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617

文章

652

篇1:老屋何氏宗祠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老屋何氏宗祠为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屋何氏宗祠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32年

地址:宜潭乡塘湾村

保护范围:以外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60米处。

宜潭乡:“宜潭乡、宜阳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宜阳街道”宜潭乡位于常宁城郊,省道1811线、1807线 纵横过境,东与盐湖镇、蓬塘乡相连,南与三角塘镇毗邻,西与宜阳镇、新河镇交界,北与柏坊镇、江河乡接壤。由原桐黄、乌此、曲潭三个小乡合并而成。 全乡有土地面积55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412个村民小组 ,9360户,42977人,共有耕地面积39634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溪北张大宗祠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溪北张大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溪北张大宗祠位于义乌市苏溪镇溪北村168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1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1.08.27义政发【2011】64号。

溪北村:溪北村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农户数505户,总人口1215人,耕地面积732亩,村级水泥道路四通八达,外来人口集中,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开放和支持,农村建起了篮球场、农民健身体育场.....*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江湾萧江宗祠江泽民故里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江湾萧江宗祠江泽民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文革期间又被拆毁。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二00三年九月,第三次重建。萧江宗祠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是江湾景区的标志,一进景区的大门,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这座大宗祠。

“萧江宗祠”是萧江氏族发源地江湾旃坑族建的一座祠堂。为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

不仅规模庞大(占地面积有2400平方米)、建筑宏伟、雕刻精细,而且人文丰富、历史悠久,为“江南第一祠”。

江湾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当属”萧江宗祠“了,号称是”江南第一祠“!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文革期间又被拆毁。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二00三年九月,第三次重建。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内所罕见。

景点位置: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

类型:历史建筑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20-40分钟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婺源五天旅游通票210元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潭村姚氏宗祠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潭村姚氏宗祠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姚氏宗祠年代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位于冼村街道潭村大街西。建于明嘉靖年间,历代有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建筑占地面积288平方米。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砂岩石脚。梁架装饰繁复。封檐板有缠枝花果雕花纹饰。墙上端有花鸟壁画,画面清晰。山墙墀头有砖雕。前有广场和水塘。梁架雕花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冼村街道:建于1999年12月,由沙河镇划出冼村地区组成,因辖区内有冼村,故名。2003年,面积4.07平方千米,总人口33890人,其中常住人口8890人。辖7个社区(冼村、杨箕东、新庆村、潭骏、跑马地、金城、金园)。辖内1个撤村改制公司:冼村企业集团(冼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冼村行政村原辖有冼村1个自然村。1999年6月,原冼村撤村改制)。 冼村街道办事处1。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坊成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上坊成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坊成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樟市镇太平村上坊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上坊成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樟市镇:名称来历 因镇人民政府驻于樟树下村而得名。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33′26″~112°55′46″,北纬25°37′15″~26°13′30″。地处县城东北,东接北湖区同和乡、苏仙区荷叶坪乡,南接正和镇、龙潭街道,北与洋市镇交界,西抵仁义镇、和平镇。舂陵江绕镇西而过。人民政府驻樟树下圩场,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423,距县城12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太和章氏宗祠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太和章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章氏宗祠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和平村太和章自然村。

该祠坐北朝南,以南北中轴线而建,三进,为台梁式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大修,进深长43米、面阔12.6米、高9.12米,占地面积541平方米。宗祠整体格局为门厅、露天小院、中厅、天井、祭祖祠。门厅两侧为厢房,后进祭祖祠为一、二层结构。一楼两侧设单梯直上,二层供放历代先祖排位。该祠内部木质结构较为完整。大额枋、小额枋、斗拱、平盘拱、格扇等均雕有图案。基础石为青石质,圆形鼓腹,有圆形、六边形、八边形、方形等。屋面为硬山式,天井两侧为单坡,顶部盖有青灰小瓦,四周立砌不荷重墙。地面为黄土和白灰掺糯米汁夯筑。贵池章氏第一祖视唐代闽地琅琊王章仔钧之孙章文炎为鼻祖,元代初迁居贵池,到清朝中期章氏人丁兴旺,成为贵池“杜、姜、李、章”四大姓之一。宗祠木质构架保存完整,祭祖祠为一、二层,是当地遗存的宗祠中唯独的一处,现宗祠为家族傩戏活动场所。它的保护对研究古代建筑历史和地方文化提供极为珍贵的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价值。2004年被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宗祠门楼向南延伸10米,东、西、北三面至墙基外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5米,南同保护范围。

