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前十名【推荐19篇】

浏览

6826

文章

19

篇1: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位于山东,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大家知道多少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群资料,欢迎阅读!

对于恐龙化石的研究情况

恐龙化石的发现是研究恐龙最关键的一步。化石大多保存在沉积岩中,并且化石的出露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在寻找化石时,需要先对各种沉积岩以及它们的地质年代有所了解。新技术的采用在发现恐龙化石方面也可以助一臂之力。

对恐龙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已经发现的化石。如今,古生物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先进仪器不用破坏化石就可以看到其内部,而且也可以看到过去不可能检视的内部细微构造。这可以让人们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食物、成长和行动方式等,并且得知恐龙的进化谱系。

恐龙化石发掘的发展

中国古生物专家日前证实,今年以来在中国东部山东省诸城市境内发掘出的规模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骨骼化石群。

这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古生物专家与地质工作者在这一地区第三次大规模地发掘出恐龙化石。截至目前,工作人员在15处恐龙化石点试掘和发掘出至少7600块恐龙化石。

专家称,随着挖掘工作的继续,化石数量还将继续上升。 诸城位于山东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莱平原之间,是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

1964年8月,原中国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山东普查大队在诸莱盆地进行考察时,首次发现了这里的恐龙化石。 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地质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诸城市先后对诸城恐龙化石进行科学发掘,出土十多具恐龙化石骨架。

在人们印象里,恐龙活生生的形象多数是来自美国好莱坞大片或是日本的科幻连续剧,但事实上我国境内曾是恐龙的“王国”,现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

恐龙化石的奇闻趣事

1999年,一名少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恐龙 木乃伊,可以看到其象鸭子一样的嘴巴,并且皮肤几乎完整无缺。科学家已经从这具的罕见恐龙木乃伊上面找到了一些有机物,这意味着人类有望很快揭开有关恐龙的生物学秘密。

这具保存完好的恐龙木乃伊的发现向恐龙外形、大小和运动的标准理论提出了挑战。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机物被保存的迹象得到证实的话,它可能为研究恐龙进化和生物群落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依据。这些样本可以让科学家研究恐龙的蛋白质,甚至是DNA,找到有关恐龙生活周期和生长的重要线索。

当然,像《侏罗纪公园》那样让恐龙复活的可能性仍然很少,即使能找到一个适合的____母亲,任何生物体都会因退化得太厉害而无法克隆。这具已成木乃伊状的恐龙是一只生活在6700万年前(就在恐龙灭绝前不久)的嘴巴像鸭一样的草食动物,它在死后发生的事似乎也很不寻常。

恐龙的遗骸和一条史前的像鳄鱼一样的动物Borealosuchus的遗骸缠绕在一起,科学家认为Borealosuchus可能是在吃恐龙的尸体时死掉的。领导恐龙样本研究小组的曼彻斯特大学的菲尔-曼宁说:“这只白垩纪鳄鱼可能是同一时间死掉的。鳄鱼可能在爬进已死的恐龙肚子后窒息而死。”科学家已经收集了应该能确认这一恐怖的理论是否属实的证据。对恐龙躯干和尾巴的一次CT扫描—同类中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扫描—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进行分析。

这条恐龙是1999年由16岁的泰勒-莱森在北达科他州海尔克里克(Hell Creek)发现的,5年后恐龙被发掘出来。它是一只年轻的成年恐龙,属于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恐龙——埃德蒙顿龙(Edmontosaurus),又被称为达科他龙。达科他龙靠两条腿行走,体长25-30英尺(7.5-9米),到肩高6-8英尺,重3-4吨。成年的达科他龙会达到40英尺长、6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世界上最小的恐龙脚印,是由麻雀大小的迅猛龙留下的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人们提到恐龙时,他们肯定会想到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有最大的足迹,是最大的陆生动物。但是现在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另一个极端——最小的恐龙足迹,它可能来自一只以前未知的迅猛龙(大约有麻雀那么大)。

据报道,这组脚印是在韩国白垩纪金菊组中发现的。每个脚印的长度只有大约1厘米。尽管这些动物被追踪为现代鸟类,但它们只有两个脚趾,这表明它们应该是迅猛龙。

该研究论文的作者安东尼·罗米利奥(Anthony Romilio)说,这些1.1亿年前的脚印和足迹是食肉恐龙(通常被称为迅猛龙)留下的。“这些新的足迹非常小,应该是麻雀大小的小恐龙留下的,它们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足迹。”

为了找出恐龙的确切尺寸,研究小组用脚印长度乘以4.5来估计它们的臀部高度。麻雀大小的恐龙与任何已知的恐龙种类都不匹配,所以研究人员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龙形龙。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些脚印是已经很小的成年恐龙留下的,还是更大物种的更小恐龙留下的?

恐龙的足迹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它能让人们了解古代动物的盛大聚会,这对于化石尸体的遗骸来说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食肉恐龙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肉食恐龙你知道多少呢?

  滑齿龙

滑齿龙(属名Liopleurodon),意思是“平滑侧边牙齿”,是种大型、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属于蛇颈龙目里短颈部的上龙亚目.滑齿龙生存于中侏罗纪的卡洛夫阶,约1亿6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水生猛兽.雄性滑齿龙身长25米,重150吨

  克柔龙

克柔龙又名克诺龙、长头龙,是种海生爬行动物,属于蛇颈龙目的上龙亚目,上龙类的明显特征是短而粗厚的颈部。克柔龙是以希腊神话中泰坦巨神中的克罗诺斯为名。

  阿根廷恐龙

据阿根廷和北美考古学家透露,他们在阿根廷发现了可能是迄今最大的食肉恐龙化石。据估计这种恐龙体长约达13.7米,比人们熟知的霸王龙更大、更凶猛。这批化石是在阿根廷境内安第斯山东麓的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区发现的,据认为属于6只生活在1亿年前的巨型食肉恐龙。这种巨大的恐龙叫阿根廷恐龙。参与此项研究的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菲利普·柯里博士说,这种恐龙体形较长,有着狭长的颅骨、长鼻子、长尾巴和短腿,嘴的形状像剪刀,牙齿十分锐利。此前发现的最大食肉恐龙体长12.5米。人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的霸王龙体长约12.2米。当这只阿根廷恐龙的骨架搭建完成时,它的个头让人惊叹不已,它高达八层楼,长达半个足球场,体重达一百多吨,它会让它的敌人战栗不已,它什么都不用怕,因为它是最大的。

沧龙

沧龙生活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白垩纪的肉食海洋爬行动物,沧龙并不是真的恐龙,沧龙体重6到13吨,体长9到17米。

沧龙的外形看起来有些像爬行动物和鱼类的混合体,它的躯干长达10米,身形十分修长,上面长有四个鳍.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皮肤上覆盖着鳞片。

沧龙通过摇动它那细长的尾部来掌握游动的方向,它扭动艇干的游泳姿势和蛇有些相似。

它的下颚很长,嘴张开时能够达到1米,口中有成排的尖牙利齿,有了这张大嘴和这一口好牙,沧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各种鱼,鹦鹉螺,还有小型的鱼龙整个地呑入口中了!

  毛伊龙

毛伊龙(属名:Mauisaurus)是种蛇颈龙目,生存于晚白垩纪的新西兰,约6500万年前。毛伊龙是种大型蛇颈龙类,也许是该时代新西兰水域的最大型海生爬行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装进博物馆?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我不认为人们对这种产品有心理准备,”马克·诺尔说。

诺尔是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的主席。他没有夸张。在他正在谈论的博物馆的新展览中,有一个122英尺(37米)长的新发现的雷龙物种的骨骼,古生物学家说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诺尔说,就在十年前,科学家甚至不知道陆地动物会这么大。所以,不,人们可能没有这种心理准备。

在阿根廷沙漠发掘出这些骨骼的古生物学家可以从周围的岩石中看出,这种食草动物生活在9500万至1亿年前,但从科学刺激的角度来看,诺尔说:“大小非常重要。”新恐龙刚刚被发现,甚至没有正式名称。当它在一月份安装时,它将比博物馆里的其他巨型标志还要大,比如94英尺长的蓝鲸、39英尺长的霸王龙和63英尺长的独木舟。

亚历杭德罗·奥特罗博士

科学家从未发现某一特定恐龙的所有骨骼。在这种情况下,诺尔说他们选择了七种不同的恐龙骨骼,并找到了大约40%的恐龙骨骼。用来测量这种动物大小的试金石是股骨。与雷龙的其他骨头相比,诺尔和古生物学家得出结论,这种动物是一种130英尺长、重7吨的怪物。为了适应博物馆四楼宽敞的米里亚姆和伊拉·德·瓦拉克中心,诺尔必须带走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那里的幼龙。但即使它垄断了大厅,恐龙也不能完全适应:它的背部几乎能擦到大厅19英尺高的天花板,而它的头和脖子会穿过大门,进入隔壁的电梯厅。

