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未走远作文审题立意【实用三篇】

浏览

3795

文章

3

篇1: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以立意为宗”,就是写文章要讲究立意,立意也就是要把文章的魂找到,这也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宗旨,不能没有。“不以能文为本”,就是写文章不能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那样用华丽的词藻堆出来的文章是华而不实的,是没有灵魂的,写文章不能把这个作为根本。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萧统笃好玄学,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三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他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是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作指导——“眼”明文靓立意美

全文共 3568 字

+ 加入清单

“文眼”是个非专业的专有名词。所以说它非专业,是因为它不像文章结构、主题、写作方法、修辞方法这些专有名词一样,有据可查,有明确的定义,传承有序。普查各种文学理论专著,只有清代学者刘熙载对“文眼”做了一个非定义形式的定义——"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按照他的说法,“文眼”不过是一篇文章中的“点睛之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句子或词语。文章读得多了,我们就会发现这位大学者对“文眼”的理解太狭隘,他只点明了一种“文眼”而已。

一.“文眼”呈现的形式

“文眼”通常以下面四种形式存在:

(一)在文章标题或文章开头,以形容词的形式出现,其核心作用是高度概括记叙文(广义上的)所描述的主要人物、核心事件、核心景物、主要事物最突出的特点,与文章主题无关。

例如:

1.《疯娘》中的“疯”,概括了文中主人公——生身母亲的突出特点,它就是这篇小说的“文眼”。

2.《千奇百怪的祭祀活动》中“千奇百怪”概括了这篇文章所记述的核心事件“祭祀活动”的突出特点,它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3.《萧条而富有生机的大漠之秋》中,“萧条而富有生机”高度概括了大漠秋景的主要特点,因而“萧条而富有生机”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4.《倾斜的篱笆墙》中的“倾斜”,高度概括了核心事物“篱笆墙”的突出特点,“倾斜”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二)在文章标题或文章开头,以形容词、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的形式出现,既是文章描述的核心人、事、景、物的突出特点,又是文章的主题。

例如:

1.《勤俭的母亲》,“勤俭”既高度概括了主要人物的突出特点,又是本文的主题——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赞美母亲勤俭的精神品质——“勤俭”就是本文的“文眼”。

2《启迪灵魂的往事》,“启迪灵魂”是所写往事的突出特点,同时,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为了揭示这件往事给了作者怎样的灵魂启迪——“启迪灵魂”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3.《情迷九寨沟》,“情迷”就是九寨沟风景最突出的特点——让人产生迷恋之情,同时,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恰恰也是作者对九寨沟风景的迷恋之情。

4.《野性澜沧江》,“野性”既是澜沧江的突出特点,也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表达作者对野性本真生活的追求。

(三)在文章标题或者文章开头,以动词的形式呈现,它是整篇文章所记述的多个不同事件的行为共性。

例如:

《醒悟》,全文写了三件事:一是妈妈去买菜,摊主多找了钱,事后妈妈被这件事折磨了很久,终于认识到贪占别人的便宜,良心无法欺骗,于是将钱返还摊主;二是爸爸停车时不小心撞了别人的车,借口对方停车的位置不合理,带着儿子大摇大摆的离开,后来儿子欺负邻居家的孩子,爸爸批评他,他借口对方挡了自己的路,拒不认错,爸爸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赔付了修车的钱,同时告诉儿子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三是弟弟迷上了电脑游戏,后来看到了“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主动远离游戏,并现身说法,让更多的人远离网络游戏。

这篇文章记述的,是截然不同的三件事,但主要人物的行为,都具有“醒悟”这一共性——因此,“醒悟”就是全文的“文眼”。

(四)以名词的形式呈现,全文围绕这个事物展开。

例如:

1.《爸爸的美工刀》,全文无论写几件事,每一件事都必须和美工刀相关联,都必须围绕“美工刀”展开,“美工刀”就是本文的“文眼”。

2《窗外的君子兰》,全文无论写几件事,每一件事都必须和君子兰相关联,都必须围绕“君子兰”展开,因此,“君子兰”就是本文的“文眼”。

综上所述,“文眼”有以下三个特征:

