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乌兰察布战役【20篇】

一直详情页乌兰察布走走看看,却因为缺少一份像样的旅游攻略而久久没有出发,怎么办?别着急,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乌兰察布周边自驾游必去景点,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608

文章

300

篇1:黑斯廷斯战役是怎样的?揭秘黑斯廷斯战役的经过

全文共 4754 字

+ 加入清单

1066年10月1日,这天是星期天,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正在约克享受着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就在5天以前,哈罗德二世才在与挪威王哈拉尔三世在斯坦福桥上的决战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也让他的威望大增。更令哈罗德宽慰的是,此时英格兰南海岸地区仍然风平浪静、未发现任何军队入侵的迹象,这使得疲惫的英军能够得到充分休整。

然而,哈罗德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当天稍晚时候,信使传来了令他最为担心的坏消息。诺曼底公爵威廉已在英格兰南部佩文西登陆,并在黑斯廷斯修建堡垒、大肆掠夺!哈罗德闻讯,便决定暂时放弃休整、开始调集军队南下迎战。就这样,决定英格兰未来数百年命运的大战即将上演。私生子的野望

虽然不像刚刚入侵英格兰的哈拉尔三世那样魁梧身高,但身高5尺10寸(约1.78米)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同样令人生畏。

尽管私生子出身令人不齿,但他的父亲罗贝尔一世仍然将其立为继承人。1035年,年仅7岁的威廉成为新的诺曼底公爵,并在随后的十几年内通过连续不断的战争逐渐击败了那些试图推翻他的敌人们。他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可见一斑。

早在1050年,年仅22岁的威廉便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声望,西欧各地的统治者都一致认为:威廉将在未来拥有巨大的权势。

不久后,威廉又与法王亨利一世的兄长、佛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五世联姻,这桩婚姻也增强了威廉的政治影响力。此后,威廉两次挫败了法王的进攻,并于1062年获得了曼恩伯爵领地的控制权。总之,在入侵英格兰之前,威廉已经为自己积累了充足的政治资本。

尤为重要的是,威廉在1064年时还挟持了出访诺曼底的哈罗德,迫使后者为获得自由宣布向自己效忠。哈罗德还承诺支持威廉在爱德华逝世后继承英格兰王位。这一公开誓言也赋予了威廉干预英格兰内政的合法性。

因此,当威廉得知哈罗德继承英格兰王位的消息后,便开始了跨海远征的准备。他一面怒斥哈罗德背信弃义篡夺王位,一面着手征集远征部队。依靠外交活动的成功,除了他的岳父佛兰德斯伯爵外,他还赢得了教宗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因而获得了一面代表教廷的旗帜,使自己成为正义一方。

受此影响,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与丹麦国王斯文二世也站在威廉一边。这让威廉的声望达到的最高峰,毫不费力地就集结起一支约10000人的军队。他们云集在威廉旗下,这也使得威廉的军队在数量占据上风。

由于此前哈罗德已在斯坦福桥之战中蒙受大量损失,英格兰人的部队并不太多,数量仅在5000-8000左右。军队质量差距

除了兵力优势之外,威廉的合成军队在质量上也高于哈罗德由纯步兵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虽然看上去人数不多,但都是来自布列塔尼、安茹、佛兰德斯、普瓦图和诺曼底等地的职业军人。

尽管哈罗德手下全副武装的近卫军和使用双手战斧的维京佣兵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但他们的人数仅有1500人左右,而且刚刚经历了斯坦福桥的血战、尚未得到休整。组成英格兰军队主体的大量民军虽然作战勇敢,但缺乏纪律和训练,也没有抗击骑兵的武器和必要的护甲。北方诸侯的拒绝参战,也让哈罗德的全军没有了骑兵,连弓箭手都极少。

相较而言,威廉的军队由全副武装的职业军队和雇佣军组成。这支军队里的步兵、骑兵和远射兵种,配置均衡。除了只戴头盔的弓弩手之外,重步兵和重骑兵都身着锁子甲或鳞甲,并头戴铁盔。

和大部分人使用圆盾的英格兰步兵不同,诺曼步兵和骑兵使用的是防护面积更大的鸢形盾。诺曼士兵的近战武器与英格兰人相差无几,只是没有使用笨重的维京战斧。可以说,从军队规模和构成来看,哈罗德在尚未开战时就已处于下风。哈罗德的应对之策

9月28日,威廉的船队在佩文西登陆,随后他率军转移至佩文西以东数英里外的黑斯廷斯。这一举动也反映出威廉的军事素养:

黑斯廷斯能提供更佳的船只停泊地,为诺曼军队确保最短的回国路线。

黑斯廷斯附近的一座罗马城堡遗址,在加固后将成为掩护诺曼军队的坚实壁垒。

黑斯廷斯本身则是南部道路的终点,是哈罗德军队南下的必经之路。诺曼军队正好能够以逸待劳。

但上述三点优势并不能让威廉满意。他十分清楚,自己手下这支多国部队难以长时间维持下去,若无法速战速决,战局将对防御方哈罗德更为有利。于是,威廉决定采取措施逼迫哈罗德尽快出战。为达成这一目标,诺曼军队摧毁了黑斯廷斯附近的二十余处村庄,并对周围的居民大加压迫。

果不其然,诺曼军队登陆并在黑斯廷斯附近劫掠的消息令哈罗德极为不安。当哈罗德10月1日获得消息后,他便立刻从约克南下迎击威廉。

比起速战速决,哈罗德当时还有更好的选择。他完全可以在伦敦暂作休整,等待各地援军前来集结,并在英格兰南部地区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当年的阿尔弗雷德大帝,就利用堡垒体系反击维京入侵者。

然而,哈罗德并没有采取这一战术的条件和能力。此时英格兰的堡垒防御体系彻底废弛,地方部队守备薄弱。王权未受普遍承认的哈罗德也无法指挥地方领主进行协调作战。另外,威廉对英格兰南部地区的破坏,也将极大影响当地居民的忠诚度。因此,哈罗德正如威廉所期望的那样选择了速战速决。

不过,哈罗德的决策也与他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有关。根据简单的情报,诺曼军队的规模不如挪威人看起来威胁大。南下的英军也可以得到哈罗德的两位兄弟——格思伯爵和利奥夫温伯爵的支援,这也有助于减少兵力劣势。更重要的是,此前英格兰军队已在斯坦福桥之战获胜、士气正旺,因此哈罗德也对英军的战斗力怀有信心。

10月2日,哈罗德率领斯坦福桥战后的残部开始以每日40英里的速度南下。他们在10月6日抵达伦敦等待援军会合。10月12日,哈罗德率军前往黑斯廷斯,踌躇满志地要与威廉决一死战。偷袭失败

10月13日,哈罗德率领英军来到黑斯廷斯以北数英里外的森拉克山宿营。哈罗德希望在第二天清晨时乘马突袭诺曼营地,以便先声夺人。

然而,威廉的侦查部队在13日当晚便发现了哈罗德的企图。威廉闻讯后,也立刻采取了反制行动。他率军趁夜色悄悄离开原来的营地,来到英军营地南方的一座小山上布阵。这样,诺曼人便可以利用地势居高临下发起冲锋,一举击溃英军的防线。

14日拂晓时,哈罗德才发现自己的战术已被识破,丧失了主动权。于是,只得被迫进行一场违背意愿的防御战。由于英军的马匹保存在阵地后方数百米之外,此时已无暇乘马。他便命令全军进入战场,排成狭长的盾墙防御阵线。

待布阵完毕后,哈罗德坐镇中军指挥,并严令全军不得轻举妄动。对他而言,首要的战略目标是防止己方阵线的正面被突破。同时还必须保护两翼不受诺曼骑兵的迂回攻击,尽可能将威廉拖入持久战的泥潭。

自信满满的威廉也开始了他的部署:左翼为布列塔尼伯爵阿兰率领的布列塔尼人,中军是由威廉亲自率领的诺曼人,右翼则由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率领。

每一翼的部队又按照典型的罗马式战术分为三线:第一线为弓弩手,第二线为全副武装的重步兵,重骑兵则放在第三线。

威廉的计划则是先利用弓弩手齐射打乱对方阵型。随后发挥骑兵的优势迅速突破防线,直取哈罗德所在的中军,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决战黑斯廷斯

1066年10月14日九时,战斗正式打响。威廉先指挥弓弩手对英军阵地放箭,随后便率领近战部队向前推进。

当威廉的步兵接近英军盾墙时,遭到英军步兵以标枪、长矛和战斧等混合武器的攻击。哈罗德在战斗开始后始终保持着阵线正面未被突破。随后威廉发起第二波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然而,布列塔尼骑兵和步兵突然向后撤退,这也引发了左翼的诺曼辅助部队也开始动摇。混乱之中,诺曼一边一度传出了威廉阵亡的消息。更要命的是,英军右翼的部分士兵也脱离阵线,开始追击后退的诺曼步兵。

千钧一发之际,威廉立刻换了战马、脱下头盔,开始鼓舞全军士气。随即,他有率领中军的骑兵,对脱离阵线的英军步兵发起反击,将其分割包围。此后,威廉故伎重施,连续两次以诈败战术诱使英军前来追赶,不断消耗英军的有生力量。

到下午3-4点,双方已经在黑斯廷斯苦战了7个小时,依然未分胜负。尽管英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哈罗德的主力仍然在山上保持不动。威廉认为,若英军继续保持防线,将战斗拖至深夜或次日。这会极大影响自己的速决战略。

为了赢得决定性优势,威廉决定再次对哈罗德的主力发起猛攻。他下令弓箭手提高射击角度,对天放箭。这一调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给脱离阵线的英军造成极大损伤,迫使英军保持静止。

