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什么要带狗散步实用20篇

很多人都有吃完饭后出去走一走的习惯,饭后散步到底好不好呢?

浏览

4195

文章

275

篇1:老人如何正确的进行散步健身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基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多数的老人会选择用散步的方法来进行日常的保健,散步虽然简单,但是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散步的技巧,相信散步健身的效果一定会更好,所以,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吧。对于老人如何正确的进行散步健身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普通散步法其速度为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此法适合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出血后遗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快速散步法其速度为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关节炎、胃肠疾病、高血压病并处于恢复期的老年人。

反臂背向散步法即行走时把两手的手背放在两侧后腰部,缓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这样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此法适合于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神经疾病的老年人。

摆臂散步法走路时两臂前后做较大幅度的摆动,每分钟行走60~90步。此法适合于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轻度肺气肿等疾病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法步行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速度为每分钟30~5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每次散步时间为3~5分钟。此法适合于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的老年人。

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是看似简单,但是其中却有着不少的学问,只要我们能不断的学习,就能快速的掌握技巧让简单的养生为我们的身体做贡献。

如果你对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老人绕圈走路可以预防疾病吗?适合老年人散步和跑步的鞋子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散步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人晚饭后散步快走好还是慢走好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人喜欢晚饭过后散步,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你知道晚饭后快走好还是慢走好吗?和大家看看吧。

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支架,人体活动的杠杆。有了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经常锻炼。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坚持,快走或者是跑步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从而促进了骨的正常发育。

老年人,快走的话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减弱,肌肉逐渐萎缩,骨骼出现退行性的改变,骨与关节疾病也越来越多。坚持跑步或者快走能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从而使您延缓衰老。

首先,快走的方法非常容易掌握。其次,快走是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另外,平地快走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压力非常小,适合年人、体弱者、严重肥胖者等几乎所有人。快走的装备也非常简单,只需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你就可以走上健康之路了。快走作为典型的有氧运动,快走所消耗的能量与慢跑很接近。近年研究表明,快走的健身作用是多方面的。

当然慢走散步也是很有好处的。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肺的通气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从而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除了散步,老人平时也可练练太极、打打广播操、下下象棋,即可强身健体又可休闲娱乐。除了运动,也要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平时多吃含锌、铁、硒的食物,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铁可预防贫血、耳鸣,硒有抗衰老、防癌抗癌的作用。适当运动与良好饮食的结合才能让老人身体更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散步机的好处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有句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益处,而且散步对于老年人来讲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建议在晚饭后进行为佳,时间为40~50分钟。那么老人散步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很多老人通过散步机来达到健身的效果,老人使用散步机好不好呢?我们和一起看看吧。

散步机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在他们日常生活及户外休闲散步、晨运使用。散步机既可以给老人家听歌,也可收听广播,而且所有外观设计和功能设置都专为中老年人打造。

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例如,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散步,一般每分钟心率可达100次。

散步机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在他们日常生活及户外休闲散步、晨运使用。散步机既可以给老人家听歌,也可收听广播,而且所有外观设计和功能设置都专为中老年人打造。由于其小巧便携的特点,可广泛用于随身携带当做MP3使用,也可当做一个外放音响,插上音频线也可以当做一台电脑音箱使用。

散步机目前除了普通的散步机之外,还有旅行机、散步机、街舞机系列,未来还将会有苹果机、故事机系列小音响。

老人散步机很方便,适合老人使用,但是家人也不要忽视老人健身安全,多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孕妇饭后多久散步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最适宜孕妇的运动,孕期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它不受条件限制,既方便又健康,还能增强心脏血管功能,有益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但是孕妇散步有讲究,比如孕妇饭后多久散步最为合适呢?请您关注本期的孕婴安全小知识来了解一下。

孕妇吃饭后马上去散步对胃和胎儿都不利是因为运动会增加四肢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了胃和其它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了食物在胃里的存留时间,加大了胃的负担和食物对胎儿的压迫时间。一般医学上认为饭后半个小时再去运动比较好,如果是散散步,因为活动量比较小,提前活动也是完全可以的。

