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盆景艺术园(通用20篇)

浏览

4815

文章

20

篇1:洛阳龙门石窟 四大石窟之一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有一些石刻艺术,不仅仅好看,而且很有自己独有的魅力,让人走进就不想离开,而河南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正是中国的石刻艺术之一。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龙门石窟吧!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的主要景点

奉先寺、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古阳洞

药方洞、老龙洞、惠简洞、看经寺、香山寺、白园

碑刻题记、蒋宋别墅、擂鼓台三洞、摩崖三佛龛

龙门石窟的开凿历史

根据《魏书》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的前几年。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相关阅读:中国四大石窟是指什么?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一、《红楼梦》

1、概况: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最高峰。

2、成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提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3、主要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一)昆曲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昆曲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昆曲的传世之作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二)京剧

四大徽班的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新和改进,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它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东晋的艺术成就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书法:"书圣"王羲之,东晋时期人,行书代表作《兰亭序》,

其字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

绘画:顾恺之,东晋时期人。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材料分析题: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材料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下的诏书?如何评价这位皇帝?

北魏孝文帝的诏书;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2)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他改革的哪项具体措施?改说汉语

(3)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宝库:西安碑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长河中,有非常多的物质遗产流传下来,也是如今的重点保护对象,在西安就有一个碑林,不仅记载了历朝历代名人的书法,而且还是一个艺术的殿堂,你知道西安碑林这个中国的艺术宝库吗?本期西安文化为你揭秘。

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北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原为保存唐开元年间镌刻的《十三经》、《石台孝经》而建,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清始称“碑林”。几经易名,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

该馆是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书法四部分组成,设七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一个碑亭,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西安碑林坐落于着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着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中的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位于河北省衡水人民中路。距衡水火车站2公里,距石黄高速路口8公里。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展示内画艺术的专业展览馆。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是冀派内画大师王习三和其子王自勇,投巨资创建的。展馆拥有近20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自2003年展览馆对外开放以来,成功举办了近100次大型展览。

衡水内画展览馆展览馆共分四层,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料器、玉石、有机物、金属、陶瓷、内画六大类鼻烟壶,全面展现了鼻烟壶这一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一楼是以展示、观赏、销售为一体的经营大厅,主要向游人介绍烟—鼻烟—鼻烟壶及内画艺术的历史形成过程;介绍内画烟壶的流派和冀派内画的兴起、现状;介绍衡水的内画艺术人才和创新作品同,并重点展示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大半生的内画艺术精品。二楼以上设有书法、字画、古玩、奇石等多功能展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石雕艺术之乡 中国四大石雕特点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分别为: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山东省嘉祥、河北省曲阳。其中惠安石雕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

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嘉祥狮雕由来已久,武氏祠内的一对大型石狮,是我国现存石狮中唯一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堪称石狮雕刻的鼻祖。曲阳唐代时便成为了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更是达到鼎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位于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祁县,是一个将传统的玻璃制造与玻璃文化、工业旅游相结合的“贸、工、游”一体化的工业旅游景区。景区由两大区域组成,即: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厂区和新建艺术园区,现开放的景点包括:人工吹制玻璃器皿观摩厅、玻璃文化苑两个景点,集中展示绚烂多彩的玻璃文化、魅力无限的玻璃艺术、精湛纯熟的玻璃制作工艺。正在筹建的艺术园主要建筑有:祁县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玻璃展览中心、玻璃体验馆、玻璃商业园、艺术家沙龙、艺术家工作室、玻璃童话世界等。中国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的宗旨是“演绎玻璃文化,构筑精致生活”。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五里坡工业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德化白瓷 中国白的艺术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陶瓷,我们不免想起china这个单词的另外一层意思,便是陶瓷,的确陶瓷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璀璨名片,那么地大物博的中国,其产陶瓷的地方也是非常多,德化的白瓷便是一种,今天的德化陶瓷文化就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下德化白瓷吧。

德化白瓷的特色

德化白瓷,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另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

产地环境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55′~118°32′,北纬25°33′~25°56′之间,东西宽62.1公里,南北长60.4公里,总面积2232.16平方公里。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带东部周宁至华安断隆带。地形以中低山地为主。

德化县地处中亚热带,受季风影响明显,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以红壤分布面积最大,黄壤次之,林地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属一级林业用地占69%。德化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品种多样,其中瓷土、铁矿尤着。

历史渊源

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陶瓷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对它格外喜爱,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产品特点

