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四吃啥好(经典20篇)

浏览

3514

文章

25

篇1:为什么正月初四称为羊日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正月初四称为羊日_大年初四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团圆和祭祖的重要时刻。春节象征着岁末年初,人们会通过一系列庆祝活动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为什么正月初四称为羊日,供大家参考学习。

大年初四的禁忌

1忌出远门

2忌摔东西

3忌吵架

大年初四迎灶神供什么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大年初四供灶王爷的注意事项

1、灶君朝向:常言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于“以食为天”的人们来说供灶王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关乎到来年生活能否富足安康。灶王爷五行属火一般是贴在灶的旁边,如你的灶是西向,背面有墙,就贴北面,以此类推,同时忌讳不能贴的太高,以免不接地气触犯了灶王爷,就可能无法为家中新一年带来好运。

2、供品摆放:灶神就是主掌饮食的神仙,所以供灶王爷对于供品的要求是极高的,要摆放九碗菜、九个馒头,还要筷子大头朝神仙,小头朝自己,依次摆在碗旁边。其次敬烟和敬香,燃尽时续烟不续香,香灭则供奉完毕,敬香过程中嘴里念吉利话或者祷告,这样灶王爷才能更好的保佑全家的人。

为什么正月初四称为羊日?

寓意“三阳开泰”

正月初四之所以称之为“羊日”,这还要与女娲的创世神话开始讲起。根据书籍记载,女娲在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最先造的就是六畜,然后才抟土造人的。因为她是先在初一创造出了鸡,初二创造出了狗,初三创造出了猪,初四创造出了羊,初五创造出了牛,初六创造出了马,然后才在初七日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个小人儿。因此,从初一到初六,我们一向称之为六畜之日。

这正是正月初四我们称为羊日的原因。羊在古意里同“祥”,因此常会被当作祭祀典礼的重要物品。但在正月初四,因为是羊日,所以就是绝不能杀羊的,否则就是大不敬。而在民间还有这么一种说法,若是当天天气很好,则意味着这一年羊会被养的很好,农夫也将会有大收成。正如成语“三羊开泰”,羊与“阳”相通,这也是非常吉祥如意的象征。此外,正月初四这一日也是灶神返回民间的时候,因此羊日往往也寓意着五谷丰登。

在羊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很多,但至今还通用的则大致有这么几点。一是要吃折罗,通俗点讲,就是前几日所剩下的饭菜。因为过年期间人们会吃的更为丰富,并且往往是吃不完的。而到了初四羊日,将之前所剩下的饭菜解决掉,寓意着来年吃穿不愁,当然,也是体现人们勤俭节约的好作风。

第二个习俗是接五路。接五路本来是指接五路行神,是之后才慢慢演变成接五路财神的。在以前,商家在春节期间都会停止营业,直至初五才开市。因而他们一般会在初四晚上备好祭品,香烛等物,虔诚恭敬的迎接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以求得一切顺利,财源广进。

大年初四的习俗

1迎灶神

2接五路

3羊日

4吃折箩

5祭灶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明初四大案是什么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洪武九年,因下属官员,空白盖印公务文书。朱元璋策划了空印案,诛杀数百名官员。这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大,实属罕见。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随后大肆株连功臣宿将,牵连甚广。最后顺势罢除丞相,权分六部,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又策划了一场,国家剪天下羊毛的行动,郭桓案。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借口蓝玉谋反,又株连杀戮功臣宿将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从此军权皆出于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四禁忌有哪些 初四吃什么有讲究吗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四这一天是有什么禁忌呢?其实全国各地对于春节期间的习俗、传统都不同,所以某个习俗不一定全国都适用,大家最好还是问问家里的长辈。那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在初四这一天有“迎灶神”的传统,灶王爷在古代颇受百姓尊崇,但到了现代似乎已经很少被提到了,特别是在城市里。那有关初四的一些讲究都在下方准备好了,感兴趣的网友欢迎来了解看看。

1、初四的禁忌

大年初四这一天,按照传统习俗是灶王爷回来的日子。“灶”一看就和厨房有关,在这一天,要准备贡品招待灶王爷,表示对他的尊重。除了准备贡品之外,还有这三件事一般不做,可能农村还有这种忌讳,但在城市里,已经没什么人在意了。

第一件便是不要出门,因为初四谐音“出事”,古人比较迷信,所以为了平安,在这一天会尽量避免出远门,和家人待在一起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呢。第二件是不要剪头发,在老人口中,这一天剪头发对亲戚的影响不好,而且在过年期间,理发店的人也在休假,也没有人会去剪头发,为了和谐的家庭,建议这一天不要剪头发。

