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冠是什么的代称【汇集19篇】

浏览

4085

文章

19

篇1:“下海”为什么会成为经商的代称?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下海原意为稀里糊涂做事的行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很多人放弃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去经商,慢慢的经商就被称为“下海”了。

戏曲《洛阳桥》讲述了清朝的一个状元依照母亲的意愿,在家乡建了一座洛阳桥。可在修建的过程中,桥墩打不到水中,老百姓开始传言说是海里的龙王不让建桥。于是这个状元就贴出了布告,想找到可以下海能与龙王商讨建桥之事的人。这是“下海”早期的意思,指稀里糊涂做事的行为。

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下海”成了巨大风险和可观回报的代名词,它具有敢于拼搏、敢求创新的含义。“下海”意味着要放弃传统制度下的保障,到新的环境中去从事风险和回报都非常高的商业活动。

在中国的古代和近代,东南沿海一带的人们为了躲避自然灾害或战乱困苦,会冒着生命危险到南阳谋生,因而“下南洋”与“下海”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同的意思。两种行为都有很大的危险性,但还是有人会衣锦还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巾帼代称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巾帼指的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成语巾帼英雄则是指女性英雄。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首饰,宽大似冠,高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紧裹一层彩色长巾而成。这种冠饰,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两侧垂带,结在项中,勒于后脑。既不是于发式,也不同于裹巾,而且可以随时取下(如脱帽),也可随时戴上(只需系紧侧带)。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桑梓是谁的代称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桑梓是家乡、故乡的代称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会在房屋周围种上桑树和梓树,有一种说法是这些树都是父母种的,所有就有了我们常见的一句谚语: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一直到后来,桑梓就成了“家乡、故乡”的代名词。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诗经》当中的一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就是出门在外的游子看到了桑树和梓树,就会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从而生起了恭敬之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经了八千的沉淀之后,就有了我们现在为之所折服与骄傲的耀眼文明。中华文化是一颗不断闪烁释放出光芒的的星星,亘古通今承载了许多浪漫与美好,是我们成长路上所必需要不断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无肠公子是什么动物的代称?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无肠公子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小编反正是不知道的,最近小编有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了!

无肠公子在古代是对“螃蟹”的别称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这个鸡哦,和小肚鸡肠没有什么关系了,哈哈!

详细解释:

“无肠公子”是指螃蟹。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壳;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此外,蟹还有“横行将军”“菊下郎君”等等雅号。“无肠公子”蟹的这个别号,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杏坛是什么的代称?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杏坛”典故出自《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意思是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弟子们在读书写作,孔子则弹琴唱歌。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按晋人司马彪的注释,杏坛只是指“泽中高处也”,清代顾炎武也认为《庄子》书中凡是讲孔子的,采用的都是寓言的写法,杏坛不必实有其地。但一种流行的附会说法却以为杏坛就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宋时,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故现在的曲阜孔庙实有杏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丝的代称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青丝代称所指的东西有七种,分别是黑发、马缰绳、青色的绳索、琴弦、少女、初生的韭菜、柳枝。

黑发:青丝有黑发的意思。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将进酒》中有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诗里的青丝就是黑发的意思。

马缰绳:青丝在古代也代指马缰绳。

青色的绳索:字面意思,也有青色的丝线。

琴弦:在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咏·幽琴》中有一句:“飀飀青丝上,静听松风寒。”这里的青丝就指琴弦。

少女:青丝也有妙龄少女的意思。

初生的韭菜:刚刚长出新芽的韭菜又绿又细,所以也叫做青丝。

柳枝:柳枝和其它植物的藤蔓都有青丝的叫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杏坛指什么代称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

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引申为聚众讲学的场所。杏坛的典故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寓言当中说到孔子收了三千弟子,给他们传授讲学。孔子每到一处地方,就选择在杏林里讲学,当中间休息的时候,他们就坐在杏林的石头上。后来人们根据这则寓言,就把孔子讲学的地方称作杏坛。

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在山东曲阜的孔庙大殿前建筑了一座坛,并在周围种上了杏树,把这座坛就叫做杏坛。这种格局在后来还对儒家学说流入的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从此以后杏坛就代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吹牛为何成了说大话的代称?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杀猪宰羊放完血,屠夫会在它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使劲往里吹气,直到它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所以“吹牛”就成了说大话的代名词!

