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凉州鸠摩罗什寺实用20篇

凉州这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繁华的地区,不少历史文献和小说都有提起这个地方,那么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3369

文章

33

篇1:凉州大月饼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爷天爷大大下,月饼蒸上车轮子大,小伙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饼,足有十来八公斤,像小汽车轮子似的。过了八月十五,女婿携妻带子去丈母娘家,大多左面提的大月饼,右面提的凉州酒。

中秋佳节临近,在各地人们忙着买月饼送月饼的时候,甘肃武威市凉州区的家家户户却在忙着做月饼。凉州是古代边塞要地“凉州府”的核心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那里的人们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都会捧出自制的大月饼来敬献月亮,庆祝中秋佳节,由古至今,那里的月饼也是越做越有文化。

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爷天爷大大下,月饼蒸上车轮子大,小伙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饼,足有十来八公斤,像小汽车轮子似的。每逢中秋佳节,家家蒸大月饼以示全家团圆,并馈赠亲友,表达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凉州卤鸡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卤鸡也叫凉州烧鸡。凉州卤鸡历史悠久,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配方考究,以体大肉多、色泽金黄、鲜嫩醇香、风味独特而誉满河西走廊。凉州卤鸡的传统制作方法是严格选用肥嫩的童子鸡作原料,精细制作而成。煮鸡的卤汤所用的调味品有老抽王酱油、白胡椒、丁香、大香、桂皮、草果、生姜、花椒、小茴香等。汤汁可连续使用,卤汤越陈,烧鸡越香。餐汤沸后,将已宰好洗净的鸡下锅,放入少许冰糖、食盐,同时视卤汤的消耗情况,增添上水及各种调味品即可。鸡入锅后,迅速盖锅,先用武火烧开滚透,然后改用文火慢煮。待鸡熟透,卤味已入肉内,即停火捞出。待鸡稍凉,在鸡肉表皮上涂以香油,使其光泽明亮,卤色悦目,便可享用。凉州卤鸡是凉州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它与静宁烧鸡一样名传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也就是今天位于甘肃省内的武威市。凉州东接蒙古草原,西靠青藏牧区,水草丰美,宜农宜牧。

这里原本是羌人、匈奴人居住的地方,后来汉武帝觉得这里气候凉爽,便将这里改名为凉州。后来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征战凉州,建立了极大的功劳。为了彰显霍去病这个年轻将领的“武功军威”,就专门把这里起名为“武威”,周边的地区就叫武威郡,也属于凉州。

凉州的面积极大,治下有郡国十二,县城近百。凉州的郡国有敦煌郡、陇西、扶风等。凉州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中国的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凉州浆水面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在百味小吃中,凉州水面可称一绝。做好的浆水面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制作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可,关键在于浆水沤制的好坏。所谓浆水,是用新鲜的芹菜、白菜、甘兰等叶类蔬菜在开水中略烫,然后浸入盛有凉开水的罐中,加少量旧浆水作“引子”,密闭罐口,经乳酸菌的作用,一周左右菜有浓酸味,并带有清淡的特殊香气,这时便可食用。做浆水面时,先将沤制好的浆水舀一勺入锅,并根据酸味浓度和食用者要求,酌情加清水兑合,烧沸,再加葱花、香菜、食盐、辣椒等调味品,待凉即成。煮熟的面条,调入清凉的浆水,吃一碗顿觉清凉透心。还有不少人独具匠心,把浆水直接作为一种饮料,在夏季代替茶喝。原因是浆水中含有乳酸菌,可以帮助消化,清肠利尿,有益于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凉州词的意思 《凉州词》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内容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思是: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全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气。表达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也流露出作者对将士命运的同情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凉州延寿寺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延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延寿寺原名曾家堡庙,坐落在武威市清源镇曾家堡村。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伽蓝菩萨殿前卷后脊古柏掩映虽经历史剥蚀,仍不失当年风韵。大雄宝殿是寺中的正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意谓佛祖有大力,能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子魔。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两廊,殿额牌扁上有早年题写的“梵宫初建”和清雍正年间题写的“端映竺蜂”等。两侧有后人所作的巨幅壁画,均系宗教题材,如“姨母求渡”、“仙人求渡”、“佛化无恼”、“波跋陀女”、“迎吐求渡”...

