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冰敷时冻伤了怎么办(优秀20篇)

冻伤是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而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你对冻伤有多少了解?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冻伤的相关知识。

浏览

1350

文章

274

篇1:当发生脸部冻伤时有哪些解决方法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脸皮比较薄所以在冬季到来时极易发生冻疮,尤其对于年轻漂亮的姑娘来说,致使患者的脸部发生急剧疼痛和比较通红特别明显,这无疑给患者带来毁容的痛苦。那么,当发生脸部冻伤时有哪些解决方法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患了冻疮,首先要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还可以将棉制的手套烘得干热,把手放进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保持局部温暖和进行户外体格锻炼,即可预防发病或限制冻疮发展。

2·局部冻伤用温水袋逐渐加暖,或用葱根煮汤洗泡,并进行按摩。对早期五水疱者可采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与三分猪油配合涂抹患处,包上纱布,每日换一次。如已红肿有水疱,水疱未破可用冻疮膏,如10%樟脑醑外涂,待水疱自行干瘪。水疱发生溃疡后可涂防腐软膏,如O.5%新霉素软膏、紫草膏等。

3·平时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加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冻伤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1、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29℃时呼吸比正常次数减少50%,呼吸抑制后进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环衰竭。

2、神经系统:体温在34℃时可出现健忘症,低于32℃时触觉,痛觉丧失,而后意识丧失,瞳孔扩大或缩小。

3、循环系统:体温下降后,血液内的水分由血管内移至组织间隙,血液浓缩,粘度增加,20℃时半数以上的外围小血管血流停止,肺循环及外周围阻力加大;19℃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为正常的25%,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可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4、肾脏由于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温27℃时,肾血流量减少一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3%。如果持续时间过久,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腿冻伤后的痕迹怎么处理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冻伤皮肤是在正常不过的了,冻伤往往都是会留下疤痕的,那么大家知道腿冻伤后的痕迹怎么处理吗?下面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腿冻伤后的痕迹怎么处理?小编给大家支招了:

1、紫皮大蒜捣烂成泥,敷以前发生冻疮的地方,过一昼夜后洗去。3-4天后再敷一次,便能有效地预防冻疮复发。

2、生姜30g放入热灶灰中2分钟后取出,趁热用刀切成薄片涂擦患处,每日两次,连用2周,可预防冻疮。

3、苹果去皮捣碎成泥,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有止痛止痒之功效。

4、白葱根、茄根各100g,煎水洗患处,每日1-2次,数次见效。

5、用香蕉皮搓手足易患冻疮的部位,早晚各一次,不仅能预防冻疮,而且有美容护肤的功效。

6、白菜捣汁擦患处,每天2-3次,可治冻疮。

7、白萝卜适量切成薄片,放置火上,加温后趁热擦涂患处,每日多次,用于早期冻疮。

8、红辣椒数个切碎,泡在热水中,洗患处,适用于初期未溃冻疮。

9、柿子皮适量,煅灰,加食用油调匀,涂于患处,每日1-2次,一般4日可愈。

10、山渣适量烧熟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用于冻疮破溃者。

11、蜂蜜涂患处,涂后用火烤,适用于冻疮破溃者。

想要去除冻伤痕迹大家可以试着外搽3%硼酸软膏、复方貂油软膏、猪油蜂蜜膏(30%猪油,70蜂蜜)等。效果不错哦,大家不妨试试看。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各位如果还想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那就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手被轻微冻伤怎么处理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会冻伤皮肤,那么大家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吗?手被轻微冻伤怎么处理?下面来为你解答。

手被轻微冻伤怎么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如果手部被轻微冻伤可以涂点冻疮膏,用手轻柔按摩至发热,促使血液循环。另外还要注意保暖,以防加重。我就是这样做的,慢慢就消退了,不会继续发展。

