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万家坝古墓群简介【最新20篇】

盗墓笔记的小说的兴起,也形成了一股盗墓风潮,更有盗墓案被媒体披露、被人民所知所关注。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你介绍盗掘古墓罪辩护词的相关法律知识。

浏览

3103

文章

210

篇1:私自进入古墓违法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违法。主要是没有经过国家的允许,不论是私自进入又或者是盗墓,有没有道道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即便是自家坟墓的迁徙,也一定要去符合法律规定才可以,要进行协商,只要协商一致过之后就不属于违法犯罪。

私自进入古墓属违法行为

只要在古墓之中出没,都是属于违法行为。在我国法律规定之中,是故意或过失造成国家珍贵文物损失的,以及挖掘古文化遗产古墓的,在以私人牟利为目的去倒卖国家文物或文物,进入墓地之中为的就是能够造成个人收益的全部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定是违反了国家规定之后构成犯罪,就会依法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并且进行处罚。

盗墓文物该怎么处理

在进入到古墓之中盗取文物是属于违法的,一般会被判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一旦是情节较为严重的,有一些挖掘的行为,确认盗取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的都会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刑期最轻是三年并没有上线,要是盗取了一些有历史意义价值意义和科学价值的,则是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自家地中私自挖掘也属于犯法

就有很多人都非常的纠结,如果是在自家地中发现了有古墓的存在,自己去进行挖掘,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只要是挖掘古墓都属于犯罪行为,根据国家规定地下文物都是属于国家的,在个人进行挖掘或联合他人进行挖掘,一旦造成较为严重的情况时,都要接受法律的处罚和刑事惩罚。

个人在日常一定要去拥有保护文物的意识和法律意识,向非法占有古墓的文物,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准许私自盗绝的,就能够构成偷盗古墓罪。如是情节较轻,并承认自身错误没有前科,如实说明造不成太严重后果的,还能够按照不起诉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扎滚鲁克古墓群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扎滚鲁克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滚鲁克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西2公里处绿洲边缘地带的台地上。墓地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属于先且末国时期,第二期属于且末国时期,第三期为东汉至魏晋时期。

目前发现五片墓地,近千座墓葬。一号墓地墓葬分布相对集中,东西宽750米、南北长1100米,面积达825000平方米。墓葬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方形竖穴土坑棚架墓、洞室墓等。一、二期以多人合葬为主,三期多为单人或二人合葬。出土的两件木竖箜篌乐器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珍贵文物,还有具有特色的陶器、骨木器、精美的毛织品、鸟纹刺绣织物等。

扎滚鲁克古墓群代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反映了这一地区汉通西域以前至魏晋的社会发展概貌,遗迹现象和出土文物表现出古且末国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与丝路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为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阿克塔木古墓群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阿克塔木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阿尕尔森乡阿克塔木牧业村村西土岗两侧,有众多小型土墩墓.有的几如平地.当地人称加勒托别,意为马鬃一样众多的土堆.推测可能为塞人至乌孙时期古墓.

阿尕尔森镇:阿尕尔森乡位于巩留县中部地区的特克斯河和巩乃斯河交汇处。东、北隔特克斯河、伊犁河与新源县、尼勒克县相望,西同东买里乡、阔斯阿尕什羊场接壤,南与特克斯县相连。总面积107. 1万亩,约714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其夏草场分布在莫乎尔乡东南部的库尔德宁以东一带。乡辖阿尕尔森、头道湾、达尔特、二道湾、阔斯阿尕什、萨尔乌泽克、别斯萨拉、阿克塔木8个行政村,4。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茶山坳古墓群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茶山古墓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1984年,市博物馆配合京广复线衡北编组站的工程建设,在茶山坳乌龟山、桔园一带发掘出东汉、三国、晋、六朝墓46座,出土文物546件。14座东汉墓中,有一座雨道宽而长,有1块刻有“熹平五年七口”的铭文砖。三国墓1座,墓砖刻有“阳遂.富贵”字样,随葬铜钱有“大泉五十”字样的20枚,“大泉当千”5枚,“五株”30枚。晋墓19座,其中1墓有1块“永康5年”的铭文砖。南朝墓12座,其中1墓有“贵”字铭文砖,有2墓无随葬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韦坡村战国古墓群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韦坡村战国古墓群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韦坡村战国古墓群位于宾阳县露圩镇韦坡村红泥岭,时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

