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乐在其中优秀作文800记叙文实用20篇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下面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乐在其中优秀作文800记叙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043

文章

162

篇1: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圆明园情结

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1题。

圆明园情结

临青

①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过那荒废的湖,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湖岸的废墟。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撑到今天,接通着另一座园子的波浪,阴云沉沉,好像是宽阔的长袍下摆,正缓缓拂过这个以悲哀著称于世的园子,而那个穿长袍的巨人无法望见它的面容。我就是在寻找那个巨人的一瞬间看到了它,看到荒芜的湖边有一个情结。

②那其实是一棵树。曾经是树,现在只有根了。那园子里的树曾经都是很风流的,连同那些石兽、华表和珊瑚等等,身价也精彩,惹得那些劫夺者动了军舰大炮,举着火把来取它们。能取走的都取走了,然后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里,成为人们惊叹的对象。这里只有根。它有许多根须,那根须足够粗壮,百年风雨陪伴它们从泥土里冒出来又往泥土里扎进去,翻来覆去缠缠绕绕。它像是死了,又仍然活着。有一条根须发出新枝来,很嫩,又很直,翘在那里,翘起一枝很绿的俊梢。它们死死活活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除非用火或者用斧,焚了它或者劈了它。看着它的时候我想,一个人经历了风流和劫难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只有陷落吗?或者只有荒废和悲哀?这里曾经陷落,长满野草和稻;经历沧海桑田,却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白鹭在空中飞,又在结上落下,叼它。白鹭年年来,年年叼,它叼得开吗?白鹭终于飞走了,它来它去,每一轮回的飞翔都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

③隔着那片陷落,我不能触摸那结。也许当年有人要取它的绿荫,而它不给。也不走,就那么缠着、守着那一方泥土,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就那么缠着,缠着它的风流还有劫难决不超脱决不化解,给这世界的淡漠与善于遗忘大写出一个死活不息的执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这么说,可是谁也不能肯定外面的世界有还是没有那一块可以托付终身的泥土。现在只有根了。土地骄傲,土地孕育了这么执拗的一个情结;只认可它只依恋它只陪伴它只为它存在。就是那种特别的女人,把心种在什么地方就不再离去,那地方辉煌也罢荒废也罢,它只为了自己那份情怀,只为它曾经付出正在付出还要付出,主要为自己的付出标定一个绝对长度,纳一双蹬倒山的大头鞋,走它只要活着就走、能走多久就走多久的旅程。

④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中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28.第①段中作者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9.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30.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31.文章中多次提到“结”,请你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谈谈文中中的“结”是指什么?

八、

28.写出了圆明园曾经的风流与劫难以及眼前的衰败,为下文抒写圆明园情结做铺垫。

29.用宫灯、笙竹、石兽、华表、珊瑚等表现圆明园的风流;用战火、枪炮、军舰、大炮、火把表现它遭受的劫难。语言蕴藉、含蓄,表意丰富。

30.无论是繁华盛世时,还是遭受侵略、蒙受凌辱时每个中华儿女都执着而顽强地热爱家园、热爱祖国。凭着这种忠贞不渝的精神,我们一定能自立自强,一定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1.曾经的风流和劫难“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这个“结”即指“情结”,是那种执拗而顽强的依恋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三讲‖十二粗笔勾勒法、十三、巧设悬念

全文共 5992 字

+ 加入清单

十二、粗笔勾勒

【提要】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略,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

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

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某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但就某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第一次是:“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第二次是:“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出黯然无神。”第三次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三次描写,第一次写衣着,第二次写眼睛,第三次写面部,每次所写的肖像内容各不相同,它们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也有先后之分,但都是用简短的文字进行粗笔勾勒,轮廓式显现,而三次综合起来看,又可以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这种外貌描写,由于多次出现,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外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省笔墨,给人以总体形象。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粗笔勾勒不等于描写模糊,不是隔着纱巾看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清晰的,鲜明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粗笔勾勒虽具零散性,但要零而不碎,散而不乱,要有合理的顺序。

作者:莫家泉

【示例】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但他的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呢!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强力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行列的前头。紧跟着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别人都习以为常了,他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少年右面的老头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白白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才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头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

【简评】

这段文章运用粗笔勾勒法描绘了伏尔加河上十一位纤夫的形象。

文章在勾勒这十一位纤夫时,侧重点不同。领头的纤夫,是写他的衣着和肩膀;中年人,是写他的胡须和体型;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和动作;老头儿,是写他的嘴唇和目光;汉子,是写他的皮肤和目光;另一个老头儿,是写他的动作;士兵,是写他的皮靴;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最后的老头儿,是写他的神态和姿态。

文章在描写这十一位纤夫时,运用粗笔勾勒的方法写出了他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

写出了他们身受压迫和剥削,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存不满和抗争。

十四、巧设悬念

悬念,意为引人高度注意,叫人挂念不已。旧时写章回小说的人,每到关键处,便来个“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故意设下悬念。在记叙文中,作者往往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设下一个个“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悬念能使作品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同坐一辆车指挥战斗,齐国军队两次击鼓进攻,心急的鲁庄公一再要出击,都被曹刿制止。待到齐人“三鼓”,曹刿才说“可矣”。正当鲁庄公要驱车追击时,曹刿却说“未可”。最后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便下令追击。曹刿一次又一次的“未可”、“可矣”,就是一次又一次设下悬念,只等到战争结束,曹刿讲出一番道理,读者才恍然大悟,所有悬念也就释然了。在《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投考音乐学院,初试成绩优异,然而复试却“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前后判若两人,令专家们大为惊讶。这是什么原因呢?作者设下悬念,引起读者追根刨底的兴趣。最后通过苏林教授深入调查,原来陈伊玲所在里弄发生火灾,她协助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如果文章按顺序写,把陈伊玲救灾的事先道出来,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表达效果。

作文中的悬念设计,要自然合理,故弄玄虚是不可取的。

【示例一】

礼物

——呜!火车一声长鸣之后,便在兰田镇停了下来。我们全家应舅舅、舅妈的邀请,乘这趟列车,到乡下来过春节。

兰田镇是衡山脚下的一个小村镇,远远地能望到巍巍的衡山,景色十分美丽。舅舅家就住在离镇不远的一片竹林中。

过去,我们到乡下过年,爸爸妈妈总是把大包小包的礼品装了一袋又一袋。令人不解的是,我们这次下了火车还是两手空空,我好奇地问爸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爸爸幽默地说:“这是执行你舅舅的命令。舅舅曾三令五申,春节期间,列车上人多拥挤,带东西旅行很不方便,因此,不准从长沙买东西上车。如果非要表示一下意思,也只能到兰田镇后设法解决。且花钱不得超过十二三块。否则,将不欢迎我们……”

啊,原来如此!舅舅的好意我算是心领了。我眼珠骨碌一转,当即提出一个建议:“妈妈和爸爸各买一件五块以内的礼品分别送给舅妈舅舅,我送给表哥一件礼品,保证不超过三块钱。送什么,各自行使‘自主权’互不干涉。最后,看谁的礼物使对方最满意。”

“妙!”——父母亲异口同声地通过了我的“最新提案”。半小时以后,大家经过一番准备,在镇中央大柏树下集合了。每人买了些什么礼,一家人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谁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真是有趣极了!

到了舅舅家,吃完晚饭后,爸爸将我的“最新提案”告诉了舅舅,舅舅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乘着酒兴,他也抛了个“提案”——由舅舅、舅妈和表哥组成评委会,评委会设立“最佳礼物奖”,并且当场对我们所送的礼物进行评奖。这个“提案”,立即得到舅妈和表哥的一致拥护。随即,评委会根据抽签的结果宣布,送礼的顺序是:爸爸、妈妈、我。

爸爸带着稳操胜券的神情走到舅舅跟前,从提袋中拿出两瓶药酒说:“你早些年有个腰痛的毛病,这点意思……”不等爸爸说完,舅舅心直口快地插嘴道:“哦,过时的皇历翻不得了。去年,我们镇上盖起了一所大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我的腰痛病已经断了根。”虽然舅舅的话没有再往下说,依我看,爸爸显然“败下阵来”,难怪他在放下药酒时显得有几分尴尬呢!

