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单反怎么拍高速移动的物体【精选20篇】

浏览

6175

文章

101

篇1:儿童容易吞食哪些物体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一些儿童吞食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体,导致气管异物或者受到伤害。很多人问:儿童容易吞食哪些物体?下面和关注下吧。

根据医院的案例,最容易被孩子误吞的10种物品是:花生;瓜子;硬币;笔头或笔帽;骨头或鱼刺;纽扣;拉链;吊坠;电池;发卡。

下面给大家儿童意外窒息有哪些急救方法?

具体的施救方法有两种:首先采取拍背法,如何不见效,立即采取压胸法。

这两种方法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长可以先采用“5次拍背法”,即将孩子身体扶于家长的前臂上,头部朝下,家长用手支撑孩子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孩子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看看是否有缓解。

如果发现异物仍未排除,可以再次实施“5次压胸法”,即让孩子面向上平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家长跪下或立于孩子的足侧,或采取坐姿,并使孩子骑在家长大腿上,面朝前,家长以两手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注意拍击的力度,重复多次,直至孩子吞食的异物完全排出。

当然,不论是春节还是平时的生活中,家长都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进食情况。

为了孩子安全,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意外伤害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在高速公路上突遇物体只能直接撞上去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高速上,面对突然出现的东西,如果没有足够的制动距离(至少两百米以上),那么此时你的选择只有一个:握紧方向盘,缓慢点刹,千万不要猛打方向猛踩刹车。

一般在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速度都是比较快的,那么如果在这个时候,路上突然出现某些小动物或者不明物体应该怎么办呢?就只能直接撞上去吗?

详细内容

1

在高速上,面对突然出现的东西,如果没有足够的制动距离(至少两百米以上),那么此时你的选择只有一个:握紧方向盘,缓慢点刹,千万不要猛打方向猛踩刹车。

2

在外国,几乎所有的官方指导性意见都是:不管高速上出现什么物体,都不能猛打方向猛踩刹车,直接撞上去,然后靠边停车报警。其实我国也一样,真实的交规考试题里就有。

3

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发现前方有人或动物突然横穿时,应___。

A.迅速采取紧急制动;

B.迅速向右转向避让;

C.果断采取损失小的避让措施;

D.迅速向左转向避让。

答案是C,C虽然看上次模棱两可,但是实际上就是很隐晦的告诉你,迅速左右转让和迅速制动都是错的,那你只有唯一的选择:撞上去。虽然现在的ABS和ESP系统很先进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系统能保护你在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情况下猛打方向会不翻车。

4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做麋鹿试验,就是模拟如果驾车过程中突遇国外的公路上经常会出现的麋鹿的汽车紧急转向的能力,但是即便是麋鹿试验,他的测试也是在时速不超过80公里的情况下,速度再快的话,再高级的车也回天乏术。

5

另外从法律角度来说,高速公路上出现汽车撞人的情况,只要车辆没有违法行为(超速、长期占用超车道、违规超车)等情况,那么就算撞到人,也是人承担全部责任。就算车辆有违法行为,人也要承担主要责任。不过本着照顾弱者的原则,交通法还规定这种情况下开车人虽然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负担10%的民事赔偿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为什么有的水滴还没碰到物体表面就反弹了?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水滴反弹过程图像

照片摄于沃里克大学

当水滴落下时,它可能会溅落,覆盖物体表面,或者像沙滩球一样反弹。

只有当与表面碰撞的速度合适时,液滴才会形成一个非常薄的纳米级气垫来进行反弹。

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水滴像沙滩球一样从表面反弹,但实际上并不接触表面。因此,未来液滴技术的设计可以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液滴和表面或其他液滴之间的碰撞总是会发生。例如,云中的小水滴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水滴,最终落在固体上,如汽车挡风玻璃。

水滴在碰撞后会有不同的行为。有些会溅起水花,有些会把表面擦干净,有些会像沙滩球一样弹跳。

在最近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一篇文章中,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解释,可以澄清一些关于水滴反弹的实验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水滴的下落高度是由纳米级微型气垫的性能决定的。为了解释得更清楚,你可以想象一个月亮大小的东西在花园蹦床上跳跃。

