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心中的一道风景(合集20篇)

浏览

1828

文章

320

篇1:尧山风景旅游区

全文共 2381 字

+ 加入清单

尧山风景旅游区

尧山风景旅游区距县城15公里,那里青山叠翠,古柏盘崖,泉清如镜,奇石遍山,殿宇古朴典雅,历代石碑林立,摩崖题刻述古,文物古迹罕有,自然景观奇特。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站极顶南望,平野辽阔,太华峥嵘,立觉心旷神怡,疲劳顿消,真可谓渭北黄土高原上的“蓬莱仙境”。

尧山是关中名山,山脉西南东北走向,总长18公里,主峰海拔1080多米,尧山居中偏东。“昔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唯此山若浮”因而得名“古浮山”,又因尧王在山上治水有功,因而又称其为“尧山”。

尧山属一山谷,形似圈椅,三面侧柏环绕,南与华山相望,椅掌-坝中建有“灵应夫人”祠,常年游客不断,景色怡人,紫烟萦绕,殿堂生辉。是一块令人神往的风水宝地。

尧山侧柏林大约170亩,据说属唐代所植,经2007年4月14日尧山小学师生多点测量计算,总数多达17.76万棵,最粗的直径为48公分。“尧山古柏

”是蒲城有名的八景之一。尧山的山门,原建有两层楼阁,砖木结构,一对雄狮横卧两边,气势肃穆壮观。门前正中地面铺设一块长方形石头,叫作“世面”,就是人们常说的“你见过世面没有”里的“世面”。

尧山祠庙群立,古朴典雅,唐宋风格,十分壮观,可惜毁于一旦。踏上十一个台阶(代表十一个社)便是“前殿”,2002年修复。后面是“圣母大殿”,复建于1993年,虽简易修复,但对尧山圣母庙会二次恢复举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说中的“尧山圣母”,属尧王之女,能呼风唤雨、祛病助产,从善扶正,解忧排险。有关她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圣母助唐”就是其中之一。话说唐王命狄青挂帅南征,到某地途中,狂风四起,乌云密布,难辩东西,加之粮草继绝,人马被困。眼前出现一条“黑水河”,哗哗直流,人马如饥似渴,急于饮用,谁知水中有毒,人马上吐下泻,狄青干急无方,只好命部下来到尧山祈求圣母救助,圣母命其到山顶西边的“风云洞”起云施雨,果真灵验,一阵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之后,晴空万里,道路明晰畅通,士兵们喝了雨水病也好了,屡战屡胜。狄青奏明圣上

“多亏尧山圣母赐雨解危”。唐王听后惊喜,便敕封圣母为“灵应夫人”,从此,民间就有“灵应一方之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狩猎于尧山”。蒲城境内的五座唐陵就有四座依尧山盘居,由此可见,在唐朝尧山圣母就被视为保护神。尧山香火旺盛。在大宋朝,尧山圣母也因施雨灵验被朝廷敕封。大殿的前殿两侧分别供奉的有“岳飞”、“三圣母”、“王母娘娘”、“白马将军”。大殿东北上部是“娘娘庙”,朝拜、上香者多为妇女,主要是求子、保平安。紧东有一奇景为“一线天”,属山体断裂形成,仅有二十多米长,不到一米宽,上边有一块巨石夹在中间,随时都有悬落之险,令人胆怯惊恐。下部西北的崖石上,有一片石刻,为奉先县令赵元阳、裴均手笔,称之为“摩崖石刻”,属尧山唯一的历史见证,十分珍贵。北部朝南的崖石上,有一棵柏树特别稀奇,如不留神,很难发现,它生长在无缝隙、无充足养料的崖石上,显得是那么微小,那么的瘦弱,但它的寿命却高达三百多年,年龄与体形很不相符。这也是这棵“无缝柏”令人难易置信,叹为观至的根本所在。大殿西北角,大家可以看到一处不起眼的泉子,可你千万不要小瞧它,人称为“神泉”。传说每年清明庙会,供几万人饮用,泉水依然不降,原因是有一条长了角的大蛇在守护。随后,人们才知,泉水来自山间石缝中,由上而下,弯弯曲曲,很象一条巨龙,在不停的吐着腹中的液体。今因开山炸石所致,泉水断流干枯,令人惋惜伤悲。大殿西有“四神庙”(土地神、山神、牛王神、马王神)、“财神庙”,是前来朝拜的人们必到之处,祈求“财旺人旺香火旺,神通事通天理通”(张立虎作联,载尧山雅韵第四集一书)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庭平安幸福。

西崖石下,门朝东为“龙王洞”,为祈雨之地,据说祈雨者为四人,全属寡妇,务必有一人属“龙”相,主要任务是从泉子中取水,背回家中,倒入水道,三天准有降雨,不信,可做试验。洞前有块石碑,是尧山最古的石碑,属宋朝尚书通牒,便能说明灵应是否。