现代制造方法使得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将这个星球上曾经行走过的最大生物的复制品插入房间。因为博物馆只有大约40%的恐龙骨骼,他们必须从头开始制作剩下的60%。幸运的是,恐龙很对称。如果身体一侧的骨头丢失了,古生物学家可以复制它的镜像来填补空缺。在旧社会,小织工会制作模具,并用石膏或玻璃纤维填充。今天,他们可以进行表面扫描,将其转换成计算机文件,并对骨骼进行数字化处理。诺尔说,每一部分都是由泡沫研磨机以3D形式打印出来,然后涂上树脂或玻璃纤维,“就像冲浪板一样”。结果是一组更轻的骨骼,允许更灵活的连接方法。“这只会看起来像漂浮。”

诺尔说,在现场组装新恐龙需要一周的时间,并将骨头与固定在一起的预制家具配件进行比较。关于周围展品的细节很少,但是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的特别节目来展示古生物学在过去几年的发展。然而,诺尔非常明确地表示,中心事件无疑将是一个新的恐龙装置。他说:“我在阿根廷看到了它真正的骨头,我们建造的模型,我在电脑屏幕上走过它。但当你看到它时,那将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地点:四川省自贡市。

简介: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部分,主展馆面积6000平方米,该馆建成于1987年,以展示极为丰富的侏罗纪恐龙化石、极其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现场,以及恐龙同时代动、植物化石,典型地质剖面为特色,以普及古生物知识、地球科学知识、环境演化知识为基本职能,被誉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同时博物馆也是世界闻名的古生物研究基地,在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小编带大家一起来评选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十种陆生恐龙吧!

第三位:潮汐龙(Paralititan stromeri)

生物学家Lacovara和他的同事在2001年发现了潮汐龙。他说:“我们只发现了它的肱骨(上臂骨),因此不能确定它四肢的比例。”

基于出土的骨骼化石,仍可以判断,这是一种体型庞大的恐龙。肱骨大约有1.7米长,比任何已知的白垩纪蜥脚类动物都长。

如果发现其他潮汐龙的完整骨架化石,它将有可能向第一名发起冲击。

第五位:高胸腕龙(Brachiosaurus altithorax)

这只重达62吨的恐龙,被探险家埃尔默·里格斯(Elmer Riggs)发现于1903年,在当时是最大的恐龙,目前已下降到第五位,不过仍保有它前十的位置。

第九位:布氏长颈龙( Giraffitian brancai)

它重量为37.5吨,是一个健壮的吃货。它们会花上整天整天的时间来吃树叶和蕨类植物的叶子。

第四位:波塞冬龙(Sauroposeidon proteles )

这种恐龙,包括它的整个属,都没有找到过完整的标本,因此无法精确测算它的高度和重量。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它的重量在55-66吨之间。它的个头也可能比这些化石所显示的要高出许多。

第二位:施氏无畏龙(Dreadnoughtus schrani)

“这种龙拥有陆地动物中最大的可靠计算重量”,Lacovara说。它的发现于本周刚刚才发表。这意味着,今后随时可能会发现更新的化石,来改变榜单的排位。

这只恐龙重65.4吨,在它生存的时期,几乎没有天敌。

第一位:乌因库尔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

许多古生物学家都相信,这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据估计,它可能有35米长,重达88-110吨。

第七位:利氏埃拉尔巨龙(Elaltitan lilloi)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这种龙重达47.2吨,它生活在今天的阿根廷南部地区。

第六位:里奥德芬西斯图里亚龙(Turiasaurus riodevensis)

它是迄今在欧洲发现的最大的恐龙。这种恐龙重达56.1吨,发现于今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东部地区。

第八位:富塔隆柯龙(Futalognkosaurus)

它的重量约为42吨。

第十位:长梁龙(Diplodocus longus)

最近它的发现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它重达16.3吨。它的入围决定了十种最大的恐龙都是吃素的。下图是德国一个博物馆外的长梁龙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脚印化石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日报》,3月28日(尼茨纳)想象一下,1.3亿年前,在澳大利亚西海岸,一群恐龙经常在远离地平线的地方迁徙,伴随着日出和日落。

根据美国新闻采集网站buzzfeed的报道,蜥脚类动物、鸟脚类动物和甲龙曾经在澳大利亚西北部丹皮尔半岛被河流冲刷的平原上共存。经过多年的变化和河流改道,恐龙存在的大部分证据已经消失,但它们的脚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工作人员检查恐龙脚印(照片来源:buzzfeed)

恐龙研究小组的组长索尔兹伯里和他的小组在这里相继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恐龙脚印。他们还首次证实了澳大利亚剑龙的存在,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恐龙脚印。

恐龙的脚印和身高(照片来源:buzzfeed)

最大的脚印有1.75米长,应该属于一只臀部至少有5.5米高的蜥脚类恐龙。索尔兹伯里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是恐龙的足迹,因为它太大了,不可能,直到他们发现一个形状几乎相同但小得多的足迹。

2008年,澳大利亚政府最初计划在这里开采天然气。当地土著意识到这块土地可能会被破坏,所以他们主动联系了索尔兹伯里。他们继承了祖先的遗愿,想好好保护这片土地。

2011年,由于发现了各种恐龙遗骸,该地区受到了保护,为恐龙研究和澳大利亚地理研究等提供了难以言喻的价值。

相关阅读:为什么恐龙可以用两条腿走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手把手教你给家中小朋友画恐龙世界简笔画,十分详细!

全文共 10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先画上恐龙的轮廓和森林的树木的轮廓。

第二步:画上恐龙的五官,和恐龙的花纹,还有树木的花纹。

第三步:给恐龙涂上橙色,给树木涂上黄色和绿色,再画一些山作为装饰。

第四步:画了一些道路作为装饰,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哪只

全文共 2776 字

+ 加入清单

在侏罗纪时代可谓是恐龙遍地走,那么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哪只呢?下面由小编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体态特征

地震龙(seismosaurus)的含义是“地震的蜥蜴”。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时代为侏罗纪晚期。已经发现的身体有尾巴;背部;臀部和后肢。初看起来它很像梁龙,但地震龙具有更长的尾巴和粗壮的骨盆。据初步估计,它的长度至少有50米。不过已缩水至29-42米长,22吨重。 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地震龙的前腿比后腿短些。每只脚有5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用四只脚走路,走得很慢。它们成群生活。地震龙是植食动物,吃东西时,地震龙将树叶整个咽下去,一口也不嚼。地震龙是较大的恐龙之一,但部分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

习性

地震龙曾被认为体长超过50米,体重超过150吨,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大的梁龙,已缩水至29-42米长,40吨重。地震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生存在1亿4500万-1亿5600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地震龙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长的动物之一,尽管地震龙的相关数据已经严重缩水,但它仍比迷惑龙、腕龙都要长,但是由于头尾很长,身体很短,因此体重并不重,地震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地震龙的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腕龙、迷惑龙、地震龙的鼻孔都是长在头顶上的。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巨酋龙,尾巴最长的恐龙一定就是地震龙了。

地震龙曾被认为有39-52米长,因此当时被认为是恐龙世界中的体长冠军,除了双腔龙(58-62米)。由于背部骨骼较重,使得它的身躯庞大,有150吨重,体重是恐龙时代的冠军。不过已缩水至29-42米长,42吨重。它的牙齿只长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细小,这样它就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可以想象得出,地震龙在吃食的时候,尾巴在不断抽打的情形。地震龙是个巨大的恐龙,尽管体型巨大,地震龙的脑袋却是纤细小巧。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嘴的前部长着扁平的牙齿,嘴的侧面和后部则没有牙齿。它的前腿比后腿短,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成群活动,它们走路非常的慢。地震龙不做窝,它们一边走路一边生小恐龙,因此恐龙蛋形成一条长长的线。它们不照顾自己的孩子。地震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聪明。地震龙是植食动物。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地震龙.如果让20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的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地震龙的体长差不多。地震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地震龙的后腿比前肢稍长,所以它的臀部高于前肩。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大无比的尾巴顶稍,地震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我们称其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大约70块!尽管地震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地震龙能用它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敌人,迫使进攻者后退;或者用后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体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地震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地震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有了它,地震龙在行走时就不会因为支持沉重的身体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地震龙

