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休克时最易受损的脏器为合集20篇

浏览

4880

文章

550

篇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青霉素过敏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青霉素过敏后,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症状有哪些呢?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有: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促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

所以在应用青霉素前,应问清病人曾否用过青霉素,有无过敏反应史。对近期内用过青霉素者应了解确切的时间。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全身多系统速发过敏反应。典型的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用药或进食后迅速出现手心、足心、头皮瘙痒、全身皮肤潮红、风团样皮疹及口舌麻木感,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哮喘、喉头水肿、窒息、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那么过敏性休克致死原因是什么?

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两个:

其一为血压突然下降明显,测不到血压,继而出现呼吸、心脏骤停。

其二为严重喉头水肿以致窒息。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严重程度因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本病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引起过敏性休克常见的原因,药物性过敏反应,如许多常用药物,例如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两性霉素B、硝基味喃妥因),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维生素(硫胺、叶酸),诊断性制剂(碘化X线造影剂,碘溴酞),职业性接触的化学制剂(乙烯氧化物),引起患者短时间的休克。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的表现。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有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Ⅰ型变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上面对其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说要是出现过敏性休克需要及时治疗,要掌握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等办法,关注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治疗心源性休克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的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综合征。那么大家知道如何治疗心源性休克吗?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如何治疗心源性休克?具体措施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一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采用休克卧位,镇静,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止痛,供氧,扩充血容量,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立即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前区剧痛可加重病人的焦虑状态,乃至引起冠脉痉挛,刺激儿茶酚胺分泌,使心率增快,心脏做功增加,并可引起心律失常。此外,剧痛本身即可引起休克。吗啡不仅能止痛,且具有镇静作用,可消除焦虑,减少肌肉活动,因而减少心脏的工作负荷。吗啡具有扩张容量血管(静脉)及阻力血管(动脉)作用,可减轻左心室充盈压,对缓解肺淤血和肺水肿起重要作用,应作为首选。但吗啡忌用于合并有慢性肺部疾患、神志不清者,呼吸抑制者亦不宜使用。在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者,吗啡由于可加重心动过缓,也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可联合使用阿托品。

遇上述情况改用哌替啶(度冷丁)较为合适。应用止痛剂时必须密切观察病情,止痛后病人血压可能回升,但必须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缺氧和二氧化碳张力增高以及心动过缓等,因此,应摸索既能止痛又不引起严重副反应的最佳剂量。

发生心源性休克应该立即吸氧,有效止痛,尽快建立静脉给药通道,尽可能迅速地进行心电监护和建立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留置尿管以观察尿量,积极对症治疗和加强支持疗法。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讲座中小编带大家了解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敬请大家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休克早期最易发生损伤的器官是什么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多种神经-体液因子参与休克的发生和发展。那么休克早期最易发生损伤器官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

大家都知道休克是容易伤身体的,休克最容易损伤的器官是肾,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在休克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因,遏止病情发展,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一般紧急治疗,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见后)维持血压。尽量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关于休克方面的相关知识,小编今天就为您介绍到这,希望您能采纳这些知识,更多的常用急救方法小知识,如: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等,可以登录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敏性休克的早期症状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过敏性休克早期症状很多人都不了解,过敏性休克需要从早期症状中发现,然后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过敏性休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那么危害性是很大的。

早期症状:皮肤黏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症征之一,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而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等。

晚期症状:呼吸道阻塞症状喉头水肿、和(或)支气管痉挛(哮喘)是本病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患者出现咽喉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严重程度因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本病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1、皮肤黏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症征之一,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而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等。

2、呼吸道阻塞症状

喉头水肿、和(或)支气管痉挛(哮喘)是本病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患者出现咽喉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3、其他症状

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过敏性休克的早期症状和晚期症状,还有平常常见的症状上面都作了介绍,希望帮助更多患者熟悉这种疾病,还要了解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多掌握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还是有好处的,有不懂的知识就来到咨询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失血性休克有什么危害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症。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那么失血性休克有什么危害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失血性休克有什么危害

