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6799

文章

5

篇1:经常做脚步运动有利于老人身体健康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认为,脚部是人的第二心脏,而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所以常动脚踝降血压。但是对于经常做脚步运动有利于老人身体健康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如果脚踝柔软有弹性,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如果脚踝老化僵硬,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塞车”一样淤滞在脚踝附近,这样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就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并且,脚踝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也非常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因此,通过做体操或按摩,使脚踝由僵硬转化为柔软灵活状态,尤其对于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心血液顺畅地通过脚踝,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老人该如何活动脚

考虑到老年人需要简便、安全运动的特点。建议老年人在活动脚踝的时候,做做以下几个动作。

上下活动脚踝

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略微伸直,配合呼吸活动脚踝及脚掌。即呼气时脚尖尽量向下压,吸气时脚尖尽量往上勾。呼吸速度不宜太急,两脚各做10次(多做不限)。

旋转脚踝

以跷二郎腿的姿势,将左脚抬起,置于右侧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轻易握住左脚趾为标准。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踝的上方,使脚踝不致移动,右手握住左脚前掌,向左右各旋转10次,然后换右脚来做。

伸直脚踝

跪坐,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以尽量拉伸脚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脚踝被拉得很酸),保持这个姿势约1分钟(或更长)。

强化脚踝

老年人可以站在台阶上或木板上,两脚脚尖前1/3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为了强化脚踝力量,可踮起脚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10次。

这些动作简单易学,对位置和力度没有中医按摩要求那么准确,只要使脚踝有舒适、略微发热的感觉,就能起到作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早晚、长走后,或者睡前、睡醒后规律性地锻炼脚踝,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

如果你对老人养生操的好处有哪些?老人做养肺操的好处?老人每天搓筷子能增强免疫力吗?老人常做五行操的好处?最适合老人的拍打健身法有哪些?搓脚养生法可以让老人滋阴补肾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养生操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做下蹲有利于心脏健康吗?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心脏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却担负了昼夜不停向全身输送血液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不少人会想,如果有一种方法,能有针对性地对这个重要器官进行锻炼,以加强其机能,增加其寿命,该有多好啊,那么做下蹲有利于心脏健康吗?

国外许多文献资料都把人体下肢的肌肉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这是因为受到重力影响,下肢血液流回心脏比较缺少动力,而双腿的肌肉力量强大,经常下蹲,就能刺激远离心脏部位的血液流动,相当于为整个身体的血液流动加了一股动力。研究表明,经常锻炼下肢,不仅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而且还可以使心肌的形态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心脏功能增强。

结合我国的传统养生法,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下蹲的锻炼方法。首先,双脚分开站立,稍宽于肩,双手自然上伸至头顶(或者双手叉腰),同时脚跟提起吸气。然后双手平举,下蹲收腹,提肛,并呼气。接下来,两手模拟拉绳子的动作,左右手交替向体侧收缩,直至脐平处。之后深吸一口气,逐渐站直身子。如此反复进行10—20次。此运动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可手扶桌椅、墙壁来做;也可手持哑铃放于肩或腰部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脏病的人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能进行此项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做哪些运动有利于老人健康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老年人要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降低患疾病的风险。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做哪些运动有利于老人健康,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人要怎样运动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首先我们对老年人的运动有一些总的要求。对于运动来说,要求低负重、低对抗性,舒缓且安静。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求针对自身的状况来选择。慢跑、游泳、门球和骑自行车等比较适合老人,这几项运动需要老年人针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来选取。

2、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运动

老年人运动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和器材。慢跑要在沙地和软地上进行,注意控制时间和心率。游泳要在室内,水温要求稍高一点,缓慢的游泳,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要求速度。骑自行车更加要求在安全的地方去进行。根据老年人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再选择相对应的场地进行。

3、运动要持之以恒

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坚持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肺活量加大,心血管功能加强。如果长期不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逐渐衰弱下去。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时间安排上可每天进行,也可每周不少于3~4次。

4、运动要循序渐进

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机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合理地提高要求,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一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散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渐提高。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5、运动时间要合理

老人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比如有些老人喜欢闻鸡起舞,这样是不科学的。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在进行运动。因为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晨练活动,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老人运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关节都要运动到。

2、在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如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使之灵活,包括: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松,转动颈部、腰部、髋部及脚踝使之适应运动所要求的幅度。