其次就是不要打碎东西,但如果是不小心打碎的,记得说“岁岁平安”,碎碎相当于岁岁,谐音字。一下子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呢。

其实这些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禁忌也在逐渐消失遗忘,虽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也不是说能完全摒弃。不过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现在人们只希望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等等已经成为新年必做的事情了,在春节期间,最开心的便是一家人团圆了。

2、初四吃什么有讲究吗

大年初四在老黄历中被定为“占羊日”,民间常说的“三羊(阳)开泰”,这些说的就是正月初四这一天。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正月初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习俗。但是在古代社会中这一天却非常重要。

正月初四是除夕夜之后的第四天,人们从除夕一直到初三,都处于开心和喜悦的状态中。在这个过程中就难免要吃大吃二喝,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开心喜悦地节日气氛。其实很多地区正月初四都有一些特定习俗。

灶神和财神是古代神话中,对民间做出过很大贡献的神仙。所以民间对两位老神仙都特别敬重。由于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将灶神送回天庭,并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这样一家人就在新的一年里更加顺利和幸福。但是到了正月初四的时候,还需要将灶神迎接回来。这其实也就是正月初四的一个主要习俗“迎灶神”。虽然现代社会中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淡化,但是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送神早,接神迟”却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情。

所谓“送神早”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其实说的送神一定要在早上的时候进行。而接神的时候即使是在下午也不晚。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就是,将神仙们尽早送到天庭,希望他们能够多为自己说好话。而“接神迟”就是希望能够让神仙们多为自己祈福。这里面所说的“接神”,这是说的是财神爷。每个家庭都希望财神爷能够长住,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和家人好运多多、财源广进。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族民俗。

到了初四这天,灶王爷就会回归,古人会用烙饼炒鸡蛋来迎接灶王。制作烙饼时,面粉的麦香、食用油的油香和葱花的葱香味混合在一起,经过高温加热后会有“微烟”散出,颇有腾云驾雾之感,以此来迎接灶王爷的归来。做好的烙饼要卷上刚摊好的鸡蛋饼来吃,营养又美味。

3、初四习俗来历

事实上民间在过年之时的所有习俗,其实都有相对应的神话传说,虽然这些习俗来源大多数都是人们的幻想,但是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据传说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在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六畜之一“羊”。

据《问礼俗》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这其实也是继除夕之后,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的过年习俗。

在正月初四的时候基本上素有牛羊肉铺,都会在这一天到“马神庙”烧香,羊王、牛王、马王均供奉于马神庙内。这种习俗虽然在现在社会中已经消失,但是却表现出了古人的感恩之情。

其实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吃折箩”,以及“迎神接神”等习俗之外。在正月初四这一天,很多家庭还要清理“战场”。因过年的时候人们由于过于高兴,就很容易导致屋子里过于凌乱。正好在这一天打扫一下屋子,然后将垃圾扔到院子里,其实主要寓意就是“扔穷”。

现在社会虽然很多人对过年的兴趣越来越大,但是有一些古老的习俗还是不能彻底抛弃。毕竟过年的时候这些习俗不仅会增加节日气氛,而且还能够让大家过一个有滋有味的“年”。而正月初四的习俗大家也不要忘掉,因为这一天可以接财神,寓意在未来的一年中家财万贯、福气满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初四大贝勒分别是谁?贝勒爷属于什么职位?

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初四贝勒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登基为可汗是,分封的四位贝勒爷,也是当时除了清太祖权利最大的四人。其中四贝勒就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等皇太极登基称帝以后就同其他三位贝勒共同执政。不过一山容不得二虎,四虎就更不用说了,起初其他三位贝勒仗着自己是皇太极亲王,对宫中大事一直都抱有己见。直到1629年,四大贝勒的旧制被彻底废除,同时皇太极也出台新政抑制了八旗的特权,这样才能使他的皇权更加稳固。

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曾经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由此,在顺治皇帝在位时,贝勒是地位较高的爵位。不过,和清朝初期,更严格的说是后金时期比起来,后者时期的贝勒更加尊贵。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就设了四个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对于这四大贝勒来说,地位实际上就是亲王一样。那么,问题来了,清朝“四大贝勒”最后都是什么结局呢?

