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仿句题含答案(汇集20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备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浏览

1937

文章

1000

篇1: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辨析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辨析

1.hard,hardly等的含义

有些副词有两种形式,一个与形容词同型,一个以ly结尾,但他们的意义不同

Close接近地closely仔细地free免费的freely自由地

Hard努力地hardly几乎不late晚,迟lately近来

Most极,非常mostly主要地wide广阔地widely广泛地

High高mostly有高度地deep深,迟deeply抽象意义的“深”

Near邻近nearly几乎loud大声地loudly大声地(有喧闹的含义)

小练习:

Ifyoudon’tlook(),youwon’tfindthedifference.(close,closely)

Allthebooksare().(free,freely)

Ican()believethatheisaguylikethat.(hard,hardly)

(),playinggamesareverypopular.(late,lately)

Sheisinanewdress.Ican()recognizeher.(hard,hardly)

(),losingweighthasbecomeahottopic.(late,lately)

3.是形容词还是副词

通常在形容词后加-ly就构成副词,注意以下词语形容词和副词意义的区别。

Deadlyadj.致命的;非常的;死一般的

adv.非常;如死一般地

Friendlyadj.友好的;亲切的;支持的;融洽的,和睦的

adv.友善地;温和地

likelyadj.很可能的;合适的;有希望的

adv.很可能;或许

orderlyadj.有秩序的;整齐的;值班的

adv.顺序地;依次地

但下面以-ly结尾的词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

lively活泼的Lonely孤独的lovely可爱的silly糊涂的

小练习:

Tomisa()boy.

Tomisa()boy.

Thisactionis()

Therunnersrun()

Shelooks()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全文共 2436 字

+ 加入清单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叶圣陶

今年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两个岩洞,双龙洞和冰壶洞。洞有三个,最高的一个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下下想贯通,我因为足力不济,没有到。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那里的农业社兼种花,利的是茉莉、白兰、珠兰之类,跟随我们苏州虎丘所没有的。据说佛手要那里的土培植,要双龙泉水灌溉,才长得好,如果移到别处,结成的佛手就象拳头那么一个,没有长长的指头,不成其为“手”。

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工人正在填石培土,为巩固路面加工。山上几乎开满映山红,比较盆栽的杜鹃,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显得特别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为是梨花,后来认叶子,才知道不是。丛山之中有几脉,山上砂土作粉红色,在他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积压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深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里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象桥洞似地作穹形,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如果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在那里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因边还有个洞口,洞中光线明亮。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也隙,可以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也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友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头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实在也说不准确),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要不是工友提着汽油灯,内洞真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即使有了汽油灯,还只能照见小小的一搭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友以导游者的身份,提高了汽油灯,逐一指点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象。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入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是各处岩洞的通例,凡是央洞都有相类的名目。我不感兴趣,虽然听了,一个也没有记住。

有岩洞的山水多量石灰岩。石灰岩经地下水长时期的蚀,形成岩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钙,碳酸钙遇着水里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钙遇着水里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钙。酸性碳酸钙是溶解于水的,这是岩洞形成和逐渐扩大的缘故。水渐渐干的时候,其中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气跑走,剩下的又是固体的碳酸钙。从洞顶下垂,凝成固体的,就是石钟乳,点滴积累,凝结在洞底的,就是石笋,道理是一样的。惟其如此,凝的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什么,也就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右边缓缓地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正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日游三洞。郁达夫也到过,查他的游记,是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二日。达夫游记说内洞石壁上“唐宋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庆历四年的刻石为最古。……清人题壁,则自乾隆以后绝对没有了,盖因这里洞,自那时候起,为泥沙淤塞了的缘故。”达夫去的时候,北山才经整理,旧洞新辟。到现在又是二十多年了,最近北山再经整理,公路修起来了,休憩茶饭的所在布置起来了,外洞内洞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游人很不少,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有,外洞内洞闹哄哄的,要上小船得排队等侯好一会儿。这种景象,莫说徐霞客,假如过夫还在人世,也一定会说二十年前决想不到。

我排队等侯,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在外洞前休息了一会儿,就冰壶洞。根据刚才的经验,知道洞里潮湿,穿布鞋非但容易湿透,而且把不稳脚。我就买一双草鞋,套在布鞋上。

从双龙洞到冰壶洞有石级。平时没有锻练,爬了三五十级就气呼呼的,两条腿一步重一步了,两旁的树木山厂也无心看了。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也没有数一共多少级,大概有三四百级吧。洞口不过小县城的城门那么大,进了洞就得往下走。沿着石壁凿成石级,一边架设木栏杆以防跌下去,跌下去可真不是玩儿的。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象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象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身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象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现在把途徐霞客记冰壶洞的文句抄在这里,以供参证。“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水穴石中,莫稔所去。乃依炬四穷,其深陷逾朝真,而屈曲少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中秋的月亮》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的月亮

周作人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调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日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贝,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1940年9月作

摘自:选自《药堂语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香山红叶》

全文共 1741 字

+ 加入清单

香山红叶

杨朔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刘四大爷做向导。刘四大爷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向导,于今已经七十七岁,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刘四大爷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

刘四大爷说:“还不是正时候。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刘四大爷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好清静的去处啊。沿着石砌的山路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刘四大爷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到算工账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槽。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找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已回家去找人帮着抬。谁知返回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刘四大爷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刘四大爷又笑笑说:“这都是些乡村野话,我怎么听来的,怎么说,你们也不必信。”

听着这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我们不会那么煞风景,偏要说不信。只是一路上山,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

编辑推荐:2017年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汇编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茫茫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红叶就在高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象枫叶?”

