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令五申的成语意思和主人公汇集两篇

浏览

3615

文章

2

篇1:三令五申的主人公是谁 三令五申的意思和典故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而且很多成语都是讲述的是某个人物,或者是某一个故事。这些寓意还是非常深刻的。那么关于成语“三令五申”,讲述的是哪个人呢?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典故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起来看看吧~!

1、三令五申的主人公是谁

孙武!!!

2、三令五申的意思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拼音是sān lìng wǔ shēn。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而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点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

3、三令五申的典故

春秋时候,著名军事学家孙武,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否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但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语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大公无私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成语大公无私”,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很熟悉了,这是我们在生活与写作当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成语。大公无私的意思是指办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公正,不存在任何私心,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去考虑的,毫无自私自利的心理。再成语典故当中,大公无私出自于龚自珍的《论私》,当中有写到:“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那么这个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南阳地区缺少一位县令,当时的晋平公就去询问当时的大夫祁黄羊说到:“国家南阳先缺少一个县令,大夫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县令比较合适呢?”

而当时的祁黄羊听了之后就毫不犹豫的说道:“就让解狐去吧,他为人很公正,让他去当县令再适合不过了,肯定能够胜任的。”听完祁黄羊的话之后晋平公就觉得很是奇怪了,于是就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家么?你为何还要推荐他去当县令呢?”

祁黄羊听后便笑着说:“您只是问我有什么人能够胜任南阳县令这个职位,您并没有问我解狐跟我是不是仇人呀?我跟解狐只是私人恩怨罢了,但是这并能掩盖住他的才华与公正呀!”

晋文公觉着祁黄羊说的在理,同时也确实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也还不错,于是就指派解狐去南阳县当县令去了。解狐到任后,也确实非常有治理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的好事情,当地人都说解狐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县令。

又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再一次的找到了祁黄羊说到:“现在朝廷中缺少一位法官,你看看这个谁能够圣人?”祁黄羊听后毫不犹豫的达到“祁午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

听到这话,晋平公又觉得奇怪了,于是便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难道你就不怕别人说闲话么?”祁黄羊听后便说道:“您只是问我谁可以去胜任这个法官的职位,所以我就推荐了他,但是您也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儿子呀!”

晋平公非常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便派了祁午去做法官。当祁午成为法官之后果然是做到了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很多好事情,受到了人们的拥护与爱戴。

之后儒学者孔子听到这两件事情之后,他大赞了祁黄羊。孔子当时说到:“祁黄羊两次都说的太好了,他推荐人才不参杂任何私心,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能够说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