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物主干知识汇集20篇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成绩?今天,问学吧小编为你带来了初中生物主干知识,希望大家学习进步。

浏览

92

文章

1000

篇1:生物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国际联盟诞生记

全文共 1327 字

+ 加入清单

2月11日,离威尔逊回国还有三天,国联事务委员会开了一整天的会。

法国提出了建立一支国联军队的修正案,威尔逊说这"既不合规也不实际"。会议在没有做出决议的情况下休会。第二天,塞西尔冷冷地指出了法国人面临的窘境:

"法国人是在向美国人叫板,顺带也在针对英国,告诉这两国法国不接受眼前的礼物,是因为东西还不够好。他直截了当地警告法国人,如果国联建立不起来,那剩下的方案只能是英美结盟"。

布儒瓦让步了,但他还是要做一下无望的挣扎。一个月后,他提出建议,称国联还是要有自己的军事参谋团。

他小心翼翼地说,参谋团可以向国联提供信息,谋划方案,这样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国联不至于措手不及。

威尔逊大发雷霆。他后来告诉自己的医生格雷森:"法国代表简直不可理喻,一遍一遍地重申那些已经讨论烂了的、不能更改的事情。"

布儒瓦也很不满,他告诉普恩加来说,威尔逊是个独裁者,万万不可相信。"他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

到了2月13日,第一份草案已经就绪了。威尔逊很高兴,因为这一天是他的吉日,而且草案总共有26条内容,也就是两个"13"(13是威尔逊的幸运数字)。

国联大体上成型了:

这是一个所有成员国参加的大会,有一位秘书长,还有一个五巨头勉强占多数的执行委员会(由于美国后来没能加入国联,所以这一条并不成立)。

国联没有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强制仲裁权或裁军权。不过公约也指出,国联所有成员国都有义务尊重彼此的独立和领土。

由于大国担心小国可能会联合起来投票否决它们,所以还加了一个条款,规定国联的大多数决议必须得到一致通过才能作数。

后来人们把国联的无用都归咎于这一条。

德国现在被排除在国联之外。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异常坚决,它的盟友准备让步。

实际上,威尔逊支持把德国看成一个需要改正错误的有罪国家。"从道德上说,世人有权力要求德国裁军,这个国家应该交到有思想的一代人手中。"

这样一来,德国就处在一个非常古怪的地位上,既要同意《凡尔赛和约》里建立国联的条款,但它自己又无法成为其中的一员。英国和美国后来都认为,这是极不公平的。

《凡尔赛和约》也体现了人道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的一些要求。它做出了一项保证,即国联将考虑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法庭。

它还加入了若干条款,反对非法贩运军火,反对奴役行径,支持国际红十字会扩大影响力。

它还建立了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为工作条件设定国际标准。这是中产阶级改革人士、左翼政党以及工会期盼已久的东西("八小时工作制"是这些人的主要口号)

2月14日,威尔逊在巴黎和会的一次全体会议上递交了国联公约草案。国联事务委员会成员十分自豪,他们拿出了一份既能实际操作又能鼓舞人心的文件。

"战争带来了许多可怕的事情,"威尔逊总结道,"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非常美好的事情。"他于当晚离开巴黎返回美国,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出席和会的主要任务。

不过公约本身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法国人还是想在里面加入一些有关军事的内容,日本人之前警告称要加入一条涉及种族平等的条款。

该条款有很大争议,有关德国前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托管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决定了美国美洲政策的门罗主义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编辑推荐:国际联盟诞生记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植物的主要类群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植物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第六课洋务运动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

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师夷长技"。初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期以"求富"的口号,创为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派运动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1、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从此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失败后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4、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戍变法失败原因:1.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大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2.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湖北省

全文共 192 字

+ 加入清单

湖北省

1、江汉平原:土质肥沃,河湖众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棉花产区,也是著名的淡水鱼生产基地。

2、本省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业基础相对雄厚,建立了钢铁、电力、机械、纺织、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

3、省会——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有“九省通衢”之称,这里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江和长江、京广铁路的交汇处,主要发展纺织、钢铁、电力等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变异原因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变异原因

辐射过量的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还有人为因素是时间的因素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错误,引起突变等等。

俄罗斯科学院基因研究所科研人员找到了DNA分子中最脆弱的位置,这些位置在细胞核中与核质相连,正是由于这些位置的存在才导致基因变异和染色体位错这样的后果。有关专家指出,该基础研究成果对人体基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细胞核中每一个DNA分子都会从几个点固定在核质上,并由这些点形成了DNA分子环。俄研究人员认为,许多染色体变异正是发生在DNA分子与核质相连的位置,而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有与核质相连的长度上DNA分子处于与DNA拓扑异构酶的接触中。如果这种酶的活性受到限制,这个环将碎裂成片段,就像细胞的自然凋亡一样。除此之外,被腺嘌呤、胸腺嘧啶充满的各种MAR片段,也镶嵌在DNA分之中,这些片段很容易脱离和变化。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导致肌肉组织变形和由于药物引起的二次白血病正好发生在DNA与核质相连的位置。由于这些位置的存在,那些相距远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和其他分子好像被捆绑在一起,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促进了基因的结合和DNA链之间的交换。这些位置是分子中最脆弱的地方,很容易被核酸酶破坏,病毒DNA也最容易选择在这些位置连接,细胞凋亡中染色体位错和DNA断裂也发生在这些位置。

俄研究人员对从核质上获得的切片上(这种切片能够区分处于中心位置的核质和边缘处的DNA分子环)进行的实验证实,在血癌化疗中导致出现白血病的基因AML-1与ETO的合并正好发生在核质上,同时还发现,切片上不稳定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很明显地吸附在核质上。