重新夺取主动权后,诺曼人继续交替采用弓箭射击和骑兵突击两种方式,给被动防御的英军造成了极大打击。一边是以连续的运动和不停的冲锋来达到目的,另一边则站在地上,一动不动。最终英格兰人渐渐不支,诺曼人刀劈剑砍、万箭齐发。被砍倒的英格兰人越来越多,甚至已经超过幸存者的数量。那些仅受轻伤的人却由于阵型过于拥挤的缘故被卡在原地无法动弹。

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哈罗德中箭身亡,这成为压垮英军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哈罗德的两位兄弟,格思伯爵和利奥夫温伯爵此前已战死。现在,群龙无首的民兵纷纷逃离战场。当诺曼骑兵发起第四次冲击时,英军的盾阵烟消云散。随后诺曼军队开始乘胜追击,擒杀逃敌。双方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英格兰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就这样,黑斯廷斯之战以威廉的完胜告终。职业军队的胜利

军事学家阿彻•琼斯对威廉的胜利总结如下:

他成功地将轻型步兵和重型骑兵的性质合成起来。他运用弓箭手进攻英国人的重型步兵,而毫不畏惧英国人会向其冲锋,将他们赶出战场。当英国人确实打乱队伍时,其结果展示了有镫稳定的重型骑兵对非列队步兵的决定性优势。

通过巧妙运用这些能力不同的武器系统,公爵彻底赢得了理所当然的战术胜利。这一胜利是在他对指挥和后勤、精明的战略,以及对夺取王位的政治宣言等因素的卓越组织能力的支持下取得的。

诚然,威廉出色的军事才能与得当的军事策略,让他在全军即将崩溃时采取的成功应变,最终确保了诺曼人的胜利。但英军主帅哈罗德的意外身亡或许应被视为转折性的事件。

毕竟在当天的很长时间内英军的防御阵线都未被打破,反倒是诺曼军队曾经发生左翼部队溃退的情况。而诺曼重骑兵对英格兰重步兵的正面冲锋也收效甚微,这也体现了重步兵对重骑兵的防御优势。

此外,在哈罗德指挥下英军步兵长时间保持队列齐整,基本成功地贯彻了战前的防御战略。假如没有这一意外事件发生,即使威廉最终获胜,他也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从这一角度来说,威廉的胜利有着一定的运气成分。

不过,哈罗德战前准备的不足和战时调度的失误也给了威廉可乘之机。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

此前与挪威军队在福尔福德和斯坦福桥的两次交战让他损失了大量北方贵族的部队,导致他在黑斯廷斯战前无法获得充足的援军。

他对敌情的错误判断以及仓促鲁莽的进军则增大了军队的作战负担,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状态。

作战时缺乏应变能力,从而被拖入到威廉习惯的作战模式之中。

当然,我们不应将战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哈罗德。从根本上说,黑斯廷斯之战的失败其实在1066年前就已注定。盎格鲁-撒克逊末期缺乏有能力的统治者,权势日盛的地方贵族频繁内战,严重地削弱了王国的力量。由此导致原有的征兵制度和地方防御体系彻底失效。

英格兰军队体制存也在的既有弊端。他们的旧有体制显然足以对付军事水平更为低下的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但当对手变为更强大的丹麦人和诺曼人时便往往败多胜少。在与维京人的战争中,英格兰人也曾采取某些革新举措。比如借鉴欧洲大陆对抗维京人的经验,修筑堡垒、组建海军、引入维京战斧这一新式武器等等。但这并不能掩盖英格兰在军事发展上长期滞后于欧洲大陆的事实。

成功夺取英格兰的威廉,此后在当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封建契约为基础的封君封臣制,组建以骑士为核心的职业常备军,建立稳定的地方驻军和防御体系。不合时宜的英格兰旧体制已经完全被取代,英格兰也是在诺曼征服后才开始崛起成为欧洲军事强国的。

因此,黑斯廷斯之战表面上反映的是威廉在战略战术上的胜利,其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职业军队对征召民兵的完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抗日战争有几大战役

全文共 3875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有几大战役,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抗日战争有几大战役1、长沙会战

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沿长江而下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中国政府军队主力,然而,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徐州会战,华北战场的形势和徐州地区中国守军的有力坚决的抗击,却暂时转移了日军视线,转而企图打通津浦线(天津—浦口)并消灭中国第5战区主力。这次会战中国不仅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伟大胜利,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会战的焦点之所以集中在徐州地区,是因为徐州的重大战略地位。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位于黄河与淮河两河之间,据鲁豫皖苏四省要冲,为津浦、陇海两铁路之枢纽。徐州周围,山峦重叠,河川纵横,在中国军事史上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华北日军南下时,在华北山东方面的一线防线,由于守军将领韩复qu(后被枪决)畏敌避战,轻弃黄河、泰山天然屏障,又接连不战而退,日军长驱直入,轻取山东大部战略要地,给抗战形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略者的欲望。为了连贯华北、华中两个战场,日军决心以济南、南京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最后会师徐州打通津浦路。为此,日军先后集中24万人的精锐部队,于1938年1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中国方面极为重视徐州地区的防御作战。中国第5战区先后调集约60万大军防守徐州地区,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此次会战是一次大面积大范围的作战,中国军队在黄淮之间的广袤大地上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攻守与反攻守作战。

1938年1月下旬起,北上的日军华中方面军部队与中国军队接触,遭遇到中国军队的猛烈抗击,2月9日,日军曾一度突过淮河北岸,但不久即被中国军队击回淮河南岸,形成与北岸中国军队隔河对峙的局面。在北线,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集团军指挥精锐第5、10师团分路南下,其中第5师团由青岛南下,企图夺取鲁南要地临沂,再从东路进攻徐州。临沂我军实力薄弱,3月中,张自忠将军率部两次驰援,两次击退日军,取得两次临沂保卫战的胜利,给骄横的坂原师团以沉重打击。而且,临沂保卫战的胜利,使日军第5、10师团会师企图失败,为台儿庄歼敌奠定了有利基础。在日军第10师团方向即津浦路正面,2月中旬,我军一部主动袭击济宁,给日军造成1000余人伤亡,牵制了日军行动。从3月24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集中兵力不避牺牲,反复猛烈地攻击突入徐州附近要地台儿庄之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旅团),使之除小部突围外,大部1万余人被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决定乘胜扩大战果,向徐州地区大量增兵,欲在此与日军决战。但是,日本大本营察觉到徐州地区集结大量中国军队后,于4月7日制定了《徐州地区作战指导要领》,重新部署共计6个师团的兵力再次南北推进,包围中国军队,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中国军队经过逐次激烈的抵抗后,未能阻止日军攻势,至5月15日,日军完成对徐州地区的包围。在危急形势下,中国方面决定放弃徐州,至21日,徐州地区中国守军主动撤离。

徐州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军虽然大通了津浦线,但妄图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目标却未能达成。再次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而中国军队将日本主力吸引到津浦线上,暂时转移了日军的进攻方向,为部署尔后的抗战初期最后一场关键大会战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尤其是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中国抗日战争战役: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江会战

豫湘桂大战

衡阳会战

百团大战等等

中国抗日战争有几大战役2、武汉会战

湖南是中国著名的谷仓,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粮食、兵员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基地。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设于省会长沙,中日军队在湘北新墙河一线隔河对峙。长沙是华中战略重镇,当粤汉铁路之要冲。武汉、南昌会战后,长沙的战略地位已经上升到特别突出的位置,成为屏障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大西南的门户上战略要点。中国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第9战区(后分设第6、第9两个战区)集重兵与日军在战线上对峙,为此,从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是为三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湘北会战,日方称湘赣会战)爆发。这也是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

从8月开始,日军第11集团军便调兵遣将,集中了步兵10万,陆军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及海军一部的强大兵力,企图集中打击第9战区主力,并在政略上实施日本政府以打诱降的计划,企图挫败国民党军的抗日意志导致国民政府屈服,从军事上配合推出汪伪政权。

中国鉴于长沙的极端重要性,早就判断出日军必将进攻,为此确定了守卫湘北赣北的基本方针,向第9战区不断下达作战指示。9月上旬,第9战区判断日军进攻长沙即将开始,加紧部署,严整战备。

但长沙地区的地势却不利防御作战,北部平坦无险可守。为此,总结了抗战以来会战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变以前层层设防,逐次防线地与日军进行阵地防御战的呆板挨打战术,转为只以部分部队坚守正面既设阵地,逐次予敌消耗,主动转移至敌之侧翼,继之以伏击、侧击、尾击等各种手段逐次消耗敌兵力,待敌进入预定决战区域,集中使用绝对优势兵力,将敌一举围歼。这成为此后几次长沙会战一成不变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时,认真吸取南昌会战教训,特别注意破坏一切可资日军利用的道路,包括铁路、公路甚至乡间小路,使日军机械化部队和重炮兵行动困难。

9月14日,会战开始。日军采取其传统的“分进合击,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分别从赣西、鄂南、湘北三个方向会攻长沙,湘北为主力。在会战中,鉴于长沙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战役动员,中国官兵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抗日意志,与日军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打击下,10月1日,日军放弃攻势被迫退却。10月15日后,逐步恢复原阵地。

此役,日军集中10万兵力,劳师南征,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击、侧击,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行动艰苦,在会战后期,于中方反击下匆匆撤退,士气大受影响。此次会战,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

期间,1939年9月23日,日本陆军中央为了统一侵华日军的指挥和对华政略战略,在南京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1(驻武汉地区)、13(驻京沪地区)、21(广州)集团军,解散原华中派遣军。