德化瓷器的理化特色。以1300℃—1400℃烧成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大,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白瓷理化特色,还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四大石雕之乡 石雕艺术之乡是指重庆哪里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石雕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悠久,许多的文化古迹,甚至是古建筑都有石雕的存在,十分精美,让人眼前一亮,那么中国四大石雕之乡是哪些呢?重庆的石雕艺术之乡又是哪里呢?接下去就让本期的城市文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

福建省惠安

惠安,地处我国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我国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属泉州市,人口93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现在惠安县拥有一座“中国雕艺城”,汇集上百家以石雕为主的雕艺企业。

浙江省温岭

温岭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较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盛极一温岭石雕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目前,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

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为了共同创建石雕市场,保持行业的长盛不衰,温岭市高龙乡政府在浦三村专门划出30亩土地,集中全乡30余家石雕企业建立高龙石雕园区。政府负责通水、电、路等园区配套设施,制订出优惠政策,实行税收、用电等方面的倾斜,从而使石雕产业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的一半多。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温岭人不断提高石雕工艺的科技含量,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的石雕工艺,开始采用电脑刻字设计和人工雕刻相结合的新方法,生产一些品位高、深受人们喜爱的石雕工艺品。

浙江省青田

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自十九世纪青田石雕以来,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党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1992年国家邮电部专门发行了四枚石雕特种邮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别被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

河北省曲阳

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

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石雕艺术之乡是指重庆哪里

万州区罗田镇正式入选首批“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命名为“石雕艺术之乡”。

罗田镇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古迹———古墓12座,古墓群牌坊石刻艺术独具特色,堪称精美典雅古朴的普济桥建造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距今170多年历史,桥上雕塑有石狮、石象等;古场镇末端,建有字库塔,为仿木重檐阁式石塔,塔身刻有对联。罗田古代石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传承至今,用于现代建筑中。

为保护现存众多已成文物古迹的石雕作品,传承古人精湛的石雕技艺,罗田镇制定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将石雕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并制定修复规划进行修复。制定石雕技艺培训规划,在镇内及周边培训一批石雕工匠,将石雕技艺传承发展。

当地并加大力度保护好现存石雕艺术文物,对普济桥进行维修,对老街石板路进行修复,对古墓群的雕刻进行防风化处理。同时举办培训班,对现代工匠进行石雕技术培训,将石雕艺术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制定石雕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石雕特色产业镇,加大招商引资,在罗田镇建石材、石雕加工企业,以石雕艺术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雕刻尊重传统,注重规律,艺术价值很高,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广泛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甲骨文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原因

在距今三四千年以前,是我国的殷商时期。当时没有纸,人们记录文字的工具,是牛的骨头和乌龟的甲壳,文字一般都是用刀刻上去的,我们现在叫它“甲骨文”。甲骨文一般刻得很精细,有的刻完后还用朱砂镶嵌成红字,相当漂亮。它的字体,是属于最原始的大篆。甲骨文主要是占卜吉凶的卦文。传说,当时刻时,往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以求吉祥。一般要由专人来刻,这些人被称为“贞人”,就是当时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往往都刻上贞人的姓名,这些贞人就是当时的书法家了。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得最早的文字, 它向我们展示了我国书法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甲骨文 (中国古代文字)百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甲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什么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经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已距今三四千年,中国的古代文字有很多种,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首先来公布答案:因为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经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到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甲骨文里主要有两种字,一是象形字,一是大量的形声字。向上承接原始刻绘符号,向下开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承前启后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它之前的汉字还处于刻符状态,它之后则成为成形的钟鼎文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先说用笔。所谓的用笔,就如我们在篆刻系列里提到过的一样,因为甲骨文是以刀代笔的,因此,用笔就是用刀,刀法的轻、重、缓急、深浅,线条直、曲、长、短都会形成不同的面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美。

再说结字,汉字由六书而来,甲骨文里多用象形,因为独体字的象形字很容易表达生活中现实存在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因为现实存在,形体基本确定,经过简化之后,形成象形字,简化简笔过程中,一般还保持有原现实物体的基本轮廓,因此,一般是稳定的,端庄的;而另一大部分形声字,也因为要与这部分象形字配合,而展现出来稳重大方的朴素结构,这也就基本奠定了甲骨文在结字上有端正稳定的汉字独有之美。