地震龙(属名:Seismosaurus)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是较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生存于侏罗纪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长,小脑袋,有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起初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属,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地震龙可能是梁龙属的一个大型种,D. hallorum,更有研究提出它们是长梁龙的一个标本。如同其他梁龙,地震龙生存于启莫里阶到提通阶,约1亿5400万年前到1亿4400万年前。地震龙是以部分骨骸来命名,这些骨骸是在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发现,包含了脊椎、骨盆、以及肋骨。原本被假设是胃石的石头,似乎是经过河流冲积的卵石。地震龙是在1991年正式叙述、命名,属于梁龙科。如同其他梁龙科恐龙,地震龙的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但头颅骨上的鼻管孔位于头部顶部;而地震龙的前肢稍短于后肢。

侏罗纪(距今约2.08亿年~距今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属于中生代中期。中生代第二个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位于三叠系之下、白垩系之上。超级陆块盘古大陆此时真正开始分裂。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陆生的裸子植物发展到极盛期。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

侏罗纪时爬行动物迅速发展。槽齿类绝灭,海生的幻龙类也绝灭了。恐龙的进化类型——鸟臀类的四个主要类型中有两个繁盛于侏罗纪,飞行的爬行动物第一次滑翔于天空之中。鸟类首次出现,这是动物生命史上的重要变革之一。恐龙的另一类型——蜥臀类在侏罗纪有两类最为繁盛:一类是食肉的恐龙,另一类是笨重的植食恐龙。海生的爬行类中主要是鱼龙及蛇颈龙,它们成为海洋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成员。三叠纪晚期出现的一部分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晚期已濒于绝灭。早侏罗世新产生了哺乳动物的另一些早期类型——多瘤齿兽类,它被认为是植食的类型,至新生代早期绝灭。而中侏罗世出现的古兽类一般被认为是有袋类和有胎盘哺乳动物的祖先。软骨硬鳞鱼类在侏罗纪已开始衰退,被全骨鱼代替。发现于三叠纪的最早的真骨鱼类到了侏罗纪晚期才有了较大发展,数量增多,但种类较少。侏罗纪的菊石更为进化,主要表现在缝合线的复杂化上,壳饰和壳形也日趋多样化,可能是菊石为适应不同海洋环境及多种生活方式所致。侏罗纪的海相双壳类很丰富,非海相双壳类也迅速发展起来,它们在陆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上起了重要作用。侏罗纪是裸子植物的极盛期。

分类

在2004年美国质协会的年度会议上,地震龙被重新归类于梁龙属,并改名为Diplodocus hallorum 翻译(梁龙hallorum)。许多作者认为许多地震龙的明显特征其实是病变,也可能是脊椎错置的结果。这个论点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更发展为,地震龙不仅是梁龙的一种D. hallorum,更可能与长梁龙(D. longus)是同一种恐龙。他们认为地震龙最独特的特征,坐骨末端的钩状突起,其实是靠附在坐骨旁的椎弓。若没有这个椎弓,这个坐骨的轮廓将非常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复原一个恐龙世界——《黑羽精灵》

全文共 2255 字

+ 加入清单

黑羽精神

恐龙长什么样?自从19世纪早期发现恐龙以来,人们一直在用艺术形式如绘画、电影和电视来再现恐龙。然而,由于很难从数亿年前形成的化石中获得足够的证据,科学家只能根据间接信息合理地推测恐龙的外貌和颜色。近年来,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对羽毛恐龙羽毛颜色的研究成果,终于使我们能够用科学的依据来识别化石羽毛的颜色,从而还原出一个多彩的恐龙世界

自2010年以来,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上发表了三篇论文,报道了对几种中生代羽状恐龙(如小盗龙和近鸟)羽毛颜色的研究结果。其中,对小盗龙羽毛结构颜色的研究成果,将羽毛结构颜色的化石记录向前推了7000多万年。

在许多恐龙中,小盗龙是一颗明亮的星星。它的发现为鸟类恐龙起源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2003年,著名恐龙研究者徐星和古生物学家周忠和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四翼恐龙》一文,报道了小盗龙的发现,指出小盗龙具有初步的飞行能力,是从滑翔到主动扑翼飞行的过渡类型,是世界鸟类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2012年,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小盗龙的再构建与虹彩羽毛的进化》的文章,报道了小盗龙全身羽毛颜色结构颜色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小盗龙有一件漂亮的黑色礼服,带有蓝色彩虹光泽,类似于现在的家燕。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取得这一重要成就的呢?生活中有两个共同的颜色发展原则。一种是基于色素分子的“化学颜色”,如黑色素、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由于色素分子容易降解,所以在生物体死亡后很难恢复其颜色信息。另一种是“结构色”,如孔雀和天堂鸟等最美丽的鸟类的羽毛,蝴蝶翅膀上的彩色鳞片,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贝壳。例如,在鸟类的羽毛中,由黑色素形成的黑素体通常以不同的方式排列和积累,并且黑素体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同,例如不同大小、形状和排列的棒、雪茄和黑素体形成许多不同的微物理结构,这些微物理结构反射、折射和干扰光,呈现不同的颜色。此外,羽毛表面也覆盖着角蛋白层,它与黑色素一起起作用。从不同的角度,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可预知的美丽的颜色。这种颜色发展的原则被称为“结构色”。

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了小盗龙的羽毛化石,发现了1亿多年前的黑色素结构,并发现它们的排列保存完好。通过比较许多鸟类羽毛中黑色素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找到最接近的一个,并找到相应的颜色,从而“逼真地”了解小盗龙羽毛的颜色。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集、研究和展示宣传资料。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关于羽状恐龙羽毛颜色的研究资料正是该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品,还有小盗龙、近鸟等标本。保存了精美的化石羽毛。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收集这些重要化石标本的基础上,整合国内外技术、资金、智力、仪器设备以及前沿信息开展合作研究,并在收集标本的基础上取得了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这也是中国博物馆基础科研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原创成果。

与此同时,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还特别注重及时向公众传播恐龙研究的热点领域——羽状恐龙的最新成果。2016年5月,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集中整理相关化石标本,并推出了“飞行恐龙”展览。小盗龙、附近的鸟龙标本及其修复模型,以及带有皮肤痕迹的鹦鹉和其他标本,都是在展览中第一次与一般观众见面。

由于羽毛恐龙,特别是羽毛颜色的研究,涉及公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如恐龙的外观修复,除了组织相关的展览,博物馆还根据重大科学发现和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支持增强现实的科普书籍、明信片、纪念品等,规划了4D科普电影的发展计划。,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文化产品向公众普及相关研究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意义。

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4D电影将椅子的运动与特殊的环境效果相结合,如吹气、喷水、频闪、振动、抓挠腿、滚球、拨背、雪花、泡泡、耳音等。能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达到寓教于乐的传播目的。基于对小盗龙羽毛颜色的研究成果,4D科普电影《黑羽精神》于2015年底结合自然博物馆本身和中国其他科普场馆的4D科普影院的需求获得批准。经过10个月的创作周期,4D电影,一种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已经将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转化为一门流行科学,并将其搬上银幕,为成千上万的恐龙迷和公众提供了一场科普文化盛宴。

“黑羽精神”以小盗龙为主角,尾羽龙、北票龙等有羽毛恐龙与之相伴,新发现的《阿凡达》中形似飞翼兽的阿凡达伊卡兰翼龙为配角。通过一个“丑小鸭”变成“黑天鹅”的童话故事,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与小盗龙和羽状恐龙相关的世界一流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徐星研究员、周忠和院士等著名小盗龙研究人员,以及中国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元、著名翼龙研究员王晓林等专家均受聘为科学顾问。

“黑羽精神”的制作机构上海瑞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中国一流的科普4D电影制作团队,尤其具有优秀的古代生物科普电影创作传统。相关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科普和电影奖。“黑羽精灵”的创作使用了国际先进的动画技术,如RENDERMAN渲染器和肌肉系统,以及真实的植物材料和场景地图,MATTE PAITING中的远程环境和近距离特效,恐龙面部表情绑定技术和先进的毛发制作技术,使人物的毛发效果和生物运动的肌肉变形趋于真实。

依托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特色标本和主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科学顾问团队的指导下,“黑羽精神”以逼真的动画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我国辽西早白垩世时期的生态环境,以及小盗龙等古代生物的形象和行为习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文化作品,让观众领略到四翼恐龙的飞翔神韵,让观众了解古代恐龙丰富多彩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世界体型最大的恐龙

全文共 283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恐龙,这个史前怪兽,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地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下面让小编来为你解说这巨大的怪兽。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

地震龙(属名:Seismosaurus)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是巨大的草食性恐龙之一,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地震龙是恐龙中超大恐龙的代表龙,在1991年发现了第一只地震龙化石。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现在地震龙已被断定为一种长得过大的梁龙。地震龙这个物种名称已废除,现名哈氏梁龙。

