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买高层房选择哪一层比较好【推荐1篇】

浏览

1994

文章

1

篇1:小高层住宅楼层比较 选择几楼最理想?

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高层一般有噪音和扬灰层的说法。由于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灰尘密度较大。”一般扬灰层在9到11层。但不一定是高层的9到11层,因为“其具体高度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市区甚至不同小区都有差异,这跟灰尘密度、周围建筑高度和气流湍流特性都有关系。那么,选择几楼居住最理想呢?请随小编来看。

高层住宅层次选择有讲究

每个城市,都有一批颇具特色、功能完善的高层住宅得到购房者的青睐,成为楼市的一个新亮点。

对于购房都来说,高层住宅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视野开阔,景观系数佳,通风采光好;二是可以通过电梯自由上下,免去了爬楼的劳顿之苦;三是出入口集中,便于进行物业管理,基本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比较安全。其次,从居住的层次上讲,高层住宅可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担高城市绿化率。

但如何来选择高层住宅的层次呢?

售楼人员高层住宅中心段最适宜居住

记者从几家高层住宅的销售处了解到,绝大多数楼盘会根据房屋的套型、层次、朝向将高层住宅的价格分成三六九等。一般来说,从底层至上,层层加码,越高越贵,中低档住宅每层每平方米约加30—50元,高档住宅尤其是景观住宅,每层每平方米会加到50—80元。另外,受日照的影响,朝向也会产生价格差异,也就是“朝向费”,按朝向优劣依次递减为南、东南、西南、东、西、东北、西北、北。当然,景观的优劣,也会产生价格差异。

在一家售楼处,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11层的一套住宅,“您看,整栋楼一共24层,11楼可谓是中心段,空气质量好,噪声又小,位置最好了。”

购房者楼层高低,各有所好

记者随机调查了一些看房者,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客户在选择高层住宅时,综合价格、景观等各方面因素时一般选择中间楼层,这也比较符合东方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庸之“道”。调查中有15%为楼层越高越好,25%为楼层低一点好,其余认为楼层适中为好。从目前大多数楼盘销售情况来看,在不受景观及人为销控影响下,常常发生从中间到两头的销售走势。

专家 身居高楼仍不能“远离尘嚣”

记者采访一些住户以及其他一些专业人士,了解到高层的空气并不像想像的那么新鲜,30米左右的位置是空气层的“平流层”空气中受污染的悬浮物多半集中在这里。

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而这个“高度”就是30米左右,也就是9—11层之间,说通俗一点即是9—11层是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楼层,并不像很多房产商所说的是黄金楼层。但问题也要多方面考虑由于到高处,风较大,空气的流动地也较快,因此,不能仅仅从理论上来分析,要看周边的具体环境而定。

其次,还要转变一个观念是,许多消费者以为身居高楼就能“远离噪声”,可事实上,住在二十楼也难避免噪声。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传播,但高层同样能听见汽车干线上的嘈杂声甚至会更响。这主要是声波的路线根树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关,挡近地面,固体阻挡物多,而越到高层,因体阻挡物越少,噪声越能自由地往上走,听得也越真切。

选怎样的楼层最理想实际上,每层都有自己的小气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楼层。

从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要说心理上舒适,这是最好的。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气循环减缓,空气换气受阻,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中间楼层也如上所说,并非像开发商宣传的理想。

因此,业内人士提出两点可供人们选择高层住宅时参考:如果是年龄相对较大的居住者,可选择4—6层的楼层,自然景色优美,树和水都是极好的过滤器,不让尘土通过。如果是年轻人则提倡选高不选低,选择15层以上的楼层,空气相对清新、景色也很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