孕妇散步对于胎儿的好处是,运动的妈妈能够促进大脑释放脑啡肽等有益的物质,从而通过胎盘进入婴儿体内,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孕妈妈的运动会摇动羊水,刺激胎儿全身的皮肤,相当于给胎儿按摩了,非常有利于胎儿大脑而定发育,以后生出一个更聪明的宝宝。据研究表明,母体的适量运动,能够避免胎儿出生超重,预防长大后过度的肥胖。对于妈妈们而言,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加快新陈代谢,曾强妈妈们的心肺的功能,而且有助于睡眠,预防减轻下肢的水肿。而且还对顺产有非常的意义。

对于孕妇而言,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加快新陈代谢,曾强妈妈们的心肺的功能,而且有助于睡眠,预防减轻下肢的水肿。而且还对顺产有非常的意义。

医学指导:“美国妇产科协会建议无运动习惯的健康孕妇,在整个孕期进行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等,每次30分钟。”据介绍,日本妇产科协会建议每周进行2~3次低于6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为宜,因该时间段运动不易诱发子宫收缩。丹麦对92000例孕妇进行妊娠结局与运动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妊娠11~14周孕妇流产率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所以妊娠早期建议减少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

尽管孕期运动锻炼对孕妈妈和腹中的宝宝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也要提醒孕妈妈孕期运动锻炼要适度,根据自己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运动的强度和方法,切记超负荷运动,否则不仅不会有助于孕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反而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改善狗狗的散步品质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间的话尽量散步的时间不要选的太晚

让狗狗出来散步并不仅仅是让它们的身体得到锻炼,狗狗在散步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正确地带着狗狗散步,不断地提高散步的品质对于狗狗来说也有着相当大的好处。

在我们散步无非就是让狗狗出来跑一跑,与其它的狗狗碰碰面,至于其它的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为了防止狗狗胡乱啃食地上的食物,很多饲主看到狗狗在地上闻来闻去就会及时地阻止。不过这样的行为其实是狗狗的天性,所以并不用刻意地去阻止。我们可以让狗狗四处闻嗅,不过如果它们啃咬地上的食物就应当尽早阻止,以免发生意外。

一般情况下我们带着狗狗散步,通常会选择比较熟悉的地点。不过如果我们在遛狗的时候天色还比较亮的话,可以选择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狗狗对于新奇的食物都比较感兴趣,不一样的环境可能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不过由于是陌生环境,所以饲主需要多留意一下,不要让狗狗对陌生的人或者狗狗做出过分的举动。散步的地点尽量不要太过嘈杂,也可以选在人相对不多的时间段出来,等到狗狗对周围有了一定的熟悉度之后也可以在相对热闹的时候出来,同时训练一下狗狗的胆量。

散步的时间不要太短,可以稍微的长一些,耗费了狗狗多余的精力,在回家之后狗狗也不会过分的吵闹,对于狗狗的休息或许有一定的帮助。牵引绳的长度可以适当的长一些,让狗狗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但是也要在可控范围内,否则遇到某些突发状况也会措手不及。尽管狗狗的夜视能力还不错,不过散步的时间尽量不要选在太晚的时间段,这对狗狗熟悉周围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人养生 散步谨记四要领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最美不过夕阳红”,人生中比较美好的一段时间应该是老年的时候。但当我们变老时身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健康会变成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其实健康的身体是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只要我们坚持锻炼的习惯,想要健康还是很容易的。散步是大部分老人比较喜欢的,但散步也有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介绍老年人散步的四个要领。

老人养生:散步谨记四要领

最好不要背着手走路

有的老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实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运动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运动量过小不算是锻炼

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哦,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哦。

老人养生:散步谨记四要领

不在坡多地方散步

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是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要选择好散步地点

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哦。

以上呢就是老年人散步需要谨记的四个要领。是不是我们的父母也喜欢散步?我们可以将这些建议说给他们听,或是留着到我们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产后如何通过散步进行瘦身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产后散步可有效解乏瘦身产后散步,妈妈要适量哦,否则就是适得其反感到更加的疲乏。下面就为大家产后如何通过散步进行瘦身吧。

