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物人体的营养知识点【热门20篇】

浏览

3067

文章

29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全文共 178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营养卫生饮食卫生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阐明讲究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我们已经知道,通常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那么,怎样选择和搭配食物,怎样安排一日三餐,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要做到营养卫生,首先要注意合理膳食。

提问:人每天都要吃食物,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知道的食物一般都有哪些?

回答:猪肉、牛肉、鱼、鸡、大米、面粉、蔬菜……。

讲述:我们所吃的食物,种类繁多,但一般可以分为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和奶制品类这四类。在这四类食物中,谷类含淀粉多一些,肉类含蛋白质和脂肪多一些,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多一些,奶和奶制品类含蛋白质、脂肪、部分维生素和钙等。因此,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各类食物我们都应该进食,做到合理膳食,也许有同学会问,讲了这么半天,到底什么叫合理膳食?结合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所谓合理膳食,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由于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因此又叫平衡膳食。

不仅要做到合理膳食,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请问在座的同学有谁今天没有吃早餐?

回答:有。

提问:不吃早餐的同学,在上午上完两节课后,有什么感觉?

回答:饿、心慌、注意力不集中……

讲述:一般来说,学校上午安排的课多,你们的学习比较紧张,能量的消耗也比较大,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往往在上完两节课以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所以就会出现刚才同学所说的那些现象,并且会影响学习的效果。长期这样下去会影响身体健康。

提问: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一日三餐呢?

回答:听老人讲,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讲述:有道理。早上要吃饱、吃好的道理刚才已经讲了。

而午餐也很关键,因为中午这顿饭既要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又要为下午的学习和活动作热量储备,所以午餐的热量和油脂量都应该是三餐中最高的。夜间处于睡眠状态,能量消耗不大,因此晚餐应该清淡些。总的来说,在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中,早餐的热量约占30%,午餐的热量约占40%,晚餐的热量约占30%。由此可见,为使每天的学习和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维护身体的健康,必须保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有的同学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这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长期下去,会造成身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例如,有的人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和肉类,从而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或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还有的人在逢年过节时,不注意节制饮食、暴饮暴食,这样做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纠正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由于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因此你们应该多吃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同学们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学校打了一场篮球后,回家吃饭就吃得多。也就是说,参加体育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增进食欲。既然如此,那么饭后可以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吗?(回答:不行。)为什么?(回答:会胃疼。)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作适应性的调节,使肌肉内的血液流量加大,而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就减少,结果使得胃、肠的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因而影响消化。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由此可知,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一般来说,饭后休息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进行体育活动,较为适宜。如果在饭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也应该先休息20分~30分以后再吃饭。

最后,我们来学习关于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

提问:请举出一些食物中毒的例子?

回答:有人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被农药等污染了的食物,会引起中毒。

讲述:对。食物中毒有两类,一类是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由于吃了被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预防的方法主要有三点:第一,讲究卫生,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第二,容易腐烂的食品要进行低温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已经腐败变质的食品一定不要再吃了;第三,在外面购买的熟食以及隔顿的饭菜,一定要回锅蒸煮后再吃。

还有一类食物中毒是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胚胎发育和营养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胚胎营养

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特别提醒:

①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

②胎盘呈局圆形一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送行物质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全文共 1392 字

+ 加入清单

吸烟人体健康危害

(一)、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分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刺激性烟雾。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正常人肺中排列在气道上的绒毛通常会把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将微粒扫入痰和粘液中排出。烟草的烟雾中焦油沉积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47%,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二)、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血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当尼古丁被吸入人体内后,会对心脏与血管等组织产生不良作用,使交感神经因异常兴奋,而引起血管收缩,心脏不得不加快作用,于是血压也就升高。有学者做过这样的报告,只抽一两根香烟,就会使血压的指数发生变化,那么要是一年中抽上好几十包,这样几十年累积下来,必定会产生不良影响。愈早开始抽烟的人,其患病的机率愈大,调查结果显示,十几岁便学会抽烟的人,比二十几岁才开始抽烟的人,更易患癌症,而其患有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的比例也高了许多。另外,产生疾病的机率和抽香烟也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研究报告指出,在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硬化的死亡率上,抽烟的人要比不抽烟的人高。