刘四大爷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

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刘四大爷也慢慢说:“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

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象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

刘四大爷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睛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刘四大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英语知识点:引导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引导状语从句从属连词

1)连接时间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before在···之前ThewarhadbeenoverbeforehecametoChina.

after在···之后HecametoChinaafterthewarwasover.

since自从IhavelivedinthiscitysinceIwasborn.

when/while当···Theteacherenteredtheclassroom,whenallthestudentswereplaying

WhenIcameintothisroom,Ifoundhimlyingbedasleep(while后接的动词是延续性的动词)

as当···IsawherasIwasgettingonthebus.

till/until直到Ididn’tgotosleepuntil/tillIfinishedmyhomework.

assoonas一···就···Assoonashesawthepoliceman,thethiefrunaway.

2)连接地点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where在哪里TherewerelotsofparkswhereIlived.

3)连接原因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because原因,用于解释某事的原因,动机,强调直接原因和因果关系IdoitbecauseIlikeit.

for表因为,表间接的原因,用于说明,解释Isoonwenttosleep,forIwastired

since表原因,比because弱,比as强,表一种已知的,显然的理由,常译为“既然

as表原因时,意义最弱Asyouareinpoorhealth,youshoulddomoreexercises

4)连接结果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so···that···如此···以至于···Heissokindthateverybodylikeshim.

such···that···Heissuchakindmanthateverybodylikeshim

5)连接目的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that/sothat/inorderthat为了

Speakclearlythat/sothat/inorderthattheymayunderstandyou.

6)连接条件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if如果Ifitrainstomorrow,wewon’tgoonapicnic.

unless除非(如果不)Hewillcomeunlessitrains.

incase万一YoumaycallthisnumberincaseIamnotathome

7)连接比较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than比It’seasierthanIthought.

as/so···as···和···一样Sheisastallasyou.

Heisnotas/sotallashiswife.

8)连接方式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as按照DoasItoldyou.

Takethingsastheyare.

asif/though仿佛Hebehavesasif/thoughhewasachild.

9)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

although/though尽管AlthoughJapanissmall,thepopulationisbig.

evenif即便Evenifitwassnowingheavily,wewentonrun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历史知识点记忆歌:八、中华文化的勃兴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八、中华文化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

(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

(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五)

孔子相传为圣人,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张“爱人”察民情,“为政以德”反酷刑,

办学收徒三千人,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主张温故而知新,

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六)

老子道家创始人,学说记在《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正反两面要想清。

(七)

百家争鸣好形式,“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夏天的旅行》

全文共 1218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的早上,住厌了都市的人,单是在火车里,看见了蒙着薄雾的青色秧田,开着柠檬色小花的棉地和门前系着一两条黑色水牛的人家,已够心情爽朗了,何况在终点地方,欣欣迎人的,有点缀着海面的茶褐色的风帆和掠人衣袂的湿润海风呢。

夏天真是勾人旅行的季节呵!

在赴吴淞去的车上,心里禁不住暗自这样咏叹起来了。

鹤见佑辅论夏天的旅行:"太阳将几百天以来,所储蓄的一切精力,摔在大地上。在这天和地的惨淡的战争中,人类当然不会独独震恐而退缩的。大批的人,便跳出了讨厌透了的自己的家,扑到大自然的怀里去。这就是旅行。"

这样看来,在暑天,旅行的人倒仿佛近于战士的了,其实呢,比如此次的游吴淞,我只觉得是不折不扣地偷闲而已,同自然抗争之气,是一点也没有的。倘真以炎天之下的远足为勇敢,则那些终日留在机器两侧锅炉旁边流汗的人,敢说他们是懦弱的吗!也许鹤见氏的话是对的,不过这只适合于向"夏日炎炎正好眠"的胖子们说教吧了。

旅行,是娱乐,尤其在夏天,这娱乐,应该普及到一切的人们,虽然,在此刻,又能算作梦想,但将来终归是会实现的。

"海风,蝉鸣,六月的太阳。"

住在吴淞的友人,来信说着这些诱人的字眼,我们便开始了夏天第一次的旅行。

在堤上当风走着是惬意的,就是把一双足酱在泥灰寸积的村道中,也很愉快的,因为人在但见屋瓦墙砖的环境里面脱逃出来,便好像得了莫大的解放似的。

坐在一家卖汽水的茅草店内,望见了海面天空和田野,人便觉得是做了大自然的儿子,躺在它的怀中一样。海风作声地吹着,依着藤椅就想呼呼地睡去,虽然我们的唇间,都在不时地流出使人不易倦怠的孩子气那样的话语。

藤桌旁边的泥地上,螃蟹悄悄地爬着,我们不去捉它,也不作声惊动,只是带笑地看着,让它自由自在的。

在村中饭店去,路过芦苇丰盛的池塘,便觉得在我们缓缓步去的足声中,应该有二三只野鸭,蓦地惊飞起来。虽然结果是野鸭一只也没有,但却想起屠格涅夫在《猎人日记》上所写的那些打野鸭的场面来了。因此我们在日光下,信口开河地谈话,便搭着了《猎人日记》这只船,开到了小说的海洋上面。

也许就因为是夏天吧,在海边上,很容易回忆起了南国,从前我所到过的那些殖民地国家。

虽然在这儿并没有看见椰子和芒果的树荫,但望着了精雅的洋式饭店,和店前草地上啜饮咖啡的白人,就好像我已回到了新加坡的海滨公园和仰光的绿绮湖畔一样。

心里起着这样不快的感觉:难道我们的国家,竟同缅甸。爪哇一般的么?

然而,实际上,倘若这时拭着额上的汗,在绿绮湖畔散步,或是海滨公园闲坐,我相信,一定是要更为愉快些。因为,至少不会在绿荫蓬草之间,看见了残缺的墙,和一片乱瓦,那些以往的战事痕迹。

甚么时候才是最愉快的夏天旅行呢?