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第9战区仍与日军隔新墙河对峙于湘北地区。1941年后,日军酝酿发动第二次进攻。但因苏德战争爆发,日军积极准备对英美开战,无力投入更多机动兵力,被迫缩小规模,仅将目的定为予9战区中国军队一次重大打击。

第9战区总结第一次会战经验制定了反击作战计划。9月,日军发动进攻,强渡新墙河。由于9战区出现指挥失误,下达作战命令的无线电报竟被日军窃收并破译,使中国军队陷入极大被动,虽多处与敌激战,但遭遇失败。月底,日军攻入长沙。但是,由于日军大本营正在积极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要求作战尽快结束”,同时日军经连日作战,粮弹损耗很大,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决定10月1日开始撤退。中国军队随即展开追击作战。10月5日,日军退回新墙河北岸,中国军队恢复原阵地。

这次作战,中国军队由于指挥失误导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是,从战略上说,是中国军队的胜利,日军并没有击溃9战区主力,自身却付出了2万余人伤亡代价,阵地完全恢复到战前状态,日军没有达到任何大的战略价值。而且,中国第6战区乘他处日军空虚,对宜昌之敌发动猛攻,日军死伤惨重,面临彻底覆灭危险,宜昌日本守军师长已写下遗书准备自杀,因另一部日军驰援才得以躲过灭顶之灾。宜昌作战也是1941年正面战场唯一一次主动发动的进攻战役,歼灭日军7000人。而这,正是第二次长沙会战造成的机会。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中国派遣军驻广州军进攻香港,日军驻武汉之集团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国军队转用广东方向,阻止中国军队援助英军保卫香港。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1941年12月23日,日军强渡新墙河,会战开始。

这次会战,中国军队一改被动局面,取得战役胜利。中国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展开防御作战。第9战区一线兵团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待敌深入长沙预定决战地区,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同时,第二线反击兵团周密协同,对日军进行合围。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国军队又不断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只能空投补给。日军见势不妙立即展开退却。我军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串,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中国军队掌握了战役主动权,获得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重创日军,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俘虏139人,日军自承“动摇了一部官兵的必胜信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引起较为强烈的国际反响。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瓜岛战役前夕日军空袭美军,为何美军无一伤亡?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1942年夏季,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意外建截取了一封日本的军事情报,情报上显示日军在所罗门群岛的瓜岛上修建了一座飞机场。若是日军将瓜岛上的飞机场建成的话,这不仅仅能让日军推行自己的太平洋“南进”计划,同时还可以切断美国本土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运输线。为了能够阻止日军的这一项计划,美军决定开始对瓜岛展开登录行动。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美军第1海军陆战师,总指挥是范德格里夫特少将。

但是,就在美军向瓜岛前进时,日军却察觉到了美军的动向。日军第8部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命令日军第25航空队,对美军展开袭击。三川军一派出了27架贝蒂式双引擎轰炸机,以及负责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对前往瓜岛的美军实施了空袭。不过,由于这些日军飞机是在执行其他任务的途中紧急受命进攻美军舰队,因此他们的燃油根本不够在到达瓜岛后再返回拉包尔,而且这些飞机携带的是炸弹而不是鱼雷,很难进攻舰船。所以,日军的这次攻击虽然干扰了美军登陆,但是并未造成严重损失,海军陆战队没有人员伤亡,因此继续向瓜岛挺进。

8月7日晚,11000名美国海军陆战一师登陆人员进攻瓜岛。当时,在瓜岛上的日军,主要是负责修建机场以及基地的工兵部队,战斗力并不强。因此,海军陆战一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瓜岛的机场。当时,机场的跑道有四分之三完工了,许多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都完好地堆砌在一旁。更有意思的是,日军做早饭的锅还挂在熄灭的柴草上面,未吃完的饭团都还放在桌上。

海军陆战队坐收渔翁之利,接管了日军卡车、施工设备、燃料、建筑材料、大量食物甚至包括一台制冰机。就这样,美国海军陆战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日本人辛辛苦苦干了50天的机场。为了纪念在中途岛海战中战死的陆战队飞行英雄——亨德森中校,美军将这个机场改名为“亨德森机场”。

日本为了在瓜岛修建机场,不惜血本地建造了很深的地下掩蔽部、机械厂、发电厂、甚至还有无线电台,却在机场即将完工之际被美国海军陆战队一举拿下。日本天皇下令:务必要夺回机场!而这个任务,被交到了辻政信的身上。

辻政信,日本有名的参谋之一。他曾经参与策划了诺门坎事件和马来战役,参加了淞沪战役和缅甸战役。辻政信这个家伙阴险狠毒,狠到什么地步呢?有传闻说,他曾经生吃过战俘的人肉,所以他有个绰号叫“豺狼参谋”。那么,他会制定怎样的作战计划呢?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明天继续为您解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条山战役是谁指挥的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这是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称为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战役的中方主要指挥官为何应钦、卫立煌,日方主要指挥官为多田骏。战争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此时的日军是全力决战的状态,而中国军队对双方实力缺乏清醒的估计。这场战役的失败给北方抗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使得敌后根据地陷入最艰苦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扶眉战役烈士陵园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始建于1953年,有623名为祖国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烈士长眠于此,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而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陵园,占地47亩。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是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的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共陕西省委、宝鸡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是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少工委命名的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AA级旅游景区。同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博物馆名录,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全国解放战争中,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遵照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1949年5月20日胜利解放了西安。西安解放以后,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急令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并纠合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奎部妄图反扑西安,阻我西进,我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十八、十九兵团,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运用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实施“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于7月10日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向胡宗南主力发起总攻,经四昼夜激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一个兵团部、四个军部、八个整师零三个团,共计44000余人,解放了眉县、扶风、岐山等九座县城,并于7月14日解放了宝鸡。至此,扶眉战役胜利告捷。扶眉战役的胜利结束了胡宗南在西北地区长达12年的统治,为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胜利基础,同时也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打开了北大门。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指战员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为夺取胜利伤亡4700余人,其中3000余人壮烈牺牲。英雄的鲜血染红了西秦大地,烈士的英名永载共和国史册。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眉县县委、县政府本着高起点、高规格的要求,委托长安大学对陵园精心规划设计,经过维修改造后的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主要由引导区、花岗岩群雕、纪念园、纪念碑广场、战役纪念馆、多功能电教厅及服务管理区组成。战役纪念馆内容分为战前形势、战役准备、钳马打胡、欢庆胜利、革命烈士、光辉历程、英雄模范、缅怀英烈等八部分,纪念馆展示着-、王震、-、-、贺敬之、闫揆要、马文瑞等领导的题词、题字,陈列着战旗、锦旗、奖章以及缴获敌人的部分武器和报话器材等遗物千余件,珍贵资料25卷,3442张。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自建园以来,接待祭奠、瞻仰者累计达300多万人次,现已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常兴镇:常兴镇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眉县县城东北15公里处,东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邻关中重要城市宝鸡,镇域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2.5万亩,总人口31860人,辖1个居委会,14个村,64个村民小组,是国家建设部、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也是”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宝鸡市十二大工业园区”之一,常兴镇地势平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太平洋战役美军真的把日军人头吊在坦克上面?

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其实也的的确确是残酷的,但是有时候真的不人道的,最近有传言说这个太平洋战役美军竟然把日军人头吊在坦克上面,那么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啊?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二战期间美军士兵将击毙的日军头颅割下,通过煮烂、浸泡防腐剂当中、再晾干...当成战利品收藏或者是送人,这个事情确实是有,而且不是个案,甚至《生活周刊》还对此事进行过专门调查。

美军将敌人的头颅割下收藏是一个恶趣!早在白种人进入到被美洲大陆就开始了,由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西班牙人”...贵族都喜欢狩猎,并且有将猎杀动物的头颅制成标本的习惯...他们到达北美大陆之后开始猎杀“印第安人”,然后就将印第安人的头颅(头皮)割下之后当成标本保存。

这种残忍的恶趣味将大量的印第安人屠杀!非常之血腥,直到美国建国之后才被禁止...但是,这个恶趣已经根深蒂固了的留存了下来...可问题是这些白人从去割白种人的头颅,在他们的眼中只有白种人是人,其他种族只是一种动物罢了!没有任何怜悯之心。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种族思想仍旧有很深的残余,美军对待德国战俘和日本战俘的态度上是有区别的,对待德国战俘,只要不是最大恶极的党卫军,德国国防军还是能获得美军的部分尊重;但是对待日本战俘可就不一样了,从现在驻日美军的种种不良行为,就可以想象到战争期间所发生的事情,美国人思想深处是瞧不起日本人的,认为他们只不过是“黄色猴子”罢了...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的轻蔑变成了仇恨!所以,出现前面所说的那个恶趣味儿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从战争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美军这样做,似乎又不违反道义,日寇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更是令人发指!甚至将英美澳战俘斩杀后,掏出内脏煮熟吃下这种反人类行为!并且这种事情发生过多起(甚至传闻:山下奉文就吃个英美战俘)...如果从正义的“以暴制暴”方式来解释,美军割日本人的头颅制成标本也没啥错。

图片上这位“帅小伙”名字叫:乔治.赫伯阳.布什,也就是“老布什总统”,他在太平洋战争中是舰载机飞行员,一次在轰炸“父岛”(塞班岛和硫磺岛之间的一个小岛)时被日军的地面炮火击落,机组成员其他人或是当场死亡或是被日军俘虏,只有他伞降时离父岛很远被美军潜艇救走...后来得知,先前就有几名美军飞行员被俘后成了日军的“口中餐”...食同类是野兽所为!人类为了利益相互残杀也就罢了,还把人生剥活吞了,实在是难用文明和理智去理解。

也正是日军的这种兽行,让美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军基层军官对普通士兵把日军头颅当成战利品的行为听之任之,高级将领则不闻不问。

图片上这位美女叫娜塔莉.妮可森,她是凤凰城的一个战时工人,正在给海军服役(陆战队)的男友写信,感谢他寄给自己的日本兵骷髅,那是他男友在新几内亚作战时的战利品。

战争的本质就是杀戮,在和平年代不论是谁,将人的头颅当成战利品都是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因为人类已经进入到较高层次的文明、法制阶段,但是去了战场面对曾经杀害自己同胞的敌人,愤慨已经超过了理智!将敌人的头颅割下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这在美国人眼里这不算是犯法行为,甚至暗中鼓励,可以增强凝聚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战塔兰托战役是怎样的?为何说塔兰托战役拉开了航母大战时代?