地震龙(属名:"Seismosaurus")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是较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生存于侏罗纪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长,小脑袋,有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起初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属,但研究显示地震龙可能是梁龙属的一个大型种,D. hallorum,更研究提出它们是长梁龙的一个标本。如同其他梁龙,地震龙生存于启莫里阶到提通阶,约1亿5400万年前到1亿4400万年前。地震龙是以部分骨骸来命名,这些骨骸是在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发现,包含了脊椎、骨盆、以及肋骨。原本被假设是胃石的石头,似乎是经过河流冲积的卵石。地震龙是在1991年正式叙述、命名,属于梁龙科。如同其他梁龙科恐龙,地震龙的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但头颅骨上的鼻管孔位于头部顶部;而地震龙的前肢稍短于后肢。

当David Gillette在1991年首次叙述地震龙时,David Gillette估计地震龙的身长可能达到54米(177.05吋),让它们成为已知最长的恐龙(并不包含那些仅发现少数化石的物种,例如易碎双腔龙(58-62米)。有些估计认为地震龙重达200公吨。自从地震龙首次被叙述后,地震龙的首次估计体型被认为是夸大的。较新的研究显示地震龙的身长只有约42米,重量约22到27公吨,小于它们的近亲超龙。这个重新评估是根据地震龙巨大巴的位置,实际上比DavidGillete首次计算地震龙体重时的位置还要前。 另外,地震龙当初估计身长时,曾参考宾州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完整梁龙骨架,该骨架有13节尾椎取自于其他恐龙,因此地震龙的身长估计值多了30%。

侏罗纪(距今约2.08亿年~距今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属于中生代中期。中生代第二个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位于三叠系之下、白垩系之上。超级陆块盘古大陆此时真正开始分裂。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陆生的裸子植物发展到极盛期。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

地震龙(seismosaurus)的含义是“地震的蜥蜴”。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时代为侏罗纪纪晚期。已经发现的身体有尾巴;背部;臀部和后肢。初看起来它很像梁龙,但地震龙具有更长的尾巴和粗壮的骨盆。据初步估计,它的长度至少有50。不过已缩水至29-42米长,22吨重。 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地震龙的前腿比后腿短些。每只脚有5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用四只脚走路,走得很慢。它们成群生活。地震龙是植食动物,吃东西时,地震龙将树叶整个咽下去,一口也不嚼。地震龙是较大的恐龙之一,但部分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

地震龙曾被认为体长超过50米,体重超过150吨,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大的梁龙,已缩水至29-42米长,40吨重。地震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生存在1亿4500万-1亿5600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地震龙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长的动物之一,尽管地震龙的相关数据已经严重缩水,但它仍比迷惑龙、腕龙都要长,但是由于头尾很长,身体很短,因此体重并不重,地震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地震龙的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腕龙、迷惑龙、地震龙的鼻孔都是长在头顶上的。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巨酋龙,尾巴最长的恐龙一定就是地震龙了。

地震龙曾被认为有39-52米长,因此当时被认为是恐龙世界中的体长冠军,除了双腔龙(58-62米)。由于背部骨骼较重,使得它的身躯庞大,有150吨重,体重是恐龙时代的冠军。不过已缩水至29-42米长,42吨重。它的牙齿只长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细小,这样它就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可以想象得出,地震龙在吃食的时候,尾巴在不断抽打的情形。地震龙是个巨大的恐龙,尽管体型巨大,地震龙的脑袋却是纤细小巧。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嘴的前部长着扁平的牙齿,嘴的侧面和后部则没有牙齿。它的前腿比后腿短,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成群活动,它们走路非常的慢。地震龙不做窝,它们一边走路一边生小恐龙,因此恐龙蛋形成一条长长的线。它们不照顾自己的孩子。地震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聪明。地震龙是植食动物。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地震龙.如果让20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的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地震龙的体长差不多。

地震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地震龙的后腿比前肢稍长,所以它的臀部高于前肩。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大无比的尾巴顶稍,地震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称其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大约70块!尽管地震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地震龙能用它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敌人,迫使进攻者后退;或者用后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体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地震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地震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有了它,地震龙在行走时就不会因为支持沉重的身体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在2004年美国质协会的年度会议上,地震龙被重新归类于梁龙属,并改名为Diplodocus hallorum 翻译(梁龙hallorum)。许多作者认为许多地震龙的明显特征其实是病变,也可能是脊椎错置的结果。这个论点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更发展为,地震龙不仅是梁龙的一种D. hallorum,更可能与长梁龙(D. longus)是同一种恐龙。他们认为地震龙最独特的特征,坐骨末端的钩状突起,其实是靠附在坐骨旁的椎弓。若没有这个椎弓,这个坐骨的轮廓会非常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会怎么样?世界将会怎么样?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在6500万年前,一个直径有着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从天而降,这颗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时速撞击在了如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紧随着一场席卷整个地球的大灾难准就此爆发,巨大的海浪袭击陆地,地震也随之爆发,一瞬间,地球遮天蔽日海浪滔天,大量的物种死亡,地球环境发生惊天巨变,统治地球1.5亿年的恐龙也在此次事件中灭绝,史称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那么恐龙没有在这次事件中被灭绝,地球又会变成怎样的存在呢?人类是否还会出现?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白人类究竟是怎样一步步的爬上地球食物链的最顶端,成为地球的主人的。

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只有千年的历史。在一万年前,人类也只是地球所有物种中的一个很普通的物种,然而随着人类对工具的利用并开始改造环境,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文明也随之建立,并逐渐发展到现代科技社会,并走出地球,成为了地球上“最强大”的种族。

其实现代科学对于人类的起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有一个假说,认为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演化而来的,这种棘鱼属的原始鲨鱼,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虽然这种假说并不定正确,然而这代表着在恐龙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出现。我们所有的物种都是自海洋之中而来,如果恐龙没有在那次事件中灭绝,那么作为地球的霸主恐龙将不可避免地对其它生物造成影响。整个地球的食物链将会完全改变。

如果恐龙在那次事件中没有灭绝,那么伴随着恐龙还有更多的物种会存活下来,虽然它们不一定会保持当时的样貌并一直繁衍下来,但是它们会和地球大多数生物一样,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中不断的适应环境,最终进化成如今的地球生物。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的恐龙之所以体型巨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裸子植物营养水平较低,而在白垩纪时期地球的气候温暖而湿润,被子植物开始兴起,逐渐代替了侏罗纪时期的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有营养。

如果恐龙没有在6500年前被灭绝,那么食草恐龙基本上会以被子植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它们的体型会变得更小,因此体型较小的新型恐龙会抢了大型恐龙的食物来源,而且繁殖速度也可能会变得更快,大型恐龙数量会开始下降并逐渐灭绝。而在后面地球所发生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以及多次的冰河时代都会对恐龙造成巨大的影响。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热龙没有灭绝,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没有出现,那么我们人类很大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历史上任何一个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对以后的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更何况是这种全球生命大灭绝事件。

因此人类能够发展成现在的科技社会,甚至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可以说是无数的奇迹和巧合,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超级好运气!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珍惜保护好我们现在的地球,珍爱我们现有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世界上最古老的头屑是恐龙留下的,这就尴尬了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出名的原因令人费解:这只巨大的四翼小盗龙留下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头屑。(照片来源:斯潘塞·普拉特/盖蒂)

你是一只小盗龙,一种生活在1.2亿年前的食肉恐龙。你的四肢覆盖着翅膀,你的全身覆盖着闪亮的黑色羽毛,你有吞咽鸟类的爱好。总之,你很好!然而,你被记住的原因是因为你的花花公子。

至少你不是唯一一个。在5月25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三种有羽毛恐龙的骨骼化石——北角龙、蛇龙和前述的小盗龙——以及一种叫做孔雀鸟的原始鸟类。研究发现,所有四个物种都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期(大约5600万到2亿年前),并且都有皮屑。

负责这项研究的爱尔兰科克大学古生物学家玛丽亚说:“这是唯一已知的化石皮屑。”。

据《卫报》报道,在这四个标本中,大约1.25亿年前的小盗龙化石是已知最早的皮屑的证据。

史前皮屑在1.25亿年前剥离了恐龙,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判断它剥离的方式。(照片来源:玛丽亚·麦克纳马拉)

在这项研究中,麦克纳马拉和她的同事从中国北京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借来了四块化石。研究小组从动物尸体曾经密集存在的地方提取了一小块软组织样本,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扫描这些样本,以便将这些化石与现代鸟类进行比较。

像人的头皮屑一样,这些石化的皮肤碎片也含有一种叫做“角质细胞”的坚硬细胞和一种叫做角蛋白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写道,皮屑化石几乎与现代鸟类一模一样,表明恐龙显然是以雪花形式脱落的,而不是像现代蛇或蜥蜴那样不断脱落。

