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女冢汉墓群合集20篇

浏览

1989

文章

155

篇1:布袋屯汉墓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布袋屯汉墓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布袋屯汉墓

地址:胶州市胶西镇布袋屯村南、进村水泥路西侧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以汉墓封土边缘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胶西街道:"胶州市胶西镇位于胶州市西郊“金三角”地带,地处“胶高”、“胶王”和“朱诸”路交汇点,并有“同三”高速公路出口和“兰新”铁路火车站编组站;距离青岛港45公里,距黄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35公里。全镇共辖73个行政村,6.2万人口,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880万元,财政收入3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西安出土汉墓内有液体,有可能为酒液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在Xi长安区西古城村附近,最近发现了一组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墓葬,并出土了许多奇特的陶器随葬品。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23日又出土了30多件奇特的青铜器和陶器,其中一件含有神秘的液体

据陕西考古研究所专家徐永初介绍,这些青铜器是在清理一个6米长、4米宽的垂直坑墓时被发现的。坟墓的主人被判定为男性。

令考古学家高兴的是,除了一些茧状的陶罐、甑、壶、壶和其他陶制器具外,墓中还出土了十几件铜器,如铜镜和铜梳子。专家初步断定,该墓属于西汉学者或医生的行列。

在众多出土的青铜器中,高约30厘米的蒜泥壶造型十分独特,它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和一个球状的腹部,脖子上还有一个像大蒜一样的小口。奇怪的是,锅里有少量的液体,而且没有任何气味。考古学家将一点液体倒入一个透明的塑料杯中,可以看到液体呈乳黄色且混浊。专家说,大蒜壶通常被用作盛酒的容器,但是壶里的液体是酒还是其他液体,还需要进一步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前朱陈沟汉墓群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前朱陈沟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朱陈沟汉墓群位于胶州市里岔镇前朱陈沟村,年代为汉代。

2011年6月21日,胶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胶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生产路,南、西、北以封土边缘为界各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阳汉墓群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城阳汉墓群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阳汉墓群】为汉代墓葬。位于即墨市华侨村东500米处,现存南北两座墓葬。两墓相距约50米。北面的一座墓当地群众称之为“梁王坟”,高6米,面积约900平方米。南面的一座群众称之为“拜坟台”,高约4米,面积约200平方米。据《即墨县志》记载:“城阳古不其城古冢八,相传为伏湛八代子孙之墓”。原有墓葬十佘座,现仅剩两座。从被破坏的墓葬遗迹看,墓室用砖、石垒砌而成,墓室大小各异,石墓门上刻有画像,雕刻手法为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

信息来源:青岛市情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合浦汉墓博物馆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合浦汉墓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合浦汉墓博物馆

合浦县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中山路中山公园内。合浦县博物馆的陈列以《合浦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展》为主。展厅以木制展板分隔成四个展室,展览面积238平方米,展品250件,以青铜器、陶器和琉璃、琥珀、玛瑙、水晶和金银玉石等制品为主。其中,铜凤灯、铜屋、铜提梁壶、三足铜盘、铜魁等具有南方青铜器精巧细致的地方特色。带有干栏式结构特征的陶楼,显示出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日常居住条件。展品中有一件东汉早期的铜提梁壶,内盛液体至今仍保存。

博物馆馆藏有文物3150件,以汉墓出土文物、清代书画和扇面为主。其中,以汉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铜屋、铜井、铜灶、金带钩、玉壁和传世的铁斗、铜钟等更是珍贵。曾出版合《浦文物简介》、《合浦文物古迹》、《合浦汉墓出土文物讲解》。

合浦古墓群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东郊,南起环城乡禁山村,北至清江村,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

目前在合浦古墓群清理、发觉的古墓1200多座,出土了珍贵文物超过万件。其中有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古钱币,以及舶来品香料、玻璃器皿、碧琉璃、水晶等饰物及工艺品和外国风格的黄金饰物。是国内外著名的大型汉墓群之一。1996年,合浦古墓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的古墓以汉墓为主,也有少数汉、晋、南北朝、宋、明、清各代的墓葬。1972年在此出土文物245件,其中铜凤灯、铜屋、铜匾、三足盘等文件等五件文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等7个国家展出。随后,又在堂排村等地发掘五座古墓、出土器物360多件,其中有陶器、铜器、琉璃、水晶、以及大量文五铢钱和料珠,还有北方民族常用的代钩。据考证,这种代钩在春秋时代传入中原。这说明合浦在两千年前与中原地区就有这密切的联系。