据专家考证,“吹牛(皮)”一词起源于黄河上游一带。古代的交通不太发达,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境内时,因沿途水急滩险多流沙,很难行舟(木制船难操纵还常被撞坏)。因此黄河上游沿岸的居民为解决渡河运输上的困难,就想出了“皮筏代舟”的办法。

所以,皮筏子是黄河沿岸人们渡河时,最具特色的传统工具。皮筏子古代又称“革船”,因其使用羊皮或牛皮制成而得名。当人们宰杀牛、羊时,先剥下牛、羊的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将整张毛皮脱毛,再把植物油涂抹在四肢及颈部,最后将其浸水、曝晒,让整张皮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制成袋状,只留一个小孔。对着小孔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把多个皮袋固定在木排下,如此就制成一个皮筏了。

当然,在古代是没有打气筒和帮浦可利用的,要想将羊皮袋灌饱气,就只能靠嘴吹了。虽然羊皮袋体积较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是吹的人也要体格强壮、肺活量很大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由于体积太大,想用嘴直接吹起来根本就不可能。如果要把牛皮袋灌满气,通常就必须由几个肺活量大的成人,轮流往牛皮袋里吹气。

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当地的人听了,没人会相信,都会认为他是在说大话;而对喜欢夸口炫耀自己的人,当地居民往往会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从此,“吹牛﹙皮﹚”不仅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了。

第二种说法源于屠夫。以前宰杀牲畜,把牲畜捆绑好后,都会先把血放完,然后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通畅后把嘴凑上去往里使劲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这样,剥皮的时候就很方便。用这种方法对付猪、羊,就叫吹猪、吹羊,而用到牛身上,就叫吹牛。

只是,宰牛的时候,屠夫们却基本不用这种方法,为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结实,牛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就算你肺活量逆天也难以作为。所以在以前的屠夫圈子里,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肯定是在“吹牛”!

除了上诉两种外,还有一种更有趣的说法,据说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息息有关。草原游牧民族喜欢逐水草而居,最重视的财产就是他们养的牛羊马。因此,闲暇时牧民们聚在一起喝着马奶酒吃着羔羊肉时话题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羊马,毕竟,牛羊马的多少可是自己财富的象征,类似于北方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难免有夸大的成分。

于是,渐渐的,“吹牛”之说便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有了今天“说大话”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无肠公子”是什么的代称?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螃蟹

“无肠公子”是螃蟹的代称。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无肠公子”是螃蟹的代称。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壳;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此外,蟹还有“横行将军”“菊下郎君”等等雅号。

“无肠公子”蟹的这个别号,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螃蟹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常见的螃蟹有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和中华绒螯蟹(河蟹、毛蟹、清水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五角大楼是美国哪个机构的代称?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国防部

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代称。由于其特殊的职能,所以有时“五角大楼”一词不仅仅代表这座建筑本身,也常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甚至美国军事当局的代名词。

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代称。由于其特殊的职能,所以有时“五角大楼”一词不仅仅代表这座建筑本身,也常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甚至美国军事当局的代名词。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位于华盛顿西南方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因建筑物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

1941年初,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迅速壮大的美国陆军部(存在于1789年至1947年)急需一座新的指挥基地,于是五角大楼开始动工。1947年9月,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建立的国防部开始在此办公。从此,五角大楼便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称。

五角大楼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办公楼,其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英尺(合60.4万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为370万平方英尺(合34.4万平方米)。大约有23000名军方人士及文职人员在五角大楼工作,另外还有约3000名非国防志愿者在五角大楼服务。

五角大楼共有五个外立面,建筑分为五层(包括地下两层),每层由内至外共有5个环状走廊,走廊总长度达到17.5英里(合28.2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巾帼代称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巾帼代称指的是女子。

巾帼原来的意思是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是古代的一种配饰,它的形状宽大似冠,内衬金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它是妇女的专用装饰品。出自《晋书·宣帝纪》:“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巾帼妇人之饰。”巾帼在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也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巾帼的种类和颜色有多种,例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种透红变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喊巾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表示羞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孔雀国是哪一个国家的代称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孔雀国是印度共和国的代称,印度共和国简称为印度,蓝孔雀是印度特有的品种,也叫印度孔雀,印度素来就有“孔雀之国”的称号。且自古以来印度人就非常喜爱孔雀,无论是在神庙建筑还是在各种器皿上都可以看到孔雀的踪影,1963年孔雀成为印度的国鸟,因此,孔雀国是印度的代称。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及服务业,而且印度已经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的出口国。

印度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极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都不超过1000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击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须眉是谁的代称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须眉是男子的代称

须眉指的是眉毛和胡须,在古代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所以须眉是男子的一个代称。该词出自《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中,其意思是有四个人跟着太子,这四个人的年龄都在八十多岁,胡须和眉毛都已经白了,但仪表神态较为端庄美好。

巾帼的语义和须眉相对应。巾帼指的是女子,古代贵族妇女在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会戴一种用丝织或者是发丝制作的头饰,这种头巾的头饰叫做巾帼,还会在上面装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车架是帝王的代称吗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车架不是帝王代称,在古代的时候,车架是上至皇帝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可以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但是在马匹的数量、伞具、颜色等方面是有严格规定的,皇帝天子出行乘坐的是辇,一般是有六匹马在前面驾驶,而且车上的装饰都是按照皇帝规格来布置的。