即使表面非常光滑,就像在实验室条件下一样,液滴分子和壁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液滴将被挤压到表面上,并且不能回弹。

经过非常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如果液滴要反弹,碰撞速度必须恰到好处。如果速度太快,下降的动量会使气垫太薄。如果速度太慢,就会被分子间的力抓住。但是在完美的速度下,水滴会出现干净的反弹,就像跳高运动员完美地越过障碍一样。

华威大学工程学院的邓肯·洛克比教授说:“液滴碰撞是我们今天所依赖的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喷墨打印和内燃机中的应用。你对液滴碰撞了解得越多,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就越有利,比如金属3D打印,因为它们的准确性和效率最终将取决于碰撞后的液滴。”

同样来自华威大学数学研究所的詹姆斯·斯普利特尔斯博士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气垫如此之薄,以至于分子在穿过气垫时通常不会相遇,这是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的建模方法将应用于气候科学的云物理、下一代电子设备的喷雾冷却以及其他基于水滴的应用。”

蝌蚪工作人员从scitechdaily编译,翻译狗Gege,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含有磁铁的物体有什么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含有磁铁物体有:冰箱门磁条、包包的磁扣、磁性挂钩、录音机、收音机、耳机、电脑、磁性白板、核磁共振仪、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或排水阀门、电视、扬声器、手机、音响等。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它的内部结构特殊,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特性。

1、冰箱门磁条:冰箱门上安装的磁条可以将冰箱门和冰箱主体紧密相连,达到很好的冷藏效果;

2、包包的磁扣:开关包包可以方便自如,还可以防盗;

3、磁性挂钩:可以用来悬挂铁质物品,像钥匙扣等;

4、录音机:利用磁性材料的剩磁特性将声音信号记录在载体;

5、收音机:由机械器件、电子器件和磁铁等构造而成;

6、耳机:振膜在磁体形成的磁场中振动形成声音;

7、电脑:有磁芯和磁带,用于储存信息;

8、磁性白板:用于吸附磁性板擦,使用方便;

9、核磁共振仪: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在外加磁场内显示图像。

10、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或排水阀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系统采用水位压力开关和进水阀,由程序控制器调节,设有溢水口,漂洗时,它能让洗涤液中的泡沫和污水溢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含有磁铁的物体,所以磁铁的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磁铁的种类比较多,比如有圆柱形磁铁、圆片磁铁、方块磁铁瓦形磁铁等等,另外磁铁除了有永久磁铁之外还有软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运动物体的质量真的增加了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包含了高速运动物理学的三大效应,即较短的运动长度、较慢的运动时间和较大的运动质量。其中,人们无休止地谈论的是运动的质量变大,这是由著名的质量-速度关系给出的物体质量与其运动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从质量-速度关系描述的情况来看,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进一步增加,物体的质量将显著增加,甚至达到无穷大。这样,类似黑洞的物体就会产生。随着现代高能粒子加速器等设备的发展和高能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实验室里把电子加速到光速的0.9999倍。根据质量-速度关系,电子质量的增加不到两倍。如果人们所做的实验没有错误,这至少表明质量速度关系的量化是有争议的。

高能粒子加速器

的确,在实验室观察到的电子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物体的质量因运动而增加是一种观察效果还是一种物理物质?我们不妨这样想,假设运动物体质量的增加确实是物理本质,根据物理学中质量的现有定义,我们将得出“运动能产生物质”的荒谬结论。

早在1948年,爱因斯坦在给普朗克的信中提到质量-速度关系是不正确的,因为其中没有质量的定义。根据现有的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的定义,就会产生“运动产生物质”的哲学矛盾。因此,运动物体质量的增加应该只是一种观察效果,而不是真正的质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3dsmax物体如何脱离轴心脱自由移动并恢复

