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球变暖的气候导致许多地区森林火灾【汇编十篇】

浏览

3658

文章

10

篇1:森林火灾会导致树木生长衰退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主要有树木组成的,如果森林遭遇火灾,森林里最直接遭殃的就是树木,那么,森林火灾会导致树木生长衰退吗?

小编了解到,森林火灾是会导致树木生长衰退的,尤其是那些未被烧死的林木则由于生长衰退,容易引起病虫害或成为风倒木。如小蠹虫、吉丁虫等常以火烧迹地为大量发生的策源地;树木根部和干基部被烧伤的部位易感染腐朽菌形成根基和干基腐朽。

另外,森林火灾还有其他危害,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

(1)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环境,引起了森林发生树种更替现象,以灌丛或低价值阔叶林更替珍贵针阔叶林。如东北东部的红松原始林区,经过火烧后,红松及其他针叶树消失而变为阔叶林,继续受到火烧,则变为多代萌生柞木林,如果还继续遭到火灾破坏,则可能演变为荒山荒地。尤其严重的是,森林经过焚烧后,许多树木变为站杆、倒木和病腐木,这又大大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可能引起更大的火灾。

(2)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滥,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3)林火烧毁林下经济植物,烧死和驱走林内珍贵鸟兽。如紫貂和灰鼠分别生活在偃松林和红松林内,一旦偃松和红松被火烧毁,紫貂和灰鼠立即消失。因此,火灾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

(4)林火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内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因子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林火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5)林火能烧毁林内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甚至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扑灭林火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什么植物可以导致森林火灾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里主要以植物居多,森林起火,破坏性最大的也当属植物,但是,植物有时候也会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那么,什么植物可以导致森林火灾呢?

小编了解到,与助燃物、易燃物有关的那些树木,比如松香本身是易燃物,遇明火、过热后还会爆裂,从而发生火灾,殃及周围一大片区域。

另外,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

2、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

3、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

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森林火灾便不会发生。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人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可进行预测预报来进行防范。

森林可燃物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其中,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

火源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温度各异。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为250~300℃,要达到此温度需有外来火源。火源按性质可分为:①自然火源。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呼盟和新疆阿尔泰等地区最常见。②人为火源。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总火源的95%以上。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氧气(助燃物)1千克木材要消耗3.2~4.0立方米空气(纯氧0.6~0.8立方米),因此,森林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约占21%。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森林火灾会导致干旱灾害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那么,森林火灾导致干旱灾害吗?

小编认为,森林火灾很可能会导致干旱灾害的,因为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那么,森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功能减弱,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干旱等自然灾害。

而且,森林火灾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导致气候变暖和干旱加剧。

另外,森林火灾还有以下其他危害:

(1)林火烧毁大量林木。未被烧死的林木则由于生长衰退,容易引起病虫害或成为风倒木。如小蠹虫、吉丁虫等常以火烧迹地为大量发生的策源地;树木根部和干基部被烧伤的部位易感染腐朽菌形成根基和干基腐朽。

(2)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环境,引起了森林发生树种更替现象,以灌丛或低价值阔叶林更替珍贵针阔叶林。如东北东部的红松原始林区,经过火烧后,红松及其他针叶树消失而变为阔叶林,继续受到火烧,则变为多代萌生柞木林,如果还继续遭到火灾破坏,则可能演变为荒山荒地。尤其严重的是,森林经过焚烧后,许多树木变为站杆、倒木和病腐木,这又大大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可能引起更大的火灾。

(3)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滥,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4)林火烧毁林下经济植物,烧死和驱走林内珍贵鸟兽。如紫貂和灰鼠分别生活在偃松林和红松林内,一旦偃松和红松被火烧毁,紫貂和灰鼠立即消失。因此,火灾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

(5)林火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内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因子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林火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6)林火能烧毁林内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甚至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扑灭林火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森林火灾会导致濒危动物灭绝吗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那么,森林火灾会导致濒危动物灭绝吗?

小编认为,森林火灾是会导致濒危动物灭绝的。

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如野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另外,大熊猫、东北虎、长臂猿、金丝猴、野象、野骆驼、海南坡鹿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面临濒危,如不加以保护,有灭绝的危险。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另外,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河流水质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颗粒细小的泥沙会使鱼卵窒息,抑制鱼苗发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浊,会使鱼卵遭到破坏。此外,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森林火灾会使全球变暖加剧吗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世界各国的森林火灾肆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那么,森林火灾会使全球变暖加剧吗?