根据记载,只有天子才能出行用六匹马,这种乘坐方式被叫做“天子驾六”,最高职位的官员是可以乘坐四匹马拉的马车的。马车的历史是很久远的,它和人类的文明几乎一样漫长,直到19世纪,马车依然是某些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随着汽车和火车的出现,使用马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现在马车主要在一些皇室活动或者景区的地方才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驿站在元代称为什么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被称之为站赤。成吉思汗的时候会有效加强每一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开始效仿中原驿传制度,在管辖的境内全部都会设定一些驿站。在颁布相应规定之后进入到元朝期间建立,全国各地全部都是驿站,已经构建以大都作为中间的交通网。当时元代的驿站主要是为了传递边疆的情况,主要是下达号令,可以快速的传递信息。

站赤的划分和管理

主要分成了两个大类,一个是水站,一个是陆站。每一个大类之间还有很多的小分类,比如陆战里面还会有布站,车站,牛站以及马站。水站里面又有着多个不一样的分类,常见的有海战。具有的精细的分类,而且还有明确的分工,能够保证信息全部都可以迅速的传。管理的中央机构在当时又被称之为都统领史司管理战,后来就改名成通政院。不过在明朝时期有过多年的变化,每一个不一样的时期政策有所区别。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什么?

勘合和火牌。但凡是准备向驿站运送公文以及物品,全部都需要看这些凭证。在使用这些凭证时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过境的特定任务还需要派兵去保护。这就使得沿途各个驿站的接递会形成一个相互传递的效果,比如如果是公文就应该利用马上飞递,大概需要日行300公里。上面都会有明显的字样,需要按照时间限时送到,但不可以滥用这一些字样,在进入到清朝时就变得比较完善,有着严格的管理。

驿站在我国的古代有没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古代驿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时的原始情况下,通信的手段比较单调。驿站就承担着多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军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物流信息的,其中一个部分就等同于网络传递,还有网络运输。在我国古代驿站的各个时代,虽然有所区别,但有着严密的组织,分明的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泰山”为什么会成为岳父的代称?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李隆基前往泰山封禅,随行宰相的女婿依仗着岳父的势力,连升四级,事发之后被戏谑说“此乃泰山之力也”。于是,泰山也就成了岳父的代称

唐明皇李隆基在继位后,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奏皇帝去泰山封禅,当时的宰相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使,主要负责当时封禅的一切事务。

张说有个女婿叫郑镒,按当时的官品级别是不允许跟随前往的,但就是,他有张说这个丞相岳父,所以抢得先机,一同前去参加封禅。

按照当时惯例,封禅以后,三公以外的随行官员都可晋升一级。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封禅之后却连升四级,骤迁五品。唐明皇大宴群臣的时候,看见郑镒穿着绯红的五品官服,很是奇怪,就问郑镒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旁边一个宫廷戏子黄幡绰把话接过来说:“此泰山之力也”!

“泰山”在此一语双关,于是,岳父大人又叫“泰山大人”这一说法便流传至今。

从此说可以看出,“泰山”之称虽然雅致,但出典却并不十分光彩。也有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而有了第二种说法:称妻父为“泰山”,是由于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

《唐六典》讲:“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顶,特出群峰之表。”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以为“泰山”成为丈人代称,是因为俗称妻父为“丈人”,而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先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久天长,“泰山”也成为妻父之尊称。

对这种说法,有人还作过考证。明代萧协中作《泰山小史》说:丈人峰“在岳顶西南,巨石特立,俨然人状,故名。”清代聂剑光着《泰山道里记》说:“泰山绝巅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佝偻。”由泰山顶上一座状如弯腰曲背老翁的石峰,想到“丈人”,又从“丈人峰”联想到“泰山”,渐渐地将妻父之称与泰山联系起来。但是推其本意,此说的起因却与妻父之称相差甚远。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干脆,“泰山”之称乃是从传讹转化而来。清代赵翼着《陔余丛考》一书,其卷三十七中说,晋人乐广为卫厘父,卫厘尊其为“乐丈”、“乐”讹为“岳”,“乐丈”讹为“岳丈”,又从“岳丈”变化为“岳翁”、“岳父”。“岳”又使人联想起“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称为“泰山”。为了与“岳父”之“父”相应并称,人们将妻子之母尊称为“岳母”,也有一些人,为了与“泰山”相应并称,便将妻子之母尊称为“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五角大楼”是美国什么机构的代称?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五角大楼美国最高军事指挥的所在地,对公众来说是神秘的。但另一方面,它是开放的。除了假期,包括外国游客在内的公众每天都可以自由参观这里。五角大楼入口的一边是一个供游客使用的大休息室,里面放着用不同语言印刷的小册子,供游客选择。游客登记后,他们以大约20到30人为单位进入五角大楼,由一名勤务兵中士带领。在参观过程中,导游总是面向游客,一边走一边向游客解释。整个旅程持续了一个小时,包括12分钟的视频观看。告别中校并离开五角大楼后,为了和代表团一起体验这次旅行,我报名参加了这次“代表团旅行”。从中士指南的说明和介绍中,我们增加了对五角大楼的理解。

