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物的问题及答案(两篇)

浏览

5227

文章

2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显微镜使用中的几类问题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一、镜头的识别及放大倍数

例1.下图是显微镜的一些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3号是目镜,4、5、6号是物镜B.1、2、3号是物镜,4、5、6号是目镜

C.1与6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D.3与4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

答案:B

解析:目镜即接目镜,无螺纹,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即接物镜,有螺纹,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积。

二、视野亮度调整

例2.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B.光圈C.镜头D.通光孔

答案:D

解析: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

三、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

例3.将一透明纸片书写“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⑴视野内看到的将是

A.bB.dC.qD.p

⑵若观察到的图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将其移动到视野的中间,移动方向应该是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答案:⑴C⑵A

解析: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后的图像;其移动方面与希望移动的方向正相反,如本题物像在右上方,要移向中央,希望移动方向为左下方,实际应向右上方移动。总结

序号

1

2

3

4

希望移动方向

左下方

左上方

右下方

右上方

实际移动方向

右上方

右下方

左上方

左下方

四、正确的取放、使用方法与观察的基本程序

例4.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显微镜时,应左手握镜臂,右手托住底座

B.应养成两眼睁开,右眼通过目镜观察的习惯

C.观察的基本程序是对光→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物镜接近装片→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移动装片进行观察

D.实验完毕,应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应用擦镜纸擦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后,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答案:A

解析:取用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A错。

五、污物位置的确定

例5.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了观察。请你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判断污物在何处?

答案:可先轻轻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不动,可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污物应在物镜上。

解析:污物可能存在位置为:目镜、物镜或装片,判断时一般通过转动目镜或移动装片来观察污物是否移动来找到污物所在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植被面临主要问题

1.森林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为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荒山。

2.草原

我周草原面积广阔,但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我国人均草地面积仅为0.33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