首先,在努尔哈赤在位时,因为还没有称帝,也即只是称汗,自然也就没有册封亲王了。在此基础上,对于当时的“四大贝勒”,就相当于清朝后来的亲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但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对于清朝四大贝勒,皇太极排在最后,这并不表示他的地位低。就皇太极来说,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皇太极在位时,清朝整体实力不断增长,为之后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公元1643年,在清朝入关前夕,皇太极这位皇帝突然去世。

其次,就大贝勒代善来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名列四大贝勒之首。清太祖努尔哈赤逝世后,代善等贝勒拥立皇太极继承汗位。不过,虽然支持皇太极即位,但是,就后者来说,却一直在打压大贝勒代善。公元1637年,皇太极这位皇帝斥责了大贝勒代善,后者逐渐赋闲家居,不问朝政。由此,在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期间,大贝勒代善受到了不小地压制。等到皇太极去世后,代善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公元1648年,大贝勒病逝,终年六十六岁。因为支持皇太极、顺治皇帝即位,所以,不管是康熙皇帝还是乾隆皇帝,都对大贝勒代善进行了追谥或者追封。

再者,就二贝勒阿敏来说,相对于大贝勒代善,其在清朝历史上的名气相对较低。不过,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年间,二贝勒阿敏曾参与萨尔浒、灭叶赫、克沈阳、辽阳等战役。皇太极建立清朝后,二贝勒阿敏继续率军和明朝大军作战。不过,天聪四年,因阿敏弃城投降,皇太极大怒,召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公元1640年6月,清太宗皇太极囚禁了二贝勒阿敏。这一年的十一月,二贝勒阿敏病逝于狱中。值得注意的是,皇太极并没有赶尽杀绝,爱新觉罗·阿敏有子六人,除了爱尔礼获罪而死之外,其中五人皆有爵位。

最后,就三贝勒爱新觉罗·莽古尔泰来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和多尔衮一样,年少时的爱新觉罗·莽古尔泰就开始征战沙场,并立下战功,这也是其能够受封为和硕贝勒愿意之一。公元1620年,三贝勒爱新觉罗·莽古尔泰受命追击明朝大军,直至浑河。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三贝勒莽古尔泰继续和明朝大军交战,并屡立战功。公元1632年,40多岁的爱新觉罗·莽古尔泰病逝。值得注意的是,在三贝勒爱新觉罗·莽古尔泰去世后,因为揭发有谋上之罪,被追夺其封爵。此外,除了四大贝勒之外,在清朝初期,还有四小贝勒之说,分别是大贝勒阿济格,二贝勒多尔衮,三贝勒多铎,四贝勒济尔哈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年初四结婚好不好?大年初四可以结婚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眼下是大年初四,年味依然还是很浓厚,在过年期间有不少人准备结婚,因为过年的亲朋好友比较齐全,还可以粘粘新年的喜气,那么,大年初四结婚好吗?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大年初四结婚好不好

以下是大家的回答

初三初六结婚的多,初二初四初五过生日过寿的多;结婚避开高峰期,日子没有好坏之分,地域性人群差异、只是心里因素影响罢了。

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七十七二十七6个日子在灌南没有人用的,除非是算命算的日子,而且算命的一般也会避开这种日子的。专业摄像师告诉你的,你能不信?建议避开正月,什么都贵还做不好。如果你现在还没订饭店,你连饭店估计都订不到了,婚礼主持人也不可能订到,除非是滑单的主持人被你捡到了,摄像反正我们团队5个人都是在3个月前,初三,初六,初九,就被婚庆公司包了

2017年大年初四结婚好不好

好。以下是2017年正月初四老黄历:

可以看出2017年的正月初四是一个结婚的好时候

2017年1月结婚吉日公元2017年01月02日星期一山羊座冲羊(癸未)煞东公元2017年01月06日星期五山羊座冲猪(丁亥)煞东公元2017年01月07日星期六山羊座冲鼠(戊子)煞北公元2017年01月09日星期一山羊座冲虎(庚寅)煞南公元2017年01月15日星期日山羊座冲猴(丙申)煞北公元2017年01月16日星期一山羊座冲鸡(丁酉)煞西公元2017年01月18日星期三山羊座冲猪(己亥)煞东公元2017年01月23日星期一水瓶座冲龙(甲辰)煞北公元2017年01月28日星期六水瓶座冲鸡(己酉)煞西公元2017年01月29日星期日水瓶座冲狗(庚戍)煞南公元2017年01月31日星期二水瓶座冲鼠(壬子)煞北