手部冻伤后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冻伤继续恶化,可以选用市场上的一些冻疮药膏,药水,还可以坚持每天晚上用热水对手部浸泡,多浸泡一会对手部血液循环有好处,浸泡完可以用热的山楂片(将山楂切片,烤热)对冻伤部位进行热敷。当然我觉得也可以用热毛巾进行热敷,还有人说可以涂抹麻雀脑,但我个人觉得有点残忍。还有的说可以涂抹猪胰子。我觉得应该也起作用。

冬天手会冻伤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手部保暖不够,想预防做好手部保暖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戴上厚点的棉手套,或手里捧个暖宝,当然这是对于不经常使用手部,不经常暴露手部的人而言。

对于手部不得不暴露或不能戴很厚手套的人来说就得另想办法了,可以把两手互相揉搓,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让手部的血液加快流动,手部自然会发热来抵御外界的寒冷。

温馨提示:冬季穿衣不易过紧,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比如鞋袜穿得过紧会导致脚部血流不畅,热量无法顺利到达脚部,脚反而觉得更冷了,长期这样,会导致冻疮发生。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讲座我们继续学习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宝宝脸被冻伤的急救办法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冻伤了家长还在不知所措吗?大家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宝宝脸被冻伤的急救办法,希望大家采纳。

宝宝脸被冻伤的急救办法总结如下:

1、用温水(38~42℃)浸泡患处,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软的干布进行局部按摩,切忌用火烤和用雪水摩擦。

2、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3、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洁尔灭消毒,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疮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4、宝宝脸部冻伤还可以使用温水袋逐渐加暖,或用葱根煮汤洗泡,并进行按摩。对早期五水疱者可采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与三分猪油配合涂抹患处,包上纱布,每日换一次。如已红肿有水疱,水疱未破可用冻疮膏,如10%樟脑醑外涂,待水疱自行干瘪。水疱发生溃疡后可涂防腐软膏,如o.5%新霉素软膏、紫草膏等。

5、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会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温馨提示: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或用茄子秸、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有预防冻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脸轻微冻伤需要去医院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天气非常寒冷,尤其是北方城市,所以大家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冻伤措施,那么脸部冻伤了该如何治疗呢?脸轻微冻伤需要医院吗?接下来为你解答。

脸轻微冻伤需要去医院吗?小编总结如下:

脸部轻微冻伤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可以自行治疗。如果脸部轻微冻伤的话,可以用热毛巾敷脸20分钟左右,能有效地改善脸部的血液循环,扩张的毛孔还能帮助脸部皮肤排毒。坚持一段时间,冻脸的情况会大大好转。还要加强保暖,以免加重病情,出门时要戴上厚口罩,或者用厚围巾盖住半个脸。这有助于冻脸状况尽快恢复。

如果冻伤脸部发红了,可以用云南白药治疗,对于各种皮肤问题有效果,具体做法:用云南白药调入适量白酒,混合拌匀,调成糊状后,再擦在脸上冻伤处,注意,此法适用于没有溃烂的冻伤发红,如果已经溃烂了,有伤口,就直接将云南白药的粉末撒在伤口上,连用3-5天,冻伤发红处即可治愈。

冻疮最好在夏天就治,为防止冬季冻疮复发,可以在夏季试一些方法,提前预防冬季手指再被冻伤。例如:用芝麻花擦患处皮肤,一定要是新鲜的,让花汁留在皮肤上一会再用水洗净。或拿生姜捣烂,加入白酒浸泡3天。用棉签沾药液擦生过冻疮的部位。

温馨提示:容易冻伤的朋友们平时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加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讲解该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季户外游玩手部怎样预防冻伤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冬季天气冷的叫人害怕,好多朋友都在抱怨天气太冷,都不愿出门。尤其是冻的双手都不敢露出来,所以冬季户外游玩一定要注意保护双手,接下来大家来带学习一下冬季户外游玩手部怎样预防冻伤,借此机会小编给大家普及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还望大家认真学习。

冬季户外游玩手部怎样预防冻伤?小编分析如下;

1、冬季户外游玩穿衣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手部等身体部位暴露在外冻伤。

2、冬季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戴手套给手部保暖,实在很冷的话,可以再使用一些暖手宝之类的加以保暖。