接着轮到妈妈送礼了。只见妈妈走到舅妈跟前说:“嫂嫂,你每天在镇办的食品加工厂清洗猪大肠,整天两手浸泡在冷水中,我买了双橡胶手套送给你。”舅妈微笑着接过手套,妈妈一见评委们没有别的反应,心里乐滋滋的。谁知她还未退回原位,调皮的表哥毫不客气地递过舅妈一张工作彩照。照片上,舅妈穿着洁白的工作服装坐在操纵台前,正指挥着机器在清洗肠子。妈妈一看,不由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无意中,我发现一团红云飘上妈妈的面颊,她不好意思地退了回去……

最后,轮到我这“第三号种子选手”上场献礼了。我故意装着为难的样子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好像什么都拿不出的样子,舅妈看到我这神色,带着解围的口气说:“送礼的事我们就不难为你了。听说这几年你的作文大有进步,去年还在《小蜜蜂》上发表了文章,你要是能向你表哥介绍点写作文的经验,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嘛!”

舅妈那一本正经的解围神态,真使我忍俊不禁。我调皮地学着魔术师的模样用手从空中一抓,说了声:“礼物来!”接着便把手朝挂在墙上的一个书包一挥手说:“去!”

表哥一看,知道我送的礼品早藏在他书包中了,他连忙打开书包很快地就揭开了我这送礼之谜:原来,我送给表哥3本书——《少年作文辅导)、《作文趣谈》、《初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舅妈看了这些课外书笑得合不拢嘴,她伸出大拇指夸我把“诲人不倦的老师”替他们请进门来了。

表哥捧着这些书乐得像尊罗汉,他拉着我的手不往他说:“表弟,你想得真周到,你真是雪中送炭呀!”

爸爸妈妈见我亮的这张“底牌”确实不错,深得舅舅家的一致好评,不由得都向我投来惊异、赞许的目光。

最后,舅舅代表评委会作总结发言。他说:“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生根开花,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农村缺的不是物质,而是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需要的是新一代有文化的人。陈树外孙最懂得我们农心思,我宣布,他送的《少年作文辅导》等书荣获‘最佳礼物奖’。”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舅舅奖给我一块电子手表。

现在,每当我看见表上那不停闪烁的亮点,就仿佛看见了表哥那一双充满谢意、满怀信心的一闪一闪的眼睛……

【借鉴】

①巧设悬念。文中写一家三人到舅舅家去过春节,总共十二三元的礼物,却互相保密:“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谁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悬念由此开始。爸爸妈妈送礼后,轮到“我”献礼了,可作者又故意宕开一笔,“装着为难的样子这里摸模,那里模摸,好像什么都拿不出的样子”。这是再次制造悬念。最后“我”拿出的竟是舅舅、舅妈和表哥最需要的三本作文辅导书。悬念被释,两家人欢乐融融。试想,如果作者不采用“哑谜”的方法,一开始就道明爸爸妈妈及“我”所选购的礼物,怎么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表达效果呢?

②卒章见旨。这篇文章目的不在于叙述亲情,也不在于表现农民生活的好转,而在于表达富裕后的农民渴望文化,渴望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知识的新人,而这个主旨是在文章的末了显示出来的。

【示例二】

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了

圣诞节快到了,一家人都在忙着准备礼物。别人的礼物都好准备,唯独给外婆的礼物真是难坏了我们。买衣服吧,妈妈说,外婆各种各样的衣服够多了,一点都不缺;买食物吧,哥哥说太没意义;送圣诞花、圣诞卡吧,爸爸说没新意,去年都送过了,哎,怎么办呢?什么才是给外婆最好、最出其不意的礼物呢?

外婆近来时常嘈叨着:“联儿,什么时候能回家就好啦,都三十几年了!”

联儿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能回家?我是越听越糊涂,看到外婆愁眉不展的样子,我又不敢问。

妈妈今天真有些神秘。一回家,就把爸爸拉进里屋嘀咕了好一阵子,等他们走出屋子,我发现妈妈的脸上有泪痕,可嘴角却挂着笑。爸爸也好像特别高兴。晚饭时,不到逢年过节从不沾酒的爸爸,竞破例喝了酒,而且喝得还不少,更令人奇怪的是,从不让爸爸多喝酒的妈妈,竟熟视无睹,不“严加管教”暂且不讲,竟还参加了爸爸喝酒的“行列”。

外婆也觉出不对劲了:“洋洋,今天是什么喜庆日子,你们这么高兴?”

“妈妈,我们家要有喜事了,今天先小庆祝一番。”妈妈乐呵呵地说。

“等喜事进门了,我们再大庆贺一番。”爸爸一仰脖又干了一杯酒。

我那神秘的爸爸妈妈,也不知在干什么,整天忙进忙出,买这买那,像是有贵客临门,或许是在为“圣诞之夜”作准备?猜不透。什么都瞒着我,太不民主了!送外婆的礼物还没准备好呢,也不知他们急不急,我可是急坏了。

今天就是圣诞夜。

下午刚放学回家,妈妈突然“召见”我。

“小巍,我和你爸爸现在要去机场接人,你和哥哥,照顾好外婆,降压灵、镇静剂都服一片。记住!”

“这是干什么呀!妈妈,透露一点消息吧!你们去接谁?”

“好吧,先告诉你一点,去接你台湾的联生舅舅!千万保密,知道吗?

我得寸进尺:“那天爸爸喝酒是为这事吧!”

“对,我接到你舅舅从香港打来的电话。到此为止,别多问了。”

爸爸、妈妈走了。

我可是糊涂了,台湾的舅舅,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个舅舅,还是从台湾来的?联生,联儿,哦,外婆唠叨的联儿该不就是这个联生舅舅吧……

一切按妈妈的嘱咐行动,给外婆服了药。

“叮咚”,门铃响,我赶紧开门。

门外站着爸爸妈妈,还有一位陌生人。

“巍巍,谁呀,是谁来了?”外婆走了出来。

“是……”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陌生人竟上前紧紧抱住了外婆,嘴里喊着:“妈妈,妈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是联生,是你的联儿回来了。”大滴大滴的泪珠从他脸上滑落,外婆惊讶地端详着陌生人,不禁老泪纵横。站在一边的妈妈爸爸都流泪了。

陌生人正是外婆的联儿,我的联生舅舅。

“外婆,你快别哭了,快别伤心了。”

“傻孩子,我高兴呀,三十八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没有比这更让我高兴了!”外婆笑逐颜开。

“妈妈,今天是圣诞夜,联生哥,就是我们给您的圣诞礼物。您满意吗?”

“满意,联儿回来,这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外婆见到分别三十八年的儿子,妈妈爸爸见到了他们分别多年的哥哥,我和哥哥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舅舅,在这圣诞之夜,亲人团聚,哦,真的,真是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了。

圣诞夜的烛光映红了我们每个人的脸。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多美的合家欢乐的画面。

海峡两岸的所有亲人若都能团聚,将没有比这会更令人高兴的了。

【简评】

①巧设悬念。圣诞节到了,送什么礼物给外婆呢?文章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外婆特别关心“联儿”,成天盼着“我”从未听说过的联儿能回家,联儿是谁呢?又是一个悬念。妈妈和爸爸嗝咕了好一阵子,爸爸竟破例喝了酒,连外婆也察觉了准有喜庆的事,究竟有什么喜事呢?文章再设置了一个悬念。神秘的爸爸妈妈整天忙进忙出,买这买那,是为了贵客临门,还是为圣诞夜作准备呢?一连串悬念之后,又加了一个悬念。最后,所有悬念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送给外婆的礼物果然是“最好、最出其不意”的。整篇文章就在悬念迭起中展开的。

②彩线串珠。文章环绕着礼物展开,从全家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外婆,爸爸妈妈神秘地筹备礼物,到外婆喜出望外、满意地表示“联儿”回来是最好的礼物,礼物像一条彩线贯串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全文共 2494 字

+ 加入清单

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4、记叙线索:

(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5)以见闻为线索。(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5、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6、记叙文的详略: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8、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

①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②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2)照应。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①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②看开头与结尾照应。③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④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9、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10、理解句子的含义

(1)文章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为: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11、常用的修辞方法:①比喻(形象,生动……);②拟人(形象,生动……);③夸张;④排比(增强气势);⑤对偶;⑥引用(增强气势);⑦设问;⑧反问(增强语气)

比喻句的作用可能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哪些特点。

排比句作用是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12、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①象征;②对比;③衬托(人物);④烘托(气氛);⑤伏笔/铺垫;⑥照应/呼应;⑦扬抑(欲……先……);⑧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⑨悬念;⑩巧合。

13、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按时间先后划分。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14、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

