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以墙为题的作文800字记叙文通用20篇

浏览

1407

文章

162

篇1:写作指导 ——写人记叙文必备基本功:明明白白写外貌

全文共 5045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课上,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写人的文章必须写外貌。老师把“必须”两个字特别加以强调:凡是写人的文章,不写外貌,如同让一个没有头的人在路上行走。

可见外貌描写对写人记叙文的重要性,那么外貌怎么写好呢?

一、外貌包括哪些内容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整体:年龄、身高、体重、体形、气质(神韵)。

(二)人体局部:头发以及各种部位、器官的形与态(头、脸、额头、眉毛、眉头、眼睛、睫毛、鼻子、鼻头、鼻孔、颧骨、两腮、人中、嘴唇、嘴角、牙齿、舌头、下颌、胡须、痣、青春痘、酒糟鼻、疤痕、脸颊、耳朵、脖子、喉结、肩、背、胸、腹、腰、臀、手臂、手、腿、膝盖、脚踝、脚等。

(三)衣着:帽子、围巾、丝巾、上衣、衬衫、毛衣、裤子、裙子、内裤、腰带、鞋、袜、风衣、大氅、披风、围裙、套袖等。

(四)装饰物:各种头饰、耳钉、耳环、眼影、假睫毛、腮红、唇膏、唇线、项链、项圈、领结、领带、胸针、臂镯、手镯、手链、指甲油、假指甲、脐环、脚链等。

(五)携带物:手上举的、托的、握的、提的、推的、拖的、拉的、夹的;头上顶的;肩上扛的;背上背的;怀里抱的、腋下夹的、胯下骑的、脚下踢的。

外貌描写常常和神态描写交融在一起,很多人往往把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混为一谈。能够表现人物心理、情绪、情感的神情,属于神态描写。例如:脸红一阵、白一阵;那眼神像两把刀;一张脸始终挂着甜甜的笑。

二、外貌描写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正常人物的任何行为都有其明确的目的,刻画人物外貌的首要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一)以寻人为目的。写寻人启事,目的是要找回丢失的人,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越细腻越好,年龄、身高、体重、体形、各种器官特征、服装、饰物、携带物要逐一描写,忌笼统。在写作过程中,这样的外貌描写,几乎没有。

(二)以人物外在独特的“形”象征人物内在的“神”。写作时必须根据“神”的特点,有选择的刻画人物肖像,写出来的各部分的“形”要高度统一,不能表现“神”的“形”一句也不要写。

例如,表现一个人内在品质的正直,在外形上要围绕“正”、“平”、“直”三个字,有选择地进行刻画:

他的头发根根上指,绝无一根稍作弯曲。眉毛、眼睛、胡须、嘴巴、肩膀像五条平行的水平线。鼻子、脖子、脊梁、双腿坚挺如钢,垂直中正,不偏不倚,似乎整个人体都由横和竖组成的。

又如,表现一个人的圆滑:

杨阿姨,长着一头如水的秀发。一张脸圆圆的,整个面部轮廓不见一丝棱角。眉毛弯弯的,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像抽象大师刻意在脸上描画的小括号,流畅而自然,就连岁月在嘴角点缀的皱纹,也顺滑得像一道道涟漪。

(三)以外在特征,表现人物精神品质。刻画的内容要有力印证某种特定品质、性格。写作要紧紧围绕事前确定的写作目的来选材。

例如,表现一个人勤劳:

他的头发常常蒙着一层灰,额头总是挂着晶莹的汗珠。一双大眼睛,时常挂着血丝,透着几分倦意。虽然刚过四十岁,背早已驼得十分厉害,侧面看就像一个大写的字母C。两手粗糙开裂,宛若老树皮。最有特点的是他的那身工作服,老远就能闻到汗味。

又如,表现一个人放浪、轻浮:

虽然她已经四十多岁了,头发依旧三天变一个颜色,五天改一个发型。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化妆:细如蛾须的眉毛,蓝绿相间的眼影,长长的眼线,粉嫩的腮红,紫褐色的嘴唇。腰虽然早已臃肿,但一年四季总要竭尽全力多几天露在外面。她的裙子总要比别人的短半尺,远远望去,就像系着一条宽腰带。冬天里穿着半截裘皮大衣出门,腿上的裤袜始终是不变的肉色——用她的理论解释,衣服短了才能最大限度地露出腿来,腿是肉的颜色才能吸引人的目光,至于这种打扮到底是过冬还是过夏,她从未思考过。

三、外貌描写的传统误区

(一)无目的刻画外貌。抛开外貌描写的目的性,无选择地“写实”——长什么样,写什么样,永远在写“寻人启事”。例如:

她长着一头黄毛,细细的,软软的,稀稀的。眉毛浓浓的,好像上帝不小心把哪个男孩的眉毛按错了位置。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闪着亮光。鼻梁有些塌陷,而鼻头比一般的女孩大得多,上面长满了粉刺,仿佛是一只烂桃子。一张小嘴玲珑乖巧,嘴角的微笑总是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美。嘴角的两个龅牙,严重的破坏了整个脸部形象,长长地挺出来,似乎随时要把对面的人脸上刺个窟窿。

如此写作,你到底要表现她长得美,还是长得丑?到底是表现自己对她的爱,还是厌恶?作者行文自相矛盾,读者阅读自然满头雾水。

(二)只抓特点,不写特征,只写共性,不写个性,写出来的人千人一面。例如:

他长得特别丑,头发很少,脸很长,两眼暗淡无光,颧骨很高,脸色不十分健康,穿着十分随便......

作者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副词,这是写作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不是形容词、副词不能用,而是形容词副词代表的是事物的抽象特点——读者很难形成具体的形象。前面的“特别丑”已经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具体的概括,后面写的内容不能再用概括的写法,而应该用具体的“特征”让读者脑海里形成具体的形象。头发很少,少到什么程度?脸很长,长到什么状态?两眼暗淡无光,具体是怎样的情态?脸色不十分健康,到底是什么颜色?穿衣服又是如何“随便的”?作者清一色采用概括法来写,必然会给读者带来“空洞”的感觉。

由概括变具体,由特点变特征,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他长得特别丑。整个头顶绝不会超过一百根头发,一根与另一根的距离足有半厘米,像沙漠里偶尔长出一两棵骆驼草。脸的长度是宽度的三倍,仿佛脖子上面顶着一棒玉米。两只眼睛灰灰的,又干又涩,没有亮光,也没有精神,仿佛是两眼枯井。鼻子像欧洲人,高高大大地挺立着,然而和两边的颧骨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需仰视才见。脸色白里透着灰,灰里泛着黄,似乎得了什么大病。一身衣服更是随便,经常上身穿着运动衫,下身套一条西裤,脚上穿着一双凉鞋就出去了。

(三)描绘外貌没有安排写作顺序,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层次混乱,条理不清。例如:

(1)姥姥今年九十多岁了。(2)整个儿脸上布满了渔网般的皱纹。(3)形体微胖,(4)一出门便要带上床头那根磨得油光崭亮的老拐杖。(5)她的背驼得厉害,(6)因为终生劳作,(7)腰也弯成了一百二十度。(8)牙,只剩下“门口”的三颗,(9)眉毛也掉光了,(10)眼睛花了,时常带着老花镜。(11)一笑起来,整个儿人周身上下都散发着和蔼、亲切的味道。(12)姥姥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友善的一生。

这一段,作者刻画姥姥,集中表现姥姥的勤劳和友善,表达作者对姥姥的敬重和喜爱之情,整体上评价写得很好,但最显著的问题是写作无序。常规外貌描写要遵循以下顺序:

1.先实写,后虚写。实写是前提,虚由实生,二者是因果关系,实写内容是——因,虚写内容是——果。例如:他体态臃肿,浑身上下散发着臭味,像一头刚从粪堆里走出来的肥猪。正因为他“体态臃肿,浑身上下散发着臭味”,所以才引发了作者的联想、生成无形的感受——像一头刚从粪堆里走出来的肥猪,二者的顺序不能颠倒。

2.先概括,后具体。概括描写为“神”,具体描写为“形”——有了神的统领,形才会凝聚到一起,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段(12)句,概括了全段的内容,因此应该放在最前面。

3.先整体,后局部;或先局部,后整体。例如,上文(1)、(3)句是整个身体的整体,应该并列放前面写,(2)句是整个脸的整体,应该放到眉毛、眼睛、牙的前面写。

4.身体局部,一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结合人体部位就是——头、颈、肩、臂、胸、腹、背、腰、腿、脚依次进行刻画。每个部分内部也应该从上到下,例如头部,先头发,然后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下颌。上面这段文字,在写局部的时候,完全乱套了——脸、手(拐杖)、背、腰、牙、眉毛、眼睛,应调整为:脸(眉毛——眼睛——牙齿)、背、腰。

5.先外后内。例如写嘴,需要先写上下唇、嘴角,再写里面的牙,再写舌头、上下颚。

6.先因后果。例如上文中(6)句是因——终生劳作,(5)、(7)句是果——背驼得厉害,腰也弯成了一百二十度。

根据上面的顺序要求,这段文字应该调整为:

(12)姥姥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友善的一生。(1)她今年九十多岁了,(3)形体微胖。(2)整个儿脸上布满了渔网般的皱纹。(9)眉毛也掉光了,(10)眼睛花了,时常带着老花镜。(8)牙,只剩下“门口”的三颗,(4)一出门便要带上床头那根磨得油光崭亮的老拐杖。(6)因为终生劳作,(5)背驼得十分厉害,(7)腰也弯成了一百二十度。(11)一笑起来,整个儿人周身上下都散发着和蔼、亲切的味道。

四、外貌描写的具体操作过程

要想把人物外貌刻画得形神兼备,生动形象,必须遵循以下操作程序:

第一步:确定描写何人。写谁的外貌,要明确,这一步非常简单。

第二步:确定写作目的。就是明确自己刻画这个人物的外貌是为了表现什么——是突出此人漂亮,还是丑陋?是表现此人勤劳还是懒惰?是表现此人懦弱,还勇敢?是表现此人宽容,还会尖刻?要事前确定下来,而且不能笼统——比如高尚,高尚有多种内涵,具体是哪一个,太过宽泛,接下来就很难写下去。

第三步:准备原始素材。将自己要写的人物外貌(包括人物整体的年龄、身高、体重、体形、气质;局部、衣着、饰物、携带物),在头脑中列一个非常复杂的清单,以备选用。

第四步:围绕写作目的选材。根据写作目的,在原始材料中选出最能体现写作目的的原始素材,集中表现写作目的。如果选出来的材料数量不够,或者表现力不够,可根据人物身份,进行虚构——从他人身上移植一些典型素材备用。虚构一定要符合客观事实。选出来的素材不宜太多,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典型性“上——要努力选出那些最能表现写作目的的素材——选材在精,不在多。

第五步:确定写作顺序。按照先实后虚、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因后果六种顺序要求,将所选的素材排列好次序。

第六步:依次将选好的素材写出来。

第七步:处理好篇幅。一般外貌描写,不会超过文章总字数的八分之一。八百字的文章不宜超过100字,否则就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貌描写毕竟是”以貌取人“,塑造人物形象,主要靠的还是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以及做事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五、外貌描写专项训练

根据下面给的素材以及具体写作任务要求,弯成后面的写作训练。

下面是”我的同桌“的外貌素材:

(一)整体人物素材:15岁,1.8米,130斤,身材修长,英俊、健康、阳光。

(二)局部特征:国字型的脸;头发黝黑、粗而密、留着小平头;额头宽大明净;眉毛浓浓的,呈倒”八“字形;双眼皮、眼睛非常大,像周润发、两眼非常清澈,目光明亮有声,闪着成熟、明亮、聪慧、善良、富有活力的光;鼻梁高挺,鼻头上有颗小黑痣;皮肤白里透红,因为爱好运动,经常受阳光照射,红中隐隐地透着少许紫褐色;耳朵大,耳垂肥厚、形如元宝;嘴很方正,嘴唇略厚,人中线、唇线线条清晰,唇色健康红润;双肩平、宽、厚;手臂健壮,肌肉块清晰可见,手指细长;脊梁笔直,胸肌、腹肌发达,没有一丝赘肉,两腿颀长笔直,粗壮有力,极富弹跳力;一双大脚,穿45码鞋子,足弓像石拱桥。

(三)服装:平常经常是一身运动服,或者蓝白相间,或者黑底红色条纹,周身上下一尘不染,就连运动鞋的白色鞋底边线也白的不见一个泥点、水渍。头上经常带着一顶黑色带红条装饰的棒球帽。参加钢琴或黑管演出时,永远是一身白礼服,洁净的就像一块白玉。班里劳动的时候,他会换上一身牛仔服,胶底鞋,这是他专门的劳动服,不知道他放在哪里,只要老师一通知劳动,他就会像变戏法一样,瞬间改换服装。

(四)装饰物:一块机械手表,不名贵,但斧钺形的外部轮廓,极富艺术美,让人耳目一新。脖子上挂着一个小玉坠,是姥姥给他的出生礼物,他整日带着,从不离身。

(五)携带物:每天背着一个大书包——很罕见的单肩包。手上不是捧着篮球,就是抱着足球。有时候也会是一本名著——包了书皮的名著,他喜欢文学,善于写诗歌和散文,更是文学收藏爱好者。

1.从原始素材中选材,刻画人物肖像,表现我的同桌外貌英俊,招人喜爱。(100字左右)

2.从原始素材中选材,刻画人物外貌,表现我的同座干净整洁。(100字左右)

3.从原始素材中选材,刻画人物外貌,表现我的同座乐观向上。(100字左右)

4.从原始素材中选材,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我的同桌聪明睿智(可适当虚构)(100字左右)

5.从原始素材中选材,刻画人物外貌,表现我的同座喜好运动的性格(100字左右)

6.从原始素材中选材,加上适当的虚构,表现我的同座是员”福将“(1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记叙文答题及技巧

全文共 3932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主要写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记叙文答题及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方法

(一)、信息筛选类

题型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记叙文——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题型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白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来叙述,做到:准确、清楚、简洁)、抓段落中心句

题型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哪种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注意:记叙文文中议论是由某件事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所写事物的意义。

题型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首先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题型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般在原文语句附近(用文中句子或关键词语)

(二)、审美鉴赏类

对应解题技巧:

题型1、本文标题有何作用?

标题的作用:A、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B、总结文章的内容、点明主旨。

C、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D、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

题型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好处、妙处)?

此题一般有固定的套路:

1、动词生动表现人(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 的情状),表现了人(物) ……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 ……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 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题型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请说出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题有两种答题模式:

1、分析句子里面词语的表达效果;(题型2)

2、分析该句的修辞+修辞作用。(见修辞的解答)

题型4:某段在文中的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

在文章开头:

1、引出下文;

2、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

3、照应文章标题;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5、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结尾:

1、总结全文;

2、解释全文主旨;

3、照应前文;

4、照应文章标题;

5、引人深思。

题型5、请分析文中_的形象。(文中的_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技巧:提取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加工。

题型6、 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技巧:先分析描写方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1、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_的特点,突出人物_的性格(心理、品质);

2、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_的气氛,表现了_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题型7、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技巧: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_和_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事物)…… 的特点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_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紧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三)、深层理解类

对应解题技巧:

题型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技巧: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字面上的意思即本意——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的寓意——得出深层含义。

题型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技巧:找到词语在原文的位置——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词语所包含的寓意。 题型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技巧:

1、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

2、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技巧:开放性题目。

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表述合理即可。

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归纳

一、标题:标题的作用、含义

(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二、主题:概括主题、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7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根据原文分析问题。在文中找到根据,用自己的话条理清晰的概述出来。

五、分析人物形象

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

六、对写法的分析:

表达方式:(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

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

(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

(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

(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七、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人物心理描述)

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揣摩人物的思想活动,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等;二是对文章的情节或结局展开合理的推测。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来进行。对人物思想活动、语言、动作的揣摩要紧扣人物性格特点,符合情节的发展、适合语境。对文章结局的推理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关键是正确表述。

八、阅读体会:紧扣文章主旨、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感受启示题:结合原文谈认识,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

答题模式:观点+认识(道理论据)+事例(事实论据)

(2)合理想象题: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

答题模式:原文含义(作者感情)+现实生活(典型事例)+自己观点(态度)

初中记叙文答题及技巧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表达方式及作用

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2、议论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抒情

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说明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漓江情韵

全文共 202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河南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6分)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8.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

9.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

10.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2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1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1.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b不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分,效果2分,共3分)

12.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i5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_元钱。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c"形象l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九讲、写出事件的波澜下

全文共 5134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侧重写人的文章,还是侧重写事的文章,都不得少不了写事件。对于事件的叙述如果一泻无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没有情趣;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要写好情节曲折的记叙文,除了具备对客观事件的正确认识和严密清晰的表达思路以外,关键还在于写作技巧的运用在于如何组织材料。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儿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在座的由喝彩转为惊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寿桃献至亲”,大家无不拍手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吊足了众人的胃口,让人忽惊忽喜,真上一波三折,跌宕生姿。如果唐伯虎直言“福气多多,儿孙孝顺”之类,恐怕就索然无味了。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同学们要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不可不重视各种写作的兴波之法,也不可不汲取优秀文学作品的成功经验和营养。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呢?方法很多:

六、对比法

送报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晨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了,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拔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着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作法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地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七、抑扬法(褒贬法)

我的老师记性坏

“真的,我的老师记性太好了!”闲谈之际,常听到其他班的同学这样说,言语中满含赞扬的味道。然而,我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总产生一种心理反应:“可惜,教过我的老师记性却都那么坏。”这是真话,你别看我的老师有的老当益壮,远近闻名;有的年轻有为,卓有成就。然而他们的记性确实都很坏。真的,非常非常坏。

我的启蒙老师姓张,是一位20刚出头的男性公民。哦,血气方刚,多有生命力的年龄啊!可惜,有一个缺点。那是我去他家里偶然获悉的。

中秋节前一天,张老师很晚才回家,老母亲迎出来:“白面买回来了吧?”“白面?哎哟——忘了!”张老师呆立了好几分钟,才说出口,那样子似乎连“忘了”两个字也给忘了。“放了一下午假,他干什么了?白面没给我买回家,却抱回来那么多木头块子。”张奶奶埋怨地絮叨着。张老师笑笑说:“这是做教具的。”

一年以后的春天,我们换了一位新老师。女的,40多岁,姓王,性格开朗、爽快。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路上。当时张老师笑着向我介绍说:“她的记性可好啦。”我像获得了什么把柄似的,冲张老师挑战似地一笑,嘴里没说话,心里却想:“反正不会像你的记性那样坏。”然而后来呢?却叫我大失所望。

我们班有个绰号叫“万人烦”的男生,是上个年级强行派下来的“留学生”(留级生)。他最好惹是生非了,风平浪静的课堂,只要他的手脚一动,或眼睛一眨,便能搅得风起云涌。任课老师越对他严厉,他越闹得凶,简直成了一个“刀枪不入”的人。

王老师向我“私访”时,我把他的这种情况全盘托了出来,并暗示王老师,先给“万人烦”来个“下马威”,给他点颜色看看。

第一节课,王老师正在致“开场白”:“咱们虽然刚接触,但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介绍,我对大家却都了解。咱们这个班的同学一向有团结、勤奋的美德,尤其是xxx同学,爱劳动,敢于……”我的脑袋“嗡”地一声,怎么?王老师倒表扬起“万人烦”来了?这家伙还宠得了,管还管不好呢!