全文共 277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塔兰战役,可以说这是一次有着重要影响的战役,是一次改变了现代海战模式的一场战役,奠定了航母作战的地位。在这场战役当中,英国出动了21架战机,仅仅只在65分钟的时间内击沉了1艘战列舰以及击伤3艘战列舰以及巡洋舰和驱逐舰各一艘。这一战过后意大利海军受到重创,彻底丧失了对地中海的控制权。

塔兰托军港,位于意大利东南沿海,三面为陆地怀抱,可以得到地面部队的有力支援,也可得到航空兵的快速增援,南面为宽阔的地中海中部,因此,位置很有战略意义。这个军港经过几十年的修建,已成为一个大型港口,可以停泊大量的大型战舰,成为意大利海军最理想的军港。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轴心国,对抗同盟国,开始了与盟军的作战。11日,意大利的法西斯魁首墨索里尼下令航空兵从西西里机场升空,袭击了英军驻马耳他岛的航空基地和一家军港,把英军炸得伤亡惨重。不得已,英军只好撤离。

其实,意大利一参战,英国海军就开始思考对策了。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司令坎宁安上将发现,意大利海军实力很强,而且,还可得到地面航空兵的有力支援。这个时候的意大利海军,拥有各种战舰近300艘,其中战列舰6艘、巡洋舰19艘、驱逐舰61艘、潜艇105艘和护卫舰69艘。相比之下,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只有60艘左右,其中,战列舰6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6艘和潜艇10艘等。然而,坎宁安上将心里很清楚,英国海军可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力量,是欧洲的海上劲旅;而且,英军拥有意大利海军所没有的海上战舰――航空母舰,这种战舰将成为对付意大利海军的杀手锏!

然而,英国海军很快发现,自己成了地中海对付法西斯的唯一的重要力量了。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坎宁安上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其中,塔兰托军港是个“可口”的目标,意大利战舰的大部分家当都在那儿,包括4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和21艘潜艇等。坎宁安上将感到高兴的是,意大利海军的部署如此愚蠢,可谓把大部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那篮子被打翻,鸡蛋的损失就很大。坎宁安上将开始拟订袭击塔兰托军港的作战计划。

经过几个月的秘密准备,作战定于11月11日夜晚开始。11月6日下午,坎宁安上将率领的“光辉”号航母编队开始出发,离开了母港――埃及的亚力山大港。为了麻痹意军,英军在地中海其它几个方向也出动了一些船队。这样,意军就摸不清哪儿是真、哪儿是假。坎宁安的航母编队乘机向塔兰托军港方向接近。随着两者距离的缩短,航母编队暴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8日12时20分许,航母编队驶到意大利南部的马耳他岛附近时,远处突然飞来一架飞机。英军航母指挥官知道,这肯定是意军空中巡逻的飞机,一旦这架意军飞机发现航母,就可能暴露英军航母的作战意图。英军航母马上起飞战斗机,试图驱赶意军飞机。然而,意军飞机还是飞了过来。英军航母战斗机立即冲过去攻击。意军飞机一看势头不对劲,急忙逃走。英军航母编队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下面该是迎战了。

果不出所料,下午3时左右,远方又飞来了一架意军飞机。英军航母指挥官马上明白,这是意军飞机再次侦察,不然的话,不会只派一架飞机过来。英军航母马上起飞战斗机,再次把那架意军飞机撵走。

意军的攻击终于开始。下午4时30分左右,意军的7架轰炸机嗡嗡地杀了过来。这个时候,航母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航母的舰载机就像一只长长的翅膀,把自己的威力伸向远方。空战开始了,英军航母战斗机杀了上去,只是几个回合,意军两架轰炸机就冒起了黑烟,向大海栽去。其它5架轰炸机急忙向英军航母编队俯冲投弹,然后,一遛烟地逃回基地。

为了迷惑意军,“光辉”号航母编队又向埃及方向行驶。这样,在地中海里,英军几支编队来来回回地行驶,让意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11日下午,“光辉”号航母编队开始向塔兰托方向接近。被搞得晕头转向的意军,竟不知英军到底要干什么。

夜幕降临后,大海蒙胧一片。“光辉”号航母知道,意军飞机很难夜间突袭,因此,开始向塔兰托方向进一步靠近。20时30分许,“光辉”号航母和4艘巡洋舰与一些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已驶到距塔兰托270海里的水域。攻击随即开始。舰载机开始一架接一架升空。英军航母12架“剑鱼”攻击机像夜鹰一样,在2000多米的空中,以150公里的时速,向塔兰托军港冲去。

然而,12架攻击机升空后,没有全部编队飞行。其中一架攻击机一马当先,在其它11架攻击机还远远地在后面的时候,冲到了塔兰托。防守塔兰托军港的意军防空部队一看英军飞机前来空袭,立即发射防空炮弹,拦阻英军飞机。这样,英军航母舰载机突袭的计划落了空。

23时许,大投弹正式开始。两架攻击机开始向目标投放照明弹,为后面的飞机攻击指示目标。照明弹很快就把目标照得亮堂堂的,似乎是大白天的样子,意军战舰在港口里清晰可见。攻击十分激烈。意军防空炮猛烈轰击,英军飞机拼命低空袭击。一条条鱼雷从飞机上窜出,杀向意军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舰只。鱼雷开始四处爆炸。整个塔兰托军港顿时热闹起来,爆炸声声,火光四起,一艘艘战舰焦头烂额。在那些挨炸的战舰中,有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英机首波攻击的飞机中,6架载有MZ-Ⅱ型鱼雷。该型鱼雷为457毫米的航空鱼雷,速度为27节,可在水下10米进行潜游攻击。23时35分许,第一波攻击结束。

英军航母第一波起飞后,航母于21时20分开始起飞第二波攻击机。第二编队于23时55分抵达塔兰托空域,离第一编队结束空袭只有20分钟左右的间隔。两架攻击机立即投放照明弹,为后面的攻击提供照明。5架攻击机瞄准目标后,投放鱼雷。塔兰托再次爆炸声声,烈火冲天,一艘艘战舰在痛苦地撕叫和下沉。攻击机完成任务后,冒着意军密集的防空炮火,迅速离去。

英机空袭的时候,英军航母“光辉”号也在迅速地向攻击机返航的指定水域行驶。12日1时12分许,第二波的第一架攻击机终于飞了过来,安全地着陆。2时许,最后一架攻击机着陆。航母迅速驶离,向埃及方向快速地驶去。

整个空袭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航母舰载机空袭中,英军动用了21架攻击机,发射了11枚鱼雷和一些航空炸弹,损失两架攻击机,击沉击伤意军战舰7艘,其中包括击沉1艘战列舰、重创两艘战列舰、击伤巡洋舰和驱逐舰各两艘。意军战舰家底的一半,在短短的65分钟里损失殆尽。意大利海军司令坎皮奥尼怎么也没料到一夜之间变了天,深感英军航母的厉害,唯恐那剩下的家底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急忙下令所剩战舰逃离塔兰托,驶往重重防空保护的那不勒斯海港。这样,英军一艘航母就让意军在一夜之间把地中海的制海权交给了英军。

塔兰托战役证明了大型水面舰艇在优势海空力量的打击下,是显得多么的脆弱。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改变了现代海战的作战模式,初步奠定了航空母舰在现代海战中的主导地位。后来,日本海军从英国要来了塔兰托战役的全过程。这才有了后来的偷袭珍珠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宜瓦战役宜川遗址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宜瓦战役宜川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宜瓦战役宜川遗址

时代:1948年

地址:宜川县丹州街道办铁龙湾村—白家庄村

保护范围:东至铁龙湾村小南川口,南、北至小南川两侧山脚,西至白家庄村与黄龙瓦子街丁家湾村交界处。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

2018年,宜瓦战役宜川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丹州街道:宜川县辖镇,县府驻地。1964年成立城关镇,1976年改丹州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兰宜、渭清公路过境。辖北窑、南窑、西街、南街、郭崄、和平、甘义沟、曲里、程落、王湾、三角、高湾12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烤烟、蔬菜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伊普雷战役是怎样的?伊普雷战役毒气造成了多达伤亡?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在比利时弗兰德省有着一座叫做伊普雷的小城镇,在上个时期出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小镇曾经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三次大战的战场,交战双方在此地伤亡人数达到了50万众。而化学毒气的战场“首秀”更是让这座小镇在战争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

