的小市集。夜游碧潭,别有一番风情;若时间充裕,也可在此住上一夜,细细欣赏碧潭晨昏之美。

    乘车风向标:

    1、由台北市公园路搭新店客运往新店、乌来的班车,于碧潭桥头站下车,循指标前行即抵。

    2、搭捷运新店线,于新店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景区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外山乡乾溪村溪东路1号

    景区介绍:

    外山云河谷景区位于泉州山美水库上游,永春县东部外山乡境内,毗邻国有碧卿林场,距永春县城25公里,其中省道306线均横穿而过,泉三高速、双永高速出口距离景区仅20分钟车程。

    景区内有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景区内林海苍茫,层峦叠嶂,飞瀑流泉,怪石嶙峋,奇葩异卉,梯田如画,构成了风景区奇特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峡谷内风光绮丽,瀑布星罗密布,河流穿越缠绕整个峡谷奔涌而下,河水清澈,峡谷湖泊曲径通幽,两岸植被茂密葱郁,这里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凉爽宜人、秀丽的峡谷山岚叠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景区周边有着质朴的乡村农业资源,且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外山山外山、云河河上河”。云河谷山皆灵秀、水皆清纯、石皆奇异,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林木葱郁,秋季红叶满坡,冬季梅花如雪,空气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5万个以上,是贴近自然、回归本真、陶冶情操、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

    游览路线:云河谷→东关桥→老醋厂→魁星岩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特色农家菜、石鼓白鸭汤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通广教寺风景区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南通广教寺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广教寺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据《通州志》记载:“唐总章二年,由上即建大雄宝殿、殿阁、方丈室”,山在巨浸中,设舟以济,号慈航院,后改广教寺”。狼山奉祀的开山师祖是僧伽,又称狼山大圣。传说当时狼山为白狼精占踞,大圣菩萨僧伽与白狼精斗法,以一袭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恶狼,白狼只得让出此山。从此这里香火兴起。成为佛教乐土。僧伽是唐朝高僧,唐高宗时,曾到长安、洛阳游历,为人治病,名声大噪。南游江淮时,医病治水,为百姓称道。唐中宗尊为国师。后世称他为“大圣菩萨”。

    广教寺的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分山上山下两部分。山下的建筑主要有大佛殿、轮藏殿、大悲殿、金刚殿、藏经楼、晒经楼、枕山楼、方丈室及僧寮等。山顶有广教寺的主要建筑群,有山门,萃景楼、圆通宝殿、大圣殿、还有葵竹山房、三仙祠、支云塔等。广教寺周围还有唐文学家骆宾王墓、望江亭、御碑亭、平倭碑亭、清末革命者白雅雨墓等景观,有双眼石、鸽子岩、磊落矶、寒玉泉、名盘醒石、仙人洞、净智泉、题名坡、狮石、滴珠岩、海月岩等名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药水峡森林风景区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药水森林风景区距康乐县城西南26km,距省会兰州市150km,是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3万亩。

    关于药水峡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唐朝年间,当地群众患上了一种让人肚子痛、腿子痛的传染病,乡亲们到处求医问药,谁也治不了这种怪病,并且还传得十分厉害,患者十之八九命丧黄泉……药王孙思藐听到这个消息后,一路风雨兼程赶往此地。因为病人太多,他便在山坡上搭起了大锅,将中草药熬成药汤分给病人们喝,许多病人喝了之后,肚子不痛,腿不痛了。在那年农历五月十五这天,药王正在山坡上煮熬中药,眼看中药就要熬成了,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煮满中药汤的大锅和药王的药葫芦刮进了山坡下的一眼泉水中,药全倒完了。正好这时有一个农民脚背挖破了,鲜血直流,药王就让他把受伤的脚伸入泉水中,一会儿伤口既不痛了又不淌血了。后来人们争相取喝这泉水,都觉得有强身健体,医治痛疼的奇效。所以,人们把倒入中草药汤的那眼泉水,起名为药水泉,把这个峡谷取名为药水峡。