五角大楼位于华盛顿西南的阿灵顿区,占地29英亩。五角大楼建于1941年8月,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逼近美国。不到四个月后,12月17日,日本对珍珠港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袭击。战争的硝烟大大加快了这个项目的进度。1943年1月,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仅用了16个月就完工了。五角大楼以其建筑外观命名,并立即投入使用。它在二战后期发挥了重要的军事指挥作用。1949年,在五角大楼工作的前美国军事事务部正式更名为国防部,陆军部成立于1789年,海军部成立于1798年,空军部成立于1947年。从那以后,五角大楼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美国军队参与的主要军事行动都是在这里计划和实施的。许多著名的美国将军也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工作的痕迹。

说明书中列出的一系列数字表明,五角大楼名副其实:它拥有38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是纽约帝国大厦的三倍。目前,包括军事和文职人员在内的大约23 000名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据说最大容量可以同时容纳4万人。大楼内的走廊总长超过28公里,电话线总长至少16万公里,每天至少有20万部电话进出大楼,每天收到120多万封邮件。大楼里有4200个时钟、691个饮水机、284个厕所和16250盏灯。此外,楼内还有餐饮、商店、邮局、银行、书店等服务设施,楼外四个大型停车场可停放约1万辆汽车。因此,五角大楼与其说是一座大型办公楼,不如说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办公城市”

五角大楼欢迎这次访问,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向公众展示它的规模。进入大楼实际上就像进入一个大型军事展览馆。在各军种和国防机构的办公区,油画、照片、图表和反映军种和武器历史的各种实物,包括火器、头盔和其他在不同时期和战争中使用的军械,都精心布置在宽敞的走廊两侧。著名军事人物穿的军装,用过的手枪、望远镜、钢笔等。著名战争英雄和烈士的事迹和遗物。因此,当游客们在中士的带领下走出五角大楼时,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国防和军事知识的教育。这可能是五角大楼向公众开放的真正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天宫是什么东西的代称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天宫是封建朝廷的代称

天宫,别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与人间皇帝住的宫殿构架一样,有把关的南天门,有上朝的凌霄殿,玉帝统领万神。旧时封建主义的朝廷被地方、诸侯奉为共主,大宗,人们把这种富贵神化,进而也表现对神仙神境的崇拜和想象,以为至高至贵也不外乎就是这样了。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天庭正是指地下的朝廷,玉帝就是皇帝,孙悟空则是农民阶级的代称。

封建社会是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指以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为主要表现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制度”指由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国家制度”,而非“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诗人代称的由来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因此被称为词中之龙。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占所有诗歌的十分之七八,被称为五言长城。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的人物,他的词一直被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因此被称为词中之龙。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孟郊一生坎坷,经历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李商隐只有46岁,但他是唐代数千位诗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位。当时,他享有很高的赞誉,因此被誉为凌云诗才。

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占所有诗歌的十分之七八。他被称为五言长城。一天,一位朋友读了秦系回应刘长卿的五言诗后,开玩笑说:长卿以为是五言长城,坚不可摧,秦系带领部队从侧面发起进攻。虽然别人老了,但他们的力量并没有减弱到壮年。长卿抵挡一段时间真的够了。

宋代诗人张先善写小令,有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叫你张三中!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好句子。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嫩懒惰,窗帘卷花影,柳路无人,堕落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于是,张三影传开了!

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活了早春的风景,尤其是绿杨烟外小寒轻,红杏枝头春意盎然这句话最生动,时人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尚书。

宋代何铸有一首《青玉案》,结论是梅子黄时雨,人人服其工,士大夫称之为何梅子。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称郑鹧鸪。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特而长,被称为长爪郎。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以花闻名。他被称为杜紫薇。温廷云思维敏捷。每次入学考试,八叉手都会变成八韵,人们称他为温八叉。

北宋诗人何铸身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他被称为何鬼头。宋代诗人梅耀臣以《河豚诗》命名,被称为梅河豚。

唐代诗人赵鹏有一首诗,描写了深秋的黎明风景,表达了怀归的思想,题为《长安秋望》。诗中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靠楼的妙句,赢得了大诗人杜牧的赞赏,并给他起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叫赵一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