虽然这些描述听起来很恶心,但作者说恐龙皮屑揭示了地球历史上神秘时期的一些关键细节。这些化石碎片表明,当鸟类和恐龙在数百万年前进化羽毛时,它们的皮肤进化来适应这一特征。

麦克纳马拉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此期间,羽毛恐龙和鸟类的进化爆发了,这令人兴奋,因为有证据表明早期鸟类和恐龙的皮肤正在迅速进化,以适应羽毛的生成。”古代头皮屑和现代头皮屑之间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今天的鸟类中,角质细胞松散地分布在大量的细胞内脂肪中,这有助于当鸟类飞行温度上升时降温。恐龙的皮肤被角质细胞覆盖得更密,这表明恐龙的皮肤需要更少的冷却。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小盗龙从未完全适应飞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多的花花公子)。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生命科学》上。

蝌蚪工作人员从livescience.com编译,翻译李同信,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上最高的恐龙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世界最高恐龙是1亿年前的阿根廷龙,据研究数据表明其身高在35米以上。

在远古时期有着一群体型十分庞大的动物,它们就是恐龙,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凶残的恐龙就是霸王龙,那么世界上最高的恐龙是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详细内容

1

阿根廷龙生活在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阿尔布阶-93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森诺曼阶,其化石是在阿根廷发现的故取名叫阿根廷龙, 属于蜥脚类恐龙的泰坦龙类,是目前发现的最高的陆地恐龙之一。

2

阿根廷龙身高35米,身长42米,重达94吨,相当于20头大象的总重量,在动物界只有易碎双腔龙比它长,它的天敌是马普龙。

3

阿根廷龙的发现,改变了人们以前对恐龙的观念,激发起了新一轮的考古热潮。它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觉得蜥脚类恐龙只存在于侏罗纪时期的想法,对于探究古气候和古地理也有着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恐龙

全文共 3631 字

+ 加入清单

肉食性恐龙绝大部分都属于兽脚亚目,它们常常被称为食肉恐龙[1] 或兽脚类食肉恐龙。体型最大的九大肉食恐龙有:棘龙、霸王龙、蛮龙、马普龙、鲨齿龙、南方巨兽龙、魁纣龙、奥沙拉龙、 西雅茨龙,葡萄牙蛮龙(按照体型),目前所有食肉恐龙里棘龙的体型最大。此外,诸城暴龙、惧龙、吉兰泰龙,特暴龙 高棘龙 索伦龙 食蜥王龙北美蛮龙等也是体型极大的食肉恐龙。

奥沙拉龙

奥沙拉龙是种巨大的兽脚亚目恐龙,生活在9800万至9300万年前白垩纪中期到晚期森诺曼阶的巴西,属于兽脚亚目坚尾龙类中的棘龙科棘龙亚科。体长达到了13米,身高3.4米,重约9吨,是巴西发现的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体型仅次于最大棘龙、最大霸王龙、最大蛮龙、最大马普龙、最大鲨齿龙,最大南方巨兽龙,最大魁纣龙,是第7大食肉恐龙。奥沙拉龙属于棘龙亚科,和棘龙、激龙、暹罗龙、中国上龙是血缘很近的亲戚。研究证实,它被认为关系更接近于非洲的棘龙科,而与巴西当地的棘龙科关系较远一点。特点它也是唯一有一个功能齿随着两个补换齿的食肉恐龙。拥有它也是目前发现著名的棘龙最近的近亲。

埃及棘龙

棘龙[2] 模式种是埃及棘龙 ,最大个体MSNM v 4047, 它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米,长棘之间可能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帆状物;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如今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视觉展示物。棘龙的头颅骨长而低矮,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以鱼为食,并且有时掠食鲨鱼的顶级掠食者,但偶尔也食小型到中型植食恐龙。一项针对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推测棘龙是半水生动物,可在陆地、水域中生存,类似现代棕熊。根据最近的估计,棘龙是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和兽脚亚目恐龙,也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食肉动物,甚至大于霸王龙、蛮龙。也是目前发现最强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这些推算显示棘龙身长19米,臀高4.25米,体重为4-18吨。根据研究,棘龙的最大咬合力为4吨,掌击力量可达到8吨。

坦桑尼亚蛮龙

坦桑尼亚蛮龙,是第3大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斑龙超科班龙科蛮龙亚科蛮龙属,于2011年在坦桑尼亚发现,化石编号MHNUK R 6758 2012年被归入蛮龙属并建立新种坦桑尼亚蛮龙,比马普龙更大。化石只有一颗巨大的牙齿,齿冠达到了15.5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食肉恐龙和陆地食肉动物的牙齿,刷新了吉尼斯纪录。根据牙齿推算,其体型达到了惊人的14.2米12.2吨重,超过了鲨齿龙等其他巨型食肉龙,最大个体体重仅次于棘龙、霸王龙。

魁纣龙

魁纣龙Tyrannotitan 魁纣龙的名字含义是“暴君巨人”,也叫巨霸王龙,巨暴龙,最大体长13.5米长,最大体重9.3吨,是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和食肉恐龙之一。骨骼的结构表明魁纣龙的亲缘关系属于在南方巨兽龙和鲨齿龙之间的恐龙,魁纣龙属于鲨齿龙亚科,亲缘关系更接近南方巨兽龙和马普龙,而离鲨齿龙相对较远。魁纣龙分布在阿根廷,是最早出现的鲨齿龙科之一,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阿弟普阶到白垩纪中期的阿尔布阶,生存年代大约1.18亿年-1.1亿年以前。它的身体粗壮度超过南方巨兽龙,鲨齿龙等晚期大型鲨齿龙科,并且强过除霸王龙外的所有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但头部比例比南巨小,总体身体非常粗壮和厚实,骨骼和厚重宽大,是同体长第二重的食肉龙之一,体重指数和身体粗壮程度仅次于霸王龙。它有着中等大小的前肢和爪子,但在鲨齿龙科里比其他近亲都要大。和其他近亲一样,魁纣龙也被认为是以中到巨型蜥脚亚目恐龙为主要食物的。已发现了两个较为完整的骨骼化石和一些牙齿化石。

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是陆地中最大的肉食恐龙之一,但小于棘龙、霸王龙、蛮龙、马普龙、鲨齿龙、是体型第6大的食肉恐龙,生存在1亿-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曾经被一些幼儿读物和不严谨的科普杂志把体型严重夸大,实际上南方巨兽龙的体型远没有一些书籍里故意虚吹的那么大。身长:12.3-13.8米,高:3.5-4米,体重:8.35-10.52吨。第一具巨兽龙化石是在1993年由一个名叫ruben garolini的汽车技师在阿根廷沙漠找到的。这幅骨架有35%保存完好,由古生物学家罗多尔夫·科里亚发掘出来。除了另一块不完整的下颌骨骨头,这副骨骼就是我们目前手上南方巨兽龙化石的相对最为完整的化石。巨兽龙走路时用两条小短腿。它硕大的嘴巴长着一口锋利但单薄的牙齿,共有70颗利齿,最大的牙全长有20厘米长。巨兽龙作为跃龙的后裔,有个又粗又尖的尾巴。南方巨兽龙有两个已确认标本,12.5米8.35吨的正模MUCPV-CH1和13.8米9.2吨的MUCPV-95,而有一颗零碎的不完整牙齿(MUCPV-52)化石很有可能和正模来于一个个体,因为正模标本和MUCPV-CH1的牙齿有很多颗都已缺失。最近的研究表明,完整度只有0.28%的MUCPV-95(被认为是最大个体的标本),对比正模的齿骨(MUCPV-95只有齿骨的残片),只比正模的齿骨(同一部位)高出3毫米,完全在个体之间差异的范围能(若是MUCPV-95高出3毫米纯粹是个体的差异),MUCPV-95很有可能和MUCPV-CH1的体型一样大。但由于MUCPV-95的化石过于破碎(整体完整度0.28%),而南巨也只有两个标本(不算很可能不是独立标本的MUCPV-52),所以至今仍无法肯定,MUCPV-95(齿骨同一部位)高出3毫米,是不是属于个体之间的不同。,MUCPV-95被认为依然重达10.52吨。

霸王龙

霸王龙[3] ,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模式种雷克斯霸王龙,最大个体化石编号UCMP137538,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最大个体化石编号UCMP137538,不过MOR1126也可以与之争锋 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体长11.5—14.6米,平均臀部高度4米,最高5.2米。平均体重8吨,最重14.85吨,头部1.4-1.75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加广泛,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也是陆地史上已知的最强的食肉动物。