1914年10月,"奔向大海"作战结束,德军占领安特卫普后,协约国军队退守到伊普雷一线,为占领沿海港口,德军制定了攻占伊普雷突出部的作战计划。10月底,德军第四集团军在韦尔菲克——德勒蒙沿线展开,向伊普雷东南的英军阵地发起猛攻,并突破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英军尽管伤亡惨重,但还是在法军的支援下重新建立了防御阵地,双方就此进入了拉锯战。德军对英军的防线进行了连续三个星期的狂轰乱炸,并集中一切力量,力求突破英军的防线,甚至一度派出未经训练的新兵投入战斗,这些缺乏经验的新兵在英军阵地的火力网前成片倒下,死伤惨重。后来德国人把第一次伊普雷战役称为"对无辜者的大屠杀"。到年底,双方各自损失了十余万人。从此,西线由机动作战转入了阵地战。

1915年4月22日,在德军的战线上升起了一道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墙,这道烟墙随着风向,缓缓地飘向英法联军阵地。烟中带着一股刺鼻的怪味,英法联军的士兵被呛得喘不过气来,眼睛、鼻子和喉咙好像被酸性物质灼烧了一样刺痛,最后纷纷窒息倒地。那些在第二道阵地的士兵见此情景,纷纷丢下武器,爬出战壕,争先恐后地向后方跑去,跟在烟云后面的德军戴着简易防毒面具,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突破了英法联军第一道阵地。

这种黄绿色的气体就是——氯气,此次战役,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试验这一秘密武器的威力,同时掩护部队向东线调动,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毒气战(1915年1月3日,德军曾在东线战场向俄军阵地发射了1.8万枚含有液态甲苄基溴的炮弹,结果由于气温太低甲苄基溴没有气化,因此没有引起协约国的重视)。此役德军向伊普雷突出部的英第五军、法第二十军阵地连续施放了6000罐共16万千克的氯气,造成了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导致英法军队的防线正面10公里、纵深7公里的地带无人防守,德军第二十六军冲向缺口,迅速占领朗厄马克和皮尔克姆,并向伊普雷一科米讷运河推进。

然而,德军并没有能够趁机突破整条防线,因为连德军自己也没有料到氯气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所以没有准备足够的防毒面具以及预备兵力。最终,德军的攻势被法军和加拿大军队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挡住了。这次战役中,德军伤亡约3.5万人,而协约国方面为7万人。4月25日,德军以同样方式用氯气攻击了加拿大第一师的阵地,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5月24日,德国发动了一次更为猛烈的毒气战,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德军沿着3千米长的战线,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倾倒氯气钢瓶,施放氯气,毒雾很快吞没了伊普雷。虽然协约国士兵吸取了一个月来的教训,使用上了防毒面具,但由于这次氯气浓度太高,很多士兵还是中毒晕倒。长达4小时之久的毒气袭击,让3500名协约国士兵中毒,丧失战斗力,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伊普雷。5月26日,英军指挥部也下达了毒气袭击的命令,英军士兵打开了毒气钢瓶,氯气施放了出来,德军同样对化学战没有准备,不少德军士兵中毒倒下,幸存者也丧失了战斗力,成为了英军俘虏,从此化学战成为"一战"中的一种战争形式。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英法联军担心德国乘机向西线调兵,决定在伊普雷地区先发制人。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英法联军在7月底发动了第三次伊普雷战役(帕斯尚代尔战役),7月22日开始英军集中3300多门火炮对德军进行了十天的密集轰击,并动用了毒气炮弹。从7月30日开始,佛兰德地区的季雨连续下了两个星期,多年炮击产生的弹坑在绵绵不断大雨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大片可怕的烂泥坑,德军第四集团军采用"弹性防御",把主力部署在纵深伺机反击,迫使联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重大代价,同时,德军开始使用具有糜烂作用的芥子气炮弹,这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生脓疱的烈性化学武器,它同泥水混合后可在施放后很长时间内保持持久的杀伤力。德军的新战术、新武器和恶劣气候再次迟滞了联军的进攻,双方再次恢复成对峙状态,直到11月20日,零度以下的气温和地上结冰才为结束这一战役提供了借口。

从1914年到1917年,双方在伊普雷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都使用了大量的毒气,中毒总人数达130多万人,死伤50多万人。最初释放毒气的方法是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将装着毒气的气罐打开,很显然,如果风向判断错误,这种方法就没有用了,再加上气罐一般都位于战壕前方,敌军的炮击很可能击碎它们,所以在实战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后来的战斗中,毒气改由火炮或迫击炮来释放。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都使用了化学武器,其种类达45种之多,毒剂量达13万吨。毒气攻击的显赫战果引起了交战各国的极大重视,各国竞相研制化学武器,并开始了化学武器与防化器材之间的角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绣缎圩老街居委会。

此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1946年至1949年间参加大湖、三角战役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建。建于1957年,坐南向北,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用砖、石、石灰砌筑。碑高约6米,底宽3.4米。纪念碑属扁塔式结构,正面分四层。上层是紧握钢-的战士塑像;中上层镶嵌石碑一块,上刻“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13个字及欧阳珍等92位革命烈士名单;中下层用石灰浮塑“革命精神,永垂不朽”8个大字;下层亦嵌镶石碑一块,上刻《题词》650余字,记载了“粤赣地区人民武装队伍建立,大湖、三角人民为着不愿长期处在敌人铁蹄下面辗转呻吟,遭受摧残而慷慨激昂,相率入伍,开展武装斗争,其时因-势力根深蒂固,使斗争显得异常艰苦。四五年间,我革命烈士无不在戎马生涯中披星戴月,冒着风霜雨雪,越过崇山峻岭,跨过长江巨河,日宿夜行,衣不蔽体,睡山头,吃野菜,一切为着祖国和人民不惜任何牺牲,一举击败了谢匪岳臣和彻底消灭了伪保伍冯连,继续转辗于九连山麓和东江两岸,控制了敌人相当兵力,配合了大军南下,使华南人民得到了解放……”等史实。纪念碑左右两侧4米处建有小亭两个,小亭地下安葬烈士遗骸。

1986年10月,被连平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上半年进行了修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四平战役联军指挥所旧址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四平战役联军指挥所旧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平战役联军指挥所旧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广场原气象局小楼

年代:民国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四平战役纪念馆

是否开放:否

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广场(原儿童公园)西北角,俗称“气象楼”。此楼为1933年由日本关东州气象管理部所建,当时定名为四平街气象观测所,“简称测候所。为国内最早的观测站之一。1946年3月一战四平时,此楼曾为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指挥所,-(即指挥员)为钟伟,马仁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兰里岛战役经过 揭秘兰里岛之战鳄鱼真相

全文共 1905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洋战争,在1942年中途岛之战的胜利之后,太平洋的战局便发生了180度旋转。1945年的1月到2月,以英国为主的盟军部队在缅甸与日本展开了最后和决战。英国皇家装甲兵团第146团与英国皇家海军第三突击队,准备拿下缅甸海域的兰里岛。

兰里岛共有2300平方公里,属缅甸东部第一大岛。兰里岛靠近孟加拉湾,乃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盟军能拿下这座岛屿,便可以借此地修建机场,为盟军提供空中支援。可是兰里岛上驻扎着日军第54师团步兵121联队,日军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1945年2月,日军遭到盟军重火力压制,不得已,退守到兰里岛中央的红树林沼泽中。

1945年2月19日凌晨,英军突然发现,进入兰里岛沼泽内的1000多名日军士兵,遭到“食人鳄猛烈袭击”。

最终1000多名日军,只剩下20多人生还。幸存者神情恍惚,明显受过刺激和惊吓。

而这场变故,被人称之为“缅甸鳄鱼事件”,也叫做“兰里岛鳄鱼吃人事件”。

相信大家看到日军如此惨状,必定是拍手称快。只不过,真实历史中有“兰里岛鳄鱼伤人事件”这回事吗?

先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下,这场事件的由来。

1962年,英国博物学家布鲁斯·斯坦利·赖特(Bruce Stanley Wright),发表了一本《近距离野生动物速写》。

这本书中明确写道:“1945年2月19日,兰里岛沼泽中,有1000多名日军士兵遭到鳄鱼突然袭击,日军的死状极其恐怖,吓坏了不少英军士兵。”

正是从1962年开始,“兰里岛鳄鱼吃人事件”不断被媒体炒作。

到了近几年,通过一些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还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鳄鱼一次性致人死亡最大规模的事件。

比较遗憾的是,网络上没有任何关于布鲁斯·斯坦利·赖特的生卒年月,包括个人背景信息,《近距离野生动物速写》也并非官方发布的书籍。

然而,鳄鱼一次性夺取1000多人生命,无疑这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袭击战”。而兰里岛中的那片沼泽林中,是否真有如此多的食人鳄鱼?