(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15、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1)从分析标题入手。(2)从分析材料入手。(3)从分析段首入手。(4)从分析篇末入手。(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16、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3)从细节描写入手。(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17、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⑴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⑵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⑶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⑷从文章的语言运用方面看。

18、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记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

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⑴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⑵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⑶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⑷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⑸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⑹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19、赏析语段:⑴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⑵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⑶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

20、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特定称谓;③、表强调/表着重指出;④表特殊含义;⑤表讽刺或否定。

(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解释说明;②表声音的中断或延长;③表插说;④表话题转换;⑤表递进。

(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六讲、结尾例说

全文共 3700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写文章要“凤头豹尾”。也就是说开头要新颖漂亮,结尾要刚劲有力。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为文章锦上添花。

最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性结尾

如《我爱班集体》

这件事不仅使同学们深深地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也使我更加热爱我们的集体了。

又如《我的同桌》

从此,我和刘佳不但在课堂上是同桌,下了课也是最亲密的朋友了。

事情写完了,文章也自然结尾了,好事有好的结果,坏事有坏的结果,用事实的结果做结尾,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

二、总结性结尾。

如《我爱班集体》

由此,我更加体会到:一个人只有热爱集体,为集体献上一份光和热,才能感到无比的欢乐和幸福。

又如:《父亲的臂膀》

合上日记本,我感觉到我有多么幸福。他的爱一直都平实而真切的支撑着我,再看那些点滴小事,透过岁月的洪流闪着温暖的慈爱的光芒。那是一占都不得不逊色于母爱的宽厚深沉的情感,是爸爸对我的保护。

三、启发性结尾

如《我克服了困难》

的确,“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朋友们,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吗?

再如《“傻气”和“实在”》

同学们,请你们帮忙评评理:姐姐究竟是“傻气”呢,还是“实在?在年画问题上,姐姐的做法应该“肯定”呢,还是应该“否定”?妈妈说得对呢,还是爸爸讲得有道理?

启发性的结尾能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引导读者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抒情性结尾

如《青春红似火》

一颗红松洒落无数松果。你看,那些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已经破土发芽,它们必将长成松林。它们身上也将刻着时代的年轮,英姿挺秀,万年长青。

作者以红松作比,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之情。

又如《我爱班集体》

闪光的红叶啊!你饱含着多少深情厚谊。这温暖如家的集体怎么不让我热爱呢?

五、篇末点题。先叙事实,最后揭示写作目的,点明题意。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又如《我受教育最深的一件事》

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太深了。放学的路上,我反复思索着:我为什么没有想出好办法呢?主要原因是我并不甘心情愿地要那本皱了皮的书啊!我叮嘱自己:今后,一定要像张洋那样,做一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

再如《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

如果说,过去读书,只是为了看热闹的话,那么现在,我却要怀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感而读书。此时的我,深感读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

总之,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要加强文章的表现力,能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体。

考场作文好的开头能“醒”人眼目,让人神怡;好的结尾更能在“最后一响”之时再次感动阅卷者,使之出手慷慨,从而获得高分。

文章的开头就像凤的头。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好的开头能激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常见的“凤头”法有:开门见山法、直接抒情法、由物联想法、名言警句法、情景渐入法、形象诠释法、承接话题法、反面入手法、运用修辞法等。

常见的“豹尾”法有:启迪式结尾、升华式结尾、照应式结尾、总结式结尾、诗情画意式结尾、谈心式结尾等。

例如,运用修辞手法的开头:“没有石缝中那苦苦的挣扎,哪来海边傲然屹立的青松;没有冬天的坚持不懈,哪来风雪中的万里飘香……同样,人生是土壤里扭曲。

运用形象诠释法的开头:“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然而这些各式各样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出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这样的开头曲折有致,借自然现象,形象诠释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从而进入到人际交流的精神领域中来。

运用诗情画意式结尾:“我凝视着她那黑暗无光的窗口,那淡蓝色的窗帘死死地闭合着。初秋的小雨轻轻地敲打着玻璃窗,然后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水痕,仿佛是痛苦的泪水。窗外,风声雨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挽歌。我望着眼前渐渐模糊的那一方窗口,不知是雨,还是泪水蒙住了我的眼睛,阻挡了我的视线,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的酸痛……”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包含意蕴,令人回味。

名题精析

原题回放 写作。(50分)

十五岁的人生路,诗一般的青春梦。那过往的和未来的许多影像,曾让我笑过,哭过,感动过,盼望过,沉思过,也纠结过。那些我曾看到过、听到过、想到过的一切,怎么总是在心中变成挥之不去的情愫?如:我也想当上班干部,争做志愿者;我也想登上泰山顶,重游阳河;我也很善良,很孝顺,不是笨孩子;我也曾后悔过,伤感过,失败过;我也同情孔乙己,怀念那个人,坚信那个理;我也……这就是真我,这就是我的灵魂深处的一支支心曲。

请以“说句心里话,我也”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文章。

要求:(1)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考题解析

这个作文题在选材上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根据所给的材料,对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作一回顾:说句心里话,我也曾为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流过泪;说句心里话,我也曾为司马迁和屈原的人格魅力所震撼;说句心里话,我也曾暗暗下决心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奋然前行;说句心里话,我也在离开初中母校时忽然发现校园的一草一木居然如此的可爱与美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阅历来写: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也曾悄悄地泪流满面;说句心里话,我也害怕,害怕被伤害、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说句心里话,我也幸福,爸爸在外奔波挣钱,妈妈在家洗衣做饭,每天早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蓦然醒悟,这就是幸福;说句心里话,我也有情,生活中的我为了不受伤害而装作冷漠,但其实,我也有情……

在立意构思上,可以站在他人的视角叙写文章。如一名医生的视角:在一次手术中为一个病人换肾,手术很成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病人忽然病变死亡,死者家人纷纷责备“我”,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想这样。可以联系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重大事件加以整合,如可以幻想中国男子足球队夺冠,可以幻想自己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长,圆满解决了国际争端事件。当然,也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个事物引发感慨,如由一张画有两个孩子嬉戏打闹的图片引发感慨,发出心声:说句心里话,“我”也想这样快乐。还可以叙写我们人类许多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亲情、友情、感恩、贪婪、恐惧。总之,在立意构思上,要说自己的心里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此外,在结构形式上,可以采用书信体,也可以采用寓言的形式,以动物、植物的视角为文。当然,记叙文、议论文等一般形式也可。

佳作赏析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浪迹天涯

笔墨丹青,肆意游走天涯的妙笔勾勒出多情多意的江湖人生。长戈短剑、短笛横箫,携一身潇洒,载满腔豪情,惬意地浪迹天涯。

想成为侠士,雕龙短剑佩于腰间,一袭白衣飘扬于时间的罅隙。脚步轻盈,与清风作伴,江湖中孤身一人悄然吟唱“茕茕独立上下五千年,踽踽孤行纵横八万里”。于是在不经意间,剑锋出鞘,斩断前世因果,飞沙走石间未染一丝血迹。转身,留下一丝落寞,让死亡归于纯净。而我,依然作为一名侠士,浪迹天涯,相忘于江湖。

想成为猎人,旧式长枪直指前方,搜寻猎物的痕迹。脚蹬皮靴穿梭于丛林,山花烂漫中,寻找一份契机。我虽不懂音律,也不会吟唱诗词。但每每风餐露宿间,我也想象着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也许我很幸运,山林之中竟让我寻到美丽的白雪公主以及可爱的小矮人。当然我不会走近,我会走开,去浪迹天涯,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洒脱和自在。

想成为冒险家,那光怪陆离的世界是冒险家的天堂。激情与热血交织而成的那份对未知的渴望使你走南闯北、浪迹天涯。你可以想象这是多么的艰险,但那种独属于冒险家的经历又是多么的激奋人心、令人憧憬。加勒比海盗、幽冥鬼船,这一切能代表什么?当然不排除为了生计。但那些冒险者所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也可以是一种追求、实现的过程。要知道,梦想是多么的美好!