正月可以结婚吗

有些地区的风俗习惯,正月是不能结婚的,不吉利,不但预示着夫妻不能白头到老,而且对公婆不利,认为“正月不娶,腊月不订”。正月结婚不吉利。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民间有正月初三老鼠娶亲之说,另外大年除夕钟馗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杜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朱元璋问刘伯温何时登机最佳?为何刘伯温说是正月初四?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多奇人异事,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多少都有这么一些人来辅佐君王,有的甚至还帮着帝王成就了一番伟业。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辅佐刘备就是一个例子。在历史上还有着另外一个人也非常的出名,后世人们经常会拿他与诸葛亮相比,这个人就是明初时期的刘伯温。读过明史的朋友就知道,刘伯温在朱元璋建国时候的重要性。

最开始的时候,刘伯温这个人物并没有出场,也并没有展现出他的才华。朱元璋在成功的攻下了徽州婺州之后,他身边的大臣们建议朱元璋继续去攻打浙江,为什么要去攻打浙江呢?因为浙江有一个人才,他就是刘伯温。我们都知道人才对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当年刘备得诸葛孔明,从而建立蜀国。而现在朱元璋是否会愿意为一个刘伯温而去学习,刘备三顾茅庐呢?朱元璋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仅仅派了一个使臣,拿着重金去请刘伯温。

当时他不知道刘伯温有多么大的能力,当然古代贤臣往往是有架子的,那么更加渴望得到君王的重用,所以这次使者来请刘伯温,他并没有出山。朱元璋不得不派处州总制孙炎,并且带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来找刘伯温。这一次,刘伯温才真正的开始他的辅佐朱元璋之路。但是最初进入朱元璋阵营的刘伯温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仅仅获得了一个很小的官职——祭酒。

不过,既然已经进入了朱元璋的阵营,只要有才华还是有很多发光的机会的,而这个机会其实不需要太久。有一次,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起来左右夹击朱元璋。此时,谋士们早已经乱了章法,不知如何面对,只有刘伯温沉着冷静的分析局势,并给了朱元璋十分中肯的建议,就是要送些厚礼给陈友谅就可以了。而至于张士诚可以诱敌深入把他消灭掉。此言一出就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并且迅速的把这一谋略实施。果然按照这个谋略去部署之后,军队取得了一场大胜仗。

从此,刘伯温也成为朱元璋的军师。公元1367年,朱元璋的势力已经很大,大臣们开始催促朱元璋登基称帝,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适合登基的时日。于是他把这个重任交给刘伯温,让刘伯温找一个比较适合登基大典的日子。刘伯温经过夜观天象,然后告诉朱元璋说,正月初四这天可以登基。果不其然,那段时间每天都阴雨连绵,只有正月初四那天晴空万里,朱元璋顺利地完成了登基大典,而至今都无人能解释。为何刘伯温能算得如此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3大年初四高速堵车吗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2023年大年初四,高速公路上会出现堵车的情况,一般在过年期间主要会放7天假,很多人会趁着过年期间选择走亲访友外出游玩,所以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这个时间段,高速本来就是免费的,而高速上面的车只增不减。另外大家选择大年初四外出是要注意什么?

1

要注意南北方的差异性

其实在大年初四到来之际,大家可能会选择出去旅游或者是走亲访友,其实在南北方可能会存在差距性,一般在北方地区大年初四并不适合交通出行,可能有些人会选择直接待在家里面。

2

而对于我国南方地区很多人会在大年初四的时候直接选择外出工作或者是挣钱,当然他们也会有外出办急事的情况,所以大家在选择外出的时候,要注意南北方的差异性。

3

注意地区的风俗习惯

在我国有部分地区大年初四的时候是不适合外出的,因为大年初四在我国部分地区其实是接财神日,可能要迎接众神,灶王爷和家神回归。如果在这个时间段直接选择外出的话,可能会引起造王业的不开心,因此有些地区有这样的风俗,他们会选择大年初四的时候直接不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年初四可以出行吗?大年初四出门好不好?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人在过年出门的时候有家长拦着说今天最好是不要出门,其实这是有一定缘由的,在节日氛围依然很浓厚的大年初四可以出门串门吗?