3、冬季户外游玩不要呆在一个地方不动,这样容易冻伤,如果感觉到冷可以试试: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即可。

4、每天最好用温水洗手,涂上护手霜后再出门,在睡觉前用热水(注意不要太烫,试试自己能承受的水温,也不要太凉没效果)泡泡手,涂好护手霜再睡觉,如此可防止冻伤。

5、在饮食方面也可以手部防冻哦,可多吃些热性祛寒的食品,比如羊肉、狗肉、胡椒、生姜、肉桂,红枣之类的预防冻伤。

温馨提示:入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发生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冻疮好发部位的保暖,寒冷是冻疮产生的主要病因。

建议大家平日里一定要坚持体育锻炼,可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对于冻伤我们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从事一些户外的极寒地区的人们来说,最怕的就是出现冻伤事件,冻伤对我们的软组织危害非常大,严重的可能酿成截肢的惨剧,那么对于冻伤我们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呢?冻伤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吧。

一、认识冻伤

当软组织受冻并且局部血供减少时所形成的损伤称为冻伤。当皮肤温度降到-2℃时冻伤就可能发生,气温在-25℃~-30℃时冻伤发生率最高。冻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之前的冷损伤,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精神疾病、药物滥用、车祸伤、车辆机械故障、无家可归者、疲乏、循环损伤、吸烟、不适当的衣着、高海拔。

浅表冻伤最常见,占病例总数的74%,面部(鼻、耳)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冻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冷冻、血管功能不全(收缩和闭塞)和炎症介质所致损伤的综合作用。

二、冻伤的症状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一部分可起水泡过后发生糜烂和结痂。

全身冻伤开始有寒战、苍白、发绀、疲乏、无力打呵欠等表现,继而出现肢体僵硬、苍白、发绀、疲劳、无力打呵欠等表现,继而出现肢体僵硬,幻觉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最终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多发生于意外事故,例如在野外遇到大风雪,或工作中不慎受到冷剂(液氮、固体CO2等)损伤。

三、冻伤怎么急救?

1、首先要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

2、衣服、鞋袜等连同肢体冻结者,不要勉强脱去,应用温水(40°C左右)使冰冻融化后脱下或剪开。

3、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但不要用火炉烘烤。用38~42°C的温水浸泡伤技或浸浴全身,水量要足够,水温要比较恒定,使局部在20分钟内,全身在30分钟内复温。及时复温能减轻局部冻伤和有利于全身康复。

4、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应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局部冻伤的治疗依冻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Ⅰ度保持创面干燥,数日可愈;Ⅱ度可用冻伤药膏外敷后暴露,创面干燥者也可包扎。Ⅲ、Ⅳ度以上冻伤还需全身给予抗生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重度冻伤还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对于全身冻伤则以抗休克、复苏术等一系列纠正全身危机为主。

急救要点

1、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至室内。

2、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轻轻脱去衣服。

3、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要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4、加盖衣物、毛毯,以保温。

5、尽快去医院治疗。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大家是不是对冻伤的症状以及冻伤的急救方法有了一些了解了呢,冻伤普遍出现在我们北方地区,对于冻伤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冰冻物体,不要在低温环境下逗留太长时间,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你对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冻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四季豆冻伤了还能吃吗 四季豆发芽了还能吃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四季豆应该是家常菜了,有时候买四季豆买多了放在冰箱里就会冻伤,那么四季豆冻伤了还能吃吗,四季豆发芽了还能吃吗,下面来看看吧。

四季豆冻伤了还能吃吗

是可以吃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四季豆冻伤了也是可以吃的,只要将四季豆煮熟是不会有毒的,所以可以放心食用,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冻伤了的四季豆可能营养没有新鲜的四季豆那么高了,而且你会发现冻伤了的四季豆不是很好吃,所以如果不介意味觉和营养的话是可以吃的。