想成为骑士,我所理解的骑士精神,犹如苍龙翱翔于天地之间。这是自由的,没有拘束,梦想中所有的美好将会掩盖住现实的罪恶,而独属于这个年龄的压迫感将会随之消逝。哈利·波特骑在巴克比克身上时畅然的感觉,正是我所向往的浪迹天涯的自由感觉。当成为骑士的时候,才知道骑士精神归根到底是自由的感觉。

说句心里话,我梦想过像他们那样:一把素琴一声吟唱/霓裳曼妙舞红绫/一阵清风一片竹动/古刹幽渺荡晨钟/轮回如斯诚无憾矣/强赋一词言吾心耳/执一袖温寒/会一世悠禅/洒一笔狂墨/愿此生脱凡/浪迹天涯……

精彩析评

本文开头运用造势的语言勾勒全篇,笔墨丹青勾勒出多情多意的江湖人生,仗剑吹箫,满载豪情惬意浪迹天涯,给人以一种宏观俯瞰的感觉。行文很有条理,以一种横式结构展开:想成为侠士、想成为猎人、想成为冒险家、想成为骑士,构成一组排比,回应文章意境,这是十分开阔大气的开头。文章在“一把素琴一声吟唱……浪迹天涯……”的诗文中结束全篇,考生的才情在这首小诗中一览无余,结尾就如一枚炸弹,既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又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本文可谓是“凤头”展彩,开篇不凡;彩线串珠,灵动新鲜;“豹尾”点睛,收篇有力的考场震撼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南充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王小玲

①一只翩然而至的蝶凝止于我的肩头。

②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清香的立于我的颈项之侧。那里,是我最钟爱的开满淡紫蝴蝶兰旗袍左肩上含苞待放的一朵。

③轻轻侧过脸,与一只蝶对视,与一朵花的灵魂对视。

④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分明是一颗美到极致的精魂——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我的目光也A(灼伤、灼痛)。

⑤那一袭紫黑的蝶衣,是上好的丝绸的质感,晕着点点的黄,若隐若现,不可碰触,不敢碰触。那般的高贵神秘那般的典雅脱俗。

⑥破茧,是为了寻找生命的花朵,用一身的美丽,用一生的痴情,短暂的生命不曾放弃过。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美,为了寻找美,为了展示美。

⑦因为美,而成为永恒,成为人们美的幻想和寄托。

⑧最美的梦境是蝴蝶梦;最美的纽扣叫蝴蝶扣;最美的戏服称做蝶衣;最美的舞姿喻为蝶翩跹;最美的爱情是化蝶而去的梁祝……

⑨那么是谁,安排我在阳光的花影间与一只蝶相遇,让我灵魂的尖端随蝶的纤纤细足舞出春天的芬芳?

⑩你从哪里来?你又到哪里去?为着怎样一段生命的轨迹,在这一刻,神奇的静栖于我的肩头?

静是禅。

净是禅。

仿佛冥冥命运中赐予我一瞬得天独宠的美丽,让我的心静在蝶翼的翩然中,让我的魂净在蝶衣的绮梦中;使我的生命经的住岁月最苛刻的吟读,让我在清晨花瓣的露珠上B(构筑、构造)水晶的房屋,安置我们的芳香的邂逅。

不期而遇的蝶啊。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我将以心为桥,走进春天的脉络,将一朵最美的花融入生命。

由此住进幸福的春天,永远的春天。

8、结合文意,在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A()B()

9、“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为什么“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2分)

答:

10选文中第⑧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

答:

11、选文??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为什么单独成段?(2分)

答:

12、赏析加点词的妙处。(2分)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赏析:

13、选文中“我”只是“与一只蝶不期而遇”吗?想一想,“我”实际上遇到的是什么?(2分)

答:

14、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2分)

答:

8、A:灼痛B:构筑(2分)

9、因为这“是一颗美到极致的精魂——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我的目光也灼痛”。(意近即可)(2分)

10、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蝴蝶的美,抒发对蝶的喜爱之情。(2分)

11、过渡(承上启下);为了强调蝶带给“我”的独特的感受。(意近即可)(2分)

12、用“萌动”“潮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蝶带给“我”的那种含苞欲放、生机蓬勃、春机无限的无穷的美的遐想,表达了“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意近即可)(2分)

13、不只是;(1分)“我”实际上遇到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或“一颗美到极致的精魂”)。(意近即可)(1分)

14、提示: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把生活中的美融入生命,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追求幸福的美好人生,追求永恒的美。(贴近文意,围绕“追求美”,意近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记叙文高分答题技巧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学生在学习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使得很多的人都会感到非常的烦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高分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记叙文重点

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记叙文答题技巧

1.解释词语的语境义:答题技巧是:先解词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常用的词有:"这里指……"。

2.层次结构--划分段落或层次。一是要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弄清人物的关系。三是明白事件的全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记叙文的结构层次一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线索,记叙的顺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

3.题目--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2)语意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4.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应对技巧:概括语段:主要的方法有:1)摘中心句。2)摘要归纳。3)并列的,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4)段末归纳,段中的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摘取最后的归纳的意思。

形成:记叙(交待)了"人"+"事"(心情、经过、背景、感受)。

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概括中心:(1)分析文章标题;(2)分析文章的结尾;(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了(赞扬、抒发)……的感情(精神、品质)"。

5.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1)结构上作用:

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在中间部分: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

(2)内容上作用:

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中心。

6.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1)可以把自己比作对方,具有对方的性格和经历,设身处地感受;

(2)可结合人物性格、生活经历和作者感情倾向推知;

(3)可根据上文预设的伏笔、铺垫和上下情节的衔接去领悟。

(4)补充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心理,注意与上下文的贯通一致。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作指导——记叙文叙事的起始方法

全文共 4296 字

+ 加入清单

叙事起始方法一:时间渐缩式

万事开头难。写一篇文章,开头难,记叙一件事,开头更难,这是很多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从这一讲开始,我们重点研究叙事如何开头,让大家逐步掌握叙事起始的多种技法。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时间渐缩式写法。

一.什么是时间渐缩法

所谓的时间渐缩式,就是叙事开头共写三句话,这三句话对应的时间,由较大的时间段(某年、某个半年、某学期、某个季节、某月等),变为较小的时间段(某天,或某天的某个阶段),再由较小的时间段,变为具体的时间点(几点、几点几分、做什么的时候、到哪个地方的时候),时间逐步缩小,由面到点。

第一句,描述某个较大的时间段,我在做什么。

第二句,描述这个大的时间段中某个小的时间段,我在做什么;

第三句,描述小时间段中某个时间点,主要人物出场做了什么。

二.具体写法表格呈现

句序时间起因人物行为

一句某个较大的时间段-----------我正在忙着做某件事

二句其中某个小的时间段由于某原因我到某地,做什么

三句其中某个小的时间点------------主要人物做某事,干预我,或影响我

三.具体写作范例

(1)去年夏天,我正忙着备战中考。一个周日的下午,为了躲避家人的烦扰,我独自跑到离家十几里之外的教室复习功课。正当我面对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找不到解题思路的时候,妈妈打来了电话:“天太热,我来给你送几根雪糕,就在校门口!”

(2)小学三年级,我不可救药地迷上了电子游戏。一天放学,为了躲开爸爸的监督和责骂,我偷偷跑进路边的游戏厅,畅快淋漓地享受过级翻版的快乐。正当我一路过关斩将,即将通关的时候,爸爸愤怒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来:你竟敢跑到这样的地方胡混,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3)十二岁那年,我不知着了什么魔,想办一个个人画展,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作画上。一天黄昏,远山、落日、斜阳格外迷人,我提着画板,到小区后面的高坡上去写生。就在我觉得一幅旷世杰作即将完成的时候,肩头被人猛拍一掌,调皮的小弟将我两个多小时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

四、注意事项

1.大中小时间是层层包含关系。小的时间点,包含在较小的时间段中;较小的时间段包含在较大的时间段中,绝不能写成彼此没有关系的并列式形式。例如:“三岁那年,我……,五岁的一个周末,我……七岁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写作业。”这里的三个时间虽然变化形式也是:较大的时间段——较小的时间段——具体时间点,但三者属于不同的年份,不是层层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这种写法绝不是时间渐缩法。

2.三句话全部涉及“我”的行为,第二、三句描述的行为,必须隶属第一句描述的行为范畴。以上面的写作范例(1)为例,第一句描述的是“备战中考”,第二、三句描述的行为分别是“复习”、“面对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后两句描述的行为都隶属于“备战中考”。一旦不是隶属关系,读者就会满头雾水。比如:去年夏天,我正忙着备战中考。一个周日的下午,为了躲避家人的烦扰,我独自跑到离家十几里之外的小溪去捕鱼。正当我琢磨怎么玩游戏的时候,妈妈打来了电话:“天太热,我来给你送几根雪糕,就在校门口!”这样写,读者根本无法读懂我们记述的内容。

3.主要人物的行为,表现的必须是全文的主题或主题的一个构成部分。比如第一个范例,写主要人物——母亲给我送雪糕,表现的是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那么,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要么是全文的唯一主题,要么全文还表现其他主题,但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一定是全文主题的一个部分。

五.专项练习

1.以《记一件小事》为题,采用时间渐缩式叙事形式,叙述事件的起始部分。

2.下面是《我的顽皮弟弟》的开头,请接着全文的开头,采用时间渐缩式叙事形式,写出事件的开头。

弟弟总是一脸坏笑,两只眼睛不经意一转,就会生出一个坏主意,左邻右舍见了他,都会异口同声地发出相同的感叹:这个臭小子,都皮出了花儿!

