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年级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通用20篇)

浏览

7471

文章

1000

篇1: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的现象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氧化亚铁和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O+4H2SO4=Fe2(SO4)3+SO2↑+4H2O,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2SO4=FeSO4+H2O。

什么是氧化亚铁

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O,是铁的氧化物之一。它的外观呈黑色粉末,由氧化态为+2价的铁与氧共价结合。它的矿物形式为方铁矿,人们经常会将它与铁锈混淆,但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水合氧化铁。氧化亚铁属于非整比化合物,其中铁和氧元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范围从Fe0.84O到Fe0.95O。

什么是硫酸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但是硫酸具有强累的腐蚀性,所以一定要谨慎使用,常用作化学试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尿素水解的方程式是怎样的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固体尿素一般储存在钢制储仓中,由于尿素吸潮性很强,为了避免板结,储仓需要装设流化风系统,配有电加热器,将加热后的空气注入仓底气化板,干料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往溶解箱,螺旋输送机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实现给料的计量,以免千万尿素水解,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尿素水解的方程式是怎样的吧?

尿素水解的方程式为CO(NH2)2+H2O→2NH3+CO2。尿素溶液水解后的产物为NH3、CO2和H2O的混合蒸汽,通过捕滴器除掉夹带的水滴后,通过自身压力或者泵送往氨气稀释系统。与液氨不同的是,稀释空气需要加热到175℃以上,避免NH3与CO2在低温下逆向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盐。同样原因,成品氨气输送管道需要进行伴热,介质温度维持在175℃以上。

在水解反应器内,尿素溶液并不能完全水解,部分尿素和NH3将残留在溶液中,通过自身压力将水解反应器内的残液送往尿素溶液储备箱,由于残液温度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化学实验室危险事故应急预案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正常运转,化学实验室危险事故应急预案有哪些?

化学实验室危险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原则:

1、先救治,后处理。

2、先制止,后教育。

3、先处理,后报告。

火灾控制与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发生的火灾较小且可以控制时,现场人员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并立即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若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马上向学校保卫处或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2.应急疏散程序

在场的教师应根据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线,在疏散通道楼梯口布置好疏散引导员,引导人员疏散。

3.烧伤急救处理

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1)易燃、有毒气体;(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3)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4)存放在生物、化学类实验室的剧毒化学品包装物等等。

实验室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应立即切断室内一切明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方法如下:

1.可燃液体着火: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设施,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覆盖时动作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装可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扩大着火面。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可用水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

4.金属钠着火,用砂土覆盖灭火。

5.导线和电器外壳着火,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覆盖灭火。

6.衣服烧着时切忌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体或躺在地上滚动灭火

当发生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外泄时,应立即报告该实验室负责人,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处理。救援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佩戴个人防护用具,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

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发现触电事故的任何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抢救触电者,必要时要打120求援,同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1.触电解脱方法

(1)切断电源。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2)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身体裸露部位。尽量避免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

*注意: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V电压触电的抢救。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学校保卫部门(电话:85280110),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新的事故。

2.现场急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注意: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抢救,要坚持到医务人员到场后接替抢救。

(4)触电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立即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员应当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镁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现象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镁在二氧化碳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镁加氧气在点燃情况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其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

镁是一种金属元素,标准情况下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不溶于水、碱液,溶于酸,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在食醋中的变化为快速冒出气泡,浮在醋液面上,逐渐消失。镁的用途广泛,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镁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零件等。常用作还原剂,去置换钛、锆、铀、铍等金属。也能用于制造烟火、闪光粉、镁盐、吸气器、照明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用品种哪些化学成分对孕妇有害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中存在不少有害物质,但很多人却不清楚,虽然这些东西不会立即对人体造成危险,但却一再充斥于各种食物与我们的生活中,久而久之,健康会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身为准妈妈,日用品种哪些化学成分孕妇有害呢?

1、塑料袋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研究表明,孕妇接触这些化学物质都是有害的,妊娠期接触双酚A与孩子的行为问题有关。目前,邻苯二甲酸盐已不能用于玩具和其它儿童产品。为了保护自己和宝宝,是时候将周围的塑料容器收起来了,也不要再使用微波饭盒,吃饭喝水的容器都用不锈钢的代替。

2、罐装食品中的双酚A

孕妇应该限制罐头食品和饮料的摄入,因为大多数的灌装食品包装内衬里都含有BPA环氧树脂。据悉,92%的金属食品罐中含有双酚A。这表示,婴儿配方奶粉也要避免罐装。你知道吗?这些日用品也会导致流产,怀孕请远离这5种有毒品!

3、日化味重的化妆品中的激素干扰物

尽管你可能觉得你最喜欢的洗发水不会伤害即将出生的宝宝,但是这些香气成分中很可能包含激素干扰物,它们是世界排名前五的过敏原物质。而且,目前法律并不要求企业标示产品中的香气化学物质,因此,你不可能知道你的洗发水和洗面奶中是不是含有此类化学物质。所以,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它们。你知道吗?这些日用品也会导致流产,怀孕请远离这5种有毒品!