英国官方记录确实写了这么一句:“红树林沼泽有许多鳄鱼。”(crocodile-infested mangrove swamps)

但是“许多”鳄鱼,具体是多少条?是体型巨大的湾鳄,还是其他种类的鳄鱼?都没有详细记述。

仅凭这些模棱两可的信息,也是很难当成重要的佐证。

大家可以这么想,逃跑至沼泽中的日军士兵,身上不会携带重火力武器。但基本的38大盖,步枪、手榴弹等武器,应该是有所配备。

换句话来说,如果沼泽中真有鳄鱼袭击他们,日军应该可以迅速拿起武器进行反击。鳄鱼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但这种动物也并非金刚不坏之身。使用自动步枪或手榴弹,就能轻松将其消灭。

这么说的话,可能兰里岛沼泽中确实是有鳄鱼,趁乱袭击日军,也造成了小规模伤亡。但大概率不会像布鲁斯·斯坦利·赖特说的那样,一下子导致1000多人死亡。

或许有不少同学会认为:日军是遭到英军袭击,慌忙中逃窜至兰里岛沼泽中。沼泽里面环境极其恶劣,当夜幕降临之后,埋伏在水下鳄鱼群起而攻之,让日军措手不及,才会导致一次性死伤这么多人。

可是有一项资料是得到官方认可,1945年英军才开始进攻兰里岛。1942年底,日军就已经占领了缅甸及其附近海域,这其中就包括了兰里岛。

驻守兰里岛的日军第54师团步兵121联队,于该片岛屿上修建了一些简单的基建设施。

这些背景信息无一不在告诉后人,这1000多位日军,其实对兰里岛地形非常熟悉。如果不是对兰里岛的地形了若指掌,日军也不可能在遭受英军轰炸的时候,选择退到岛中央的沼泽内。

按照日军的想法,他们可以先撤到沼泽中,保存力量。等到英军因为不熟悉岛上地形而慌不择路时,便可以伺机进行反击。

那么日军撤退至沼泽之前,肯定对这片地形进行过先期侦查,确定沼泽内没有太多的食人鳄鱼后,才会将其当成安全基地。

不过,英国人并没有深入追击,依托空中与地面的强大火力网,死死压制住日军,没有留下反击机会。

而血腥味吸引了附近的鳄鱼,所以日军士兵的尸体才被鳄鱼蚕食。当然,也有部分受伤的日军遭到鳄鱼攻击,所以才有网上传的那样:树林中传出了巨大爬行动物的咀嚼声、人类的喊叫声、以及步枪开火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地狱的杂音。

就这样,到了天明,预感胜利无望的剩余日军,只能选择缴械投降。

近几年,随着“海淘”发展迅速,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主打鳄鱼皮商品。为提高商品销量,又划分出“暹罗鳄”、“兰里鳄”等鳄鱼品种。

可想而知,“兰里岛鳄鱼伤人事件”在这些商户嘴里,便成为增加噱头的筹码。后又经过各方媒体以及网上的渲染传播,才让许多人对这场鳄鱼伤人事件信以为真。

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删除了相关内容。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事件,希望大家不要信以为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集镇)。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分三路从广州誓师北伐。北伐军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系军阀吴佩孚节节败退。8月25日,由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先遣队叶挺独立团进占蒲圻(今赤壁)中伙铺车站,切断了驻湘吴军沿粤汉铁路北撤之路。吴佩孚急忙纠集2。6万余顽敌重点驻守汀泗桥。此时,正逢秋汛,汀泗桥三面环水,东南靠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北伐中路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命令第4军主攻汀泗桥,第7军第一路直插蒲圻会攻汀泗桥,第8军一路沿长江南岸夺取嘉鱼侧击汀泗桥。8月26日凌晨4时,第4军从汀泗河南岸向驻守在北岸的塔垴山、石鼓山吴军阵地发起进攻。激战至中午12时,进攻受阻。午后,吴军10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出击。叶挺独立团奉命反击,经数小时激战,打退吴军反扑。27日凌晨2时,叶挺独立团以当地农协会员为向导,翻山越岭从小路绕到古塘角,南下汀泗桥,居高临下,从吴军背后发起攻击,占领汀泗桥东侧阵地,打乱吴军防御体系,吴军全线开始动摇。与此同时,第12师36团利用夜暗0汀泗河,攻占汀泗桥东南一线高地,于拂晓直取玛垴岭等主要阵地;第10师第29、30团也在拂晓向守军发起攻击,第28团向北迂回至朱家湾、山窝廖等地切断吴军退路。吴军腹背受击,沿铁路向咸宁方向溃退。叶挺独立团乘胜追击,于当日上午11时,攻占了咸宁县城(今咸宁市中心城区的永安)。28日上午,第4军全部抵达咸宁(今咸安),军长陈可钰称赞叶挺“具有军事天才,能见机进取”。此役共歼敌3400余人,缴获火炮4门,步枪1500余支。北伐军亦伤亡200余人,其中阵亡134人。第四军因此荣获“铁军”称号。

1929年10月,国民政府在当年的这个战场遗址上建北伐汀泗桥战役烈士陵园,园内有阵亡烈士墓、纪念碑、纪念亭。

2006年11月,咸安区投资兴建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2009年11月4日,正式开馆。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于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锡盖特堡战役是怎样的?苏莱曼大帝的最后一战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至公元1526年莫哈奇战役之后,匈牙利就已经不存在国王了。匈牙利的贵族约翰·扎波利亚就自称为匈牙利的领主,但是奉奥斯曼苏丹苏莱曼大帝为宗主。另外有一批不愿意屈服的匈牙利人则是归顺于溺水身亡的匈牙利国王的小舅子,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的麾下。

踏足匈牙利平原之后,土耳其人不断地向西北试探。消灭神圣罗马帝国,使自己成为伟大的罗马帝国无可置疑的继承者,是苏莱曼大帝的无法抵挡的诱惑。1529年苏莱曼从布达要塞出发,试图攻下维也纳,但被雨雪天气击败,狼狈逃窜。土耳其人意识到,从匈牙利平原沿多瑙河进军,路途遥远,很难成功。于是,他们开始试图沿德拉瓦河朔流而上,从南部进入奥地利。在这个方向,神圣罗马帝国也修建了一系列堡垒,其中最著名的是锡盖特堡

锡盖特堡位于现在的匈牙利共和国西南,背靠麦切克山脉,南邻德拉瓦河。这个城堡本身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但是建造者建造了三个相连的堡垒后又挖了一个人工湖,引入德拉瓦河的河水。从而将三个堡垒形成了三个连成一串的小岛,大大增加了进攻的难度。

1541年,锡盖特堡的驻军击退了土耳其人的第一次进攻。15年后,他们第二次击败了土耳其人。这个小镇的殊死抵抗着实激怒了苏莱曼大帝。年老的苏丹怎能咽下这口气,非要在有生之年挽回颜面。

1566年,苏莱曼大帝已经年过七旬。年老力衰的他坐在轿子上带领15万大军(也有说30万),发誓要扫平锡盖特堡这个“鼹鼠窝”。8月6人,土耳其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苏丹派出使者招降把守堡垒的克罗地亚伯爵尼古拉·兹林伊。兹林伊手下只有23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联军,但对招降使者嗤之以鼻,他下令用国旗、彩条装饰城墙,并用礼炮“欢迎”侵略者的到来。

经过一个异常干旱的夏季,人工湖的水位下降了不少。准备充分的土耳其工兵用树枝和土包填满余下的湖区。围攻的第3天,最外层的新城陷落,守军损失300人。20多天后,位处中间的旧城也陷落了。这时,兹林伊只剩下600人把守最后的内堡。苏莱曼再次派出使者招降,仍遭到兹林伊的拒绝。

城池失守其实已经是时间问题。守军召开大会,大家同意在失守之际,将士们要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小,以免遭到土耳其人的污辱。这600名战士在了无牵挂之后,要冲进敌阵杀个痛快。

被围的第36天,兹林伊脱下破损不堪的铠甲,换上结婚时穿过的华丽礼服,右手紧握父亲传下的宝剑,打开城门,率先冲向敌军。

但刚冲出不久,兹林伊就身中两弹,眼睛上也挨了一箭,倒地身亡。几分钟内,这600勇士非死即伤,损失殆尽。志得意满的土耳其禁卫军手持插了兹林伊头颅的长矛,冲进内堡中庭。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躲在火药库的年轻女人点燃了库里的火药,这座中世纪城堡顷刻化作一堆瓦砾,3000名土耳其禁卫军随之灰飞烟灭。

整个战役,守军2300人几乎尽数阵亡,土耳其人也损失了3万多人。

兹林伊并不知道,就在他冲锋的前夕,史上最伟大的土耳其苏丹——苏莱曼大帝已经病逝军中。他的继承者塞利姆二世被基督徒的顽强抵抗所震慑,他也没有乃父的才干。获得惨胜的土耳其人拔营回国。1568年,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在埃迪尔内签订了停战协议。

锡盖特堡保卫战是中欧世纪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兹林伊和他的600勇士的自杀式冲锋被分别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谱写成史诗,均成为这两个民族的文学源头。

如今的锡盖特堡在匈牙利的巴兰尼亚州。1994年,匈牙利和土耳其在此地修建匈土友谊公园,公园里有一组塑像,将当年在此地身亡的两军统帅——兹林伊和苏莱曼放在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红军百丈关战役遗址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百丈关战役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百丈关战役遗址

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将士与国民党军队在胡大林一带浴血奋战三昼夜,牺牲战士上万,现场十分惨烈。时隔80余年,激战留下的土雕楼、大小弹坑、三道战壕、不知名的红军坟墓群、古院落等至今仍清晰可见。

当地政府及群众积极开展遗址保护行动,立足挖掘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并弘扬红军文化,为后人提供一个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红军百丈关战役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波希战争传奇:马拉松战役

全文共 1806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东西方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相互学习,总结经验,替换和被替换,超越和被超越。国家和朝代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被替换和转世。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比如古代人直立行走的能力,马促进了古代人的迁徙,船只使他们有可能跨越地区发展。与此同时,种族间的战争已经从部落扩展到国家,从地方发展到地区。当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国家在战争中相遇时,双方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甚至保留了令人难忘的军事历史和史诗篇章。

波斯帝国首都“波斯波利斯”

从公元前492年到公元前330年,古希腊和古代波斯这两个古代文明之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双方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陆军和海军,影响了许多城邦,包括雅典、埃及和巴比伦等古代文明,在东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艺术在古代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马拉松由强大的波斯帝国于公元前490年发起,是希波克拉底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公元前500年波斯帝国的领土

在过去的50年里,波斯帝国是不可战胜的。无论从国力还是军事实力来看,整个希腊联盟都无法与之相比,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雅典了。强大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住在他宏伟的宫殿里。他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财富,过着奢华的生活,每天都品尝着从爱琴海通过“帝王之路”带来的鲜鱼。然而,每天晚饭前,他的一个仆人必须根据他的命令提醒他三次:“主啊,不要忘记雅典人。”

公元前8至6世纪的希腊

大流士一世对雅典人的仇恨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雅典人烧毁了萨迪斯城,该城已成为波斯帝国的属地,甚至包括在帮助爱奥尼亚人反对波斯统治的起义中的库伯勒女神庙。在此之前,大流士一世甚至没有听说过雅典的名字。“雅典人?”愤怒的大流士一世喊道,“他们是谁?”在其他人告诉他后,他拿起弓,向空中射出一支箭:“上帝,请允许我为这些雅典人报仇!”