全文共 198 字

+ 加入清单

3dsmax如何让轴心脱离物体中心自由移动恢复?下面一起来看看。

1、新建一个茶壶,没很容易理解物体的中心就在红色箭头所指的小圆圈内。

2、点击 层级按钮。

3、在层级按钮下选择 pivot轴心 。

4、然后选 affect pivot only 。

5、此时将鼠标放在黄色区域,然后拖动鼠标。

6、可以将轴心脱离出物体。

7、如果要将轴心恢复到物体原来的中心,可以点击 center to object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当物体接近光速时会发生什么奇怪的现象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道路的最大车速大多数限定在80-120公里中间。在广阔的宇宙里,尽管沒有限速牌,但沒有物件的车速可以超出10.77×10^8公里。这一纯天然的速度天然屏障便是光速

专家习惯用秒来测算光速,即3×10^8米/秒。光的最小单位是光子,每一个光子的健身运动速度全是3×10^8米/秒。光子是一种独特的颗粒,它沒有静止不动质量,也就沒有一般 实际意义上的净重。难以想像这全世界居然存有沒有质量却有动能的化学物质,而光子就这样的化学物质。

我们可以将光速与大家可以想起的髙速健身运动的物件多方面较为。以“先行者号”太空探测器为例子,它离去太阳系行星时的速度是60公里/秒,这一速度足能够 在三分钟以内横贯我国,但与光速比起來,这一速度真是便是小乌龟爬。或是能够 想像一下太阳光的健身运动。就在你读这话的情况下,大家太阳系行星中的太阳光、地球上和别的七大行星已经像旋转木马一样紧紧围绕着太阳系的管理中心髙速健身运动,车速约为94.08×10^5千米,即248公里/秒(尽管你对于此事视若无睹)。但是这一速度依然不如光速的1%。

物体的运动速度贴近光速时,怪异的状况就会出現。这种事情以外的观测者会见到这一物件的长短和质量都会更改,乃至時间也刚开始更改。当宇宙空间飞船以11.55×10^4公里/秒的速度运作时,长短会减少一半;速度越快减少得越大;当速度做到光速时,长短乃至变成0。而针对飞船里的航天员而言,她们眼里的飞船不容易有一切转变,仅仅船仓外眼下的景色被比较严重地缩小了。当飞船以90%光速运作时,它的质量会暴涨,比一切正常状况下的3倍还多——航天员一样觉得不上这类转变。

速度越大,质量越大;速度做到光速时,质量贴近来说是无穷大的。专家早已确认这类状况是真正存有的,由于质量不大的基本粒子能够 在网络加速器中得到非常大的速度,而伴随着速度的增大,颗粒的质量也随着提高。

最终,针对時间也是有一样的规律性:假如立在路面上的人能够 见到飞船里的物件,她们就会见到飞船上的时钟走得慢了,而在航天员眼下数字时钟却沒有很慢;当飞船做到光速时,路面上的人就会见到飞船上的時间彻底终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是怎么看到物体的?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很久以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猜测。有些人认为眼睛会发光,只有当光遇到物体时,他们才能看到物体。其他人认为眼睛发出触须,通过触摸看到物体。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但它表明人们的理解在不断提高。

11世纪,阿拉伯科学家伊本?希什本纠正了上述观点。他认为光是从火焰或太阳发出的,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并进入人眼,因此人们看到了物体。

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的眼睛就像照相机。当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或不发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时,物体的倒像通过眼睛的折射部分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产生视觉,人们看到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在cad软件里填充将物体区分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在画CAD图纸的时候对不同物体加以区分,我们通常会使用填充,将其区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

1、打开cad,进入到cad的界面。

2、在cad里画一个矩形,图案填充要在封闭的图形里才能进行的。

3、在cad界面的左边的工具栏找到“图案填充”点击一下。

4、进入到图案填充的界面,先选取“类型和图案”下面的“样例”选取好要填充的图案。在边界的下面选取“拾取点”,选取要填充的区域。

5、选择好区域后,点击键盘上的“空格键”确定区域,点击空格键后,页面会自动跳转到“图案填充”的界面,点击“确定”即完成了填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3Dmax如何复制物体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3Dmax制作一些大型场景中,常常会用到许多相同的物体,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物体进行复制了。

1、首先选择你要复制的对象,点击菜单栏中的“ 编辑 ”-“ 克隆 ”

