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东门村遗址【汇编20篇】

浏览

3618

文章

1000

篇1:燕子岩剑齿象化石遗址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燕子剑齿象化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区政府西北面2公里、黄土坡街道办事处川心村第九村民组境内之燕子岩上,系一天然裂隙洞穴。洞口向北,向内倾斜,可容人进出。入洞31米,垂直而下42米方达洞底。洞底为岩浆溶物及流沙,剑齿象化石均规则分布于东南石壁上。

1975年,由水城文化馆、水城运输公司和省博物馆联合发掘。出土剑齿一对,长1.75米,粗壮。还发掘出臼齿数枚及肩胛骨、脊椎骨、头骨、腓骨、股骨化石。为我国长江以南首次发现之较完整剑齿象化石。

经有关专家鉴定,为中更新世时期(约40万年)剑齿象。其发现,对研究我区及贵州地理气候提供宝贵资料,对我国中更新世动物种群和植物分布以及地层地质运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80年12月4日,将该洞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发掘化石存省博物馆。

黄土坡街道:黄土坡街道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东与荷城街道办相接,西与德坞街道办相连,南与凤凰街道办接壤,北与大河镇毗邻,总面积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辖1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249个居(村)民组。贵昆、 办事处内昆、水大、水柏、株六复线铁路贯穿区内,贵水、威水、汪水、水盘四条主干公路交汇于此,辖区驻有中央、省、市、区属厂矿企业32家,市、区政府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秦直道遗址富县段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秦直道遗址富县段)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直道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由秦将军蒙恬监修。工程十分浩大。堑山堙谷,全长1800里。直道南起林光宫(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直道沿子午岭北上,在我县境内南段接黄陵县双龙乡三面窑村,途径我县八面窑、槐树庄、白马驿、大麦秸沟、和尚塬、鲁桩坪到志丹、富县、甘泉三县交界处的墩梁,在富县境内全长105公里。

位于张家湾镇杨家湾村车路梁处9公里路段,是沿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路段,此段道路平整、笔直,修筑过程中逢山劈山,遇石凿道,临沟填谷,在崇山峻岭中斩下一道道横行凹痕。修筑时如《史记》所载:“斩山湮谷千八百里”。费尽人力物力。富县境内直道至今清晰可辨。平均宽度近50米,最宽处可容40路方阵大军齐头并进。比著名的古罗马大道宽出数倍。铁甲骑兵从云阳林光宫出发,三昼夜可达阴山脚下,使得“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卒不敢弯弓而抱怨”。秦直道可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是国内三大线状文物遗址之一。

秦直道的修通,使直道和长城相互依托,构成了一条即能直接阻挡匈奴南下牧马,又能为前线输送军需后备和武力的防御整体。和平时作为商贸流通信息传递,战争时运送兵马的“高速公路”。以后各代在不同程度上也利用过这条古道路。

汉武帝出巡就是沿着秦直道而北上的;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也是沿着秦直道走向塞外的;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当年率军沿着秦直道南下长安,一举攻克长安城;唐高祖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率军沿直道北上,至直罗一带大破薛仁杲部;宋与西夏战争中,子午岭上秦直道曾被交战双方所利用;明代,秦直道部分段曾被商贾利用。

在革命战争时代,秦直道富县至旬邑马栏一段,曾是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碾转由关中赴延安的必经之路。时至今日,一些简易公路仍用了秦直道的部分路基,辟作通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湾遗址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南湾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湾遗址

时代:战国—秦汉

地址: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南湾村

保护范围:东至南湾村村东200余米的断崖,南至遗址区南部王北公路北侧,西至南湾村庄东侧,北至南湾村北约80米处的千河南岸二阶台地断崖。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