最后说章法。一是因为书写习惯,导致的左右对称章法,这是书法美学上的一个基本分类,我们知道,对称美是最基本的美学分类。而甲骨文因为其书写习惯,在章法上有天然的章法对称美。再者,因为用于书写占卜卦辞的龟甲形状不一,在契刻时,就会根据形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字体大小,不同的密集与留白,这是最朴素的书法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神牛红木艺术博物馆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神牛红木艺术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神牛红木艺术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民间红木艺术博物馆,占地25亩、馆藏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

中国神牛红木艺术博物馆收藏和集中展出的红木珍品共有十大类近4000件,其中由江苏神牛(集团)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牛瑞胜亲自设计的“华夏第一床”制作巧夺天工、价值不菲,仅耗材就近50吨,占地面积60.4平方米,床正面雕刻了代表中国56个民族的图腾、图案及有关文字和文化的解释,由(木、雕、漆)11名红木大师用时3年多制作而成,目前已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华夏第一床”证书。馆内陈列的根据南京明代报恩寺内报恩塔外形创作的“紫檀木报恩塔”由四位木工大师耗时近3年时间制作完成,高3.2米、直径0.68米,规格尺寸均按照鲁班尺吉祥数字确定,被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地址:镇江市句容市洪武路19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富中国审美艺术的北京评书

全文共 138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悠久,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学著作,而单单读书已经不能满足我们这些文学作品的探索,应运而生的便是评书这一特殊的文化,让你在了解名著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它的背景,时代,故事等,北京文化里评书就这么一代代流传下来。

评书,是一种以口头表演为主,兼有肢体动作、表情辅助的综合性视听艺术。如今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评书为何物,但对于京津地区四五十岁的老观众来说,地道的评书都是在茶馆里表演的。如今,在游人如织、酒吧林立的北京后海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仍旧上演着正宗的茶馆评书。

早期北京的茶馆评书

说起北京的茶馆评书,到如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连阔如的《江湖丛谈》记载:“在清室时代北平没有评书茶馆,说评书的都在马路边上拉场子露天讲演。自从庚子年后禁烟,北平的评书馆子才渐渐兴旺,到民国二十年,说评书的艺人都上馆子了,露天场儿是见不着了。”可见,北京茶馆评书的历史从庚子年(1900年)算起,应有百余年的历史,老北京的评书茶馆最多的时候有七八十家之多。

评书茶馆的经营方式与一般茶馆不同,说书时间不卖清茶,所上的茶座都是评书爱好者。按照规矩,一位评书艺人在一个书馆只说两个月,行话称为“一转”,不同的书馆说书的时间也不同,有黑白天都演的,也有白天说书、晚上卖清茶的,还有白天卖清茶、晚上说书的。

茶馆评书的魅力所在

茶馆评书的魅力在哪呢?马岐说:“过去在这样的书馆听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听着解气,你可以看到艺人的一招一式,再一个就是书馆的小吃吸引人,就连买的那薄薄的一片萝卜,嗬,好吃!”到今天,小吃对观众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传媒的发达让任何的艺术种类都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中欣赏。

评书是一个人的艺术,能在茶馆说书的艺人一般人生阅历和艺术积淀都很深厚,因此他们说的书往往更具吸引力。以马岐为例,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曲艺世家,因此对曲艺、戏曲的优秀传统剧目和行内的各种掌故、轶闻都很熟悉,很多东西都可以信手拈来;再加上他本人的经历也十分丰富,亲历了天津解放、曾到老山前线慰问、精通很多艺术门类……这些都成为他在评书中讲古论今的素材,经常能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灵活地跳进跳出,自由巧妙地进行点评。

在书馆,艺人能与观众近距离互动。与相声剧场内演员与观众台上台下的互动不同,茶馆评书与观众的距离更近。在茶馆内,艺人说书的台子和观众之间几乎没有距离,这就首先在空间上拉近了两者的距离。

可以听到趣味无穷、包罗万象的“书外书”。所谓“书外书”,就是指跟评书的正书内容没有直接关联的故事。“书外书”包括两类内容:一类用行话叫“拉典”,就是在说书的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个道理,引用其他书目的经典故事作为案例。另一类是评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观念或者现象。

这类“书外书”涉及内容极其广泛,还包括中医、武术、地方小吃、梨园掌故等,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因为评书的传统书目已经说了很多年,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些“书外书”。马先生特别擅长说“书外书”,能够整晚上不动正书,完全是“书外书”的内容。

茶馆也是最能锻炼艺人的地方,通常人们认为“没在茶馆里说过大书,就不算会说书”。现在在北京,除了马岐的徒弟勾超固定在茶馆说书以外,马先生还常常让一些年轻的评书艺人登台献艺,以锻炼、培养新人。

你可能也喜欢:

北京老字号餐馆的文化及背景

令人口水直流的老北京特色美食

饮食文化:北京大雪节气吃什么?