马普龙

马普龙(属名:Mapusaurus)意为“大地蜥蜴”,是种巨型肉食龙下目恐龙,体型仅次于棘龙、霸王龙、蛮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阿根廷。马普龙与它们的近亲南方巨兽龙非常类似,它们的最大身长达到14.5米,体重达到了12吨!马普龙的化石是在1997年2001年期间,由一群阿根廷与加拿大共同组成的团队,在一个包含至少7个不同个体的骨床中所挖掘出来;该地属于Rio Limay群的乌因库尔组(Huincul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森诺曼阶,后来重新研究发现是科尼亚克阶。在2006年,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与菲力·柯尔(Phil Currie)推测这个骨床可能是许多尸体堆积而成,是某种掠食者陷阱,也许能提供马普龙行为的线索。已知的其他兽脚类骨床包括:犹他州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的异特龙骨床、亚伯达省的阿贝力龙骨床、以及蒙大拿州的惧龙骨床。马普龙可能群居生活,能打倒阿根廷龙那样的大猎物,是最货真价实的史上第一大杀手军团。

鲨齿龙

鲨齿龙(学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齿龙,名字含义是“长着鲨鱼牙齿的巨蜥”,属于兽脚亚目鲨齿龙科,生活于10000万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生活范围包含北非和尼日尔。鲨齿龙是种巨大的肉食性恐龙,成年的估计可达10-14.1米长,体重6吨到11.45吨。是体型第5大的食肉龙。

西雅茨龙(此排名取推测的成年个体)

西雅茨龙是生活在美国的一种巨型食肉恐龙,属于兽脚亚目暴龙超科大盗龙类,模式种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个种 米氏西雅茨龙 生活在白垩纪中期到晚期,生存年代为9900万年至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森诺曼阶,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别名噬人龙、食人妖怪龙。曾经,西雅茨龙以前被误认为属于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异特龙超科新猎龙科,但2014年的研究表明,它应属于兽脚亚目虚骨龙类暴龙超科大盗龙类,但哪一科暂时存在着争议。根据发现的化石显示,西雅茨龙体长12.8米、臀高3.65米、体重保守估计8吨,不保守8.7吨 是体型仅次于棘龙、霸王龙、蛮龙、马普龙、鲨齿龙、南方巨兽龙、魁纣龙、南美奥沙拉龙 的食肉恐龙,是体型第10大的食肉恐龙。根据研究证明,西雅茨龙的主要包括中到大型的蜥脚亚目恐龙,但包括各种体型的鸟臀目恐龙。和极其著名的远亲霸王龙一样,西雅茨龙也拥有着大型的头颅骨、粗壮的躯体和长而发达的双腿,但它的前肢的发达和爪子的大小明显强过远亲霸王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世界上真的有“书虫”!它们比恐龙出现的还早

全文共 250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晚上,司马懿拿起一本旧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在达到高潮之前,他开始皱眉。

头版还是不错的。你怎么翻到这一页,被几个小洞咬了?上面的话自然被“吃掉”,幸运的是没有影响故事的方向。

可继续读下去,司马懿突然“哇”地一声把书扔在地上。原来在发黄的书页里有一具枯萎的尸体。

尽管“书呆子”司马懿消息灵通,但当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难免会感到恐慌。从事故中恢复过来后,他捡起尸体,盯着它看了半天,但不知道那是什么。

这可能比面对木乃伊的经历更常见。旧书和旧报纸在家里存放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一半的书页已经腐烂了。

看着这本破烂的书,你必须把它当作废物处理掉。你做一次或两次都没关系,但经常做却很烦人。尤其是对那些爱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浪费生命。

当然,对于一些学习负担很重的小伙伴,我希望他们能一下子吃到书和练习本。

那么这些书迷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处理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司马懿开始了他的旅程,以找出谁应该对此负责。因为这只小虫子太狡猾了,它只有经过许多波折才浮出水面。

因为它与书籍有关,所以首先检查与书籍有关的昆虫。经过一番研究,司马懿率先瞄准了书虱。

书虱属于叶螨科,非常小。它也被称为书虫、书虫、啮虫、稻虱等。

根据数据,它们通常藏在书、纸堆和纸箱里。

书虱

这种书虱似乎就是我们所说的书呆子?然而,调查发现他们甚至不会在纸上打洞。事实证明,这种蜱主要以霉菌或其他真菌为食。他们喜欢潮湿的环境,如受潮湿影响的书籍、潮湿的墙壁、橱柜等。

虽然不吃纸的书虱能咬破书,但它们不是真正的书虫。所以朋友们,你们能猜出真正的书呆子是什么吗?

恐怕很少有人会认为真正的书虫拥有高贵的“活化石”地位。我们知道恐龙在大约2.3亿年前首次出现,其中大多数在6500万年前灭绝。然而,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近3亿年,见证了恐龙从出现到灭绝的整个过程。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真正的书呆子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衣服鱼。是的,听起来好像和书没有关系。

不仅如此,它看起来与大多数昆虫不同。与前面的书虱相比,我们可以发现衣鱼没有翅膀。

相反,它的尾巴上有三根流苏状的尾巴须。由于这个原因,这种衣鱼一度被归类为缨鱼。现在它被包括在Zygentoma中。

缨翅目已经被遗弃

世界上已知的鱼龙大约有250种,中国大约有20种。它们是世界各地图书馆中常见的书籍和文物害虫。

有毛衣鱼、家居服鱼等等经常困扰着我们的大学图书馆。

很难说这本书是否有自己的金屋和颜如玉。然而,自从这本书问世以来,书中并不缺少鱼。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服装鱼的魅力。《尔雅义卷》曾记载:“白鱼、虫于服书,皆黄从始。它们都是旧的和粉红色的,并认为它们是银的;因此得名白鱼...一种豆鱼,也被称为壁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根据昆虫的外表给它们命名。除了衣鱼之外,它还经常被称为“鳕鱼”(D ①)、“白鱼”、“石头鱼”、“剪刀虫”等等。当然,它也被称为书虫,因为它“沉迷于生活之类的书籍”。

有些人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它的普通名字是衣鱼而不是书虫。这也是由于它贪婪的“食物”属性。

一本书怎么能满足它对食物的胃口呢?是的,它不仅喜欢书,还喜欢你家里所有的有机物。因此,不要认为房子里没有书就没有鱼,可能是鱼拿着你的衣服在吃。

像大多数人一样,这家伙最喜欢糖果。例如,葡聚糖在胶水,浆糊,书籍装订,照片,糖,头发,土壤等。或者棉花、亚麻、丝绸和人造纤维,甚至皮革制品、人造纤维布、昆虫尸体和自剥皮革。这也是为什么据说衣服鱼可以吃掉你家里所有的有机物。

长毛鱼可能是你家最常见的小动物之一。然而,绝大多数人完全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当然,这不能责怪我们的粗心。因为衣服鱼太小了。即使身体发育完全,也只有一厘米左右。此外,衣鱼非常害怕看到光,躲在黑暗中。

但是难道我们不能发现这个小动物整天和我们互动吗?那不是真的,我们可以通过它脱落的皮肤找到它的踪迹。

作为昆虫纲的一员,被毛鱼是通过“变态”蜕皮长大的。然而,他们采用了一种相对原始的“异常表”模式。

“异常表达”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早熟的表现。换句话说,幼虫一孵化就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特征。

不像蝌蚪寻找它们的母亲,不正常的生物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是否是生物。之后,在胚胎后发育的过程中,它们只需要长到一定的大小,它们的性器官就成熟了。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昆虫成年后会停止蜕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起来不正常的家伙长大后会继续蜕皮。

虽然这只是“变态”的一种简化形式,但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被毛鱼才能从幼虫变成蠕虫。

虽然幼虫和成虫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一样的。然而,如果他们遇到恶劣的环境,他们的发展期甚至可以达到3年。

事实上,不仅发育期很长,交配时间也很少,持续半小时。这是因为它们的交配行为复杂而精彩,堪比一场精彩的表演。

当雌鱼和雄鱼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他们会在几秒钟内理解对方的想法。连忙迎面扑来,触须碰到触须,调整身体的位置;

然后,雄鱼拼命挣扎,挪到一边。但是女衣鱼哪舍得,直接大胆的攻击追了上来。

你追了我一会儿后,雄性会先生下一个用丝绸包裹的好袋子。雌性会很快让精子进入她的身体。之后,雌性会产卵并孵化小白蛋。

资料来源:valhalla.ulver.com

如前所述,小鱼在出生后会从幼虫变成成虫。它的寿命大约是2到8年。在鱼的一生中,它随时可能蜕皮。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亲眼看到,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皮屑来判断衣服鱼在哪里。

