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中特委马家堡旧址(推荐20篇)

浏览

4299

文章

1000

篇1:苟家湾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苟家湾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苟家湾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通江县诺江镇城南村,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苟家湾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诺江镇:通江县辖镇,县府驻地。1940年置诺江镇,1950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更名诺江镇。位于大小通江河汇合处。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5.7万。通公路。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天仙洞、廖家山、春长坪、龙洞沟、南寺沟、五马桥10个居委会和城东、城南、城北、西郊、西寺、千佛、元顶、诺水、新华、阳望山10个村委会。有以丝绸、食品、建筑、建材、酿造为主的镇办企业,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源县人民政府旧址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河源人民政府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河源县人民政府旧址位于东源县上莞镇太阳村昌隆屋。

1948年12月7日,上莞圩岗召开3000多人群众大会,庆祝河源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黄中强、副县长李辉(吴震乾),下设财政科、军事科、民政科、宣教科。县政府办公地址就设在此处。

该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东向西,由一头门二堂二杠横屋组成的客家方围屋。总面阔34.6米,总进深37.8米,占地面积达1300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属土木结构。

信息来源: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太阳村:太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北党校旧址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1938年12月,陕甘宁边区党委根据边区第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关于党内干部教育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安塞县徐家沟(今属真武洞镇)成立陕甘宁边区党校,校长陈正人。

边区党校以培养和提高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党员干部为主。从1938年底到1940年10月,共招收5期学员,训练干部1000余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党的建设、国语、政治常识、中国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常识、边区问题、时事、科学常识等。

1941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边区党校改称西北党校。1942年底,西北党校由徐家沟迁至延安城南马家湾。1943年3月,西北党校并入中央党校。并以西北党校为基础,成立中央党校五部和六部。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恢复西北党校建制,校长马文瑞,副校长高仰云。校址设在延安七里铺二庄科一带(今延安地区百货公司仓库一带)。

1947年3月,西北党校机关撤离延安,随--战。1948年5月迁回延安后,恢复建校。1949年7月,迁至西安。同年12月5日,在西安举行开学典礼。后逐步演变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西北党校在安塞徐家沟和延安马家湾、七里铺旧址,现仅保留部分土窑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城东北40公里处的塔卧镇丁家院子。

该旧址紧靠湘鄂川黔省委旧址,为三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750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东头与省委旧址相通,南西设木朝门。院内为王震、张子意、李达等领导人办公地点及住处。

1934年11月26日,根据中央军委电示,红二、六军团在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成立湘鄂川黔省军区,贺龙任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12月10日,省军区机关迁往永顺塔卧。省军区在塔卧,一是建立各级地方武装,开展军事斗争。省委在1934年12月22日和省军区政治部一道发布了《关于游击队中党的工作的指示》,为开展军事斗争指明了方向;二是清剿土匪武装。猫儿山攻打顾桓臣,惩罚“义勇队”头子顾定三,破趴水洞伏击张玉阶;三是开展反“围剿”斗争。1935年2月11日组成了由贺龙任主席,以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萧克和王震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简称军委分会),领导红军取得高粱坪-王村战斗、陈家河战斗、桃子溪战斗、忠堡战斗等反“围剿”战斗的胜利。1935年4月,实行战略转移,4月12日,省军区机关迁往龙山兴隆街,后又迁至茨岩塘。

塔卧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白石水中心校革命旧址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白石水中心校革命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石水中心校革命旧址

在白石水乡白石水街上。1938年秋,革命先烈张世聪曾以担任此校校长职务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在此校门前举行群众大会,发动开展反汪、反运米资敌的抗日斗争。

张世聪(1909~1945),乳名云生,字学明,1909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白石水(今广西浦北大成)勾刀水村的一个小康家庭。他家世代以农为业,到了父辈兼营商业,生活稍为宽裕。后因匪乱,其父被匪劫持,拿不出赎金而惨遭杀害。年幼丧父的张世聪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全靠母亲操持,家景渐窘。他8岁开始读私塾,学习勤奋,成绩很好,1928年7月考入广东省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共闽西特委旧址树槐堂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闽西特委旧址(树槐堂)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位于上杭古田苏家坡村,建于明末清初。整座建筑座西朝东,面阔7间,进深6间,砖木结构,三合土地面,建筑面积672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一正两横布局,正楼分前、中、后三进厅堂,后厅为两层堂屋,中、后厅左、右两侧均设有厢房;两横为南北两侧护厝。