我急得椅子都坐不住了,然而.急也没用,王老师记性太坏,她把我说的话全忘了!再看那“万人烦”,他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样子,他不想再惹人烦了。

时光在愉快与幸福中飞快地过去了。如今,我已是—位初中生了,然而大概是命中注定吧,我现在的老师竟还是一位健忘者。你看,放学了,同学们陆续地走出校门,他却还畅游在同学们写的一篇篇作文中。天,黑了。灯,亮了。老师,又忘吃晚饭了……

八、交织法

选“A”,选“B”

又是一份标准化物理练习题,这个“标准化”的老师就是喜欢出标准化试题。好在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非A则B的练习。

其他的都已经做完了,最后一题真是伤脑筋。下课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放学到了家,我还拿不定主意;水开了,我拿着热水瓶去灌水时,还拿不定主意。A和B的盖子,把A的水倒入B中,再盖上B的盖子。忽然我有一种感觉:选B。对,选B!我把B提了起来,抛向空中。“砰”一声,我眼前一亮,A变成了茶壶,B变成了热水瓶。热水瓶在地上摔得粉碎。糟糕,这是这个月我打烂的第二个水瓶了。

妈妈冲了出来:“你看看,你看看,怎么搞的!做什么事都是马马虎虎!”“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委屈地答道。“它能自己撞到地上去?”妈妈的急性子又来了。

真受不了妈妈这种不问青红皂白就下结论的态度。我转身走出厨房,走进客厅。爸爸正在看电视,足球赛,肯定不知道厨房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也阴着脸走了进来,对爸爸说:“买个热水瓶热水瓶去,要不就没水喝了。”爸爸的回答是对电视机的一声喝彩。妈妈“啪”地把电视机关了。爸爸如狮子般咆哮起来,接着他们吵了起来,我忙溜回我的房间。

不久,妈妈冲进了我的房间:“我和你爸离婚!你愿意跟我还是跟你爸?”又是选择题!爸爸也走进来说:“你愿意跟谁?跟我还是跟你妈?说完我就走,今晚搬到单位去,明天就去办手续!”选A,还是选B?我脑子里一片混乱,忽地又呈现出重重叠影……小时候,爸爸把我扛在脖颈上,我把爸爸当马骑;冰冰的雨夜,妈妈背着我从医院出来,我直嚷着打针的屁股痛;家长会后,爸爸严肃的目光,语重心长的话语;挂钟已敲过12点,妈妈那双还在为我打毛衣而冻得红肿的手;为了第二天我上学方便,在路灯下为我修车弄得满身油污的爸爸放学回家后,坐在饭桌旁直问我“蛋汤好喝吗”的妈妈。爸爸好,妈妈也好。选A还是选B?

我没有说话。谁也没有说话。一时,房间里安静极了。

爸爸咳嗽一声,出去喝水。不久他在厨房里大声叫了起来:“谁又把热水瓶打烂了?”妈妈出去说:“还不是你的宝贝儿子!”

“说他一下,还和我顶嘴!”

“这孩子!没有水了吗?”

“哪有东西灌开水,叫你去买,你又不去。”

“你什么时候叫我?”

“刚才,你看那臭电视……”

两人的声音低了下来,听不清了。我长长地出了口气,心里轻松了许多。看来他们和好了,“战争”结束了。跟爸爸还是跟妈妈?选A还是选B?我对自己说:“我离不开爸爸,也离不开妈妈!”

第二天,老师在课堂上宣布:由于印刷错误,最后一题A、B两个答案都错了,哪个也不选。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我的家庭生活也如万花筒,有喜也有忧。但我觉得在这个家庭里,我得到了幸福和快乐。

九、剥笋法

真没想到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们在枝头唱着歌。这时,一对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四处寻找可落户的地方。

真没想到,它们竟决定在我家的房檐下做窝了,它们天天找草衔泥,忙忙碌碌,不几天,窝就搭好了。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它们飞到南方过冬去了……

那外表看起来很漂亮的燕子窝,常常引发我的好奇心:这个窝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天,终于耐不住诱惑,我找来了一个梯子,请爸爸帮助摆在房檐下。我爬上去,站在上面,向里张望,突然,从燕子窝里伸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唧唧地叫着,把我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仔细一看,竟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麻雀。真没想到,麻雀占了燕子窝!

一定是麻雀看燕子窝里很舒服,又没有主人,就强占了人家的住处。想到这儿,我不禁担心起来,明年燕子回来,到哪儿住呢?会不会发生一场燕雀大战呢?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树,吹红了花,吹醒了生命。那对可爱的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它们来到自己的窝边,不停地飞来飞去,显然已经发现自己的家被别人占了,飞了几圈后,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入的小树上,相互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我望着那对燕子,心想:燕雀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忽然,两只燕子一齐飞向蓝天,我想:大概是找它们的伙伴来帮忙!可是它们飞回来时的举动,马上否定了我的想法,因为,飞回来的燕子只有两只,而且它们的嘴里还衔着草和泥。它们要和麻雀做邻居了!

这个结局我真没想到,但我由此而想到了许多。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者”为邻居,是因为它们把原来属于自己的鸟巢不仅仅看做是自己的家,而看做是鸟类共同的家。人们如果像这对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

十、心理变化法

满分

期末考试刚一完,数学老师便每人发了一张参考答案,我向纸上扫了一遍,心里不由得得意了:满分!可惜冷不防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最后一个8分题参考答案是“17”,而我的答案却是“11”!我急了,这题我可算了几遍呀,可这“参考答案”……或许我这题计算出了小毛病。

这天下午我心如针扎,坐着站着都难受,做什么事都不顺心。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无法安定下来。

第二天我和几个同学来学校,大家叽叽喳喳围着老师看考卷,我鬼使神差拿着笔,看看一大叠试卷,双手颤抖地摸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平时那支龙飞凤舞的笔此刻如重千斤,浑身如触电一般,总觉得千万双眼睛盯着我,手不由得缩回来,“胆大些,一切会好的!”我暗暗给自己壮胆,此刻想到自己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的,这次可不能考砸,本来考完后想自己可得满分回家向父母报喜。以前我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努力获得过满分,数学是我最得意的一门功课。可是不能……

“胆大些”我暗暗地又一次对自己说,那狂跳的心使我失去了理智,“改”……这时我心里千万次重复的只有一个字,终于从口袋里拔出那只颤抖的、冒着冷汗的手……我也不知自己是怎样改的,这一瞬间简直比一世纪还长,我舒了一口气,像得到高级享受似的,那不到2毫米的横线可使我得百分,我匆匆地将卷子塞进一大叠试卷中,只觉得背上粘乎乎地出了一身汗。

报分数的那一天,数学老师一进教室就说:“参考答案的最后一题答案17印错了,应为11。一句话听得我天昏地暗,眼前一片恍惚,什么也看不见,眼前一个大红叉……这时的我欲哭无泪,自己吃了自己的哑巴亏。

“下面报分数,李彦100……”这是怎么回事?我匆忙拿起刚发下来的试卷,怎么那横线竟没有画明显,这时,我开始庆幸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生活让我饱尝了酸甜苦辣。

可事后的今天,我觉得那个满分总还欠着点什么。

最后我强调两点:

一、写作方法在行文中常常是综合运用的,那样更容易使文章写出波澜。

二、各种艺术手法都源于生活,叙事之所以有波澜,有曲折,不仅是为了扣住读者的心弦,更主要的是由文章所要反映的客观对象——生活事件或人物性格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所决定的,我们对于文章的曲折生动性的追求,也要以如何有助于达到作品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为依据,切不可单纯为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故作惊人之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应聘

全文共 183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宁波

(一)应聘(13分)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7.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8.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⑴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⑵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9.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3分)

A.被录取的是母亲B.儿子没被录取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10.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3分)

7.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⑥替儿子回答问题

(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8.⑴“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⑵“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9.选择A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着手。选择B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3分,选择A项得1分,理由2分;选择B项得1分,理由1分;选择C项,能自圆其说得1分)

10.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3分,观点1分,理由阐述2分,意思符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南充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王小玲

①一只翩然而至的蝶凝止于我的肩头。

②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清香的立于我的颈项之侧。那里,是我最钟爱的开满淡紫蝴蝶兰旗袍左肩上含苞待放的一朵。

③轻轻侧过脸,与一只蝶对视,与一朵花的灵魂对视。

④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分明是一颗美到极致的精魂——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我的目光也A(灼伤、灼痛)。

⑤那一袭紫黑的蝶衣,是上好的丝绸的质感,晕着点点的黄,若隐若现,不可碰触,不敢碰触。那般的高贵神秘那般的典雅脱俗。

⑥破茧,是为了寻找生命的花朵,用一身的美丽,用一生的痴情,短暂的生命不曾放弃过。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美,为了寻找美,为了展示美。

⑦因为美,而成为永恒,成为人们美的幻想和寄托。

⑧最美的梦境是蝴蝶梦;最美的纽扣叫蝴蝶扣;最美的戏服称做蝶衣;最美的舞姿喻为蝶翩跹;最美的爱情是化蝶而去的梁祝……

⑨那么是谁,安排我在阳光的花影间与一只蝶相遇,让我灵魂的尖端随蝶的纤纤细足舞出春天的芬芳?

⑩你从哪里来?你又到哪里去?为着怎样一段生命的轨迹,在这一刻,神奇的静栖于我的肩头?