“仙脱崖”,虽今已找不到任何踪迹,但值得一提,皇统九年,蒲城县令马扬,因祈雨灵验,便重修庙宇,命工匠七月五日动工修建,时至半月,从大殿西北方向凿出一石缝,据载:“缝隙中,非草非木,似蛛网若,有一枕骷卧骨,印入石内,肢体咸具,唯小肢腐朽也”(县志有载),不知其类,便树碑为“仙脱崖”。马扬作记,屈棋、屈喜竖碑,今已不存,文物爱好者原志军老人(已逝)曾多次上尧山考察寻找无果,按载猜测,很可能属“人类化石”,有待时日能够解开这道谜团,将有功于社会。尧山从古到今都是依靠神泉来保护,靠民间信仰来捐资建设。尧山有名的“尧山十一社”,成立于明代天启年间,山南六社,山北五社,占蒲城行政区域的三分之一。依照习俗,每年轮流举办庙会,其间以抬神、接神为主,有大社火助兴。为期三至五天,清明节以在山上活动为主。这天,从凌晨开始,人流愈来愈多,到午时,山上山下,人山人海,高达十万之多,昔日的圣母大殿,两边“神棍”林立,威武森严,保佑着朝拜者依序上香跪拜。今有公安干警配合,基本安全有序。清明期间,在村间活动,时间按各社的大小、实际情况而定。十一年轮一次,人们紧抓机遇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皆参加,释放出民俗文化的热量,尽情施展才华,主要表现在民间社火上,气势宏大壮观,规模空前。村与村比赛表演,社火越打情绪越高,社火的种类主要有“尧山大鼓”、“八仙板”、“花鼓”、“秧歌”、“高低跷”、“信子”等。由于尧山圣母庙会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气势罕见,因而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加以保护。

尧山以自然奇特景观名扬八百里秦川,以民间信仰延续数千年至今,以民俗文化的雄姿受到了政府的保护,尧山敞开博大的胸怀,欢迎社会有识之士来这里投资开发。来吧,这片炽热、神奇的土地欢迎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董马乡风景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董马乡位于西畴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海拔1140米,东接麻栗坡县铁厂乡,南抵麻栗坡六河乡,西靠法斗乡,北靠本县鸡街乡及麻栗坡县马街乡,是两县六乡镇的商品聚散地。

全乡有国土面积129.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20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蒙古等6种民族。

2007年末,全乡共4622户19920人,其中农业人口19315人。

地方财政收入16.09万元;全乡有耕地面积25557亩,其中:旱地21155亩,田2319亩,人均耕地面积1.28亩,粮食总产量为860.1万公斤,人均有粮436公斤,人均纯收入101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龙首黑峡谷风景旅游区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龙首黑峡谷风景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龙首黑峡谷风景旅游区

如果说洛河是大自然留给蒲城最为壮美的一幅山水长卷,那么,龙首墨玉大峡谷就是镶嵌在大地上最为耀眼的那颗明珠。俯瞰婉转绵延的洛河,顺黄土高原一路豪情奔流急切南下,到达蒲城境内后,在西头一带蓦然恢宏开朗,崖低水阔,河流舒缓,尽显他的大气和壮美。

龙首黑峡谷风景旅游区,是由龙首坝、龙首瀑布、河湾草地密林为内容的自然山水景观、水上运动休闲观光区和洛河峡谷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组成。景区南北蜿蜒20余公里,东西覆盖数公里,面积约30余平方公里,城内趋车25分钟。这里崖壁陡峭,怪石林立;大坝飞流直下,气势壮观,惊心动魄;两岸山水秀美,风光旖旎,有“小壶口”之称。游人在惊险中领略大自然景观,在秀美景色中悠闲信步,寄情山水,是一种难得的身心体验。

离景区不远处的崖边有一棵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古树叫“茶树”,当地人管它叫“神树”。据史料记载,这棵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大漠风沙、气候干燥的北方,按说不是它的适宜生长地,但它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是它第一个神奇之处。据说这棵“神树”还有更奇特的地方,是非常的灵应,有“求子得子、有病治病、化险为夷”之功能。多年以来,供奉它的游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亲自来这里实践一下。

驶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由国民政府主席在1935年3月28日为洛惠渠渠首大坝题的字“龙首坝”。龙首坝是由爱国将领杨虎城出资、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设计施工建设的工程,历时四年,于1935年竣工。龙首坝顶长177米,顶宽5米,坝基宽22。5米,高16。2米,是一座拱型石砌重力溢流坝,史称国民政府第一坝。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命万名兵卒从现在的龙首坝处修渠引水,至铁镰山处挖出龙骨,故将此渠定名为“龙首渠”。自西头村洛河东岸的王村附近,走向至大荔灌区,长约25公里左右,而建坝离汉代的龙首渠很近,故名“龙首坝”。坝下有两个直径达两米的绿色池潭,人称“龙眼”,“龙眼