景点位置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曾家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凉州在中国现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凉州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在古代的时候又被叫做休屠、雍州等,凉州有很多的美誉,主要包括“五凉之都”、“河西都会”、“西夏陪都”、“马踏飞燕故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中国葡萄城”等。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凉州由于在地理位置上很占优势,所以它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关内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丝绸之路的繁荣为汉朝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而凉州又是长安向西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凉州地区的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凉州核桃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州核桃

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凉州区深入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建基地、树品牌、抓龙头、拓市场,不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特色林果基地82.6万亩,其中:以皇冠梨为主的优质梨48.5万亩、枸杞2.5万亩、红枣3.4万亩、酿酒葡萄11.8万亩、核桃12.8万亩、苹果、桃等3.6万亩。万亩乡镇达到31个,千亩村达到330个,人均达到1.13亩,实现了“人均1亩特色林果”的产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凉州荞麦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荞麦是蓼科植物,却一副天生丽质,茎绎紫色,水灵灵透明,像红珊瑚枝;叶脉像用朱笔勾画过似的,红色筋络历历在目,荞麦的花,细致、纯朴、粉白透姻脂色。一串串,一技枝,极繁,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农村净朗活泼的小姑娘,一笑,满脸都是阳光

养麦花这么美,那是有缘故的。传说先祖们的时代,凉州非常富饶,一年收的粮食当年吃不完,就有好多人不敬天道,暴殄天物,懒惰不思农事,邻里相争,兄弟反目,常出恶事,玉帝知道了后非常生气,要惩罚凉州百姓,使命将五谷棉麻全部收尽,“九天玄女”奉命行事,最后拔荞麦,没留意,援破了手指,她见这东西似乎不是什么正经庄稼,便不劳神了。荞麦染了仙女的血,茎杆都变成了红颜色,叶脉也变成红色,长得特别快,一旬一收,凉州百姓靠了荞麦才免于饿死,打那以后,百姓都一心向善,凉州重又富庶起来,但老天的惩戒不可不记,更兼荞麦有活命之恩,百姓就一直种它,叫做“救命粮”或“六谷”

凉州自然气候,收了小麦,离霜降还有些时日,可是种二茬庄稼时间又不够,就种荞麦、山药、豌豆这些生长期短的农作物。叫“秋田’,又叫“一茬半田”,若逢天旱、雹灾,小麦没收着,也趁着秋季雨水丰沛填补些秋庄稼。农家种养麦,可不是为了它的花开得娇艳

养麦有三道棱,色黑,碾去皮,里面的仁却极白,可以磨面,也可以稍加碾轧,加工成珍子,俗称“荞珍子”。把荞珍子煮得粘稠稀烂,加几块山药蛋,是农家最常见的早餐,名口“珍子拌汤”。正月里过年,人吃得油腻了,没食欲,老奶奶们就会说;“做些珍子拌汤,涮下肚子。”荞麦面的吃法很多,宫廷御膳中便有“荞面窝窝”这道点心,据说做起来要十几道工序,几十种配料,常人是望尘莫及的。农家吃荞养面简单多了,荞面使开水烫,弄几节白葱“砑”成碎末,和进面里,搁点盐、花椒面,擀薄,烙成烫面油饼,又软又香,说不定皇帝佬吃的“荞面窝窝”还不及这“烫而油饼”好吃呢。夏季,人们喜欢吃“荞面凉粉”。先把荞面“打”成稀糊,再倒进盆里晾,凉了,面糊就凝成一坨。吃时切成条或者是用一根长长的马尾丝儿,一头固定,一头牵在手中,突噜一旋,就旋成极薄的荞麦皮儿,搁一勺醋,洒些香菜末儿,冰清玉洁,别说吃的话,看着就感到津生喉润,暑意全消

凉州养麦,浑身是宝。她的花,是优质蜜源,仅次于枣花蜜,甘甜醇香,金黄澄净,是蜜中佳品。她的茎叶和叶质地脆软,多汁柔细,饲喂牲畜最肯上膘。碾过籽的荞皮,棕黑净爽,松软清香,凉州人喜欢用来做枕头瓤子