1986年,韦坡村战国古墓群被公布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露圩镇:露圩镇位于宾阳县东南部,东邻黎塘镇,西接甘棠镇,南与横县灵竹相连,北面是古辣镇,距离县城37公里、南宁市84公里,全镇129.37平方公里,属半丘陵地带,共辖5个村委、一个街道居委,45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36886人,壮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7%。全镇设有7个党总支部,6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6名。有耕地面积2.94万亩,山地面积10万亩,有林面积7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龙头山古墓群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龙头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头山古墓群位于吉林省和龙县的龙头山上。

墓群所在地的范围,东西长500多米,南北长400米,地面有12个封土堆。较大的一座墓前立有两块大石柱,南面的平地上有建筑基址。

已发掘的一座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第四个女儿贞孝公主的墓葬。建于八世纪的末叶,原来的地面上有砖塔,现已塌毁不存,只留下墓室。最珍贵的资料是墓中绘有12个壁画人物,这是首次发现的渤海壁画。在墓室通道的东西壁各绘有一个武士,在长方形的墓室中,左右各绘四侍者,后壁绘二侍者。武士身着甲胄,侍者则头着幞头,身穿华丽的袍服。这些彩绘的人物,形体硕胖,笔触圆熟,体现了初唐绘画的风格,也反映出唐代中原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本对边疆各族的影响。墓室的墙壁用砖砌筑,上面用大板石封盖。墓0土有一方墓志,阴刻楷书汉字,记载了贞孝公主一生的经历。(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李家山古墓群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李家山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江川县龙街镇温泉村李家山,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初期的墓葬。

李家山地貌为隆起的丘陵,面积2.5平方公里,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山顶和西坡。墓葬为竖穴土坑墓,长度在4~6米的大墓14座。墓地出土了3000多件(套)各种随葬物品,包括兵器、乐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特别是出土的牛虎铜案以及铜编钟尤其珍贵,此外还有铜扣饰、铜贮贝器和数量相当多的金银器、玉器和珠贝器等等。大量的青铜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李家山古墓群是古滇国的重要贵族墓地,为研究古滇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及与汉王朝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董元代古墓群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南董元代古墓群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董元代古墓群位于藁城市南董村,距离藁城北偏西12.5公里,是南董镇政府所在地。南董元代古墓群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董元代古墓群在南董村东侧,是元朝开国元勋董俊、董文炳父子兄弟的墓地,其后裔大多也葬于此。董氏于元代为卿,父子并列于朝,其墓地地势高阔,占地981亩,分前后两墓区。前墓区为董文炳父子墓区,为元代古墓群,有御赐神道碑九通,每行神道设有阙门、高大牌坊、石像等,均系汉白玉精雕而成,石翁仲雕刻高2.5米。后墓区是董氏后人坟地,董氏历代均有人在朝为官,各朝皇帝均有追谥,整个墓地是碑刻成林,古柏参天,气势非常壮观,历代都有董氏看坟人守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南朝古墓群

全文共 2332 字

+ 加入清单

南朝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朝古墓群

融安县地处桂中北部,面积2.905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地属山区。全县大部分地区为山坡土岭。融安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为融州。秦未汉初、三国时代为潭中县地。唐、宋、元、明时期为融州。南北朝以前中原文化己传入县境,随着外地人的不断迁入和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交融,县境一直成为人民繁衍生息的乐土。

融安县发现及发掘的古墓葬中都是以南朝古墓为主。于1979年至1997年间配合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区博物馆、地市文博部门先后在融安县大巷乡的安宁村、木樟村;大乐乡的红卫村、东圩村;浮石镇的泉头村等地发掘了十座南朝古墓。有土坑墓、砖室墓。结构有:短甬道的单室券顶墓;由前室、中室及后室组成的长方形砖室墓;竖穴土坑墓;多室券顶结构墓:呈“凸”字形砖室墓。出土器物非常丰富,有十二乳足瓷砚、滑石买地券、滑石俑、滑石杯、滑石猪、瓷碗、鸡首壶、陶罐等器物。其中滑石俑有的雕刻精美、线条细腻、面目清秀、衣纹自然;有的刀法粗简,线条流畅;有的肌肉丰满、神态端庄。滑石猪:形如现在的家猪,嘴微翘,四肢粗壮,有的个体扁长,形象逼真,制作精致。现馆藏文物中有36件国家二级文物和58件国家三级文物,当中,大部分是从南朝古墓中发掘而得,馆藏品位排列柳州市各县及来宾市各县之首位。在广西南朝古墓中很有它的代表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融安县地处广西北部,北面有一条长约10、宽为3公里的狭长谷地,融江自北向南穿流其间。融安县大巷乡安宁村即位于谷地的南端。1979年间,当地群众在黄家寨和木寨西面的土坡上,不断挖出红色古砖和各种滑石器。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区文物工作队前往调查,发现了许多露土的砖室墓,并征集了一批文物,证实了这是一处南朝时期的墓群。1980年至1982年区文物工作队分别清理发掘了六座南朝墓。将其编号为融安县M1、M2、M3、M4,M5、M6。

