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的改善有哪些方式【合集5篇】

浏览

454

文章

5

篇1:不吃杂粮不吃早餐 不健康生活方式亟待改善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系列报告之九——行为和生活方式》在京发布,此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约40%不吃杂粮,不吃早餐的比例较高,居民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14.1%,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报告提出,我国居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亟待改善

◎杂粮和薯类吃得太少

报告说,谷类仍是我国居民的主食,居民新鲜蔬菜的食用率、食用频率也较高,农村略高于城市。约40%的居民不吃杂粮、16%的人不吃薯类,建议居民在以谷类食物为膳食主体的同时,还应经常吃一些杂粮、薯类等。

◎猪肉吃得多,豆和奶摄入少

报告指出,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牛羊肉、禽肉及水产品的食用频率较低。建议居民多吃牛肉、禽肉及鱼肉等,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报告提出,奶及奶制品在居民中的消费依然较低,这对于促进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等都极为不利。应提倡居民消费奶类及其制品。此外,还应大力提倡豆类,特别是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

◎不吃早餐的比例较高

报告说,居民不吃早餐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城市青年人。建议在城市居民中开展营养教育,应坚持每天吃早餐,并要保证早餐的营养质量。

报告显示,居民18岁之前开始饮酒的比例有增加趋势。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发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越大。

◎仅14.1%的人经常锻炼

报告表明,居民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14.1%,其中城市居民为24.6%。经常锻炼的人群中,中青年人的比例最低,老年人最高,这与西方国家恰恰相反。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报告还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中小学生偶尔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经常锻炼的比例,说明我国儿童少年不能有规律地进行锻炼。

报告还指出,我国6~12岁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的比例为69.0%,13~17岁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比例为58.5%。睡眠时间不足的比例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防控高血压要如何改善生活方式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据统计,目前中国成人人群当中,每四个人就有一名高血压的患者。高血压病如此高发,和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防控高血压要如何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生活方式病

首先,北方人吃盐较多;其次,北方人超重、肥胖的远多于南方人;再次,北方人生性豪爽,喝起酒来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很少节制。而高盐饮食、超重肥胖和过量饮酒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此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缺乏运动,高血压自然就容易找上门来。所以说,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良生活行为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同时说明,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发生,也能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

健康生活方式举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总结起来就是: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

有效控制体重。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做到合理膳食。包括减少钠及脂肪摄入量、限制饮酒、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增加体力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

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他们较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降低对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

戒烟。目前,我国每天有2000人因患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而死亡。不少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就是由抽烟诱发的。国际社会公认,吸烟危害健康,应坚决消除吸烟这一社会公害。

一天吃盐不超过5克

盐是百味之祖,没了盐,食物就索然无味,还会引起倦怠乏力、嗜睡等一系列症状。可盐吃多了也会出问题,特别是会引起高血压。

目前,我国北方人群的食盐摄入量为人均12~18克/天,南方为7~8克/天。研究表明,长期过度摄入钠盐会引起血压升高。首先,高钠会刺激口渴中枢,使人大量饮水,导致血容量扩张,使血压升高;其次,血液中钠离子增多,会协同钙离子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水肿,平滑肌收缩,加重高血压。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就能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由6克减到5克。

限制饮酒

过量饮酒是发生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大于30克(相当于2两白酒),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会增加3~4倍。据估计,每5位高血压病人中就有一人是饮酒所致。经常饮酒者在饮酒期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心率加快,血压随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此外,长期大量饮酒还可以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也能导致血压升高。不少脑溢血和心肌梗死是由于过量饮酒而诱发的。因此奉劝大家饮酒要有节制,男性每日饮葡萄酒应少于2两,啤酒少于5两,白酒少于1两,女性减半。世界卫生组织对饮酒的新建议是:饮酒越少越好;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严重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的改善有哪些?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能减轻癌症晚期的痛苦,缓解对离世的恐惧,使患者能够以相对舒适的状态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成了许多患者的愿望,同时也是患者家属的愿望。作为专业方法的临终关怀,我们来了解一下,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改善有哪些?

