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产生雾霾天气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原因最新12篇

浏览

6435

文章

12

篇1: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雾霾天气是呼吸疾病的高发期,雾霾天气的成因被认为因素和气候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雾霾天气产生原因有哪些?雾霾天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雾霾天气的预防措施

1、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2、外出戴口罩

3、多喝茶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6、多吃蔬菜

7、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6]

8、开车注意车速

9、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10、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11、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1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13、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14、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人为因素: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气候因素:“‘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异常暴雨天气产生原因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天气恐怕就是暴雨了,可是,你知道异常暴雨天气产生原因是什么吗?今天,针对这个问题小编给出了解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啊。

生态破坏小知识:

暴雨一般发生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中,其时间尺度从几十分钟到十几小时,空间尺度从几千米到几百千米,而形成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又是处于天气尺度系统内,两者通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上两类天气系统的集合称为降水系统。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重组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提醒您:为了预防气候异常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此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异常暴风雪天气产生原因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暴风雪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其发生时会在短时间内给野外放牧的畜群带来灭顶之灾,此外还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那么,异常暴风雪天气产生原因都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在冬天,当云中的温度变得很低时,使云中的小水滴结冻。当这些结冻的小水滴撞到其他的小水滴时,这些小水滴就变成了雪,当它们变成雪之后,它们会继续与其他小水滴或雪相撞。当这些雪变得太大时,它们就会往下落。大多数雪是无害的,但当风速达到56km/h(约15.6m/s),温度降到-5℃以下,并有大量的雪时,暴风雪便形成了。

暴风雪天气的主要特点是雪大、风猛、降温强、灾害重。暴风雪发生时,狂风裹挟着暴雪,呼呼作响,能见度极坏,同时气温陡降。其天气的猛烈程度远远超过通常的大风寒潮和大雪寒潮,一般其风力≥8级,降雪量≥8mm,降温≥10℃。

提醒您: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因为只有了解气候异常的严重性才能对症预防,然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环境,环境是引起异常的原因之一,为此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来保护环境。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下面来看看极端天气产生原因是什么吧?

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07年1月份和4月份的全球地表气温分别比历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过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2006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2013年1~7月份,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11个偏高年。我国冬季气温也明显偏高,自1986年以来已连续出现21个暖冬;2013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16.0℃,创下1840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月6日南京最高气温达到23.9℃,也为百年来同期气温历史最高值。

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气温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温度处的天气出现的概率最大,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更小。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也可能频繁出现,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若气温变化的方差增大,则极端天气将出现得更为频繁。

以上是小编介绍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的内容,本网环境污染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生态破坏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我们外出时会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异常寒流天气产生原因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寒潮通常也是北方大规模冷空气向南部侵袭的过程,这样的灾难性天气通常会在冬季发生。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异常寒流天气产生原因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破坏小知识:

通常我们喜欢把寒潮叫做寒流,这是一种冬季特有的灾害性天气,由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向南部侵袭的过程,并且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以及偏北大风气候的现象。而且一般发生在秋末以及冬季和初春的季节。

由于北极地区的太阳光照比较弱,因此地面和大气获得的热量相应也少,而到了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直射位置约过赤道就会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就会增强,范围也会同时扩大,气温通常也会降到零下40摄氏度到50摄氏度,冷空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高空大气环流下还会大规模向南部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提醒您:大家都不知道气候异常的严重性,所以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另外大家也可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保护环境。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直接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异常热浪天气产生原因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热浪,指天气持续保持过度的炎热,也有可能伴随有很高的湿度。这个术语通常与地区相联系,对一个较热气候地区来说是正常的温度,对一个通常较冷的地区来说可能是热浪,那么异常热浪天气产生原因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热浪的直接原因是天气中出现反气旋或高压脊现象,而反气旋导致气候干燥,那意味着所有热浪将会导致气温升高,而不会蒸发湿气。如果存在潮湿的条件,比如地面是湿的,在某种程度上,地面就扮演了一个空气调节器的角色。

高温与热浪两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高温是热浪的结果。热浪是高温形成的原因,并不等于说所有的高温都是热浪袭击引起的。

提醒您: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保护环境,因为这样是可以有效防止气候异常现象发生的,另外大家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产生雾霾天气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要知道雾霾是怎么来的,才能对症下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环境安全问题就是雾霾,我们一直在努力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略有成效,但也不能完全治理。其实,想要缓解雾霾问题,就要从其根源开始,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造成雾霾产生的原因。

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运动差造成扬尘。

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二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

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异常暴雪天气产生原因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暴风雪发生时,寒风凛冽,道路掩埋,形成灾害。中国内蒙、东北、北疆地区各季多见,风向西北或偏北,然而异常暴雪天气产生原因都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啊。