大流士一世(右)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曾派遣一队军队进攻雅典。担任教练的是大流士一世的女婿、小亚细亚总督马多尼乌斯。他首先征服了色雷斯,并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放弃对波斯的抵抗。然而,试图继续入侵希腊南部的波斯海军在阿托斯角遭到飓风袭击,300艘战舰和20,000多名水手全部葬身海底。有传言说在那个地区附近的水域有怪物,波斯海军被怪物俘虏了。马多尼·伍兹不得不撤退,但他在途中遭到了色雷斯人的袭击,甚至他也受了重伤,因此军事行动被宣布死亡。

前往希腊城邦的波斯使者

公元前491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去希腊城邦寻求“土地和水”,要求希腊城邦向波斯屈服,但雅典和斯巴达拒绝了。因此,大流士一世在第二年(公元前490年)率领波斯军队再次入侵希腊。他解散了玛多尼尤利西斯,并派了另外两个指挥官——达斯和阿塔弗林。"去吧,征服并奴役他们,把奴隶带给我."坐在窗帘后面,大流士一世命令他的将军。

波斯舰队

达蒂斯人和阿塔弗林人出发了,600艘波斯船只和30,000名士兵沿着连接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的锡卡拉迪岛链狂奔。这支远征军没那么强。他们的船只只有专门用来运送马匹的船只,这表明波斯人准备充分。普通的海战根本不需要发动,但是骑兵是波斯军队的一部分。除了消除可能的海上抵抗之外,这600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波斯军队(包括骑兵)运送到希腊,并让军队打败、围攻和征服敌人。

波斯舰队

波斯海军的第一步是完成10年前阿里斯塔·戈拉和梅加佐斯没有完成的任务:征服纳克索斯。他们从萨莫斯出发,然后跳过伊卡利亚直接攻击纳克索斯。十年前,纳克斯家族面对200艘船。此时,反对者的数量已经增加了两倍。当然,他们无法抗拒。大多数人逃到了岛内的山里。波斯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最大、最具战略地位的一个奇克拉德。后来,他们占领了爱琴海中几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岛屿后,在这些岛屿上建立了一个后勤补给站,以巩固纳克索斯作为跳板和前进基地,一路向西北航行到尤伯岛,因为埃雷特里亚是他们想要惩罚的第一个目标。就在两个间谍偷偷打开大门的时候,优步很快倒下了。

征服和惩罚是不同的。被波斯帝国征服的国家必须纳税,并由波斯官员管理。然而,生活方式不会有很大改变,他们仍然可以保持他们的信仰和习俗。如果人们不从事地下抵抗活动,他们的人身自由就不会受到限制。但是惩罚是给这个城市国家一个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教训,让这个国家彻底失去自由。因此,在波斯军队在朱拜勒岛南端消灭了卡利斯托的抵抗之后,它开始猛烈地围攻埃里特里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松毛岭战役遗址群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松毛岭战役遗址群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松毛岭战役遗址群位于长汀县南山镇廖坊村、连屋岗村、邓坊村、桥下村、黄家庄村、蔡屋村、中复村、白叶洋村、长窠头村、官坊村、五杭村、杨谢村、塘背村,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年代为1934年。

简介:由长汀县的松毛岭战役战地遗址、松毛岭战役战地医院旧址超坊围屋、红军征兵处旧址红军桥、松毛岭战斗前沿指挥所旧址曹宅,连城县的前线指挥部旧址郭公寨、温坊战斗战地医院旧址东山庙、温坊苏维埃政府旧址盈吾公祠、红一军团二十四师青年运动会旧址温坊古戏台、七岭三角坑红军亭、无祀会活动旧址等组成。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为附属文物。松毛岭战役是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在朱德、林彪、聂荣臻、罗炳辉等指挥下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长征前的最后一战。1934年8月中旬,蒋介石电令李延年、宋希濂等6个整编师和1个炮兵团十几万人,从连城方向进逼松毛岭,企图“第一步先攻下长汀,然后再进取瑞金、兴国,压迫-于赣江而消灭之”。9月1日至3日红一军团在连城温坊歼敌4000多人。国民党军队重新调整进攻部署后,于9月23日上午7时开始进攻松毛岭,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数以万计的地方武装部队与敌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战斗,至9月30日松毛岭战役整整打了七天七夜。9月30日,红九军团在长汀县钟屋村(今中复村)观寿公祠前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后,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战,万余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2018年,松毛岭战役遗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松毛岭战役战地遗址: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600~900米,包括金华山、猪鬃岭、隘岽头、曹莫邻、七岭横排、白叶洋岭、杉树岭、狗耳岽、张家塘、刘坑、寨背山一线的红军阵地遗址约1200公顷;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建筑四周外墙各向外延伸500米;其他旧址:建筑四周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

廖坊村:廖坊村地处南山镇东北边,属两县(长汀、连城)四镇(连城宣和、罗坊,本县童坊,南山)的结合部,地势较高,四面环山,属高山小盆地,距319国道13公里,镇所在地20多公里,实属边远山区,全村共有180余户(分3个自然村)897人,拥有耕地面积900余亩(含开荒地),人均1亩多,林地面积,人均40余亩,人少地多,加上较偏远,交通不便,是制约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揭秘克里米亚战役到底神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293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克里米亚战役就不得不说曼施坦因这个人,因为克里米亚战役有今天的名气也是因为有曼施坦因的神操作造成的,那么有的人要问,这场战役到底有什么给力的地方呢?为什么会被称作是神战役呢?到底神在什么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克里米亚对于曼施坦因来说,是一个福地,因为他凭借占领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最终在1942年7月1日晋升为元帅。让我们回顾一下将近300天的作战

空中俯瞰塞瓦斯托波尔

1941年9月24日,德军第11集团军(辖有7个步兵师)和罗马尼亚1个步兵军(2个旅)开始向克里木半岛的北部通路彼列科普地峡展开进攻。9月26日,德军宣布占领彼列科普,还俘获了1万名俘虏,112辆坦克和135门火炮。

10月20日德军第11集团军突破苏军伊顺阵地,直逼黑海舰队主基地塞瓦斯托波尔。10月30日,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打响。苏军守军共有5.2万人,装备火炮170门、飞机100架,将整个防区分为东南扇形区(即第一区,由步兵383团防守)、东部扇形区(即第二区,由步兵第172师2个团防守)、东北扇形区(即第三区,由夏伯阳步兵第25师与海军步兵第7旅防守)和北部扇形区(即第四区,由步兵第95师和海军步兵第8旅防守),协助作战的海军有海岸炮45-105门、高炮194门。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示意图

此时苏军在刻赤半岛的保卫战一败再败:11月1日,德军第30步兵军占领辛菲罗波尔;4日,第42步兵军占领费奥多西亚,迫使苏军第51集团军和滨海集团军分别退守到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16日,第42步兵军占领刻赤,此时整个克里木半岛只有塞瓦斯托波尔还在苏军手中,德军宣布俘虏10万人以上且缴获火炮700门和坦克160辆。苏军自身统计从10月18日-11月16日损失63860人(纯减员48438人),另外第51集团军纯减41653人。

11月11日,德军发动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出动4个步兵师和1个加强摩步旅,在坦克150辆、飞机300架掩护下,主攻方向是第一扇形区的巴拉克拉瓦一线,但未得手。16日,由于第51集团军刻赤的丢失,德军进攻兵力又得到增强,调来了第170步兵师。德军的第一次进攻维持了大概10天,只是在北面的杜万科伊楔入苏军防御纵深3-4公里,德军个别师的减员达到60%。

德军轰炸机准备出动

12月17日,德军发动了第二轮进攻,第11集团军得到了第24、73步兵师以及罗马尼亚第1、4山地步兵旅的加强,有坦克150辆、飞机300架以及一些超重炮连担任掩护。德军出动第23、24、132步兵师与2个罗马尼亚步兵旅对第三和第四扇形区接合部实施主要突击,另各出动1个步兵师进攻第一和第二扇形区。

在主要突击方向,德军集中重兵进攻苏军海军步兵第8旅、步兵第95师步兵第241团与夏伯阳步兵第25师步兵第287团。苏军虽然英勇抵抗,但因为寡不敌众只能被迫撤退。之后苏军出动预备队骑兵第40师和步兵第388师投入战斗,依然没有扭转局面。20日,苏军在主要防御地区的步兵第25、95、388师以及海军步兵第8旅均损失惨重,被迫后撤。苏军随后出动舰队运来援军3.4万人。

为了扭转局势,苏军在1941年12月26日实施战争以来最大一次规模的登陆战: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战役目的是支援被围困的塞瓦斯托波尔,消除德军入侵库班河和高加索的威胁,并为尔后收复克里木半岛和乌克兰南部创造条件。