对于晚上要常常起床照顾宝宝的新妈妈,应该把白天的事情安排好,调剂开,给自己留足够的外出散步的时间。最好是在下午,把宝宝放进小车里,然后把小车推出去,在附近的绿地、公园或广场散散步,会大大有益于新妈妈松弛紧张的神经。宝宝不再专门与你哭闹,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看飘舞的树枝,看小哥哥手中的玩具,回答老奶奶的问候,向空中蹬几脚,抓别的妈妈递过来的饼干,听外边人的声响。因为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他看到的都会感到很新鲜。所以,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在摇晃的小车中美美地睡着了。趁此机会,新妈妈也可以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一会儿。

不管你是刚刚开始锻炼还是老手,也不管你是散步还是做其他的有氧锻炼,最好做到张弛有度。在体育锻炼中做到锻炼和适当休息结合,将会不断提高你的运动能力,增强减肥效果。

散步也需要循序渐进,要有计划。刚刚开始散步时最好一次散步5到10分钟,然后以后慢慢的增加到每次散步30分钟左右。最好每次增加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一次一次的增加。最好以你习惯的频率不断的增加散步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散步的好处是什么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1

散步,日常生活中常见锻炼方式之一,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适用于男女老少,就算是年龄较大,基础病较多,且心肺功能较差的人群也适用该法。散步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增加机体免疫力。

2

减肥健身。

通过长期坚持散步,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以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长期坚持,既稳妥又省钱,还可以减肥健身,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3

健脑益智。

在户外运动,散步是一种静中有洞,洞中有进的方式,可以缓解肌肉神经的紧张,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上心头的时候,可以散步,15分钟左右会稳定情绪,对大脑,健康一直有很大好处

4

增加心脑血管系统功能。

心脑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发生老化的状况。血管壁有一些,堆积,从而形成硬化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散步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那些沉积在血管壁上的东西带走。

5

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力量。

散步是一种全身协调性的运动,虽然力度比较小,但是长期坚持可以使周身的肌肉,收缩,有规律,帮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加速代谢,增强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饭后马上就可以去散步吗

全文共 1715 字

+ 加入清单

饭后马上就可以散步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实,这种说法不太科学。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可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根据最近脑生理专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涨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运动产品,运动资讯)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它只适合于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于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至少应在饭后20分钟后再开始百步走。饭后匆忙走动所消耗的能量(能量补充产品,能量补充资讯),实际上是透支了进餐前的体能,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此时要是紧跟着再做一些对灵敏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比如驾驶,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根据专家的调查发现,许多车祸的发生与肇事者饭后立即驾驶有关——正餐过后,坐进驾驶仓,血液都集中于胃部,大脑缺氧现象严重,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速度减慢,灵活性下降。

有些人是适合饭后“不能走”的,这是指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这些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饭后运动。因为饭后胃肠活动增加,胃肠部的血流增加,脑部的血流相应减少。

另外,冬季气温低,就餐环境室内外温差较大,进餐的时候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离开餐厅,在瑟瑟的冷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还加大了心脏的供血负担。因此,饭后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然后再活动比较合适。

散步的好处

1、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根据美国医学协会的一份刊物,即使是每周仅散步几小时,也能显著降低患上乳腺癌的风险。此观点认为这是由于散步能降低体内脂肪的水平,而脂肪是雌性激素的来源之一。该项研究调查了74000名50-79岁之间绝经后的妇女。对于正常妇女来说,散步可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患该病的风险,从此推测出年轻的妇女也能够从散步中获得同样的好处。

2、帮助入睡

专家认为散步可以增进快感激素5-羟色胺的水平,该激素能使你放松。或者由于散步,体温升高,你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也促进了睡眠。(避免睡前2小时内散步,时间太晚了不足以降温)。

3、减少各种各样的病痛和周身不适

太极式散步可以帮助减少日间疼痛。该方式融合了太极、瑜伽、普拉提的思想。看上去和普通散步很像,但是由于你有意识的放松,身体各部分互相协调,包括手臂的运动,散步的时候腿部承受的压力较小这意味着疼痛的减少。太极式散步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4、有益心脏健康