1929年10月,中共闽西特委从上杭城迁至苏家坡,特委机关就设在树槐堂,在这里领导闽西地方党的各项工作,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协助红四军的各项工作,一直工作到1930年3月,为领导建立和巩固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同特委机关来到苏家坡的毛泽东携贺子珍就住在树槐堂后厅左侧的小0。在这间小0里,身患疟病的毛泽东一边养病,一边代表红四军前委指导闽西特委的工作,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40多天。他化名“杨先生”,工作之余,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苏家坡群众在文化上翻身,毛泽东在树槐堂后厅创办了一所“平民小学”,并不辞辛苦地亲自为平民小学编写教材、讲课。他关心群众疾苦,在苏家坡群众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毛泽东了解到特委炊事员杨冬冬因儿子参加赤卫队,把家里仅有的一床被子带走了,自己盖棕衣。毛泽东便将自己的军毯送了一条给杨冬冬,使杨冬冬倍受感动。离开苏家坡回红四军时,毛泽东又把特委为照顾他身体买给他的棉絮也留给了当地贫农。

“杨先生”的美德,在苏家坡群众中广为传颂。

在苏家坡这段时期,毛泽东十分关注设在树槐堂旁边不远“鸿玉堂”的我党早期党校——闽粤赣三省干部训练班,除了经常询问训练班的情况外,还亲自为学员们讲授马列主义课程。

一天,在与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谈话时,毛泽东问道:“子恢同志,你认为领导者的任务是什么?”邓子恢一时回答不上来。毛泽东耐心地说:依我看,领导者的任务就是替群众当“传达员”。他说,当好传达员也不容易,必须把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地反映到党和政权机关里去,然后加以总结、分析,作出相应的决定,并将决定传达到群众中贯彻执行。邓子恢认为这一说法很有道理,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造性,便把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在特委会议上公开传达。后来,特委把这一精神迅速传达到闽西各县党政部门,教育了广大领导干部,改变了当时存在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在树槐堂右侧半山腰上有一天然岩洞——圳背岩洞,洞内冬暖夏凉,环境清新、幽静,是毛泽东当年休息、读书之处。现在当地人都把它叫作“主席洞”。

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树槐堂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惠阳农民协会旧址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惠阳农民协会旧址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惠阳农民协会旧址位于惠州市市区都市巷13号。旧址为何姓住房,三进院落式,建于清道光年间。

1925年底,国民革命军肃清了东江的反动势力。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负责惠、潮、梅三个地区的行政领导。东江各地的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惠阳县农民协会在省农会的具体指导下,于1925年11月16日成立朱观喜为农会委员长,戴云昭为副委员长,何聪为秘书,林喜、黄星南、余子光、何有等为执行委员。以此为会址。不久,惠州的各行业工会也纷纷成立。1926年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广东省农民协会在惠州设立办事处,办公地点也在此处。

1978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旧址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朝鲜革命军政学校于1942年11月在太行山区成立。1944年1月,学校迁往延安,经过3个月的行军,于4月7日到达延安,驻原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川口村(今为延安市川口乡政府所在地)。

到延安后,该校在边区政府和延安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农场、陶窑、糖坊、纺纱组、木工组、菜园等,实行生产自给。同年9月,该校开始在罗家坪(今属延安市桥沟乡)新建校舍。12月10日,新校舍落成,共挖土窑洞17孔,盖平房17间。在建校劳动中,金白善、黄石、崔凤禄、金学农、崔东光、朴成浩等朝鲜同志和张有金、傅时德、陈长亭等中国同志被评为学校的劳动英雄。

1945年2月5日,朝鲜革命军政学校在罗家坪新校址举行了开学典礼。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出席表示祝贺。朱德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指出:“希望朝鲜同志学习怎样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武装,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要学习军事、政治,还有经济和生产”。朱德还说:“中共的丰富经验是值得朝鲜同志参考的”。

该校校长金白渊,副校长朴一禹。该校以培养干部,完成朝鲜民族的解放为宗旨。开设的课程有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日本问题、朝鲜问题、军事学等。

该校副校长朴一禹应邀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5月21日的全体大会上作了讲演。

1945年8月下旬,该校结束工作,离开延安,迁回朝鲜北部。

该校旧址现保存有4孔石窑洞和部分土窑洞。

时代:1944—1945年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办罗家坪村

保护范围:东、西、北至旧址本体外扩10米,南至旧址本体外扩8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西至A区外扩50米,南同A区,北至A区外扩100米。

2018年,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坪村:罗家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军号兵训练所旧址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号兵训练旧址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号兵训练所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老寨岗。

训练所成立于1929年8月,负责人是麦胜标同志(原红二师司号官),第一期训练班有学员7人,训练时间为2个多月,结业后分配到各连队当司号员,同年底,训练所迁至海丰开办第二期。