我想:应该是一切人都能作一次夏天旅行的时候。

作者简介:艾芜(1904一1992),四川新繁人。曾漂泊西南边境、缅甸、新加坡等地当杂工.校对、编辑。著有《南行记》、《山野》等。近年出版有多卷本《艾芜文集》。

摘自:《艾芜文集》第10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初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姑苏小记》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枇杷丛中紫金庵

还没有想到游苏州,上海的几位画家就向我介绍隐臣在苏州洞庭东山楷杷丛中那座古庙紫金庵了。

我们从东山镇出发,爬过了一个山坡,在枇杷丛中转了一阵子,黄色的庙墙就呈现在眼前。走得实在有些累,同行的滕同志先把我带到庙里特为游客设置的茶座上。看庙的云川和尚热情地为我们泡了壶本地名茶“碧螺春”。尽管口渴,眼前又摆着名茶,但还是先跑去欣赏那些相传是宋代的泥塑罗汉,求个“先睹为快”。

这是的罗汉共十六尊,塑得确实精彩。给我突出的印象是:表情好。从那些不同的眉眼之间,透露出了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性格。塑造手法基本是写实的;古代艺术家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及表情,在关键处采用了夸张手法;妙就妙在处理得和谐自然。能于平凡见新奇,灵巧中见朴实。另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底纹处理得生动自然,使人不大相信是用泥巴做出来的。

据庙里的说明牌介绍,此庵建于唐代,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了。史料记载,罗汉是宋代名雕塑家雷潮夫妇所塑。但我也听人说,是否为雷潮夫妇所塑,尚待研究。

归途上,频频回头依依不舍地辞别古庵。心想,在这个偏僻的山林中,先人也没忘记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即使罗汉非雷潮所塑,其艺术价值仍在),一种民族自豪感没然而生。

马蹄得得虎丘行

从苏州火车站坐汽车到阊门下了车,预备换乘汽车游虎丘去。游胜心切,正等得有点心焦,这时对面传来了“乘马车!乘马车!”的喊声。离开山东故乡后,足有十五、六年没坐马车了。这十几年,在城市坐惯了火车、汽车、脚踏车……,对马车的印象和兴趣越来越淡薄了。……终于,在同伴的鼓动之下,我勉为其难地上了马车。

谁知,随着旅程的缩短,我的想法竟然渐渐地改变了。首先,是那钉了铁掌的马蹄碰南石路发出的“得得”声打动了我。这声音时有规律,时无规律。它比之“突突”的汽车声、“嚓嚓”的火车声、嘈杂的人声,都要清脆的别致。它发自充满了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公路上,别有一种情趣。

我觉得马车的第二个好处,在于它说慢不慢,说快不快,允许一个外地游客从容地游览风景。

为此,我感到在一些游览地区,马车也可适当保留一些,随游客的不同爱好去选择。有见于此,我才不谈名园古迹,而絮道马车之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英语副词知识点:副词考点解析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副词考点解析

1.-OnemoresatellitewassentupintospaceinChinainMay.-Right.Thegovernmentspoke____that.

A.highlyforB.highofC.wellofD.highlyof

分析:本题考点为speakhighlyof,其中用的是副词highly。答案:D

2.Somestudieshaveshownthatstudentswhoeatgoodbreakfaststay______anddo______thanthosewhodont.

A.thin,wellB.thinner,betterC.thethinnest,thebestD.thinnest,best

分析:本题第1空格为形容词,第2空格为副词。后半句中有than一词,说明要求使用比较级。答案:B

3.Itis______toworkoutthisproblem.Youneedntgototheteacher.

A.enougheasyB.easilyenoughC.easyenoughD.veryeasily

分析:副词enough的位置问题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它通常位于形容词或副词

的后面。答案:C

4.同义句:Therewasaheavyrainlastnight.

__________________lastnight.

分析:我们知道,大多数副词和形容词之间存在着同义转换关系,例如:Heis

aslowrunner.→Herunsslowly.

本题即可从这里找到答案,但同时要注意动词的用法。答案:Itrainedheavily

5.-Howfaristhefactoryfromhere?

-Itsabout4kilometers_______.

A.farB.longC.awayD.near

分析:此题容易误选A。这是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因为译成汉语正好是

"大约4公里远"。其实,问距离时可以用Howfaris….?,但是far不能与表示

具体的距离连用,此时应该用away。正确答案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废园外》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废园外

巴金

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倒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因为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楞。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吧。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

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习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吧。

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脸颊上一点冷,—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

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宜用 who,不用that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宜用who,不用that

who、that在指人可以通用,但下列宜用who,不用that

1.先行词是anyone,someone,noone,people,those等指人的不定代词或指示代词时,关系词使用who

ThosewhowanttogototheGreatWallsignuphere.

Isthereanyonewhowantstogothere?

2.在therebe句型中,先行词指人,关系词用who

Thereisanoldmanwhowantstoseeyou.

Therearemanyyoungmenwhoareagainsthim.

3.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先行词指人时,只能用who(whom).如:

Mysister,whoisstudyingabroad,sentmeabeautifulpresent?

4.两个定语从句中一个已经用了that时:

Theboythatyoumetlastnightisthegroupleaderwhostudiesveryhard.

你昨晚见到的那个学习很努力的男孩是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故都消夏闲记》

全文共 3283 字

+ 加入清单

清闲的故都,在夏天更显也她身姿的轻寂,虽然是遍城蝉声,哑哑鸦啼,但是仍然没有破坏了清寂故城的静寂沉默。笔者在北平只有五个年头的寄贸,住遍城内厢外,东城西城等等地方,总觉得故都确有一种不可形容的闲雅宜人处。譬喻说住在西城,有积水潭、后海等去处,什刹海尤其著称,住在东城,离中山公园、中南海等处又近,住城外有西山、香山、圆明园可玩,这些都是故都平民的消夏盛地,不过只有西山和香山算是专为另外一种人士所特有的罢了。