1、由于心泵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微循环变化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相同,但常在早期因缺血缺氧死亡;多数病人由于应激反应和动脉充盈不足,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心脏后负荷加重;但有少数病人外周阻力是降低的(可能是由于心室容量增加,剌激心室壁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

2、交感神经兴奋,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而心脏不能把血液充分输入动脉,因而中心静脉压和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和压力升高;常比较早地出现较为严重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氧,促使心泵衰竭。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休克的朋友们应该不在少数,所以大家对休克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其实休克也是分很多类型的,尤其是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的话往往会让我们的生命有危险。

失血性休克如何预防

1、积极防治感染。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如及时止血,镇痛,保温等。对失血或失液过多(如呕吐,腹泻,咯血,消化道出血,大量出汗等)的患者,应及时酌情补液或输血。早、中、晚三餐主食由米饭和面食、蔬菜和肉类(包括鱼、鸡、鸭、兔、牛、猪肉等)组成。每餐均应有荤有素,保证人体每日所需大部分营养物质的补充。三餐之间及睡前可加牛奶、豆浆、鸡蛋、藕粉、糕点等。

2、伤后1-2天禁食或少进食,第3天开始以少量试餐开始,如米汤、安素等,3-6次/日,每次50-100ml,以后逐步增加牛奶、肉汤等,每日可进3-8餐,以清谈、易消化饮食为宜。1周后可将流汁饮食改为半流汁饮食,进食肉末粥、鱼米粥、蒸蛋、面条等。若病人消化功能良好,饮食可逐步恢复同一般病人。失血性休克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氧,失血性休克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在剧烈运动或者心脏病发作之后出现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来说,更要注意及时治疗以及日常护理。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阐述。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

1.控制感染

(1)处理原发感染:经过短期的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后,即使休克未见好转,也应进行手术,处理原发感染病灶。

(2)应用抗菌药物。

(3)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增强抵抗力。

2.补充血容量

同失血性休克。

3.纠正酸中毒

在感染性休克中,酸中毒发生较早,且严重,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从另一条通路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200ml,以后根据CO2结合力或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再作补充。

4.血管药物的应用

毒血症时,心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可采用毛花苷丙等治疗;在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甚至已去除病因后休克未见好转时,应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5.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皮质类固醇有助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剂量可达正常用量的10~20倍。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能够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有更深入的了解。要想知道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就应该多了解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修复军训暴晒后受损肌肤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要参加军训的你,有时候涂了防晒都会被紫外线的无情炙烤,让我们的肌肤备受摧残,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的肌肤需要镇静补水,让发红的肌肤迅速的恢复清凉镇静,给肌肤注入新的能量。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修复军训暴晒受损肌肤。

很多时候在太阳下被暴晒既无法避免,也无法预料。被晒后的皮肤干燥、粗糙,严重的时候发痒、满脸通红、脱皮,如果不理不管,黑斑就会悄悄爬上你已经不白皙的脸颊。所以对于刚刚晒过的皮肤采取紧急措施,能够确保皮肤少受伤害,恢复起来也更容易。紧急措施的首要原则就是立即安抚神经,使肌肤清凉镇静,阻断黑色素合成或不让其到表皮来,减弱皮肤的老化。

安抚肌肤

用化妆水将化妆棉完全浸湿,放进冰箱凉约10分钟。取出后,用它轻拍脸部发红、发烫的部位,对于鼻尖、额头与双颊等容易脱皮处多敷几分钟,降温时间越长越好。用纱布沾满饱和生理盐水或清水在冰箱冻约10分钟,敷于肩、背、胸、手臂处约20分钟,让冰凉的清水安抚肌肤,可以迅速补充表皮流失的水分。

补充水分

将新鲜黄瓜切成薄片,浸入牛奶,放入冰箱冻一会儿,再贴于脸上,充满了水分的黄瓜片既有镇定作用又可以给皮肤迅速补充水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会过敏。