2018年,南湾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贾村镇:贾村镇,古称龙川镇,地处渭北贾村台塬中心,陈仓区西北,距宝鸡市13公里,东临千河与凤翔县相望,南接金台区蟠龙镇,西连金台区金河乡、陈仓区县功镇,北依清凉山与千阳县接壤。东、西、北三面依山环水,地域起伏辽阔,是宝鸡大城市建设战略北上的延伸带和副中心,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47个村民小组,12569户,52758人,耕地面积7691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火烧沟遗址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火烧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古墓中的随葬品有狗、猪、牛、马、羊等,其中羊骨多而普遍。墓葬中的男女都佩带着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证明当时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墓葬中男女的装束、发饰、发具等,都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联想其发达的畜牧业,这里很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1981年9月,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灵山人遗址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灵山遗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人遗址

在灵山县三海乡梓崇村马鞍山。山为喀斯特孤峰,形似马鞍。山下有东胜岩、葡地岩和尽头岩三洞。

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在东胜岩发现1块颞骨的鼓室部、两颗牙齿和一段左侧股骨上段;在葡地岩发现1块顶骨和3块额骨。东胜岩还出土熊的化石和钙化蜗牛;葡地岩出土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专家研究鉴定为更新世末期的人骨化石。命名为“灵山人”化石出土地点。此外,还在石背山洪窟洞古人类遗址,出土1块顶骨、1块髋骨、1枚上臼齿、2枚板齿,代表老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在石塘乡钟秀山滑岩洞遗址,发现10块头骨、70枚牙齿、l块髋骨、l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网纹、绳纹陶片,研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人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秦郑国渠遗址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秦郑国渠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郑国渠是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于1930年主持修建的。

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1、火星山仙人楼新石器遗址

位于姚关盆地西缘火星山岩溶孤峰之东腰台地。台地中西部为仙人楼岩厦,东部为两个小型岩厦。在岩厦台地之上约4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石器、陶片和动物遗骸。

石制品中,除两件半月形无孔石刀和石纺轮外,均为打制。有刮削器和琢坑石器。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红陶、灰陶。器物有盆、罐、钵、缸和带鋬耳器。轮制为主。纹饰有划纹、印纹、剔刺纹和戳点纹,以粗绳纹和凹凸线纹为主。动物遗骸有牛、马、犀牛等。

依据遗址内绝大部分石器为打制而又有颇为进步的磨制品,陶器似有先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都有先民居住。

2、山邑岩子脚新石器遗址

位于姚关盆地西北山邑坝西南岩子脚村岩溶山包之上。面积约7000平方米。在1987年2月、8月两次调查中、发现石制品、陶器残片、哺乳动物骨骸等。石器有磨制梯形石斧、敲砸器和打制有肩钺形石斧等。陶器主要为夹砂黑、灰陶,也有红陶,火候略高,手制为主。有杯、壶、盆、罐、钵等,均为平底器,特点是器型小、胎薄。纹饰有划纹、印纹、戳点纹、绳纹、篮纹、横直斜线纹等。

姚关盆地地处澜沧江东忙怀型文化和怒江西岸忙怀型文化的结合部,确切年代待定。

3、马家岩房新石器遗址

位于姚关盆地西北山邑坝西南侧岩厦台地及其岩下坡麓台地,东距岩子脚遗址约500米。岩厦覆盖面积约100平方米,坡麓台地现为村庄压盖。在1987年8月调查中采集石器、陶片和哺乳动物骨骸若干。石器有砾石手锤、敲砸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和一件磨制梯形斧残件,确切年代待定。

4、狮子山新石器遗址

位于施甸坝北端,由旺镇西南侧狮子山向东延伸的二级台地。遗物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1981年11月和1987年1月两次进行调查,并经探沟试掘。文化层厚40—60厘米,内含石、陶器和红烧土粒。石器有条形、舌形、梯形石斧、石锛、长方形单孔石刀、石纺轮、雕刻器、钻孔石环等;陶器有夹砂红、黑、灰陶,器壁较薄,器型为鼎、豆、平底罐、折腹盆、弧腹和近直壁敛口钵,纹饰有刻划三角纹、水波纹、人字形纹和横直线纹等。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5、松山新石器遗址