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

苏军投入登陆兵力41930人(装备坦克43辆、火炮454门、汽车与牵引车348辆、马匹

1802匹),参战舰船259艘(其中黑海舰队巡洋舰2艘、驱逐舰6艘、炮舰3艘、扫雷舰5艘、护卫艇24艘、辅助船2艘、运输船14艘;亚速海区舰队炮舰3艘、扫雷舰5艘、鱼雷艇20艘、护卫艇8艘、扫雷艇2艘、运输船3艘、其他上陆工具162艘),飞机661架(舰队航空兵飞机161架)。

当时德军在半岛守军有第11集团军的步兵第46师、1个罗马尼亚骑兵旅等,加上1月初加强的步兵第73师,总兵力约2.5万人,装备坦克118辆,可得到400架飞机的航空支援。防御重点是刻赤港,半岛东南的奥普克角和科甫塔克尔为次要防御方向;费奥多西亚港有1个师,但未设置抗登陆工事障碍。

巡洋舰红色克里木号

到1942年1月2日,苏军肃清了刻赤半岛德军,而德军第46、47步兵师和罗马尼亚山地步兵师集中在费奥多西亚以西,迫使德军不得不从塞瓦斯托波尔抽调第132和170步兵师前来增援。这样就牵制了德军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一部分兵力,从而消除了德军经塔曼半岛入侵高加索的可能。苏军在一周作战中参战部队损失达41935人,损失坦克35辆、火炮133门、飞机39架、轻武器1.12万件,2艘巡洋舰被炸伤。

1月15日,苏军尚未做好进攻准备,而德军第11集团军却在2个步兵师加强下,展开反攻,伺机再次夺取费奥多西亚,苏军克里木方面军形势急剧恶化。1月18日费奥多西亚再次失守,苏军被迫后撤。

战壕中的曼施坦因

2-4月,苏军克里木方面军多次向刻赤半岛北部发起进攻,但损失重大,没有结果,消耗了进攻能力们只能完全转入防御。

5月8日,德军发起对刻赤的攻势(德军代号“鸨”Bustard行动),苏军第44集团军当天就被突破5公里宽纵深8公里的地段。5月11日,德军已经合围了第47和51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苏军在抵抗8天后于5月16日刻赤失守,苏军尽管有优势兵力(笔者注:克里木方面军当时共有24.98万人,装备火炮3577门、坦克347辆、飞机400架;当面德军约20万人,装备火炮2472门、坦克180辆、飞机近400架)却不堪一击,仅坚持一周,损失高达176566人。德军宣布俘敌169198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4辆、火炮1397门、飞机323架;而凑数的罗马尼亚第7军与第8骑兵师也宣称俘敌30800人,仅损失988人。

苏军被炸毁的海岸炮阵地

1942年6月7日,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了第三次攻势(代号StÖrfang“捕鲟行动”)。苏军此时拥有10.7万人,装备火炮606门、迫击炮2000门、坦克38辆、飞机109架(可作战仅53架);认为当面敌军有20.4万人,装备火炮670门、反坦克炮655门、迫击炮720门、坦克450辆、飞机600架。进攻之前,5月20日-6月7日,德军进行了长达18天的炮兵与航空兵火力准备,平均每天投弹近6000枚,特别是6月2日-6月7日,德军共发射炮弹1.3万多发,投弹5.8万枚。

经过半个月激战,最终塞瓦斯托波尔在7月1日失守。在整个保卫战中,苏军损失200481人(纯减员156880人);舰队为此损失了1艘巡洋舰、1艘驱逐领舰、8艘驱逐舰和10艘潜艇;仅在6月份,舰队就损失了驱逐领舰1艘、驱逐舰3艘、潜艇4艘,使得舰队元气大伤。而德罗军的损失是35559人-其中罗军8454人(笔者注:按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有学者判断德军实际损失6.6万左右,而罗军损失约0.9万人)。

苏军被缴获的武器

综上所述,曼施坦因仅凭1个集团军就击败苏军1个方面军(克里木方面军)和1个集群(滨海集群,相当于集团军),属于以少胜多,而苏军确实打得很糟糕,曾经有过有利局势却不会利用,所以失败在所难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朝历史上最牛的一场战役是哪一场?平均1人对战450多人,最后还获胜了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在乾隆统治初期,我国边境民族准格尔部当家人葛尔丹策凌逝世了。在他去世之后,其部落为了争夺大汗之位而大乱。最终部落众人想要拥戴个人单庶长子喇嘛达尔扎当上首领。达尔扎当上首领之后延续了父亲对清廷的一贯附属关系,不过有人却不服。当时准格尔部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达瓦齐在沙俄的支持下欲推翻喇嘛达尔札,自己坐上大汗之位;结果这其实是沙俄的阴谋,沙俄欲建立傀儡政权掌控其疆域。

计划失败后,达瓦齐等人被喇嘛达尔札追杀,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逃至哈萨克,沙俄阴谋也随即失败。

后来,在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的唆使下达瓦齐买通内奸突袭杀死了喇嘛达尔札,乾隆十七年末达瓦齐在新疆伊犁当上了大汗。

达瓦齐野心勃勃,做了大汗后导致各部落之间的互相猜忌争斗,使得民不聊生,乾隆看在眼里,病到心里。

本来这些边疆部落都已归顺清廷,俯首称臣;如果这些部落出乱子,清廷的边疆必然不安定。到了十八年秋,杜尔伯特台吉车零、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等人因不堪忍受达瓦齐的压迫,转投清朝廷。

十九年秋,辉特部太吉阿睦尔撒纳、和硕特台吉班珠尔、杜尔伯特台吉纳默库等人也忍受不了达瓦齐而率众投奔清廷。达瓦齐的亲卫骁将玛木特见其势力锐减,也偷偷投奔了清廷。

这个时候的达瓦齐基本是众叛亲离,竟然还在与哈萨克族进行交战。

此时,清军剿灭达瓦齐的时机到了。

为了出其不意,给予达瓦齐致命一击,乾隆听取了投奔而来的阿睦尔撒纳等人的建议,于乾隆二十年春,派兵一万先在额尔齐斯河地区屯田备饷,防止准噶尔来犯。

二月份,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定北将军班第带领,一路由定西将军永常带领。

为了一举获胜,清军采用长途奔袭伊犁的作战思想。

五月初,两路人马5万余人,在千博罗塔拉会师,稍作整顿后,便进军伊犁。清军突然出现,达瓦齐措手不及,率领近卫一万,退往了伊犁以南180公里处的格登山,布阵防守。

格登山居高临下,前有沼泽为屏障,且空旷无际,便于骑兵机动。五月初五,清军占领伊犁,兵分两路,度过伊犁河,向格登山进发。十四日,清军在夜幕下秘密接近格登山。

当夜凌晨,副将军阿睦尔撒纳派阿五锡、把图济尔噶勒、察哈什等22名轻骑兵前往侦察;

发现达瓦齐叛军毫无戒备,便当机立断,突然发起进攻。就这样,22人的侦察兵队伍把达瓦齐一万的近卫兵吓得落荒而逃,达瓦齐慌乱之中只带领了2000余人逃跑。

第二天清晨,清军主力也迅速赶到,收降了达瓦齐沿路慌逃的7000余兵力。六月,达瓦齐被乌什城首领霍吉斯抓获,献给了清军。

此次战役,由于清军天时、地利、人和、且行动迅捷,以22人突袭达瓦齐10000人的大营而宣告胜利。此次战果,确实令人称奇;平均1人对战450多人竟能将对方吓得四散而逃,至今无人知晓个中缘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美国有哪些影响?两场战役分别花了多少钱?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以后,美国又参与了两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一次是朝鲜战争一次是越南战争,这两次战役也是让美国重新审视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其中越南战役影响了美国的发展,把原本顺风顺水的美国拖回了现实的轨道,相信大家也看过很多以越南战争为背景的电影,整个过程非常惨烈。虽然美国在军事力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美国在越南实行的策略完全失败,而且国力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二战之后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美国军队并未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先后发起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战争,有的是直接出兵,有的是背后扶持代理人的形式参与。

战争不仅会有流血、死亡,还很烧钱,自二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人先后直接参与了三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这些战争的开支无一例外都是天文数字,三场战争分别花去多少钱?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从美军仁川登陆开始,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战争耗时达四年之久,美国共投入兵力120万人。在美国华盛顿“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上刻有54246人的总死亡数字,包含因车祸等原因死亡的1万余人,受伤12万人左右。

美军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战争经费达830亿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相当于21世纪初的3400亿美元左右。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局部战争,战争前后持续近20年。从最初的美国人出钱、出枪,到后来亲自赤膊上阵跟北越军队厮杀。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投入兵力最高峰时达60万人。

除了原子弹没用之外,所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在越南战场都用了个遍,美军经常搞地毯式轰炸,由此,光是弹药消耗就是二战的3倍之多,最后美军还是灰溜溜的离开了越南。

越南战争是美军二战后最失败的一场战争,58202名军人死亡、303616人受伤,前后耗资2500亿美元,加上物价因素,约合21世纪初的7380亿美元。此战大大削弱了美国国力,在同苏联的争霸对决中进入守势。

海湾战争

这场战争是美国人花钱最少,获利最大的一场战争。伊拉克战争科威特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发动了“沙漠风暴”行动,这场战争持续了42天,以联军的胜利而结束。

美国官方称,海湾战争总费用为610亿美元(也有说法是700亿美元),但是仅盟国就为美军提供了530多亿美元的战争费用,其中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其它海湾国家支付360亿美元,德国和日本支付160亿美元。整场战争,美国人只承担了全部作战经费的20%,即120亿美元。不但取得了战争胜利,还团结了一批盟友,试验了最新的高科技武器与作战方式,可谓是一本万利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