四季豆发芽了还能吃吗

可以吃。四季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和土豆不同,即使发芽了其中也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人体食用后不会引起中毒反应,所以四季豆发芽了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但是四季豆发芽表示它已经比较老了,其口感相对较嫩四季豆来说会要差一些,因此建议四季豆还是要尽早采摘、食用。

四季豆怎么保存时间长

四季豆通常直接放在塑胶袋或保鲜袋中冷藏能保存5~7天,但是放久了会逐渐出现咖啡色的斑点,有碍观瞻。如果想保存得更久一点,最好把它们洗干净以后用盐水氽烫并沥干水分,再放进冰箱中冷冻。不过要记得水分一定要沥干,这样冷冻过的豆子才不会粘在一起。

如何挑选四季豆

好的四季豆,应该是豆荚饱满、肥硕多汁、折断无老筋、色泽嫩绿、表皮光洁无虫痕,因此选购标准:豆荚饱满、肥硕多汁、折断无老筋、色泽嫩绿、表皮光洁无虫痕。另外,四季豆种类品种繁多,长萁的品质优于矮萁,圆棍荚类型优于扁荚类型。但也有例外如东北产的高秆、扁荚、白壳类型,俗称油豆,品质柔嫩,糯香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冻伤都有哪些常见类型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也分为几个类型,面对比较轻度的冻伤主要是发生在皮肤浅层的冻疮面见,会使患者的皮肤出现一些红肿现象,并且有发痒的感觉,但是不会伤及到皮下组织,只要及时的注意保暖,就能够减轻冻疮的发作,那么,冻伤都有哪些常见类型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度冻伤: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

二度冻伤: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三度冻伤: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瘢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冻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治疗冻伤的方法都有哪些

1·基本治疗目标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

2·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禁忌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干热或缓慢复温,这可进一步损伤组织;对受伤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3·应予以支持疗法,如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保护伤口以及避免创伤。在伴有冻伤的低体温患者,最重要的是肢体复温以前先完成体液复苏和恢复核心体温,以预防突然出现的低血压和休克。

4·建议使用抗凝剂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坏疽,己酮可可碱、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有效。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并及时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恢复过程长达数月。侵袭近端指趾骨、腕骨或跗骨的损伤,有可能需要截肢。

温馨提示,如果人们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冻伤,就会连累到肌肉以及骨骼处都会被冻坏,这种情况会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并且活动伤处呈暗灰色,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水肿以及水泡的现象,从而形成干性坏疽症状,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冻伤表现。如果你对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冻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滑雪时如何预防冻伤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突变时,最好中止滑雪旅行,采取应急措施。一般无可靠防备措施时不要向无人地区和原始森林中深入太多,因为风雪弥漫时,极易迷失方向,雪板痕迹被抹平,回路不易找到,滑雪运动常见伤病有哪些呢?进入隆冬后,滑雪场的气温就开始降下来了,零下二三十度已经是常事,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冻伤,尤其是暴露在外面的耳朵、鼻子和脸颊。一般情况下,处在血液循环最末端的指尖、脚尖、耳廓等最容易被冻伤;滑雪属于速度快、幅度大、容易受强烈外力冲击的运动项目,骨裂、骨折是比较常见的运动伤害,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手腕、脚踝、膝盖、腰椎、颈椎等。很多初学者刚开始不会控制身体,容易向后仰天摔倒,导致尾椎或骶骨受伤。还有人习惯性地在摔倒前用手撑地,从而伤到手腕,那么滑雪时如何预防冻伤呢?