位于太平兴华湾子铺北1公里的松山山顶,包括湾子铺、松山、杨自高坟地和老黑雀洞四个相距各200米左右的地点、前三处为片状流水地貌的山梁缓坡,老黑雀洞为溶洞。面积约5000平方米。1987年3月、8月两次调查,发现石器47件,夹砂红褐陶70余片。石器中以打制石器为主,有单平面砾石手锤、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磨制石斧等。打制石器型制、特征与蒲缥塘子沟比较接近。陶器均为夹砂红陶,质甚疏软,器型有罐、盆、缸、钵等,均为手制、素面、厚薄不匀。火候低。时候略早,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6、团山窝新石器遗址

位于施甸坝中部西侧西山山麓,向东延伸的仁和团山窝马鞍形小山梁上。遗物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0—120厘米,内含大量陶片、烧结土、炭屑和石器。地表陶片散布尤多。采集石斧、有肩石锛、单孔石刀和刮削器、砺石等数10件;夹砂红陶、红褐陶130余片;牛牙化石1枚。石制品通体精磨,规整精致。陶器主要为夹砂红陶,火候较高。大部分为平底器、圈足器、侈口器、敛口器。除少数特殊器物和构件系手制外,均为轮制。器物工整,器壁匀薄;纹饰繁缛细密,主体纹饰为划纹和印纹。

该遗址石、陶器均为怒江流域已见之最进步者,更兼有父系氏族社会标志物男性生殖器崇拜物陶祖,其年代可能晚至距今4000年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坟林隐匿在“管理所”之东、松柏相间的山坡上,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上万座他留古墓,可辨认碑文的就有3000座。墓群年代起自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迄至民国初年,尤以清代居多。带着三个谜走入古坟林,你便可脉络清楚地看这个景点。

首先是它的辉煌之谜。你会发现,所有墓都用青石垒刻,且是扣着“石帽”的建筑风格,有的还立着华表呈示墓主的显赫,有的刻着图腾和神兽,最早的古墓建于明嘉靖年,最多的是清代。这样罕见规模的古墓群,对仅有二万人口的他留人是个奇迹,而当年的他留人曾是一支什么样的民族,则是一个无法知晓的谜。

其次是它的汉文化情结之谜。你会注意到,他留人有自己的语言,而古坟林的碑文却都使用楷书汉字,且用语严谨,词句规范并不亚于中原古墓,多记载了明初屯兵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之史实。碑额及边框内容多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吉祥辞令,如“佳域”、“英气留片石、仁风著千秋”等等。这与现实生活中他们说他留语与写汉语的情况相吻合,很久前的他留人和汉族是什么关系呢?

第三是它的布列之谜。细细看,你会发现整个坟林以姓氏划成不同片区,同姓葬在一个片区,绝不混杂,他留人的所有姓氏也都有自己的茔区,这片坟山碑林墓群,系彝族支系他留人四大旺族葬区,南部是程、海、蓝三姓族葬地,中部是王氏家族葬地,似乎有着约定俗成的界限,而又连成一片。据碑文可知,除个别三碑并立而外,通常是双碑并立的一夫一妻合葬墓。沉寂的墓群仿佛是一支建制严格的军队,它还昭示着什么吗?

古城遗址紧依在古坟林之南,这里东、北、南三面环山,西面是开阔坡地,东西、南北各长约500米,当年的城池曾在三面屏山上筑有城墙,今天看遗址,仍可想见它当年的易守难攻。而百年前,它却谜一样被毁弃,并从此没有一户他留人返回近在咫尺的城址。现在遗址上的自然村叫营盘村,村民已全是后迁来的汉族。