”里一年四季水清透明,其周围的龙眉至今还清晰可见。据说在1993年的时候,有一辆客车不幸掉入龙潭,打捞遗物的时候特地请市水利系统的打捞人员测量了龙眼的深度,据当地在场群众回忆,测量探头慢慢放进龙眼,地面屏幕的景象不停变换,惊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鳖畅游其中但探头仍不见底。后经地质学家考证,此龙眼为火山喷发后的通道,坝附近常有29摄氏度的温泉出水口。雨季的丰水季节,水从大坝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淡水季节,则有涓涓细流在坝体形成水涟,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又有“滚珠坝”之称,游人听水流翻滚如巨龙咆哮,看云雾漫漫若人间仙境,可谓赏心悦目。

龙首坝水上娱乐中心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以娱乐,休闲观光,农家乐三大旅游项目为主题,形成滑索,漂流,游艇,划船,团队拓展,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目前,已正式运营的精品项目有:龙首飞渡,洛河漂流,修仙划艇,拓展训练,攀岩和农家乐垂钓等,是目前蒲城境内最为集中和完善的休闲娱乐场所。景区民俗属典型的黄土高原风情,民俗纯朴。村民热情好客,村院干净卫生,是户外旅游居住的好去处,有"世外桃源"的自然体验,有返璞归真的心灵体验。

龙首坝附近两岸人文景观丰富,与自然景观一道组成令人神往的洛河神奇旅游景观。这里有晋公子重耳避难遗址、三国名将邓艾墓、汉代徽邑漕仓遗址、水圣立仪祉故居、黄土高原民俗村等人文古迹。其中,晋公子重耳避难遗志位于避难堡村,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西宫娘娘丽姬想让自己的儿子专权,设“蜜蜂计”害东宫娘娘的儿子重耳,重耳四处避难,逃到此地而得名。当地的酸枣刺不带钩、蚂蚱不叫唤据传都与晋公子避难有关。三国名将邓艾墓位于西头坡底村,据史载,邓艾和蔡瑁曾屯兵洛河上游,今天的蔡邓便因此得名。水圣李仪祉故居在富源村,系先生的出生地,故居至今保存完好。汉带漕仓遗志为于西头村,是现今国内仅存少数古代漕仓之一,对于研究汉代的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欣赏好风景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欣赏风景

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欣赏好风景

人们总赞赏蜜蜂的勤劳,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蜜蜂的种种极端习性,实在是生命的一大悲哀。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它们恨不能把天下的蜜、粉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还有蜜有粉,它们就不会休息。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的心理现象,是它们的不幸。

蜜蜂不懂得适时的机变和改向。

有生物学家做过试验,将数量相等的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将玻璃瓶瓶底对着光源,将瓶身与瓶口置于黑暗之中。结果,瓶中的蜜蜂都朝着光源挣扎而死,而苍蝇却都从背着光源的瓶口飞走了。

纵观四周,不少现代人都在重蹈蜜蜂的悲剧,为了追逐更大的名利,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财,一往直前毫不停留,就连吃饭,也是不知其味地匆匆填饱肚子。结果却是心累体衰,没有时间充分品味生活的美好与芬芳,最终留下生命的遗憾……

现代社会过于喧嚣和浮躁,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手脚不停,就好像到美丽的庐山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过去,没有什么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脚步,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只剩下了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有位哲人说过: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假如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你就会在“爬山”的路上只顾低头爬山,完全忘记生活的目的了。

不会欣赏和享受每日的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与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

不要以为等你赚够了钱再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时间不会等你的,你孩子的天真笑脸,太太的杨柳腰枝,还有你壮如铁塔的身体都会成为过去,而你那时除了抱着赚来的钱又可以做什么呢?

正如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所说:“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废了任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一位功成名就的电影名星在他六十寿诞时对亲朋好友说了他对生命的感慨:“你们可能都认为我这一辈子很快乐,生活的很有意义,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我年轻的时候,就在为成为一个电影名星而奋斗,就像参加赛跑的马,带着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终点的白线之外,什么都看不见。路上到底有什么奇花异草我根本不知道。”

“几十年后,我有了地位,也有了名誉和财富。可是,我并不像别人那样快乐和幸福。我有三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我都不在家而在外地拍片。我从来没看过孩子们走第一步的样子,我更没有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由于忙着拍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首映式、发布会和巡回演出,我难得有空去读我喜爱的书,也无暇去花园里给花木浇浇水。我这几十年就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你们觉得我这样的一生有意义吗?”