预防干涩

对于皮肤晒出的干燥的斑,不要试图去擦掉这层死皮。当晒伤的皮肤得到缓解之后,为防止肌肤出现干涩、紧绷的现象,甚至干裂无法上妆,这时就应补充水分:首先,在沐浴时用泡沫式敷面霜进行保湿,经过一段时间再冲洗掉。然后,用含保湿成分的润肤乳涂在面部,用手掌轻轻按压面部,以促进皮肤对水分的吸收。这样做几次后,皮肤即可恢复原有的保湿能力。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军训中的学生们修复自己的皮肤,在军训前一定要多了解新生军训安全注意事项,防止自己受到伤害,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运动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休克应做好哪些急救护理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的综合征。其典型表现是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微弱、神志模糊。那么休克应做好哪些急救护理呢?下面我们小编为您分析。

(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3)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

(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5)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小编为您介绍的这些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小编建议您多掌握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以及休克急救的知识,下期小编为您继续介绍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方面更多的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低血容量性休克有哪些病因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重要知识。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人们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不同的休克的病因也是不同的,所以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都有哪些非常的引发人们的关注。那么低血容量性休克有哪些病因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休克是机体由于受到各种严重致病因素(感染性、创伤性、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及过敏性等因素)刺激引起的神经一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微循环障碍,并直接(或)与间接导致以生命攸关器官广泛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压减小、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皮肤湿冷、肢端发绀、浅表静脉萎陷、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直至昏迷等。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血容量的骤降,导致血压下降,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动过速等,常见病因如下。

1、失而:如外伤、肝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动脉瘤破裂等。

2、脱水:严重的呕吐、腹泻、胃肠造瘘管引流、肠梗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血浆丢失:大面积烧伤、腹膜炎、严重创伤、炎症渗出等

以上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有哪些病因给大家做出的介绍。我们要对低血容量休克的这些病因加以了解,以便可以从根本上进行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儿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免疫系统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到外界的伤害。当免疫反应剧烈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过敏的反应,孩子就特别容易出现过敏休克的情况,会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方法是什么,想要了解的人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理的方法就是应该要停止药物,就地抢救。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候就应该要把患者平卧在地板上面或者是硬板床上面,保证患者呼吸的顺畅,还应该要留意一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是否异常,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停止的现象,就应该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接入吸氧管。

还可以注射抗过敏的药物,应该要立刻给患者进行注射肾上腺素,大概15分钟左右注射一次,如果情况比较危机的话,可以增加用药的剂量,如果出现了低血压的情况,应该要同时的注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多巴胺。

小儿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应该要进行抗休克的治疗,如果患者的血压一直都没有回声,那么应该要立刻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液,然后加上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可同时进行针灸来治疗,取针刺在人中,涌泉穴,十宣穴等穴位上面。

当自己发生过敏现象,特别是皮肤过敏时,一定要及时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过敏现象。如果过敏虽然稳定了,但是没有好转现象,也要及时的进行就医,而不要因为过敏破坏了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带来更严重的疾病,想要了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的患者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具体的休克患者发生的原因不同,休克病人急救护理方法呢?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

(一)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并了解休克的原因,以便实施针对性护理。

(二)病情危重应设专人护理。按医嘱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随时观察面色、神志、皮肤色泽及温度等变化,做好保暖。

(三)取平卧位或头高20°,下肢抬高15~20°卧位。

(四)吸氧,按病情调节氧流量。持续用氧时,保持通畅。高浓度吸氧者注意防止氧中毒。

(五)保持两路输液管道通畅(其中最好一路用中心静脉置管),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六)扩充血容量,根据医嘱应用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时,要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浓度和速度,血压保持在12/8KPA;随时注意针头有无脱出,局部有无肿胀,防止药液外溢,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七)按医嘱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记每小时尿量。

(八)观察酸中毒的表现,根据医嘱监测血气分析、二氧化碳结合力,按医嘱用碱性药物如5%碳酸氢钠、乳酸钠等。

(九)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密切观察有无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以防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症,并做好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准备。

(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淤斑、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发现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

的小编为您介绍的这些知识,都是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希望您能掌握以上这些知识,,想了解更多的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的详情,以及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临床分期根据心源性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那么到底什么是心源性休克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shock)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临床表现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发绀、尿少或尿闭、神志模糊不清、烦躁或昏迷,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极高,是心脏病最危重征象之一。