古墓群的出土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艺、南北方交流、以及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每周二至日开馆。

每天上午8:00-11:00-

下午14:30-17:00(6月-9月为15:00-17:30)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北靠青桐路,西邻三台山大道。为配合工程建设,2014年9月,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05座、窑址1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琉璃器等200多件。该墓群为研究江苏淮河以北地区两汉时期的葬俗及当时的居民生活状态提供了实物资料。

晓店镇:宿豫县辖乡。1957年由晓店、光前、嶂山、仇圩、王沟等乡组成晓店乡,1958年改晓店公社,后复置晓店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宿城13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3.1万。宿新公路过境。辖新占、湖滨、五郭、臧圩、周庄、小营、峰山、嶂山、刘圩、光前、宋营、虎洞、三巨、青墩、晓店1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小麦。工业以产黄白砂及砖瓦业为主。境内青墩为新石器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双墩汉墓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大双墩汉墓为滁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双墩汉墓位于定远县拂晓乡红光村双墩村民组,时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57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

保护范围:南20米,东、西、北各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各30米。

红光村:红光村位于池河河流的东部,南与池河镇相邻,池河公路从村内穿过。 本村共有23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500人,承包土地人口3765人,承包土地7480亩,我村属兵陵地带,靠近池河,池河段有丰富的黄沙资源,可供开采,供建设所用,土地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水稻、小麦、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年年都能大丰收,并且还适宜栽植多种树木,可栽果树、杨树,松树等,我村特别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杭埠岭汉墓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杭埠岭汉墓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杭埠岭汉墓

地址:胶州市里岔镇杭埠岭村东南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东、南以墓葬封土边缘为界各外扩30米,西至杭埠岭村,北至水库。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柿园壁画汉墓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柿园壁画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该墓位于保安山东边的山头,西偏北与梁孝王墓相距约300米,是梁孝王刘武的儿子梁共王刘买之墓。此墓中最为珍贵的当数主室前厅顶部的四神壁画,东西宽3.27米,南北长5.14米,面积16.8平方米,壁画由青龙、白虎、朱雀、灵兽、灵芝及云气纹组成。这幅绘画气势恢宏,篇幅巨大,内容紧凑,主题鲜明且无一处败笔,好似一气呵成。此画既出震惊了全国考古、历史、建筑、美术和艺术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拍案叫绝,其艺术价值堪称稀世国宝,比敦煌壁画早630多年,被称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景区地址:永城芒山镇柿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岗西汉墓群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岗西汉墓群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岗西汉墓群

时代:战国—明

地址:开封市顺河区土柏岗乡岗西村东南

【岗西汉墓】位于开封市东郊土柏岗想岗西村东南的土岗上,为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该墓冢残高5米,周长46米,夯层清晰。由于岗上表土和夯土被起走,墓圹的大部分痕迹在地面上显露出来。该墓坐南向北,墓圹呈"亚"字形,总长41米,墓圹长约18.7米。墓深距地表约4.7米。由于没有进行发掘,墓的年代难以确定。但根据行夯的情况,以及墓葬形体和夯土层0土的绳纹瓦片及洛阳该类墓制的发掘材料,初步测定可能属于汉代墓葬。

土柏岗乡:开封市郊区辖乡。1961年设土柏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区东北,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2万。开(封)兰(考)公路过境。辖高庄、杨寨、岗西、南神岗、前朱、沙牛岗、北神岗、大杜寨、齐寨、土柏岗、小董庄、厂尚12个村委会。工业以面粉加工、化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大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马茂庄汉墓群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马茂庄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茂庄汉墓群(第五批国保)

时代:东汉

地址:离石区城关镇马茂庄村西的二阶台地

墓群分布范围约2平方公里。1990年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首次科学发掘3座汉画像石墓,出土42块汉画像石。1993年春,又清理3座汉画像石墓,出土17块汉画像石。同年马茂庄左表墓被洪水冲刷出土后发现该墓群,共收集村民建房时发现的汉画像石6块。