2、接下来就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可以直接来进行复制了

3、还有一种办法为按住键盘上边的Shift键,移动你要复制的对象,进行拖动对象,即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个办法呢比【 克隆 】多了一项【 副本数 】,即你要复制的数量

4、克隆选项的对话框中有各个选项,其中【 复制 】意思是当前的对象原位置复制一份,快捷键为 Ctrl+V 。【 实例】 是两个对象相关联,改变一个另一个也会改变

5、【 参考 】是以最开的的为模板,改变原始的复制本会产生变化,但是改变复制本原始对象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物理知识点:特殊物体质量的测量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特殊物体质量测量

1.用“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

(1)测出n个物体的总质量M;

(2)所测物体质量为m=M/n

2.用“累积法”测物体的数量(如个数、长度等).

(1)测出纸张的总质量,记作M;

(2)测出50张纸的质量记作50M/m,则这些纸张的数目是?

例1,如何测量一张A4打印纸的质量?

解析:一张纸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测多?张相同纸的质量之和,再求出一张纸的质量。

答案:选100张相同的A4纸,测量其总质量再除以100,就可以算出一张A4纸的质量了。

变式训练,用托盘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既简单又正确的是()

A.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C.把1枚大头针放在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烧杯的质量

D.把100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测其总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1枚大头针的质量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的原因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放大镜(英文名:Magnifying glass)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显微镜的雏形。通常用来观察物体细节。放大镜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虚像。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视角。历史上,据说放大镜的应用是由13世纪英国的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提出的。

放大镜

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的原因

放大镜的形状是两边薄,中间厚。光线通过它的时候会发生折射,聚到一点上,我们把这一点叫焦点。用放大镜看东西时,如果我们的眼睛正好在这个焦点上,从物体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进到眼睛里, 眼睛就会以为光线是从远方直接射进来的, 使我们觉得这个物体比原来大了许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时候,首先要使物体和镜面保持平行。然后调整放大镜和物体间的距离,直到要看的物体十分清楚时为止。这时,我们的眼睛正好是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另外,千万不要用放大镜看太阳。因为放大镜能把阳光聚集在一起,温度很高,会把眼睛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冥王星外发现巨大新物体 直径 1280 公里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冥王星发现巨大物体直径1280 公里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类似星球的新物体。其位置在冥王星外 5 亿公里的地方。它正围绕太阳旋转,每 288 年转一圈。

据 BBC 报道,这个新发现物体的直径约 1280 公里,为地球直径的十分之一,是自 72 年前发现冥王星以来太阳系的最大发现。

这个新物体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布朗及其同事特鲁希略在 6 月 4 日发现的。布朗对 BBC 记者说,“它的确非常之大”,“其大小是所有小行星的总和”。

布朗和他的同事是用加利福尼亚帕洛玛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的,后来又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进行了研究。天文学家将这个新物体暂时取名“夸欧尔”,编号为“2002 LM60”。今后几个月里,国际天文学会将为这个新物体的命名举行投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ps如何改变物体的颜色,替换颜色

全文共 169 字

+ 加入清单

在使用ps处理图片时,我们可以改变物体颜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ps中是如何更改物体颜色的吧。

操作方法

1

使用ps将我们的图片打开,然后在图像菜单那里找到调整选项,如图所示:

2

点击调整选项在其下拉菜单那里找到色相饱和度选项,如图所示:

3

点击色相饱和度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内设置参数如图所示:

4

设置好参数之后点击确定可以看到我们的帽子就改变了颜色了,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运动的物体都存在惯性的原因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物体存在惯性原因

我们乘火车或者汽车的时候,常常遇到这么一个情况,当急刹车时人体不由自主朝前倾,甚至有时造成事故。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在行驶的火车或汽车中,人和车原来具有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 ,当急刹车时车的运动状态急剧改变,人仍然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即速度) ,所以造成刹车时朝前倾的现象。惯性的大小用质量来表示,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以同样速度行驶的空汽车和载重汽车, 空车容易刹车、 载重车难刹车, 是因为载重车惯性大,运动状态难于改变的原因。物体静止时同样有惯性,质量较小的足球我们容易踢出去, 而质量大的篮球踢起来就很困难。这是由于质量大的篮球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静止的能力强,不易改变的原因。