大年初四可以出行吗

大年初四可以出行吗?初四占羊,“三羊(阳)开泰”本应吉祥,可是在北方民间有“红羊劫”的典故,禁忌初四出门;但还有一说灶王爷初四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但在北方,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而南方则恰好相反,部分地区讲究初四出门工作赚钱,意为出门有事干。

“大年初四不宜出门”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

大年初四的禁忌

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大年初四的习俗

大年初四报喜除霉运

其实这个是以前人们还没有任何网络通信等工具,习惯的见面就说新年好的。不过现代人对礼貌礼仪都比较忽视了。这也是被说“人情冷暖”的原因之一。现在不在大街大巷里碰面就说新年好,至少接电话的时候,说上一句报喜话。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初四除霉运的习俗哦。大年初四晚,全家一起吃“折罗”

或许这个说法现在的人比较少听到了,而且也没有这样的习惯了。其实现在一过年,大年初一到年初四五,大家天天都聚集在一起食饭,不是姑姑上门拜访,就是女儿回娘家的,还是那个亲戚好,那个亲戚去,过年天天都有好菜吃。不过现在的人们比较懒了,自己弄个七八样菜的实在麻烦,都喜欢到外面餐馆,酒店里吃。所以“折罗”基本上是吃不到的。所谓的“折罗”就是把前几天的剩菜都煮来吃饭,剩饭剩菜干净,是寓意“扔穷”。大年初四有迎神的习俗,不宜出远门哦

对于各位奶奶、妈妈的都应该知道这个习俗的比较多,需要准备什么贡品来祭神。做生意的也比较清楚,因为大年初五为开市,一般初四就祭财神,好在初五开市图个吉利,望今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而家里的就祭灶神,祈求五谷登丰、家宅平安。相传大年初四,灶神会降临到每一户家里,所以人们忙着要恭迎灶神,不宜出远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3年正月初四可以出殡吗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2023年正月初四可以出殡的,因为生老病死本来就是社会的常态,一般去世的人选择大年初四的时候出殡也属于正常情况,只是有些地区在选择出殡时,可能要结合春节的传统习俗,会挑选合适的日子,看看是否在这一天出殡比较合适。

1

出殡需要挑选日子吗?

其实在出殡的时候是需要挑选好日子来办事情的,而经过黄历分析的时候,今年2023年正月初四的时候是适合出殡的。所以在选择出殡的时候,建议大家挑选合适的日子,另外最好结合生辰八字。

2

大年初四的禁忌

其实在大年初四到来的时候,这一天是非常忌讳摔东西的,平时打碎东西,一般人都不会过多的计较,但是在大年初四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打碎家里面的东西。因为在民间的习俗当中,在大年初四打碎东西会给家人带来不好的运势。

3

大年初四到来的时候非常忌讳跟别人吵架,也忌讳骂人

一般大年初四到来的时候吵架可能会运气非常不好,甚至会带来灾祸,另外在大年初四的时候也不可以出远门,甚至于用针线缝缝补补。一旦出现用针线缝缝补补的时候,往往会在这一年当中过得特别的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正月初四的风俗和禁忌

全文共 345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红红火火的,相当热闹,商场超市里节节飘红的销售业绩,饭店餐馆里预订一空的年夜饭,既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也展示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正月初四风俗禁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年初四的禁忌

1、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保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2、忌摔坏东西

忌打碎器物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以作禳解。

3、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春节初四的风俗和禁忌

1、迎灶神、接火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月朔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2、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3、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4、吃折箩、扔穷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5、绑火神、祭灶神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春节风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的窗花,它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

4、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用爆竹声除旧迎新。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祝福语

1、送走旧年的时候,也送走一年的阴郁,迎来兔年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给您拜年啦!

2、新春过完,快乐依然。幸福依旧是主角,微笑依旧陪在身边。时钟转了一圈又一圈,新春过完就是农历年。让新春的快乐和新年的美好相接,愿你精彩每一天!

3、亲爱的,你快乐吗?小心前面在放的鞭炮;亲爱的,你开心吗?新年过节保持好心情。祝愿你:新年快乐无烦恼,新的一年走大运,新的生活新气象。

4、新春过完了,整理情绪上班了,祝福没有断,问候也依然。努力工作多表现,年后年终奖永远把你恋,腰包鼓鼓过新年,快乐幸福永绵绵!

5、阳光是你的点缀,优雅是你的智慧,温情是你的妩媚,爱心是你的宝贝。今天是大年三十,愿快乐与你做陪,美丽将你跟随,青春为你陶醉。春节快乐!

6、春节来临,欢声不断;电话打搅,多有不便;短信拜年,了我心愿;祝您全家,身体康健;生活幸福,来年多赚;提早拜年,免得占线!新年快乐!