4、含汞鱼

鱼是已知的ω-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对孕妇和宝宝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幸的是,很多鱼体内也含有重金属汞,而摄入过量的汞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因此,孕妇和乳母都必须避免摄食汞含量超标的鱼。你知道吗?这些日用品也会导致流产,怀孕请远离这5种有毒品!

5、杀虫剂中可能含有农药成分

可以帮你杀死家里昆虫和啮齿动物的化学杀虫剂或许能为你除掉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动物,但如果你不小心吸入,也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婴儿出生体重低、出生缺陷和学习能力差等问题。

最后,温馨提示,怀孕是一个艰辛而幸福的过程,准妈妈们在忍受孕期的各种不适外,也都盼望着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为了孩子的健康,准妈妈们除了要注意现实危险,还是要特别的小心和远离各种潜在的危险,避免这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哦。

接下来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常用日用品维权方法,欢迎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浓稀硝酸和铜反应方程式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铜与浓硝酸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铜简介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纯铜是一种十分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的活动性较弱,铁单质与硫酸铜反应可以置换出铜单质。铜单质不溶于非氧化性酸。

硝酸简介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自然界中的硝酸主要由雷雨天生成的一氧化氮或微生物生命活动放出二氧化氮形成。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

自然界的生成

1、一氧化氮的生成:N2 + O2=闪电=2NO。

2、二氧化氮的生成:2NO+ O2=2NO2。

3、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中生成硝酸:3NO2+ H2O=2HNO3+ NO。

4、有些海鞘也能分泌硝酸御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训练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训练

1.要使wg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再加入g固体NaClB.蒸发浓缩成gNaCl溶液

C.蒸发掉一半溶剂D.再加入2wg25%的NaCl溶液

2.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奇偶配平法、观察法配平、电子得失法、归一法,掌握了这些配平方法,就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一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1、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2、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3、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4、电子得失法: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化学知识点之常见实验现象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化学知识点之制取气体的方法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

1.排水法:

(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2.排气法:

(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

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注: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浓硝酸和碳反应方程式 浓硝酸和碳反应方程式是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硝酸和碳反应方程式是:C+4HNO3(浓)=CO2↑+4NO2↑+2H2O。反应现象:剧烈反应,放热,有大量气体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碳与浓硫酸(要加热):剧烈反应,放热,有大量有毒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固体膨胀成类似于“黑面包”的形状。

浓硝酸的分子式为HNO3,纯HNO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市售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68%,密度约为1.4g/cm³,沸点为83℃,易挥发,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混溶时与硫酸相似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需要不断搅拌,并且只能是把浓HNO3加入水中而不能反过来。

浓度在(86%~97.5%)98%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因这种酸更易挥发,遇潮湿空气形成白雾,有腐蚀性,并且有毒,要注意戴聚乙烯塑料手套以及特别的口罩。浓硝酸蒸气对眼睛、呼吸道等的黏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蒸气浓度高时可引起肺水肿。对牙齿具有腐蚀性。皮肤沾上可引起灼伤,腐蚀而留下疤痕,浓硝酸腐蚀可达到相当深部。如进入咽部,对口腔以下的消化道可产生强烈的腐蚀性烧伤,严重时发生休克致死。人在低于30mg/m3左右时未见明显损害。吸入可引起肺炎。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全文共 188 字

+ 加入清单

二氧化碳过量的话,沉淀会消失,从而方程式改变CaCO3+H2O+CO2==Ca(HCO3)2。

氢氧化钙在常温下是细腻的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澄清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与水组成的乳状悬浮液称石灰乳。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不溶于醇,能溶于铵盐、甘油,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钙盐。

氢氧化钙是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但因其溶解度不大,所以危害程度不如氢氧化钠等强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化学知识点:CO2检验方法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将气体充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因为浓盐酸会挥发出大量氯化氢气体i混入CO2气体中,从而导致制得的CO2不纯。

不能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原因:因为反应太快,不便于收集CO2。

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原因: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用长颈漏斗时,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密封的作用。

锥形瓶能用大试管、广口瓶、平底烧锅等玻璃仪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检测题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火碱的化学式是

A.NaClB.NaOHC.Mg(OH)2D.Na2SO4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式盐的是

A.NaClB.NaHCO3C.Cu(OH)2D.H2SO4

3.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FeB.Ba(NO3)2C.Na2CO3D.NaOH

4.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

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

5.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盐酸

6.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A.稀硫酸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不服从交警指挥处罚根据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当交通信号灯失灵时,必须采取交警手势指挥,这样才能保证车流顺利通过。那么如果遇到对不服从交警指挥的人该如何处罚呢?不服从交警指挥处罚根据是什么?接下来为你解答。

不服从交警指挥处罚根据总结如下;

首先对交警指挥不服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这种行为是要接受处罚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五条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根据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第四十四条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如果对交警指挥不服时交警会给你一张处罚单,上面有事由,违反哪条法规。如果有异议可向上一级部门提出复议。