惯性百科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

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全宇宙最大的物体是什么:这个东西你绝对想不到

全文共 3481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中除了宇宙本身,很多人都好奇最大的物体是什么的问题。快来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全宇宙最大的物体吧!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学术观点

"天文学家伊什特万·霍瓦特(Istvan Horvath)、乔恩·哈基拉(Jon Hakkila)和若尔特·鲍戈伊(Zsolt Bagoly)分析1997到2012年的观测资料,并且将全天分为9个区域,每个区域各31个伽玛射线暴。在这些分区资料中,31个伽玛射线暴中的14个集中在45°宽,即全天八分之一的径向区域,并且红移值1.6到2.1。柯尔莫诺夫-斯米尔诺夫检验的结果显示,这项伽玛射线暴大量集中在一定区域的状况无法完全归因于因为资料选择造成的偏差。如果许多伽玛射线暴发生在这一区域,就必须要有数千甚至数以百万计以上的星系才有可能。因此最后的结论认为该区域存在长度约史隆长城6倍以上,并且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的结构体。"

目前发现的100亿光年巨型结构位于武仙座和北冕座方向上,本项研究论文的合著者霍瓦特•伊什特万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星系集群,从物质组成来看,并没有发现其他奇异的质能,该结构的形成之谜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神秘的地球uux.cn)据腾讯科学:天文学家在武仙座和北冕座方向上发现了跨度达100亿光年的巨型结构,现代宇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这说明宇宙的质能在大尺度上可能不是均匀分布的。

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最大的神秘结构,达100亿光年以上,该结构属于遥远宇宙的一部分,发现这一结构的调查项目来自斯隆数字巡天计划,其旨在绘制详细的宇宙时空三维图像,包括了无数个星系、类星体和其他天体等。跨度达100亿光年的巨型结构给现代宇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因为现有的理论认为宇宙质能在大尺度上属于均匀分布的,如果存在一个这么大的结构,那说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中发生了其他事件,导致质量和能量在某个地方过于集中。

新发现的超大宇宙结构是此前记录的两倍以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跨度达到40亿光年的大型类星体集群,其中包括了73个类星体,我们目前对类星体的研究依然不多,现有的理论认为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有关,其背后隐藏着质量更大的超大质量黑洞,当物质落入黑洞后,黑洞会形成强大的能量喷流,观察者的视线与喷流的相对位置可观测到不同的天体类型,比如科学家已经发现的赛弗特星系、蝎虎BL天体等,这些现象都与活动星系核有关。

光速是目前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也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极限速值,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学院天文学家乔恩·海基莱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大质量恒星的爆发来跟踪宇宙中的伽玛射线区域,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材料较多的区域内,伽玛射线暴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估计值,美国宇航局的雨燕γ射线探测器正在对全天伽玛射线暴进行监控,就可以及时探测到这些宇宙中突发的能量事件。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发现

2013年观测伽马暴的时候发现,不是很清楚这个方向,但是最近伽马爆促进了我们对星系团尺度之上的纤维结构的认识。

宇宙中最大的10个物体

最大的水池

宇宙中最大的储水地,位于120亿光年外的一个类星体的中央,这个巨大的水云中储藏的水量是地球海洋总水量的140兆倍。

这个水池位于类星体中央的超大黑洞旁,这个超大黑洞本身就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它比太阳大200亿倍,发出的能量是1000兆个太阳发出能量的总和。

最大的黑洞——.超级黑洞

德州大学研究者,使用长达9.2米的霍比埃勃利望远镜观测太空,声称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黑洞。他们发现的这个黑洞质量竟有170亿个太阳那么重,位于星系NGC1277的中心。

它非常巨大,竟占了整个星系质量的百分之十四。它的视界线长度是海王星公转轨道直径的十一倍,也就是430亿公里。

最大的巨洞——牧夫巨洞

星系大多成群存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一个例子。星系群中的星系由引力相互吸引,并随着时间和空间扩张。然而,宇宙中的某些区域里是没有星系群的。

