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三化学第三章ppt(20篇)

为了规范易制爆化学品的经营、购买、运输行为,加强易制爆化学品的管理,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问学吧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范文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783

文章

113

篇1: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复习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⑤CaO、Ca(OH)2、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

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化石燃料——天然气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天然气(俗名沼气、坑气)

⑴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较清洁的能源。

⑵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⑶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a、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若有水珠生成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也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

c、甲烷,由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里发酵而来,也叫沼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强)(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

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放热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放热

(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利用碳单质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例如:用焦炭炼铁。2Fe2O3+3C高温4Fe+3CO2↑

(拓展:C+CO2高温2CO,2Fe2O3+3C高温4Fe+3CO2↑)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三化学燃烧自测题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26.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声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

A.①②③④B.只①③④C.只②④D.②③④

27.据报道,广州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

28.“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自然界的水:制取蒸馏水 --- 过程与装置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制取蒸馏水---过程装置

两套装置比较(在温度控制、能量利用、操作难易等方面进行比较)

注意:为了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由下向上,注意进水管和出水管位置。

[讨论]1.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是测水的温度,还是水蒸气温度?---是测水蒸气温度。

2.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它起到什么作用?---冷凝的作用。

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用沉淀、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用蒸馏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缺碘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等。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考点整理

1、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3、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①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的混合物;②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均做催化剂。

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7、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8、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9、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10、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三化学燃烧复习检测填空题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14.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H2O,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式在汉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填埋着汉城人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部分能源。

(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把秸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③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

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能识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和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部火焰。间接加热酒精灯的仪器是烧杯、烧瓶和锥形瓶。碘缺乏或过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初三化学必备知识

1、构成物质的三种颗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二、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个优点:资源丰富、热量高、燃烧后产品水不污染环境。

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只有铁、锰、铬三种黑色金属。

6、常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烟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8.空气污染危害与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条件,利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是静态、吸附、过滤和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蒸馏是净化效果的最佳操作;活性炭是过滤和吸附的净水器。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迅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所有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可燃粉尘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整理化学高频考点

1.实验室生产氢气的药物是锌和稀硫酸。

石灰石和稀盐酸是实验室生产二氧化碳的药物。

3.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

4.实验室生产氧气的药物是①氯酸钾(白)与二氧化锰(黑)混合物;②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是反应中的催化剂。

5.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6.燃烧可燃物的两个条件是①充分接触氧气;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7.化合价公式: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8.固体二氧化碳通常被称为干冰。氢氧化钠通常被称为烧碱、烧碱和苛性钠。碳酸钠通常被称为纯碱。氢氧化钙通常被称为熟石灰和消除石灰。

9.用集气瓶收集气体;用量筒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解更多固体时使用烧杯;一般用勺子取粉状固体药物;用镊子取块状药物。酒精灯经常用于加热。

10.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气和排水。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气和排水。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1.构成物质微小粒子分子(如水)、原子等,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

我们身边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汞(HgO)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Fe)、铜(Cu)、银(Ag)等。今后我们还将学习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原子和分子虽然都是很小的粒子,肉眼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物质的内部。

人们利用现代科技不仅能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典例剖析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例4.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

例5.吸烟是不良嗜好。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得物质,毒害作用较大得有CO、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质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有一种香烟的过滤嘴中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试问此黑色小颗粒可能是,它起的作用。

例6.1999年发生在南联盟科索沃的战争中,北约使用石墨炸弹破坏了南联盟大部分电力供应,其原理就是产生了覆盖大范围地区的碳纤维云,这些纤维因具有性而使供电系统短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三化学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例题剖析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例4.下表是几种常见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例5.按下图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

(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若用装置C检验二氧化碳,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B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

(4)利用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要求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和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化学燃烧自测题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4.煤矿坑道内的“瓦斯”爆炸往往造成重大矿难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以下措施不能防止煤矿坑道内“瓦斯”爆炸的是()

A.及时通风B.杜绝明火C.监测温度D.监测甲烷浓度

5.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及其氧化物例题练习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例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①都易溶于水②都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③都是气体④都是氧化物

⑤都可用于灭火⑥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②③⑤B.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⑤

例2.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测定两种气体的密度

C.将气体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例3.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是()

A.产生温室效应B.产生酸雨C.污染环境D.毒害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三化学燃烧自测题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16.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17.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这是因为()

A.舱内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舱内温度过低D.没有达到着火点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三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加热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加热

一、使用方法: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用外焰加热。

①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②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1.液体:a、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b、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

c、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d、试管与桌面成45-60度。

2.固体: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二、注意事项:

a、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

b、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

c、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1)药品: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

A.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能用Na2CO3或CaCO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装置:固+液——气体型(参看课本P111图6-10)

(4)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5)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中,如果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6)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

(这样做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强化练习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用赤热的木炭还原氧化铜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在空气中点燃木炭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C、用铅笔写字D、用焦炭冶炼金属

3、1990年海湾战争引起科威特大量油井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报道,有些地区降了黑雨。你分析形成黑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炭黑B、二氧化碳C、水蒸汽D、石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复习:铁的冶炼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书上图8-20需注意:

①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③尾气的处理:因为CO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4、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来源:Z§xx

5、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三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酒精灯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酒精灯

1.用途: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木炭、活性炭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A.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活动与探究]

用块状木炭脱色,需要较长时间,可作如下改进:在小烧杯中注入30ml~40ml蒸馏水,加入少许红墨水至呈现前红色为止,将其均分注入两个小锥形瓶里,取0.5g干燥木炭,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其中一个小锥形瓶里,充分振荡后过滤,可以得到无色溶液,再与另一个小锥形瓶中未加木炭的原溶液比较,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加了木炭的红墨水褪色了。

(木炭和活性碳具有的结构,因此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吸附气体或溶液里的色素,其中管道越多,跟气体和溶液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吸附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因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C.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均为混合物)等;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冶铁),炭黑是细小的黑色粉末,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均会产生炭黑,如蜡、柴油、煤油等。常用于制黑色颜料、墨汁、鞋油等;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