静是禅。

净是禅。

仿佛冥冥命运中赐予我一瞬得天独宠的美丽,让我的心静在蝶翼的翩然中,让我的魂净在蝶衣的绮梦中;使我的生命经的住岁月最苛刻的吟读,让我在清晨花瓣的露珠上B(构筑、构造)水晶的房屋,安置我们的芳香的邂逅。

不期而遇的蝶啊。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我将以心为桥,走进春天的脉络,将一朵最美的花融入生命。

由此住进幸福的春天,永远的春天。

8、结合文意,在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A()B()

9、“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为什么“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2分)

答:

10选文中第⑧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

答:

11、选文??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为什么单独成段?(2分)

答:

12、赏析加点词的妙处。(2分)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赏析:

13、选文中“我”只是“与一只蝶不期而遇”吗?想一想,“我”实际上遇到的是什么?(2分)

答:

14、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2分)

答:

8、A:灼痛B:构筑(2分)

9、因为这“是一颗美到极致的精魂——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我的目光也灼痛”。(意近即可)(2分)

10、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蝴蝶的美,抒发对蝶的喜爱之情。(2分)

11、过渡(承上启下);为了强调蝶带给“我”的独特的感受。(意近即可)(2分)

12、用“萌动”“潮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蝶带给“我”的那种含苞欲放、生机蓬勃、春机无限的无穷的美的遐想,表达了“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意近即可)(2分)

13、不只是;(1分)“我”实际上遇到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或“一颗美到极致的精魂”)。(意近即可)(1分)

14、提示: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把生活中的美融入生命,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追求幸福的美好人生,追求永恒的美。(贴近文意,围绕“追求美”,意近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生活的真谛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阅读下文,完成6—8题。(10分)

生活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可惜?”“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你真的这么想?”“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一句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6.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生活的真谛”“幸福的源泉”指的是什么?(2分)

7、结合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守墓人觉得夫人寄钱买花是“可惜”的,他认为怎样才“不可惜”呢?(2分)

(2)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8.这篇小小说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单的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盲道上的爱

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哈尔滨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闲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竞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g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5.(2分)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16.(4分)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17.(3分)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18.(3分)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9.(2分)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15.(2分)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16.(4分)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17.(3分)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

18.(3分)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19.(2分)一种是母爱,一种是正常人对盲人(残疾人)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萧萧池塘暮

全文共 229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萧萧池塘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

(陈志宏/文,有删改。)

【注释】①田畈(fàn):田地。②罱(lǎn)塘:意思是用农具将塘里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出来。

13.本文作者按照_____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_____的特点。(4分)

14.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15.作者曾经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面对迟暮的池塘,作者有哪几方面的“痛苦”?(6分)

16.作者忆过去的池塘,看今天的“池塘”,想未来的“池塘”,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4分)

13.第一空:季节(或时间,或四季,或春夏秋冬)

第二空:鲜活(或充满活力,或充满快乐)

14.【示例1】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示例2】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15.答案要点:

(1)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生态的恶化。

(2)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永远失去了。

(3)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古典乡村之美永远逝去了。

16.答案要点:

(1)关注环境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生存的家园。

(2)关注保护美好事物的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事物。

(3)关注发展和传承的问题,提醒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比正路还长的巷子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枣庄

比正路还长的巷子

柯裕棻

有时候,走着走着,离了扰攘的正路,踏上一条没名没姓的、比正路还长的巷子,那个又惊奇又迷惘的感觉,多么像人生啊。

走进长巷子里,两侧的房子低首敛眉,没有大马路上的高楼那样霸气,在这以人的尺度打造出来的屋檐底下,活动的幅度小些,说话的派头小些,那气味也浓密些,生活的气味,水沟的、铁锈的气味,午饭剩余的油腻味,亦步亦趋跟着,如同一只熟识的狗。洼坑里隔夜的雨水,像一段委屈的心事,泪汪汪闷坏了,阴着脸,映着来人,踩着了它,就回溅你一脚的怨意。

城市里的长巷实在没办法安心走,红砖道宽仅仅几尺,有些地方有高低不齐的骑楼,忽上忽下,怎么走都是颠沛流离,心里很不舒坦。有些地方连骑楼或红砖道都没有,只身走在上面,慌慌的,没有归属,像是离乡背井的人,走在不属于自己的城。

如果在冬夜,一个人走在两侧大门紧闭的长巷子里,有时候会有进京赶考的书生赶路的心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却不断被后方来车的车灯打扰,那种灯的亮度非常恼人,在人的心里投下一道慌乱的影子,走几步路就得频频回首,躲闪,这种惊扰无奈的程度,犹如一段挥之不去的往事,化成了鬼魅,准备重返噬人。

至于乡下的长巷,真的很狭窄,车子很少进去,少了车,就多了从容,乡下的路是随意铺下的,从房子铺到田边,从大马路铺到菜园,聚落密了,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了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一样还是水田跟菜圃,但中间的转折出乎意料的多,如同这一村百年的兴衰。

我曾经拜访过住在台南乡下的朋友,他们门前是一条很长的巷子,仿佛从郑成功之后,这一村的人便开始增建巷子的长度,以此做史。巷子尾是一畦菜圃,黄色的油菜花,踱步的鸡,巷子两旁人家的围篱是扶桑花和紫藤。在巷子的尾端,照例只有蛙鸣、狗吠、炊烟。

午后四点我们蹲坐在阳光倾斜的骑楼下,朋友端出一盘红草莓,一包紫菱角,搁在地上。

鸡群走过。

邻居老太太佝偻行过。

蝴蝶飞过。

苍蝇来过。

猫影子飘过。

千百个念头闪过。

没有一辆车经过。

那是一条很长的巷子,时间行走其中,百转千回失去了影子,因此看上去不存在。我们坐在那儿看它,彷彿看见人生。

17.第二段中加点的“亦步亦趋”喻指一味模仿别人,请写出两个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2分)

18.朱自清《春》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此句运用的感觉摹写与下列哪一句相同?(2分)()

A.在巷子的尾端,照例只有蛙鸣、狗吠、炊烟。

B.午后四点我们蹲坐在阳光倾斜的骑楼下。

C.阴着脸,映着来人,踩着了它,就回溅你一脚的怨意。

D.水沟的、铁锈的气味,午饭剩余的油腻味,亦步亦趋跟着。

19.“只身走在上面,慌慌的,没有归属,像是离乡背井的人,走在不属于自己的城。”这几句所表现的乡愁情感与下列诗句哪一个最接近?(2分)()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如梦令》)

C.如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江雪》)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终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20.从全文看,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为何会将长巷比喻为人生?(3分)

21.文中运用了许多新奇的比喻,令人惊奇。从文中找出一句并加以赏析。(3分)

句子:

赏析:

22.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使用了下面一组排列性的文句。请结合上下文,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任选一角度进行赏析。(3分)

鸡群走过。

邻居老太太佝偻行过。

蝴蝶飞过。

苍蝇来过。

猫影子飘过。

千百个念头闪过。

没有一辆车经过。

赏析:

17.参考示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生搬硬套等(共2分。每写对一成语得1分)

18.D(2分)

19.A(2分)

20.借对长巷的描摹来展开作者对于人生的体会与思考。因为长巷里曲折多变,宛如人生。(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示例:

句子:“生活的气味,水沟的、铁锈的气味,午饭剩余的油腻味,亦步亦趋跟着,如同一只熟识的狗。”

赏析: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味道,用具体可见的狗的跟随来比方,这种写法十分特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气味在小巷里弥漫的状态。

(共3分。句子1分,赏析2分。所找比喻语句准确,能正确指出本体、喻体,比喻的效果赏析恰当即可)

22.作者运用了七个白描式的生活剪影,连缀在一起,画面充满动态美感,呈现出了乡下午后巷子里的悠闲生活光景。(或“七幅画面有实景和虚境,或具体或抽象;影像变化丰富,如电影镜头般的动态和跳跃;语言轻盈,节奏轻快,充满音乐性,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等)

(共3分。能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品析,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

全文共 444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母亲节的到来,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可以书写一篇作文进行表达。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1)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正如这首歌所唱,母亲是赋予我们生命的人,她哺育我,抚养我,教我任何事,但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

一天,我的母亲由于嗓子有点不舒服而生病了,我劝她不要上班了,她却对我说:“没事的,如果我不去……咳嗽声,那……其他的人就要……更忙了。”“可你的身体……”母亲挥挥手打断了我,于是便去单位了,我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突然有点心疼了,生病了还要坚持上班,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鼻子有点酸。

在这一个上午的时间里,我总想着母亲的身体会不会吃不消,因为她是做财务的,忙起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于是快到吃午饭的时候,我先去母亲单位瞧瞧,看见他正忙着登账与计算每笔收支,桌子上一大堆发票和材料,她的同事也忙得不可开交,还有客户在排队等候交钱,我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大人繁忙的事物,忙碌的他们。记忆中,没觉得母亲有这么忙,一直以为财务很简单,没想到这么忙,我便等母亲闲暇之余问她:“为什么现在比之前忙了很多呢?”母亲说:“做财务本身就是一份心细的工作,必须谨慎,仔细再仔细,就像你平时学习,不能马虎,做每题仔细认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对客户认真负责,为他们的公司带来经济利益而且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就像你们学习得到老师的肯定,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点着头回答到:“我懂了,以后我也会仔细认真。”我看着满桌子的发票和材料,还有客户,我真心疼母亲。

看着她每天这么忙碌的工作,肯定也是为了我,为了我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为了我能有良好的教育,母亲愿意付出一切,真是伟大!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2)

会有一天,换我来守护你。

太阳高照,天上的很白很软,不掺一丝杂质。背着一个酷酷的黑色包包,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串烤肉,嘴里咬着根棒棒糖,潇洒地走在大街上。不一会儿又钻进一家服装店狂扫一顿。走累了,跑进一家咖啡厅,悠闲地喝着咖啡,微眯着眼,享受惬意的时光。毫不在乎地花着口袋中的“毛爷爷”。

吃了晚饭才回家。打开家门。原来妈妈还没回家呢,还好我吃过了晚饭。放下今天的战利品,拿起电脑玩了起来…

墙上的挂钟满不经心地扫着。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时针指到十了。妈妈终于回来了。

满不在乎地问:“妈妈你吃饭了吗?”