这些地方被虚空吞噬,牧夫巨洞就是这样的一片虚无之地。它的宽度非常惊人,多达25亿光年,也就是2500个银河系拼在一起那么长。

最大的星系团——Shapley超星系团

hapley超星系团由多个星系聚集形成,长达40亿光年,是银河系的4000倍,这个超星系团非常巨大,就算是人类发明的最快的飞行器,也要飞上千万亿年才能横渡。

这个星系团是目前科学界已知的,最大的由引力结合的物体,由引力结合指的是,随着宇宙不断扩张,星系团中的星系之间的引力足够克服宇宙膨胀,使各星系得以永远聚在一起。

最大的已知星系——IC1101

超星系团是多个星系融合在一起的聚合体,这些星系都位于超星系团的中央,超星系团中最大的就是IC1101了。

它的长度有六百万光年那么长,而银河系只有区区十万光年的长度,让人觉得银河系怎么如此渺小,对吧。

最大的已知小行星——谷神星

皮亚齐在1801年发现了谷神星,它是一颗位于火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里的,巨大小行星。

它占整个小行星带总质量的三分之一,直径大小大概和加州的宽度差不多。其自身的超大重力使它成为一个球体,它被成为矮行星,是这条小行星带中唯一有资格得到这个头衔的。

最大的已知行星——WASP—17B

行星TRES4发现于武侠星座,它的直径比木星大百分之七十,但却只有木星质量的百分之八十。它的公转轨道离自己的太阳非常近,人们认为强烈的高温使得构成此行星的气体膨胀,导致它像棉花糖一样疏松。

TRES4还是第二大的已知行星,外星球WASP—17B甚至比TRES4更大。它的半径是木星的两倍,但只有水星一半的质量,所以它比TRES4更疏松一点。

最大的已知恒星——UY Scuti

UY Scuti是最大的已知恒星,和它差距最小的那个恒星半径是太阳的1650倍,而UY Scuti的半径是太阳的1708倍。

要更直观的理解这个差距的话,如果把地球想象成篮球那么大,那么UY Scuti大概有三万八千米那么高,和菲利科思·鲍姆加特纳,从大气边缘自由落体的距离差不多。

最大的超大类星体团

超大类星体团发现于2013年1月,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庞大的结构。LQG类星体群由73颗年轻活跃的类星体构成,天文学家发现这个由引力结合的类星体群是如此巨大,就算是用光速也得花40亿年才能横渡。

这个超大的类星体群实在是太大了,其存在本身对“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原理的正确性”发出了挑战,爱因斯坦认为,如果从足够远的地方观测宇宙的话,不管观测者身处何位置,观测某处,看到的景象都应相同。

武仙-北冕座长城

武仙-北冕座长城由众多星系构成,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层状结构,它长100亿光年,宽70亿光年,厚度接近10亿光年。和它相比,超大类型团只有区区40亿光年长,它于2013年11月,被一个研究伽玛射线爆炸地点的团队发现。

观察伽玛射线爆炸的分布图时,科学家们注意到了有趣的现象,有14次伽玛射线爆炸拥有极相似的红移,发生地点的间隔也近得难以置信,这意味着在那片区域里,一定有一个非常大的星系和物质团,于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东西就被发现了,那就是不可思议的武仙-北冕座长城。

宇宙广阔无垠,存在着太多的奥秘,虽然我们现代科技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于宇宙的浩瀚来说还是十分不足。希望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可以探索到更多宇宙的奥秘。

猜你喜欢: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解释

武仙-北冕座长城(英语: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是宇宙中一个由星系组成的巨大超结构,延伸超过100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中已知最巨大的结构。 天文学家于2013年11月使用雨燕卫星和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将发生在遥远宇宙的多次伽玛射线暴位置绘制成分布图时发现了这个巨大结构.