梅街镇:梅街镇前身桃坡乡。很早以前,桃坡下首全是一片坡地,并栽有满坡桃树。古人曾以此作了“桃放三月,坡平十里”的对联,后人因此取名“桃坡”。解放初是乡的建制,1958年成立桃坡公社,1968年与解放公社合并,1971年又重新划分为桃坡、解放公社,1984年体改时为桃坡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撤销了桃坡乡,并将刘街乡的梅街村划入,成立梅街镇。镇址设在原梅街区公所——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蒋氏宗祠九侯世家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蒋氏宗祠(九侯世家)为汝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蒋氏宗祠(九侯世家)位于汝城县田庄乡白泥坳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蒋氏宗祠(九侯世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祠堂外墙外缘为起点四向各延至10米处

建筑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田庄乡:暖水镇、田庄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暖水镇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四区,1956年设田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1.3万。乡政府驻田庄圩。106国道经此。辖乾甫、上塘、蔡家、田庄、洪流、塘丰、文泉、新复、集裕、新联、白坭坳11个村委会和田庄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场、林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程氏宗祠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程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宗祠是一个以姓氏、宗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和组织起来的,用以宗族内的祭祖和其他公共活动的空间,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传统和文化。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释义为“惇厚诚实、相敬和睦”,“惇睦”二字,即是程氏祖先对族内子孙后代的期许,也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是当时瑶里程姓人家的活动空间,他们在这里祭祖先、议事、审断、举行婚丧嫁娶仪式,他们将之视为神圣之地,敬畏、信仰它。

瑶里程氏以唐代开国元勋、瓦岗寨英雄程咬金为始祖。每年冬至和清明节,族人都在这里祭祀他们的先祖,其中尤以冬至节祭礼最隆重。立于程氏宗祠之中往日的祭祀场面仿佛历历在目——跪拜、上香、祭酒、奉食、进汤。“子孙入祠堂,当正衣冠,即如祖考之在上,不得嘻笑、对语、疾步。”意为晚辈进入祠堂时衣着要整齐,不能在里面嬉笑、说话,走路的步速要慢。当然,不是人人都能亲历这个神圣的场合,宗族在选择参加祭祀的人时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是秀才以上的族人,靠钱买得学历的族人也允许参加,凡没有读过书的“白生”只能在年老时才能参加。于这庄严而神圣的祭祀场景中我们看到了古代人对与祖先的敬畏,对伦理的尊重;通过对祭祀人的限制,还宣扬了长幼有序、鼓励读书的思想。

无论何时鼓励读书总是不落伍的教化。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对谕广训》中对祠堂的功能有这样的说明:“立家庙以蔫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家庙即祠堂,它的首要功能就是祭祀祖;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也都是宗族的任务。

在瑶里,宗族的私塾学堂大多就设在祠堂里或附属在祠堂旁,比如这座祠堂的旁边就是程家的私塾学堂。虽说如今早已听不见朗朗书声,但是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孩童们束冠礼学,跟着先生摇头晃脑的背诵唐诗宋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海不复会”;几个学生顽皮,伏案偷偷逗蟋蟀,先生停下步子、睁眼,恰巧抓了现行,戒尺敲过一个一个稚嫩的手板,先生说,“看你还调皮!”。在对于古代私塾的猜想里,似乎总有李白的诗句被摇头晃脑的读出来,也总有一两个学生在先生的戒尺下重复一句又一句的“下次不敢了”。

不知是否应了“惇睦”二字,程氏宗祠曾经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开国元帅陈毅来到瑶里亲自指导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当时曾在这里召开过抗日动员大会。会上,陈毅与他在国民党的胞兄陈孟熙上校握手言和,并且说:“我与哥哥,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国民党,过去打了多年的仗,俗话说‘家不和外人欺’,现在日本鬼子打我们,因此,兄弟之间要团结,国共两党之间也要殊途同归,共同抗日,枪口一致对外”。