    药水峡,神奇的来历和潺潺的溪流,自古以来一直缓缓流淌着美妙的传说,容纳着无穷旖旎的风光。药水峡谷呈南北走向。由于受地质褶皱变化的影响,群峰突兀,山势陡峭,峡谷幽深,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湿润,孕育了典型而丰富的生物种群。植物资源有800多种,其中乔灌木植物有150多种,野生木有17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60多种,鸟类150多种。这里山水草林、飞禽走兽互相依赖,和谐共存,构成了自然生态的生物链。春天,峡谷山花争艳,万木吐翠,山顶白雪皑皑,云霞飞渡。夏天,烟雨朦胧,林涛起伏;激流飞珠,蜂鸣蝶舞。秋天,红叶如霞,山果垂枝;鹰矫鹿肥,候鸟云集。冬天,山峦起伏,银装素裹,洁净无暇,万山如睡。呈现出一幅优美的高原峡谷风光。

    位于峡谷口的药水水库,两面环山,中间峡谷,筑坝拦河,蓄水为湖,占地150亩,库容190万立方米,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新建的人工湖——荷叶湖,亭台林立,回廊曲折。湖西侧照壁山上的药王殿,彩栋飞檐,精巧玲珑。仙鹤岭上的仙鹤亭琉瓦悬阁,古朴典雅。掩映于丛林之中的太子山度假村,设计新颖别致,装饰豪华考究。位于游区中心的母山和太子山高峰石墩,貌似两口大钟,如一模铸出,母山底小而石墩高大,母山在前而石墩在后,屹立在群山之中。母山海拔3010米,其上修建的嘹望塔,云雾缭绕,高入云天。登上顶峰,远眺太子山巍峨挺拔;纵揽胭脂三川风景如画;俯瞰药水峡谷幽谷深涧,碧水蓝天,林木森森,山花烂熳。山竣峰秀,峡幽壁俏的天然画卷与高峡平湖、碧波涌翠的绚丽图景交相辉映,营造出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令人荡气回肠,豪情满怀。

    药水峡就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就像一首清新的田园诗,使无数游客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无量台风景区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无量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无量台风景区位于汉光武帝刘秀故里——吴店镇二郎村与舂陵村交界处(汉十高速吴店出入口向北200米),南邻滚河北岸、北壤枣阳城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8万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无量台始建于东汉,昌盛于明代,后人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功德在此兴建无量台,其殿自基自顶,无梁无柱,砖石拱顶,飞檐翘壁,风格奇特,令人叹为观止,文物价值极高。

    无量台风景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文化共存共荣的古文化圣地。在这里,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不仅有以真武、老君为代表的道教文化,还有以观音、弥勒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更有以刘秀、关公为代表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东汉儒家文化.

    内有大小殿宇有10座,分别是:关公殿、光武殿、祖师殿、观音殿、财神殿、娘娘殿、老君殿、转运殿、土地庙、(前期)祖师庙。各类景观18处,分别是:圣地广场、圣地门楼、圣地月湖、圣地拱桥、圣地花园、圣地画廊、圣地无量台、御乡饭庄、御湖仙岛水上游乐中心、舂陵游园及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产品展销中心、大型生态休闲广场停车场、三星级旅游公厕等其他配套设施一应齐全,是品汉武文化、祭祀光武圣德、赏万花休闲最佳之处。

    无量台风景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文化共存共荣的古文化圣地。在这里,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不仅有以真武、老君为代表的道教文化,还有以观音、弥勒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更有以刘秀、关公为代表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东汉儒家文化。

    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白水皇村就与无量台风景区遥遥相望,近在咫尺,而且景区里的无量台正是当年刘秀舂陵起兵时的点将台和祭天台,可以说东汉文化的建立就是从这里的开始的,同时它又是元代大天文学家郭守敬自河南嵩山来枣阳观测天象的天文台,因此在省文物界又有“双文物”之称。

    二郎村:二郎村简介二郎村地处枣阳市吴店镇北,南临汉十高速公路,北接汉丹铁路,寺沙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版图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21亩,现辖16个村民小组,居民1029户5472人。二郎村现有党员120名,设置村级党委一个,下设三个支部,十五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村-、村委会主任杨远甫现年61岁,1989年3月参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汤沟风景区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汤沟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境内,与关门山相毗邻。公园面积21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0%,植被完好生态自然。“绿石谷”、“和尚帽子”、“汤沟温泉开发区”,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

