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考点【合集15篇】

浏览

4906

文章

15

篇1:初中化学实验方法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初中化学实验知识,首先要摆正学习态度,今天小编介绍一些学习化学实验的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首先是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其次是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最后是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MnO2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MnO2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MnO2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MnO2不溶于水,而KCL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w1 g KCLO3和w2 g MnO2,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w3;

(5)用该滤纸做成过滤器,过滤(3)制成的液体,全部过滤完后,再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共为w4;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w5;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w6;

(9)比较各质量之间的关系,若w5+w6=w1,w4-w3=w2,则证明氯酸钾分解前后MnO2的质量没有改变。

初中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实验有助于大家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3、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不要袖手旁观。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想,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化学知识点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化学实验知识点之实验室制取氧气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化学考点之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反应

1.a铁在空气中不和氧气发生反应,但能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生成Fe2O3.xH2O,铁显+3价,氧显-2价,写出反应方程式b铁在氧气中燃烧:将铁丝卷成螺旋状,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伸入氧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冷却后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1)卷成螺旋状的目的

(2)燃烧现象的描述(不包括结论)

(3)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化合价Fe3O4=FeO+Fe2O3存在不同价态的离子,其中)

2.a镁在常温下与氧气作用: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作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铜在高温下才与氧气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三化学知识点: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空气氧气成分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5、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差;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1。空气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常见考法

空气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问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时事材料题在简答题中出现。因此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误区提醒

熟记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实验测定空气成分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

例析: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提出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得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

(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实验素养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

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能力

新课标鼓励实验教学创新,因此,教师要在研究化学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实验方法,不断挖掘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素材,通过反思和研究来改进实验教学。一是可改进具体实验。出于实验安全、操作方便、节约试剂、减少污染的考虑,可改进教材中分别存在现象不明显、污染严重、试剂用量大、操作麻烦的实验。

①增强实验现象的改进研究,如演示实验【实验6―3】倾倒二氧化碳、 【实验7―2】粉尘爆炸实验、探究实验“电解水的实验”等;

②减少污染的实验改进研究,如演示实验【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实验7―1】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等;

③减少实验结果误差的改进研究,如演示实验【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等。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可研究改进、创新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活动。

①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如【实验11―1】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等;

②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如【实验11―2】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等;

③将传统实验改为开放性设计实验,如探究实验“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他的判断;

④将学生实验活动改为探究性实验,如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⑤根据需要补充实验,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等。三是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如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饮料瓶和小药瓶)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可替代的化学试剂(鸡蛋壳和贝壳代替碳酸钠、食用碱代替碳酸钠)进行实验等。四是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可设计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外实验,如除去水壶或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测定当地厂矿排放的酸性或碱性污水、田间地头土壤的pH等。

良好的实验习惯养成

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化学实验素养的“健美”过程,它是化学实验素养内在美的外在表现。良好实验习惯养成,应做到“装置归整齐全”“用具排列有序”“节约蔚然成风”“记录科学规范”,为学生的实验起好示范作用。

一是教师必须养成试剂、仪器使用有条不紊,摆放整齐,仪器、试剂使用后立即复原,实验台整洁干净。

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试剂、仪器,重视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配置硫酸溶液时,应注意将浓硫酸缓慢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浓硫酸溅出而可能导致实验安全问题;废酸、废碱和实验后的残渣、残液或所得化学产品要倒入指定的回收缸内,按照绿色化学原则进行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

三是要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严谨,养成诚实记录实验现象、结果,注意有效数字正确使用的习惯。四是要节约水、电、燃料和试剂,实验中的废纸、火柴梗、碎玻璃等不乱扔,更不能投入水槽中,应放入废品桶中等,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

科学的实验评价能力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一是要对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养成进行评价;二是要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验方法选择的有效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中合作与交流等给予科学正确的评价。

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

1 丰富的实验基础知识

丰富的实验知识是做好实验的前提。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了解其中实验的变化情况,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验内容要求和变化的核心思想,不断提高新课标的实施能力。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实验背景,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清楚实验仪器、药品及实验细节。尤其是对实验的关键步骤、安全隐患、注意事项等必须了如指掌。