7、新年到,祝你:1马当先、2亿家产、3前有路、4海逢源、5福临门、6六大顺、7星高照、8面威风、9足饭饱、十分快乐!

8、友情如树,树多了能遮风挡雨;亲情如水,水清了能温暖人心;爱情如酒,酒醇了能滋润生活。愿朋友能躺在树荫下品尝水酿出的美酒!

9、春风落叶轻拂过,宛如当年您宽厚的手、慈祥的话,给我最温柔的抚慰、最诚挚的教化。祝福您我亲爱的爸妈,祝您春节快乐,幸福如意!

10、年少的青春,未完的`旅程,是您带着我勇敢地看人生;无悔的关怀,无怨的真爱,而我又能还给您几分,祝父亲永远快乐!新年快乐!

11、北风号,到大寒,勤添衣,人温暖饥进餐,食莫偏,多锻炼,把体健出门行,要平安,路冻滑,别抢先朋友情,到手边,关切意,记心间!

12、拿起美妙的彩笔,勾画猴年的美景,绽放灿烂的笑脸,抒发喜悦的心情。画上一群羊,点彩一堆钱。让你痴迷让你醉,让你新年幸福睡。猪年到了,幸福万年长!

13、生活没必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就好,有钱花钱,没钱咱挣了再花,钱多吃好,钱少吃饱。兄弟,祝福你商途一帆风顺,愿我们的情意越来越铁!

14、除夕夜,庆团圆,送你一桌团圆饭。吉祥的配菜,幸运的主菜,健康的玉米粥,平安的如意果,一桌的财运福运和好运,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5、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快乐,是人生的重点;烦恼,永远降到冰点;时间,是情谊的钟点;祝福是短信的焦点。愿你占领幸福的制高点,新年处处风光无限!

16、知道你的幸福是由快乐的小狗接力来伴随你,知道你的如意是由新春的开始来围绕你。而我的祝福短信已来呵护你,好运从此会爱上你!

17、快乐如风吹拂着四面八方,快乐似雪闪着耀眼的光芒,快乐像阳抚摸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快乐是细雨洒落在柔和的秋天,愿快乐伴您到老,祝您新年快乐!

18、新年很快就来到,春运排队买车票,人多拥挤要警惕,防寒防骗防偷盗,一票在手心里甜,回家物品整理好,平平安安把家返,全家团圆乐淘淘!

19、新年到,大礼到,祝福短信先送到;锣鼓响,好热闹,小小文字问个好: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快乐钻进怀抱,幸福身边环绕!祝新年快乐,天天幸福。

20、春节人多伤脑筋,满城内外都拥挤,鞭炮烟花要远离,老人小孩少出行,睡眠规律人有劲,春节怎能不开心!祝您春节快乐!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大年初四的习俗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2024大年初四习俗_大年初四的禁忌

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会进行贴春联、贴窗花、买年货等准备工作。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大扫除,意味着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大年初四的习俗,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4大年初四的习俗

1、迎灶神、接火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月朔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2、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3、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4、吃折箩、扔穷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春节的来源

春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在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上古时期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有一天,舜接受了虞禅让的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后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来由,到了后来大家普遍称之为春节。

春节在每个时期都时间不一样,在夏朝时是孟春为正月,二道了商朝则是以腊月为正月,秦朝时期则是以10月为正月,而且在不同时期,春节的叫法也大相径庭,先秦时期为元日,献岁,到了汉时期则变化为正旦,岁旦,在辛亥革命后,农历新年才正是确定为正月初一。名称也定了下来。

春节名称变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2024大年初四的禁忌

1、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保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2、忌摔坏东西

忌打碎器物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以作禳解。

3、忌吵架

正月里忌吵架。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会带来凶祸。

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春节法定节假日是几天

按照规定,春节法定放假三天 ,但是,国务院办公厅会再根据周末时间,调整放假时间,并发布节假日安排通知,调整后的放假时间为七天 ,要补两天上班时间。

所以我们一般就直接认为春节法定假日是七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年初四拜年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亲戚、朋友们通常以吉祥之语互贺新春。那么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大年初四拜年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拜年的形式

1、走亲戚的形式

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2、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4、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注意事项

1、提前预约

拜年前要提前预约,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车”或是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最好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

2、餐桌的礼仪

参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长者为主,谦让主座给长者,酒店里的主座一般是离门最远的,或是背对主持台的为主座。在家多是面对厨房门的为主,也可因居家摆设看出主座位置,以左为大。中国的餐桌文化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要闷头吃不说话,但也不要高谈阔论。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春节的饭菜讲究年年有余,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肴。