研究者们发现每天散步30分钟可以降低患上代谢综合症的风险,抑制一系列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发展,还能降低患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在美国,大约有2400万妇女患有代谢综合症。如果你不能每天专门拿出半小时用来散步,试试这种方法,一个英国的研究发现主动式通勤(经常步行或者骑车去上班,不要总坐车)可以降低11%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对于妇女来说。

5、保持苗条身材

每天散步30分钟可以防止大多数缺乏运动者体重增加。研究者还指出妇女每周5次每次一小时的散步可以每天多消耗1500卡路里的能量,一年之中可以避免25磅的体重增加。散步可以控制体重的原因很简单,太轻松了。越是运动量大的项目,越是没几个人去做。

6、愉悦心情

散步还能够缓和人的消沉、忧虑等情绪,释放生活、工作上的压力,每次散步半小时就可以使你心情愉悦。一项研究认为,每周5次,每次90分钟的散步能给心情带来极大的改观。一种解释说散步促使身体产生内啡肽,这种化合物使人的身心轻松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散步时揉揉肚子更好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散步时揉揉肚子更好

老人们需要一定的运动来增加自己的肠胃功能,因为老人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而老人散步时揉肚子,就可以达到健身养胃的双重效果。

散步是老年朋友们最适合的健身运动,其强度适中,也没有场地、器械等要求。另外,在散步时揉揉肚子,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健肠胃,还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时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按摩要持之以恒,每天2—3次。

散步揉肚子时,宜在温度适宜的户外,场地在花园、公园、小区楼下均可,最好在平地上。散步时步伐要慢,频率尽量固定,放松心情。揉肚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和产生静电。

老人散步多久合适

有些老人觉得散步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对老人来说,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健康。

建议老人每日散步时长掌握在45分钟左右,或者不超过3公里,以身体发热、略微出汗为宜,每天1~2次。体胖的老人可适当延长到60~90分钟,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老人怎样选择适合的散步方式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定量散步: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并肾病的老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么散步减肥效果好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为什么说我们要散步不跑步呢,因为跑步容易使得腿部肌肉比较发达,所以建议大家可以散步减肥,一般我们选择在晚饭以后散步,这样可以消耗大部分的热量。

2

在散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不要走走停停,要始终保持匀速运动,然后如果确实走累了,也不要坐下来,这样会使屁股变大,可以站着休息一会儿。

3

一般散步的话,我们尽量持续时间长一些,最少也要1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充分消耗卡路里,一般我们走到最后会发现腿部肌肉开始酸痛了,这就很棒了。

4

回去之后,也不要马上躺着,可以适当的按摩腿部肌肉,然后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泡脚,这样有助于睡眠。

特别提示

一定要注意按摩腿部,这个很重要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健康散步的好处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如何延年益寿,除了在饮食上有讲究外,平时还要多加运动。但是专家就说道,老人不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血压和心率,所以,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有效的运动,如散步。中老年散步不仅能维持关节的灵活性,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老年人健康散步的好处

1. 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 提高脑力

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3. 有益心血管系统

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4. 提高免疫力

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5. 减肥

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6. 降低肠癌风险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7. 调节精神

散步还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晚饭后散步有什么好处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人喜欢饭后去散散步,缓解一天的心情,你知道老人饭后散步的好处吗?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呢?和大家看看吧。

一、是可以松筋活骨,活动一下因工作忙碌带来的劳累和疲乏的身躯,对健康有利;

二、是可以放松一下因竞争带来的紧张的情绪,增加一些恬淡的生活情调,松弛一下紧张的思维;

三、是可以关注一下本地的商业网点,悉心领略风土人情,增加不少必要的阅历;

四、是增进一些交流,能见到许多许多白天见不到的故友邻里,加强交流和沟通;

五、是呼吸一些户外的新鲜的空气,减少一些空调和电脑带来的诸多不适,转换一下生活的方式;

六、是品位一下夜生活的无穷魅力,感受一下临清的商业气息和本土文化!