2 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首先,教师的实验操作必须正确、规范、熟练,以起到示范作用。其次要会连接仪器装置。如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并会使用打孔器对橡皮塞打孔、对玻璃管进行加工处理等。最后,要会熟练取用化学药品和使用常见仪器。如粉末状或细颗状药品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或大颗粒药品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的取用:倒放瓶塞握标签,两口紧挨倾斜慢,倒完盖塞原处放;使用测量仪器托盘天平、电子天平前要校零、调整等初始准备;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并有估计值等。

3 熟练的实验方法技能

熟练的实验方法技能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按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对每一操作步骤都要能明确其中的道理,了解它的作用和可能结果。如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而不能充当反应容器(如溶解、稀释等)等。其次要按实验动作规范操作,不得违反操作禁令。如使用研钵研碎固体物质时只能研碎不舂碎等。最后,要善于以精练的语言总结实验方法。如电解水的实验“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炼迷药,顾及脸”(即: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收集气体→验满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化学知识点之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空气氧气成分测定

1.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

4.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

(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化学实验必考知识点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重视探究题知识点

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化学考点 初中化学考点归纳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化学考点有: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化学实验简单操作、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物质的分离、物质的鉴别等。

重要考点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

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

重要考点二:化学实验简单操作

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

重要考点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2)气体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3)根据气体各自的性质进行检验;(4)实验装置合理连接,实验合理操作。

重要考点四:物质的分离

物理方法:(1)溶解;(2)过滤;(3)蒸发;(4)冷却结晶。

化学方法:(1)沉淀法;(2)气体法。

重要考点五:物质的鉴别

(1)盐酸等酸的鉴别;(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鉴别;(3)碳酸根的鉴别;(4)酸、碱的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化学知识点之空气中氧气成分测定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

4.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

(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全文共 2569 字

+ 加入清单

教好初中化学十分重要,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实验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本身就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学习化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服务生活.当我们把实验教学有机地联系到生活和自然中,学生很多时候都会有豁然开朗的兴奋感: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如此多彩,原来都是与化学有关!如:铁为什么会生锈?铁锈的成分是什么?怎样防锈?老师除在课堂实验和讲解外,可布置学生在家做以下探究:①观察家中生锈的铁钉、铁丝等;②想办法去除锈钉或锈铁丝表面的锈,同时观察;③分别将无锈铁钉或铁丝放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干燥处、潮湿处、水里和香油里;④每天观察一次,可能的话每天用数码相机拍照一次;⑤记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自己动手做、看、想,同学们很容易理解金属锈蚀原理及防护办法.初中化学有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做课外实验及联系实际拓展思维.比如用分子性质解释存在衣柜中的樟脑的作用;用醋酸滴在蛋壳上会冒气泡,可验证它是二氧化碳;怎样从咸水中提取盐等.通过鼓励不从实验室拿任何仪器,学会寻找使用代用品、甚至自制品做实验,让学生感到化学实验,不仅可校内做,而且在家里同样也可以做一些实验.当然加强实验启发,鼓励学生探究要特别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教育.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学生应该有自主独立完成体验探究的素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讲解实验时不要讲解过细,只要说明需要注意的要点就好,其他的学生自己思考或者查资料解决,因此在研究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习惯,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实验中,在实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比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以让同学们自行组队,进行小组实验.让小组分别进行三个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2)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3)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可以让小组自行分配任务,然后进行三个实验.实验开始前,由教师对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步骤进行讲解,然后同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进行汇总.各小组分工合作,确保每个同学都有任务.善于表达的同学进行实验的结果汇报,细心的同学负责记录,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操作.这样,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促进整体的进步.此外,还要让同学们分析实验中出现过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和引导,主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危险操作,有的话及时制止并纠正,并且在合适的时间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不要干涉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也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考和思路,及时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有错误,也不能在一开始就进行否定,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到最后再做出纠正和指导.

