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常用句式(汇总20篇)

浏览

3458

文章

1000

篇1:中考物理知识点:探究沸腾和融化的温度变化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探究沸腾融化温度变化

在探究“石蜡和冰熔化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水沸腾的温度变化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_.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冰加热到6min时,其状态是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当冰加热到10min时,其状态是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冰和石蜡中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水沸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作出的图像,这一图像是_______(正确/错误),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_____(水银/酒精)温度计.

答案:(1)秒表温度计

(2)固液共存态液态石蜡99℃

(3)错误沸腾时水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所用的水比较少或水的初温比较高(5)水银

解析:(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

(2)由表格数据知,石蜡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石蜡是非晶体;冰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冰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9min结束,所以冰在第6min时是固液共存态.冰在第10min时,冰已经熔化完,是液态;图中所示水在99℃的时候,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99℃;

(3)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水蒸气的温度升高,但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水沸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作出的图象是错误的;

(4)造成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有水的质量少、水的初温高、加了盖子热量散失少等;

(5)水的沸点是99℃,而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物理知识点:力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在手中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4、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改变、运动快慢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测量

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2、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3、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4)、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英语数词知识点:表示时刻用基数词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表示时刻用基数词

①表示整点可加oclock,口语中常省略

e.g.-Excuseme.Whatsthetime?-Itsfive(oclock).

②表示"几点几分"有两种形式

A.倒读法30分以内用"分钟数+past+钟点数",表示几点过几分。超过30分钟用"分钟数+to+下一个钟点数",表示到几点差几分。15分钟用aquarter,30分钟用half,不用fifteen或thirty,不可在后面加oclock。

e.g.7:10tenpastseven6:50tentoseven3:15aquarterpastthree5:30halfpastfive

B.顺读法第一个基数词表示钟点,第二个基数词表示分钟,"分钟"可用fifteen,thirty

e.g.1:15onefifteen10:30tenthir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来源:学科网ZXXK]

C.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D.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使用对象不当,归咎:归罪,指不好的方面,这里应为"归功";B项谦敬不当,令尊:敬词,你的父亲,不能指自己的父亲;D项词义范围大小不当,可歌可泣: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不能用于一般人。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语文仿写句子真题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在"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林晓梅同学深情地赞美了自己的母亲。请你参照画线的文字,展开联想想像,仿写一个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艰,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沫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示例,把你最钦佩的一位家乡名人介绍给游客。要求既能概括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金华)

示例:他是"新闻全才",秉笔直书,抨击丑恶。他用他的鲜血浇灌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之花,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邵飘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现代科技,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B.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D.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B项望文生义:首当其冲,这个成语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属中性词,不固定作为褒义或贬义解释。不能用于夸赞苏炳添。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英语知识点:at的常见用法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at的常见用法

at构成的词组比较多,要细心区分。

1.动词+at

arriveat抵达,callat访问某地,catchat(it)当场抓住,comeat攻击,fireat向…开火,

glanceat瞟一眼,glareat怒目而视,grieveat忧伤,knockat敲,laughat嘲笑,lookat看一眼

pullat拉扯,rejoiceat对…高兴,smileat向某人微笑,shootat朝…射击,stareat怒目而视

thrustat刺向,tearat撕,trembleat颤抖,wonderat吃惊,workat工作。

2.be+形容词/过去分词+at

beangryat恼怒于,bealarmedat对…保持警觉,beastonishedat对…吃惊,bebadat不擅长,

becleverat对某事很灵巧,bedelightedat高兴,bedisgustedat厌恶,bedisappointedat对…失望

begoodat擅长,beimpatientat对…不够耐心,bemadat狂热于,bepleasedat对…感到高兴,

bepresentat出席,besatisfiedat满意,besurprisedat吃惊,beshockedat对…非常震惊

beterrifiedat受到…的恐吓,bequickat对…很机敏。

3.at+名词构成的词组

atadistance在一定距离,ataloss不知所措,atatime一次,atall一点也不,atanycost不惜一切代价

atbest最好也只是,atfirst起初,athand手头,atheart在内心里,athome在家;无拘束,atlast最后

atleast至少,atmost最多,atonce马上,atpresent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水乳交融等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122.水乳交融:交融:互相融合。水和奶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融洽或意气相投。

123.水涨船高:高:升高。水位上涨,船身也随着升高。喻事物随着他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提高。

124.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125.随波逐流:随:跟随。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缺乏坚定的立场和主见,盲目地随大流,跟着别人走。

126.随声附和:随:跟随。附和:跟着别人说。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指没主见,一味盲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古代亚非文化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古代亚非文化

古代亚非文化(P13—17)

1、文字:

(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p13插图)

(2)楔形文字:古代西亚广泛使用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P14插图)

(3)字母文字:古代腓尼基人使用的文字是字母文字,并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P14插图)

(4)拉丁字母: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它是用字母拼写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今天的拉丁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都是从拉丁字母演化而来的)