叙事起始方法二:奇行、怪态、异感叠加式

当人的某种情感过于浓烈时,当人的某种品质过于突出时,当人的某种情趣爱好过于痴迷时,这个人在行为、状态就会带给我们一种奇异的感受。反过来,如果我们抓住一个人的奇行、异态和由此产生的独特感受,就能更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深挚情感、突出人物的某种品质、彰显人物的某种情趣追求,让主题更突出,内容更吸引读者。

这一讲,我们重点学习第二种叙事起始方法:奇行、怪态、异感叠加式。

一.什么是奇行、怪态、异感叠加式

所谓奇行、怪态、异感叠加式,就是抓住主要人物的奇特行为、在特定情境里呈现出来的怪异状态和带给人们非同寻常的感受,依次进行刻画,作为叙事的开头形式。

二.具体写法表格形式呈现

句序内容具体写法

一句奇行特定的时间,主要人物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奇异的举动

二句怪态特定的情景中,主要人物表现出怎样的奇异状态

三句异感带给我们怎样的奇异感受

三.具体写作范例

(一)每到要放假的时候,奶奶便会搬一个小板凳,坐终日里在阳台上,伸长脖子,向对面的山路上不停地张望,手中的针线,半天缝不了一下。暖暖的阳光落在她身上,她的眼神里盛满了期待、兴奋、焦急,甚至还包含着许多的憧憬和想象。在近乎静止的时光中,她就像一个等待花开的孩子。

(二)每天一放学,弟弟就躲进小小的房里,不看动画片,不玩电子游戏,也从不到楼下跟小伙伴做游戏。书房里总是静悄悄的,有时,他捧着一本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又对着一张纸、一根木棍亦或是一个空饮料瓶苦思冥想。那种忘我的状态,仿佛是一个参禅入定的高僧。

(三)年关将至,爷爷不知怎么了,常常半夜里醒来,独自在客厅里静坐。夜色深深,爷爷的身影,单薄而苍老,木然地望着窗外的远方。家人都觉得爷爷很不正常,妈妈甚至担心爷爷的精神出了问题。

(四)最近,老对儿的行为突然变得非常神秘,一到中午,她匆匆吃几口饭,就溜出校园,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教室到校门口,一条短短的路,她的脚步总是那样匆忙,神情总是那样急切。我敢断定,她在做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

(五)开完家长会,爸爸回来,径直走进书房,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从此以后,爸爸再也不管你学习了,你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绝不干预!灯光从屋顶无声地洒落,爸爸望着我,声音从未这样和蔼过,眼神也从未这样柔和过。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偷眼看着父亲,就像一只小老鼠望望着一只随时都能扑过来的大猫。

四.注意事项

1.时间的选择:可以写一个阶段,也可以写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2.人物行为:必须选择反常行为。但要注意,我们借助这种反常行为,要表现的是一个积极主题,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可以表现得很怪异,但不能刻画成“反面人物”。

3.二句中的状态:要抓住人物行为中最显“诡异”的地方来刻画,要把环境和人物结合起来刻画,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感。

4.写独特感受部分:写出来的感受要与人物的行为对应,有什么样的诡异行为、诡异状态,就会对应生成一种奇异的感受,切忌“驴唇对马齿”。

五.专项训练

抓住某个时间,某个人的奇异行为、奇异状态,以及他(她)带给我们的奇异感受,依次进行刻画,写出一件事的起始部分。

叙事起始方法三:借景移情式

人的心情不同,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同一片蓝天,心情愉悦的人,看到的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纯净高远、深邃浩瀚;心情悲伤的人,看到的是:虚无空洞、单调麻木、凄冷荒凉、死寂仇怨。同一朵白云,绝望无助的人,看到的是:漂萍无依、徘徊流浪、步履沉重、失魂落魄;志满意得的人,看到的是:碧海扬帆、天马行空、扶摇直上、纵情徜徉。

正因为人的心情和内心感受到的景象存在着这种亘古不变的对应关系,于是文学作者运用逆向思维,用手中的笔,刻画不同特点的景象,表现人物的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很容易形成心与心的共鸣,非常具有感染力。

一、什么是借景移情

简而言之,借景移情,就是借助笔下的景物描写,把人物的情感、感受、情绪、心情表达出来。既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可以表现故事情节中某个人物的情感。具体写法有:1.借助天气来写。2.借助景物、环境整体特点来写。3.借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物的状态、声音、颜色、气味、触觉来写。

二.具体写法呈现

第一种借助天气状态或特点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心情的状态或特点进行刻画。

第二种借助景物、环境整体特点着眼整体,抓住景物或环境最能表现人物心情的特点来刻画。

第三种借助具体事物的形、态、声、色、味等选取几个具体事物,从形、态、声、色、味等不同角度,分别选择一个最能表现人物心情的角度来刻画。

三、具体写作范例

第一种:借助天气状态或特点

1.天从来没有这么冷过,冷得让人恐惧、让人心寒。

2.下午,又闷又热,整个世界几乎要窒息了。

3.冰冷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停....

4.天,好暖,暖得让人心醉。

第二种:借助景物或环境的整体特点

1.春天的校园,清新而明丽。

2.下午第二节课,教室突然安静下来,静得几乎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3.夜,伸手不见五指,无边无际,深不见底。

4.五月的原野,到处都鼓胀着勃勃生机,到处都是生长着的希望。

第三种:借助具体事物的形、态、声、色、味等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天,低低地压下来。大地,灰茫茫的。几座光秃秃的小山丘,瞪着迷惘的眼睛,望着迷蒙的远方。

3.小雨,如泣如诉。花,沉沉地低垂着头。暗沉的叶子,在冷风中默默流泪。

4.灯光,有些木然。时钟拖着沉重的双腿,半天也走不出多远。书案上的卷子,一副恹恹欲睡的神情。

四、注意事项

1.比较相近的心情,看到的景物的差别较近,但还是有差别的。我们要关注这种微妙差别,将相近的的心情区分开来。例如,表现压抑——人在压抑的时候,对世界的感受集中在事物的沉重、空间的狭小、环境的憋闷、行动的艰难、速度的缓慢等等。而人在失望的时候,对世界的感受主要集中在态度的冷漠与消极、色彩的暗淡与生命力缺失、精神的麻木与萎靡。

2.借景移情过程,所有的词语、句子要集中表现同一种情感,不能相互矛盾。例如一位作者要表现文中主要人物那种惬意闲适的心情,却写出了下面这样的文字: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汹涌澎湃的图们江,一路奔腾咆哮,撞击着峡谷岩石,隆隆作响,浪花飞溅。最后一句表现的不是惬意闲适的心情,而是兴奋、激越、豪迈的心情,如果改成:“清澈凉爽的图们江水,轻吻着光滑的鹅卵石,抚弄着色彩斑斓的野花。”表达的情感就和前两句完全一致了。

3.借景移情,点到即止,不适合做大篇幅描绘。一般不超过三句——因为过犹不及。

五、专项训练

1.借助天气状态或特点,表现作者愉悦的心情。

2.借助环境或景物的整体特点,表现文中主要人物的凄凉心境。

3.借助几个具体事物,表现作者孤独的心情。

要求:1.要将人物的心情表达到位。

2.语言生动形象。

3.字数不得超过8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每朵花本应芬芳

全文共 1920 字

+ 加入清单

龙岩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20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孙道荣

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

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有删改)

15.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16.从文中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这四件趣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分)

17.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6分)

18.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请你站在中考体验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5分)

15.(4分)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1分),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1分),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2分)。

16.(5分)

孩子的天性:天真活泼、幽默乐观、伶俐可爱、充满童趣、调皮搞怪。(2分,答对二点即可)

这四件趣事与下文(“我”孩子失去芬芳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起“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3分)