一、冻伤主要发生在手、脚、耳朵等部位,所以应选用保温效果较好的羊绒制品或化纤制品对上述部位进行保温。从外部环境来讲,注意以下几点:

1.备足御寒衣物。

2.不要单独一人外出滑雪,出事后会无人救援。

3.不要擅自滑出滑雪场界线。

4.饮酒后不要外出滑雪,一旦醉卧在外非常容易发生冻伤。

5.要穿鲜艳服装,一旦出事,寻找起来目标醒目。

6.外出滑雪时要告诉家人或朋友去什么地方滑雪,去几个人等,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救援。

二、发生冻伤后应使用的药物和方法:

轻度冻伤(ⅰ、ⅱ度冻伤):呋喃西林氢化可的松霜;呋喃西林霜(741冻伤膏);硫酸新霉素霜(851霜剂);10%白胡椒酒精。

重度冻伤(ⅲ、ⅳ度冻伤):切忌采用雪搓、冷水浸泡、直接火烤等错误方法。应将受冻部位浸入40—42摄氏度温水中快速融化复温。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滑雪时如何预防冻伤内容,在滑雪前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冰雪运动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冻伤后该怎么办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又称冷伤,外周环境寒冷性冷伤,几乎仅见于人类,是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全身的损伤。冻伤属物理因素伤害,是寒冷地区或从事低温下作业人员的常见急症。那么面对如此寒冷的天气,如果冻伤后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冻伤概念:

是指寒冷而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其通过冰结晶体对细胞内和细胞外的作用直接损伤组织,导致炎症、微血栓、细胞坏死甚至组织坏疽。

二、冻伤程度分级:

轻度:Frostnip累及表皮,麻木伴周围组织水肿,不造成永久皮肤损害。

中度:superficialfrostbite累及真皮,复温后24小时可出现水疱。

重度:deepfrostbite累及皮下组织,甚至关节肌肉,可出现组织坏死呈黑色。

三、常见冻伤部位:

手指、脚趾、耳朵、鼻子、面颊、下颌。

四、冻伤现场急救:

1.评估是否出现低温症,如有,即刻呼叫120

低温症征象:神志状态改变、颤抖、核心温度低于35°C,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丧失甚至脱水心脏骤停。

2.保护,减少暴露。若在户外,可将冻伤的手放在腋下;可用戴干燥手套的双手保护面部和耳鼻。切记不要揉搓冻伤部位,更不要用雪揉搓冻伤部位。

3.脱离冷源。一旦进入户内,除掉湿衣服。

4.缓慢复温:将冻伤手脚浸入37-42°C温水中15-30分钟(最好用温度计计量)。切记不要用火炉、热水瓶、烤灯、烤火的方式复温,以免造成烧烫伤。

5.如果有再次冻伤可能,暂不解冻复温;如果已经解冻,请包裹保护。

6.如果疼痛明显,可以服用布洛芬止痛,减轻炎症反应。

7.休息,不要在冻伤足或趾后行走。

8.识别解冻复温后的症状:皮肤变红、刺痛感、热灼感,这是血流恢复正常的表现。

小编提醒:如果麻木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水疱,则应医院就诊。如果你对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冻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虎皮兰被冻伤叶子软了怎么办?有什么补救方法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1、修剪枝叶:

虎皮冻伤叶子不仅变软而且可能会烂掉,如果不及时修剪掉,不仅会影响植物的观赏价值,而且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冻伤后,可以拿消过毒的剪刀,将虎皮兰冻伤的叶子修剪掉,这样可以让虎皮兰更快的恢复原样。

2、密封:

取一个大、干净、密封好的透明塑料袋,将虎皮兰包起来,然后在根部附近,将塑料袋扎紧,或者是用夹子将其封好,之后用牙签在塑料袋顶部的位置,扎一些小孔。

3、浇水施肥:

虎皮兰冻伤后,需要立即停止浇水、停止施肥,可以等到气温回升之后,再进行喷水、浇水,并逐渐开始施些薄肥,如果气温已经完全回升,可以取下塑料袋,并观察盆土的干湿情况,如果盆土较为干燥,可以少量多浇温度为20度左右的水,但是一定要在盆土完全干燥之后再次浇水,否则会引起盆土积水,影响植根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梨树怎么防冻,多少度会冻伤梨树?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岑参的一首古诗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是以花喻雪,让人不禁想到梨树上那纯白花瓣。只是,这梨树究竟有多耐冻,在多少度冻伤梨树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