如果分开来说,只论故都的平民在炎夏时日所欣喜忘暑的地方,也就是以上所举的地方。什刹海、积水潭、后海等地都在西城,游人众多的时期是由六月中旬至九月初,每日由中午以后,以上各地就渐渐满了歇夏避暑的平民游客。什刹海是单单在众水环夹的一块土股上,占据了一个狭上面积,上面搭好了席棚,满布着吃食摊、茶馆、说书唱戏等玩乐场。当下午二三点时刻,红男绿女游人渐多,你拥我挤,顿成繁荣世界。土股四围是水,是柳,水上铺着荷叶,伸出荷花,晚风送过来,游人在拥挤中,也就记忆了炎暑。常是有一家老小的结队出游,坐茶馆,听大姑娘说书,跑跑停停,吃碗八宝莲子粥,又嚼着新出水的白藕,喜喜笑笑,也倒有趣。

什刹海虽然是故都平民的消夏盛地,但从另方面看,那确又像是一个夏天晚集,商人小贩均占一席地方,摆上红绿线袜、女人用口等等。更有摔角、吞剑、打跟斗的卖力气的江湖艺人,冒着暑天,在众人面前做出一面难过痛苦一面向人乞钱的把戏。游客们有了这些消心歇念的玩意,他们更像是特别舒心地稳坐在木凳上,一面摇着蕉扇,一面掷出“大枚”来报答所欣赏的玩意。

至于积水潭则完全是一年清幽雅静之地,若不是所谓诗人骚客之流,真少有人有那样的耐心,闲静地高坐在积石之上静观麦浪,柳摇,鱼游。原来积水潭是清西太后时候的玩乐池,潭上还有乾隆御笔题字的一所庙,庙在潭上,是石土积垒成的一所小山,山坡是层石为级,有大松古柳作蔽障。山下是水潭,有马足似的形状,又像是一所湖,水与故都的北海、什刹海、后海等相连。水作浅绿色,水中多是麦稻、荷、菱之属,水边尽是芦苇、垂柳。从山石上坐下,下望全水潭,绿稻,荷叶,苇草,垂柳形成了一年奇雅的清凉胜境。远望去像有雾,有烟,笼罩全水潭,野鸟在苇丛里吱喳,更装点清趣。

坐在这里的人们,如果没有甚么世外之思,脱尘之想就真不能耐得住,在这里闲守。这里既没有玩乐场,更没有冷食八宝粥的食物摊,穿红挂绿的俗人怎又当得起。

此外的如北海公园、中山公园、中南海公园等等到底不能算是平民消夏地,因为那二十枚的门票限制,许多检食省用的住户小家,是隔在外面了。

以上不过只就故都的平民住户而言,假使家属中上,稍微有些“子儿”,也就不去什刹海或积水潭,他们的去处是城内中南海游泳池,城外香山西山。

比起来说故都所有的各种阶级人士的消夏方法,都与外地不同,在唱戏上有“京派”“海派”之分,在消夏的事上恐怕也是有如此的分别。通起来讲,故都中下之家,在夏天的后半天,歇了工务,在家里脱了衣褂,或者赤脚,赤膊,拿了一柄蕉叶扇,横卧在一张放在庭前荫下的凉竹奇上,或者口里还呷着热香片龙井之类的茶,无思无虑地过了一个下午,直到凉风吹来的晚夜,才返室入睡。这也是一种消夏方法。

稍微再讲究些的,不过在全家老小,守在庭院荫下竹椅上闲卧之余,有懂得会玩无线电的,便开了无线电,听一听甚么西单商场大面包的对口相声,或是荀慧生的戏罢了。再好的才是全家老小,雇了几辆洋车,拉向公园或什刹海、后海等地去寻找乐,消磨半个下午。以前所论的什刹海,或积水潭等地,虽然说是故都平民消夏地,比起来说已经不是很“平民”的了。

看看那些守坐在摔角吞剑变戏法人的木凳子上的男人、妇女,呆呆地摇着蕉叶扇子,已经不知是凉是热了,一双眼睛完全贯注在江湖艺人的动作上,这岂又是消夏?当江湖艺人向观众打拱、打躬地要钱时候,只听着那些江湖艺人一派地乞钱声:“一站一立地太太老爷们!帮个钱缘!好财买脸的老爷们!”于是观众掷下钱去。其实故都人士,不论中、下,他们并没有什么意思,或什么拿定的主意去消夏,说起来又不能不归之于“北京人”的“讲谱”了。他们都是“好财买脸”的人们,当在说书场上掷下“一大枚”的时候,江湖艺人却高声地报着“赏二百!”旁边多人便应一声:“谢——”。故都人士的消夏,大多是在与此类似的地方,既或在北海公园里,坐在“漪澜堂”前的茶桌上,呷着“香片”,看着有钱之士,男人女人,在北海里划着每一个钟头八角资的小船,心中羡煞,妒煞,这岂又是消夏?

但是故都里也真有消夏的人,譬喻说那些故都寓公、贵妾,再有就是化外之邦的洋人和族们,他们不止在城里舒适的家,并且远在城外香山、西山等地,还设别墅,常是在家吃了早点乘了汽车,到香山别墅去吃特制的午饭。香山与西山自然是故都消夏的“最胜”之“胜”地了,如果较起什么刹海,那真有天上人间之别。那些乘了汽车兜风避暑消夏的贵人高士们,才真是故都的消夏者。他们有的是来自南方热地的,专以消夏为事的。

最值得纪的是故都中南海游泳池里的消夏客。最不作美的是北平古都只有这一所公共游泳池,而这所公共游泳池还是被当地官府看管得严紧,专禁男女合泳。所苦的除了一些酷嗜游泳的男女青年以外,最苦的是游泳池的买账老板,游客是激减了。虽然如此,当门七月故都最炎热的时候,游泳池里也是常告客满的。因为是男女分游,所以客满的时候多是在男人游水的时间。不过女人游水的时候,客满的却是游泳池四周摆好欣赏游女的茶座。无论是男游或女游,西洋人都是极少的,原来这个游泳池的水最不卫生。