饮食文化:北京小吃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几本?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艺术研究院不属于学历范畴,不是几本。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它的建立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1951年3月,毛泽东同志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题写院名,周恩来、彭真、陆定一和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题词。

在历任院领导中,贺敬之、王蒙曾以文化部部长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凡、曲润海、冯牧、张庚、王朝闻、郭汉城、冯其庸、陆梅林、马彦祥、胡风、杨荫浏、葛一虹、周汝昌等学者或艺术家都曾担任院领导或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几本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几本

没有几本之说,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1978年以来中国首批恢复招收艺术学研究生的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评审批准的中国第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授予单位,是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全国唯一独立设置的艺术学科研究生院,设有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等8个博士点和9个硕士点及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且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在读艺术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近80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艺术体操队首夺世界冠军 有哪些意义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艺术体操队首夺世界冠军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中国艺术体操发展的里程碑。这一荣誉背后是队员们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希望中国艺术体操队能够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和拼搏精神,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国家争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中国艺术体操队不断取得好成绩,在国际大赛上屡获佳绩,为国家争光。中国艺术体操队在第40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全能冠军,这是中国艺术体操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让中国艺术体操队队员们激动不已,也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和自豪。

艺术体操是一项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强调运动员的协调性、柔韧性和表现力。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展示各种器械的技巧和舞蹈表演能力,将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艺术体操的训练需要系统而严格,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在训练中,除了基本的体能训练外,还需要进行各种器械的训练,如绳、圈、球、棒、带等。音乐和舞蹈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艺术体操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实属不易,这一荣誉背后是队员们长期的努力和付出。在备战期间,队员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闭训练,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在比赛中,中国艺术体操队队员们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和实力,还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在获得团体冠军后,队员们在赛场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幕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明清两代是宫廷重器,属宫廷文化,被称为国宝“京”粹。

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安乐林路10号北京市珐琅厂院内,馆藏展品达2000余种,配套设施齐全,有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专业讲解员能够提供中英文双语讲解。

博物馆配套有技艺展示区,来宾可免费参观景泰蓝制作工艺,并与大师互动,在高级工艺技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景泰蓝掐丝、点蓝工艺制作。

博物馆东厅,是景泰蓝历史文化资料展室,分挽救、恢复篇;传承、发展篇;开拓、创新篇以及企业荣誉篇。涵盖了景泰蓝发展史、珐琅厂珍贵历史发展资料、大师文稿、图纸、书刊、手迹、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原始工具、企业荣誉等。博物馆西厅是景泰蓝“珍宝馆”。以高仿元明清时期制作风格的珐琅器为主,同时陈设有公司自建厂以来部分经典作品、老艺人作品及大师代表作品共计120余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安乐林路10号

开放时间:9:00—16:00(年三十、初一闭馆)

票价:免费(集体参观需提前预约)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905055

公交路线:乘公交7路、525路、特11路琉璃井站下车,地铁14号线景泰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

全文共 113 字

+ 加入清单

水墨画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它始于唐代,繁荣于宋元时期,有1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改进和改进。水墨画的创作工具和材料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毛笔、宣纸和墨水,其作品特点也与之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哪里的石雕最出名石雕艺术之乡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中国有四大石雕之乡,分别为浙江省温岭,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阳。而在这四大石雕之乡中,各个地区的石雕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福建省惠安石雕,惠安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跟台湾省是隔海相望。惠安被文化部授权为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

1

浙江省温岭石雕

温岭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是比较丰厚的,最早出现在宋代,一直到明代的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经非常出名,其实在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桔雁荡松,太平时空天台宗的民谣。

2

浙江省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的历史也比较丰厚,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1989年冬江新干线出土的商代文物得到了考证。从19世纪青田石雕受到大众认可以来,青田石雕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银奖,声誉较高。

3

河北省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石雕拥有产品众多,仿佛置身于御灵石海中,其实它在我国西汉时期已经出现规模,到了唐代,成为北方汉白日雕刻的发源地。现如今河北省曲阳石雕,在我国众多地区都留下了雕刻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艺术研究院是985还是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艺术研究院不是985也不是211。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形成了以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

研究院开设14个职能机构、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16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3个创作机构;共有在职人员近800人,其中研究人员621人,包括高级专业人员29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