生态破坏小知识:

暴雪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24小时的降雪量,暴雪是指日降雪量(融化成水)≥10毫米。

暴风雪的形成类似于与暴风雨相似。在冬天,当云中的温度变得很低时,使云中的小水滴结冻。当这些结冻的小水滴撞到其他的小水滴时,这些小水滴就变成了雪。当它们变成雪之后,它们会继续与其他小水滴或雪相撞。当这些雪变得太大时,它们就会往下落。

暴雪,-5℃以下大降水量天气的统称,且伴有强烈的冷空气气流。大多数雪是无害的,但当风速达到每小时56千米,温度降到-5℃以下,并有大量的雪时,暴风雪便形成了。

提醒您:当气候异常情况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此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可持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大气压产生原因很简单,是根据分子动理论,但影响大气压强会有很多的因素,其中包括湿度、高度。关键的是海拔的高度,海拔的高度越高,则意味着密度越小,气压会比较低。大气压的变化一般都和温度有关,气温在上升时空气的密度会比较小。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同一个地方的大气压会有所区别。

气压的成因

从分子动理论可以得知,气体的压强本身是大量分子在碰撞之后而产生。单个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时间相对比较短,作用并不是连续,但大量分子在频繁撞击之后,会带来持续均匀的作用。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这是一种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合,在每一次碰撞之后会形成一个冲击力。

气体的流速对压强有什么作用

气体流速比较快的地方,显然压强就比较小,可以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个压力差能有效体现出飞机上升的一种力量。除了飞机之外,我们在打开窗户时,窗帘会被吹出窗外,这是相同的原理。与其说是被风吹出去,还不如说是被空气直接压出去,这种说法相对而言比较合理、比较贴切。

气体温度是否会产生压强

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来分析气体物质的量和理想气体的数字,会保持在恒定的情况下,一般温度比较高所得到的压强会比较强。体积如果保持恒定,温度越高,则说明压强比较大。举例来说,如果是炎热的夏季,汽车爆胎的情况相对比较频繁,这主要是和温度比较高有关。在温度逐渐上升之后,轮胎内部的受力逐渐增加,因此会形成多次的爆胎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那么,雾霾天气产生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吧!

雾霾天气的自我保健

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做好个人卫生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多种绿植

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新加坡室内的绿墙,从阳台、窗台到地下仓库,植物从1楼一直种到9楼。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档的写字楼都没有绿色。如果每人种植一平方米,北京就能新增2000万平方米的绿植。在采访过程中,不管是王仙民办公室门口还是室内,记者都看到很多植物。从他的经验来看,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病人更要少出门

这种天气,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尽量少出门。

根据该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雾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天气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在目前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的时节,减少大雾带来的健康危害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戴棉质口罩来预防呼吸道受雾天“污染”。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清水冲洗鼻腔。

2、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一些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

3、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

4、平时多饮水、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坚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

全文共 236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雾霾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关注,因为雾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产生雾霾天气原因吧!

雾霾天气注意事项

1、正确戴口罩。

雾霾天气使用普通口罩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佩戴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防尘口罩,佩戴口罩的时间不要过长,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量避免佩戴口罩,以免因为呼吸困难而引起头昏。

2、减少晨练运动。

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非常差,,剧烈运动时呼吸道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刺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雾霾天气不要进行晨练。

3、少出门。

雾霾天气不出门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如果非的出门一定要佩戴防尘口罩。

4、不要开窗。

雾霾天气不要开窗,室内的空气质量比外面的雾霾要好很多。

5、室内种植植物。

可以在自家室内或者阳台多种植绿色冠叶类植物,如万年青、虎皮兰等,这些植物叶片肥大宽阔,吸附能力比一般植物强,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6、使用空气净化器

雾霾天气 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使用空气净化器,现在空气净化器大部分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

7、调整饮食。

应当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吃润肺食品。如梨、银耳、萝卜等。

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冬季到来之后,冷空气会入侵,但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以往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而且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专家说,雾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是PM2.5,而PM2.5的来源却有很多。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另一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此外,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而且高楼大厦在不断的增加,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雾霾的预防措施

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外出戴口罩

多喝茶

适量补充维生素D

饮食清淡多喝水

多吃蔬菜

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

开车注意车速

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雾霾的鉴别方法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

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3公里左右。

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

霾在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异常干旱天气产生原因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是指降水量少,导致土地、气候出现干燥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旱灾相对于其他自然灾害来说,危害较小。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那么异常干旱天气产生原因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1、水资源不平衡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2、降水少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提醒您:气候异常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另外大家也可以参考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来对症预防,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