1.位置——绝大多数文眼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

2.内容——有时,它是一篇文章描述核心内容(人、事、景、物)的突出特点,有时它既是描述核心内容的突出特点又是一篇文章的主题。

3.结构作用——它总是文章的写作线索(明线)贯穿叙事始终,使文章结构完整而严谨。

二.写“瞎”“文眼”的典型形式

(一)抛开“文眼”选材,所选材料个个无“眼”——把全文写成“瞎子开会”。

例一:《我的傻爸爸》,作者写了三件事,件件都是爸爸所做的事,但没有一件能看出爸爸的“傻”。作者这样写,就是完全抛开“文眼”,把“文眼”写“瞎”了。

例二:《童年趣事》,作者写了两件事,每一件写的都是童年发生的事,但没有一件能看出“有趣”来,同样,这也是作者抛开“文眼”,把“有眼”的文章写成“瞎眼”文章了。

例三:《往事》,作者开头是这样写的——时光,潮涨潮落,不断地风化磨蚀着锈迹斑斑的过往,许多曾经的小事,宛如瞬间从眼前掠过的鸟,在记忆里天空里不曾留下半分痕迹,然而总有些事情,会与我们朝夕相伴,让我们终生难忘。非常明显,这篇文章的“文眼”不再标题,而在开头——难忘。然而作者下文所选的几件小事,任何一件都是平平常常的生活琐事,丝毫不能撞击人的灵魂和心扉,让读者觉得这样的事上午发生,也许下午就忘了——这,也是抛开“文眼”选材,将“文眼”写“瞎”的经典类型。同上面两篇文章不同的是,前两篇文章“文眼”长在标题上,这篇文章的“文眼”长在开头上。

(二)紧盯“文眼”,却忘记了要表达什么主题,写出的文章有“眼”无“光”。

例如:《我的傻爸爸》

全文写了三件事:一.爸爸去赶集,脚被车压伤,开车的司机告诉爸爸自己身上没带钱,让他在集市上等着,他回家取钱。爸爸连车号也没记,就让司机走了。他在集市上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见到司机的影子。二.有人到家里买鸡蛋。几个月家里总共攒了200个鸡蛋,小贩用称一称,告诉爸爸二十斤零二两,按二十一斤算钱,爸爸高兴异常,晚上妈妈一回来就兴冲冲地向妈妈汇报小贩多给了八两鸡蛋钱。妈妈恨得牙根直痒痒:农家的鸡蛋非常大,七个就能称一斤,200个鸡蛋最少也有二十八九斤,爸爸让人“宰”了称,还以为自己得了大便宜。三.爸爸农闲时在外面干土建活。干土建活离不开搅拌机,于是爸爸花了1500元买了一个二手货。今年夏天在离家十五里以外的地方建鸡舍,担心晚上工地上没人,搅拌机被别人偷走,于是专门雇了附近的一个老人看搅拌机,一晚上50块钱。整个工程干了52天,爸爸给了看机器的老人2600元。很快,全乡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爸爸花掉2600元,看一个价值只有1500元的搅拌机。

这篇文章作者每件事都紧紧围绕“傻”着个文眼来选材的,但我们读完全文,只能读出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比天还大的大傻瓜,“傻”意义在哪里——文章的主题在哪里?难道就要讽刺自己的爸爸是一个愚蠢的大傻蛋吗?——显然,这样写是盯紧了“文眼”,忽略了主题,让文章的眼睛,失去了顾盼生辉的光芒,文章有“眼”——但是一双毫无光泽毫无生命的“死鱼眼”——这样的“眼”,有眼和瞎眼是完全一样的。

(三)紧盯“文眼”,考虑了主题,但主题低俗,写出来的文章“眼”放“邪光”

例如:《趣事》

全文同样写了三件事:

一.夏日里,闲着无事,几个人相约到村外的荒凉小路上去捉弄途经的路人。八点多钟,一个晚归的邻村人急匆匆回家,他们脸上粘贴着黑白无常的鬼脸,突然从草丛里跳了出来,吓得路人抛下手里的提包,连滚带爬地逃命,望着那个魂不附体的背影,他们笑得肚子都差了气。