这或许是京派海派之不同罢,中南海游泳池的四围满摆着藤椅藤桌。茶役送水,送手巾,与付钱道赏的喊声,常是比游泳池里的水声为高为响,不知道的人,一定是以为游泳池是某一所茶馆的附庸买卖。那些水中消夏客们呢,一面游水,又不时地穿着游泳衣服,跑上来,坐在自己的茶座上呷上几杯热茶,茶喝得够数了,再跳下水去玩一玩。所以称这些游客为故都的真正消夏客者,乃是这些游客不会游水的居大多数。常是在七月间天气最热的下午,游泳池最浅的地方,游客都是到了只许站着不能卧泳的拥挤程度。他们就是站着也甘心,因为他们确实不会游,也不想游,互相密密地排立着确实尽了消夏的目的。至于那些一身肥肉的中年人,立在游泳池湛水当中,一面摇着蕉扇,一面挂着笑容,欣赏游泳池四围的杂景,一立就是几个钟头,他们又是真正消夏人中的佼佼者了呢。

故都夏天的炎热,是随着蝉声而起衰的。在夏初,故都遍街厢,各处的树上,都可有“知了”的鸣声,七月最盛,天气也顶热。直到初秋,这些蝉声显得有些精疲力竭了,那也就是秋天的来临。当七月天气最热的时节,故都的孩子们,专是用胶之类,放在竹竿一端上,用以粘取蝉。他们也常是在树枝杈处,捉取蝉蛹,唱着一种儿歌。就是捉取一种叫水牛的,也是如此。他们常唱的一只儿歌:

水牛!水牛!先出脖子后出头,你妈妈给你买烧羊脖子烧羊肉!

到底是北平的住户,夏天多吃烧羊头,他们的儿歌也是因此罢。

另外故都不有一种鸟,它是随着夏天俱来的,有时在春季中末也有的,有人叫它杜鹃,或鹧鸪,但是真名还没有人说定。它的鸣声是“咕咕!咕咕!”四个音奏,两个音段。故都孩子将它的鸣声译做:“光混好苦”四个字,仔细听起来,真是一般无二。它的鸣声在清晨最多,午间为次。它常是好绕住一个树林区,故都的什刹海及后海此鸟最多。夏去鸟也不见。

故都夏天确有另种味道,尤其住在故都胡同里的,午间天气顶热的时候,但是仍有肩商小贩,吆喝着走入胡同。专卖儿童冷食的货摊,敲着代表卖冷食、汽水、梨桃的铁器,发出一种清冷的响声。在黄昏里,有发胡苍苍的老者,守着柳树,为群儿讲述胜代盛事,以及“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史事,感动了故都里幼小者的心弦。终日拉车的“双足马”,也卸了轭似的,坐在道旁石头上,静匀地呷茶。一直到萤火乱飞的黄昏过去,凉夜来临,家家掩门睡去,胡同里还可听见夜行人疾走的足音,飘绕着“我好比——”的颤巍巍的一声京戏。柝声响二遍之后,夏夜却已经是秋夜似的萧杀了。

作者简介:张向天,作家。已故。著有《鲁迅旧诗笺注》、《衙前集》、《东北风物漫忆》、《鲁迅日记书信诗稿札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英语形容词知识点:形容词的常用句型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词常用句型

1.Its+形容词+of+sb.+动词不定式

这一句型表示"某人(做某事)……"。常用形容词有:good,kind,nice,polite,clever,foolish,lazy,careful,careless,right,wrong等,来说明"人"的性质或特征。

Itsverykindofyoutohelpme.你能帮助我真是太好了。

Itsfoolishofyoutomakesuchmistake.你真傻啊,竟然犯这种错误。

2.Its+形容词+for+sb.+动词不定式

这一句型表示"做某事对某人来说……"。常用形容词有:difficult,easy,hard,dangerous,safe,useful,pleasant,interesting,impossible等,来说明动词不定式的性质、特征。

Itisimpossibleforachildtoanswerthequestion.小孩子不可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Itsdangerousforyoutoswimalone.你自己一个人去游泳很危险。

3.主语+be动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

这一句型常用表示感情或情绪的形容词,如:glad,pleased,sorry,sad,thankful等以及表示能力和意志的形容词,如:ready,able,sure,certain等。

Imverysorrytohearthenews.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

Imgladtoseeyou.见到你我很高兴。

ComradeLeiFengisalwaysreadytohelpothers.雷锋同志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Tomissure/certaintocome.汤姆一定会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英语知识点:频度副词位于助动词之前两种情况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频度副词位于助动词之前两种情况

1.为了表示强调,频度副词有时也可位于动词be、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前;此时助动词等应重读。如:

Shealwayswaslate.她老是迟到。

Inevercanremember.我永远也记不住。

Henevershouldhavejoinedthearmy.他根本不应当参军。

2.在简略答语中,当频度副词与动词be、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位于句末时,频度副词必须前置。如:

“Philipislateagain.”“Yes,healwaysis.”

菲利普又迟到了。“是的,他总是迟到。”

“Canyouparkyourcarneartheshops”“Yes.Iusuallycan.”

“你可以在商店附近停车吗”“是的,通常可以。”

IknowIshouldtakeexercise,butIneverdo.

我知道我应该进行体育锻炼,但我从来没这样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英语知识点:状语从句考点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状语从句考点

①时间状语从句最常考的是until,常常和非延续性动词组合。

其次是结合进行时考察when/while/as,再次是结合主将从现考察assoonas/whenever.