蜜蜂是勤劳的,但蜜蜂确实活得太累。现代人不必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来欣赏一下四周的好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白水带风景名胜区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白水带是江门市区的“肺部”。这里有40余座山峰,山峦岩谷之间有一溪流流经麻园乡,远远望去形似一条白色缎带,故称白水带。白水带有一溪、三泉、天山环抱,总面积有七百余亩。一溪即麻溪,三泉即红桃泉、龙口泉、涤净泉。五山即大华山、锄头山、松仔山、红桃山、葫芦山。山泉涌出的流水清凉洁净,带有甜味、乡人称为“仙水”。数百年来人们誉称该处为龙脉圣地,争相前来游览朝拜。

白水带溪边两侧建有水月宫、三圣庙、龙母庙、江天一览凉亭、青云桥、采莲船等遗址古迹。风景区内有溪旁山麓、姻缘石、姻缘树及密密麻麻的鸭脚木、斜茶榕、假苹婆、相思树、山松树等百年以上的老树,浓船遮天。此外还有许多碑刻和楹联等,如岩下刻有清代黎渊题“鸣河”、“空山琴筑”的大字、翰林伍茎萃的字刻及里人周炽题的“麻园第一泉”。水月宫庙前石柱刻有清光绪十四年外海陈元策撰、翰林陈华炯书的庙联:“灵字显麻溪洞开昭代,仙踪现莲座岩肖普陀”。

另清道光二十八年里人马云麟撰、梁延深书联:“峭壁耸层云,空灵呈法相,回流环古刹泉,清澈畲仙韶”及“佛法无边叱石自成莲座现,仙缘有份溯流许多竹林游”等等。清代以来该处吸引不少名人雅士前来叙首游览,并留下了大量脸炙人口的诗句。

交通:乘坐13、42路公交车可直达

地址:江门市江海区金星路

类型:湖泊古迹山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750-3863786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龙光塔:5元/人;民俗信仰区:3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峪河风景旅游区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大峪河风景旅游区

大峪河风景旅游区位于永丰镇北部的洛河东岸,其主要景观特征有:

(一)大峪河水库的湖光山色。大峪河水库建于大峪河下游,库容五十万立方米,可浇灌农田6000亩。在缺水的渭北就原区,有些一片绿色明珠,也属难能可贵,若周围广植林木,将会形成一个相当理想的休闲胜地;

(二)大峪河遗址。位于大峪河水库北岸台地上,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村落贵址。遗址内发现房屋、窑穴、炉址遗痕和石器、骨器、陶器及大量彩色陶片等。若能整理展出并建立标志,也不失为一处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景点;

(三)曲里渡槽。曲里渡槽属于洛惠渠道灌溉工程的组成部分,位于永丰镇曲里村东北,紧邻大峪河水库,该渡槽建成于1935年,长约118米,高24米,工程雄伟壮观,渡槽初建成时,李仪址定命为“济利桥”,并在渡槽立柱上亲题李奎顺书写“大旱何须望云至,自有长虹带雨来”的气势豪迈的对联,堪称一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永济市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上。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周易》成书之前,这里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唐宋以来,宗教的兴盛进一步繁荣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观庵簇拥,寺院林立,香火缭绕,仙人飞升,朝客云集。大明万历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进香,于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庙会,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称,被誉为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

五老峰风景秀美宜人,奇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峰,盛时曾有64座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景区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野生动植物千余种。五老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盘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五座山峰组成。主峰玉柱峰海拔1809.3米,壁立千仞,直插云霄;天梯、天桥、滑索及千米滑道惊险刺激、动人心魄;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云峰阁、锦绣谷是您理想的度假乐园。每年4月18日至5月10日的五老峰全民健身登山节是您登山竞技、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

五老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内外游客度假、探险、休闲的最佳选择。

用时参考

半天

门票

门票80元(网络订票必须提前一天),景区车20元,索道80元,单程60元,滑道15元,停车10元。

开放时间

06:00~20:00

景点位置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向东十三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怎样才能拍出好看的风景照片?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拍摄风景照片,要巧妙利用天气、光线、季节、角度等方面的变化,下面就说说如何拍出好看的风景照片。

操作方法

1

巧妙利用天气

天气有雪、雨、雾、风等多种变化,可以根据每种天气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景物,拍出唯美的风景照片。

2

巧妙利用光线

一天之中光线有明有暗,不断变化,可以利用光线的变化,拍出好看的照片,尤其是早晚时分,日出日落的时候,景色相当美。

3

巧妙利用季节

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特点,可以根据每个季节所特有的景色,来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拍摄出好看的照片。

4

巧妙利用角度

拍摄风景照片时,角度不同,拍出来的画面效果就不一样,拍摄宽广的景色,可以从上往下拍,拍摄较高景物时,可以从下往上拍,这样拍出来的效果特别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华夏民族文化风景园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华夏民族文化风景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华夏民族文化风景园行政管理为岳阳市人民政府,经营管理单位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由“一山(中华山)、一湖(望名湖)、一园(民族园)、二馆(体育馆、陈列馆)、五林、十雕、十二景点”的民族风情格局组成,整个景区以观赏、观看和体验民族文化风情为主:沿环学院民族风情线,以最短的时间穿越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把悠远化为眼前;品55个少数民族的美食,增强各民族统归中华的认同感;赏55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工艺、服饰,留下永远的念想;观看少数民族武术特技大型室内表演,把刺激与惊险凝固在90分钟的演出时间;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舞蹈项目,在体验中忘却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风景寺桥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风景寺桥为文化旅游景点。