3、总结

总而言之,化学这个学科就是考察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的学科,实验是锻炼、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做实验,很大程度上就学会了解决大部分化学问题,逐渐形成了化学思维.而且,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动手实践能力也会不断提升.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还需要广大的化学教师们不断创新,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

4、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指导学生实践问题探究

教师和学生都要意识到做实验不单单是为了学好化学,提高化学成绩,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在化学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想明白实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实验要怎么做,有没有新的方法可以同样证明出结论.比如,实验室制氧时,三种方法比较下哪种方法综合各方面条件(如制氧量、操作难易程度、成本等)占优势,哪个环节比较困难,觉得哪个装置可以改进等.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做实验时留意这些问题,学生们逐渐会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操作实验也会更顺利.学生如果对实验中的某个装置或环节提出异议,教师应该顺势询问他有什么改进方法,并和学生一起进行验证,这样的话,学生会尝试到创新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学校实验室应该定期开放,而并不是只有安排实验课时才开放.平时可以安排教师轮流在实验室值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地进行研究.还可以每天在实验室的黑板上写出几个实验任务,安排好实验装置,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选择,这样的话,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中来回走动,对不正确或者有危险的行为进行指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学生们经过多次实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出正确结论和现象,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5、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多媒体实验主要是克服了一些不易操作的实验的困难.在实验室能完成的实验是有限制的,某些反应激烈的实验学生无法完成.而且,有的实验现象特别迅速,只有放慢才能观察到.这些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同学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现象,有保证了学生的安全.比如,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实验,可以在多媒体的视频中观察到放大后的微粒,清楚地看到粒子的演示过程,通过视频观察实验效果,得出结论.再举个例子,浓硫酸腐蚀性特别强,在做稀释实验时,教师会解释说水滴到浓硫酸里面以后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浓硫酸飞溅,这个过程很危险,学生操作不当会造成危险.这时便可以通过视频观察这一现象,不仅更清晰,而且又保证了学生的安全问题.多媒体教学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做到视听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上课之前,结合课程的进度和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和讲课内容吻合的课堂视频或材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是一种方便、快捷、内容广泛又可以随时更新的授课工具,在传递信息时,以一种生动、直观的角度形象、具体地将知识重点展现到学生眼前.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集中了多种感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体会到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精品的网络课程,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实验或化学现象在课外自己进行学习和了解,完成一些课内没有时间或条件的解决的实验问题.这种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而且在网络中会发现更多没有接触过的实验,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同学们爱上化学,爱上化学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化学知识点之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空气氧气百分含量测定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全文共 2125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学生实验课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段,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掌握实验方法的有效途径。今天,小编为你带来了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常识

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一)加热仪器

1.酒精灯——实验室主要热源;

直接加热容器:①试管;②蒸发皿(瓷器);垫石棉网加热:烧杯、烧瓶

(二)计量仪器1.托盘天平(称准到0.1g)2.量筒3.胶头滴管

(三)贮存仪器1.集气瓶收集贮存气体,2.广口瓶贮存固体3.细口瓶贮存液体

(四)固定仪器1.试管夹2.铁架台

(五)其他仪器:漏斗、玻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因为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毒,有的有腐蚀性。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回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防止挥发和空气污染。

3.固体试剂的称量

1、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2、称量干燥的固体前,应在两个烧杯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3、称量时左物右码,不得放反。记住:天平的平衡原理是: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4、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注意: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就是被称物的质量

4、如果是定量称量固体时,应先固定砝码和游码的质量,然后再加固体试剂,缺很少量时,用右手轻轻震动拿药勺手的手腕来填足药量。

5、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猜您感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什么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

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

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的烧杯。

13.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

托盘天平实验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14.浓酸、浓碱有腐蚀性,必须小心。不慎将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溶液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硫酸沾在衣物或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

15.洗涤玻璃仪器:玻璃仪器附有不溶的碱性氧化物、碱、碳酸盐,可用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16.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

17.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8.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