②原因状语从句,主要考察since作为既然的意思。

③目的状语从句,考察较少。

④结果状语从句常常考察so...that与such...that的辨析,so+many/few/much/little+名词结构用用的是so而不是such是一个重要考点。

⑤条件状语从句最常考的是unless,相当于if…not,意为“除非,如果不”。其次结合主将从现考察if的用法

⑥让步状语从句,主要考察句子的让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历史人物。

(3)清晨,漫步在桃花湖畔,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4)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将书法艺术真美表现的。

A.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

B.追赶判断清冽惟妙惟肖

C.追赶判断清脆惟妙惟肖

D.追求评判清冽淋漓尽致

【答案】A

【解析】"追赶"和"追求"的区别: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于求求所得求目的;追赶1.追击;追捕。2.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人或事物。对象不同:一个偏重形象,一个偏重抽象。"极致"用追求。

淋漓尽致和惟妙惟肖的区别:惟妙惟肖是形容模神态或声音等模仿得非常像,淋漓尽致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形容非常痛快的感觉。"表现"应和"淋漓尽致"搭配。

词语的辨析及运用考点精析:"新课标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其包括词语辨析与运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运用。此处主要指词语辨析与运用。学科网词语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词语包括熟语的"判定"与"辨别"。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重。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特别是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排除法及创设情景是两种基本方法。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秋游圆明园遗址》

全文共 3216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京市西郊清华园西北的后华家屯,曾经有过在清代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园林区。它是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深秋,有位搞历史地理的朋友对我说:“当部分树叶依依别去故技,簌簌飘然落地之际,去游览圆明园遗址,听秋风萧瑟,看断垣残壁,你将从这片荡然无存的离宫别馆的兴衰,看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处重大伤痕!”

趁一天假日,我去圆明园遗址秋游,眼下已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感觉,极目远眺,却在如洗的秋空下,又见西山岚光莹莹,颐和殿阁历历。遗址则杂树丛生,田畴交错,沼泽满是枯槁的芦苇,也还有凋敝的藕荷。有位园林工人告诉我:“粉碎‘四人帮’以后,游览遗址的人,一天天多啦!”他这么一说,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三三两两的游人。有的手里拿着图纸,在按图索骥,指点议论:看!当年的“文源阁”,几堆乱石,依稀可辨;繁华的“买卖街”,已是荒草凄迷。远处,有人在叫嚷:那“方壶胜境”呢1那“鱼跃鸢飞”呢!如今,如今只是荒丘瓦砾,无处寻觅。

然而,不绝的游人涉足断垣残壁间,决不是吊古伤怀,而是在追踪历史遗迹,激励战斗情怀。踏石堤残迹,观仅存的古松,一股曲折历史的浪潮涌上我的心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其统治前期,用从千百万劳动人民身上榨取来的血汗钱,集中了大量物资,役使了无数精工巧匠,历时约一百五十年(从公元1700年前后开始),才陆续营建成这座规模极其宏伟,景色无比秀丽的离宫。工程要比城里的皇宫还浩大,它的外围总长达10公里,占地面积合计有五千多亩。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和中外建筑精华,搜遍海内奇花异石,“移景缩地”,建造了这座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据先辈记述,圆明园遗址,原是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这一带地势低下,间有地下水溢出地表,又是原来玉泉山和万寿山诸泉的中下游。这就为建造人工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西山峰峦听便借景,青山绿水,景色宜人。圆明园的兴建正是利用了这些天然条件,加以人工的努力,在平坦的土地上,开凿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和池沼。无数人工丘陵和岗阜,连绵起伏、曲折有致。在峰回路转之处,山崖丘壑之间,无处不是清澈的溪泉,潺潺的流水。“福海”为湖泊之冠,它那浩瀚的水面上创作了仙境般的“蓬岛瑶台”。大宫门内有九个小岛,环绕在前湖和后湖沿岸,据说是用以表示全国疆域的《禹贡》九州的象征。所以,前后湖之间的一座建筑物,就被命名为“九州清晏殿”。

在这一片以临摹自然为主的园林区,杰出的设计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吸取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把圆明园的楼台殿阁建造得非凡宏丽,亭榭轩馆的点缀,又极其精美。苏州名园,西湖胜景,庐山奇趣……都在园子里再现了。圆明三园里的建筑物共有145处,著名的就有四十景,其中大部分陈设着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收藏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清高宗以后,园子不单纯是帝王游憩之所,还是经常设朝听政的地方。从清世宗到文宗,五代皇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住在园子里。为此大宫门内还兴建了比于宫廷正街的“正大光明殿”、“勤正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枢机构,俨然成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每逢园子里举行早朝,诸大臣都须从城内出西直门或德胜门,直奔海淀,不为不苦。后来,有的索性就在海淀私置公馆别业。一时,海淀镇呈现畸形的繁华现象。

圆明园的盛名也早已传播西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园林的题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采用神话传说,写意神仙隐居的空想境地,例如,福海中的“蓬岛瑶台”,据说就是按照宋代大画家赵伯驹(字千里,宋太宗七世孙)所画的《仙山楼阁图》的画意而作的,极尽精妙;万春园里的“露水神台”,虽不列在该园的三十景以内,但它的风格是非常奇特的。那神台钢人,拿着铜盘向天承露,神情毕现,极为庄严、富丽,既不放浪,又有神感。第二类,是以空想的山水,远用艺术手法建造图景。这种题材大都效法山水画家。如长春园中著名的“狮子林”,是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南巡时,描绘苏州狮子林一全景,带回仿建的。而苏州狮子林就是元代大画家倪政(云林)的杰作。’第三类,是用著名风景写生作造园题材。大多数取材是杭州西湖风景。中国的美丽风景多数在南方,西湖又是南方之冠,水光敛滟,湖平似镜。是中国以“酉湖”命名的三十多处湖泊中,自然风光最秀丽和最有名的一处。圆明园里的“由院风荷”、“断桥残雪”、“三潭印月”、“柳浪闻写”等,都是西湖风景的重现。