风景寺桥

地址:桃江县鸬鹚渡镇风景寺村

时代:清

类型:古建筑

保护范围:以桥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

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

鸬鹚渡镇:鸬鹚渡镇位于桃江县县城西南二十公里处,北邻水口山乡,东毗高桥乡,西与大栗港镇接壤,南靠安化县大福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20公顷,山林面积8100公顷。镇辖38个行政村。有汉、回、布依族等民族。境内有国营企业桃江县板溪锑矿和桃江县板溪林场。2003年全镇人口3260人,其中农业人口32285人,非农业人口315人,人均收入1400元,工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文物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区别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乃至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了解和认识不清,不能够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把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下面介绍下文物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区别有哪些。

文物保护区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

文物保护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单体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中提出,对于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可根据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等。

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景观资源,是通过几亿年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形成的自然遗产,而且是世代不断增值的遗产。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国家级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公布。

省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文物保护区跟风景名胜区时有区别的,上述这些知识详细的讲解了两者的区别,所以说这里拥有很多类型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其他景区安全知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风景优美的安徽天堂寨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安徽天堂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天堂寨的森林资源珍稀古朴,造型奇特,地带性分布明显。现在小编带您走进美丽的天堂寨,品味独特的安徽文化。

独特壮观的瀑布群

天堂寨森林公园的水景主要表现在瀑布与溪水潭池上,区内瀑布成串,溪水潺潺,潭池水溪清澈,山清水秀,生态幽雅,均属优良水景景观,计数百处,知名有五,其中尤以一号瀑布、三号瀑布、龙井河溪为最。一号瀑布(九影瀑布):瀑布高挂,落差61米,水帘幅宽8米,瀑布下有深潭,潭面30平方米,瀑布四季不涸,雨季更甚,水势凌空而下,潭内雾气腾腾,瀑声轰鸣,远观似千军万马滚滚而来。

三号瀑布(泻玉瀑布)垂直高度62米,水帘宽11—13米,瀑岩呈淡紫色,略倾斜且岩面凸凹参差不齐,水流其上似滚珠泻玉独特壮观,瀑布下滑跌落在石坪上,可谓是“清泉石上流”。瀑布周围绿树陡峰,景色怡人。

龙井河溪

龙井河溪是一号瀑布至五号瀑布的主要水源溪河,河溪两岸峰峦起伏,植被成荫,山花遍布,瀑布、溪水、潭池各类水景,景色迷人。漫步在龙井河溪边,溪岸曲折,植被葱郁,山峰秀丽,蓝天白云的自然水画卷使人心旷神怡。

圣水的世界

天堂寨——圣水的世界。它由于地理条件特殊,云山高耸,森林广阔,圣水之水源于原始森林丰富的植被。山有多高,水有多长,绿水长流,瀑布高悬。景区内有瀑布118条,形成喷珠泻玉,独特壮观的瀑布群。其中40米以上常年不涸的18条,百日无雨仍可见飞流直泻。天堂寨水质清纯甘甜,PH值6.9,为地表一级卫生饮用水。清澈圣洁之水给天堂寨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无限生机。

奇峰怪石

天堂寨大自然巧夺天工,将天堂寨的山峰、岩石雕凿成奇形怪状、各种造型的盆景园,妙趣横生。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天堂寨,独特的花岗石及花岗片麻岩,使其风化成群山环抱,山峰林立的地貌特征,从而形成了天堂寨森林公园特有的山岳风景。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有小华山、白马峰、哲人峰、天堂寨、五龙朝天堂。

白马峰:海拔1480米的白马峰主体由马鞍、马背和马尾构成。四面是千米绝壁。山上石岩裸露,山梁由南向北,雄奇险峻。梁上有著名景点“马尾晴雪”、“马鞍夕照”,是天堂寨森林公园的主要胜景。

龙剑峰:龙剑峰秀丽多姿,龙脊绵延,脊上异石奇松,造型各异,著名景点有“雷劈石”、“龟松同寿”等多处。

天堂寨主峰: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13米,是大别山主峰之一,为皖、鄂两省的边界,又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天堂寨气势雄伟、险奇幽深。山上植被葱笼,黄山松、黄山栎等植被地带性分布明显,是天然植被世界。

大鲵的故乡

从泻玉瀑,顺蜿蜒而上的步道,经水晶瀑(4#)便来到鲵鱼(又名娃娃鱼)栖息的鲵鱼潭(鲵鱼潭实为弓瀑冲击成)。潭水清澈见底,水质纯净,是鲵鱼生栖、繁衍佳境。已发现最大的鲵鱼1.5米长,重26公斤。为了更好保护这稀少的两栖动物,天堂寨建立了鲵鱼研究所,正在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试验,并建立了人工饲养繁殖试验基地。

古寨遗风

天堂寨天堂寨有着多处农民起义的人文景观遗址。天堂寨主峰,地势险要,横亘鄂皖,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程伦为抗元在多云山(天堂寨峰)初建天堂寨。后元末僧人彭莹和布贩徐寿辉聚众反元重建天堂寨。

历代民众,为反抗压迫,聚集天堂寨,留下了多处历史遗址,古朴陈旧的古遗址,融入天堂寨的自然山林中,给人以历史析沧桑感。古诗云:“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写的便是这一史实。如今岁月流逝,山河依旧,而石寨空有断垣残壁,游人至此,幽幽思古之余,不也应为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而自豪吗?