在古代祭祖先、猜灯谜、发粮饼、唱大戏,除不肖子孙外,从老到幼参与其中。如今去程氏祠堂,一定要去戏台上看一看戏才不枉此行。

戏台一般都设在门屋后,隔着天井面对享堂,为的是大家可以看到。程氏祠堂大门内的后面就是一个被称作“万年台”的戏台,这两侧高台的中部置有左右伸缩的戏台台板,演戏时伸出台板,不演戏时收回台板,伸缩自如,可惜台板在文革时被拆除了。好在,时至今日这里的戏台上依旧会响起咿咿呀呀的对白,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去瑶里、去程氏宗祠听一听戏的雅致。如果在家里对着电视机让你觉得有些冷漠,而去电影院看电影又未免太浮躁;如果你怀念儿时远远眺望的戏台,朴素无华的舞台表演,那么,就来程氏祠堂听一听戏吧。

景点位置

江西景德镇瑶里镇

瑶里镇:瑶里位于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距景德镇市区59公里。瑶里,古名窑里,旧属浮梁县锦绣乡新正都。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20世纪初,窑里三改名为瑶里。1994年8月24日撤乡置镇,2001年4月2日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9日,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8月9。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刘井刘氏宗祠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刘井刘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井刘氏宗祠

刘井刘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镇杨树店村刘井村民组。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积200余平方米。前进七开间,东西稍间窄,为抬梁式木构架,架下立方形柱础,部分有雕刻,门厅内收,门向偏西南,石质门墩上立素面抱鼓石,檐口下饰有人物彩绘。后进亦为抬梁式木构架,五开间,前檐设卷棚,卷棚与枋之间有坐斗,斗下雕有花鸟,柱下设青石柱础,雕有纹饰,室内设香阁,供刘氏列祖列宗牌位,中进已毁,遗迹犹存。

2004年,刘氏族人按原状修复了宗祠前后两进。现状保存较好。整组建筑庄严肃穆,大方恢宏,雕刻细腻精美,是桐城地区宗祠建筑之杰作。

信息来源:桐城文博

杨树店村:杨树店村地处新渡镇区以西,属集镇控制区,东邻凤凰村西于青草镇中楼村毗邻,村共管辖44个村民组,涉及65个自然村庄,全村1189户,总人口4600人,村域面积131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5575亩,山场面积3100余亩,水面零散统计500余亩,现全村规划中心村庄一个,布点村庄五个。中心村庄座落在姚屋、周冲两组境内。现已入住130户536人,现建房屋按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车江李氏宗祠含仙根书院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车江李氏宗祠(含仙根书院)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祠仙根书院位于衡南县车江镇原樟树村,其现在的名字实为李氏宗祠。它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祠堂,曾经也取名仙根书院。

2019年,车江李氏宗祠(含仙根书院)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车江街道:衡南县车江街道位于衡阳市南郊,北靠雁峰区,南邻松江乡,西接硫市镇,东频湘江,是衡阳市中心卫星城镇之一。早在清朝乾隆年间,车江隶属二十八都与三十都,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衡阳市第一区,1961年定名为车江区,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系衡南县最早的建制镇之一,属衡南重镇。2016年被云集镇合并,命名为云集镇车江片区。2019年10月31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东陈陈氏宗祠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东陈陈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陈陈氏宗祠又名敦睦堂,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南街道五村东陈自然村,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雍正五年(1727)竣工。民国三年(1914)扩建戏台,次年竣工。今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内侧设戏台)、中厅和后厅,面阔均为五间,硬山顶。中厅和后厅以穿堂三间相连,中厅前东西各有与前厅相连的厢楼二层四间,后厅前东西各有继绝祠和功德祠三间。戏台为歇山顶,木雕为当地雕刻家周光洪作品。

五村村:五村浦南街道五村行政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山脚下,神丽峡风景区远近闻名。五村行政村现有531户,2000余人,人均收入7000余元,现有浦江至义乌第二通道贴村而过,区位优势良好,也肯定会给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栗下村彭氏大宗祠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栗下村彭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村栗下之名早有耳闻,秋高气爽时节,朋友相邀终于如愿以偿。栗下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尚贤乡,距吉安市26公里,距吉水县城29公里,为吉水县、吉安县、吉州区三县(区)交汇之地。栗下村皆为彭姓人家,目前共计137户、460多人。村中建筑依山而建,背靠后龙山,前有小溪缓缓流淌,整个村庄的布局非常符合传统村庄“依山傍水”、“枕山面水”的风水理念,这也是栗下彭氏能够长久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

