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二物理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汇编八篇)

浏览

3698

文章

8

篇1: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的区别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聚合而成,可以在光屏上呈现的图像称为图像;它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聚合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图像称为虚拟图像。

规则1:当物体距离大于焦距的2倍时,就像距离在焦距的1倍和焦距的2倍之间,形成倒立和缩小的图像。此时,图像距离小于物体距离,如比物体小,图像异侧。

规则2:当物体距离等于焦距的两倍时,像距也是焦距的两倍,形成倒立等大的图像。此时,物体距离等于图像距离,图像等于物体大小,图像异侧。

规则3:当物体距离小于焦距的2倍,焦距大于焦距的1倍时,就像距离大于焦距的2倍,形成倒立和放大的图像。此时,图像距离大于物体距离,图像大于物体距离,图像异侧。

规则4:当物距等于焦距的1倍时,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则5:当物体距离小于焦距的1倍时,就会形成正立、放大的虚拟图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在谈到图像和虚拟图像的区别时,经常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图像是倒立的,而虚拟图像是正立的。如果它是一个厚的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它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当厚度足够大时,它也相当于正透镜。

结构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有一个表面,或两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透镜。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有一个表面,或两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和凸凹透镜。

对光线作用

凸透镜主要起到聚光的作用。

凹透镜主要发散光线。

成像性质

凸透镜是一种折射成像,成像可以是正立的,倒立的;虚拟图像、真实图像;放大,等大,缩小。它能收集光线。

凹透镜是一种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缩小的虚像。发散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物理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结构特征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光学性质(对光线作用)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成像性质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表格总结

规律总结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2)实验过程: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②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情况,测出物距和像距;

③调节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3)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v)。

2、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

U>2f时2f2f放大倒立实像;(实像上下相反,左右相反)u=f不成像光屏上有一光斑;u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凸透镜挡住一部分,像是完整的变暗的。若像成在屏的上方,可以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0)是常见凸透镜成像类型,规律见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可以背下下面口诀:“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与凹透镜比较

对凹、凸透镜的辨别、特点、典型光路和应用作出了系统性总结。

☆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

二步骤:⑴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

⑵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⑶点燃蜡烛,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大于2f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清晰的像,记录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填入表格。

⑷改变物距(表格),多做几次。

综上所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的。

①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③成实像时:u>v成的是缩小的像,u=v成等大的像,u

④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却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有:蜡烛放在焦点上。蜡烛在焦点以内,蜡烛、凸透镜的中心没在同一高度。光具座太短或f太大。

⑤实验若把透镜上部挡住,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暗一些。

⑥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若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应向上移动光屏或像上移动蜡烛。

⑦当u>2f时,u减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也减小。

当2f>u>f时,u减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根据图中数据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cmB.10cm

C.14cmD.7cm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距等于35cm,像距等于14cm,又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35cm大于二倍焦距,像距14cm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则有:35cm>2f,f<14cm<2f,即f<14cm,7cm<f<14cm,故7cm<f<14cm。所以B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