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注意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尽快诊断可引起休克的疾病并及时予以治疗,是防止发生休克的最有效措施。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的病因,故及早防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对于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SPRINT研究表明:糖尿病、心绞痛、外周血管或脑血管疾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女性等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如果入院时同时有这6种因素,则发生休克的可能性是2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休克的高危患者最好早期进行PTCA。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一定对心源性休克有了更新的了解,如果您还想了解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可以登录查看,海量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供大家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是高排低阻型休克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高排低阻型休克吗?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什么是高排低阻型休克?小编分析如下:

低排高阻型休克:亦称低动力型休克,其血液动力学特点是心脏排血量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故又称为冷性休克。本型休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创伤性和大多数感染性休克均属本类。这是典型的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输出量升高或者正常,伴体循环阻力降低。但心输出量的增加或者正常不代表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正常。

体克病因有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或者强烈的神经刺激。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尽量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一般是根据发病原因进行治疗。

身边有人休克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见后)维持血压。尽量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讲座小编给大家总结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休克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症。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那么休克的急救治疗方法有那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休克的危害

休克的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量不足,组织和细胞的血液灌注虽经代偿仍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瘀滞、脏器功能障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休克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从代偿性低血压(组织灌注减少)发展到微循环衰竭,最后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死亡。

休克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休克病人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把颈部垫高、下颌托起,使头部后仰。同时,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2、采取合适的体位

休克病人首先应取平卧位。如病人呼吸困难,可先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利于呼吸;两下肢略抬高,利于静脉血回流。

3、注意病人的体温

休克病人体温降低、怕冷,应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但感染性休克常伴有高热,应予以降温,可在颈、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浴等。

4、进行必要的初步治疗

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成人可用鲁米那钠0.1克肌注。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如杜冷丁50毫克肌注。但若休克原因不明,尤其是怀疑有腹内脏器穿孔者,用止痛剂可掩盖其症状而易误诊,应慎用。

5、注意病人的转移和运送

医院外或家庭抢救条件有限,对休克病人搬动越轻、越少越好,尽量避免长途运送。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给病人吸氧及静脉输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染性休克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感染休克不但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还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能避免反复出现休克状态。感染性休克产生原因有哪些?这也是很多患者都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讲述具体内容。

1.病原菌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不发酵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其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某些感染,如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暴发性流脑、肺炎、化脓性胆管炎、腹腔感染、菌痢(幼儿)易并发休克。

2.宿主因素

原有慢性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以及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细菌毒类药物和放射治疗,或应用留置导尿管或静脉导管者可诱发感染性休克。因此本病较多见于医院内感染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分娩妇女、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尤易发生。

3.特殊类型的感染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SS是由细菌毒素引起的严重症候群。最初报道的TSS是由金葡菌所致,近年来发现类似征群也可由链球菌引起。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感染性休克产生的原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要想知道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平时多关注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_休克病人怎么急救

全文共 1986 字

+ 加入清单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休克病人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

1、第一负责人要一直在现场,直到医生护士到位,并交代清楚之后方能离开。

2、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并看时间,呼叫患者,叫人呼叫医护人员,备好急救包、氧气袋等必须物品。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4、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

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在家的病人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休克病人的病因

1.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 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 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2.血管扩张性休克

血管扩张性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其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1)感染性休克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临床上以Gˉ杆菌感染最常见。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有分为低动力休克(冷休克)和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两型。

(2)过敏性休克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到抗原物质时,可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出现弥散性非纤维蛋白血栓,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可使多脏器受累。

(3)神经源性休克 交感神经系统急性损伤或被药物阻滞可引起影响的神经所支配的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和血压下降;这类休克预后好,常可自愈。

3.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功能受损或心脏血流排出道受损引起的心排出量快速下降而代偿性血管快速收缩不足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低灌注和低血压状态。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脏本身病变、心脏压迫或梗阻引起的休克。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在休克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因,遏止病情发展,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休克病人的治疗方法

1.一般紧急治疗

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见后)维持血压。尽量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2.病因治疗