“彭氏大宗祠”建于1882年,四周是参差有致、雄浑古朴的马头墙,其内部结构依照客家民居“三进三开”扩之为“三进六开”,形成规模庞大的“九栋十八厅”。建筑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颇为壮观,精美的木雕、砖雕,雕龙画凤,金饰彩绘,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

抗战时期,我王氏宗祠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用作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野战医院,为中华大地的全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纪念英勇抗敌的我军将士、为了彰显我王氏族人的爱国传统、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特辟宗祠一隅,设此抗日野战医院陈列室。

陈列内容由两部份构成,一是钉贴于四壁的文字图片展板,二是展框里陈列的实物。

文字图片展板除前言、结束语外,主体部份包括“侵华日军的法西斯罪行和暴行”、“湘西会战”、“龙潭战役”、“野战医院”等内容。

(二)

这两个板讲的是侵华日军的法西斯罪行和暴行。

自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到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芷江递交投降书,日军铁蹄践踏我中华国土达八年之久。八年中,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虏掠、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我数百万同胞受辱或蒙难。这部分内容史书记载较详,媒体宣传较多,这里只就“-”、“三光作战”、“-妇女”、“强征-”、“细菌战”、“化学战”、“-劳工”等方面作了扼要介绍。

(三)

接下来的四个板讲的是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开始于1945年4月9日,6月7日结束,历时两个月。共击毙日军12498人,击伤日军23307人,是中国军队与日军开战以来歼敌最多,且我军全胜,日军彻底溃败的一次大会战。日本曾宣称:“在中国大陆唯一最大的败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收官之战!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开始转入战略-阶段。日军由于战线过长,在英美军队强有力的打击下,穷于应付处境日益不利,为扭转不利局势,日军企图占领我芷江空军基地,并伺机进副四川,威胁重庆。于是,在板西一郎中将的统一指挥下,1945年4月,集结7个师团约八万兵力,兵分三路,向我军发动了最为疯狂的“芷江作战,我方称湘西会战,也叫“雪峰山会战”。

湘西会战,我军的最高指挥官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作战主力部队是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可指图介绍“这是何应钦”、“这是王耀武”)。

整个湘西会战可分两个阶段,即防御作战阶段和-作战阶段。

会战初期,由于战线长,敌势猛,我军采取“攻势防御”战略,固守要地,灵活出动,对敌梯次阻击,全割围歼。4月底,日军已完全陷入我防御纵深地带;5月5日,何应钦紧急下令全-入-作战。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加上阵纳德飞虎队有力的空中协助,日军进退不得,被我军团团围歼。至6月上旬,整个会战以日军的彻底溃败而告终。

湘西会战,大获全胜,飞虎队功不可没,这个展板扼要介绍了飞虎队的有关情况,具体内容大家可随意看看。

(四)

下面四个展板介绍了龙潭战役有关情况

龙潭战役,也叫龙潭司战役,又称龙潭司大捷,是湘西会战十大战役之一,龙潭战役,成功阻止了日军的继续西进。

1945年4月17日,日军109联队先头部队——饭岛挺进队入窜龙潭,先后在转溪江、毛家庵堂与我地方武装向承祖自卫队及100军留守在龙潭的一个仅百来人的文工团遭遇,龙潭战役随即打响。

当时,由于第四方面军作战指挥部对日军的形势估计有误,也就在同一天(即4月17日),将防守龙潭——山门之线的前茅部队74军51师及文昌部队调防溆浦——桥江之线,以抵新化、洋溪日军矛头所向。因此,龙潭防务十分空虚,除100军留守在大会毛家庵堂的百来个文工队员外,就是武器装备极差的向承祖自卫队几十号人。

说来也巧,4、5月份正是我们这里烧制石灰的旺季,离龙潭镇三公里的青溪垅是龙潭区域最大的石灰烧制基地。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各工地都要统一爆破矿石,爆破矿石时,几山几湾同时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日军同我军遭遇后,又耳闻目睹了龙潭方向的炮声和硝烟,摸不清我军虚实,便匆匆占领了青山界,红岩岭、鹰形山等几处要地,止步于圭洞河以东,不敢贸然渡河向龙潭镇方向西犯。