梨花开花比较早,但春季的温度反差又特别大,一遇到强冷空气时就容易发生冻害,所以梨树一旦在春季遇到低温,坐果率就会大大降低。不过在不同的花期,梨树的耐受冻温度不同,比如现花蕾时,它的冻害临界点是-4.0~2.2 ℃,开放花朵时是-2.0~1.7 ℃,幼果时是-1.7~1.0 ℃。因此,梨花在开花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会遭遇到冻害,而且随着花期的推进,梨树的耐寒耐受力也会随之降低。

梨树在不同的时期可承受的低温度不同,比如在休眠期时,超过零下15度时就会冻伤梨树,而幼果形成的时候,超过零下1.2度也会冻伤梨树。因此在梨树成长的不同时期,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温度太低而伤到梨树,影响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寒冷冬季孩子冻伤有哪些原因?预防措施要到位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气温寒冷,保暖不严就会冻疮频发,而宝宝本身抵抗力不高,自我保暖能力也不如成人,尤其是小宝宝们娇嫩的肌肤,这个时候最容易冻伤了。那么寒冷冬季孩子冻伤有哪些原因预防措施到位才是关键!

造成儿童冻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冬天,由于户外天气寒冷,儿童大多停留在室内,因此活动量减少,导致四肢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减少,很容易发生手脚冻疮。因此,在冬天到来之即,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2、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3、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

4、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5、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6、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7、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切记!有的宝宝玩开心了,就把手套耳套等脱了,这样特别容易产生冻伤,家长要注意哦!如果你对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疾病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脚冻伤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在外面工作的人在严寒的冬天经常会冻伤,那么我们就想了解一下脚冻伤有哪些症状,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做好预防,保护好我们的身体。知道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方面有关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冻伤的严重性,这种疾病不分男女老少的,我们在出现了冻伤这种疾病的时候,一般会发生的我们的手上,脸上或者是脚上的,我们在生活中患有冻伤的时候,要及时的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冻伤的症状吧!

脚冻伤

(1)冻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

(2)对冷敏感,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苍白或青紫。

(3)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

这些表现系由于交感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紊乱所引起。

冻僵

伤员皮肤苍白,冰凉,有时面部和周围组织有水肿,神志模糊或昏迷,肌肉强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降低中测不到,可出现心房和心室纤颤,严重时心跳停止。呼吸慢而浅,严重者偶尔可见一、二次微弱呼吸。

以上给我们介绍的就是冻伤的症状了,我们都非常清楚了吧,在生活中寒冷的冬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警惕冻伤出现在我们的身上,一旦出现了冻伤的时候,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及时的用药物进行治疗.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我们可以到上去查询,上面有很多这类的知识供我们参考,大家别忘了订阅她哟,祝大家都有个健康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治疗足部冻伤的方法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是足部冻伤的发生季,也只有在冬季寒冷的气候里,才可能发生足部被冻伤的情况。双脚被冻伤后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的,我看见过一个老太太脚冻伤后没有好好治疗保护,最后连走路都有影响了。所以,我们要正视双脚冻伤的严重性。一但发现脚部有冻伤的疼痛和红肿就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治疗了,治疗保护的越早好的也就越快。今天介绍一种利用中药配方洗脚来治疗足部冻伤的方法

需要的材料:

桂枝干姜(干生姜)附子熬煮材料的砂锅洗脚盆毛巾

操作方法:

1、将干姜、桂枝、附子按1:1:0.5的比列放入砂锅中;

2、砂锅中倒入冷水;

3、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到水变色,药材完全发泡为止;

4、把药水倒入脚盆后直接用毛巾沾上药水擦拭双脚冻伤处,要反复擦拭5次以上。也可以用瓶装水冲洗冻伤处;

5、这样每天要洗2遍以上,所以熬煮的药水不用一次性都用了,一次用以部分够洗就可以。下次再洗的时候加热一下药水就可以了。这样既省时间又省了料。

药疗原理:桂枝干姜都属于温性药材。有通经脉、助化气、消肿的功效。附子的药性原理也一样。但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孕妇不能用有附子的一切药材配方。

冻疮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的冻疮每年都犯,脚又痒又肿,甚至连走路都会有影响,我该怎么办?要注意些什么呢?