小编了解到,森林火灾是有可能是全球变暖加剧的,一方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气候系统失衡,将增加热浪的数量并使其持续时间更长,从而导致火灾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森林火灾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导致气候变暖和干旱加剧,从而使得火灾威胁上升。

另外,森林火灾还有以下危害:

(1)林火烧毁大量林木。未被烧死的林木则由于生长衰退,容易引起病虫害或成为风倒木。如小蠹虫、吉丁虫等常以火烧迹地为大量发生的策源地;树木根部和干基部被烧伤的部位易感染腐朽菌形成根基和干基腐朽。

(2)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环境,引起了森林发生树种更替现象,以灌丛或低价值阔叶林更替珍贵针阔叶林。如东北东部的红松原始林区,经过火烧后,红松及其他针叶树消失而变为阔叶林,继续受到火烧,则变为多代萌生柞木林,如果还继续遭到火灾破坏,则可能演变为荒山荒地。尤其严重的是,森林经过焚烧后,许多树木变为站杆、倒木和病腐木,这又大大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可能引起更大的火灾。

(3)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滥,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4)林火烧毁林下经济植物,烧死和驱走林内珍贵鸟兽。如紫貂和灰鼠分别生活在偃松林和红松林内,一旦偃松和红松被火烧毁,紫貂和灰鼠立即消失。因此,火灾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

(5)林火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内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因子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林火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6)林火能烧毁林内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甚至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扑灭林火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森林火灾后会导致沙尘暴吗

全文共 1714 字

+ 加入清单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过。那么,森林火灾后会导致沙尘暴吗?

小编认为,森林火灾后是有可能导致沙尘暴的,主要是因为,植被和树木有阻挡风沙的作用,而森林大火会烧毁森林的植被以及树木,导致森林土地贫瘠化,甚至沙漠化,导致沙尘暴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森林火灾的其他自然灾害。

1、烧毁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

2、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如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红豆”(越桔)和“都仕”(笃斯越桔)等是营养十分丰富的野果,现已开发了红豆果茶、都仕果酒等天然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利用黄芪做原料而生产出来的“北芪神茶”,以其营养丰富、无污染,且滋补功能强等特点而驰名中外。长白山林区的人参、灵芝、刺五加等是珍贵药材。我国南方的喜树可提炼出喜树碱,喜树碱是良好的治疗癌症的药物;漆树可加工制成漆;桉树提炼出的桉油是制造香皂、香精的最佳原料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

3、危害野生动物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如野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另外,大熊猫、东北虎、长臂猿、金丝猴、野象、野骆驼、海南坡鹿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面临濒危,如不加以保护,有灭绝的危险。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4、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地被物层)的机械作用,大大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具有雨水冲击作用,而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

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河流水质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颗粒细小的泥沙会使鱼卵窒息,抑制鱼苗发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浊,会使鱼卵遭到破坏。此外,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

6、引起空气污染

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咱物质约占所有烟雾成分的90%~95%;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约占10%~5%。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质的含量超过某一限度时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生存。199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燃烧了近一年,森林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不仅给其本国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影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邻国。许多新加坡市民不得不配戴防毒面具来停止烟雾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森林火灾会导致河流水质下降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那么,森林火灾会导致河流水质下降吗?

小编了解到,森林火灾是会导致河流水质下降的,森林火灾后,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河流水质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颗粒细小的泥沙会使鱼卵窒息,抑制鱼苗发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浊,会使鱼卵遭到破坏。此外,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

另外,森林火灾还有以下危害:

(1)林火烧毁大量林木。未被烧死的林木则由于生长衰退,容易引起病虫害或成为风倒木。如小蠹虫、吉丁虫等常以火烧迹地为大量发生的策源地;树木根部和干基部被烧伤的部位易感染腐朽菌形成根基和干基腐朽。

(2)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环境,引起了森林发生树种更替现象,以灌丛或低价值阔叶林更替珍贵针阔叶林。如东北东部的红松原始林区,经过火烧后,红松及其他针叶树消失而变为阔叶林,继续受到火烧,则变为多代萌生柞木林,如果还继续遭到火灾破坏,则可能演变为荒山荒地。尤其严重的是,森林经过焚烧后,许多树木变为站杆、倒木和病腐木,这又大大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可能引起更大的火灾。