天堂寨主峰常年云雾缭绕,是观日出、云海的最佳去处,如适逢时节,还能见到彩色佛光。有诗云:“昔日此处最多云,今日欣看云雾生,眼底群山忽不见,直疑奂在小蓬莱。”因此,刘禹锡有诗:“东望云山日夕佳”。立于天堂绝顶,长风扑面,烟波浩渺,群峰叠嶂,林海莽莽,此景此情,何其壮哉!

你可能也喜欢:

你所不知道的安徽文化习俗

安徽的茶文化,你知多少?

盘点:安徽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安徽的特色文化,专属安徽的特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祖国的风景秀丽有哪些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来说一下祖国风景秀丽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操作方法

1

首先就是我们首都北京的长城与故宫了。长城是,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磅破,雄伟壮观。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

再者便是杭州西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古人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来赞美西湖的美丽。

3

桂林山水,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的风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4

安徽黄山,天下第一奇山,中华十大名山,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京岛风景名胜区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京岛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京岛风景名胜区

京族是我国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之一,我市江平镇万尾、山心、巫头3个行政村(岛)是我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地,通称“京族三岛”。京族人口占我市总人口的12.8%,约占广西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的20%。京族文化具有悠久渊远的历史,京族群众主要以渔业为主,以农业为辅,属沿海渔业与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越语是京族的民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哈节”是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独弦琴和竹杠舞是京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节目。京族三岛沿海、沿边,海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京族三岛拥有金滩、南国雪原、万鹤山、“哈亭”、红树林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每年到京族三岛观光休闲的游客达50万人以上。

江平镇:江平镇位于广西东兴市东部,东与防城区江山乡交界,南濒北部湾,西同东兴镇接壤,北和防城区那梭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防城港至东兴滨海一级公路约30公里处。全镇辖1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46个自然村,259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4.35万人,其中京族1.5万人,是全国少数民族-京族唯一聚居地。 江平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全镇总面积238.5平方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湖自然风景旅游区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南湖位于保定境内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积27平方公里,最深处48.5米,国标二级水质标谁。湖的南侧与狼牙山相连,北侧是紫荆关,西侧是海拔高达1283米的五峰寨,东侧是九龙山。南湖锁住易水河上游水流汇集成湖,水质清澈纯净。南湖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自20世纪90年代这里开辟为旅游风景区以来,因与漓江风光相媲美,被称为“北方小桂林”。

南湖旅游区的特点是山水相间,具有南国风情。南湖“小桂林”坐落在南湖湖畔,藤萝倒挂的悬崖峭壁,勾划出南国风光的桂林山水画,山上有仙人洞、仙人桥、仙人渠、王子帽等景点,留下了七仙度国舅的美丽传说。游客留下佳句称:七仙到此度国舅,南湖山水小桂林,欲知此处风景美,何必千里下江南。南湖由于山峰阻隔,广阔的湖面被划分成南、北两大部分,整个湖面呈凹字形。湖中碧波荡漾,可泛舟戏水,可潜水畅游,可户了放钩垂钓,可乘船观景。

荡起双桨沿湖面东行,可看到东侧的九龙山上怪石林立。从远处望去,山顶形似大门,门旁有巨石,状如石狮,当地群众称为“狮子看门”。此外,有的山石如仙人对弈,有的像石壶、石碗。湖的西部有“二凤迎面”的凤凰山,山形似凤凰展翅,山顶上有一株翠柏像一只小凤凰蹲立,形成小凤凰蹲在大凤凰背上的奇特景观。湖的西北侧是五峰寨,那里经常有一条白色彩带似的迷雾从低处冉冉升起,将5个峰顶团团围住,久久不散,增添了神秘感。由五峰寨伸向湖边的五条支脉,如虎虎有生气的5条巨龙。与南湖大坝遥遥相对,把南湖分割成块的中间半岛,是南湖的心脏,也是南湖秀丽景色的中心。半岛由大难佗、单寨、双寨、麒麟山等5个主要山峰组成,这5个山峰如同众星捧月,把最高峰威王山围在中间,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远离大坝的西部,由于山石长期受风雨侵蚀,山峰似斧劈刀削,又似精雕细刻,真可谓千姿百态。如在麒麟山巨壁峭岩上的几尊形似罗汉的石像,或盘膝,或默立,如静如动,形象逼真。另外三个峰尖,像三个巨人挨坐在那里,一个戴太子盔,一个戴扎巾盔,一个戴帅盔,就连穿着都是那样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河南汉山风景旅游区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神秘的汉山藏身于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背依秦岭,面临黄河,足踏流水潺潺的枣香河畔。