走入遗址,你还能在营盘村东侧的村道上,找到残破的古排水沟旧痕和城门石狮的台基,以及几个石砌的古水井,几段掩在灌木丛中的城墙断基。遗址东侧有一个叫“大德寺”的古迹,散落的残砖断碑可以猜想此寺当年的香火兴盛;遗址南侧还有一叫“梅云洞”的石崖,崖壁上有北胜州土知州高斗光题于1661年的字刻:“谁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龙飞凤舞蹈家、闲脱志高的笔迹也只是佑证此城谜一样的曾经有过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代家嘴遗址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代家嘴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代家嘴遗址(华蓥市)位于华蓥市明月镇竹和村5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至良田,向西外延至渠江,向南外延至旧窑址,向北外延至山丘。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明月镇:华蓥市辖镇。1908年置明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9公里。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3.3万。在建的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过境。辖明月、竹河、代家咀、人和寨、石院子、长田坎、石转山、白鹤咀、三河团、新店子、果子、郑家咀、沱湾、观音岩、铜堡、土溪、鼎跳、水口山、红光、团田、刘家庙、熊家桥22个村委会和明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庙儿坪遗址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庙儿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庙儿坪遗址位于静宁县李店乡王家沟村西3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1986年调查。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灰坑、窑址、白灰面居址和墓葬。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泥质红陶、橙黄陶和夹砂红、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附加堆纹,彩陶饰带纹、水波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瓶、钵、碗;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夹砂红褐、灰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罐、鬲、瓶。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祝英台塬遗址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祝英台塬遗址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祝英台塬遗址位于清水县永清镇祝英台塬村。年代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汉代,类别为古遗址。

1989年8月28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马家沟西塬西侧断崖为界;西:以南道河为界;南:以南峡村居民住宅区为界;北:以桐温公路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20米。

永清镇:自然环境:永清镇位于清水县中部,总土地面积3.78万亩,总耕地面积1.71万亩。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8.9°C,年平均降雨量580.5毫米,全年无霜期172天。行政区划:辖4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1010户,乡镇总人口48428人,乡镇从业人员24280人。六通情况:1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海门口遗址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海门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

海门口遗址在甸南镇天马村东北方,距剑湖湖尾闾250米处,1957年发现“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在长140米,宽20米范围内小面积清理。遗址中发现住房桩柱224根,均为松木,出土器物多在桩柱之间。桩柱排列不规则,每隔一段即成一排,可能为房屋间隔。

遗址发现文物近千件,其中陶器475件,石器169件,骨器六七十件,铜器14件。此外,遗址中有四处发现谷物,出土时均成黑色。经有关部门鉴定,出土谷物属于粳稻类型。还有大量兽骨出土。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魏家峡口遗址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魏家峡口遗址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峡口遗址位于清水县红堡镇魏家峡口村西侧台地。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

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断崖为界;西:以西侧缓坡山地至山巅为界;南:以小壕沟为界;北:以北侧断崖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30米。

红堡镇:自然环境:红堡镇位于清水县西部,总土地面积8.18万亩,总耕地面积3.37万亩。平均海拔1334米,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9°C,全年无霜期180天。行政区划:辖26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922户,乡镇总人口27490人,乡镇从业人员13869人。六通情况:26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澂邑漕仓遗址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澂邑漕仓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澂邑漕仓遗址·春秋~汉·蒲城县西头乡西头村东、北、南。

澂邑漕仓遗址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洛滨镇西头村东洛河西岸二级台地上。2003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洛滨镇西头村东洛河西岸二级台地上。时代:春秋-汉。遗址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其中心区域暴露长约150米,厚2米的灰层及水井等遗址。遗址南部钻探出东西长25米,南北宽10米,内有石础的夯土遗址。遗址北部发现陶窑5座及大量绳纹的板瓦瓦坯。采集有外绳纹、内麻点纹、菱形纹或布纹的板瓦、简瓦,连弧纹、平行双弧纹、云纹瓦当,“澂邑漕仓”文字瓦当,以及陶罐、翁、盆、壶、钵等残片。2003年公布被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遗址东西1500~2000米,南北3000米。东至洛河,西至西头村以西100米,南至南庄村,北至后阿村。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00米。

洛滨镇:洛滨镇位于蒲城县东北25公里处,东与澄城县交道乡尧头镇接壤,南与东陈镇、孙镇相连,西与白水县雷村乡为邻,北与白水县西固乡、冯塬毗邻。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18.5公里,面积119.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9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198人。2007年底,农业人口7800户30056人,均为汉族。全镇总耕地面积8.8万亩。 海拔350-700米,地形自西向东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马户山遗址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马户山遗址为白银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户山遗址位于靖远县乌兰镇,年代为新石器时期,类别为古遗址。