统计发现超过50%老年人在医院死于急性疾病,但目前临终关怀开展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近日研究人员对临终关怀护理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在比利时的10家医院开展,从2012年至2015年进行。10家医院随机决定参与临终关怀或标准治疗。临终关怀内容包括临终生活指导、身体训练、身体状态调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CAD-EOLD指数评估临终安慰度以及通过SM-EOLD评估的相关疾病并发症控制情况。

共118名患者进入对照组,164名患者进入关怀组,其中有80%的关怀组患者以及92%的对照组患者是在医院去世,其余患者在家中去世。相比于对照组,医院去世的关怀组患者临终安慰度较高(平均差异4.30,95%CI2.07-6.53,p

对于末期癌症患者,治愈也许不再是患者的最大诉求,而此时患者的生活是否舒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临终关怀时也会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环境。比如为卧病在床的患者应时常更换床单,及时清理排泄物,对于行动自如的患者,会帮助对其勤换衣物,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必要时会给予气垫床,让患者身体更加舒适,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虽然不能治愈患者的疾病,但相比于常规护理,临终关怀却能够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更为精心且全面的照护,能为患者减轻身体和精神方面痛苦。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患者和家属不必过于排斥临终关怀。通过临终关怀帮助患者提高舒适生活环境,带给患者心理支持等方式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死亡,在生命落幕时,有一个充满尊严和舒适度的告别式,让生命优雅的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血压患者的夏季生活方式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在炎热的夏季,人体内的周身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少。同时夏季人体又容易出汗,排钠多、肾脏负担相对减小,部分患者的血压比其他季节低10mmhg左右,不少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在夏季血压可降到正常,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高血压患者的夏季生活方式

看到血压降下来了,不少患者的第一反应便是停药或减药,但专家表示,夏季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因为夏季人体的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而血压的波动还受到情绪的影响,如果血压波动大,还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建议,高血压病人在夏季要控制好血压,最基础的,是要合理安排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

降温避暑定期监测血压

夏季血压波动主要是因为气温高低造成的,所以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对策就是避暑降温。所以,患者在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调得过低,以27~28℃为宜,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超过8℃为好,避免对着空调机直接吹冷风。如果不注意,不仅容易发生感冒和肺部感染,而且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糖尿病患者需养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老人患上糖尿病后,除了要积极治疗外,同时还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那么糖尿病患者养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

饮食:要控制糖尿病病情,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何时吃以及吃什么。糖尿病人需要平衡饮食,并保证进食时间的规律,以防止体内血糖浓度起伏过大,从而控制病情。糖尿病人应该多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这是因为糖尿病本身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减重:超重会延缓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从而加大控制病情的难度。适当的减重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灵敏性,改善对血糖的控制,减少对胰岛素药物的依赖。

减压:精神紧张时,肾上腺会分泌更多的皮质激素,又称压力激素。压力激素会让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血糖上升,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加重胰岛细胞负担从而加重病情。深呼吸就是简单易行的减压方法。

足疗:糖尿病容易损害足部神经系统,让人难以发现小的足部伤口,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足部感染。因此经常性的足部护理很重要。建议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洗脚,注意擦干脚趾头缝隙之间的水分,防止滋生细菌。尽量穿牛皮或者羊皮鞋,并穿着干净的袜子,以额外保护足部。

睡眠: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并增加体内的压力激素含量。每天应该养成不间断睡足7至8小时的习惯。

戒烟:吸烟除了本身对健康的危害外,还会导致体内血液循环不良,从而恶化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

运动:研究表明,定期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或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危险性较低。不过在运动前,请咨询医生,确定适合自己的项目。

知道了7个生活方式糖友需养成,另外,吃早餐也是控制病情的好方法。早餐可以选择全谷物面包、酸奶、低脂奶酪等。而对于晚餐食材的选择,可多选择一些水煮西兰花、小黄瓜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