一旦确定了鱼的位置,如果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活捉它。方法很简单。你可以选择粘粘的捕虫纸或纸盒,放一些面包或淀粉在上面作为诱饵,让衣服鱼显示出它们的本来面目。

当然,鱼本身对人类无害,但是如果它大量影响生物体,它可以用一些驱虫剂或杀虫剂处理。

在传统的中医文化中,衣鱼也可以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成分。如果你真的对真正的书虫的味道感兴趣,你不妨试试进口的。

这样,当别人吹嘘自己是新时代的“书虫”时,你可以突然说:“醒醒吧,你知道什么是书虫,它们的味道是什么吗?”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恐龙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有在电视网络上见过恐龙,我们印象中的恐龙都是个庞然大物,你们有没见过和鸡一样大的恐龙呢? 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大众文化

美颌龙经常出现在儿童读物中。长期以来,美颌龙因为它们的体型小而著名;而在至少一个世纪之后,才发现、叙述大部分的其他小型恐龙。

美颌龙出现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以及《侏罗纪公园III》(Jurassic Park III)。在《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中,美颌龙被错植为三叠美颌龙(Compsognathus triassicus),结合美颌龙的属名以及原美颌龙的种名;原美颌龙是美颌龙的三叠纪远亲,出现在《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美颌龙通常在英文中被昵称为“Compys”。它们通常被叙述成小群体动物,这行为来自于《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但没有科学证据显示美颌龙与原美颌龙有这种社会行为。

世界上最小的恐龙

一谈到恐龙,我们都立刻把它和“庞然大物”这个词联系起来,其实不然,科学家就发现了一种恐龙化石只有我们常见的鸡那么大,是不是很奇怪?科学家把这种体形很小的恐龙叫做“美颌龙”。美颚龙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体型最小的恐龙,它的身体的长度在1米左右,它的尾巴很长,相当于身体长度的1/2。

它的臂高只有20厘米,远远地看上去,既像一只好看的公鸡,又像一只美丽的鸟,像这么小的恐龙真是远远出乎我们的想象,然而它的的确确是存在过的,它还是一种肉食恐龙,主要的食物是一些小动物,比如:蜥蜴、蚯蚓以及其他种的昆虫,等等。

美颌龙

(学名:Compsognathus)又称细颚龙、细颈龙、新颚龙、秀颚龙,是一属小型的双足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约有火鸡的大小,及生活于1亿5000万年前晚侏罗纪提通阶的欧洲。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两个保存良好的化石,一个于1850年代在德国发现,另一个是在将近一个世纪后于法国发现。美颌龙是几类确知其食性的恐龙之一,在两个标本的肚中都有小型的蜥蜴。在葡萄牙发现的牙齿有可能亦是此属的。它的名字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κομψος”(意即美丽)及“γναθος”(意即颚或颌)。

美颌龙的化石是较为完整的骨骼。现时的已承认种只有长足美颌龙(C. longipes)。不过,在1970年代于法国发现的较大标本,曾被认为是另一个种,而被命名为C. corallestris。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以前,美颌龙被认为是最小型的恐龙,并且是始祖鸟的近亲。因此,美颌龙是在古生物学以外较为人所知的恐龙之一。

分类

美颌龙科的名称来自于美颌龙,这科包含了大部份生存于晚侏罗纪至下白垩纪在中国、欧洲及南美洲的小型恐龙。多年来美颌龙都是唯一的物种,直至近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几个相关的属。支缘包括极鳄龙、华夏颌龙、小坐骨龙、中华龙鸟、侏罗猎龙及棒爪龙。单爪龙曾一度被归类于此科,但这已于1998年被否定了,而单爪龙与美颌龙科的相似性是趋同演化的后果。美颌龙及它的近亲在虚骨龙类中的演化位置不明。在2004年,兽脚类专家托马斯・霍兹(Thomas Holtz Jr )、 Ralph Molnar 、菲力·柯尔(Phil Currie)等人认为美颌龙科是最原始的虚骨龙类,而其他科学家认为该科是属于手盗龙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山东的恐龙化石是世界上最大的

全文共 4972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发现世界上最大恐龙化石群,这足够说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下面和小编一起探讨恐龙世界吧!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刘宝森、许剑铭)在山东省诸城市库沟村北,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在最近一次科考发掘过程中被工作人员发现,300多米长的斜坡上密布着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宛如一条浮雕长廊。

包括这条化石带在内,今年3月份以来,科考人员共在诸城市境内15处地点试掘和发掘出土恐龙化石7600多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徐星等证实,这一规模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诸城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曾有过两次大规模恐龙化石科学发掘。今年3月,第三次挖掘开始启动,工作人员先后在这个市的龙都、舜王、贾悦、枳沟等乡镇(街道)的15处恐龙化石点进行了7个多月的发掘。

发掘成果令人鼓舞。据测量,库沟村北的这条恐龙化石隆起带长300米,宽10米,均深5米,呈45度斜坡分布,已露出化石3000多块,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另一处与库沟村隶属同一乡镇的臧家庄化石发掘点,自3月以来,已出土恐龙化石2600多块,化石非常密集,呈多层、叠压、交叉分布状态,化石最多叠压7层,场面非常壮观。徐星说:“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诸城这些化石群是目前世界上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目前,受季节影响,化石发掘暂时中止,工作人员用塑料布和草毡将化石挖掘点进行覆盖保护。赵喜进说,他去过世界上很多恐龙发掘点,还没有发现过规模如此大的化石群。他认为,随着下一步挖掘工作的继续,化石数量将不止于此。

诸城位于山东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莱平原之间。1964年8月,原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山东普查大队在诸莱盆地进行考察时,首次在这里发现恐龙化石。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里出土十多具鸭嘴龙化石骨架。其中,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现陈列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内。

山东出土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骨骼化石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刘宝森、许剑铭)在山东诸城境内最近的一次恐龙化石发掘中,科考人员发现了比以往同类化石尺寸更大的鸭嘴龙化石,打破了一直由该市保持的最高大鸭嘴龙的世界记录。

诸城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今年3月至10月间,这里进行了该市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科学发掘。截至目前,工作人员在全市15处恐龙化石点试掘和发掘出恐龙化石至少7600块。

在这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长170厘米以上的鸭嘴龙股骨,长140厘米、宽24厘米的肩胛骨,长110厘米、宽28厘米的肱骨,较此前发现的同类骨骼化石尺寸更大。遗憾的是,由于诸城地区鸭嘴龙化石分布比较散乱,未能发现完整的骨架,但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和徐星鉴定推测,这几块骨头的“主人”的个头应该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鸭嘴龙中最高大的。

1990年,科考人员曾在诸城发掘出部分鸭嘴龙骨骼化石,并按比例组装出一具高9.1米,长16.6米的鸭嘴龙化石,被命名为“巨大诸城龙”。这具恐龙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鸭嘴龙化石,现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

赵喜进说,新发现的这些化石将能为下一步组装比“世界龙王”巨大诸城龙更高大的化石标本提供支撑。目前,化石的修复组装工作已经展开,专家初步将其命名为“巨大中国龙”,一旦装架完成,化石骨架垂直高度将超过10米,身长超过20米。新的“世界之最”也将随之诞生。

鸭嘴龙是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距今1亿年左右)的一种能用后肢行走的水陆两栖动物,生活在湖沼地区,以植物和水中的蚌类为食。据考证,诸城地区当时的环境特别适宜鸭嘴龙栖息。

专家说:诸城大型角龙头骨化石是亚洲的首次发现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刘宝森、许剑铭)中国古生物专家日前披露,今年以来在山东诸城地区发现的大型角龙头骨及颈盾化石是在北美之外地区首次发现。

今年3月以来,中国古生物专家与地质工作者开始在诸城地区第三次大规模地发掘恐龙化石。截至目前,发掘工作受季节影响暂时中止,工作人员在15处化石点试掘和发掘出至少7600块恐龙化石。

期间,在诸城龙都街道臧家庄化石发掘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呈“W”形状的白色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恐龙专家赵喜进鉴定,该化石为大型角龙的颈盾,石化程度高,保存完整,且个体庞大,仅头部就有2米多,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据赵喜进介绍,角龙类恐龙属于素食类恐龙,而素食类恐龙头部以后的骨骼比较类似,因此头骨是辨别这类恐龙的主要依据。此前比较完整的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仅在北美地区发现较多。

他介绍说,从头骨和颈盾可以明确地判断出它们是属于大型角龙的化石,但目前还不能分辨出这只恐龙到底有几个角。目前,有关专家正就此发现撰写论文,最终科研成果有望在明年底公布。

山东诸城蕴藏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誉为“中国龙城”,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全市13处乡镇(街道),已发现恐龙化石点多达30处,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