训练所是一座民房,始建于清代,2011年重建,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

2009年3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广东省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粤赣湘边纵队解放紫金县城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粤赣湘边纵队解放紫金县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粤赣湘边纵队解放紫金县城指挥部旧址位于紫金县乌石镇荷树湾福音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天险,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进行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5月中旬,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尹林平、政治部主任左洪涛,率领纵队主力第一团(团长何清)、第三团(团长阮海天)和独立营共1000多人横扫五华、陆丰国民党残余势力后,转战紫金龙窝,击溃驻龙窝的国民党军1个营,然后挥兵直插紫金县城。指挥部设在乌石荷树湾福音堂,部队则驻扎在荷树湾及石马角一带。

5月18日凌晨5时,边纵司令部发出攻城命令,解放县城的序幕正式拉开。22日,紫金县城获得解放。23日,边纵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安民告示和接管紫金县城的布告。25日,中共紫金县委员会和紫金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由叶锋任县委书记,潘祖岳任副书记,黎孟持、叶茵任委员;由潘祖岳任县人民政府县长,黎孟持、温敬尧任副县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川陕省巴中特别市级卫局旧址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川陕省巴中特别市级卫局旧址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川陕省巴中特别市级卫局旧址位于巴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居委会中城街18号,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川陕省巴中特别市级卫局旧址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以旧址屋檐滴水向外延伸3米至小街中央为界,南以旧址屋檐滴水为界,西以旧址屋檐滴水向外延伸3米至中城街中央为界,北以旧址屋檐滴水为界。

鼓楼社区:鼓楼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湖南省立三甲种工业学校旧址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省立三甲种工业学校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立三甲种工业学校旧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广东路街道办事处,时代为1906年。

简称三甲工。位于江东区湖北路今衡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创建于1917年,马日事变后停办。现存二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一栋,1973年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甲工是湘南-的主要活动阵地,闻名中外的夏明翰烈士,便是由三甲工推选出来担任湘南学--干事的。他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为领导衡阳及湘南地区的进步学生活动,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927年在武汉壮烈牺牲。写下了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三甲工的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批投奔革命。其代表人物还有刘惕庄、杨景云等。

2019年,湖南省立三甲种工业学校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路街道: 广东路街道位于衡阳市湘江公铁大桥东侧,始建于1955年3月,面积1.7平方千米,总人口5.1万人,下设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湘江东路、临江路、安全里、葵花里、衡机里、荷花坪、和平小区等11个社区居委会,是珠晖区最大的街道。

广东路街道地处中心城区,是雁城的东大门、交通枢纽,是珠晖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辖区内有107国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位于延安市南关街。

礼堂建成于1941年10月,由毛之江设计,杨作材负责修正设计,丁仲文和李付缙指导施工,钟敬之承担礼堂内部装饰设计。礼堂为砖木石结构,正门面墙用磨制石块砌筑,面阔24.7米,门庭进深3.5米。内部可容纳1200余人。正面门额上方原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题写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会场”10个大字。后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现刊刻有谢觉哉1956年5月题写的“延安大礼堂”5个大字。在此召开过边区二届参议会及以后历届各次参议会会议外,还在此举行过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以及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干部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

建国以后,曾对礼堂内部进行了改建,外观上仍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格。现仍作为延安的一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使用。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琼海关旧址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海关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琼海关旧址,1934年,海口龙华区得胜沙路4号

海口海关低调、含蓄的外表,掩盖了非凡的身世。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宋王朝在海南设立琼州市舶分局,隶属广州市舶司。此为琼海关的雏形;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废除市舶司制度,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粤海关下设总口7处,海口总口是其中之一。

1934年,琼海关购置地皮5227.76平方米,价值35319.37元,于现址开始动工兴建大楼。1937年,琼海关大楼竣工正式使用。

琼海关旧址是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海口海关发展的沧桑历程,折射出当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南海上经贸发展的屈辱历史。同时,也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掠夺我国资源的见证。

2013年5月,琼海关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七干校旧址景区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五七干校旧址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旧址景区是2007年5月由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隆湖一站原国务院五七干校遗址的基础上兴建而成的,总占地面积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整体展现和反映了从国务院机关派来的1811名干部、家属及200多名子女在此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景区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综合馆、原址馆和生活体验区。综合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共分八个篇章,二十三个单元,馆内陈列着反映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干校学员及家属生产、生活场景的各种实物500多件、图片1200多张、文字资料500份,其中有林汉达、周有光、倪海曙、叶籁士等老一辈学者。原址馆,共有宿舍6栋,其中以劳动工具、劳动生产场景及历史原貌的再现,重点突出当年老干部、知识青年居住及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及部分有价值的实物。陈光尧、周荣鑫、叶籁士、周有光、林汉达等人的宿舍均按照当年的陈列布局以展现,无不给人以怀旧的情怀;生活体验区里不仅有豆浆坊、辣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拉架子车,担扁担等好玩又有趣的游戏,让您感受那个年代的生活。