汉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地貌奇特壮观,植物丰富多样,野生动物栖息,自然风光旖旎。春天的汉山妩媚多情,黄灿灿的油菜花、粉嫩嫩的山桃花,组成了一幅明媚艳丽的油画;夏天的汉山壮美辽阔,山脚下稻浪千重,山腰间青松翠柏,山顶上白云悠悠;秋天的汉山饱满成熟,层林尽染,野菊花肆意开放,野果缀满枝头;冬天的汉山纯净质朴,山涧里溪水清冽,山路上黄叶铺径,山尖上薄雪覆顶。史书记载,唐龙纪年间,翰林学士、礼部侍郎、诗人吴融曾多次登游汉山,抒怀咏志。他的《阌乡寓居十首》中有一首专门描写汉山: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应是仙家在深处,爱流花片引人来。

汉山之名,源自一段传说。相传真武大帝原是古时净乐国的太子,却不愿继承王位,只潜心道行。其母要儿子继位,真武大帝不从母命,跨过黄河来到汉山。母亲在后面大声呼喊儿子回来,但真武大帝决心已定,站在汉山金顶之上捂住了耳朵。母亲知道儿子不会回头,便在一座山峰坐下看儿子悟道,但是她呼儿的喊声却长久在山中回荡,“喊山”因此得名。

两万多级石阶的尽头,是汉山的最高峰——海拔2206.6米的金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顶的那份自豪让人忘却了登山的辛苦,心中充满战胜自我的成就感。金顶上的大将军松树龄已超过600年,胸围2.8米,直径1米,扎根于悬崖峭壁中,临空耸立,三个人合抱不严,为中原之最。在金顶登高远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东瞰中原,广袤无垠;西望秦地,华岳隐现;南观秦岭,群峰如聚;北向河渭,惟余莽莽。脚下汉山层峦叠嶂,山脚梯田层垒,竹树丛生,风光秀丽,景色如画。

巨石、流水、沟壑和奇洞,构成了汉山奇特的自然景观,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和众多的历史遗存,赋于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近几年来,徒步登汉山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既可以锻炼身体,缓解工作压力,又可以怡情养性,放松身心。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汉山,亲近汉山。我了解到,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徒步登汉山的人成群结伙,不绝于途。而汉山也似乎知晓了人们对它的喜爱,有意回馈以“四时不同天”的绝妙风景

汉山主要景点介绍

【马蹄岔、刘秀崖】刘秀躲避王莽追杀留下的印迹。刘秀藏身的地方就是刘秀崖,勒马驻蹄处为马蹄岔。

【瓦罐庙】清代文物,位于芦苇坑上端,敬的是土地神。瓦罐庙堪称汉山一绝,以灰陶烧筑成小庙形状,中空有门,小巧玲珑,高45厘米,腹径35厘米,可谓天下最小的庙宇。

【三官洞】位于金顶峰下,奇特之处在于在一块馒头状的巨型圆石上凿成一石洞。洞内东、西、北三侧有神像台,原来均立有泥塑彩绘神像,因年久受损,现只有北侧的几尊彩色坐像尚存。

【油松王(古松二将)】在汉山金顶祖师庙前后,各有一棵大松树,干枝粗壮,挺拔伟岸,是汉山最高大粗壮、年龄最长的古树,被称为大将军、二将军,可惜二将军前些年被砍掉。

【祈雨潭】也叫祖师潭,位于金顶祖师庙旁,为一天然形成的圆形石潭,直径约1.5米。潭中常年存水,旱涝不损,潭中水动则有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拍出靓丽的风景

全文共 1793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拍出靓丽的风景

1、知其时

“时”在意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从广义来讲,是指季节性的春、夏、秋、冬。大家都知道,把大自然装点得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孕育、茁长、枯落,无不随着天时气候的变迁而变化。因此同一地点的风光景物,四季就有不同的景色特点(如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还有跟随着季节气候转移而呈现着各种不同的姿态,变幻莫测。就连浮游在天空的云,都是展现在眼前的一幅幅壮观的奇景,而直接与这云有密切关系的就是雨和雾。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一般景象,但云和雨的形与势,实际上也是四季不同的。因此为要表现大自然,而又要具典型性的风光,对这广义的“时”,便不能不细加分析、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予以恰当的时机和把握。

而狭义所指的“时”,是一天里自早晨至黄昏,甚至晚上。摄影最主要的条件是光源,而拍摄大自然风光所靠的光源,却是唯一的阳光。因此,应把这唯一的光源,非摄影者能主宰的,得以恰当的利用。首先对季节性光的方向来源和可能投射到的地方和位置要了解,一般只知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升降的方向都是随季节而移动的,因此光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效果,冬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是偏于南,而投射偏向北;夏天的太阳却升自偏北,下地是射向偏南。两者位置的变易,都是移动很少的,正如一年太阳从正东升起一样,只有两天(三月二十一春分、九月二十三秋分),每天变化0.258度。