(三)、吸烟致癌。吸烟可引起癌症,据统计,吸烟与口腔癌、鼻烟癌、肺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等有关。为什么致癌大家可能知道甚少,了解吸烟致癌的机理对于帮助人们尽早戒烟大有好处。烟毒溶于水和食物中直接破坏DNA,引起基因突变。烟草中含有较多的放射元素,这些放射元素随着烟雾流入体内,损伤组织细胞,假如每天吸30支烟,X射线产生的毒素可相当于拍100次X光片所积累的剂量,这种射线会引起基因突变致癌。吸烟还损伤人的免疫功能,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象卫兵一样保卫人体不受侵害,而吸烟会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所以鉴于吸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四)、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己,被动吸烟的人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让自己成为烟的奴隶,应尽早戒烟。

(五)、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的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心理学家还以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实验指标,结果发现吸烟的学生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平均差7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香烟中尼古丁进入体内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使人的智力减退。

(六)、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并且对儿童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对吸烟者的家庭以及对个人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一)人体代谢废物的排泄途径:

排泄: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呼吸、排汗、排尿。

排遗:指把消化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如:粪便)

(二)、尿的形成与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形成尿液。

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2、尿液的形成过程:

3、尿的排出:

☆温馨提示☆

(1)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再由出球小动脉流出,其成份的变化是;由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中,尿酸、尿素、水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减少。

(3)原尿与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4)原尿与血浆相比,就是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5)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基质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具有一定黏性,孔隙中有组织液。

采用泥炭、椰糠、珍珠岩、枯枝落叶等堆肥原料,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特性,配制适合特定条件下的专用栽培营养基质。

陶化营养土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基质,它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等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12种元素的化合物,可完全代替土壤和肥料,是真正的无土栽培基质。它适合须根植物,肉质根植物(兰花、君子兰、大蕙兰花、金钱树等),木本质植物(牡丹、茉莉花、一帆风顺等)的生长发育。可广泛应用于盆花的种植,鱼缸、水草、睡莲的养殖,屋顶花园的栽培基质,比泥土轻,透气利水,不板结,无粉尘,泡水后不会解体,大风刮不跑,暴雨冲不走,冻融试验无变化,没有病虫害。用作屋顶花园基质可安装自动补水箱年保持水位,一年四季无需人工浇水。可重复使用8年,无需再添加营养元素,方便实惠。

陶化营养土还具有很好的吸潮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害气体等,保水性能好。此种基质、无泥水、无尘埃、无臭气、不滋生蚊蝇、清洁卫生、维护方便、植物生长良好,是花卉尤其是室内花卉养殖理想的栽培基质。

它与市场上的其他陶粒不一样,它摒弃了其他基质的缺点:如豆饼有臭味;泥炭土不保水分,是有机质,含有虫卵,使植物易产生病虫害;蛭石不吸水、无营养等。具有吸水、透气、干净卫生、营养丰富等几大优点。是现代时尚生活的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的营养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了解维生素的作用。

﹡六类营养物质:人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前三者为有机物)水分、无机盐、维生素(后三者为无机物)。

﹡作用:

无机盐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牛奶、肉类、鸡蛋)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猪肝)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

糖类:①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来源:主要从谷类和薯类食物中获得)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来源:主要从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获得)脂肪:①作为备用能源贮存、②分解放能。(来源: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等食物中获得)水: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2)、消化和吸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口腔开始消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小肠开始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胃开始消化)

﹡吸收过程:口、咽、食道无吸收作用,胃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大部分物质被小肠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其特点:①长:5~6米长、②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增大面积、③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薄、④有肠腺分泌肠液)。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的组成

人体各个部分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是系统。

细胞: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中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就像是一栋建筑物由许许多多的砖块组成一样,人体包含着大约100万亿的细胞。细胞相当微小,大多数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组织:细胞是人体结构中最小的单位,一群执行相同功能的细胞构成了组织。人体基本的组织分为四类: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