3、聊天的要领

新年里要多说赞美的话,赞美老人的气色、健康、多给老人讲话的机会,对中青年要多赞美事业、健康、家庭关系,对孩子要多赞美聪慧、学业、礼貌懂事,多谈快乐的事情,少谈抱怨牢骚的话题,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

4、别让孩子当众拆红包

这点应该要早些让孩子知道了,在家里的时候,父母给个好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当众拆红包是很没礼貌的,会被取笑不懂礼数的。

5、见到孩子要给红包

已婚的男女,见到亲朋好友家的孩子要给红包,就算是不认识的小朋友向自己问候,说新年祝词,也要给红包哦。

6、待的时间要合理

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要注意时间的长短,当主家人让你随便坐坐,吃东西,然后忙自己的事,或者有意无意的看着电视,这时候就是下了逐客令了,这就该起身打招呼,打道回府了。

拜年的礼仪

1、春节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人们外出遇见时也要满脸堆笑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邻右舍或亲戚好友亦会互相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2、春节拜年最好穿新衣

旧时拜年时,妇女们大多新装盛饰,头上簪了红绒蝙蝠、小聚宝盆或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的发髻上也簪了红石榴花;男孩儿都要换上长袍、马褂儿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女孩都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为什么要穿红色呢,主要是为了趋吉避邪,甚至旧时妓女平时不能穿红衣裙子,但春节时都可以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年初四的讲究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四是传说中,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大年初四的讲究主要有两个。

1、大年初四晚,全家一起吃“折罗”。“折罗”是前面三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不过现在大家也很少有这样的习惯了。因为现在一过年,大年初一到年初四五,大家天天都聚集在一起食饭,不是姑姑上门拜访,就是女儿回娘家的,还是那个亲戚好,那个亲戚去,过年天天都有好菜吃。

2、大年初四有迎神的习俗,不宜出远门。这一天根据长辈们教导,不能出远门,需要准备贡品来祭神。做生意的也不能乱走,因为大年初五为开市,一般初四就要祭财神,好在初五开市图个吉利,望今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年初四禁忌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四,在传统习俗上,是一个迎接众神明的日子,在这一天有这样几个禁忌

1、不要出远门。

在传说中,大年初四这一天是传统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的日子,而且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还要在家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2、别吵架骂人。

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所以这段时间,见人都要和和气气的。

3、别打碎器物。

在新年里打碎器物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岁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年初四干什么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四,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我们需要的做这样几个事。

1、迎灶神送火神

传统文化中,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2、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祭拜过财神之后,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3、全家一起吃折罗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在旧社会一般商店都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什么正月初四被称为“羊日”?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怎么接 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有什么风俗禁忌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大年初四灶王爷到底怎么接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也非常的有讲究的,毕竟是这个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风俗,所以这个大年初四到底怎么接灶王爷呢?接这个灶王爷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和禁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怎么接

在正月初四这一天,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远出。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是有一定讲究的。”2、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有什么风俗禁忌

2.1、迎灶神

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的日子。“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2.2、吃“折罗”

按习俗,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折罗”。“折罗”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张寿臣《化蜡千儿》中有记:“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罗。”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剩饭菜便称为“折罗”,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美德。

2.3、扔“穷”

在我国广大地区,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因为祭祀庆祝,会产生很多烟花爆竹的残屑,而到初四这一天早上,恭迎灶王爷之后,便可以在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2.4、接五路

初四也是接五路的日子,东,南,西,北,中五路,相传各有神灵。古人在案桌上摆上全猪、全鱼、全鸡之类,还有糕点瓜果,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兴旺发达。

2.5、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2.6、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其实,这也可以当做是古人的祈愿,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天伦之乐。

2.7、忌摔坏东西

新年新气象,大家都期盼着和和美美,所以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如果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等等,这其实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此外,还有正月不剃头,女子不用针线等等,其实都是对美好祈愿的向往。

2.8、忌正月剃头

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2.9、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大年初四,年意正浓,不管是习俗也好,禁忌也罢,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期望新的一年和和美美,丰衣足食,万事如意。3、大年初四接灶王爷来历起源

传统的风俗中,小年最重要的仪式是祭灶。祭灶的传统大约已经有三千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礼记》。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也 有二十四一-说),上天汇 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

传统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腊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传说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

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这天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