冻疮后保暖十分重要,要穿适度宽松保暖的鞋袜;有些冻疮的人发病后往往喜欢把手脚等冻疮部位直接靠近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其实这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擦到或刮到冻疮的部位。

根据冻疮破溃与否,可选择不同的外用药缓解。如仅红肿块,未破溃者,可用复方肝素钠软膏,1天2~3次外搽患处;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如0.1%丁酸氢化可的松,1天2~3次外搽患处;也可两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10%樟脑软膏、维生素E软膏、氧化锌软膏(糊膏)及辣椒酊等外用患处也可。

如果有水疱、糜烂、溃疡者,水疱较大时可吸取疱液,可外搽3%硼酸软膏、复方貂油软膏、猪油蜂蜜膏(30%猪油,70蜂蜜)等。若有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怎样预防冻疮

一旦患上冻疮,往往会年年都犯,那么,如何预防冻疮呢?

首先,在秋冬季就应做好全身和局部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加衣,尤其手脚、面颊、耳廓、耳垂、鼻做好保温。衣物鞋袜避免过紧,避免臀部或大腿处衣过紧的牛仔裤。

其次,手足等暴露于低温环境后,应慢慢复温,千万别直接暴露于高温热源。

最后,要戒烟,避免精神紧张,适当加强身体锻练,适当加强营养,尤其足够摄入植物或动物蛋白。也可在入冬前,用紫外光预防性照射患病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被氟利昂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氟利昂,又名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无味或略有气味,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氟利昂熔点-158℃,沸点-29.8℃,那么低的温度当然会冻伤皮肤。那么如果被氟利昂冻伤怎么办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被氟利昂冻伤怎么办?小编给大家支招了:

氟利昂被广泛用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氟利昂会把皮肤冻伤。空调机是利用氟利昂的在液态变成汽化时吸热,它的蒸汽在凝结时放热的原理进行制冷的。在制冷技术中,蒸发是指液态氟利昂达到沸腾时会变成气态,而这是和水一样,在液态变成气态必须从外界吸收热能才能实现,因此是吸热过程(这就是使空气制冷降温),液态氟利昂蒸发汽化时的温度叫做蒸发温度。凝结是指氟利昂在蒸汽放热冷却到等于或低于饱和温度时,会使蒸汽转化为液态。

如果被氟利昂冻伤,手上起了泡,麻麻的,变黑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建用一下芦荟胶,它的主要成份是芦荟,芦荟有修护受损细胞,使细胞再生之功效.润肤,防辐射的功效。不过小编提醒大家最好能第一时间去医院,如果错过了,就按一般的冻伤处理方法治疗就可以,如果开裂可以使用抗生素药膏搭配动物油脂敷,千万要避免感染。

被氟利昂冻伤后如果出现水泡,一定要注意保持水泡完整性,一般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若不放心的话,则可以到医院在无菌操作下,将水泡剪掉,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局部包扎,定期进行伤口换药,一般多会在1-2周左右愈合恢复。

以上内容由提供,还望大家采纳。下期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讲座小编教大家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避免宝宝冻伤有哪些方法?妈妈们学习下吧!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这一次的超级大寒潮在地球兜了个圈,把所有人都虐了一遍。天气这么冷,宝宝们会不会被冻伤呢?避免宝宝冻伤有哪些方法妈妈学习下吧!