    春天,映山红、杜鹃花映满峰巅崖头,天女木兰,花香四溢,风资绰约。夏天,绿石谷中柔嫩情,勃发苔藓绿、黄、青,五女峰峭美如画,叠瀑飘纱雾迷蒙。秋天,七角枫叶、九角枫叶满山遍野,谷映红霞。这里还有抗日联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抗联英雄宋铁岩纪念碑,六十年代中央军委修建的东北作战地下指挥部等人文景观。汤沟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热泉水含18种矿物质,对关节炎、风湿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汤沟的景致依时而变化。初春,簇簇映山红,大杜鹃花铺满峰巅崖头;盛夏,满谷湿地,绿苔茵茵,上百种花木争奇斗艳。更有那天女木兰,花香四溢,风姿绰约。深秋,万山红遍七角枫、九角枫,形成红霞落谷谷映红的美丽景象。隆冬,飞雪迎宾,冰崖万丈。这里季候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别有特色,令人留连忘返。

    “绿石谷”景区;三沟九瀑、十流数十泉,五峰峭苍穹。还有五女峰、双龙潭,南北天门瀑布,苔藓绿石,峰岚叠瀑,伟岸俊气,天造地设,千古奇绝。有诗曰:绿石谷中柔嫩情,勃发苔藓绿黄青。五女峰峭美如画,叠瀑飘纱雾迷濛。

    “靖宇石”景区,有抗联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杨靖宇将军曾经坐过的靖宇石,地热温泉发源地、巍峨耸立的笔架山。

    “和尚帽子”景区;此山型似和尚帽子而得名,海拔1234.4m是辽东最高峰之一。当你进入该景区仿佛到了原始天然境界,白桦树枫叶数混交成森林浴场。南峰岭上有抗联英雄宋铁岩纪念碑。密林深处有六十年代修建的地下战备指挥所等人文景观。

    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丰富的地热资源使这里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总经理程晓明欢迎您到这里旅游度假、疗养。

    联系电话:6134033、6134055

    草河掌镇:本溪满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郭家堡、套峪、崔家坊、瓦坊、姜家堡、草河掌、马骥、佟家堡、胡家堡、榆树10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林业、矿产。农业主产玉米、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溪文苑风景区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北溪文苑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春天的北溪,100多亩近万株粉红、深红、纯白花瓣的桃花绽放山谷,到处弥漫着桃花的清香,沁人心脾,木栈道蜿蜒其间,爬满缤纷的落英,缓缓舒展桃花浴的浪漫与闲逸,现已形成福建“桃花第一谷”。

    北溪文苑生态旅游区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北溪村,是泉州首家生态旅游自然景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福建最美乡村。

    三大瀑布:北溪文苑旅游景区占地方圆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0000平米,内有三大壮观瀑布:九叠泉瀑布、石门溪瀑布、双溪瀑布,其形如仙人解佩,如白练垂天,亦似玉龙饮涧。激石泉响,吼声如雷,银注幽潭,飞珠似玉,如烟似雾;三大瀑布鬼斧神工,各具特色,蔚为壮观。山间石径、沿山木栈道,曲折通幽,景色醉人。景区半山处分别建有各色亭台楼榭,以便游人观赏美景,分别取名为醉春亭,悦色亭,云从亭,游心亭,晤对亭。登高望远,溪桥流连,翠峰群峦秀美,峭壁奇峻,植被苍翠,瀑布飞悬,莲塘相连,田园交错,村居如画。

    天然氧吧:北溪生态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有杉、松、黄桐、重阳木、米槠、木荷、枫香、闽粤栲、桂花、樟树、小叶榕等1000多个树种,种有芦柑、龙眼、早种6号枇杷、文旦柚等名优水果5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8%,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57300个,到此真是置身天然氧吧之中。

    北溪书院:景区先后修建了北溪书院,还设立了北溪画苑、藏书阁、藏经阁等。画苑内设观赏画廊,展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徐寒的书画艺术作品。“神生书画外,意出空妙中”,他的书法洒脱干练,下笔举重若轻。他善作画,以竹石和花鸟为最擅。

