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四风俗吃什么【推荐两篇】

浏览

4106

文章

2

篇1:春节正月初四的风俗和禁忌

全文共 345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红红火火的,相当热闹,商场超市里节节飘红的销售业绩,饭店餐馆里预订一空的年夜饭,既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也展示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正月初四风俗禁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年初四的禁忌

1、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保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2、忌摔坏东西

忌打碎器物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以作禳解。

3、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春节初四的风俗和禁忌

1、迎灶神、接火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月朔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2、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3、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4、吃折箩、扔穷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5、绑火神、祭灶神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春节风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的窗花,它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

4、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用爆竹声除旧迎新。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祝福语

1、送走旧年的时候,也送走一年的阴郁,迎来兔年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给您拜年啦!

2、新春过完,快乐依然。幸福依旧是主角,微笑依旧陪在身边。时钟转了一圈又一圈,新春过完就是农历年。让新春的快乐和新年的美好相接,愿你精彩每一天!

3、亲爱的,你快乐吗?小心前面在放的鞭炮;亲爱的,你开心吗?新年过节保持好心情。祝愿你:新年快乐无烦恼,新的一年走大运,新的生活新气象。

4、新春过完了,整理情绪上班了,祝福没有断,问候也依然。努力工作多表现,年后年终奖永远把你恋,腰包鼓鼓过新年,快乐幸福永绵绵!

5、阳光是你的点缀,优雅是你的智慧,温情是你的妩媚,爱心是你的宝贝。今天是大年三十,愿快乐与你做陪,美丽将你跟随,青春为你陶醉。春节快乐!

6、春节来临,欢声不断;电话打搅,多有不便;短信拜年,了我心愿;祝您全家,身体康健;生活幸福,来年多赚;提早拜年,免得占线!新年快乐!

7、新年到,祝你:1马当先、2亿家产、3前有路、4海逢源、5福临门、6六大顺、7星高照、8面威风、9足饭饱、十分快乐!

8、友情如树,树多了能遮风挡雨;亲情如水,水清了能温暖人心;爱情如酒,酒醇了能滋润生活。愿朋友能躺在树荫下品尝水酿出的美酒!

9、春风落叶轻拂过,宛如当年您宽厚的手、慈祥的话,给我最温柔的抚慰、最诚挚的教化。祝福您我亲爱的爸妈,祝您春节快乐,幸福如意!

10、年少的青春,未完的`旅程,是您带着我勇敢地看人生;无悔的关怀,无怨的真爱,而我又能还给您几分,祝父亲永远快乐!新年快乐!

11、北风号,到大寒,勤添衣,人温暖饥进餐,食莫偏,多锻炼,把体健出门行,要平安,路冻滑,别抢先朋友情,到手边,关切意,记心间!

12、拿起美妙的彩笔,勾画猴年的美景,绽放灿烂的笑脸,抒发喜悦的心情。画上一群羊,点彩一堆钱。让你痴迷让你醉,让你新年幸福睡。猪年到了,幸福万年长!

13、生活没必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就好,有钱花钱,没钱咱挣了再花,钱多吃好,钱少吃饱。兄弟,祝福你商途一帆风顺,愿我们的情意越来越铁!

14、除夕夜,庆团圆,送你一桌团圆饭。吉祥的配菜,幸运的主菜,健康的玉米粥,平安的如意果,一桌的财运福运和好运,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5、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快乐,是人生的重点;烦恼,永远降到冰点;时间,是情谊的钟点;祝福是短信的焦点。愿你占领幸福的制高点,新年处处风光无限!

16、知道你的幸福是由快乐的小狗接力来伴随你,知道你的如意是由新春的开始来围绕你。而我的祝福短信已来呵护你,好运从此会爱上你!

17、快乐如风吹拂着四面八方,快乐似雪闪着耀眼的光芒,快乐像阳抚摸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快乐是细雨洒落在柔和的秋天,愿快乐伴您到老,祝您新年快乐!

18、新年很快就来到,春运排队买车票,人多拥挤要警惕,防寒防骗防偷盗,一票在手心里甜,回家物品整理好,平平安安把家返,全家团圆乐淘淘!

19、新年到,大礼到,祝福短信先送到;锣鼓响,好热闹,小小文字问个好: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快乐钻进怀抱,幸福身边环绕!祝新年快乐,天天幸福。

20、春节人多伤脑筋,满城内外都拥挤,鞭炮烟花要远离,老人小孩少出行,睡眠规律人有劲,春节怎能不开心!祝您春节快乐!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怎么接 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有什么风俗禁忌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大年初四灶王爷到底怎么接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也非常的有讲究的,毕竟是这个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风俗,所以这个大年初四到底怎么接灶王爷呢?接这个灶王爷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和禁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怎么接

在正月初四这一天,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远出。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是有一定讲究的。”2、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有什么风俗禁忌

2.1、迎灶神

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的日子。“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2.2、吃“折罗”

按习俗,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折罗”。“折罗”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张寿臣《化蜡千儿》中有记:“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罗。”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剩饭菜便称为“折罗”,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美德。

2.3、扔“穷”

在我国广大地区,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因为祭祀庆祝,会产生很多烟花爆竹的残屑,而到初四这一天早上,恭迎灶王爷之后,便可以在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2.4、接五路

初四也是接五路的日子,东,南,西,北,中五路,相传各有神灵。古人在案桌上摆上全猪、全鱼、全鸡之类,还有糕点瓜果,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兴旺发达。

2.5、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2.6、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其实,这也可以当做是古人的祈愿,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天伦之乐。

2.7、忌摔坏东西

新年新气象,大家都期盼着和和美美,所以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如果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等等,这其实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此外,还有正月不剃头,女子不用针线等等,其实都是对美好祈愿的向往。

2.8、忌正月剃头

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2.9、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大年初四,年意正浓,不管是习俗也好,禁忌也罢,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期望新的一年和和美美,丰衣足食,万事如意。3、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来历起源

传统的风俗中,小年最重要的仪式是祭灶。祭灶的传统大约已经有三千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礼记》。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也 有二十四一-说),上天汇 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

传统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腊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传说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

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这天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

据说腊月二十四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他天神下界巡逻,监视一切然后上奏天神。

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北方有些农村的风俗,要绑上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