散步后回到家,最好就打赤脚,彻底放松。洗澡时注意用热水泡泡脚,可以缓解足部疲劳。洗完澡后,坐在床上,放松两腿,用手由下至上按摩,能帮助促进新陈代谢,排除毒素。加强腿部柔韧性是防止肌肉僵化的有效途径。工作时,坐在椅子上,将腿伸直,然后做勾脚尖、绷脚尖的运动,小小运动可以发挥美化小腿的大作用。

难消化的食物只应在早饭或午饭时吃,而不应在晚饭时吃,因为人们一般在晚饭后体力活动减少,也很少锻炼,所以不利于减肥。

老人饭后散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但是在老人进行散步锻炼的时候也要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人饭后散步对消化有哪些影响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的好处很多,但是餐后散步,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道病以及进行过胃手术的病人尤其不利。这是为什么呢?饭后散步易得胃下垂吗?和大家看看吧。

我国有句老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现代科学分析并非如此。因为餐后食物集中在胃里,这时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来消化胃中的食物。

此时,需要适当休息,全身血液便可适量地进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

如果餐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再说,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果餐后散步,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

此外,餐后散步,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道病以及进行过胃手术的病人尤其不利。它有可能导致心绞痛,加重头晕,上腹饱胀不适,体位性低血压、早搏、心动过速,以及阵发性房颤等病症的出现。而餐前散步则不同。此时,胃中空虚,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散步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因此,餐前步行半小时更有利于健康。

看完以上小编总结的大家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吧,其实老人饭后散步时有好处的,只不过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保护老人健身安全,家人多掌握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老年人散步快些好不好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一是一种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运动,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天坚持散步可以预防很多慢性疾病。那么中老年人散步快些好吗?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1、中老年人散步快些对心理的好处

2.1、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

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2.2、调节精神

它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3、中老年人散步快走的注意事项

3.1、患糖尿病不能饿肚子

糖尿病人得先吃东西再散步。饿肚子散步容易导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最好在饭后30分钟或1小时散步。

3.2、患高血压别选早晨

高血压老人散步得选好时候。心血管不好或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时,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压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压最高,傍 晚相对稳定,因此最好晚饭后散步。

3.3、患冠心病步速要慢

有了冠心病,散步就得慢着来。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适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

3.4、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

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

4、中老年人散步快走怎样进行

1.1、普通散步

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1.2、逍遥散步法

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1.3、快速散步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1.4、定量散步

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 。

1.5、摆臂散步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

1.6、摩腹散步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

5、中老年人散步快走的讲究

2.1、保证正确的姿势做到收腹

散步时千万不要弓腰驼背,驼背会破坏身体平衡感,降低运动效果。

2.3、适当加大散步的步幅

这样才能运动大腿肌肉,避免出现萝卜腿。患有骨质疏松症及心脏病的老人,散步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中等步幅,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

2.4、散步地点要选择好

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7、中老年人散步环境的禁忌

1.1、忌马路边溜达

马路上有大量尾气,同时还有灰尘等空气悬浮物,长期吸入,会影响人的呼吸、免疫和心血管系统。

1.2、忌爱走上下坡

最适合老人散步的路况应该是平坦、无坑洼、坡度小、人少的路面。

9、中老年人散步方法的禁忌

2.1、忌背着手踱步

背手散步容易失去平衡,甩开手臂则避免了这一问题,同时能防治肩周炎、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建议老人散步时选择“钟摆式”摆臂。

2.2、忌饿肚不喝水

有糖尿病的老人,散步前一定要先吃东西,否则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2.3、忌时间过于久

有些老人觉得散步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建议老人每日散步时长掌握在45分钟左右,或者不超过3公里,以身体发热、略微出汗为宜,每天1~2次。

10、中老年人散步快些对身体的好处

1.1、可以减肥

长时间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那些因多食少动而肥胖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多消耗1255.65千焦耳(300千卡)热量,并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发胖。

1.2、增强心脏功能

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1.3、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

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

1.4、提高肌体免疫力

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1.5、提高消化能力

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的“按摩作用”会使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坚持经常散步的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散步是非常不错的事情,长期坚持散步的话对身体会有很多的好处。那么经常坚持散步有哪些好处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方法