据说腊月二十四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他天神下界巡逻,监视一切然后上奏天神。

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北方有些农村的风俗,要绑上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3大年初四开车上高速公路需要收费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2023年大年初四开车高速公路是不需要收费的,其实我国对春节期间高速公路的收费情况一般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大年初七,7座以下的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是不收过路费的,因此人们在大年初四开车上高速公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收费的。不排除有些是直接开了7座以上的轿车,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需要收费的。

1

2023年春节高速公路免费的时间段

一般2023年春节高速公路实施免费,收费的情况主要是在春节放假时间,也就是1月21日到27日一共7天的时间,在这7天的时间当中,高速公路是不需要收费的。

2

春节走高速的注意事项

在春节走高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堵车的情况,建议大家提前规划好出发的时间,并且要准备好必需用品,避免在高速公路上出现堵车着急需要使用。

3

虽然大部分人回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家在走高速路段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另外进入服务区要打听好行驶的方向,以及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一旦有突发情况产生之后,要及时拨打122或者是1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初四塔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初四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初四塔是清大宗皇太极敕建的沈阳城外的东、西,南,北四塔,1643年(崇德八年)动工,1645年(顺治二年)竣工。每塔的下面都建寺庙一座,塔和寺庙系同时建成,据碑铭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东为慧灯朗照,名日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日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日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日0寺”。其四寺塔的方位是:东塔永光寺,在抚近门外五里,现为大东区东塔街。西塔延寿寺,在外攘门外五里,现为和平区西塔街。南塔广慈寺,在德盛门外五里,现为东陵区南塔街。北塔0寺,在地载门外五里,现为于洪区北塔街27号。

原四寺都有殿堂,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延寿寺原有大殿五楹、经堂三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西宝塔一座、山门三楹、晾经楼一楹、禅堂僧房三十间。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现在四寺的殿堂,除0寺保留大殿五楹,天王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五楹,寺北宝塔一座,山门三楹外,其它各寺的建筑均已无存。四塔的建造形式,均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壸门。石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蕃莲等纹饰。每面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壸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层砖砌圆坛座。上面即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内供神牌,佛龛周围嵌流丽的云珠。塔身之上为十三层相轮,再上为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西塔因年久失修,已残破不堪,于1968年拆除。西塔塔身内出有五谷、松柏树枝、香泥小塔、金银块和金珠、琥珀珠、玛瑙珠、宝石珠等,还有多种文字的经卷。在地宫0土了铜质鎏金天地佛(系密宗大威德金刚),天佛是一头四面,头戴王冠,头上还有一立佛,十二只手臂,手中握有降魔杵,捆仙索,照妖镜等法器。地佛与天佛相拥,手中也握有法器。天地佛身下悬有许多人头,脚下踩着一仰一伏的两个魔身。地宫中还出有塔式小银盒,盒内装一小葫芦,玉匜。在一景泰兰盘内装有琥珀珠、碧玺珠、蓝色料珠、绿松石,红宝石、蓝宝石,孔雀石,是为七宝,还有果品等。当为天地佛供养之物。

清初四塔只有北塔和0寺保存较为完整,于1962年1月,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国家拨款对北塔进行了维修,并修复了0寺的大殿、山门、配殿,举办了佛教密宗艺术和盛京古城风貌陈列,新建了碑林,于198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东塔,南塔也于1985年和1986年相继修复,辟为公园和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正月初四有什么习俗

全文共 18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民间里有着一个说法,春节定年。新的一年运程的好坏就看这几天是怎么过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春节正月初四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大年初三习俗介绍:

正月初三----“归宁”节 女婿看老丈人、媳妇回娘家

正月初三是女婿看丈人、闺女回娘家看爹妈的日子。

嫁出去的女儿们在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传统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因为,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如果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会十分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以久,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

“回娘家”又称“归宁”。过去新妇的回门有许多禁忌,不过是指新妇在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项。新妇回门后,身份已经变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也时常“防着她”。

中国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妇女地位很低,出嫁从夫,民间还有谚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指出嫁的女人不得无故回娘家,更多的时间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过年时女方必须在婆家过,这是规矩。如果女儿想给自己父母过年,只能等到初六以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女方初一待在婆家,初二、三就要马上回娘家拜年,这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春节正月初四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四灶神节------ 恭迎灶神回民间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民俗有曰

◆“迎灶神 送火神”全家一起吃折罗。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据说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到了大年初四会再返回人间,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该日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春节民俗之祭灶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过去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据说腊月二十四日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逻,监视一切事物然后上奏天神。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许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方民俗特色。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旧时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