(3)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滥,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4)林火烧毁林下经济植物,烧死和驱走林内珍贵鸟兽。如紫貂和灰鼠分别生活在偃松林和红松林内,一旦偃松和红松被火烧毁,紫貂和灰鼠立即消失。因此,火灾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

(5)林火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内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因子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林火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6)林火能烧毁林内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甚至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扑灭林火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草原火灾会导致森林火灾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都是草原森林火灾易发季节。我国很多地区因其广袤草原和森林,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要阵地。那么,草原火灾会导致森林火灾吗?

小编了解到,草原火灾是会导致森林火灾的。如2013年2月27日13时20分,康定县雅拉乡与塔公乡交界处的红海子发生草原火灾,16时许草原火蔓延至林区,引发森林火灾。截止28日15时,火场过火面积约92公顷,其中林地65公顷。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草原火灾呢?

(1)不烧荒、不烧秸秆或茬地;

(2)不在草原上吸烟,丢烟头、火种;

(3)不在草原上生火取暖、生火野炊、点火照明。

(4)生产生活取暖,上坟、烧纸、烧香民俗等活动非要用火时准备好扑救工具,上坟烧纸时在坟地周围必须开设3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

(5)不在草原上放鞭炮;管好痴、呆、精神病患者,禁止小孩玩火、燃放孔明灯;

(6)不要见火不报、不救;

(7)不破坏草原防火宣传牌、望台;

(8)不使用枪械及其它有失火危险的工具;

(9)靠近草原区的居民使用火炉、烟筒的,应当安装防火装置,设置封盖灰坑,避免倒灰带火;

(10)通过草原防火区域的车辆必须安装防火装置,防止漏火、喷火;司乘人员应当对旅客进行草原防火宣传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烟头等火种;

(11)在草原上施工的单位应当按照草原防火的要求,建设或配置草原防火设施、设备。

总而言之,草原防火,仅有预防举措是远远不够的,个人安全意识的加强更是做好防止火灾发生的“重中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国哪个地区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据报道,2016年,全球森林火灾频发,但我国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人员伤亡与前三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42.3%、59.2%和44%,未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火烧连营和重大伤亡事故,取得1950年有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好成绩。那么,您知道我国哪个地区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吗?

小编了解到,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是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尤其以云南为最多,像云南楚雄、大理等地经常发生森林火灾,并且每年发生的次数在两次以上。另外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广西与云南交界的百色等地也很容易发生森林火灾,主要还是公众防火意识不强,用火管理不严格引起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大型森林火灾。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据初步统计,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2公里。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 2010年3月,受历史罕见干旱影响,加上当地有春耕烧荒的传统,广西百色市频发森林火灾。据初步统计,至3月5日17时,全市发生263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6949公顷,受灾森林面积约633公顷。截至6日22时,百色市森林火灾最后一个火点被扑灭,持续长时间的百色森林火灾告一段落。

2009年2月12日下午4时起,贵州省毕节地区层台镇、海子街镇、阳山公园、白马山林场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村民陆秀洪和王天贵扑火时被烧死,另有3人受伤。毕节地委、行署迅速组织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乡镇、办事处的干部群众上千人,和火灾激烈搏斗11个小时,才扑灭大火。

2009年2月11日下午3时30分左右,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新沙村因村民在田野里点燃收割的麦秆引发森林火灾。在砍隔离带的过程中,风势突然加大,火苗狂蹿达二三十米高,现场指挥人员当即命令所有救火人员撤离。27岁的镇干部汤杨安全撤离后,发现仍有救火群众在拼命救火,便冲回火场组织撤离,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当场殉职。 2010年大理市“3·12”特大森林火灾案过火面积达836.35公顷,造成经济损失达446万余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森林火灾会导致酸雨吗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那么,森林火灾导致酸雨吗?

小编了解到,森林火灾是有导致酸雨的可能的,因为,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因此,酸雨具有以下危害: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流失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建筑材料变脏,变黑,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被人们称之为“黑壳”效应。

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

接下来,小编将会给大家介绍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欢迎关注这部分森林火灾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