武仙-北冕座长城是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的一部分,或者是以重力结合的巨大星系集群。该长城的长度最长端横跨约100亿光年(30亿秒差距),另一端的长度则是72亿光年(22亿秒差距,在红移空间的红移速度150,000 km/s),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单一结构。武仙-北冕座长城的红移值为1.6到2.1,相当于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它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它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在武仙座和北冕座。

List of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wiki上,最大的宇宙结构是个大小超过100亿光年的未知星系团(长城)

全宇宙最大的物体结构

这个结构在红移1.6~2.1左右,离我们最近180亿光年,最远230亿光年(宇宙固有距离) ,最短约60(73)亿光年,最长约100亿光年,这几乎达到了可观测直径的1/10。它在天空跨越20个星座。天区范围达到了1500平方度(全天总共约4万平方度)

这个结构如果成立,对于宇宙学原理:空间平直均匀各项同性将会是巨大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动物眼中看到的物体与人类看到的一样吗?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的色彩来说,许多动物和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有的动物能看见比人类更广的色彩,但有的动物看到的色彩远远低于人类。就动物的视野来说,大多数动物的视野比人类更为宽泛。鱼类的眼神就比较差了,大多数鱼都是近视眼,它们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体

就看到的色彩来说,许多动物和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有的动物能看见比人类更广的色彩,如鸽子可看到至少5种光谱带,可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动物。但有的动物看到的色彩远远低于人类,它们看世界如同看黑白电影一样,只有黑、白、灰三种,如我们常见的马、牛、羊、狗、猫、鼠类,等等。人们常说的“牛遇红即怒”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辨色能力都很差,几乎不太会分辨颜色,在它们眼中,红色和蓝色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在西班牙斗牛表演中,如果斗牛士用蓝色的斗篷,依然会把牛激怒,那是因为将牛激怒的不是红色,而是晃动的斗篷。

就动物的视野来说,大多数动物的视野比人类更为宽泛。如老鹰、隼等掠食者,具有十分出色的双眼视觉和周边视力,它们能够从数千米的高空轻易地发现地面的猎物,它们有极大的瞳孔,可以让进入眼睛的光线产生的衍射干扰达到最小的程度。不仅如此,鹰眼视网膜的黄斑处有2个中央凹,比一般动物多1个,而且中央凹的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多达100万个,比人眼要多出6倍,这就使得鹰眼的视觉特别敏锐。不少昆虫的运动视力也非常好。如蜻蜓的大脑运转速度非常快,大部分运动图像在它眼中都成了慢动作,只需四千分之一秒的时间,蜻蜓就能分辨出图像,这也就是为什么蜻蜓能在空中准确抓捕猎物的原因。蜜蜂的视力稍微逊色一点,但它也可以在一秒钟内将300幅图像准确地区分出来,而人类每秒只能区别大约20幅图像。

鱼类的眼神就比较差了。大多数鱼都是近视眼,它们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体。鱼虽然属于低等脊椎动物,但眼睛的结构却与人眼相似,所不同的是,人眼的水晶体是扁圆形,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而鱼眼的水晶体却是圆球形,只能看见较近的物像。不过,有些鱼的眼神也让我们吃惊不小,比如射水鱼,它居然能够通过折射精确地击中水面上空的猎物,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拥有哪种动物的视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物体受热后为什么会膨胀

全文共 184 字

+ 加入清单

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叫“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那为什么物体受热后会膨胀呢?

物体受热后为什么会膨胀

物体受热后,温度就会升高,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会随之逐渐活跃起来,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就渐渐拉开,于是,整个物体就膨胀起来了。物体的膨胀比例会因物体不同而不同,它会按固体、液体、气体的顺序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二者的关系是:当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体积成正比,也就是质量越大则体积越大,质量变小,体积也随之变小。物质不同,密度不一样,质量相同,体积则会不同。

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又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

什么是体积

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三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体积。例如:木箱的体积为3立方米,电解水时放出二体积的氢与一体积的氧。

质量和体积的区别

1、质量指的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体积指的是量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量。

2、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近似情况下可以认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上或地表附近的物体。但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除了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着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轴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来提供,我们可以把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F1,方向指向地轴,大小等于物体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G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其中F1=mrw^2(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为物体旋转半径),可见F1的大小在两极为零,随纬度减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区为最大F1max。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9.8N是一个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9.79N/kg;在两极上g最大,g=9.83N/kg。N是力的单位,字母表示为N,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