(5)甲骨文:中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甲骨文。

字母文字的演化过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2、古代建筑奇迹:

(1)公元前6世纪,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曾建起过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

(2)古埃及人金字塔(它是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埃及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卡尔纳克神庙;

(3)佛塔(印度)

3、数学: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但这些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

4、医学:

古埃及人把人和动物的尸体保存下来,制成干尸木乃伊。(反映了古埃及人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英语知识点之过去进行时的基本句式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进行时的基本句式

1.肯定句:主语+was/were+v-ing形式+其他成分。

例如:Wewereplayingthepianoateightlastnight.昨晚8点钟我们正在弹钢琴。

(we为复数的第一人称,所以be动词要用复数的are,were为are的一般过去时态。Were+playing构成句子的过去进行时,句子中具体的过去时间状语是ateightlastnight“昨晚8点钟”,提醒大家,此句子的谓语动词要用过去时态。冉老师还要提醒大家,playthepiano”弹钢琴”与playbasketball”打篮球”。乐器有the,运动类无the.)

2.否定句:主语+wasnt/werent+v-ing形式+其他成分。

Wewerentplayingthepianoateightlastnight.昨晚八点我们没有在弹钢琴。

(werent=were+not,是两个单词的缩略形式。过去进行时的否定形式和大部分否定一样,把not放在动词之后,此句的动词是be动词,所以not的位置就在be动词之后。)

3.一般疑问句:Was/were+主语+v-ing形式+其他成分?

例如:Wereyouplayingthepianoateightlastnight?你们昨晚8点钟在弹钢琴吗?

(类似于含有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一样,首先要把be动词提前,然后按照原句,变换句中的人称代词。此句子中,在陈述句中的we“我们”,疑问句中就要变成you“你们”,注意,句末的句号也要变成问号。)

4.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肯定回答:Yes,主语+was/were.

否定回答:No,主语+wast/werent.

例如:-Wereyouplayingthepianoateightlastnight?

肯定回答-Yes,wewere.是的,我们在弹钢琴。

否定回答-No,wewerent.不,我们没有在弹钢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介词on的常见用法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介词on的常见用法

on的用法比较重要,本文介绍它的一些常见用法:

1.动词+on

a)动词+on要认真区分下面一些词组

acton对…有作用,bringon促使;导致,callon拜访某人,counton依赖,carryon执行

dependon取决,feedon以…为生,figureon料想;推断,goon继续,haveon穿着,insiston坚持

keepon继续,leanon依赖,liveon以…为生,pullon迅速穿上,puton穿上,switchon接通(电源)

taketo喜欢;养成;轻易学会,turnon接通(电源),workon操作,waiton侍候。

b)动词+sb.(sth.)+on+sb.(sth.)

baseon以…为基础,congratulateon恭贺,fixon固定,havemercyon怜悯,havepityon怜惜,

keepwatchon监视,spendon把时间、精力花在某方面。

2.be+形容词+on的词组

bedependenton依赖,behardon对某人苛刻,beimpressedon对…印象深刻,bekeenon渴望,

bestricton对…严格。

3.on+名词构成的词组

onboard乘(车,飞机),oncall听候召唤,onduty值班,onearth到底,onfire着火,onfoot步行

onguard在岗,onhire雇用,onholiday度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英语知识点:because、as、since、for的用法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because、as、since、for的用法

because(因为)表示原因的语气最强,

常表示必然的因果关系,从句一般放在主句后面;

回答why的问句只能用because.

as(因为)表示一般的因果关系,语气比because弱,说明比较明显的原因,它引导的从句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句尾。

since(既然)表示对方已经知道、无需加以说明的原因或事实。

for(因为)是并列连词,语气较弱,用来补充说明理由或提供一种解释。

如:Heisnotatschooltodaybecauseheisseriouslyill.

Asallofyouhavegothere,now,let’sgotothezoo.

IwillaskLinTaotogowithmesinceyouareverybusy

Wemustbeoffnowforthematchstartsat7: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巧夺天工等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巧夺天工:qiǎoduótiāngōng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赏心悦目:shǎngxīnyuèmù赏:看。心:心情。悦:舒服。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五彩斑斓:wǔcǎibānlán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红妆素裹:hóngzhuāngsùguǒ?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碧波万顷:bìbōwànqǐng万顷:一百万亩。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人的称谓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1.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2.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3.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4.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5.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6.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7.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词组作补语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词组补语

形容词词组可在句中作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这种形容词词组可以是单一的形容词,也可以是“修饰语+形容词”或者“形容词+补足成分”

形容词补足成分通常是介词词组,也可以是不定式和that-分句。

1、形容词+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是最常见的形容词补足成分,由“形容词+介词词组”构成的形容词词组最常见于主语补语的位置。一般来说,特定的形容词要求与一定的介词词组搭配以表示一定的意义。

Hewasabsentfromthemeeting,

2、形容词+不定式

以形容词+不定式作补语具有不同的类型,表示不同的意义。

Sheisstupidnottofollowyouradvice.