器官: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器官。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器官在人体内的工作比组织的工作要复杂得多。例如,心脏使血液在全身不断地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肌肉、神经、结缔和上皮组织都在为完成血液循环做工作。

系统:每一个器官都是体内器官系统的一部分。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比如,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它携带氧气和其他物质贯穿全身;此外,血管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不同的系统共同工作必须相互依赖,才能顺利地完成某项生理活动。

人体系统包括:

肌肉系统——使身体能够运动,将食物运输到消化系统,使心脏保持跳动。

骨骼系统——支持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产生血细胞和储存物质。

呼吸系统——将氧气带入身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输送人体细胞需要的物质,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帮助抵抗疾病。

消化系统——将食物摄入身体,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内分泌系统——控制人体的许多活动过程,例如通过化学方法使细胞摄入糖分。

泌尿系统——将废弃物排出体外。

免疫系统——抵抗疾病的发生。

神经系统——察觉和解释来自身体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心脏保持跳动。

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并能与异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控制雄性和雌性特征。

表皮系统——保护身体,保持体内水分,帮助控制体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1)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真菌”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上自带面包,然后开门见山: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直接引出主题。这样,更贴近生活,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关于酵母菌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实验同步进行,因为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教师可以拟定观察提纲,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仔细观察,避免盲目性,边观察边纪录,提高学习效率。观察提纲要依据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要科学、具体,形式不限,起到指导观察的作用。如:

①你找到酵母菌了吗?确认吗?它与气泡有何不同?。

②酵母菌的形状。

③酵母菌的颜色(染色前)。

④你看到酵母菌的哪些结构?

⑤你能绘出一个酵母菌的结构图吗?请绘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⑥酵母菌含叶绿素吗?

⑦你观察到这种形状(带有芽体的酵母菌)的酵母菌了吗?。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教师应明确地指出,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好像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所以叫做芽。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解决这一难点,如:

;:教师在培养酵母菌培养液时,分别放在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课上让学生比较、区别(后者可嗅到酒香味)。

;:取盛有质量分数为5%蔗糖溶液的三角烧瓶两只,其中一只投入一小块新鲜酵母或发面、葡萄糖等,另一支摇晃后塞好瓶塞,都置于温暖处,一日后取出。或者取三角烧瓶两只,一只放入加有酵母的玉米粉湿面团,另一只仅放入玉米粉湿面团,都塞好瓶塞,皆置于20℃处,一日后取出。演示时先将有酵母的瓶塞换上带导管的瓶塞(注意速度要快),导管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顿时冒出气泡,石灰水不久变混浊,而对照的一瓶也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则石灰水无变化。

通过这两个演示实验说明酵母菌有氧无氧都能生活。无氧时产生部分酒精。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启发学生分析总结面包、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

关于孢子生殖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不难理解。

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由于酵母菌是无色的、较透明的,所以要将显微镜的光线调得暗一些,视野太亮不易观察。待用稀释的碘液染色后,再将显微镜调得亮一些,这样,就便于观察了。

(3)关于霉菌部分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入:青霉素治疗某些病的效果很好,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在20世纪40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结构层次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结构层次

人作为高等动物,由多个细胞构成,其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并由各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有机体。

1.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细胞种类多样、形态结构有别,但它们均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如神经细胞有较多突起,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肌细胞呈长梭形、柱形,能收缩和舒张;血细胞通常呈球形或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等。

2.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细胞群--组织

组织是细胞通过分化产生的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体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基本组织组成。

上皮组织主要分布在体表及各种管、腔、囊状器官的内表面,起保护、分泌和吸收作用。

结缔组织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最多样的一种组织,既有最坚硬的骨和牙起支持、保护和咀嚼作用,也有韧性极强起连接作用的肌腱,还有起运输、营养和保护作用的液态的血液和淋巴。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3.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结构--器官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能够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的结构。例如,舌主要由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所构成,在咀嚼中起搅拌作用,因含有味觉功能的上皮,可感知食物的味道;牙齿、食管、胃、肠等都是能够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器官。