博物馆原址及各类历史资料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社会人文历史的横断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干校学员的精神面貌。它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基地、延安基地研究会基地,是一个让人博览特殊历史留下记忆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麻池苏区革命旧址群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麻池苏区革命旧址群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麻池革命旧址

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麻池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根据地之一。1931年2月24日,中共长阳县委根据湘鄂西特委的指示,成立“长阳县苏维埃政府”,地点设麻池,主席李金畲。长阳县苏维埃政府下设军事、肃反、土地、财粮、经济等办事机构,现存中共长阳县委旧址、长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长阳县军事委员会旧址、长阳县妇女协会旧址。中共长阳县委会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7.8平方米,为两层土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硬山顶。长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66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长阳县军事委员会旧址,为两层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长阳县妇女协会旧址,坐北朝南,为两层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35.8平方米,为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该旧址是宜昌保存较为完好的革命旧址之一,是研究湘鄂边根据地的重要历史遗存。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麻池村:麻池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七军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红七军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七军指挥部旧址位于乐昌市梅花镇的莲花祠。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

1931年2月1日,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政委邓小平率领红七军从广西经湖南进入广东,转战粤北的连山、连县、阳山、乳源、乐昌、仁化等县。在乐昌,红七军进驻梅花村,55团、58团指挥部设在莲花祠。次日,国民党军以4个团的兵力扑来。经过激烈战斗,为了保存实力,红七军撤离梅花村,退入大坪、湖洞一带。2月4日,进入江西中央苏区。

1978年乐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梅花镇:梅花镇位于乐昌市西部,镇政府所在地距乐昌境内的坪石火车站仅14公里。省京珠高速公路、坪乳公路贯穿全境,是“梅辽四地”的中心地带,更与坪石、黄圃、大源等镇毗邻。梅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200毫米,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全镇总面积224.9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24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1109人,其中农业人口45609人,总耕地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沙角旗山炮台旧址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沙角山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旗山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电厂内旗山上,建于清光绪九年至十六年(1883—1889)。沙角炮台扩建时,先后在白草山、捕鱼山、仑山、蜈蚣山、旗山、龟山、狮子山、白鹤山、象山、凤凰山修建了10座炮台,旗山炮台为这一时期所建炮台,占地面积约165平方米。现存有炮位两个,分别位于旗山山腰的暗堡式炮台和山脚的露天炮位。暗堡式炮台由门楼、穿山暗道和暗炮位组成,炮台门楼缺牌匾,2000年在炮台附近发现“旂藏炮台”碑一通。炮池扇面最大半径7.2米,扇面弦长8.4米。沙角旗山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社区:沙角社区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辖1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5740人,外来人口约23000人。社区现有“两委”干部10人(其中支委8人,居委5人,交叉任职3人),高中或以下学历2人,大专或以上学历8人。社区党总支部共有党员238 名,社区下设“两新”党组织8个,“两新”党员60名。2011年社区(两级)总资产6.0291 亿元,总收入7297万元,纯收入 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台湾银行汉口分行旧址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银行汉口分行旧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台湾银行汉口分行旧址

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21号,建成于1915年,中国建筑师庄俊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施工,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属古典主义风格。台湾银行于1898年由日本创办,1915年在汉口设立分行。该旧址为五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麻石到顶;正面三段式构图,第一段为一至二层,其中间和两侧入口均为半圆拱门,二层的窗户也为半圆形;第二段为三至四层,中部为柱廊,有十根廊柱;第三段为檐部及屋顶券廊,采用中西结合的装饰手法。台湾银行汉口分行是日本侵占台湾后,所设银行在内陆的分支机构,该旧址是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实物见证。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明明书店交通站旧址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明明书店交通站旧址

位于今贵港市东龙镇正街二巷内,是中共地下党员梅竹公的铺屋。是一座平面呈纵长方形两层砖木结构悬山顶铺面型民房,铺面向西临街,上下层之间高低木横梁两道,低横梁下为企笼间隔三开式。1939-1944年是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彰建立和使用的地下交通站,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在此开办“明明书店”,秘密推销党和民主书刊,并为贵武两县游击队用作通讯联络站。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开药材店的老中医还决定培养他当医生。黄彰非常感激他,但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因为在黄彰看来,医治社会病比人体生理病更迫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