化学因素,由于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基因在复制时发生错误,基因虽然十分稳定,高寒地带由于温度的骤变会引起多倍体变异;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隐定性是相对的。

编辑推荐:变异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地形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现代的生物技术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1、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如:超级鼠和转基因大豆等。

(2)应用:①制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和凝血因子等。

②培育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烟草等。

2、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叫做克隆技术。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2)应用:①拯救物种②器官的移植等。

【注: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克隆技术是属于无性生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夜盲病因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概括起来有3方面。

(l)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2)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虽然夜盲症很多时候是由缺乏VitA造成的,但是VitA的补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量服用,有可能会引起VitA中毒现象。

总结:为了防止得夜盲症,平常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有特殊情况吃不到蔬菜和水果,就要适当的吃维生素A片。对弱光敏感度下降,暗适应*时间延长的重症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抗原和抗体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抗原抗体

(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2)抗体

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导管位置和对水分无机盐运输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

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2、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人口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口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补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物体结构层次

动物:受精卵→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的过程。

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动物和人的主要组

织:

?上皮组织:?结缔

组织:骨组织、血液等。

有肌肉组织:?神经组

织: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

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有一起构成器官。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和多数动物:由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八个系统构成。例:1、下列人体结构中,属于组织层次的是()

A.口腔B.心脏C.血液D.耳

2、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化石和对化石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化石记录着古生物的信息,是人类能够见到并加以研究的古代生物体的一部分,或它们生活的痕迹。

化石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物的遗体直接形成的,这些化石常常是植物或动物身体的坚硬部分,例如,植物的茎干,动物的骨骼、贝壳等。有的则是完整的生物体,如湖泊里的昆虫,寒武纪时代的三叶虫化石等,另一类则是由生物的生活痕迹和遗物形成的,如恐龙的脚印、恐龙蛋和粪便等。

研究化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保存下来的化石很少是完整的,人们必须将各个部分按照它们适当的关系重新进行正确的组装。这就要求古生物学家必须掌握生物的解剖知识,而且还应确定未保存下来的结构的位置。最后,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复原出生物生活时的大小和形状,并根据现代生物的颜色推出复原模型的颜色。不同的学者对同样的化石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而且从化石本身推论得越远,解释的差异就可能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洋中脊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图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约1~3公里,脊顶水深一般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

总结: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水草缸生物性白浊的解决方法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生物性的白浊发生原因初设缸的鱼饲料投入过剩,过滤器内的硝化菌稀少,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分解多量的有机物,引起剩余有机物的超量现象,使以有机物为食物的浮游生物繁殖。解决对策发生因生物性引起的白浊水质时,提供以下的解决方法:1、投入EM群,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转换为水草养分(生物法)。2、过滤器内装置吸着力强的过滤棉(如羊毛绒、极细孔泡棉、木碳粉块\包等)以快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最好的方法为借重水槽生态良好的过滤器(过滤材中附着众多的有益微生物)效果更佳(生物法+物理法)。3、投入酵素于水中。可迅速分解水中有机物,消除後,使水中浮游生物无法生存而减少,配合有益硝化菌繁殖时,水质就会澄清。(水质澄清剂有EM、酵素、粒子结合凝结沉淀剂等之分,请勿混淆)4、水质严重恶臭时,以臭氧(O3)打气,将沼气氧化,使恶臭消除并且杀菌,可使水质澄清。5、UV杀菌:放入缸中的鱼体附着的纤毛虫大量繁殖所引起的水质混浊,除了勤于换水外,可用水族用紫外线杀菌灯,将水中纤毛虫、浮游生物杀灭,使水质澄清。(物理法)6.水质混浊期间,别忘勤于换水为上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海南省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海南省

1、位于我国最南端,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主要包括海南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面积3.4万平方千米。

2、地形:中间是山地,四周是低平的平原、台地。河流从山上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入南海。

3、气候:领土全部位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4、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如、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腰果、剑麻、槟榔等。

5、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五指山、天涯海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球化趋势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1、原因:⑴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主流。⑵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特征: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表现:⑴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⑵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⑶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例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海尔公司成为跨国公司。

5、影响(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仞剑。⑴有利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⑵不利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大。因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又有弊。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6、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关系的复杂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各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由于又相互依存,因而在面临严峻挑战时,会通过对话与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7、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A、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限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兴利除弊;B、要重视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C、在维护国家基本权益的前提下,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开发市场、公平贸易,提升自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

8、中国是怎样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A、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限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兴利除弊;B、重视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C、在维护国家基本权益的前提下,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开发市场、公平贸易,提升自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

9、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哪些问题:能源、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人口增长的控制;太空、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毒品、艾滋病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

10、解决问题的对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一,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协调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第三,增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各国之间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11、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芽的结构和类型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例1】在一个枝芽中,位于幼叶叶腋里的突起是()。A.叶原基B.芽原基C.生长点D.芽轴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枝芽的结构。在枝芽的结构中,幼叶和茎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突起,那便是芽原基,它将来可发育成侧芽。答案:B

【例2】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在它们树干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轮。一个年轮内的木材特点是()。A.春材到秋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B.春材到秋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C.秋材到春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D.秋材到春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解析:生长在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在它们的树干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心环带,人们称作年轮。年轮是由于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春天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个体大,细胞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天,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个体小,细胞壁厚,因此,木材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即年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火山岛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的。在环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广,著名的火山岛群有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

早中新世晚期以来,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还有安山岩、流纹岩等。

岛上多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与卡特拉火山等等。1963年至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个约2.1平方公里的小岛。冰岛温泉的数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基本地势方面,整个冰岛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个别山峰可达1300至1700米,冰岛最高峰是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其它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舄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