二.一天,几个人发现有个六十来岁的老人经常来村里手废品。到了晚上,老人把废品装满几个大麻袋,捆绑在自行车上超一条林中近路带往城里卖钱,于是他们偷偷地在小路中央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在坑口水平插上树枝,再在上面铺些杂草树叶,最后用黄泥将表面抹平。做完这一切,几个人躲在旁边的草丛里看热闹。落日时分,疲惫的老人驮着一车废品由远而近,见路中间非常平展,便放心大胆的行驶过来,车子前轮刚刚触及平展的路面,由于惯性作用,老人和车子瞬间跌进深坑,摔得鼻青脸肿,躲在草丛中的几个坏小子,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三.秋收以后,人就闲下来了,几个人在马路上闲逛,突然发现一只蟾蜍慢悠悠地穿过公路,准备找地方冬眠。一个人找来一根棍子,夹起蟾蜍:“今天咱们给这家伙来个火刑,看它多久能死?”大家一拍即合。随即有的人用打火机烤,有的用烟火熏,有的用烟头烫......这只倒霉的蟾蜍被痛苦煎熬着,不停的扭曲着身子,发出痛苦的叫声,直到最后一息。几个人一边想尽办法折磨着这只蟾蜍,一边模仿着蟾蜍扭动着身子,兴奋得几乎忘了自己姓什么。

这三件事,紧紧围绕“趣“这个“题眼”展开,同时也表现了三个人的兴趣和追求,主题也算明确。但是,这种兴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残忍和人性丧失之上,主题低俗到了极点。整篇文章就像一个流氓,虽然长着一双漂亮的眼睛,但眼睛里闪现的,却是邪恶、卑劣的“贼光”,“题眼”闪烁这样的“贼光”还不如无光的瞎子!

我们明白了文眼的呈现形式,也总结了文眼变“瞎”的三种情况,大家在行文立意的时候,多加小心,定能写出眉清目秀,观之让人倾心的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作指导——新瓶装旧酒,旧酒展新颜创新立意的方法

全文共 4829 字

+ 加入清单

优秀的作品,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形式新颖、素材新颖、立意新颖。在写作教学过程中,100%的语文老师都在理论上反复强调过这三点,然而一旦进入实践层面,当学生问及:怎样才能实现这三个“新”呢?很多老师便会陷入哑口无言、束手无策的窘境。

那么,如何让寻常的素材和立意,摇身一变,焕然一新。

一.素材与立意的关系

素材和立意的关系,是个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和把握。为了变抽象为具体,我找了一个命题——《一个陌生人》,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然后进行客观统计,列表如下:

写作素材立意

1.一个陌生的小学生给一个老奶奶让座赞美小学生舍己为人,助人为乐。

2.一个陌生的叔叔把妈妈丢的钱包还给妈妈赞美叔叔拾金不昧的精神品质。

3.一个买菜阿姨把店主多找的零钱还给回去赞美买菜阿姨讲求诚信,无私正义。

4.新搬来的邻居帮助奶奶提菜上楼赞美新邻居助人为乐、尊敬老人。

5........

上面的统计表告诉我们:立意总是随着素材的改变而改变,有什么样的素材,就有什么样的立意,素材一旦确定,立意便无法改变。从这一点着眼,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要实现立意全新,必须在素材的选取上“下功夫”、“动脑筋”。

二、以素材求新实现立意求新的途径

(一)故事情节,纵向延展

一个故事,讲到某处,停下来,能够表现一个主题(立意),继续向前延伸一个情节,立意就会发生改变,不断延伸,立意就会不断改变,在这种“延伸”中,素材逐步变新,立意也随之逐步变新。

例如:

1.一个孩子给一个老奶奶让座。

——立意:赞美孩子尊敬老人,助人为乐。

2.一个孩子给一个老人让座,(一次延伸故事情节)妈妈问他:为什么给老人让座?他趴在妈妈耳朵边告诉妈妈:班主任也坐在车上,自己要评选三好学生,必须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立意:揭露孩子为了名利,不惜弄虚作假的品质。

3.一个孩子给一个老人让座,(延伸故事情节)妈妈问他为什么给老人让座,他趴在妈妈耳朵边告诉妈妈,班主任也坐在车上,自己要评选三好学生,必须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二次延伸)妈妈告诉儿子,不能为了评选三好学生而弄虚作假,这样的三好还不如普通学生!

