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下肢出血使用止血带结扎部位【六篇】

首先要将热熔胶的胶嘴剪开,然后插在胶枪里面,打开胶枪开关按钮就可以正常对准使用部位打入。或者用打火机将热熔胶进行加热的处理,再涂抹在需要使用的位置,一定要涂抹均匀,再进行粘合就可以了。

浏览

5610

文章

6

篇1: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哪些部位的出血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指压止血法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止血方法。那么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哪些部位的出血呢?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头顶、额部、颞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

2、面部出血:压迫双侧面动脉;方法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cm的凹陷处,此处可摸到明显搏动(面动脉),压迫此点可以止血。

3、后头部出血:压迫枕动脉;方法用两个拇指或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压迫耳后乳突后侧附近的搏动处。

4、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方法是在气管外侧,胸锁乳深肌前缘,将伤侧颈动脉向后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

5、腋窝、肩部出血:压迫锁骨下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中窝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点,用力向向下、向后压迫。

6、上肢出血:压迫腋动脉;方法用四指压迫腋部搏动强烈的腋动脉,将它向肱骨方向压迫。

7、前臂出血:压迫肱动脉;方法用手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缘将肱动脉向肱骨干压迫。

8、手掌、手背出血:压迫尺动脉、桡动脉;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在手腕的尺动脉和桡动脉处压迫。

9、手指和脚指出血:用拇指、食指分别在手指或脚指的两侧动脉处压迫。

10、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方法用拇指单或双、或手掌重迭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将其用力向后、向下将搏动的股动脉压在股骨上。

11、小腿出血:压迫腘窝动脉;方法一手固定膝关节正面,另一手拇指摸到腘窝处跳动脉,用力向前压迫。

12、足部出血: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部中部近脚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腿出血该如何使用止血带止血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发生意外受伤的几率非常高,那么大腿出血了该如何止血,大腿出血该如何使用止血带止血?接下来来帮大家回答问题吧。

大腿出血该如何使用止血带止血?小编告诉你答案: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大腿根部,止血带不要直接结扎在皮肤上,最好是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等折平整后先敷到伤口上,再用止血带结扎,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的部位。扎多久看你的伤口恢复情况。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必须用在上臂、大腿,不得用于前臂、小腿,因为前臂、小腿有骨间动脉的分支,止血不彻底伴有患肢动脉、静脉、淋巴管的疾病的,禁用止血带。肿瘤、炎症性手术可用止血带,但禁止驱血。

以上是关于大腿出血时正确使用止血带的方法,请大家收藏好,下期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讲座中小编带大家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捆扎在哪个位置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上火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很多人都喜欢在假期出去游玩,但是游玩是有风险的,很多人都会因为游玩不小心而摔伤甚至导致下肢出血,这时候人们都会想到使用止血带来止血,但是一部分人不知道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捆扎在哪个位置,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一紧急止血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关节下方。如果是小腿就在膝关节下方。如果是大腿就在髋关节下方也就是大腿根部,笼统的话直接大腿根部就好了。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讲一讲使用止血带的方法:

1.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3.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不易使用止血带止血的部位是哪里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止血带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者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那么大家知道不易使用止血带止血的部位是哪里吗?下面来为你解答。

不易使用止血带止血的部位是哪里?小编告诉你答案:

止血带只能用于捆扎四肢,不易使用止血带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应该松开布带,否则时间一长,会引起组织坏死。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温馨提示:止血时,将止血带沿着肢体捆绕3圈,系成一个半结,在结上放上一根轻便的短棍,再把它捆成双结。必须把止血带捆紧一些,直到出血停止。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下期讲座小编给大家详细总结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敬请关注,如果各位还想知道更多紧急止血方法,那就继续关注吧,我们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臂止血带结扎的部位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参加举办的紧急止血方法小讲座,下面就有小编来教给大家上臂止血带结扎部位在什么地方吧。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使用止血带的时候时,救护人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先在创面上盖好消毒纱布,然后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用绷带的外面贴近局部,包扎时通常由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绷带不易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一般手臂弯着绑(屈肘),腿要直着绑,以便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以上内容有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明天继续报道。小编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新朋友来认识,小编最是为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止血带也已经普及了市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有出血的情况的话,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止血带。在很多的止血办法中止血带还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只是说一些使用方法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注意到位。了解详细的注意事项也是为了帮助在使用的时候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那么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如下: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在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6.止血带必须用在上臂、大腿,不得用于前臂、小腿,因为前臂、小腿有骨间动脉的分支,止血不彻底;上止血带,一般需行CEA/CSEA、臂丛阻带麻醉或全麻,否则时间长了,局部压迫引起的不适,会影响患者配合,除非手术时间很短。伴有患肢动脉、静脉、淋巴管的疾病的,禁用止血带;肿瘤、炎症性手术可用止血带,但禁止驱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