“还没,我煮东西,你一起吃吧”说着又进厨房忙活起来。

“不用了,我吃过了”,我挥了挥手“我去睡觉了”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看了下手机,十二点了,隔壁房间似乎还有声响。渐渐地我睡熟了。一夜好眠。

被刺眼的阳光照醒了,看了下时间,才六点半。我起身想去端杯水,却发现妈妈提着饭盒刚要出门,“你起床了?厨房里有饭去吃吧,妈妈去上班了。”

直到门关了,我才蹲了下来,泪,不停流着,打湿了衣襟,也打动了心。

一种复杂的心情在心里徘徊,有内疚,内疚自己乱挥霍;有心疼,心疼妈妈的辛苦;更有一种暖暖的情愫,那是感受母爱的动容……

母亲,母,可以是每,海;是每天用大海般的广阔胸怀包容你的人;亲,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这便是我的母亲…

我不想说明母亲的职业,因为这不重要,母亲就是母亲,这点永远不会变。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3)

如果把母亲比喻成一片荷叶,那么我就是荷叶下庇护的莲花,慢慢成长;如果把母亲比喻成一片天空,那么我就是天空中飞翔的雏鹰,随风翱翔;如果母亲比喻成一座高山,那么我便是高山上的一颗小树,日夜茁壮……

我的母亲老了,白发密布,皱纹丛生,作为儿子的我有些心酸,因为这毕竟是因为子女而长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不像奶奶在我一出生就是老的,而是在我的印象里慢慢变老。岁月不饶人,就到了现在这样子。但我依然记着点点滴滴。

我的母亲是慈爱的。从小,我犯了错,母亲不像其他妈妈一样母老虎上身,而是教育我。记得我7岁那年,我在厅里玩,不小心一别到饭桌上,正好把母亲煮好的菜倒了,不堪想象,接下来绝对是痛骂。而错了——母亲不但没有骂我,还笑起来:“看你的样子,快,捡干净,下次别犯这样的错误了,懂了没有?”……这件事,如今还在我心里封存,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在我心里确是一位母亲慈爱的大事。

我的母亲还是是坚强的。我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所以,一直是母亲带大的我。而在我小时候身体出现了疾病,要去县城医治。那时父亲也回来了,给我看病,到县城动了手术。那段时间,全家的生活几乎是黑暗的,尤其是母亲,每日滚滚泪珠往下掉,为我忙上忙下,喂饭伺水。我看见母亲那时的头发忽夜间白了许多,脸色苍白,身子瘦得像一张纸,也不忍流泪。都怪我这病。不过是母亲的坚强撑过了去,不屈服于病魔,为我加油,不管多累,也为孩子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

现在母亲老了,也是我为她服务了。不管再艰难,我都要好好学习,带着母亲的这份骄傲生活,带着母亲这份勇敢不息。

我爱你,我的母亲。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4)

我很佩服我的母亲。

母亲看上去很年轻,经常有人说我们是姐妹,我就揭穿她,并指出她已经四十多了,总有人一脸的不可置信。但事实的确如此,母亲有时会装作要来打我,或者作出生气的样子,我有段时间倒是以此为乐。但有时,倒是真像姐妹,一起跟父亲开个玩笑,去捉弄他;做完坏事,又一起在那里笑;或是聊着天又互损对方……

母亲又像是良师,指引着我,教导着我。母亲很喜欢看书,家中书极多,仍时不时要去趟图书馆或书店,对我的影响也不小。母亲经常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博学,很典雅,单单在饭桌上,像“和别人碰杯时要比别人低”,“不要夹别人面前的菜”等等一系列的小事也要我注意。而之前看《成吉思汗》电视剧时,我很讨厌里面的额里真妃,母亲说她摆那么大架子,是因为除了她那个身份,她没有任何足以让她炫耀的东西,所有没有作为却有虚荣心的人都会。平时母亲读的那些书,我不大看得懂,但是当她说出关于那些书的言论,却都觉得很厉害。

母亲似乎很向往出家的生活,她很享受宁静的生活,可以好好的读书、写字;又喜欢着西藏,喜欢布达拉宫,喜欢仓央嘉措,以及他写的那些诗。她也很喜欢水培植物,家中有无数绿萝,花瓶永远插着花。开车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看海,也不惜绕远路,去海边走走;喜欢三毛和张爱玲,家中,她们的书占据了极大位置,也喜欢一些科幻的书:《未来简史》、《三体》……

她对于出去玩这件事是乐此不疲的,即使当天早上的生意可以赚一大笔钱。她很不喜欢做饭,所以全由父亲来担任大厨;又因为父亲经常出差,有时也会像小女生一样,撒个娇,抱怨一下。

我觉得母亲很幸运,也很幸福。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5)

我的妈妈有着一头干练的短发,那干黄的皮肤上布满雀斑,她总是戴着一幅黑框眼镜,不太高的个儿,但她在我心里总是像巨人一样。

在我眼里,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女强人,身上有很多光环,办公、干事的效率总是那么高。在她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为了干好工作,她总是忙到深夜,可是第二天一早,她又精神饱满地继续工作。

我有时候会抱怨,对于妈妈痴迷于工作不管我,甚至还向她咆哮过:你给工作当妈去吧!直到那一天……

那天,妈妈又在加班,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根本没有注意到手机没电关机了。晚上八点多钟,走廊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听起来有些急躁,是妈妈,妈妈进了家门,嘴里喊着我的名字,我急忙跑出房间,我看见妈妈的额头上布满汗珠,平时脸上的光彩没有了,脸上只有焦急,明亮的灯光下,我第一次觉得妈妈额上有那么多的皱纹,眼角的鱼尾纹也是清晰可见,十三年了,我第一次觉得——妈妈老了。妈妈带着点儿怪罪的语气对我说:“你这孩子,干啥呢,电话无法接通可把妈妈急死了!”那一刻,我的眼圈湿润了。

后来,我仔细回想了,发现妈妈给与我的爱还是很多的,只要有时间,她就会给我做一顿丰盛的饭菜,陪我玩、听我讲学校的事,而我不去体谅妈妈的忙和辛苦,还怪怨她。妈妈也是一个女人,她哪里还有那么高大,她也渴望爱,她也会变老。我相信,她现在忙,也是为了给我最好的条件,给我最好的生活,想到这儿,我又流泪了,妈妈她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无怨言地照顾我,包容着我的任性,包容着我有时的无厘头胡发脾气,她将无私的爱奉献给我,我有一个这么棒的妈妈,我真的好幸福好幸福啊!

现在,我想向我的妈妈说一句迟来的对不起和妈妈,我爱你!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6)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的确,我就想一块宝,在妈妈的呵护和陪伴下慢慢成长!

有一天,妈妈有事出去了,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于是,我就叫了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到我家来玩。在我这个淘气包的带领下,干干净净的家里不一会儿就被我们弄乱了,地板被我们弄的很脏。几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一进门,看见我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的,就把我叫过来问:“怎么我出去这么一会儿,你就把家里弄得这么脏?”我说:“我一个人在家不好玩,就把其他小朋友叫到家里来玩。然后就弄脏了!妈妈,我错了,对不起……”妈妈拿我没办法,就开始搞起卫生来。她一会儿收拾东西,一会儿扫地、拖地。没多久就把家里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了!

妈妈不仅爱干净,还爱关心我的学习。有一次,放学回家了,我准备写作业,妈妈就叫住我说:‘’慧慧啊,你要把字写好嘞。“我一边想一边做,过了几十分钟,我的作业做的差不多了,只有几个不会写的题目了。于是,我就拿出小卡片来玩。妈妈听见我玩卡片的声音就走了过来,问我:“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结结巴巴的说:“还……还没有,还有……还有几个不会……不会做的题目。”然后,妈妈就把我的卡片没收了。接着,她又把我不会写的题目告诉我写完,把前面的题目写错了的给我纠正过来。

这就是我又爱干净,又爱关心我学习的好妈妈!

母亲对我的爱的记叙文(篇7)

我的妈妈长得挺好看,她最喜欢扎丸子头,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笑起来很温和,我妈妈的趣事可多了。

我的妈妈是个”健忘症”妈妈,她经常忘记事,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到家门口,她才说钥匙忘带了,我们又得气喘吁吁的跑到爸爸公司拿钥匙。还有我和妈妈一起背的古诗,明明今天大家都背熟了,第二天我问妈妈,妈妈说她忘了,我都还能倒背如流呢!我可真倒霉,遇上了这么个记性不好的妈妈,不过没办法呀,我只能再给妈妈读几遍,让她把诗给记住。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游泳馆游泳,游完回到家里,妈妈才说把我的泳衣给忘在游泳馆了。我气的直跺脚,妈妈一脸惭愧,低着头很难过,原来大人做错了事也像个孩子一样。唉,我只好原谅了她,心想以后这些事我还是尽量自己记住吧……

我的妈妈是个巧手妈妈,她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她会用粘土捏各种不同的东西。她捏过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比如胖乎乎的小熊,美丽高贵的仙鹤,黄黄的小鸭子……还捏过植物:比如厚厚的多肉,五颜六色的花,可爱的小蘑菇……除了这些她还会捏人物呢,动画片里的苏菲亚,三国里的诸葛亮她都捏过。她还捏了两个她自己,一个是用超轻粘土做的,一个是用软陶做的,两个我都很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帅气的诸葛亮,他拿着鹅毛扇,风度翩翩,一脸智慧,是我的偶像。

我喜欢妈妈做的粘土,更喜欢我的妈妈,所以她做的东西我都会好好的保存起来,我长大了也要永远保护好我这个记性不好的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那年冬天好大雪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南宁

六、现代阅读(共14分)

那年冬天好大雪

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出来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去要。他开着轿车出去了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我们只管等,这种情况见多了,除了等我们想不到别的办法。

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胡小兵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在这冰冷的城市、冰凉的大楼里,要是没有一口酒,我怕自己会冻僵。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⑤“怎么弄的?”我问。