1

促进消化,虽然散步是比较小的运动量,但是也能让全身得到锻炼,而且在散步的时候,肠胃蠕动的速度会变快,从而可以促进消化。

2

缓解疲劳,如果长期坚持散步的话,可以让大脑的细胞变得更为兴奋点,从而就能有效缓解身体上的疲劳感,值得长期坚持。

3

改善呼吸功能,长期坚持散步的话,身体很多部分都能得到运动,相对起来呼吸方面也能得到运动,从而导致肺活量的功能也会增加,最终让呼吸功能变得越来越好。

4

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可以长期坚持散步的话,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让全身的骨骼得到运动,让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准妈妈怎样散步有助于顺产呢?

全文共 116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很多准妈妈们来说,怀胎十月是很辛苦的,在生产的时候更为辛苦。那么,准妈妈怎样散步有助于顺产呢?下面请看小编为此而整理的资料。

准妈妈如何散步有助于顺产

散步是孕妇最适宜的运动,它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可以自由进行。散步能够提高孕妇身体素质,增进食欲和睡眠质量,消除孕期不良情绪,同时还能增加准妈妈的耐力,对分娩很有好处。准妈妈们每日散步半小时至1小时,将有助于顺产。

准妈妈们在散步的时候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1.放松式散步法:全身放松,以自己感觉舒适的步伐和节奏向前迈。在散步的同时可以训练分娩所需要的呼吸方法:用鼻子深呼吸,然后用口呼气。

2.间隔式散步法:进行一个十分钟的放松热身散步,然后以中速慢走1分钟,再快速走2分钟。重复这种散步方法六次,最后进行放松慢走5分钟。

3.交叉训练散步法:中速行走10分钟后,快速走2分钟再停下来,最后再进行10分钟的放松慢走。

做以下几个调整,可以让你轻松摆脱“为运动而运动”的心理,不再把散步当成恼人的任务,使散步变得更轻松:

1.多到公园走走:鸟语花香、绿树遮天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这些对孕妇有很好的作用。建议孕妈多到公园走走,如果觉得无聊,还可以带着随声听,在曼妙的音乐中“散”个快乐的“步”。

2.常逛百货公司:如果不喜欢去公园,可以考虑上百货公司。一边闲逛,一边搜集各种婴儿用品信息,或者给自己买件衣服、买个小礼物。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看电视的时候走一走:在天气不好的日子里或不想下楼的情况下,如何坚持每天的散步?试试一边看电视一边“散步”吧。只要不是窝在床上或沙发上,你原地踏步或者四处踱步都是很好的选择,或者干脆在地上爬行两圈,都有助于轻松地完成每天的运动任务。

4.每天步行到较远的市场买菜:全职待产的准妈妈,可以每天去较远的市场买菜。如果回来的时候感觉累,随时可以停下来在路边休息一下,再继续前进。如果实在太累,回家时也可改搭公交车或出租车。

5.不搭电梯改走楼梯:电梯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方便,但也让人们运动量越来越少。孕妇如果不喜欢“正式”的安产运动,多走楼梯会是一个好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大腹便便的孕妇走楼梯时最好有人陪伴,以免发生意外状况。

6.为散步找个伴儿:这个伴儿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左邻右舍的其他准妈妈。你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交流怀孕心得、饮食营养等问题,既锻炼了身体,也让你更了解自己的状态。

需要提醒准妈妈的是,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孕妇不能饿着肚子去散步。散步可安排在餐后1小时,如出现头晕、乏力、腿软等低血糖症状,要及时补充能量。高危险妊娠的产妇,和本身有疾病或有早产、流产症状的妈妈,则建议卧床静养,防止运动不当造成胎儿早产、流产。如果你对顺产怎样减少阵痛等有关孕妇分娩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自然分娩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孕期不能去哪些地方散步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适当多活动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都有益,而散步则是最简单、最安全运动方式之一。不过,孕妈妈最好不要在以下地方散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闹市区