17.(6分)(答对三点得6分)

(1)比喻(1分),作者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1分)。

(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可)

(3)画龙点睛,暗示中心。

(4)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18.(5分)

事例(2分),收获(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备考的日子,繁重沉闷。夜深人静,妈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到我书桌前,我深切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倍感振奋。

示例二:在体育迎考的日子里,所有的训练项目枯燥乏味,我流汗,甚至流血,但是最终我得了A。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我变得更自信、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全文共 138 字

+ 加入清单

描述:介绍事物的形状、结构、类别、演变等,使用例子、例子、定义等写作技巧来解释知识,让人们了解事物的外观、功能、性质等,更实用。叙事:主要是记者、叙事、场景写作,通过叙事、描述、抒情、讨论等方式,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描述,更加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轻放

全文共 235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三明

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22分)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2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1)

(2)

(3)

2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作批注(照抄示例不得分)。(4分)

示例:我选A处;批注:与其一味的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1)我选处;批注:

(2)我选处;批注:

23.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80字以内。(6分)

21.(6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2分,意对即可)

22.(4分)示例:

A处:只要肯动手,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多做事,少抱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B处:反映了某些人缺乏公德心的现状;为“我”“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行为开脱。

C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态;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

D处:言语虽然朴素,却道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两个反问句表现父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每处2分,批注合理即可,照抄示例不给分)

23.(6分)(1)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待人、重义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3分,意对即可)

(2)比喻或对比;(1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2分,意对即可)

24.(6分)

看法一:认同。理由如: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友。

看法二:不认同。理由如: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序约俗。

(观点1分,理由充分3分,语句通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猫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东营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

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郑振铎《猫》

13.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2分)

无奈

14.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15.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3分)

13.答案:愤怒悔恨悲痛

评分:答对一空得1分,答对两空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根据,它常常对鸟笼望着。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②猫自身存在的弱点、缺陷。

评分:根据1分;原因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本题共3分。

15.答案:①凭表明现象判断是非,不可取。②惩戒邪恶,表明其正义感。③发现冤屈无辜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评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全文共 215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聊城

套袖孙犁先生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15.“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6分)

16.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2分)

17.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4分)

18.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4分)

19.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20.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4分)

15.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

16.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

17.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

18.“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

19.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珍惜衣服和纸张,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

20.徐光耀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孙犁及他的作品那里谙熟“为文先为人”之大道。其实,不仅“为文”,为任何事,亦应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最好的圣诞礼物

全文共 189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湖州

最好的圣诞礼物庞启帆编译

(1)我们是餐厅里唯一带着小孩吃饭的家庭。我让埃里克坐在一张高椅上。我注意到餐厅里的每一个人都安静地吃着,偶尔交谈,也是发出很轻的声音。

(2)突然,埃里克大声地尖叫起来:“看,那边!”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激动地拍打着椅子的扶手,眼睛瞪得大大的。

(3)我环视四周,发现了埃里克兴奋的来源。那是一个老人,穿着一件沾满油污并且已经破烂不堪的外套,裤子又宽又大,只剩下了半截,脚上的鞋也破了,脚趾露出了鞋外。由于离他太远而没有闻到他身上的臭味,但我敢肯定他自己一定能闻到。

(4)他正在招手,然后又拍起了巴掌:“嘿,过来,宝贝,到这边来。我看到你了,伙计。”老人对埃里克喊道。

(5)我和丈夫交换了一下眼神:那个古怪而且令人讨厌的老家伙正在骚扰我们可爱的儿子。

(6)我们点的东西端上来了,那个老人又在对面开始大喊:“你会玩躲躲猫吗?哈,瞧,这小家伙会玩躲躲猫了。”

(7)没有谁会认为那个老人是在故作姿态,但我和丈夫尴尬极了。我们默默地吃着,埃里克却不肯安静,他在那个老人的怂恿下玩起了躲躲猫游戏。他在餐桌之间跑来跑去,当他躲得很好,老人看不到他表示认输时,他就咯略笑着跑出来。我和丈夫觉得,埃里克从来没玩得这么开心过。

(8)我们用完了餐,支夫去停车场取车,我与埃里克留下来结账。结完帐往外走时,我发现那个老人正泰然自若地坐在餐厅门口旁边。

(9)“上帝,在他对埃里克说话之前,让我们离开这里吧。”当我们走近那个老人时,我背过脸,因为我不想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此时,我紧紧抓着埃里克的小手,生怕谁会把他抢走一样。

(10)可是,埃里克挣脱了我的手,向那老人的怀里投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一个浑身臭味的老人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之间的关系就达到了升华,仿佛深爱着的祖孙俩.

(11)埃里克温顺地靠在老人那着破烂的衣服的肩膀上,他把他对人的完全信任以及他的爱付诸了行动。老人闭起了眼睛,泪水沾满了他的睫毛,然后滑下脸颊。他那苍老的手布满了污垢、伤痕以及老茧,他轻轻地抱着孩子,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背。

(12)没有哪两个人会像他们那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这样深厚的感情。我站在那里,呆住了。

(13)老人怜爱地看着怀里的埃里克。我知道,埃里克离开他的怀抱,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埃里克最终还是回到了我的身边。老人激动地说:“上帝保佑你,夫人,你给了我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

(14)我没有说一个字,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承受这一句真诚的感谢。

(15)我抱起埃里克,向我们的汽车跑去。在车上,我紧紧抱着埃里克,终于忍不住哭了,边哭边说:“上帝,请宽恕我吧!”

(16)我明白了:那一刻,孩子看到的只是一个喜欢他的老人,而母亲看到的却只是一件衣服。

(选自《教师博览》2011年第5期有删改)

7.阅读全文,说说“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8.第(3)段中对老人进行外貌描写有何作用?(3分)

9.联系上下文,理解第㈦段中划线甸的含义。(3分)

10.请结合文章情节或人物,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4分)

7.(3分)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多次变化:最初是讨仄,继而是躲避,接着是被感动,由此义产生了愧疚、自责之情。(要点:①讨厌、厌恶②躲避、避开③感动④愧疚、自责:意思对即可,答到一点得1分,得出三点即可)

8.(3分)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老人的贫困、落魄之状,反衬老人内心的善良、慈爱,同时为下文“我”对老人产生讨厌之情以及“我”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老人做铺垫。(答出“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9.(3分)答题要点:①“一份圣诞礼物”是指夫人给了老人亲近孩子的机会,让他感受到了埃里克给他的爱与信任;③“最好”是指埃里克和夫人表现出的爱与信任,给落魄、贫困的老人以精神的抚慰,这是极其宝贵的。③全句表达了老人对夫人的感激之情。(答出一

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l0.(共4分)结合情节或人物2分,谈感悟2分(仅提到人物或情节,得1分;对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准确或情节概述准确,得2分;针对人物或情节谈感悟,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示例1:文中的埃里克与老人一起游戏、相互拥抱,对老人表现出爱与信任.从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我感悟到我们应拥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博爱、无私,不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人。

示例2:文中的老人虽然贫困、落魄,但他能主动亲近埃里克,与埃里克一起游戏、相互拥抱,我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与慈爱。从老人对“我”的感激中,我又感悟到了困境中的心灵是很脆弱的,更需要人们的关爰与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邓稼先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菏泽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选自杨振宁《邓稼先

11.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12.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3分)

1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安徽省

生机勃勃太阳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花的状态

日出前

日出后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日落时

10.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4分)

1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2.第0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6分)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如何进行侧面描写:

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6分)

14.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宿迁真题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宿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女两个告道:“若是能够回乡去,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值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吩咐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三人再吃了两角酒,下楼来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

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

11.以上选文出自著名长篇小说《▲》,作者是▲。(2分)

12.下面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除了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鲁达的性格外,还通过史进、李忠、店主等人物侧面烘托其为人。

B.“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一个“丢”字,表现了鲁达对李忠吝啬小气的不满。

C.“气愤愤地睡了”,“气愤愤”表现了鲁达因金氏父女的啼哭而破坏其喝酒雅兴后内心的愤愤不平。

D.选文语言极具个性化,寥寥数语就能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时又大量运用口语,充满生活气息,可读性极强。

13.鲁提辖的姓、字、法号中巧妙地隐含着他的性格特征:“鲁且达而又智深”,请在“鲁”“达”“智深”中任选一个,结合上面选文以及你所知道的相关情节简析他的性格特征。(3分)

▲,▲

11.(2分)《水浒传》,施耐庵(每空1分)

