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染病是初中生物的哪一课(优秀八篇)

就像我们初中学的广播体操名字一样舞动青春,初中是青春里很美好的三年,那么你们知道初中要学的礼仪有什么吗下面问学吧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传染病是初中生物的哪一课,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浏览

3355

文章

8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根据其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为AIDs,简称为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流行的首要传播方式。

②血液传播。

③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预防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①防止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接触。

②禁止滥用注射药物,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及药物。

③加强对血制品的管理,应尽量减少输血,或采用血液成分和衍制品,以代替全血和血浆。

④供血者应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供精或作器官、组织移植。

⑤不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公用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⑥女性艾滋病病人应避免妊娠。

⑦对病人废弃的物品需要做消毒处理。

⑧医务人员和检查人员,应避免被病人用过的针头或机械刺伤;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传染病及免疫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一、传染病

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二、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渐建立的,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功能:识别、监视、自我稳定

三、安全用药常识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120急救5.人工呼吸6.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

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寄生虫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多。因此,狭义的热带病即指寄生虫病。非洲、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发病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发病主要取决于侵入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力。侵入的虫体数量愈多、毒力愈强,发病的机会就愈多,病情也较重。宿主的抵抗力愈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愈少,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寄生虫病发病的过程是宿主与虫体相互斗争的结果。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虫体对宿主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引起的损害,虫体分泌的毒素或酶引起的组织坏死,以及宿主反应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的浸润,甚至形成嗜酸粒细胞性脓肿和对幼虫或虫卵产生的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例】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A.对某种传染病缺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播散病原体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解析:易感人群是指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体质较弱、抵抗力差的人。没有患过传染病的人体内一般没有相应的抗体,缺乏免疫力,因此容易感染上传染病。B、C、D选项与题目无关。

答案:A?练习1:1.传染病的特点是()。?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虚引起的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流行性感冒、麻疹、近视眼B.肺结核、狂犬病、侏儒症?

C.细菌性痢疾、结膜炎、水痘D.蛔虫病、糖尿病、肝炎?

3.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任何一个环节B.传播途径?

C.任何两个环节D.全部三个环节?

4.在SARS(非典)流行期间,政府要求疫区的外来人员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5.一般情况下,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发病以前B.发病初期?

C.发病中期D.发病后期?

6.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途径是()。?

①血液传播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进餐③母婴传播④性传播⑤与艾滋病病人交谈、握手?

A.①②③④B.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

(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和免疫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1、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病初期。

2、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等。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空气、饮水、

饮食、生物媒介等都属于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如:儿童、老人等。

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4、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要搞好环境卫生(如:室内通风和消毒等)和个人卫生等。

(3)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者与病人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如: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给儿童注射疫苗,这里注射的疫苗和举措分别属于抗原和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两个关键点:

(1)传染病的两大特点:流行性和传染性。

(2)控制传染病的三大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三点提醒:

(1)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指致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

(2)细菌、真菌、寄生虫≠病原体:

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等生病的细菌、真菌、寄生虫是病原体,否则,不是病原体。

(3)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考点二:免疫类型及功能

1.三个关键点:

(1)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2)专一性: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如接种麻疹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麻疹病毒引起的疾病,而对流感病毒无效。

(3)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①定义上区分:生来就有,针对多种病原体是非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一种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

②防线上区分: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2.四点提醒:

(1)不要误以为疫苗是抗体,它属于抗原。

(2)一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3)抗体产生后有的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存留,有的不能。

(4)免疫≠防御感染:免疫的功能包括防御保护、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