金秋的凉州田野上,养花正艳……( 武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凉州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凉州战役纪念馆原名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位于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堡村祖师宫院内。2008年7月成立,2011年11月13日更名为凉州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由缅怀广场、纪念建筑物、烈士纪念碑、展馆、红西路军战斗遗址等组成,展柜14组,展板52块,文物82件,图书106册。

1936年11月14日,红西路军先头部队进入武威县境。21日,红30军进占四十里堡。红88师263团固守土堡,265团置于外边准备反击进攻敌人。22日,敌步骑总指挥马元海指挥步骑6个团与青海的5个民团,向红30军88师防地发起进攻。

马元海命令敌骑5师祁明山步兵旅马如林团和100师刘呈德团为主力,正面进攻红88师占据的土堡,其他部队为侧翼围攻。战斗开始后,敌人以民团为先锋,以正规军和重火器为掩护,向红军发动进攻。当敌军拥至堡寨墙下时,堡寨内的红军用轻重火器一起射击,同时派部队由两翼迂回,将敌人打得进退无路,死伤惨重。此后,马家骑兵潮水般涌来,在红军的阻击下,退下去又涌上来,战斗异常激烈。

激战至午后,敌人攻破土堡,成百上千的敌人冲了进来。危急时刻,红88师政委郑维山带领100余人的通信队(手枪队)冲进敌群,同敌人展开拼杀,敌人顿时大乱阵脚,红263团、265团指战员也趁势-,歼灭了冲入土堡的敌人。

1936年11月23日,敌人连续发起攻势,红军与敌肉搏拼杀,打退进攻。24日,敌大量增兵,再度发起进攻,红军英勇坚守,奋力拼杀,将敌击溃。晚上11时左右,红军放弃了四十里堡及其附近各堡寨,向永昌方向靠拢,西移至永昌八坝一线。

红30军在四十里堡血战3天,毙伤敌2400余人,自身亦伤亡500余人。红30军政治部常务书记蔡仁年及连营干部牺牲10多人。

凉州战役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凉州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永丰镇:永丰镇位于凉州区西部,旧名四十里铺,因境内有古建筑“永润宫”,解放后人民寄寓“乐业永丰”之意而得名。乡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800亩。辖毛沟、永丰、沿沟、大路、四十里、四坝桥、朵浪、朵云8个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82人。乡政府驻在四十里铺集镇。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297万元,财政收入8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050万元,农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凉州在中国现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凉州中国现在的西北河西走廊。

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古代的凉州指的不是一一个城市 ,而是一片地区。

河西走廊,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是姑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

凉州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西夏陪都”、“马踏飞燕故里”、“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凉都”、“雍都”、“凉州词的故乡”、“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之美誉。凉州南接兰州,北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官方初设雍州治所就在武威。古浪峡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于是,就留下了许多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凉州羊羔肉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羊羔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凉州羊羔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州羊羔肉质地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膻,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食品,堪称塞上佳肴。 我国西北地区食用羊羔肉的历史极为久远,据史料记载,远在唐代,凉州畜牧天下驰名,河西走廊的羊羔肉就作为贡品了。在民间,羊羔肉的声誉则更高,食用方法亦多,既可清蒸、清炖,又可煮食和手抓,还可烤羊肉串,尤以红烧多见。其特色是色泽微红,肉质鲜嫩滑软。曾有“宁吃一顿红烧羊羔肉,不坐三请六聘九家席”之说。清蒸羊羔肉,选用胸及上脊骨部位,经巧调佐料,上笼蒸制而成。食用时,配以蒜汁、醋、盐等,其味之佳可与鸡、鸭肉相媲美。

凉州羊羔肉

畜牧(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凉州羊羔肉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金山乡、康宁乡、西营乡、永丰镇、松树乡、柏树乡、金塔乡、新华乡、古城镇、谢河镇、黄羊、张义等38个乡镇,449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9′35″至103°23′40〞,北纬37°23′15″至38°12′54″。海拔1440—3263米。东接武威市古浪县,西邻金昌市永昌县,南靠武威市天祝县,北连武威市民勤县,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饲养规模100万只,年产羊羔肉11000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凉州植物园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凉州植物园是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区东北角的园林式公园,总面积65公顷。