向承祖的自卫队遭遇日军后,马上派人报告驻塘湾的100军副军长唐冠英,唐冠英立即将情况电告第四方面军作战指挥所,指挥所急命刚离开龙潭正行进于小横垅与统溪河之间的51师连夜回师龙潭。51师返抵龙潭后,紧急占领相关要地,向入侵日军发起反击。由于圭洞河以东的有利地形尽被日军占领,龙潭战役打得非常艰难,鹰形山争夺战、肉搏战,青山界收复血战等战斗均进行得异常激烈。

鹰形山争夺战中,担当主攻任务的153团2营7连与日军展开近距离激战,当增援部队赶到时,全连仅剩7人。

马鹰岩战斗中,152团某连与日军面对面、刀对刀肉搏,虽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我军也伤亡惨重,全连只剩血肉模糊的5个人。

青山界战斗中,“敢死队”虽以顽强的斗志炸掉了日军赖以顽抗的碉堡,夺回了青山界要地,但冒着敌人十几挺机枪的强大火力,我军也阵亡百多名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九岐岭谢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九岐岭谢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九岐岭谢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舂陵江镇九岐岭村,年代为清朝乾隆时期,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九岐岭谢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舂陵江镇:名称来历 因舂陵江贯穿境内而得名。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19′36″~112°35′41″,北纬25°29′15″~26°09′20″。地处桂阳县西北面,东与浩塘镇接壤,南与嘉禾县石桥乡为邻,西与永州市新田县交界,北与流峰镇交界。人民政府驻飞仙桥,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403,距桂阳县城35千米。政区沿革 明嘉靖六年(1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广发李氏宗祠含楚江门楼、楚江惜字炉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广发李氏宗祠(含楚江门楼、楚江惜字炉)为郴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发李氏宗祠(含楚江门楼、楚江惜字炉)位于嘉禾县广发镇楚江村,时代为清。

2018年,广发李氏宗祠(含楚江门楼、楚江惜字炉)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延10米处。

广发镇:嘉禾县辖乡。1949年为广发乡,1950年属第四区广发乡,1958年设东风公社后改广发公社,1986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2.5公里,面积64.7平方公里,人口2.9万。乡政府驻广发圩。嘉(禾)新(田)、嘉(禾)宁(远)公路过境。辖广发、水头岭、楚江、马峰、乌泥塘、乐仁坊、白觉、瑞溪、青山、新元坊、陶岭、忠良、西溪、平峰、圳头、大村、大塘、欧家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坡许氏宗祠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新坡许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茂名市新坡许氏宗祠位于市区新坡路西端的新坡村,许氏祠历史悠久,是茂名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代嘉庆初年(1796),经历多次重修,主体结构未变。

许氏祠历史悠久,是茂名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代嘉庆初年(1796),经历多次重修,主体结构未变。从整体的形制到细节的装饰上都饱含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美学内涵、人文价值。

三进三间开,建筑面积635.5平方米,面宽14.6米。二进中亭前后左右各一天井,共四口,喻意着许氏宗族财源广进,官运享通,四水归堂。

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按平面方形的布局、严谨对称、虚实相间。祠宏伟轩宇,各种装饰,点缀其中,尤为引人入胜的是古建筑装点技法广泛采用灰塑、木雕、彩绘等手法。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等都展示了岭南古建筑各种高超技艺,同时也糅合浓郁诱人的地方特色。灰塑有110多米长,所配吉祥图案、构图对称和谐,造型夸张有趣,色调大红大绿,极富民间喜庆热闹气氛。

祠内的灰塑、木雕、彩绘、连塔等做工精细,在岭南粤西具浓厚的乡土气息及典型特征性。木雕选择名贵花梨、柚木材镂雕而成,人物、花卉、走兽动态雕刻栩栩如生,色泽艳丽鲜明。彩绘分布在殿内外及前檐壁下,彩绘图有连环相构,有独立成篇。人物神态各异,题材广泛,刻意表现左文右武,左边描绘文人雅士,右边练兵习武,艺术性、观赏性极高。共有120幅,总长190米,幅高90厘米。彩绘人物神态各异,人数达200多人,极为精美。连塔“一殿一卷”勾连塔其设计造型宏大浑厚。其层次之深,线条之明快、流畅,饰物之细腻,深浮雕起伏错落有致,布局巧妙绝伦,施以各种饰物见其状有呼之欲出之感。在粤西地区实属罕有,全国不多。

许氏宗祠的建筑艺术极高,具有高度之审美、欣赏、借鉴作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手法、技巧代表了当地民间建筑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平及发展脉络。美术价值极高,是研究岭南粤西美术史的实物资料。