——立意:赞美母亲善于正面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思想教育孩子。

4.一个孩子给一个老人让座,(延伸故事情节)妈妈问他为什么给老人让座,他趴在妈妈耳朵边告诉妈妈,班主任也坐在车上,自己要评选三好学生,必须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二次延伸)妈妈告诉儿子,不能为了评选三好学生而弄虚作假,这样的三好还不如普通学生!(三次延伸)儿子问母亲,如果这次评不上三好学生,单凭自己的成绩,无法考上全家人期盼的某热点中学,只有评上了三好学生,德育品行上获得加分,才能考上,自己该怎么办?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儿子:评上三好学生以后,就不要再这样做了。

——立意:揭示了人们其实都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但功利的诱惑与人的自私本性,会很容易让一个高尚的人变成卑劣的人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5.一个孩子给一个老人让座,(延伸故事情节)妈妈问他为什么给老人让座,他趴在妈妈耳朵边告诉妈妈,班主任也坐在车上,自己要评选三好学生,必须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二次延伸)妈妈告诉儿子,不能为了评选三好学生而弄虚作假,这样的三好还不如普通学生!(三次延伸)儿子问母亲,如果这次评不上三好学生,单凭自己的成绩,无法考上全家人期盼的某热点中学,只有评上了三好学生,德育品行上获得加分,才能考上,自己该怎么办?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儿子:评上三好学生以后,就不要再这样做了。(四次延伸)半年过去了,评选结果公布了,名单里没有这个孩子的名字。老师说:这个阶段,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好,但也有个别的人为了评优,故意做好事给老师看,老师的眼睛是雪亮的,同学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希望他能够以此为教训,努力做一个真正的三好学生!

——立意:揭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无论我们多么费尽心机,欺瞒最终总会被人识破,弄虚作假招致梦想失败这样的人生哲理。

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延展,原始的平凡素材,像做美容一样,不断更新,改头换面,立意也在一次次素材变化中新意渐生。很多作家说,同一个材料,换一个角度使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变换角度,其实这里将故事情节向前延伸,就是一种角度变换的方法

(二)故事情节横向联系

所谓横向联系,就是从一个已知的平俗素材开始,展开联想,去寻找与之同类或相反相对的素材,进行并列叙述。同类联想,立意是从共同点中总结规律;相反或相对联想,立意是突破传统认识,从差别中找寻新认识。

1.同类联想

例如:

原始素材:一片树叶,离开枝头,枯萎了。

展开同类联想:一滴水,溅到岸上,风干了。一只大雁,掉了队,迷失了方向。一只羚牛,离开了迁徙的大军,命丧虎口。一位勇士,独闯敌阵,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而死......

将这些同类联想并列叙述出来,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样的规律: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渺小还是伟大,只要离开了群体、脱离了团队,等待他的命运,要么是失败,要么是灭亡。只有置身一个团队,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先将原始素材和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然后总结相同点,写出蕴含其中的规律,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文章:

一片树叶,离开枝头,枯萎了。

一滴水,溅到岸上,风干了。

一只大雁,掉了队,迷失了方向。

一只羚牛,离开了迁徙的大军,命丧虎口。

一位勇士,独闯敌阵,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而死......

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渺小还是伟大,只要离开了群体、脱离了团队,等待他的命运,要么是失败,要么是灭亡。只有置身一个团队,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2.逆向联想

例如:

原始材料:邻居家的叔叔,因为离婚,跳楼自杀了。

从相反或相对的角度,展开逆向联想:

门前的杨树,被风吹折了树冠,一个月后,又抽出了新的枝条。

一个孩子,摔倒了,他爬起来,擦干眼泪,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前行。

一场大雨,冲毁了一个蚁群的家园,雨过天晴,它们选择了一处高地,重建家园。

几场严霜,万物凋零。当春天再次降临,那些饱经沧桑的枝头,依旧花团锦簇,绿叶成荫。

将原始材料与逆向联想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比较,重点探寻行为和结果的本质差别,从中发现不同于常规的认识:面对扑面而来的困境与磨难,最终的成败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心灵之火熄灭了,世界便从此走向黑暗,希望之火熊熊燃烧,即便面对旷古严寒,也会迎来春暖花开。

将这些内容依次写出来,就变成了一篇立意全新的小文章:

邻居家的叔叔,因为离婚,跳楼自杀了。

门前的杨树,被风吹折了树冠,一个月后,又抽出了新的枝条。

一个孩子,摔倒了,他爬起来,擦干眼泪,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前行。

一场大雨,冲毁了一个蚁群的家园,雨过天晴,它们选择了一处高地,重建家园。

几场严霜,万物凋零。当春天再次降临,那些饱经沧桑的枝头,依旧花团锦簇,绿叶成荫。

面对扑面而来的困境与磨难,最终的成败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心灵之火熄灭了,世界便从此走向黑暗,希望之火熊熊燃烧,即便面对旷古严寒,也会迎来春暖花开。

(三)将故事情节合理“改道”

有很多事,一旦发生,其发展脉络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知道了它的发端,就知道了其过程和结果,如果我们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从某个情节入手,让情节发展避开常规发展轨迹,在符合生活实际的基础让,让故事情节沿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并走向不同的结果。这样,素材变得全新,立意也会变得全新——这种方法,就是将故事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改道”,实现素材新、立意新的艺术目标。

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靠着大山居住着。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十分不便,每次进山出山都要走很多冤枉路,于是他将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和你们的祖辈在这里住了几百年,过了几百年翻山越岭的日子,为了让你们不再受祖辈曾经遭受的苦难,我决定跟你们一起,尽全力铲除困扰我们的这些险峻的大山,修一条可直达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大路,你们说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这时候,他白发苍苍的老伴说:“你已经多大了?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土石不计其数,往哪里放呢?”大家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立即动工。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凿石挖土,然后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往渤海。愚公的邻居是个姓京城的寡妇,家中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听说了这件事,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冬来暑往,他们挑着沉重的土石,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边上,住着另一个老者叫智叟,听说了这件事,找到愚公说:“你干的事和你的名字真的很匹配,愚不可及!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微薄的体力,少得可怜的人手,落后的工具,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你想想,即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智叟望着倔强的愚公,不知说什么话才好。

手持大蛇的山神得知这个消息,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便急匆匆地将此事报告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深深感动,随即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从此,从冀州南部,到汉水南岸,变成了一马平川,再也没有大山的阻隔了。

故事情节如果如此叙述,立意是:赞美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

如果从智叟劝谏愚公开始,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改道”,故事和立意都会焕然一新:

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靠着大山居住着。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十分不便,每次进山出山都要走很多冤枉路,于是他将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和你们的祖辈在这里住了几百年,过了几百年翻山越岭的日子,为了让你们不再受祖辈曾经遭受的苦难,我决定跟你们一起,尽全力铲除困扰我们的这些险峻的大山,修一条可直达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大路,你们说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这时候,他白发苍苍的老伴说:“你已经多大了?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土石不计其数,往哪里放呢?”大家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立即动工。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凿石挖土,然后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往渤海。愚公的邻居是个姓京城的寡妇,家中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听说了这件事,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冬来暑往,他们挑着沉重的土石,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边上,住着另一个老者叫智叟,听说了这件事,找到愚公说:“你干的事和你的名字真的很匹配,愚不可及!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微薄的体力,少得可怜的人手,落后的工具,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

晚上,愚公躺在潮湿的窝棚里,想着智叟的话,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按照这样的速度,不知何年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知子子孙孙要遭多少罪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宏伟的工程呢?条条大路通罗马,难道再没有别的办法改变一家人的生存环境了吗?就这样想着,想着,一条灵光突然闪过脑海,他一咕噜爬起来,兴奋再次将大家召集到一起。

“今天,智叟的话提醒了我,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凭着我们这几个人的力量,一千辈字恐怕也无法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走,即便搬走了,我们也要付出多少代的代价,刚才我突然想明白了,既然我们有搬山的勇气,为什么不搬到另一个地方重建家园呢?我们用一辈子的努力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偏偏要在这里苦熬呢?过去,我不喜欢动脑子,只知出蛮力,险些害了子孙,以后,你们千万别再犯我这样的错误!”

一年以后,在汉水南岸的平原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小村庄。其间鸡犬相闻,良田美池不计胜数,大家过着轻松、愉悦、富裕的生活。村口一块大石头上赫然刻着三个大字:智富庄。

如此改过以后,原始的素材变成全新的素材,立意也随之大变,令人耳目一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