然而,就是这座举世无比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竟遭到帝国主义者极其野蛮的摧残和破坏。现在以遗址为主的这处大型园林,它以大量的残迹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控诉帝国主义者疯狂破坏人类文化的罪行。首先是公元1860年的英法联军,随后是公元1900年的八国联军,在大肆劫掠之后,又放火焚烧,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历史将永志不忘。公元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的海淀,从7日开始,他们便如疯如狂地洗劫清漪、畅春等五座皇家园林。侵略军“每个人都是腰囊鼓鼓,满载而归”(据英军书记宫斯文侯“RobertSwinhoe”记述)。随后,由密克尔兵团派出马队,点燃火把,一连三天三夜,将凝结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圆明三园,烧了个净光。

英法联军退走后,圆明三园的凄凉景象,使封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生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是统治者所不甘心的。清穆宗以奉养西太后等为借口,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初八开始重修圆明园。到了公元1900年,它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浩劫,在同治和光绪两朝的二十七年间,屡经修复的少数建筑,又荡然不存了。到了宣统末年,园内已是麦垅相望,如同田野。尔后,这片废墟上的残留的木石砖瓦,也被清朝的皇亲国戚,民国的军阀官僚乘机偷盗、拆迁变卖了。如徐世昌就拆走了鸣鹤园和镜春园(为圆明园属国,即今北京大学校舍)中的殿宇木材;王怀庆就拆掉了“舍卫城”、“安佑宫”东洋及西洋楼石料来建筑自己的“达国”;张作霖就盗用园子里的汉白玉石料修自己的墓地……

今天,我从万春园运料门入内,往北漫步,一直到长春园的远瀛观残址,抚摸着石柱上的浮雕细部,回顾我追踪历史的足迹,我的眼眶已盛满着晶莹的泪水,暗自沉思,想到一贯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闭关自守,推行迷信专制,过着“花团锦簇”、“富贵荣华”的腐败生活,什么国计民生,科学技术,一概不管;什么民主、自由,统统视.为大逆不道。卫道者天天念着“天朝体制”、“皇家尊严”,结果弄得民不聊生,终于遭到帝国主义者两次“火烧圆明三园”的历史悲剧,怎能不引为教训呢!

夕阳西沉,我踏上归途,依依惜别嶙峋的山石,崎岖的蹬道。这一天,我虽没有看到完整的遗址遗物,我却深爱这处“遗址园林”。它富有山林野趣,其间四布着曲折不尽的羊肠小径,平畴如画的湖田,生意盎然,空气清新,四野宁静,漫步其间,自然心旷神怡。归途上我相遇一位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学专业的尹君。他是来这处千变万化的建筑群中,寻觅那数以百计的风景点遗址的。他告诉我两条值得大书特书的消息。第一,公元1977年初,海淀区人民政府已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这是自圆明园被毁以来第一次设立的一个专管机构,不久一个“遗址公园”,可望开辟出来,供人游息。第二,内蒙古包头钢铁学校建筑学教师白日新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在最近完成了圆明园鸟瞰复原图初稿的绘制工作,使这座气象万千的名园,才有可能在将来获得重建。那时候,人们来到这片废墟上,又可看到非凡宏丽的楼台殿阁,极尽精美的亭榭轩馆;山口路转,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一幅幅奇景,一座座迷宫,加上自然山林溪谷,会使你不禁兴叹咧!暮色降临,不觉已到了清华园公共汽车站。翘首西山,“百二河山势自酉,春芙蓉直与天齐。”放目手中的地形图,“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瞧,北京的未来啊,大有可为!

公元1979年10月21日于小楼

摘自:纽约《海内外》杂志1980年l—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英语数词知识点:分数与百分数在句中的应用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分数百分数在句中的应用

分数、百分数与主谓一致

分数、百分数的考查往往和主谓一致相联系。当分数、百分数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当分数、百分数修饰不可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如:

EightypercentofthestudentsinourschoolcomefromHenan.

我们学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来自河南。

ThreefourthsofthestudentsinmyclassareinterestedinEnglish.

我们班四分之三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Twothirdsofthewaterontheearthisseawater.

地球上三分之二的水是海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我在新疆看见了飞碟》

全文共 2538 字

+ 加入清单

8月25日,我们看见了UFO,在新疆。

这一天,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当时我们已经在远离乌鲁木齐六百公里的北疆福海县。福海县在准噶尔盆地的北缘,坐落在茫茫戈壁上,遥遥相对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但福海并不荒凉,它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县城,它绿色笼葱,湖水澄碧,楼房小巧玲珑,偌大的绿洲上只有一万人口。福海县委书记孙葆煜不仅是个汉人,而且是地道的江南秀才。他是江苏南通人,五十年代大学毕业后支援祖国边疆建设的热血青年。三十多年的边塞风沙竟然没有冷却他的一腔热血,他硬是呆在福海,与福海人一道把当年只有一个小卖部的县城建设成了一个马路宽又平的具有江南秀色的小城。

只有几百公里几百公里地穿越了沙漠和戈壁的人,才会深切地觉出福海是个奇迹,而像孙葆煜这样的人生真正是个内容丰富的好故事。况且福海的地域辽阔,有许多人迹罕至的山谷和海子(湖泊);有黄金宝石和奇花异草;哈萨克牧民骑着马,赶着羊群,弹着冬不拉,歌唱着家乡和爱情在牧场上放牧;还有著名的福海大尾羊做成的手抓羊肉,其味道鲜美无比。我们这几个饱受现代大城市风尘污染的从事写作的人到福海如入桃源之境,无一不被感动。于是,我们与福海便有了一件趣事,作家刘与孙书记联手创作一桩壮举:作家刘出任福海县解特阿勒热乡的名誉乡长。8月25日那天我们送作家刘去解乡上任。晚饭大家为刘乡长举杯庆贺。就在这个晚上,UFO出现了。UFO是比较科学的说法,但是在那天晚上,在我们看到那个不明飞行物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叫起来:飞碟!