=Itisstupidofhernottofollowyouradvice.

3、形容词+that-分句

在形容词+that-分句作补语的举行中,that在口语中常可省略。

I’msure(that)we’llsucceed.

能做类似用法的形容词还有certain,proud,sad,alarmed,annoyed,astonished,disappointed,pleased,shocked等。这类形容词+that-分句有时可以和形容词+介词词组换用,有时也可以和形容词+不定式换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英语知识点: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that引导宾语从句

可跟that从句做宾语的动词有:

say,think,insist,wish,hope,demand,imagine,wonder,know,suppose,see,believe,agree,admit,deny,expect,explain,order,command,feel,dream,suggest,hear,mean,notice,prefer,request,require,propose,declare,report等。

Theboybelievesthathewilltravelthroughspacetootherplanets.

Attention:宾语从句的否定转移

当主句谓语动词是think,believe,suppose,expect,imagine,guess等词,而宾语从句的意思是否定时,常把否定转移至主句表示。Idon’tthinkitisrightforhimtotreatyoulikethat.

在以下情况中that不能省略

1、当句中的动词后接多于两个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时,第一个that可省,但后面的that不可省。

Ibelieve(that)youhavedoneyourbestandthatthingswillgetbetter.

2、当主句的谓语动词与that宾语从句之间有插入语时,that一般不可省。

JustthenInoticed,forthefirsttime,thatourmasterwaswearinghisfinegreencoatandhisblacksilkcap.

3、当that从句是双宾语中的直接宾语时,that不可省。

Ican’ttellhimthathismotherdied.

4、当it作形式宾语时

例句:Shemadeitclearthatshehadnothingtodowithhim.

许多带复合宾语的句子,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经常移到句子后部,而用it作形式宾语。

5、当宾语从句前置时Thatourteamwillwin,Ibelieve.

6、当that作learn,suggest,explain,agree,wonder,prove,mean,state,feel,hold等动词的宾语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英语宾语从句考点讲解和训练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范例】

1MissGreendidnttellus_______in2009.

A.wheredoessheliveB.Whereshelives

C.wheredidsheliveD.whereshelived

【解析】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宾语从句应用陈述句的语序和时态,所以应选D。

2.Wouldyoupleasetellme________?

A.whendidhecomehome

B.wherehewouldplayfootball

C.ifhehadseenthefilm

D.whyhedidntwatchthegame

【解析】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主句用的实际上是现在时,宾语从句在这个句子里应用陈述句的语序和一般过去时。

3.Idontknowwhen__________.

A.willthetrainleaveB.thetrainwillleave

C.wouldthetrainleaveD.thetrainleave

【解析】答案:B。该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只有B在语序和时态上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物理知识点:学习使用天平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学习使用天平

一:学会使用天平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天平底座调制水平,注意观察砝码盒中砝码的组成及标尺上的分度值

2.移:将游码移动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注意一定要用镊子,不要用手

3.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1)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如果天平移动了位置,必须重新调平

4.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1)简称“左物右码”(2)如果指针偏向分度尺标尺一侧,此时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调节,绝对不允许动平衡螺母(3)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4)放砝码要从大到小,即根据估计值先加所需要的最大质量的砝码(5)液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水平的托盘中

5.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即

(左物右码)

在记录时一定要有单位

6.收:测量完毕,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归零

速记:天平放置要水平,游码归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夹取砝码用镊子,左物右码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中央示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三、人物情节关联题

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

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大闹野猪林)

又如:说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参考答案(示例)A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B老婆难产死了。C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四、故事情节评点题:

这类题要求对作品或部分章节描写的故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对话,要求指出这是讲什么故事,或借一段评述,要求指出所评的是什么人。这种题属于故事情节评点题。

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抱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五、感悟品位创新题

这类题或要求就作品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点感受,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点认识。

创新题型(与仿句、对联等结合)

1、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能了解到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解析:本题首先要回忆起名著中的人物与其主要情节以及作品主题或者对你的启示,再者把握好例句句型特点,最后完成句子)

六、简评推荐赏析型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

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者丰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07江苏淮安卷】

这类考题解答有难也有易,难在谈的感受必须针对所选名著中某个具体具体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精读过的名著和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解答这类题时,可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认为较容易的方面进行评点,同时应力求语言简练概括。

示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在“三打白骨精”中,深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示例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听到金氏父女的遭遇后,便找上门寻借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还一边骂他“诈死”,一边不慌不忙地离开。鲁智深那种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义举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时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后,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保尔那种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钢铁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耳濡目染等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耳濡目染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如沐春风rúmùchūnfēng【解释】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而是比喻义。现多用作指受到老师的教导。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罄竹难书【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道貌岸然【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