画像石墓分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发掘的6座汉画像石墓皆出自于北部,有4座墓向南,1墓向西,1墓向北,且相距不远。全部是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葬,均有较长斜坡墓道(其中2座在近墓门处旁设一个小室)。除了1993年春发掘的一座单室墓外,其余均为前、后室墓(其中较大的墓前室还附有一个或两个耳室)。墓室皆以绳纹条砖(36×18×6厘米)泥浆错缝砌筑,墓室内壁平直或略外弧。墓门外均以条砖错缝封砌。甬道均为并列式拱券顶,墓前室皆为起拱内收“四面结顶”的穹窿顶,后室和耳室亦为穹窿顶或拱券顶。墓室地面多为纵向人字形铺地砖,也有错缝横铺条砖的地面。以上6座汉画像石墓,每墓必有墓门画像石五块,即门楣石、两侧立框石及两扇门扉石。墓门画像石内容极其稳定单纯,即门楣石上均刻画车骑出行,显耀墓主人生前仕途等级;两侧门框石上皆刻画东王公西王母、拥盾持彗的门吏;两扇门扉石上都刻画朱雀展翅与铺首衔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令武山汉墓群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武山汉墓群为襄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令武山汉墓群位于襄城县紫云镇谢庄村,时代为汉。

2005年,令武山汉墓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王庄至朱庄乡间公路为东边沿,谢庄学校西墙向南1000米为西边沿,再向东沿山势延伸至朱庄处为南边沿,以王庄沿十三矿公路至谢庄学校西墙段为北边沿。

紫云镇:云镇位于襄城县西南部,属浅山区,是革命老区乡镇。全镇辖孙祠堂村、石庙羊村、塔王庄村、张道庄村、坡刘村、侯堂村、方庄村、古庄村、谢庄村、马赵村、孟沟村、黄柳西村、黄柳南村、黄柳东村、杨湾村、侯庄村、张村、宁庄村、万楼村、雪楼村、刘楼村、张庄村、道庄村、雷洞村、大庙李村、马涧沟村26个行政村,117个自然村,总面积8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70%,耕地面积389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白集汉墓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白集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集汉代画像石墓,1965年经由南京博物院清理发掘,该墓为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东汉祠画像石墓。墓葬规模较大,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刻技法精湛、高超,对研究汉代的社会制度,特别是探讨徐州地区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墓采用了平地起坟的建造方法,上有较大的封土堆,墓葬整体结构由祠堂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分为前、中、后室,中室附有左右耳室,后室呈长方形,并由石板隔开,为夫妻合葬放置器具的地方。整个墓室为叠涩式封顶。

该墓画像分别雕刻于祠堂及前、中、后室。画面内容十分丰富,其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神话传说、仙境祥瑞、历史故事等诸多方面。如反映现实生活的车马出行、拜谒飨宴、博局对奕、舞乐百戏等;反映神话传说的玉兔捣药、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反映祥瑞题材的珍禽异兽、瑞木嘉禾等等,从中再现了汉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及当时人们的宗教、哲学和审美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兵沟汉墓旅游区 兵沟旅游区浑怀障汉墓群景区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兵沟汉墓旅游区兵沟旅游区浑怀障汉墓群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兵沟旅游区北距陶乐县城43千米,西距银川市40千米。是集文物古迹、影视文化、大漠风情、黄河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这里有历尽千年苍桑的古战场,塞外有名的军事要塞浑怀障,星罗棋布的汉代墓葬群和气势恢宏的兵沟大峡谷。

浑怀障遗址,是秦代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秦始皇三十二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兵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也就是今天河套地区),次年又在河套地区筑城,设亭障以御匈奴,蒙恬在此建立“浑怀障”,屯兵戍边。

兵沟展馆着重展出的是蒙恬将军生平事迹,以及他建设北疆,抗击匈奴,修缮万里长城的伟大业绩。

黄泥岗汉墓群是西北目前发现最为集中、数量最大的汉代墓葬群。时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距今2000多年。103座汉墓星罗棋布,占地面积达四、五平方千米。目前已发掘和清理了四座墓葬,墓室距地表16米深,有方木结构墓室、表砖结构墓室和土窑洞墓室。这四座墓葬室有地下通道相连,通道两壁有绘制的汉代历史故事壁画,并设有文物展厅。

景点位置

陶乐西南、明长城以北

门票:3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寨子村汉墓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寨子汉墓为寿光文物保护单位。

寨子村汉墓位于纪台镇寨子村北,面积为平方米。

,寨子村汉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台镇:【概 况】 是周朝纪国古都,位于寿光南部,弥河东岸,济青高速11号路口处,与昌乐、青州两县市搭界,是寿光的南大门。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辖72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1.3万户。2015年全镇完成科学投入17.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6.6%。【现代农业】 5年间,纪台镇以农业增效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周村汉墓群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周村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周村汉墓群