3、轻微骨质疏松,能持续正常的工作、生活者,可选择活动量较大的运动方式,如长跑、打拳、游泳、登山、打球等。

4、运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重要的是能够养成习惯,坚持并且一直做下去。运动方式的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依据年龄、身体状况及骨质疏松的程度,应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5、严重骨质疏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必须卧床者,活动和运动仍然是必要的,可以让患者坐起来,协助他适当活动肩、肘、腕、手指、髋部、膝等关节,还可以让其坐在一个摇椅上,鼓励患者自己轻轻摇动椅子,达到运动的目的。

6、如果骨质疏松症状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选择活动量较小方式,如原地踏脚、行走等。

做哪些运动有利于老人健康

1、挺腹

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10~20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积聚腹内,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2、梳头

坐在床上,十指代梳。从前额梳到枕部,从两侧耳部梳到头顶,反复指梳3~5分钟。可改善头部发根的血液营养供应,减少脱发,促进头发乌亮,并有醒脑爽神、降低血压的功效。

3、转眼

运转眼球,先左右,后上下,各慢慢转动10次。有提高视神经的灵活性、增强视力和减少眼疾之功效。

4、提肛

聚精会神用力做提肛门动作,每次放松10秒钟再进行下一次,如此反复10余次。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力量,改善肛周血液循环,预防脱肛、痔疮之功。

5、弹脑

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壳,可闻及咚咚响声。每晨弹3~5下,有防头晕、强听力和治疗耳鸣的作用。

6、猫身

趴在床上,撑开双手,伸直合拢双腿,翘起臀部,象猫儿拱起脊梁那样用力拱拱腰,再放下高翘的臀部。如此反复10余次,可锻炼腰背、四肢的肌肉和关节,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并有防治腰酸背痛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人常做负重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吗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老人很注意健康问题,为了身体健康会经常去锻炼身体,一些不服老的老人还会挑战刺激运动,但要提醒大家,老人不适合做爆发性上肢运动,特别是有心脏问题的老人。那么,有心脏问题的老人怎么运动?很多老人喜欢负重锻炼健身,那么经常负重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吗?我们和一起看看吧。

有报道称,部分心脏有问题的老人在做上肢性肌肉锻炼时,尽管运动并不比全身性活动量大,但却更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发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脏血管的代偿功能也有所退化,在进行负重的、突然爆发性的运动时,如举哑铃、拉拉力器等,心脏为了供血给运动中的肌肉,进行强力的收缩。此时,心率短时间内提高了20~30下。这样的行为对于心脏有问题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可取的。在做上肢突发性的爆发运动时,由于血管收缩的不平衡,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发作。

因此,中医建议心脏有问题的老年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应选择全身性的运动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运动是人的快乐之源。运动锻炼,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而且还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因为,坚持经常运动的人,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肽类物质,这种富有魔力的物质,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其中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能使人产生愉悦。而这种愉悦的健康心理,往往是人能够战胜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肽一般只能存在2~3天。要想使大脑不断分泌“内啡肽”,就必须经常进行运动锻炼。

老人经常负重锻炼对心脏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度锻炼,家人多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时刻保护老人健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适度做跷高腿运动 有益于心脏健康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当脚跷起高于心脏之后,脚和腿部的血液产生回流,让长时间绷紧的大腿、小腿处于松弛状态,使双腿得到充分休息。同时,腿脚部的血液回流到肺部、心脏,心脏又可将新鲜血液输送到腿脚部。这些动作能促进末梢血管中的血流充盈,使血回流的压力增强,血运行的速度加快,减轻心脏输出的压力,对大脑供氧也大有益处。对于老人适度做跷高腿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中老年人每天进行两三次抬高双脚的练习,每次5—10分钟,对心脏、头部大有裨益。取坐、卧姿式都可,将两脚抬高于心脏,就会使全身受益。睡眠时可以适当头高脚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脏“休息”。同样的道理,老人经常抬高双脚,或坚持每天高抬腿走,就会使全身,尤其是腿部、心脏、头部受益。

老人通过高抬腿大步伐散步,可以加强腰、腿、腹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每天坚持走200步左右即可,运动强度不要过大。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体重较重的中老年人进行此运动时一定要慎重,运动强度不可随意加大,以免产生危险。高抬腿可从几十步走起,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还要掌握步距。丈量出自己通常的步长,然后增加20厘米。

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不宜进行此锻炼。另外,看电视或阅读时,将双脚放在沙发或茶几上,能促进末梢血管中的血流充盈,使血回流的压力增强,减轻心脏输出压力,有益大脑供氧。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老人经常吐舌头可以预防衰老吗?老人冬季健身有哪些需要注意?老人的运动节奏不能太快吗?老人常做哪些运动可以预防记忆力减退?老人经常咀嚼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