2014年7月4日,马户山遗址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乌兰镇:总土地面积327.7平方公里。现辖12个村民委员会,88个村民小组;8个社区居委会,56个社区居委小组,总人口653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978人。兰州—长征铁路经过并设站;兰包公路通过境内,交通较方便。乡人民政府驻西关。建制沿革乌兰镇因县城南有乌兰山而得名。解放前由城关镇公所管辖,解放后建政为靖远县第七区区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费拉邦多夫修道院遗址群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费拉邦多修道院建筑群是由费拉庞特于1398年开始发起创建的,它是由6幢15世纪至17世纪时期非常盛行的砖瓦大楼组成,大楼的四周是16世纪至20世纪出现的砖墙。修道院遗址群位于沃洛格达州,它是美丽、真实的化身,巧妙地融汇了好几个世纪的建筑精髓,这也正是其独特的一面。

费拉邦多夫修道院建筑群的灵魂就是通过建筑和绘画艺术来描绘上帝的形象,教堂中的壁画大约有600平方米。迪奥尼西的作品是唯一有据可循的,该壁画的特性在于它具有独特的色调,画中的颜色大多属于温和淡雅性。教堂在建筑风格上处于分割状态,这就更加衬托出许多主题在韵律上达到完美的和谐。这种统一的主体与教堂各部分的分离存在之间的特点既体现在教堂内部,亦表现在教堂的外部,这就好比颜色的变化多端和哲学的深奥之间所具有的关系一样,决定了耶诞节教堂中的壁画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非常可观的价值,它是俄罗斯文化艺术中最杰出的的历史性代表作。壁画未受到任何修复,而且保存非常完好,因此这些壁画在所有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中非常引人观注。

外文名称:Ensemble of the Ferrapontov Monastery

必去理由:俄罗斯文化艺术中最杰出的的历史性代表作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俄罗斯[Russia]

景点所在省、州:沃洛格达州 [Vologda Oblas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武威长城遗址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武威长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汉辟河西四郡之后,武威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版图。汉王朝为了阻止匈奴南下,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在取得河西之后,即开始修筑长城。从敦煌到秦长城,数千里之地,筑起了一道边防屏障,每隔5里或10里地方,筑有烽火台,设戍卒了望。遇有敌情,即点燃柴禾、苇炬报警。凉州境内也留下了这一时期所筑的长城遗址,它东与古浪圆墩子长城相接,向西延伸,经红水河直抵腾格里大沙漠边缘,西至九墩滩,长约100公里,其中长城乡月城墩一段,保存还相当完整。有些地段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长城乡境内从东到西30里之地就有20多座烽燧,反映了当年长城的宏伟规模。这些遗址均系黄土板筑,有些烽台燧墩保存的比较完整。墩呈圆锥形或正方形,墩下还可以寻觅到古城堡残迹和灰烬瓦砾。

汉代所筑的这些长城遗迹,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虽多已倒塌,仅剩一些残垣断壁,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巨大代价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

明王朝为了巩固和加强武威这一战略要地,在凉州设卫,治所武威。为了防御元朝的残余势力,维护西北边防大局,明王朝在原汉代所筑长城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新情况,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与古浪,西与永昌地段的边墙相衔接,同时,还增修城池,发动民间修筑堡寨联防自卫。现 存凉州境内的长城,大多为这一时期所筑。这些遗址,由于当时修筑质量较好,至今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长城这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各族劳动人民血汗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研究古代河西走廊政治、军事防御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天宝山农民暴动遗址——天宝山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天宝山位于沐川县凤村乡隆兴村1组。