12.(3分)C(鲁达气愤的是郑屠的恶行)

13.(3分)

示例一:“鲁”,鲁提辖听到金氏父女哭声后乱扔碟盏,表现其“粗鲁急躁”的性格。

示例二:“达”,鲁提辖倾尽钱财帮助金氏父女,表现其“豁达大度”的性格。

示例三:“智深”,鲁提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说郑屠诈死,然后迅速离开(鲁提辖在金氏父女走远后才离开客店),表现其“智慧深思(粗中有细)”的性格。(情节2分,性格特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五讲、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就好像拉琴之前的定音,音定准了,拉出的曲子就会动听。开头要新颖漂亮,引人入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了一半。几种常见的开头:

(1)开门见山。

如:《妈妈的留言条》

我觉得,在我们同学中我收到的留言条最多。

(2)开头概括全文。

如:《春节晚会观后》:

春节晚会是一道丰盛的晚宴。献给全国人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观众,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和道德水准。突出的特点是全、奇、新、高。

(3)介绍写作动机、缘由。

如:《明月赋》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月亮。不论是在庭院里,还是在田野上,只要皓月当空,我总是深情地仰望着它。我曾多次地想,有一天,我要亲自写一首诗,一篇文章,来描绘它,赞美它。

(4)开头先写外貌。

如:《幽默而深沉的笑星》

一只硕大的鼻子,一对狡黠的小眼睛,一个寸草不生聪明绝顶的脑袋——历年的春节晚会假若没有他出场,观众便觉得没有着落,像是少了点什么。

这就是陈佩斯和他的“明星效应”。

(5)倒叙开头。

如:《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往往由清晰变得模糊,由模糊而渐渐忘却了。但是,我小学时上的一堂常识课,却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6)用名人名言开头。

如:《话时间,抓今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我常常记起富兰克林的这段话,也常常寻找着时间的真正价值。

(7)用故事开头。

如:《“小马过河”的启示》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寓言:

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不浅,刚好过膝盖。

读罢这则寓言,我禁不住为小马妈妈的教子有方而赞叹!

(8)诗歌开头。

“兰陵美景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读着这首诗,忽然,想起两则故事。

(9)景物描写开头。

如:《搬家》

春风吹拂着道边的杨柳,温暖的阳光照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一辆载着家具的大卡车,和着它装载家具的轻微碰撞声向新居驶去。

(10)议论开头。

如:《种子赞》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堪称伟大的东西,实在很多。可我想到,其中一个是不可忘却的,那就是种子。

(11)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的开头。

如:《“傻气”和“实在”》

爸爸说姐姐“傻气”,妈妈说姐姐“实在”。因为“傻气”,爸爸不大喜欢姐姐;因为“实在”,妈妈又特别喜欢她。过年时,因为一张年画,这一“傻”一“实”的评论,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爸爸和妈妈几乎争吵起来。

(12)对话开头。

如:《盼菊》

“爷爷,李叔叔怎么还不送菊花来?”

“甭慌,玲玲。还早呢!”

“早?爷爷。不!花圃里的菊花已经全开了,而且还喷放出清新的香味,惹得蜜蜂整天都打转转哩!”

“爷爷,你快来看,你的老部下,我的李叔,手里托着两盆菊花来了!”

总之,开头没有固定的格式,究竟用哪种方法,要看需要,根据内容和体裁而定,不说与题目无关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植树节的优秀记叙文

全文共 2748 字

+ 加入清单

植树节就要到来,如此有意义的节日,相信小学生都回去参加植树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植树节的精彩记叙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了陶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是温暖的,春又是容易让人伤感的。春天里的思念,仿佛又是绵延不绝的春雨,细丝杂糅。春的开始,是事物焕新貌的开始。

春天里,新的事物在生长,旧的事物在变化。我们学院也在这种“时代在变化,社会在改造”中变化着。这不,开学来一踏入校门口就发现曾经的还蕴藏着古典韵味的陶园“消失”了。而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被拆卸后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建筑残渣,还有刚砌上不久的新砖红墙。这里,那位见证了陶园的成长的慈祥老人——陶行知老先生的石像还安详地端坐在“残废”的陶园里。只有老先生的石像还证明着这里曾叫做“陶园”。老先生石座上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字样未曾被滚滚的灰尘遮盖住,清晰可见!可见此貌,但愿老先生会有一座比这更具现代化的“别墅”,这样,老先生就可以更专心“研究”教育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从1979年的第一个植树节开始,于今已是第33个植树节了。曾记得小学时代,每年的植树节里老师几乎都给我们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到野外植树或是在校园里浇树等。初中一年级时候的植树节,我们全班人还集体到野外的河岸上种植了许许多多的小树苗。初中二年级以后的植树节,似乎就渐渐地远离了喧嚣,远离了可爱的我们。

乍见今年的植树节天气真是风和日丽,这无形中已经给了植树人一种别样的心情。但似乎空气中又少了些许什么花样的点缀儿,不免总让人觉得这种风和日丽里夹杂着点儿做作。

中午午休时,在朦胧的快速眼动睡眠中,我隐约地听见宿舍楼后面传来“隆隆”的巨响,严重地扰人入梦,但又不知道是究竟发生了什么热闹事情。孰料,就在我们下午去教室上课时,路过南区教学楼旁,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竟然有这等事“活着”发生在我的眼前?

这时候只见几个建筑工人已经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坑尚未挖好,挖坑的工人早已u.99zuowen.com汗流浃背。坑的旁边横放着一棵硕大的“树苗”,“树苗”很特别,这大概就是即将要种到这个坑里来的“树苗”吧,“种树人”连给“树苗”润土定根的水都省了不带来。

仔细一瞧那树苗,这还真不是一棵简单的“树苗”,这不就是从旧陶园里“移植”过来的陶行知老先生吗?老先生虽然被倒放在地上,但稳挂在他眼睛上的眼镜还好好地保护着他的眼睛。他怎么被“移植”到这里来了呢?这里貌似也不是他喜欢的乐园呀?按捺不住郁闷的我走过去问“植树人”:“植树节你们去种树就好啦,怎么把陶行知老先生也给‘移植’过来了呀?这里是‘种不活’他的呀!”“种树人”却很幽默风趣地回答我说:“他在这里,你们需要他的存在,他也想更多的看着你们健康成长!”这“种树人”真不愧是“活雷锋”,语出惊人,不过他们也不过是为了生活而“艰苦奋斗”罢了。

今年的植树节真是雷人,植树节,“种植了”陶人。我竟说不出这该是为老先生感到悲哀还是该为他感到庆幸。此时谁是谁非实是难辩,没那么简单,谁也说不清是谁没有买单!或许吧,植树节,“种植了”陶人,这对老先生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庆幸,这样把老先生“移居”到这片苍白却又充满欢声笑语的“墙土”上,总比在陶园里被毁坏得连渣都不剩好多了。也许老先生在“南方”这里“安居”,更能让他舒心养性。也许在这里,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会闪耀得更远,更能激励人心……

植树节,“种植了”陶人。期待老先生过得更美好!

有趣的植树节

植树节,我们应该去保护高大挺秀的树,保护娇小可爱的花草,总之,就是不能让植物受到伤害,不能让珍稀植物受到灭种的威胁,让我们一起在4?7这天植树吧!

4?7这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地里植树,可是今年植树却比去年植树要有趣得多,夸张一点儿形容就是“爆笑连连”,有趣极了!

来到地里,我发现几乎每一家都在植树,热闹极了!来到地头,爸爸看到了张瑶的爸爸高兴的说:“嗨,连坡!你也来植树啊!”“恩!你来‘植树’?”张瑶爸爸疑惑不解的问。“对呀!怎么了?”爸爸也疑惑不解的问。说完,张瑶爸爸指了指树苗,爸爸自言自语的说:“铲子、水,咦,树苗呢?哦,没带!”我和妈妈正好走过来,听到爸爸这番话,都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你先去拿树苗吧!我们先挖坑。”妈妈止住笑认真的对爸爸说。“OK!”爸爸说

首先,我拿起铲子,刚要挖,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拍我,“咦,谁呀?”我转过头边看边说。我又转回头,却发现铲子不见了!我把桶一扔,水洒了出来,我看了看,气急败坏的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定要把铲子追回来!”说完,我追了过去,气喘吁吁的说:“小偷,别跑!还我铲www.99zuowen.com子!“用用,用用!”小偷说。我想:咦?这声音好熟悉!是谁呢?我刚要追上去看个究竟,却发现小偷不见了!我垂头丧气的回到植树地,却发现铲子回来了!妈妈亲切的对我说:“刚才你们班的一个同学说用了用铲子,又还了回来。”看着被我弄洒的水,只好再去接。接完水,爸爸也回来了,我开始挖坑,挖完坑的我早已汗流浃背,但是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挖的坑,高兴极了,说到:“挖坑真累啊!但是好好玩儿!”终于,第一棵小树栽完了,第二棵小树也栽完了……

我看着我们一家种的五棵小树,高喊道:“小树呀,小树,你要快快长大,长成苍天大树,美化土地,清洁空气!”