新疆与内地的时间差大约有两个半小时。晚上北京时间十点多钟在新疆被当作八点多钟使用。8月25日那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晚上九点左右,夕阳才沉入西天。因为那天作家刘上任,乡里事先在餐馆准备了酒菜,所以晚餐吃得比较早,十点来钟就吃完了。而平时的这个时间,也许正吃晚饭,也许还没吃晚饭,也许在奔驰的汽车里,那样的话,我们大概就无缘与UFO相遇了。

晚饭后,我们来到县委县政府的办公楼,准备在这儿打几个长途电话,时间大约是十点一刻左右,但突然停电了。司机开车去找县委办公室主任,我们在夜色中等候。戈壁滩上的夜晚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静,其二是夜空无比开阔。记得好像万籁俱静,夜风微拂,灰蓝色的天幕上有几颗星星。作家王作家申和我进了一楼办公室,电来了。我看报纸,王和申轮流拨电话。作家刘已是乡长,自个留在餐馆与他的乡干部一一握别,自然就晚来一步。作家刘在办公室拨了一次电话,未通,也去看报纸,忽地司机冲进来,急促地叫道:刘乡长,快出来!

刘应声跑出去,我们三人一惊,对视了一眼,不知所以然,作家王并没停止拨电话。然而作家刘随即又返回办公室,在门口说:池莉快来!

作家刘是一个让我们闹不清真假的有意思的朋友。平日他常戏称我们为“老师”。蓦地这一下格外正常地叫我的名字,大家立刻意识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气氛。于是,房间里的三个人放下电话和报纸就跑了出去。

出去我们便惊呆了,大家不约而同说了声“飞碟”,然后就一动不动望着天空。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辉煌啊!西北面的天空上横着一束巨大的光束,它雪亮雪亮的光芒照亮了整片西北的天幕,光束由一只唱片大小的碟状飞行器所发出,碟状飞行器快速地自转着,似乎悬在空中。它像白炽灯那样呈现出橙红色的光亮,灼灼耀眼。飞碟快速地顺时针自转着,带出了两道明显的白色涡流。它缓慢地朝东南方向移动了一些似乎又静止下来悬在空中。它那橙红发亮的碟体,那碟体旋转带出的两络拂尘般的涡流,那横扫整个西北天空的雪亮的光束,太奇特太震慑人了。这时有人焦急地说:相机呢相机呢?有人颓丧答:我们全傻瓜嘛!

我们几个人携带的全是最普通的傻瓜相机,而且在这手忙脚乱的关头都不知放在哪儿了,大家谁也不愿意离开片刻,都明白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奇缘。还有一点,大家对飞碟的直观感觉比较一致,都觉得它离我们至少有千米以上的距离,一般照相机无法拍它。

静悄悄的,整个县城几乎没有一丝声音。十分突兀地,飞碟忽然朝我们所在的地面直逼下来。在这一刹那,我以为它要降了。但又是十分突兀地,飞碟停住了,向高空移退,只见它一闪,变成了一个星星般的亮点,接着再一闪,不见了。从一只唱片大小的碟只是一闪就变成了星星大小的亮点,这是多么快的速度呵!只有那束它留下的光束横抹在空中,经久不熄,它缓缓地一点点地暗淡下去,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天空才恢复一片蓝色。

当飞碟消失之后,我立刻看了手表,当时时间是10点35分。由司机提供的时间算一算,我们看到飞碟的整个时间至少持续了5分钟。但我们所感觉到的那一刻远比5分钟漫长。

这天晚上,我们一个个兴奋极了。彼此问:你相信有飞碟吗?又彼此答:从此相信了!彼此又问:如果那一刻飞碟下来要带你走,你去吗?又彼此热烈地答:去!

我们调动各自的经验和学问展开了讨论,会不会是导弹发射?不,导弹发射我们都已在电视中多次见过。会不会是人造卫星,特殊形状的卫星?不,我们认为卫星的形状固然不排除碟状的可能,但卫星决不可能飘浮移动和静止悬挂,它有它恒定的轨道。宇宙飞船呢?宇宙飞船不曾有顺时针快速自转这种飞行方式。会不会是某种天象?如大气层里有时会产生高速自转的云团,但云团发光是需要太阳的支持的,等等。我们像严谨的科学家一样逐一驳倒各种假设,最后一致认为我们看到的是外星的飞碟。

在看到飞碟之后的这一番热烈讨论之中,有一个字最是令人回肠荡气的,那就是当被问到“如果飞碟要带走你,你去吗”时候的回答——去!这痛快!这勇敢!这豪迈!把人类天性中原始的冒险精神和摆脱陈旧的生活的欲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在平常的日子里非常难以见到的心灵的袒露。由于这一瞬间的袒露,大家都差不多成了好朋友。

这一夜我们睡得很晚,可我上床之后依然久久难以入睡。早在八十年代初,我曾订阅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飞碟探索》和《自然之谜》杂志。我相信飞碟的存在。我相信超光速的存在。我相信广袤的宇宙里不会仅仅只有地球上存在高智能生物。我相信任何假设都有可能变成事实,当我们的宇宙飞船终于挣脱了地球的吸引力到达别的星球之后,我更坚定地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可能,只要我们敢于想象和敢于实践。

因为有了8月25日,从此我将永远难忘新疆。有质量有意思的日子尽管总是那么短暂,但对个体生命来说,它一日胜于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标点符号之中考实例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实例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010年河北)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阅读下面语段,在句中横线上分别添加最恰当的标点符号。(2010年德州)

莫斯科世乒赛大幕刚刚落下,奖杯奖牌各有归属南非世界杯烽烟再起,各路豪强激战正酣;广州亚运会紧锣密鼓地筹备,期待健儿再展风采今年的国际体坛真可谓异彩纷呈。

3.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005年佛山市)

A.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薄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

B.大树南面见阳光多,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见阳光少,枝叶也就稀少。

C.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名将等。

D.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