4.能够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结构--系统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以下)协调配合构成的。

系统(主要结构与主要功能)

运动系统

骨、关节和骨骼肌

产生各种运动,骨起支撑作用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和胰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呼吸系统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过呼吸使人体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养分、氧气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

保护作用

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分泌尿液、排泄废物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髓

外周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

感受内外刺激,对机体各部功能起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卵巢)、胰岛等多种内分泌腺组成

分泌激素,进行激素调节

生殖系统

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阴茎

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在心脏和血管内还流动着血液。

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的成份: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所组成。

(1)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55%)

①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

(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①红细胞:呈两面略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

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②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③血小板:形态最小而且不规则、无细胞核,数量少。

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

2、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区别: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二)人体内三种血管的主要区别:

(三)、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1、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途径。

1、体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3)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2、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肺循环途径:

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3)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处毛细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的免疫功能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例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毒)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B.激素C.抗原D.抗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特异性免疫中有关抗原、抗体的区别。人体被SARS病毒感染后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其消灭;治愈后患者(甲)的血清中在一定时间内含有相当数量的抗体。当SARS患者(乙)接受了治愈后患者(甲)的血清,该血清中抗体对患者(乙)体内的SARS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能够提高患者(乙)的治疗效果。

答案:D?

【例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抵抗病原体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C.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D.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解析:抗体是一种能抵抗病原体(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它的产生是由于抗原物质的刺激,引起淋巴细胞活动产生的,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不能消灭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酗酒人体健康危害

长期饮酒会留下永久性损伤,造成大脑萎缩,并导致在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发生障碍。许多酗酒者都会慢慢患上“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症”(Wernicke-Korsakoffsyndrome),这种病是由缺少硫胺素(一种维他命B)所引起的。之所以会缺少硫胺素,是因为酒精干扰了人体对维他命B的吸收。患有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症的人会陷入精神紊乱、协调性不足,还可能出现记忆和学习障碍。

持续饮酒会使身体逐渐对酒精产生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会导致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发生长期衰变。为适应经常性饮酒,大脑会改变神经传递素的生成。但当酗酒者停止饮酒或大幅减少饮酒量时,大脑会尝试重新调整其化学物质,并在24到72小时内进入所谓的戒断状态。戒断症状包括定向障碍、幻觉、震颤性谵妄(deliriumtremens,简称DTs)、恶心、出汗和疾病突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的呼吸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功能: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使进入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咽是消化和呼吸系统共有的部分。

肺由大量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肺泡内二氧化碳增多,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

细胞构成。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细胞之间

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血液中氧的

含量高,向细胞里扩散。而细胞中的二氧

化碳含量高,向血管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免疫功能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1、人体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人体免疫的功能:

(1)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健康。

(3)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4、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1)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2)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

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叫做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生物知识点:人体的营养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吸收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1)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2)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

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过滤,形成原尿)、肾小囊(收集原尿)和肾小管(对原尿重吸收)组成。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排泄是指体内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尿液的形成:①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详细: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

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

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

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

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是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神经系统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神经系统按部位可分为: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2)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又可分为

1)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2)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全文共 2319 字

+ 加入清单

上皮组织

结构

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

表面

被覆上皮分布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表面。又分成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前者包括单层扁平(鳞状)上皮、里、单层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假复层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后者包括复层扁平(鳞状)上皮、移行上皮。被覆上皮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作用,可以防止外物损伤和病菌侵入。

组成

单层上皮由单层细胞组成,常见于物质容易通过的地方。眼睛视网膜的色素层是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内腔表面的是假复层上皮。看起来像复层,实际是由不同高度的单层细胞所组成。较低的是杯状细胞,它可以分泌黏液;较高的是纤毛细胞,它可以扫除被黏液层黏附的吸入的尘粒。

作用

皮肤的表皮,口腔、咽食管、肛门和阴道的表面,还有眼睛的角膜是复层上皮。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更有利于保护作用。

