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三历史古代欧洲文明总结(4篇)

浏览

2378

文章

4

篇1:初三历史西方文明之源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历史西方文明之源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8、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①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严格等级的制度;

②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

③种姓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④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

⑤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

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a、经济上,经济繁荣;

b、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c、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6、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进步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

2

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局限性: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7、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8、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

——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开始)

(2)主要战争及战役: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坎尼战役以少胜多(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9、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

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⑴日本的发展

①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②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③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④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大化改新的原因:

①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朝鲜新罗的崛起,对日本产生巨大刺激。3、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

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4、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知识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一)希波战争

发生在公元前490—449年。是波斯帝国为扩张版图而发动的侵略希腊城邦的战争,这场战争一共发生了三次,结果波斯帝国失败,世界文明中心由亚洲的两河流域移到了希腊,希腊进入了最繁盛时期。希波战争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激烈冲撞,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文明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二)亚历山大东征

发生在公元前334-324年。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动的进攻波斯帝国的战争,战争的结果,亚历山大征服了埃及、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征伐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明带到了东方,开启了西亚、北非的希腊化时代。在征伐的基础上,亚历山大帝国融合了希腊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等,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三)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印度人发明的包括0~9的数字及计数方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这说明:(1)古老的亚洲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阿拉伯人对传播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马可·波罗来华

意大利旅行家,1271年启程向东方进发,1275年到达元朝京城大都,在中国生活了17年之后,1292年受忽必烈的委托,送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1295年,回到威尼斯。后来,他在狱中写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三历史古代民主政治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历史古代民主政治

1、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由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2、重要发明成果: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②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的蒸气机投入使用,这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③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除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船“克莱蒙号”。

3、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答: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6、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4、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2、“三角贸易”是指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贩卖,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以此获取暴利。

第十六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女英雄叫章西女王。

2、在南美的解放运动中,领导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3、19世纪以前,最早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是葡萄牙。

第十七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36-1848年,英国工人为了取得普选全而掀起了宪章运动,颁布了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1844年,德国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相会,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4、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解放而斗争。

5、影响: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1871年3月,法国巴黎的工人起义,反对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并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7、为了纪念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和狄盖特创作了《国际歌》。

7

第十五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1、罪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2)线路:从欧洲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3)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4)影响: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以后,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体会历史印记,感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中原地区在古代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问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在中原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古代文明印记。本期的中原文化带你去感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感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去郑州大学附近的旅途,走进了河南博物院,那里不仅有自于20世纪初安阳、淅川、洛阳、商丘、开封、三门峡、辉县、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13万多件的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陶瓷器、玉器,更有仰韶文化起的“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三代辉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脉源。在博物院的一段浏览,领略的是中原华夏民族生息延伸的经历,也从内心对这片土地孕育的文明产生敬仰。

莲鹤方壶

河南博物院最早的藏品之一,为保护及研究随其一起于1923年出土的大批新郑城关李家楼村郑公大墓珍贵文物亦是河南博物院创立的初衷之一。这是一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壶身上下遍布纹饰,异常瑰丽,尤其壶顶中央站立一展翅的鹤鸟,开创前所未有的清新风气。原有一对,另一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甲骨文

博物院门前

走进博物院的远古文明展览,原始社会展厅、夏商展厅、西周展厅和东周展厅,用简洁精美的语言和珍贵的文物,讲述那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记事,在一步步前行、一次次端详中,都有赞叹和感悟。二里头、郑州商城、甲骨文、殷墟、青铜器、洛邑、虢国贵族墓地、三晋文化等一个地名和文物名称,串起了从原始社会、夏。商、周的文化脉络。

妇好鸮尊

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系商代晚期器物。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为商器之精品。

贾湖骨笛

裴李岗文化。用飞禽翅骨制成,基本具备七声音阶,距今七八千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是竖吹管乐器的鼻祖。

你可能也喜欢:

流传六千多年的历史,中原文化是什么意思

中原文化代表人物: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有什么关系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