休克几乎与所有临床科室都有关联,各型休克的临床表现及中后期的病理过程也基本相似,但引起休克的原因各异,根除或控制导致休克的原因对阻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某些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原发病灶大多需手术处理。治疗原则应该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原发病灶作手术处理。即使有时病情尚未稳定,为避免延误抢救的时机,仍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

3.扩充血容量

大部分休克治疗的共同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其中早期最有效的办法是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不仅要补充已失去的血容量,还要补充因毛细血管床扩大引起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往往需要过量的补充,以确保心输出量。即使是心源性休克有时也不能过于严格地控制入量,可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的基础上,结合病人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率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情况,判断所需补充的液体量,动态观察十分重要。当然最好在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楔压的指导下输液。

目前补充血容量的液体种类很多,休克治疗的早期,输入何种液体当属次要,即使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也不一定需要全血补充,只要能维持红细胞压积大于30%,大量输入晶体液、血浆代用品以维持适当的血液稀释,对改善组织灌注更有利。随着休克的逐渐控制,输入液体的种类即显得有所讲究,主要目的是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防止系统和脏器并发症,维持能量代谢、组织氧合和胶体渗透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下面为大家介绍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1、立即停用有关致敏药物。

2、平卧,吸氧,分秒必争地抢救。

3、肾上腺素0.5~1mg作皮下注射,必要时20~30分钟后再皮下静脉注射1次。

过敏性休克是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如异体血清)或药品(如青霉素、含碘造影剂)过敏而产生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反应。是由于速发型抗原抗体反应中所释放的组织胺、血清素和其他的血管活性物质所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同时常伴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腹痛、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严重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在5-10分钟内死亡。

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皮肤过敏的分类都有一定了解了吧。可以看出,皮肤过敏可以分为四种过敏类型,其中,每种类型的症状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患有皮肤过敏的话一定要及时区分自己的类型哦。想要了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梗阻性休克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梗阻休克急救方法要多加了解,梗阻性休克这种疾病要是没有及时治疗,那么危害性也是很大的,今天本文就来给大家介绍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梗阻性休克的急救方法如下:

(1)5%GS1000毫升+红霉素90-120万或庆大霉素12-16万静滴。

(2)5%GS1000毫升+青霉素钠盐400-800万单位,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多巴胺40毫克,静滴。

(4)10%GS500毫升+阿拉明20毫克,静滴。

(5)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200-300毫升静注。

(6)阿托品1-2毫克,静注。

部分休克治疗的共同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其中早期最有效的办法是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不仅要补充已失去的血容量,还要补充因毛细血管床扩大引起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往往需要过量的补充,以确保心输出量。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在休克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因,遏止病情发展,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很多种疾病在严重的时候都会引起休克,因此最好时刻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保护生命。

上面对于梗阻性休克急救方法有了一定的介绍,让更多人知道梗阻性休克治疗方法有哪些,同时还需要关注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等知识,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急性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被称为是失血性休克,急性失血性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那么急性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在很多情况下,对出血做出诊断并不太困难。病史和体征都能反映出血管内容量不足和肾上腺能的补偿性反应。然而,实验检测却不完全如此。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可能很明显,难以通过血液检测指标反映出来。若失血的过程稍长,体液移动逐步增多,就会使血液呈现浓缩,表现为血红蛋白增高、血细胞比容上升、尿素氮与肌酐的比例增大。如果失血的过程较长,失血量较大,特别是自由水丢失逐步增多,还会发生血清钠增高。

急性失血性休克病因:

当血容量不足超越代偿功能时,就会呈现休克综合病征。表现为心排出血量减少,尽管周围血管收缩,血压下降。组织灌注减少,促使发生无氧代谢,导致血液乳酸含量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血流再分布使脑和心的血供能得到维持。血管进一步收缩会招致细胞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致使体液和蛋白丢失,加重低血容量,最终将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失血性休克预防:

1、积极防治感染。

2、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如及时止血、镇痛、保温等。

3、对失血或失液过多(如呕吐、腹泻、咯血、消化道出血、大量出汗等)的患者,应及时酌情补液或输血。

急救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还是有很多,上面不仅介绍了急救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对其急性失血性休克病因和预防等都有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想要了解更多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想要了解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办法,都可以登录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