许氏宗祠的古建筑表现出强烈深刻的时代烙印“五级入祠”。帝制时建祠有等级森严的礼制,祠堂供奉神主牌位,必须是当朝任官二品以上,才能五级入祠。许氏宗祠广场门为三级,广场进入祠堂五级白石,一进经中廊进入二进再上一级,入祠后殿再一级礼拜。带有十分明显的封建帝制印迹。广泛采用石料建筑,石料在那年代是最经久耐用并防水防腐最佳用料了。许氏宗祠在石阶、石门框墩、石门框、石柱、石柱础、石引水槽等,无不刻录了当年的生产条件。许氏宗祠初建时对雨水破坏力有明确的认识。选用坚固、耐用石槽收集脊面雨水,用石管接连置殿内地下,向外排。明显是对建筑起保护作用。这些时代特性(即历史性)能帮助人们去触摸历史。

据了解,许氏宗祠也做过抗日民团训练部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据点,是茂名人民抗日斗争及解放战争的重要见证,属**遗址之一。许氏宗祠2010年5月10日被批准为广东省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新坡村:新坡村位于峰峰矿区城区西北,成峰公路西侧,属新坡镇管辖。全村共580户,2350人。耕地面积1620亩,岗坡地3374亩,通过土地流转出租给凤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全村现有党员112人,两委干部8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2人。近年来新坡村大力发展养殖业,有无公害渔业养殖、柴鸡养殖、肉鸡养殖等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兰寺村姚氏宗祠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金兰寺村姚氏宗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金兰寺村姚氏宗祠位于增城区石滩镇三江金兰寺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北、西至宗祠、头门前地坪相邻建筑的外墙边线,南至宗祠前水塘外边线。

建设控制地带:南至村道现状路南边线,西至宗祠外侧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18米一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

石滩镇:一、基本情况石滩镇位于增城市南部,是广州市首批五个示范中心镇之一,处于广州东部板块东端,北连荔城,南与东莞隔江相望。2004年2月,增城市进行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将原三江镇、沙庄街并入石滩镇,并镇后的大石滩,行政区域面积184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11万多人,外来人口6万多人 二、投资环境 环境资源:石滩镇是增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凤里姜氏宗祠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凤里姜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里姜氏宗祠位于江山市凤林镇,年代为清。

凤里姜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鳳林镇鳳里姜祠弄10号。

凤里姜氏宗祠建于明弘治十地年,即1499年。距今已有518年的历史。宗祠坐西朝东,占地面积有1024平方米。正门两边竖立着两面一人高的用青石雕凿而成的精致威武的石鼓。站在鼓边,你仿佛听到明代战争的隆隆鼓角声,又好像听到明代百姓来到衙门鸣鼓伸冤的″咚咚"声。

姜氏宗祠,由三进二天井,五开间,两看台,两厢房组成,悬山顶,正门设门楼,据说原为三层檐挑角,今看见的是二层,东北面的二层挑角已坍塌,大门两侧的石鼓仍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这500多年的宗祠,记录着姜氏族人昔日的兴衰史,也祈盼姜氏后人再现辉煌。

宗祠內一进有二层,明间一层设戏台,天花式八角藻井;次间为穿斗式梁架用五柱,前设单步廊。二进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前廊正面设二重檐挑角,明、次间均为抬梁式梁架,四柱七檩,前后设单步廊,稍间为穿斗式用五柱。

宗祠三进梁架同二进,天井呈长方形。整座宗祠高大宽敞,门楼设计精心,雕刻精美。据资枓记载,该宗祠在清乾隆间曾做修缮。解放初期曾设人民公社机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办过造纸厂,直至20O7年4月停办。

2001年1月已升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林镇:凤林镇位于江山市境西南部,地处浙、赣两省交界,东北距江山市区25公里,距衢州市56公里。镇辖区东连石门镇,南接峡口镇,北界新塘边、淤头两镇,西交江西省玉山、广丰两县。总面积为94.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大悲山,共辖行政村48个,分别为:凤一、凤二、凤三、凤四、凤五、中岗、大悲山、西溪淤、达坝淤、后周、道城坂、高坂、枧头、管家、老佛山、白沙、吉安、茅坂一村、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景贤贾氏宗祠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景贤贾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贤贾家古村依山傍水,村内古巷道纵横交错,路面皆用青砖、麻石铺设,深深的车辙印痕是贾家村沧桑历史的见证。古村排水系统科学合理,沿用至今,村内散布着12口水塘,用以调蓄雨水、吞吐淤泥。古建筑历史悠久,庵、堂、祠、寺、观、书院遍布于古村内外,抬轿、神龛、匾额、古陶瓷、木质家具等文物众多,七级玉塔矗立于古村前的田野上。