不可否认,依赖科技的控制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指挥模式,极大的解放警力,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无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大的复杂路口、路段;交通信号灯失灵;突发性交通拥堵的路口、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现场道路交通警卫工作等地方,运用民警的交通手势指挥疏导无法替代。所以小编建议广大司机朋友们一定要服从交警指挥。

温馨提示:现场交通指挥是一个涵盖综合运用交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请大家对交警多一点的理解,尊重他们,才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想了解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及其危害,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交通违法小知识讲座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的操作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种类很多。例如,加热、溶解、过滤、蒸发、蒸馏、集气、结晶、滴定等。通常的化学实验里都包含着各种基本操作,只有掌握了基本操作,才能做好化学实验。例如,粗盐的提纯包括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首先要明确操作的要领和道理。例如,加热时,应把受热的物质放在外焰部分,因为酒精灯的火焰有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充分,所以温度高。如果放在焰心部分,甚至与灯芯接触,由于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能发生破裂。有些较复杂的操作,要设法使难记的要领变得易记。例如,过滤操作的要领可以概括为“三接触”、“二低于”,以便于记忆。它表示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靠紧“接触”到烧杯的内壁、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接触”到有三层滤纸的一边、盛悬浊液的烧杯口要“接触”到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里。滤纸放入漏斗里,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向漏斗里倒入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基本操作只有经过反复练习、多次实践才能真正的掌握,不能只在初学时注意基本操作,应该在各种实验里,都重视基本操作。例如,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操作,在制各种气体以前都要做,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待正式制气体时才发现漏气,反而延误了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化学知识点之分子构成的物质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首先要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比如一个氢气分子(H2)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O2)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H2O)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很多的水分子构成了流动的水这种物质,即水由水分子构成。

很多的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了二氧化碳这种无色无味、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O2、H2、N2、O3)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H2O、NH3、CO2、SO2、NO2、H2SO4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化学溶液知识点之气体的溶解度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气体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要点诠释】

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

3.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水宝宝防晒喷雾美白吗 化学防晒不美白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是很老牌的防晒品牌,这个牌子的口碑很好,且产品多样,而且他家的产品是温和到宝宝也能用的哦,所以非常安全放心,敏感肌肤可以入手了,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水宝宝防晒喷雾美白吗?

水宝宝防晒喷雾美白吗

水宝宝家的防晒喷雾很多,因为他家是专业的防晒品牌,因为主打宝宝也能用的安全配方,所以添加的成分很简单,他们家的防晒喷雾都是化学防晒,没有添加物理防晒剂,所以没有美白效果,不会出现一喷即白的现象,也没有添加美白、抗氧化成分,是非常专一的防晒品,专攻防晒,没有防晒效果。

水宝宝防晒喷雾评测

1、外观:产品的喷头设计采用的是锁扣设计,安全又方便,只需轻轻的旋转就可开启。更加符合人们日常出行使用。延续以往粉黄的包装设计,使产品更具有辨识度。SPF50的防晒指数和170g的大容量更是符合人们日常出行和户外旅行的需求。

2、喷雾效果(出水量):不同以往的防晒喷雾的水珠状,这款水宝宝的防晒喷雾是肉眼可见的白色颗粒状。而喷雾中的水珠颗粒越大证明质地越厚重。不会轻易被肌肤吸收,但可以快速附着在肌肤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3、保湿/控油能力:未喷涂防晒喷雾前的肌肤含水量是37%,油分是24%。而防晒喷雾在肌肤表面成膜后的保湿水分增高到47%,而油分也升高到31%。除了保湿能力有所提升外,产品的控油能力还是较弱,但这也和该产品的强效防水能力有关,因此油分略微升高也在情理之中。

4、防水能力:防水能力强也是水宝宝一贯的优点。我们通过测试看到水珠清晰的附着在手臂表面上,反复清洗后的防水效果还是一样,因此这款防晒喷雾的防水能力还是不错的。

5、质地/使用感受:水宝宝的这款喷雾喷出来的质地是乳液状的。成膜速度快且成膜度很稳定,有轻微的成膜感。但吸收后的肤感还是比较舒适的。不拔干不泛白。没有明显的润色效果。清洗也很方便,只需简单的沐浴露就可清洗干净。

6、防晒能力:我们通过用紫外线灯照射涂过防晒霜的碟片,与未涂防晒霜的碟片做对比。观察俩者透过紫外线的强度比例来分析该产品的防晒能力,当紫外线感应卡的紫色部分显色越少,证明防晒能力越好。

7、PH值:产品的PH值越温和对肌肤造成的刺激性越小。而人体最适宜的PH值是在6-7之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款防晒喷雾的PH刚好在7这个指数。产品程弱酸性,所以产品的温和度还是不错的。不会对肌肤造成刺激性。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水宝宝防晒喷雾评测总结

非常优秀的一款产品,不仅成膜速度迅速而且成膜后的性质稳定。轻微的油腻感可以忽略不计,高效防护能力和防水能力也是这款产品一直广受好评的一点。产品的温度度对于儿童的肌肤也不会造成刺激,适合多种肤质人群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三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

注: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