⑥“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本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胡小兵通红的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五百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一千的。我怎么凑也得凑够一千块。”

⑦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

⑧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给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⑨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的。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的嚷嚷,而是把注意力都送给了我和胡小兵。那时,屋内寂静无比,楼外是北风疯狂的尖唳。

⑩我顿时感到尴尬万分。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足无措,夺过酒瓶一气喝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短文

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达州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1题。(12分)

【甲文】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7.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答:

(2)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答:

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答: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9.【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2分)

答: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2分)

答:

10.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11.【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句。我的理解是

7.(2分)

(1)(1分)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文中是说行道树离开了森林来到充满烟尘的城市,生活条件,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2)(1分)“吻”是拟人手法,写露水停留时间之短,反衬榆树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8.(4分)

(1)(2分)为城市充满烟尘,市民习惯于污浊,不珍惜清新空气,自己仅仅成为城市的一种装饰而悲凉。

(2)(2分)榆树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

9.(2分)注:若两个小题都答,只评第(1)题。

(1)(2分)不矛盾。它忧愁的是市民早已习惯污浊,不重视环境的洁净;它快乐的是自己能忍受寂寞,迎接太阳,制造清新空气。表现他们的奉献精神。

(2)(2分)榆树生长环境极为恶劣,却能忍受苦痛,顽强生长;老人儿子病死,媳妇改嫁,独自拉扯孙子孙女,生活艰难,十八年才能翻修房屋。两者都遭遇艰难,但都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境遇和精神极其相似,所以如此说。

10.(2分)D

11.(2分)任选其中一句即可。

示例:第一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就是神圣的事业。邓稼先从美国学成归来,放弃了优厚的生活条件,去艰苦的戈壁,无私奉献,为祖国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一种幸福和深沉的表现。

第二句:贝多芬盛年耳聋,遭遇了很大打击,可他同命运顽强抗争,创作了不朽的音乐作品,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就能逐步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广东

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美]凯瑟琳·比恩洪帆译

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我搞不懂他的这种追星行为。

“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这些天来,我俩正为了这个“碎南瓜”乐队闹得不开心。

安东尼跟我说好话,央求我,我全都置若罔闻。看到我不为所动,他一屁股坐下来,把脸扭到了一边。

“你到哪儿去买?”我没好气地说,“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那我就自己做,但你要借钱给我。”

“忘了它吧,儿子。这辈子你大概就只穿一次。”我断然拒绝。

但是,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然而,我最终还是近乎顽固地拒绝了。

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安东尼提着一个白色的大包走进家门,看着他把那个大包扔到桌子上,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了。“一米布6美元98美分,”他嘻嘻笑着说,“我向朋友借的钱。”原来,安东尼不但买了布料,连做衣服所需要的别针、纸样、衬布、拉链等也全都买齐了。“妈妈,现在,我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安东尼13岁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教过他缝纫,那时,我还是他心中的偶像。学会缝纫后,他自己亲手缝制过一条当时流行的裤子。

“你只需要告诉我怎样开始就行了,妈妈。”他的眼睛盯着我。

我暗暗叹了一口气,不情愿地在旧餐桌上铺开了那块闪闪发亮的银色布料,然后,我们一起摊开那几张纸样。“我想把拉链露在外面,不要盖边。”他说。

“这个我可不会做。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安东尼耸耸肩,自己就做起来了,而且速度还不慢。第二天中午,他就开始缝裤兜了。看着他低头忙碌的样子,一丝温柔悄悄地潜入我那赌气的心。我不由自主地给他指导,参与缝制。安东尼抬起头,我们相视一笑。我讲起一些往事:有一天你玩得太累了,在饭桌上睡着了,一头把脸扎进了意大利面条里;3岁时,你卖了收集来的木瓦片赚了你的第一个一美元……安东尼听了大笑起来。

一针一线,把布料缝成了裤子,也把“碎南瓜”乐队的崇拜者和他爱管闲事的老妈的心重新连在了一起,把我们处于边缘的关系再次缝紧。四天时间,我们紧张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修复。

安东尼在周末前就穿上了那条银色的裤子,他没有只穿一次,而是经常穿。他的几个朋友也很喜欢这条裤子,纷纷拿钱给我,要我帮他们做。“那是安东尼自己做的。”我自豪地告诉他们。

以后的日子里,虽然安东尼还会惹我生气,但每当我想起和安东尼在旧餐桌上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心里很快就会原谅他。

(选自《齐鲁晚报》2010年4月12日,有删改)

13.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母亲对安东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口口——口口——口口

14.文章多处为母亲修复母子关系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15.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4分)

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133拒绝(反对)——理解(支持)——自豪

144①“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表明母亲为是否答应儿子的

要求而犹豫。②“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了。”“输掉这场战争”,

暗示母亲对儿子的固执感到无奈,产生了动摇。③“我暗暗叹了一口气,

不情愿地在旧餐桌上铺开了那块闪闪发亮的银色布料。”叹气和铺开布

料,表明母亲在行动上已开始让步。④“一丝温柔悄悄地潜入我那赌气

的心。…‘悄悄地潜入”,表明母亲逐渐包容、理解安东尼。(找对一处1

分,分祈1分)

154安东尼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他自立、热情、冲动。(2分)

他的自立和热情值得肯定。然而,他追星狂热,过于冲动、固执,不可

取。(2分)

164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暗示母子关系的修复;引起读者的想象,含蓄地表

达了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共享美好时光这一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惜春小札

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潍坊

惜春小札

李国文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儿地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无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缕、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牡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的缠绵的春天、撩人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并不存在的。“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而在北方,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春天里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但知春亭是否“知春”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兴奋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不过名为烟雨楼,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烟雨”二字,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高寒地带,只在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因此,捉住春天,把握春天,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虽然李商隐告诫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唤醒心灵的季节,是情感萌发的季节,也是思绪涌动的季节,更是人的生命力勃兴旺盛的季节。

人的生物钟,如果能够耳闻的话,可以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响动的准是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之声。甚至血管里跳动着的激流,也会蕴含着前所未有力量。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也有其春华秋实的生命过程。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然而,一生中的这个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

使你的青春放出光华,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

(选自《中华美文》,有改动)

14.根据诗歌的特点判断。“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与文中的哪句出于同

一首诗,简要说明理由。(2分)

15.(1)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点?(2分)

(2)作者将二者对比有何用意?(2分)

16.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17.(1)文章在结构上是怎样将描述自然和表达哲理结合起来的?(2分)

(2)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写作启示?(2分)

14.“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句前为“寻春不见春”,后为归来蓦然发现春已藏于枝头,意义连贯;韵脚为“春、云、分”。

15.(1)江南的春天更典型,在四季的变换中有明显的过渡,有着缠绵、撩人的特点;北方的春天在一年四季中过渡不明显,不典型,时间太短促,匆匆而过。(2)意在突出北方春天的短促。

16.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春天的“神来之力”,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惜春”的感情。

17.(1)作者通过比较表现了自然春天的特点后,引出“人类的春天效应”,劝人惜春;进而由“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开始,从春之人类转向人的青春,表达了“青春不会久驻,要珍惜青春”的主题。(2)示例:①要细心观察自然和生活,思考有深度。②要善于联想和想像。③表达要有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时间在头发里行走

全文共 2473 字

+ 加入清单

莆田

时间头发里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放纵地提着灯笼在白雪地上玩个尽兴,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它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的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手表里的时间总给我们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时间就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着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这样,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再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

现在,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侯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增添的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又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情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选自《中外文摘》2011年第07期,有删改)

11、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请根据文意,填写下表。(8分)

人生阶段时间的表现对时间的认识或感情

童年挂钟严厉而又古板温情

初中①_________________鬼鬼祟祟少了气势,没有了威严

后来栖身于项链、台历、计算机、手机……②_________________

十几年前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③_________________

现在④_________________心中的木兰溪是蓝的

12、“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一句中,两个“行走”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分)

13、“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这个比喻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本文,相信你对时间有更深刻的认识。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不能抄原文,不少于4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手表(2)匆匆(3)悄悄,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4)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12、活着流逝

13、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间是严厉而又古板的,突出了时间的公正威严,令人敬畏。

14、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惜时如金,不懈奋斗,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从而延展生命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一枚大头针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恩施

(一)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按要求回答问题(13分)

一枚大头针

汪志

陈刚是一家私营脱水蔬菜厂的老板,公司80%以上的产品出口。这天,他接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紧急电话,说有一个外商准备在全市的私营脱水蔬菜厂中选择一家重点投资,这几天就来考察。另外,会长告诉他,近期国际市场对脱水蔬菜需求量大,叫他加大生产数量。

陈刚马上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这几天质量方面千万不能出纰漏,一定要争取到外商的投资合作。”可会后不到一个小时,包装车间主任就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说一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发现别在护袖上的一枚大头针不见了,可能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的蔬菜中。陈刚慌了,赶紧跑到包装车间。那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刚才被车间主任训斥后正在不停地哭泣,见陈刚来了忙赔不是:“老板,这完全是我的错,可以扣我的工资,但千万不要开除我。我一家老小还等着我的工资呢!”

陈刚问:“你确定那枚大头针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中而不是别处?”朱凤点点头。

“不开除你?想得倒美,赶快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旁的车间主任嚷起来。陈刚望了一下朱凤:“那枚大头针掉进去的事别人知道吗?”朱凤摇摇头。陈刚又问:“那你为什么不隐瞒而立即报告了呢?”朱凤哭哭啼啼地说:“我想,不能误了外商投资的大事啊!”

陈刚一挥手,立即通知全线停机,从正在包装的半成品和上千件成品脱水蔬菜中寻找那枚大头针。车间主任连忙摆手:“老板,这至少要一天时间啊。我们的损失得多大啊——不就是一枚大头针吗?”