称贾家为现实中的“荣国府”,是说贾家的官宦发达。对此,从村民口口相传的一个掌故可以说明:因为贾信身为朝廷要员,与皇室关系密切,贾信的父亲贾季良在入宫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只会跪拜男性的皇室成员,而拒绝向女子跪拜,理由是“左脚踏金,右脚踏银,怎肯低头拜妇人?”以显示自己的不寻常。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常人只当传闻一听了之,不过贾家古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显的官宦建筑风格,依然可以印证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贾家村在外任官的人多,回来以后所建房子风格多变,甚至含有皇宫建筑的元素。”刘金成说。

最有代表性的是贾氏宗祠。走过祠前巷,就可以看到这座四进式穿堂建筑的祠堂,占地面积达到1872多平方米,分昼锦堂、拜亭、寝宫、观音堂四部分,最为关键的是,雨亭、拜亭、寝宫、观音堂都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甚至是廊道、庭院和厢房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这明显是遵照了皇宫建筑中的对称原则,这在江南一带的祠堂中极为罕见。”刘金成说。

祠堂建筑中的皇家风格还不止于此。祠堂建有大型雨亭藻井,呈八卦造型,分为三层,在此天井被赋予了采天地之灵气、聚肥水财气于一家的传统理念。二进院为拜亭,拜亭前为斧刃砖地面,镶成八卦形图案。三进院为寝宫,是供奉祖先牌位,而这还要求具备一定成就者的牌位,才能被放进其中。四进院为观音堂,前置太平缸一口。

祠堂雕刻固然反映了当时工匠的技艺臻至炉火纯青之境,更透露出一种信息,贾家子孙在外致仕发达,也将所见所闻带回了故乡。

村落建筑官味十足

与一般古村的朴实无华相比,贾家非同一般的官宦建筑让这个村子多了一份雄壮威严。抗战期间,著名上高大会战前夕,国民党军长王耀武就居住在贾家村,在此酝酿上高大会战的部署指挥。王耀武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时任国军劲旅第74军中将军长,平时为人谦逊随和,战时雷厉风行,是国民党军八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1941年参加上高大会战,因74军作战有功,国民政府还特颁给74军星形荣誉旗一面。

王耀武所住的地方就是贾家官厅“赐福堂”。官厅是迎接府、县来往官员的驿站,也是政府机关。“赐福堂”无疑是贾家村中最典型的官厅建筑,是在清早期建造起来的,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我们从赐福堂可以看出,重内不重外、内秀外中的儒家理念,在整个村落中首屈一指,外观上很平常,但里面建筑却十分实用。”刘金成说,其中天井处由青砖砌成福、禄、寿、喜圆形字样,两侧为封火墙翘角建筑,赐福堂装饰为木雕、石雕,采用圆雕、镂雕和高浮雕技法,赐福堂山墙均用条形麻石砌成,高1.5米,非常坚固,防盗性能良好,山墙和后墙上有石刻多处,纹饰有鹿、凤、八卦、蝙蝠等。

新街镇:新街镇位于高安市南部,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总面积135.18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 2017年,全镇总户数13079户,总人口41321人。有耕地面积5059.8公顷,山林面积4267公顷,水域面积836公顷,森林覆盖率31.6%。 2017年,我镇完成财政总收入8127.94万元,全市排名第10位。2017年主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方村方氏宗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方村方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方村方氏宗祠位于孝顺镇方村。

2010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孝顺镇: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是个千年古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署长山县,县治即孝顺。距今已有1380余年了。唐懿宗咸通年间称孝顺乡,北宋在此驻军, 名孝顺镇。元代建驿,又称孝顺驿。明万历时称孝顺市,清代又称孝顺街。孝顺历史悠久,为历代交通要道,商贸繁荣之地。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2月设孝顺乡人民政府,隶属金华县孝顺区公所。1958年11月以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