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冬季施工要求温度是多少(汇总4篇)

浏览

3113

文章

4

篇1:冬季施工温度界定规定是怎样的?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一般宜在入冬前挖好覆盖保温部位,或在冰冻前翻松表土。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104-97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由于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室外装饰、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筑混凝土等工程项目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对于不得不在冬季施工的项目,则须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冬季施工措施,并及时掌握气温变化。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灰膏、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使用。

2、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

3、砌体用砖或其他块材不得遭水浸冻。

一般宜在入冬前挖好,覆盖保温。必须在冬季开挖的部位,可在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或在冰冻前翻松表土。翻松厚度须视土质和负温情况而定,一般不得小于0.5米。

覆盖材料必须保持干燥,其厚度应按各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和土壤可能达到的冻结深度计算决定。开挖冻土通常采用机械和爆破两种方法。机械开挖冻土,可按土壤冻深用铲运机或正铲挖土机挖掘,也可用锤击松土装置砸击冻土外壳,再用机械挖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冬季施工要求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那么,冬季施工要求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冬期施工的要求

1、加强计划安排:冬期施工计划安排极其重要,当预计要进行冬期施工时,应提前进行冬期施工计划的安排;

2、抓紧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材料、专用设备、能源、暂设工程等,应提前抓紧进行,仓促施工,既误工期,又影响质量;

3、编制专题施工方案:根据国家规范、规程,编制指导冬期施工的专题施工方案;

4、制订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的专题施工方案中,根据工程特点,明确冬期施工的技术关键,制订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

5、重视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对主要技术骨干、工长和班组长进行冬期施工的应知应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冬季要求室内温度多少度适合宝宝居住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温度对于在冬季出生的新宝宝来说,尤为重要。新生宝宝刚刚脱离了妈妈温暖的子宫来到了寒冷的冬季,如果新手爸妈把握不好宝宝周围环境的温度,宝宝就很容易在这个冬天出现各种状况,下面来看看冬季要求室内温度多少度适合宝宝居住吧?

一般来说,正常新生宝宝房间的温度要保持在18-22℃,早产儿则要求高一些。若室温过高,新生宝宝皮肤蒸发大量汗液,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引起发热,即“脱水热”。要是室温过低,新生宝宝体温不升,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硬肿症。适宜的室内温度对新生儿保暖来说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给宝宝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温度、湿度上都要下功夫。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暖气、火炉、取暖器:在北方或者冬季,使用暖气、火炉等取暖,保暖效果明显,但必须保持室内通风。

窗户:保持通风,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空气增湿器: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如果家里是使用空气加湿器的,为防止水中绿脓杆菌滋生而污染空气,妈妈要注意每日换水,最好注入纯净水或冷开水。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冬季要求室内温度多少度适合宝宝居住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季施工温度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冬季气候不但非常寒冷,而且环境还非常恶劣,给户外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那么,冬季施工温度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5°C或日最低气温低于-3°C时,就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冬季施工需保温覆盖和消耗较多热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室外装饰、屋面防水及高空灌筑混凝土等工程项目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对于不得不在冬季施工的项目,则须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冬季施工措施,并及时掌握气温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