谁知陈刚大吼一声,指着车间主任骂道:“你胡说!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被解聘了,赶快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退工手续。”他对着哭泣的朱凤说:“从现在起,你行使车间主任一职,另外奖你5000元。”

什么?朱凤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不仅没受到任何处罚,还升官得奖金?一时全厂议论纷纷,但绝大多数员工站在陈刚的一边。

可经过一天的寻找,哪有那枚大头针的影子。尽管如此,陈刚还是封存了那些半成品和成品,组织人员继续寻找。

第二天,会长领着一个老太太来到陈刚的办公室,一进门,会长就笑眯眯地告诉陈刚,外商已经选择了你们作为合作伙伴。陈刚一愣——人家外商还没来考察呢。会长哈哈大笑起来:“已经考察过了,就是昨天发生的那起大头针事件。”他一指那个老太太:“这就是外商萨莎女士。”

萨莎女士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到陈刚的手里,竖起大拇指用熟练的汉语说道:“你是我们最信任的合作伙伴。”陈刚接过那张纸一看,原来是昨天解聘那个车间主任、提拔和奖励朱凤后张贴在公告栏上的那张公告。

原来,萨莎女士一到陈刚的脱水蔬菜厂,就听到员工们议论纷纷,继而看到那张公告,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最终,选择陈刚作为她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至于那枚大头针,两天后最终在一件成品中被找到,被封存的所有半成品和成品也顺利“解冻”。

(选自2011年3月27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9.这篇小小说围绕“一枚大头针”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0.当听说大头针可能掉进半成品或成品脱水蔬菜中后,车间主任是“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陈刚是“赶紧跑到包装车间”,请分析“闯”、“跑”的表达效果。

11.朱凤冒着被扣工资甚至被解聘的风险,报告自己不慎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12.车间主任担心停机寻找丢失的大头针损失太大,应该是为企业利益着想,陈刚为什么还

要解聘他?

13.萨莎女士为什么会选定陈刚作为“最信任的合作伙伴”?

(一)小小说(13分)

9.(3分)⑴车间主任报告一名女员工护袖上的大头针可能掉进了脱水蔬菜中(0.5分);⑵陈刚到车间调查处理“大头针事件”(1分);⑶萨莎女士暗中考察,最终选定陈刚为合作伙伴(1分);⑷两天后,在一件脱水蔬菜成品中找到了那枚大头针(0.5分)。

10.(2分)“闯”说明车间主任感到事关重大,应立即报告(1分);“跑”说明陈刚认为事关大局,要立即处理(1分)。

11.(2分)⑴为人诚实,不隐瞒自己的失误(1分);⑵有大局意识,不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企业吸引外商投资的大事(1分)。

12.(3分)车间主任虽然是为企业利益着想(0.5分),但是他忽视了食品安全,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2分),所以陈刚解聘了他(0.5分)。

13.(3分)⑴萨莎女士通过“大头针事件”(1分),看出陈刚是一个讲诚信、重质量、有远见的企业领导,所以选择了他(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杂志风波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舟山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4题。

(一)杂志风波(16分)

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

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家。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说完又去接。

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

“没有。”

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这就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我安慰道。

“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

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

送走郝奶奶,想到他吃不到我做的鱼,我难过得要哭了。

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

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看看有没有我的《家庭》?”

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

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怎么了?”

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

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

“那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

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作者梅贻涵)

7.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4分)

起因经过结果

8.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9.下面的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4分)

(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10.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4分)

(一)(16分)

7.经过: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

结果:“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奶奶,导致误会更深。

8.(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刘爷爷看“我”和邮箱时异样的情状,从而表现刘爷爷对“我”的怀疑(不信任)。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神态描写),逼真地描写出“我”突然被刘爷爷的话揭到短处时的神情,表现出“我”的伤心、痛苦、无奈。

9.(1)郝奶奶怀疑这本书不是“我”订的,她认为“我”是个地位低下的人,不可能有这么高雅的爱好。

(2)你以前犯过错误“进去”过了,不能再犯错误了。

10.参考示例:对“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误解甚至伤害,我们应该学会冷静面对,正确处理,尤其不能自暴自弃,要相信别人最终会理解自己的。

对“郝奶奶”们:对待犯过错误的人,不要采取怀疑、鄙视的态度,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要相信别人能改过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指导:记叙文的九种起始方式

全文共 3475 字

+ 加入清单

2021中考写作指导记叙文的九种起始方式

——用独特的起始形式,引导笔下的故事闪亮登场

好的文章要想让读者感兴趣,首先要保证我们讲的,是别人未曾听说的新故事,其次就是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始这个故事。

有哪些起始形式,会让读者感兴趣呢?

一.

这种开头形式,直白地说,就是抛开故事的开端,从故事中间的某个点写起。作者运用进行时态,开门见山地直接描绘某个人物,以某种独特的行为和状态,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干什么。

这个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在描绘特定环境和人物行为过程中,暗藏当时的时间和地点。

例如:

穿过小区,越过欣荣路,拐上武昌街,远远望见大元诊所的门开着,七十多岁的吴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颗紧张得几乎要崩裂的心终于稍稍放松了几分。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竟一口气跑出了四站地,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至于身边翻涌的滚滚热浪,以及一路上那些奇异不解的眼神,她似乎全然不知。

这段文字,作者抛开故事的起始阶段,直接描绘吴妈向大元诊所奔跑的场景。独特的行为状态:七十多岁的老人,焦急、不顾一切地狂奔。特定的环境:烈日炎炎,热浪翻滚。小区——街道——诊所。一路奇异不解的眼神。整体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不知道,只写了这个环节吴妈正在干什么。

又如:林海音的《窃读记》,开头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写的——

转过街角,看到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二.

就是落笔先写结果,不是用概括性的语言把结果告诉大家,而是描绘一个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事件结果出现时呈现的场景。

例如:

“王小菊考上北大了!王小菊考上本大了!”九月初第一个周末的傍晚。偏僻、贫穷、荒凉的上洋村原始的平静,突然被村长的儿子打破了,他从城里放学回来,一进村就高举着大红的录取通知书喊开了。这则喜讯,如同一缕春风,瞬间给这个死气沉沉的村庄,染上了一层新鲜的绿色。

再如:

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刚亮,迫不及待的鞭炮便把幸福小区的天空渲染得喜气洋洋。新春第一缕朝阳金灿灿的落在58号楼三单元的大门上。住在三楼的孙子孝老人,倚着大铁门,无声无息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永远地停止了呼吸。眼角,两滴浑浊的老泪,结成两颗冰晶,宛如一个冒号,后面省略着他要诠释,但又不知怎样表述的内容......

三.

我们要写的事件,带给你的全新感受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全新的认识?叙事前进行认真而深入地思考,把它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写出来,作为叙事的开始,这就是我所说的“独特认知”先入为主式开端。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认知一定是全新而深刻的、与众不同的。

例如:

《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又如:给鲁迅的《孔乙己》换一个这样的开头——

不要盲目地相信,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实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再如:给《骆驼祥子》换一个这样的开头——

对有些人来说,为了理想而忘我奋斗,不过是给自己一个负重奔跑的理由,他的未来,早在出生之前就已注定。

四.

以描绘某一具体事物的状态和行为为主要内容,勾画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绘这个环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突显这个事物的一种或两种最主要的精神品质。在描写过程中,始终以这个核心事物为描绘对象,绝不提及相关人物一个字。写作时一般要运用比喻和拟人,暗示读者,这里书写的绝不是一个没有思想情感的物。

选取这个事物要符合以下标准:1.选择的事物与下文要写的人物具有相似性;2.物的状态与人的状态具有相似性;3.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具有相似性;4.物的品质与人的品质具有相同性。

例如:下文要写一位默默奉献,慈爱、公平的老人,文章的开头——

春雨,迈着缓慢的脚步,无声无息地来了。她轻挥着迷蒙细腻的雨幕,均匀的抛洒。高山不多,洼地不少,公园不密,角落不疏,鲜花不近,小草不远....似乎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她亲生的儿女,只有当她确信——每一寸土地她都滋润过,每一根藤蔓她都凝望过,每一片细叶她都抚摸过,她才会留下一份无言的祝福,带着一份份沉甸甸的牵挂,蹒跚而去......

再如,下文要写一个心灵圣洁的小女孩,文章开头如下——

雪,洁白洁白的雪,突然就跑到了窗前。六角形的花瓣,娇小玲珑的造型,冰清玉洁的色泽,顽皮灵动的身影,澄澈亲近的眼神......诱引着一双双慈爱的手,慢慢地伸出想做一次醉心的爱抚和呵护,又心悸地停在空中然后慢慢的缩回,因为那上面沾满了太多的世俗,哪怕是瞬间的触碰都会伤害雪花那毫不设防的稚嫩和清纯。这一刻,天地之间,那些驱之不散的滚滚红尘也似乎感受到了自己面目的狰狞和内心的猥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这荡涤灵魂的雪的精灵,漫天飞舞。

五.

描绘事件发生的环境,竭尽全力突出环境的恶劣,以恶劣的环境反衬,凸显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原理是,环境如此恶劣,主要人物还能克服困难,坚持做高尚的事,就会让读者更深的感受他那种深入骨髓的品质。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唯一任务是“布景”,绝不出现主要人物。环境中要暗含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例如:

十二月的风,像一群饿狼,哀嚎着在金县的大街小巷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地上到处都是冷森森的寒冰。被风卷起的雪粒子,仿佛是大漠里肆虐的沙尘暴,旋转着,翻滚着,打得人睁不开眼睛。不到三个小时,气温陡降至零下36度,整个小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箱。

再如:

下午两点,燃烧的太阳,将滨城的空气煮沸了。滚滚的热浪汹涌着,澎湃着,蒸煮着大连的每一座楼房,每一条街道,升腾的暑气模糊了人们的视线,远处的风景似乎全变成了海市蜃楼。柏油路融化了,散发着刺鼻的油味。一片片漆黑的油污流淌的痕迹,弯弯曲曲,让人们轻易地联想到流浪者的眼泪,或者是静脉曲张。

六.