分泌功能

腺上皮更具有分泌功能。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器官为腺体。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有胃腺、肠腺、汗腺等。它们是由腺上皮围成的腺泡,分泌物流入其中央腔内,再由导管排到管腔或体表。

激素分泌

内分泌腺有肾上腺、垂体、甲状腺、性腺等。腺细胞常排列成团状、索状或泡状,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立即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动态平衡

上皮组织再生能力很强,复层上皮的表浅细胞不时脱落,深部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使上皮保持动态平衡。

结缔组织

构成

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淋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而言。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特征

结缔组织在动物体内分布广,种类多,包括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组织,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起源于胚胎性结缔组织——间充质。在它们的组成成分中除细胞外,还有大量非细胞物质(无定形基质和纤维)。

间充质

结缔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mesenchyme)。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大量稀薄的无定形基质构成。间充质细胞呈星状,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核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图3-1)。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在胚胎时期能分化成各种结缔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成体结缔组织内仍保留少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的功能:收缩和舒张

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外形细长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其细胞质叫肌浆。肌浆中含有肌丝,它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属于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其重量达到人体0·4至0·6之间。

骨骼肌纤维

一般为长圆柱形,长约1~40毫米,直径10~100微米。每条肌纤维周围均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由数条至数十条肌纤维集合成肌束,肌束外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由许多肌束组成一块肌肉,其表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外膜,即深筋膜。各结缔组织中均有丰富的血管,肌内膜中有毛细血管网包绕于肌纤维周围。肌肉的结缔组织中有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神经纤维。分布于肌肉内血管壁上的神经为自主性神经是无髓神经纤维。

平滑肌纤维

一般为梭形,长约20~300微米,直径约6微米,妊娠期子宫的平滑肌长可达500微米,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基膜附于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层。按其神经末梢分布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少数,肌细胞的表面有神经末梢分布,其末梢呈念珠状膨大,而其他多数平滑肌细胞没有神经末梢,这些细胞则通过平滑肌细胞的缝管连接传递信息,使神经冲动扩散,机体内多数平滑肌如分布于消化管、子宫壁的平滑肌均属此类。另一类是多数,每个肌细胞表面都有神经末梢分布,各细胞直接受神经的控制,如眼的瞳孔括约肌与开大肌属于此类。此外,还有中间型的。平滑肌除具有收缩功能外,还有产生细胞间质的功能。心肌纤维心肌纤维呈圆柱形,直径约为15~20微米。心肌纤维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因此心肌可同时收缩。心肌的生理特点是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nervetissue)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由神经细胞(nervecell)和神经胶质(neuroglial)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神经元。一个成人约有亿万个神经元,它们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有些神经元还有内分泌功能。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总称,其数量约为神经元的10~50倍,主要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无传导冲动的功能,而是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等作用。

作用: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与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第四章血液循环》、《第六章呼吸》及《第八章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讨论得出营养物质的三个主要作用: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包含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们是进入淋巴的。

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由于学生不具备化学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建议此部分内容降低难度,只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设计:

;: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三节学习的内容--。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注意我们前一章学过的循环系统,包括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1)、流动的组织——血液(描述血液的成分)

﹡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组成: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成分主要是水,还有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作用:①运载血细胞,②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含铁的蛋白质),作用: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细胞核,形态较大,数量少,作用:防御、保护、吞噬细菌;

﹡血小板:无细胞核,形态微小,形状不规则,作用:止血、凝血。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叫做贫血。白细胞数量增多意味着体内可能有炎症。

(2)、血管的管道——血管(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血管管壁特点管腔血流速度功能

动脉壁最厚,弹性大大最快把血液从心脏送向全身

静脉壁较厚,弹性小较大慢把血液从全身收回心脏

毛细血管壁最薄最小最慢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心脏结构:心脏四腔相连血管: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肺动脉(流静脉血)、左心房—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主动脉(流动脉血),(静脉连心房,动脉连心室)。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

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3)、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体内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

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输血与血型

﹡人类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万能献血者:O型;万能受血者:AB型。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一次失血1200~1500ml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