诸城恐龙化石群对破解恐龙灭绝之谜意义重大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刘宝森、许剑铭)恐龙统治地球上亿年却像流星一样消失了,只留给现代人一丝若有若无的痕迹。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然而,今年以来在山东诸城发现的大规模恐龙化石群有望成为破解这一谜团的重要参考。

据了解,自1820年英国医生吉迪昂·曼特尔首次发现恐龙牙齿及骨骼化石以来,有关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介绍,目前,科学界主要倾向于四种假说,即,小行星撞击说、气候变化说、火山爆发说及恐龙自身疾病说。

今年3月以来,考古人员在我国重要的鸭嘴龙化石产地山东诸城市开始该地区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科学发掘,7个多月至少发掘出恐龙化石7600块,属种丰富,数量庞大。10月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对诸城市的恐龙化石产地进行了考察,经专家论证,诸城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发育齐全,化石的典型性、稀有性、代表性非常突出,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群。

赵喜进说,恐龙骨骼形成化石的几率是千万分之一,如此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能够在诸城地区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根据诸城恐龙化石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赵喜进推测,诸城地区在晚白垩世为浅水区,水草丰美,特别适宜素食类鸭嘴龙繁衍生息。同时,地质工作者在化石发掘点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玄武岩和凝灰质沉积,而已发现的化石均呈分散异地埋藏,赵喜进由此推断,这里很可能经历过毁灭性火山爆发,随后发生洪水,将已死亡的恐龙尸骨卷起漂移,最终在别处沉积下来。

由于诸城恐龙化石形成的时间正值恐龙走向灭绝的倒计时阶段,为重现当时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丰富的资料。“可以初步断定,即便诸城恐龙不是恐龙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恐龙灭绝时期较晚的一批。”赵喜进说,“因此,诸城恐龙化石对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及白垩纪晚期气候、地理以及环境变迁、生物进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

据赵喜进透露,目前他与其他专家正在就诸城恐龙化石最新一次挖掘成果及多属种恐龙化石分别撰写论文并将汇集成册,最终研究成果有望在明年底揭晓。与此同时,诸城市正在部分挖掘点上规划恐龙化石地质公园以在开发中进行保护。

特写:目击恐龙化石修复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刘宝森、许剑铭)巨大的装满沙土的木箱中,直立着各式各样叫不出名的骨头化石,一些已经修复好的化石接缝处还能看到颜色与骨头类似的粘合剂。在诸城市恐龙化石修复园,多名工人正在加紧修复从各处挖掘点源源不断送来的化石碎块。

修复工作人员李蕾是位21岁的姑娘,她穿着草绿迷彩服,套着围裙,用竹片将一个罐子里像水泥一样颜色的粘合剂抹到化石的裂口上,并寻找与接口吻合的其它碎片。她说,今年3月份起,诸城市开始了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恐龙发掘,刚刚毕业的她就应聘到这里,开始对破碎的恐龙化石进行修复。与她一起的,还有另外五六个人。

“刚开始时,石头和化石都分不出来,整个修复工作就像一个刺激的拼图游戏。”李蕾说,“每修复好一块都能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

在诸城,有两个恐龙化石修复点,一处位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那里陈列着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化石,另一处就是李蕾现在工作的诸城市恐龙化石修复园。

修复园的整个修复车间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展示一些特殊的化石,一部分用来拼接超越博物馆那只恐龙高度的最新鸭嘴龙化石,剩下最靠外的那一部分空间就是李蕾清理和粘结化石的地方。

修复车间里摆放着各类破损骨头化石,其中有恐龙的大腿、前肢、肋骨、脊椎,牙齿,还有很多已无法分辨。这些骨头从发掘点刚刚运来时都裹在石膏里,如今修复人员将其取出,并要还原它们完整的样子。

修复人员里年纪最大的杨桂满桌子上摆着一大块椎骨,他正用电吹风吹掉用小凿子冲下来的覆盖在化石表面的粉末,按照分工,他主要负责修复恐龙脊椎部分。他说,修复时必须要保证骨头直立,相对其它部位,脊椎比较难修,立不稳,破碎的骨头就粘不牢。

在旁边的一个沙箱里,摆着立着满满的大小不一的椎骨,每个椎骨都编了号并用沙袋在四周固定。箱子的外侧上贴了一张标签,上面标着“修复人:杨桂满”。

负责整个修复工作的王培业说,一只完整的鸭嘴龙骨骼需要290多块骨头化石。而一块破碎的恐龙化石最终修复完毕要经历取石、抹胶、修石、清理、粘结、精修、补配、记录、编号、入库等13个步骤。对修复人员来说,寻找骨头的重心和匹配的碎块是最困难的。

李蕾说,碰到简单的化石,她最快一天能修几块,碰到复杂的特别是头骨,则需要好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修一块,但按照要求,整个团队总共要修复100具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任务非常艰巨。

“虽然所有的人都接受了专业培训,但从3月到现在,整个修复团队共修复了2000多块化石,离需求的总量还有不小的差距。”王培业说。

新闻背景:我国是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刘宝森、许剑铭)在人们印象里,恐龙活生生的形象多数是来自美国好莱坞大片或是日本的科幻连续剧,但事实上我国境内曾是恐龙的“王国”,现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

据了解,东起山东半岛,西达天山,北从内蒙古的戈壁沙漠与黑龙江的黑山白水,南到亚热带的云南与广东,我国70%以上的省份都有恐龙化石,是世界公认的恐龙化石出产大国,其中以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为主。截至目前,山东、新疆、四川、云南、宁夏、贵州、黑龙江、河南等地均发现过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其中,三叠纪晚期的恐龙化石见于云南的禄丰盆地等极少数地区。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在四川、云南和贵州都有发现。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则多出现于我国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等地。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古生物学界有个形象的比喻:地层是书,化石是字。恐龙化石中隐藏着揭开恐龙灭绝和地理环境变迁的重要信息,因此对恐龙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

截至2006年8月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发现恐龙属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64属(彼此相似的动物,在生物学上划归一个“属”)。另外,发现恐龙属种较多的国家有蒙古国发现40属、中国发现36属、加拿大发现31属、英国发现26属、阿根廷发现23属。

新华网哈尔滨5月19日专电(记者王建威)记者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集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地质矿产标本、古生物化石收藏展示中心--黑龙江(黑龙江新闻,黑龙江说吧)省地质博物馆于18日正式开馆。

据了解,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共有7个展厅,陈列面积2211平方米,馆内藏品5万余件,展出品3000余件。展厅采用声光电、多媒体、虚幻影像等现代技术,能让参观者了解黑龙江省在地壳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矿产及地貌的变迁.

据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崔滨介绍,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填补了黑龙江省专业性博物馆建设史上的空白。

崔滨说,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基础地质类和化石类藏品多数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省嘉荫乌拉嘎恐龙化石挖掘现场的部分断面也被“搬进”了该馆,并在断面之上建成了玻璃平台,参观者行走其上,就像置身于挖掘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世界上唯一一只恐龙在哪里?世界上唯一一只恐龙长什么样子是什么恐龙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恐龙也还是挺多话说的,说来说去的话太多了,今天就单纯的只说说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一只恐龙吧,看看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只恐龙到底是什么吧,它又在哪里,长什么样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在大家的印象中,恐龙是早就已经灭绝了的,而且它们体型巨大,不是人类敢遭惹的存在。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科学家在研究调查刚果流域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的恐龙的脚印。这个发现让很多科学家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经过多方调查都一无所获。

但是从附近的土著口中知道,这个生物的体型非常的巨大,它的脖子就像蛇一样,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这个巨大的生物就是刚果恐龙,这种巨大的恐龙爱好捕杀大象与单角。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科学家几次探险刚果,曾亲眼目击到刚果恐龙。

据说在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有科学家听说有部落活捉到了刚果恐龙。科学家急忙赶过去查看,但是还是晚了一步,这只世界上唯一一只恐龙还是被人给吃掉了。这个结果可以说非常的令人痛心疾首,毕竟对那些科学家来说,还没有研究就被人吃掉了,实在是太过令人心痛。

其实除了刚果恐龙以外,各地关于恐龙的传说也还非常的多。很多人都觉得,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地方,可能还生活着一些古老的生物。因为某种原因,恐龙虽然大部分都灭绝了,但相信在某个角落就存在这它们的身影。据说在其它地方,也有人发现疑似恐龙的踪影。

还有一个疑似恐龙的生物,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尼斯湖水怪。剧目击到的人说,这种生物脖子像蛇且体型巨大,好像是蛇颈龙。不过虽然有人目击到,但一直没有很多清晰的照片和记载,所以它到底是不是恐龙,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