落笔描绘一个特定的时间,主要人物在某个地点,做什么。这部分极力表现主要人物生活状态的平静、安稳。接着突然出现一个人,或者突然出现一种声音、或者突然出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状态等,引出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例如:

星期天的下午,张娟半躺半卧地倚着沙发,一边听轻音乐,一边慵懒地享受着空调的清凉和周末的悠闲。突然,电话铃响了。“你妈让车撞了,现在正在长春路医院抢救!”电话那边的声音由于焦急,变得颤抖而沙哑。突如其来的噩耗,一下子将张娟打蒙了,一切都来不及想,她穿着拖鞋便冲出了家门。

再如:

周三下午,高三二班的全体同学坐在教室里上自习课。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讲话,也没有一个人走动,教室里静悄悄的,平静而祥和。“地震了,地震了,请大家沿着安全通道快速离开教学楼!”墙上的广播突然打开,随即钟楼上的警报声刺耳的响起来。同学们像潮水一样涌出教室,沿着楼梯,向教学楼外奔去。

七.

所谓的逆向起笔式,是指欲赞先贬,欲东先西。写出来的内容和一般人写的内容正好相反。

例如:《我的爸爸》

运用正向思维写出来的开头是:爸爸是一个极其坚持原则的人,我爱我的爸爸。

运用逆向思维写出来的开头是:爸爸非常死板教条,我一直很讨厌他。

再如:《谎言》

运用正向思维写出来的开头是:恪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就讨厌撒谎。

运用逆向思维写出来的开头是:撒谎,是人生的必修课。懂得撒谎,善于撒谎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八.

就是用最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一个最寻常的意思,等你读过,才发现,这个平实的句子,别有深意。

例如下面的开头:

1.世界上的事,总有例外。

2.任何人,如果你仔细品味,都仅仅是一个人。

3.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4.人总是执着地追求结果,到最后才发现,生命中最珍贵的是过程——那些当初让自己苦不堪言的过程。

九.

写作内容,是作者经历下面要叙述的这件事带来的感受:对人的忍受、对事的感受、对时间的感受、对地点的感受、对起因的感受、对过程的感受、对结果的感受、对事件带来的影响的感受。写出来的感受来自两个角度,读起来自相矛盾。

例如下面的开头:

1.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年,也是最短暂的一年。

2.我有一个苛刻而宽容的爸爸。

3.那是一个终生难忘的地方,也是一个最容易忘记的地方。

4.当年我学过钢琴,每每回忆起来,那个简单又复杂的过程就会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5.九三年,我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结果令我骄傲,也让我痛苦了一生。

其实,这样的开头还有很多种,我们要边读、边研究、边积累。上面的几种方法,是在写作中经常运用的开头形式,这里整理出来,供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八讲、细节决定成败

全文共 3856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面对面开着两家粥店,装饰、规模都很接近,生意也都很红火,可是路西店的营业额却比路东店高出许多。这是为什么?原来不同点只在于服务员的一句问话。路东店的服务员问客人:您的粥里需要加鸡蛋吗?而路西店的服务员问客人:您的粥里需要加几个鸡蛋?

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句不起眼的话,就决定了两家店营业额的差距,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道理用于指导学生作文同样适用。

中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有的同学写的故事框架很好,却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细节描写。细细揣摩大师的名篇,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细节,而并非每一个部分。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喜欢大起大落,偏爱悲欢离合,甚至是不写到死就不成为一个故事。有的同学认为作文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于是就去追求离奇古怪,甚至是哗众取宠。学生们对怎样打动人这一问题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作为老师,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经历和感受,把那些“崭新的细节”写细写活。

一、用细节激活读者情感

生活中感人的情景往往是朴素的,生动的,我们在记叙描写时要做到真实自然,原原本本地再现出自己被感动的地方,就同样能感动别人,这也是好文章能让我们感动的秘密之一。

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能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正因为细致真实地刻画了父亲穿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的艰难的动作。这样的细节在大师笔下可以说俯拾即是。

例如:朱自清另一名篇《冬天》里的一个细节: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这里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代与父亲和兄弟们在冬天吃豆腐的情景,从“站”“仰”“觑”可以看到父亲在给哥儿三个夹豆腐的时候,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从“一一地放”则可品味出父爱的博大与无微不至;从“等着”“掉下来”可以分享到在父爱的羽翼下,兄弟们其乐融融的温暖。就这么平平常常的几个动词,使阴暗的老屋荡漾着深沉的舐犊之情,读到这里,读者心里自然会升腾起一阵阵暖意。

又如:史铁生的名篇《秋天的怀念》里的一个细节: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这段话作者用“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来表现“我”的暴怒无常,点到为止,不作展开,却极具冲击力,有以一当十的效果。表现母亲的悲伤和慈爱,用的却是更精致的细节。母亲看到儿子遭受折磨,“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那种无奈,那种牵挂,那种对儿子内心痛苦的理解,都在这无声的动作里了。儿子平静下来了,母亲又“悄悄地”进屋,“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眼边红红的”,一个细微的神态,透露出母亲无限悲苦的心情;“看着我”,三个字,一个动作,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和怜惜,蕴含着无限深情。几个简单的汉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平凡的动作,平凡的情景,经过大师之手就变得不同凡响,感人至深了。其实,大师们并不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只要我们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够练成金手指。

二、用细节传达人物神韵

古人感慨:“文之作也,以记人叙事为难。”难点之一就是传神。要想传神必须在细节上下大力气才行。小说中许多虚构的人物,却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他们成功的塑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富有个性的细节。

提起孔乙己,我们脑海中立刻会出现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高大”形象,同时也会想起他在咸亨酒店极“豪爽”地“排出九文大钱”,当然也忘不了他“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走出了我们的视线。孔乙己的性格及命运悲剧,就在这些传神的细节中凸显出来,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来看看《红楼梦》中一段“笑”的描写: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一段描写每人都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湘云的豪爽,黛玉的娇弱,宝玉的受宠无羁都已尽收眼底。每人的年龄、身份不同,笑的方式也不同。长辈们、主子们可以无所顾忌,小丫头们却不感放肆,虽然无不“弯腰屈背”,却只能“躲”、“忍”,还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短短的一段话,人物个性、等级尊卑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典范。

三、用细节彰显文章主旨

1、通过细节来表现主题。

曾看过一篇名为《等待》的小小说,主要情节是:儿子一再许诺星期天带母亲去离家不远的万寿宫游玩却从来没有兑现,使老母亲热切的盼望一次次落空,终于变成失望以至绝望。

文中反复出现这样的细节:

星期天到了,她见光就起床,把银丝般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还换上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坐在卧室里等,等儿子带他去万寿宫。

而文章的结尾却是:

星期天到了,穆家婆躺在床上没起来。又一个星期天到了,穆家婆又躺在床上没起来……

就是这样一个相互照应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心由热到凉的过程,一场等待终成空,老人已没有了起床的心气和力气,可见儿子的行为对老人的伤害之深。文中没有一字指责儿子,可读者读后无不气愤,作者的态度已通过他笔端的细节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

2、用某一特定细节作为文章的线索

在此类文章中,朱自清的《背影》堪称典范,“背影”是行文的线索,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细节,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背影”上凝结的父爱比全景式的展现更令人感动。

近年来,中学生在用细节作线索来组织文章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好作品,从文章题目即可看出,例如:《父亲的巴掌》、《枕头里的歌》、《妈妈的留言条》、《轻轻一声叮咛》等等,把情感寄托在具体而细小的事物中,更容易把“情”表达得充分、真切,收到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3、连缀细节构成文章主体内容。

有的文章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把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细节连缀起来,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譬如:《父亲的爱》,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通篇都是“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可是读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在近年来的中考满分作文中,也有许多此类优秀作品,有的连缀几个细节凝聚成一个核心,有的在形式上还有所创新,体现为片断文、日记体等,例如:《感动》一文,写了老师艰难地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母亲照顾偏瘫的父亲、邻居叔叔为捐献骨髓而锻炼身体、隔壁小妹妹等待上“非典“一线的妈妈归来,这样四个镜头,或者说仅仅是四个定格的画面,带给人的却是真实的“感动”。还有,《留下》、《沟能》等都是此类佳作。

4、用某一细节作为切入点来构思全文。

《牵狗散步的人多了》反映出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年轻人宁可牵狗散步也不陪伴寂寞孤独的老人;老年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为了排遣寂寞,也只好把情感寄托在狗身上。“牵狗散步的人多了”只是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却被有心的作者敏感地捕捉到,创作成一篇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真可以称得上是举重若轻。

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譬如:每个学生都遇到被人作为榜样,或父母整日以别人作榜样激励自己的情况,但很少想到把它写到自己的作文中,在2004年大兴区中考满分作文中,就有一个小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叔叔阿姨需要我》,写了自己因为有很多人等待我做榜样而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写得简洁流畅,以选材角度新颖而广受好评。

细节是生活最柔软、最鲜活、最感性的一部分,没有了细节,一个人的生命就成了坚硬的岩石,荒凉的大漠。生活丰富绚烂的一面,永远在那些会盛开细节之花也善于用心捕捉细节之鱼的人那里,温情脉脉地缠绵着。

细节是丰收过的果园里遗落的那只果子,在你不怀任何期待的时候,一抬头便看见;有时细节是一粒随风而来的种子,即使落在荒废的花盆里,仍会发出灿烂的芽来。

如果把一个细节比做一枚树叶,你只看到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是不够的,要看到树叶的筋脉;看到树叶上的筋脉还不够,要看清筋脉究竟是怎样曲折延伸的。一旦你学会写出细节中的细节,笔下的文字,会一下子变得透彻清晰起来有深度和新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