胶州市洋河镇大周村西北岭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东至岭下山沟,南至岭下农田,西至岭下山沟,北至小沟。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洋河镇:" 洋河镇位于胶州市西部,人口5.8万,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 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胶州湾高新技术加工区,是进入青岛的咽喉要地。204国道、诸黄公路、同三高速横穿境内,同三高速公路在境内南北有两个出入口。距胶州火车站24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0公里、青岛前湾港24公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出口2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朔州汉墓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朔州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这些汉墓群有大有小,高者十五米左右,低者三四米左右。从这些陵墓的大小、高低、深浅、规模等都可以看出死者生前的官职大小。墓内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均为死者生前的生活实用物品,包括各类陶器、炊具、酒具、钱币、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铅器、木器等。 介 绍: 位于朔州城北5公里的平朔露天煤炭公司行政生活区一带,是1983年发掘的,共有1500多个墓葬,出土文物15000多件,是全国最大的汉墓群。著名的有广武汉墓群、广邑汉墓群等。

山西大同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合浦汉墓群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合浦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汉墓群位于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是一处包括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社会各阶层的墓葬群。

古汉墓

合浦汉墓群主要分布在禁山、康南、平旧、杨家山、中站、廉东、涌口、廉北、堂排等村所辖区内,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墓群内包括墓葬近7000座,现已发掘400余座。墓葬形制有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种。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或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墓群内还出土了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陶器、玉器以及水晶、玻璃、玛瑙、琥珀等随葬品万余件,其中包括铜凤灯、铜屋、玻璃杯碟等罕见的珍品。

合浦汉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中国南部地区的丧葬制度提供了完备的实物资料。此外,墓葬0土的琉璃、玛瑙、琥珀等“舶来品”,对了解汉代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国家文物局)

廉州镇:廉州镇地处北部湾畔,是合浦县人民0所在地,合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29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委会,耕地面积4047.3公顷,2001年末,全镇人口15万,是合浦县第一大镇。325、209国道、南北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过境,距北海国际机场仅16公里,离北海港30公里,钦北铁路在廉州南郊设站。海、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环境资源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连汉墓博物馆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大连汉墓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连汉墓博物馆位于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沙岗村,是全国第一座汉代墓葬群遗址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4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内设遗址展示、文物陈列、临时展览等功能区。基本陈列为“-古韵——大连汉代墓葬文化”,以大连汉墓为主体,在主要陈展历时七年的营城子两汉墓葬发掘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遗址复原及墓0土文物的展示,揭示两汉时期大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以及汉代大连地区同周边各地区的紧密联系。

大连汉墓博物馆是大连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开馆是大连市文化工作领域的一件盛事,对宣传、教育、研究大连的历史文化,建设大连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连地区历史悠久,尤其是两汉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大连地区就发现了著名的营城子东汉壁画墓,其壁画“升天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3年秋,营城子地区发现大量古代墓葬,成为大连市考古界一项重大发现。结合全市的基本建设,营城子汉墓抢救性发掘工作随之启动,至今已挖掘墓葬200余座,出土3000多件文物。这里已经成为辽南地区汉代遗址分布最广、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地区。这项考古发掘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物局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并且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作为全国第一座汉代墓葬群遗址博物馆,大连汉墓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完全在原墓葬群遗址的中心区域修建。这座于1999年发现的贝砖木椁墓是夫妻合葬墓,面积约25平方米,出土了30多件陶器和铜器,是迄今为止营城子地区发现的同类墓葬中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

汉墓博物馆内全面展示了汉代不同历史时期大连地区的贝墓、贝砖墓、砖室墓等墓葬形式,并珍藏了近300件珍贵的汉代出土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石清沟汉墓群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石清沟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清沟汉墓群位于胶州市铺集镇石清沟村西北岭地上,年代为汉代。

2011年6月21日,胶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胶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石清沟村,南、西、北以封土边缘为界各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铺集镇:" 铺集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华里,素有""三七""铺之称。历史悠久,商贸繁荣发达,秦汉时为黔陬郡。铺集也因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而得名。建国初期曾是胶河县驻地。省道朱诸路、董张路横穿镇中,距离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海港80公里、黄岛港口6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40公里、胶济铁路35公里。全镇共辖69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