    (图片来源:北溪文苑旅游景区)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北溪村

    类型:山瀑布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595-27008888

    开放时间:

    8:30-17:30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昙华山风景区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风景区

    昙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大姚县境中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48.13公里,主峰海拔3117米,森林茂密,奇峰竞秀,巍峨雄伟,系百草岭群峰之一。山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飞泉叠瀑,藏于深涧,奇花异卉遍布山岭中,名木古树零星分布。阳春三月,漫山马樱花树点缀其间,火红一片,朵朵山茶,片片杜鹃配于其间,花潮似海;冬春多雪,有北国风光的美景;夏秋多雨雾,云雾弥漫,缭绕山间,变化无常,幻若仙景,雨后初晴,彩虹飞架,景色绚丽,古人谓之“月华扬彩昙”。

    昙华山风景名胜区于1993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省民族文化研究所授予“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的称号。景区内自然景观较多,有千柏林跳脚台、高氏镌石、滴水岩、蒸人甄子煮人锅、鬼门关、拉窄么瀑布群、猿人石和昙华夕照等自然景观,景区景观以雄、险、奇、秀的崇山峻岭和隘谷地貌为主,并伴有古树名花,飞泉奇石,叠水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九台观风土民情风景区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九台风土民情风景区

    九台观风景区位于陕西宁强县东南,九台观景区自然风光独特秀美,以九座相连的山峰而得名。主要由九台观、宝塔寺、李家洞三个景点组成,三个景点紧相连,景观特色不同风采各有千秋,九台观为峰顶一道观,远远遥望,秀美险绝,势欲腾空,一年四季游人香客不断。宝塔寺,因山岩上下层叠状如宝塔而得名,上下绝壁,仅一羊肠小道相通,实乃绝佳景致。明初羌民起义领袖田九成曾以此为据点,抗击明军,寨口石刻寨名至今犹存,宝塔寺下山腰有溶洞名李家洞,洞内钟乳千姿百态,深幽莫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天竺山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天竺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天竺山水利风景区位于福建厦门市海沧区西北部,距厦门市区仅36公里。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有天竺湖、两二湖、皓月湖、百竹园、揽月路、好望角、鸳鸯溪谷等自然景观,可谓茂林修竹与清流水色同在。人文景观60余处: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唐代的真寂寺遗址,系集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天竺湖位于景区东部。这里隐藏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唐风遗韵的独特魅力。盈盈湖水,远映龙门寺的倩影,近照牛岗岭的风姿,周边的真寂寺、浴龙桥、拴马石等名胜古迹,如散落的银珠,与天竺湖交相辉映。皓月湖位于景区的西部。湖面水草茵茵,碧波荡漾,湖湾绿荫夹边,曲折幽深,如桃源仙境。在这里,可在湖中戏水、环湖漫步,与大自然一起分享动人的“鸳鸯”传说。百竹园,拥有两百多种竹子,是集观赏、休闲、科普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人们在亲近自然之余,亦可感受到绿色的竹文化。天竺山林场场部,则是抗清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相传当年唐宣宗来到夕阳山(现为天竺山)时由此进入义安寺(现为真寂寺),因天子走过而得名。它倚山傍水,周围怪石丛生,如漏米岩、禅师洞、鹰嘴石、五指石、河马石、仙人洞等颇具观赏价值。唐朝大中年间钦封国师黄蘖禅师曾在禅师洞坐禅-,“一寺一洞一僧”在民间演绎出许多动人传说。

    1、乘坐805路公交车到【天竺山东门站】下车;或乘坐804、814路公交在【天竺山公园站】下车即可。

    2、从岛内走海沧-日月谷路口-右转国道324线-左侧东孚洪塘村口(有一块木牌写着天竺山……等字样)-过高速公路桥洞后左转-过桥右转-直走看见天竺山庄后直走上山。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天竺宾馆、日月谷温泉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皓月湖餐饮中心等

    门票价格:30.00元/人(持有厦门旅游年卡可免费)