光源对景物产生的效果,纵然只是一线之差,但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拍摄大自然的风光唯一可靠的阳光,关于升降位置的投射方向,不仅是必须清楚,而且绝对重要。

2、观其势

是指观察拍摄景物的整个环境和形势。大家知道,当身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满眼都是景物,撩乱杂阵,那些应该删去,那些应该取舍,至于采景的位置,最佳角度等也不是仓促间能够作出决定的。为此,必须细心有耐性地、不大厌其烦、不畏其劳地,从任何位置和角度去探讨。深观而默察,结合积累的经验,选取认为理想的角度去拍摄心目中已打好草稿的景物,随之再加以细致的剪裁。所谓剪裁是要对最微末的地方也要注意,不容疏忽。不管一草一石,一枝一叶,都要列入需要推敲的范围。因为秀多时在开阔的情况下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和毫不重要的地方,当在一张作品的完美要求上,每每起着建设和破坏的极端作用。

因此,选景与拍摄是要相当细致的。画家黄宾虹说:“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以腾空的动,也要有老僧补衲的寻静。”意思是说对眼前的景色要有无比的热情,不辞劳苦的四处奔跑、观察、寻景,跟着就是要总代表地去思考,去认识眼前的景色,从而了解这些景色。画家们又讲:“山峰有千姿百态,所以气象万千,如人的状貌,百个人有百个样。”所以观察山、景,不是停留在表面上,更多注意的是山景的气势与当地的特色,五代时期的画家荆浩说:“搜妙创真”。妙是指客观的存在,搜是作者主观的努力。这些都是前人的艺术家们的体会,是一个教侮。

3、表其质

谈到表其质,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本质,尤其拍摄大自然风景的,对于充满整个大自然环境的花、草、木、石、泥的本质更要深切认识,然后熟悉和掌握它的本质,使其有效地重现于画面中、照片中。在摄影的述语事所谓“质感”,质感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表现景或物的时候,不是徒具其形貌的轮廓,重要的目的要表现到有质的感觉,既有骨,又有肉。

4、观其伟

这个“伟”字涵义很广,好像雄伟、奇传等等。拍摄崇山峻岭,参天乔木等,大可运用镜头角度去达“伟”的章法,也可以衬托对比方法,去把“伟”更易彰明。而“伟”的另一种意义,也可以引申为美,把景色最美之处给以突出,亦是现其“伟”的一个范畴内。那么,拍摄风光照片如何去观其“伟”呢?关键是在于抓景物的特点、气派。

如黄山,有四个特点:云海、云雾、奇松、怪石。但是把视野放到大处,便有各具奇景,各具奇险的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若把视界略放,更有不少郁郁苍苍的茂林、清幽深还的岩谷。再把视线带回身边,便有许多自由自在的小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令人心醉神迷。

至于峨眉山之得名,在于苍秀,青山可称得是清幽。至于五岳亦不过是雄伟巍峨,险峻磅礴而已。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甚至比桂林不胜的阳朔,亦不过在于山的峭拔、水的澄澈。因此,当我们进入名山大川的时候,是要凭自己的眼力和经验,但这经验是前期的艺术修养,缺乏这些修养,便不能把景物最美的一面发现。利用摄影镜头的动能,把景物的特景尽收镜头只能得到一些曾到此一游这类的纪录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

全文共 195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了,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其实这一首的诗的名字叫这个登鹤雀楼,那么这个鹤雀楼和黄鹤楼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底是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一起来学习看看!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山西省”,并不是这个湖北省哦,湖北省是黄鹤楼,这个写的鹤雀楼,所以一定不要弄错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山西省!是山西省!是山西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讲的是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的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含赏析

《登鹳雀楼》

作者: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3、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风景这边独好的含义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风景这边独好寓意着在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后,可以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只有勇于追求,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原文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诗句赏析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二句诗正好表达了他当时的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虽然从1921年到1934年历经了十多年的时间,而且革命正是处在低落的时候,当时他是41了,但是他的心却还是那样的年轻,还是那样的充满了朝气,这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啊!虽然当时的革命战争的形势严峻,但是他还是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在他的心中看到的是革命战争的胜利,所以才会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乡怎么样 新乡风景怎么样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新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新乡背靠太行,南临黄河,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环境。新乡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比干庙、潞王陵、白云寺、百泉景区、同盟山、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关山地质公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新乡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6处、省级名胜风景区5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 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

在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百泉景区、八里沟景区这两大景区。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百泉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乡市区西北2.5公里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

八里沟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新乡辉县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石门沟内,总面积42平方公里。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植物有1100多种,景区内景区内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清泉潺流、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九寨、青城之幽,黄山、峨眉之秀,人称“太行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