听完这番话,众人欣慰的笑了……

大家一起植树吧!因为植绿护绿,从我做起!

植树实验

今天,我们科学课上做了一个实验:雨水的侵蚀性。这个实验需要两个盒子、一些草、泥土、小花铲、水瓶。

实验是这样的:先把两个盒子填上土,要有斜坡的,再用铲子或手压压紧,一个盒子里插满草,另一个不插草,再用剪刀在水瓶上戳几个洞,用来做花洒。

开始了,我们先把不插草的盒子来做实验。16秒过后。不插草的那个盒子被“雨水”侵蚀了很多,下面的泥水足有2厘米那么多。接着,我们要开始做插满草盒子的实验了,也是16秒过后,泥水明显减少了,只有1厘米,大多数的雨水都撒在小草上,看来植物的作用很大呀!

植物的作用很大。可是,现在的人们不仅不爱护它们,而且还去伤害他们,难怪现在的洪水这么多、小鸟的家那么少、沙尘暴到处都是……这些灾害都是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这样做不仅让大家受到伤害,还有对动物们、土地、空气等等造成危害。

有的人为了方便,擦手、擦汗都用纸巾擦,一张,一张又一张,这多浪费啊!还有的人,画画、写字,画画斜了,字写错了,一张张白纸就被他们扔进垃圾桶。这些可都是从树木里提取出来的木浆啊!全世界的人如果每天浪费一张纸,那要浪费多少树木啊!浪费一棵树就等于危害正向前一步,所以,我们应该多多植树,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盲目的砍伐树木。砍伐了树木我们人类会受到伤害,动物们也会受到伤害。我再一次向大家呼吁:我们要多多植树造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苏州真题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苏州

阅读《孔乙己》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11.孔乙己被酒客揭短后竭力争辩,为什么言语中要夹些“难懂的话”?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3分)

12.“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句中的“仍然”一词表现出掌柜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2分)

13.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3分)

11.孔乙己说一些“难懂的话”是为了体现读书人的身份,为自己辩护,掩饰窘相;同时也为了保全读书人的面子,维护残存的尊严。作者通过这个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孔乙己迂腐穷酸,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等性格特点。

12.掌柜听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有可能死了的消息后,并没有震惊和同情,而是继续慢慢地算他的账,表现了他麻木与冷漠的心理。

13.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既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更巧妙地揭示了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精神与肉体的抗衡

全文共 216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台州

精神肉体抗衡

林锦

1.陈老走进房间,取下摇篮,用一条尼龙绳打了一个圆圈,套在天花板的钢钩上。他双手拉住尼龙绳,双脚一缩,身体腾了上去。这样上下试了几次,证明钢钩够牢固,才满意地把摇篮挂回去。

2.陈老走进厨房,在煤气炉前站住。他开了煤气炉的开关,火便着了。他关了,再开,开了,再关。一阵风从敞开着的玻璃窗吹进来,火熄了。他缩一缩鼻子,嗅到煤气的臭味。他打开煤气炉的门,把煤气瓶的开关掣扣紧。

3.陈老走进客厅,把头探出窗外,看见停车场的几辆车子,像几个不同颜色的纸箱,不禁把眼睛深深一闭。十八层楼,跌下去只有一个结果,跌进十八层地狱。他把头缩回来,张开眼睛,搜寻着有没有椅子、凳子一类可以垫脚的东西靠在窗口下。他把窗户关了,上锁。

4.陈老走进房间,拉开抽屉,拿出一瓶药丸,端详着。标签上说明,勿放置在小孩儿能触及的地方。药名是安眠药。他用力把瓶盖转紧,拉一把椅子,把药瓶放在衣橱的最高处。

5.陈老走进厨房,在碗柜旁拿了一瓶清洁剂。想起住在乡下的时候,隔壁的一个青年喝了杀虫剂,在地上打滚挣扎呼号呕吐的痛苦样子,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连忙把清洁剂收在壁橱的最高层。

6.小宝睡的摇篮一定要稳固。万一摇篮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7.小宝整天往厨房跑,小手爱抓东摸西,要是拧开煤气炉的开关,火又熄了,煤气不停地排出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8.小宝最好奇,如果爬上椅子、凳子,小脑袋往窗口一探,一失足倒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9.小宝嘴最馋,要是把抽屉里的安眠药当糖吃,一口吞下几粒,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0.小宝最好玩,喜欢含一根吸管吹泡泡,万一把清洁剂当泡泡液,一口一口地吸进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1.

陈老试了摇篮,关了煤气瓶,锁了窗户,也把安眠药和清洁剂收在高处。这些都无法说服儿子,让小宝留下来。儿子的理由是不担心小宝的肉体受到伤害,只担心小宝的精神受到折磨。儿子决定把小宝带走,带到远远的西方去。

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查案人员发现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陈老的房里有煤气瓶一个、安眠药一瓶、清洁剂一瓶、尼龙绳一环,窗开着,窗口下靠墙的地方有椅子、凳子各一张。

陈老的死,是肉体受到伤害,还是精神受到折磨?

没有结论,判为悬案。

佚名译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8.看了这篇小说后,有个细心的读者给陈老画了一幅“行踪图”:

⑴请你指出圆圈所指代的地方。(3分)

圆圈1:▲,圆圈2:▲,圆圈3:▲。

⑵从上图中我们发现陈老活动的空间是不大的,但他做了很多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什么呢/(3分)

9.第2部分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0.第11部分“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陈老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写出合乎情境与主题的一种猜想,并陈述理由。(提示:“导读一”与“导读二”主题是一样的)(5分)

11.你喜欢“导读一”还是“导读二”?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5分)

(一)8.(1)房间、厨房、客厅评分标准:每处1分。共3分。(2)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陈老为孙子的安全考虑得很仔细,做了很多消除隐患的事情。或“陈老为争取孙子留下做了很多事情,表现陈老对孙子细致入微的爱”。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3分。

9.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反复的开关,表现了陈老内心的忐忑不安,惟恐在此环节留下安全隐患。评分标准:意对即可。笼统回答“表现了陈老对孙子细致入微的爱”只得1分。共3分。

10.示例一:陈老可能在楼下摔了一跤心脏病突发而死。理由:陈老做了这么多事就是想把孙子留在身边,自从知道儿子要把小宝带到远远的西方去,精神打击过大,心脏病突发,再也没有起来。

示例二:陈老可能跳楼自杀而死。理由:知道儿子要把小宝带到远远的西方去,陈老觉得自己孤独的暮年更没有了继续下去的理由。小说交待窗子被陈老仔细上了锁的,结尾窗子却是开着的,靠墙还有椅子,是跳楼自杀。

评分标准:想象要合乎文章的情境,基于陈老承受不了孙子被带走、肉体与精神受到伤害的基本事实。至于是怎么死的,是跳楼,还是走路突然栽倒等都合理。陈老之前有没有自杀倾向与行为,涉及与否,均可。共5分。

11.示例一:我喜欢“导读一”,因为“导读一”相对容易读懂一些。“导读一”把陈老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是连起来叙述(交代)的,几个行为就是几个并列的结构,这样结构整齐,节奏流畅。(反复渲染,读起来很酣畅。)

示例二:我喜欢“导读二”,“导读二”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人物的行为与原因分开叙述,这样的好处是在前半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半部分集中交代了原因,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反复强调“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让人很震撼。)

评分标准:答案应当有三方面的内容:①文章形式上带来的阅读体验(2分),②点明该导读的形式特点(1分),③该形式的好处(2分)。学生在实际答题中往往把三者揉杂在一起,整体上有成熟的阅读体验,并能够结合形式说出原因,就得满分。不要求两种导读形式及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之间的比较,详说一种就可以了。两种导读都有铺陈造势的艺术效果,较复杂,学生可以无涉,不作评分依据。共5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