    开放时间:8:30-17:30

    联系电话:0592-631196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贵三潭风景区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高贵三潭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在湖北、广水市城北20余公里的高桂山峡谷,就是高桂三潭。三座天然石潭,由峡底自西而东,依次排列。其“三潭叠韵”堪称一绝,瀑布迂回三叠,绝壁悬带,生云吐雾,倾泻而下。此潭深幽之中见清奇,冬暖夏凉,正是避暑胜地。因峡谷中两壁如削,山峰高耸,于潭底还可见“一线天”奇景。

    很久以前,在平靖关西边的一个村子里,东头住着谭员外,他家里有一个漂亮、聪明、善良的小姐,名叫谭香;村西边住着个年轻、勤快、正直的单身汉猎人,名叫王三。王三每天上山打猎,回来都经过谭家后门,小姐在绣楼上见多了,不觉对王三心生爱慕之心。王三觉察到小姐的神态,起初没在意,时间长了也对小姐产生了好感。后来,二人便在后花园里约会,背着员外私订了终身。正当姑娘小伙来往密切之时,谭员外为了巴结官府,将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又才能又丑的县衙师爷。

    谭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员外,让他嫁给王三。员外气得大骂谭香“不孝”、“败坏门风”,还将她锁在绣楼上。外面派人守住,不让她再跟王三见面。王三得到消息后,跑到谭香家后门处张望,趁谭香在窗口露面时,按想好的主意打了些手势,当天夜里便帮谭香从后窗用丝线吊下楼,二人一起私奔。二人跑到平靖关东南边山下安了家。常年王三上山打猎,赶集叫卖,谭香在家料理,下地干活,日子虽过得艰苦,但小两口倒觉得幸福。没想到好景不长,一天,王三出门打猎赶集,直到天黑还没回来。谭香等得心里焦急,害怕王三出事,,便锁上门沿着山路去看。走到一处路口,忽见跟着王三的猎狗衔着个东西跑来。她拿起来一看,是件湿透的、带扣的破衣服,又闻到了血腥味。她马是明白王三已经遇害,便两腿一软,扑倒在地,不住的痛哭,边哭边喊:“三哥--不要丢下我谭香啊!三哥--谭香,三---谭”,终于她碰死在山上,但眼泪却仍在不停地流。

    王三被谭员外和县衙师爷派出的打手追杀,身受重伤后晕倒在地,天亮时苏醒过来挣扎着回家,忽见妻子死在坡上,眼中还象泉水一样哗哗流泪。他将妻子高高地托起,人却悲伤得失去知觉,僵硬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后来王三变成了高高矗立的石崖:谭香的眼泪不断顺着石崖往下流着,冲出了上、中、下三个水潭。人们就把这里叫做三潭。

    三潭矿泉水属天然矿泉水,绞股兰茶具有防癌治癌作用。区内动物植物繁多。有成龙配套的基础设施。三潭风景区--神农洞--双峰山风景区--桃花崖三潭风景名胜区位于广水市境北部,北与河南邻界,南距应山城区32公里,距离武汉148公里,地处平靖关、武胜关之间,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之内,占地面积52.5平方公里,所处大贵山虽属准河流域,却具江南气候特点,有亚热带、温带的植物群落,群山环抱,林木葱郁,500多种树木错杂相生,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树种有10多种。以“三潭飞瀑”为中心的风景名胜区有青嬗纳畹摹耙幌咛臁薄⒁裾诼啡?的“九道湾”傍溪而上的大涧沟、奇石多姿的龙潭沟、清波荡谦的碧玉湖、寻古访圣的杨公岭。风光绚丽,景-人。

    景点位置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平靖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西江风景区

    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西江风景区

    西江由西往东流经肇庆全境,然后从新会市的崖门流入南海。西江流经肇庆的这一段,风光秀丽,胜迹众多,如若乘船游览西江景色,别有风味。

    若乘船从东往西而来,远远映入眼帘的便是"浮"于西江中央的状如端砚的砚洲岛。传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