主要指市区繁华地带、集市、露天广场等地。这些地方空气差、人多、嘈杂。在此行走不仅起不到散步的作用,还可能影响心情,对孕妈妈和胎儿不好。

坑洼地带

如道路凹凸不平、碎石多,孕妇散步容易摔倒,有可能发生流产等意外。

马路边

马路旁空气污染重,如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铅、氮和硫的氧化物较多,加上喇叭的噪音,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对胎儿潜在的危害极大。

上坡路

怀孕中后期,孕妇常会出现关节松弛、肌肉抽筋等现象,走上坡路易因此受伤。尤其孕晚期,散步选上坡路,会给腹部造成很大压力,甚至引起流产。

湿滑小路

路面较滑易摔跌。尤其在雨后更不宜在泥泞的乡间小道、水塘边散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年人散步多长时间最合适

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发生了退变,不适宜剧烈运动。散步,无疑成为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下面小编告诉你老年人散步多长时间合适

老年人散步的注意事项

1、过饱半小时内不可出去散步

吃的太饱后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不能参加运动,老年人若吃的过饱,半小时之内不要出去散步,稍微做几分钟后在屋子里溜达溜达,半小时后,当感觉没有很撑的感觉后,再出去户外散步。还有一点一定要切记,老年人空腹更不能出去散步,极易出现血糖低晕倒的危险。

2、不可暴走

暴走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不像跑步那样累,又能起到很好的减肥或健身的作用。但这一项运动真的不适合老年人,一般人到老年,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各类老年病找上来,比如心脏类疾病,比如高血压等症状,如果患有此类疾病,再去做暴走的运动,那么发生危险的几率实在太高了,所以一定要劝我们的父母,散步可以,不要暴走。

3、鞋子选择很重要

嘟嘟前不久给自己买了双鞋子,鞋底特别软,透气性也好,嘟嘟觉得走起路来特别舒服,于是给嘟嘟妈妈也网购了一双,老妈散步穿着说是特别舒服。老年人散步鞋子一定要选好。

老年人散步最合适的时间

1、每个人每天走6000步是最合适的,按时间运动30分钟比较好。老年人可以去家里附近的广场公园每天去散步。散步是老年人比较好的锻炼方式。其实老年人散步多长时间比较好并不是绝对的,要保持舒畅的心情,感觉不累就好。

2、走路锻炼身体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好是坚持天天运动,只要不觉得疲乏不间断才会有好的效果。建议坚持天天运动,对于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每天一个小时,要走出汗,感觉身上发热才行。

老年人如何散步最好

1、普通散步:

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2、快速散步: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3、定量散步:

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4、摆臂散步: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5、摩腹散步: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6、倒退散步: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此法适合患有颈肩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人。

老年人散步的好处

1、提高适应力

它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2、调节精神

它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3、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散步是慢性而温和的运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还能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4、提高肌体免疫力

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5、提高消化能力

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的“按摩作用”会使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龄狗狗散步的几个注意事项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西施犬(详情介绍)

狗狗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行动迟缓、上下楼梯辛苦、散步也时常会停住等情况,但不要觉得狗狗这样就不带他们散步,要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所以即使狗狗进入老年,适当的散步做运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主人要带老年犬狗出门时,要留意气候情形,另外要挑选较为平缓的路面,在途中要记得给爱犬补足水份。如果狗狗出现了散步常常停住的情况,那么可能是因为关节病症等原因造成走路困难,主人可以是的那个尝试更换及变动日常固定的散步路线,提升狗狗的新鲜感。

假若狗狗本来是会自己主动去追逐球类物品的宠物,但是却开始变得不想要去追逐了,甚至毫无兴趣或不理不睬,很可能是由於身体没力气或者庝痛引起的懒惰。由於老化造成腰部与後脚关节有毛病出现时,狗儿就会变得较懒惰,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力不从心之感。此前兆若於年轻时没有去明白正常情形,带犬只年老时会难以发现,所以平日即要多注意

如果老年爱犬的身体疼痛因素是由於关节退化而导致的,建议能利用保健器材协助宠物用本身的力量行走,使高龄狗狗也可一如往昔的和主人同享愉悦的散步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