天宝山农民暴-动-发生于1935年2月。天宝山属沐川县凤村乡西甲,是共产党员刘本昭的家乡。胡立本和刘本昭是表兄弟,常在这一带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1935年2月初,胡立本在舟坝听了中共嘉定中心县委-委员赵启民关于组织工农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迎接中央工农红军的指示后,要求张兆延、刘本昭和杜明德在舟坝、凤村等地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2月23日,西甲甲长刘泽高在隆兴寺召集农民开会,催交捐款,胡立本等四人趁机前往了解情况。此时,适逢利店区团部派出的两名区丁前来收款,农民纷纷陈述捐税太多、太重,无力缴纳。胡立本等立即进行宣传,历数国民党对农民的压榨,指责他们不顾农民死活,并号召大家抗捐抗税。顿时,群情激愤,--了这两名区丁,胡立本、刘本昭等随之商议,决定借此时机打出“川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四路纵队第五小队”的旗号,宣布武装暴-动-。号召大家拿起刀矛、土-、土炮等武器到转角庙集中,准备对付区、乡丁的攻击,截击经凤村回利店的区团长萧善之。继后,有五十六名参加暴-动-的群众集中到转角庙,由胡立本部署了防御和警戒。24日黎明,战斗打响了。利店区武装精选中队从正面扑向转角庙,乡丁从旁助攻。暴-动-队伍用土-、土炮回击敌人。由于暴-动-队伍力量薄弱,而且准备不够,仓促上阵,难以抵御敌人的进攻,只得边还击、边撤退,最后分散躲藏于山野草丛之中,暴-动-失败。

由于时间过久,遗址原貌已不存在,现在只剩下战斗地点转角庙,无保护级别和利用级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百谷和高岭坡遗址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百谷和高岭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 绍 百谷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毕乡大和村百谷屯东北,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百谷遗址原始地貌保存完好,石制品埋藏丰富。已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及可供年代测定的玻璃陨石标本。遗址表面还发现更多的大型砾石石器。在高岭坡遗址内,出土了石制品69件和玻璃陨石等。之后又出土石制品90余件,证实砖红壤是石器的原生地层,推断距今约70万年,把人类在广西活动的历史大大提前。 百谷和高岭坡遗址是这些地点中保存最好、工作最多的代表。百色盆地的众多发现是研究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更新世人类发展史以及环境变迁最丰富的一批资料。

广西百色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河石长城遗址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白河长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白河石长城遗址

白河县境,发现多处石长城遗址,从旬阳县延续而来,婉蜒于崇山峻岭间。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如卡子乡三双村与湖北茅塔界岭沟交界的山脉中峰上,有石垒城墙,有城门,门宽2.2—3米,石门坎高O.33米,石门转窝直径0.14米,深O.02米,转窝靠陕西一边。墙高1.62米,厚2.84米,石头风化严重。朝湖北方向有石板构筑成的“娘娘庙”一座,建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门上有一对联:“威扬秦楚神通大,福庇山河显峦高。”

卡子乡和平村的界岭处,今秦楚交界汉白公路旁,山脉中峰处,有毛石头垒砌的城墙,高处1.5米,低处0.5米,墙厚l米,少数地方有垛。四新乡晏家扒以南,有石城沿山岭而上,沿秦楚分水岭东西向延绵约0.5公里,墙厚约3米,有门宽2米,起伏于林莽深处。

南岔乡小界岭,有城门洞,城门以西有城墙数里,城门空宽1.4米,西边墙高2.45米,厚3.6米,门上无顶。城门两边层峦叠峰,地势险要。

自歌风乡韩家山经梭山沟墒、铁炉沟墒、溪莱沟墒、半天云、回水沟垴、迄汝花沟墒,沿秦楚两省界岭约15公里,石城墙清晰可辨,大部分地段保存较好。其间有城门洞四处,箭楼五处。梭子沟墒城门洞有石门槛等。门洞高均1.72米,宽2.33米。箭楼高2.4米,宽4.08米,其中一箭楼内有台阶,砌城门和箭楼的最大石头长2.38米,厚0.25米,宽0.5米。

白河(包括旬阳)石长城遗址,有别于陕北,关中地区的土夯、砖砌长城,为研究战国时秦楚争霸和中国古长城史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