    过得砚洲,便来到了中国地理书上称之为"西江三峡"的羚羊峡。西江三峡由羚羊峡、三榕峡、大鼎峡组成。西江的风光,也因有三峡而闻名。西江三峡景色怡人,风光秀丽,从东向西有二十处景点:砚渚清风、羚峡归帆、罗隐下院、桃溪夕照、望夫归石、出入山虎、清风仙阁、归猿古洞、景福花冢、古塔倒影、江楼晚眺、宝塔雨云、白沙夜月、五显渔灯、五马归槽、龟蛇锁江、镇水大鼎、鹅窟涛声、龙舌王侯、榕峡钓台。

    羚羊峡北侧的"罗隐下院",原是鼎湖山派出的在渡口专门接应上山进香客人的机构,又称"憩庵"。据史书记载,743年,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拜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第五次东渡中,在舟山遇飓风飘流海上,历经艰辛,才在海南岛登陆,后经梧州东到端州(今肇庆市),就在此登上鼎湖山龙兴寺(宋改白云寺),因积劳病重圆寂,后葬于鼎湖山莲花峰南麓。

    西出羚羊峡,江面豁然开阔。来到城区江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江两岸四塔擎天的奇特景观,四座古塔,夹江对峙。诗人郭沫若1961年畅游西江时,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名句。西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北岸是肇庆市区,南岸是高要城区。两个现代化的都市隔江相映,繁华竞逐。

    溯江而上,西江大桥"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再往前便是大鼎峡和三榕峡。

    溯江进入德庆地域,从船上就可以看到四海朝宗的龙母祖庙、历久如新的三元塔等古迹。再往西前行,便来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锦石山下。锦石山高375米,分两层,上层200米的圆柱石山直插云霄,下层175米的土山相辅。锦石山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远远看去,有不同的景象:有如天然华表,故有人称之为华表石;有如老人,故有人称之为老君石;有如和尚之头,故有人称之为和尚石。其实,锦石山的得名,与史传有关。

    相传,刘邦得天下,建立了汉朝,但南越王赵佗仍然盘据岭南,刘邦便派中大夫陆贾劝说赵佗归汉。陆贾日夜兼程,沿水路而下,船到德庆地带,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船在江心打转,无法前行。陆贾想到这次出使,能不能说服赵佗本难预料。面对眼前险境,他越想越焦虑,便立即步出船舱,只见岸边屹立着一座巨石,气势雄伟。他心想此石必有神灵,于是便冒着风雨登岸,在巨石下焚香祈求神灵保佑,并许愿:若能说服赵佗归汉,回来时一定让你披上锦缎,以酬谢神恩。祭毕,风雨顿止。后来,陆贾果真说服了赵佗,回程时,便以锦缎披石,无奈山石巨大,十船锦缎只能辅裹山头。赵佗便建议以花代锦,于是命人把整个山头种上各种花卉。以锦裹石,以花点缀,望若霞绚,因名"锦石山"。后人为了纪念陆贾的功绩,在此地建起了"陆大夫祠",立起了"功高锦石"的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金马湖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岷江源头雪水自此而温,故名“温江”,温江自古与水渊源深远,孕育了形态多元的文化景区,也塑造了特有水文化,鱼凫治导江的传说以及“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千古绝唱至今仍让人回味,为金马水利风景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依托。

    金马湖水利风景区依托鲁家滩湿地以及规划中的金马河三级闸建设所形成的水面建设而成,还包括金马河西岸的滨河景观大道、骑行绿道、连二里市景区等景点,为更好地利用好这一片水域,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区启动了金马湖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着力打造集湿地生态景观、水生态治理、水利闸坝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金马湖水利风景区地跨和盛镇、永盛镇,金马镇包括金马河以及防洪堤内、外湿地区域。防洪堤内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西向平缓,形成明显的沟洼起伏湿地,湖区由河流、湿地、溪塘等多种形态各异的水域景观而成,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资源丰富多彩,组合效果观赏性强。

    同时,金马湖作为我区的防-水区域,既有原生态的自然河道、湿地,还有经过人工建设的工程河段,多种类型的河流生态系统集聚于一身。景区水利工程主要由沿河堤防工程、闸坝工程等组成,生态化、景观化的水利工程建设方式,不仅保护了金马河岸水生态系统,还提升了景区滨水宜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