凉州植物园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区东北角,东依二环路天马湖,南邻复兴路,西接兴胜路,北靠北一环路。景区总面积65公顷,975亩,以百年薄皮核桃树和梨树为主,种植各类苗木1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修建了游客中心、购物场所、景观大道、中心广场、星级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现已建成核桃园、梨园、银杏园、植物迷宫等旅游景点,利用核桃树和梨树树冠高大茂密遮阴面积大的特性,建成武威最大的休闲茶园,引入凉州地方特色饮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露天茶园饮食文化。正在筹建的天马文化产业园暨摩天轮主题公园,将极大地提升园区的市场吸引力,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游乐”为一体的园林式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王翰的凉州词是什么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组边塞诗,诗的第一首渲染出了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则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发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凉州词·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凉州词·其二》

唐·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译文

关内此时应该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夜晚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让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凉州词》古诗带拼音 凉州词 王之涣翻译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一首,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凉州凉粉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因气候凉爽而得名,但凉上加凉,更是一绝。盛夏时间,吃一碗凉州凉粉,真是凉飕飕、酸溜溜、辣酥酥,别具风味。据《东京梦华录》载:远在北宋,每当三伏季节,都城汴梁城内已有“细索凉粉”应市。据考,凉粉始于宋代,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武威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殊,制作考究,用料独特。既能“充饥”,也可“下菜”。一般常见的有豌豆制成的白凉粉、用荞麦制成的黑凉粉和用扁豆制成的黄凉粉以及沙米制成的沙米凉粉,尤以白凉粉最讨人喜“爱”。它晶莹透明,手托一寸厚的块子,隔粉能看见指纹。吃时可切成薄片细条,或一寸见方的大丁,有的还用旋子旋成面条状。调料有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芥末等。有些人还喜欢抖点味精和花椒面,拌进几节香菜或嫩芹菜。看起来白红带油光,诱人食欲大增;吃起来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西路红军凉州战斗遗址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西路红军凉州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6年10月,陈昌浩、徐先前等同志奉中央军委命令,率红四方面军第5、9、30军2万余名指战员,西渡黄河进军河西,30军为西路军右翼,从一条山出发,沿长城南侧西进,经古浪大靖、土门直达武威四十里堡。为接应9军,掩护主力部队西进,派88师263团驻守四十里堡。红军刚到四十里堡驻守,就遭到敌人5个团的围攻,时任30军政委的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同志在四十里堡祖师宫坐镇指挥,红军战士英勇反击,当地群众积极援助,敌人死伤惨重,但由于寡不敌众,陈家烧房和沈家庄“土围子”被敌人攻破,尔后,红军重新组织火力猛攻反击,敌人的轮番进攻均被击退,终于夺回了失去的“土围子”,守住了阵地,经过3天激战,共歼敌2400余人,完成了掩护大军西进的任务,随后撤出阵地向西挺进。

中国西路红军凉州战斗遗址旅游景区位于凉州区城西20公里的永丰乡四十里堡村,现存祖师宫和陈家烧房遗址。这里交通便利,312国道横贯全境。凉州作为中国西路红军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历史纪念地,其红色遗址——祖师宫及陈家烧房战斗遗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慕名前去参观,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经过适当的保护性开发,此处将成为凉州西路红军革命历史纪念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谁的诗作? 凉州词二首王翰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是唐代诗人王翰作的诗,出自其《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全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

这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二首·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译文

关内此时应该已是暮春时节,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夜晚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让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这一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凉州黄白花牛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白花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州黄白花牛

凉州区养牛协会

武威市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支持认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自有品牌,开发高端产品,打响武威绿色、安全、优质畜产品品牌。重点支持做大做响“凉州黑牛”、“凉州黄白花牛”、“凉州羊羔肉”、“中国肉羊之乡”、“民勤羊肉”、 “天祝白牦牛”、 “古浪羔羊肉”、 “天祝岔口驿马”、“荣华农业”、 “古浪绿洲”等畜牧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凉州,古称雍州、姑臧、休屠,在今武威市,又称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简称雍凉、凉,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河西最大堆积平原,西汉扬雄凉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