1.减少早产

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一定要做好围生期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的发生。

2.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新生儿期的适中温度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和月龄有关。例如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的适中温度为33℃~35℃,第2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2℃-26℃为适宜。

Tips

夏季出生的宝宝也要注意预防硬肿症的发生,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同时要注意,室温过高对新生儿也是不利的,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热,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引起发热称脱水热。

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调,可据需要来调节温度。也可用暖气、火炉、取暖器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以适宜新生儿的需要。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同时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3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3.换尿布洗澡要注意

冬季室内温度较低,换尿布应先把尿布加温,然后将婴儿放在被内更换,千万不要把下身暴露于冷空气中。换衣,洗澡也应避免冷空气的侵袭。发现宝宝脚发凉应包被内配加热水袋保温。外出时适当给宝宝包裹些衣服防止受风寒。

4.预防感染

接触新生儿前后一定要洗手,严禁有感染性疾病的家人接触新生儿。加强皮肤,衣着松软舒适,注意查看颈下、腹股沟、腋下、臀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是否有发红、糜烂,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脐带未脱落的,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预防脐炎的发生。

5.合理喂养

供应新生儿足够的热量,鼓励。如母乳不足,可给糖水或牛奶,奶粉冲调喂养。

除了冻伤,冬天气温低、空气干燥,还要预防宝宝感冒、皮肤皲裂哦,如果你对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宝宝冬天脸冻伤怎么办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寒冷的气候,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都是导致冻伤的原因,那么宝宝冬天脸冻伤怎么办呢?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宝宝冬天脸冻伤怎么办?处理方法如下:

1、首先一定要采取保暖措施的,不能让宝宝再次继续冻下去了的,要学会更好的去保护宝宝脸部。

2、如果上药的话,一定要注意的哦,千万别让宝宝感觉到疼痛的,那样的话宝宝很可能就会哭起来的。

3、多多给宝宝洗洗脸部的,但是记住的是,在洗的时候在水里加点啤酒的,这样可以有效果的保护宝宝的脸蛋的。

4、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洗完用热毛巾敷一下。

5、寒冷的时候勿让宝宝在户外玩耍时间过长,也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经常按摩手、脚、面部、耳朵、年龄越小及体质虚弱宝宝更要加以注意。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6、防护当宝宝要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保暖是否得当,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的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7、出门做好准备工作,尽量不要让宝宝吹到风。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围巾等等抵御寒冷的衣物。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讲座我们来学习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外出旅游如何快速治疗手部冻伤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冻伤了该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冻伤多半多发于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冬季外出旅游如何快速治疗手部冻伤?接下来给大家支招了,请各位认真阅读下文。

外出旅游如何快速治疗手部冻伤?以下方法好的快;

1、用牛奶和清水1:1体积混合,然后下锅烧至温热(稍烫),然后倒在盆子或是直接在锅里泡手,至少泡30分钟。如果不能恒温,中途水冷了,再加热继续泡。最好用原奶,尽量不要用脱脂奶。

2、找一些动物油脂,下锅烧至温热(稍烫),然后倒到盆子里,把双手放进去泡30分钟。中途如果冷了,再加热继续泡。来源方便一般就是用猪油了,效果则是鱼油最好。泡够时间后,用温热水和毛巾洗擦干净双手,不要用肥皂和洗洁精等洗擦。

3、打2个鸡蛋清,再加两汤匙的蜂蜜,加5克朴硝(中药店有卖的,没有可以不加),加一点点面粉,把这些东西调成稠糊状,然后涂抹在双手冻伤处,最后用纱布把手包起来,第二天起床再解开纱布,并用温热水洗干净双手。

4、这样一个护理流程就结束了。操作虽然稍有麻烦,但对于常见的手冻裂和冻疮,一般两三次护理就能快速恢复,且不留瘢痕。

5、如果是严重冻伤,必须立即求医,不可自己盲目处治,以防处置不当导致手部坏死而截肢等严重后果。只有比较轻的冻伤,或是中度冻伤经医生治疗恢复到一定程度了,才能自己护理处治。

温馨提示:被冻伤的手不能出现二次冻伤,否则恢复比较难。手部保暖最基本的就是穿戴手套了,建议戴棉质手套。另外,还应该涂点防冻霜,有利于防止二次冻伤。

外出旅游一定要多了解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这样才发生意外时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俗话说有备无患,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