M1系长方形砖室墓。墓室长约8米、宽约2.2米,墓底至墓顶高2米。分甬道、墓室、供台三部分,券顶系楔形砖砌成,墓底铺地砖有两层,红、灰二色砖相间以“人”字形铺砌。砖长33厘米、宽14厘米、厚6厘米。砖的正面摸印一人,正面站立,身着长衣,双手拱于胸前柱一长柄。墓因早难被盗,墓内仅存一批立于背道和供台上的人像砖。

M2略呈“凸”字形砖室墓。亦有甬道、墓室、供台、纵剖面呈三级阶梯状。墓长6.3米,宽2米,高2米,亦为券顶墓。墓壁由双层红砖以三组三顺一丁、一组四顺砌成,砖长32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甬道近墓室的门栏上方,两边各设一个小龛。墓底铺红砖两层,上层作“人”字形。下层一横一竖铺砌。出土器物有:瓷碗、滑石杯、瓷砚、滑石砚、滑石男女俑、滑石猪、滑石买地券,地券长18.7厘米、宽12.7厘米、厚2.2厘米。券文如下:太岁已亥十二月四日齐熙郡潭中县都乡治下里潭华薄命设归蒿里今买宅在本郡骑店里纵广五亩立冢一立自葬雇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或之内生根之物尽属死人即日毕了时任李定度张坚固以钱半百分券为明如律。

M4长方形砖室墓,由前室、中室及后室三个部分组成。墓顶己塌落。从墓室内堆积的楔形残砖看,应为券顶。墓长7.60厘米、宽1.82-2.46米。四壁系用长31厘米、宽15厘米、厚5.2厘米的红色双层错缝迭砌,前室的前壁外侧附设一道横向单砖。前室的前壁内侧及前、中、后三室之间的两壁中,各设砌一砖柱。用以加固墓壁。后室的后壁内侧中间部分,亦附设一砖柱,用以支抵墓壁重力向内倾压。砖柱的砌法均为一顺一丁。墓室纵剖面呈三级阶梯状。墓壁均用红色双砖错缝迭砌。墓底亦用两层红砖平铺成人字形。出土器物有滑石桶、盘,滑石猪、铜镜。

M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5.2米、宽2米。墓坑四壁平直,西壁部分被破坏,沿墓壁四周有一层厚约32厘米的木炭,坑内亦堆积大量炭块。坑内木炭层亦依稀可见,并呈现自北向南倾斜迹象。墓坑底部有三条横向的沟槽,其长度与墓坑宽度相等,沟宽10厘米、深15厘米。沟内填土均为纯净的沉积细沙土。可能是排水沟,它可将渗透到墓内的水积蓄于沟内,从而起到保护棺体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广西乃至邻近地区的墓葬里尚较小,其具体用途还不太清楚。出土器物有青瓷器、滑石器、陶器铜镜、金器等22件。

M6长方形砖室墓,单室。长3.90米、宽1.20米,有短甬道,平面呈“凸”字形。墓顶已塌,从墓内堆积有许多楔形砖看,应为券顶墓。四壁残高l.30米。南北两壁用单砖错缝迭砌,砌法为三顺一丁。后壁为平、侧交砌,内侧增砌一道砖,其砖均侧立,中间突出形成一柱。墓底用单层砖平铺成人字形。墓壁及铺底的砖形制相同,均为素面。在墓室北端底发现二件四耳罐。

融安县城东乡红卫村牛爬塘南朝墓群,虽然没有清理发掘过墓葬,但从群众在平常生产劳动中所挖掘得到的出土器物及器型来看,与安宁南朝古墓群出土的器物器型完全一样,故确定此处为南朝古墓群。

融安县浮石镇九龙南朝古墓于1997年清理发掘,为长方形砖室墓,由前室、中室及后室三个部分组成。长6.34米、宽2.68、4.23米。墓室结构与上述M4号墓相同。不同处是该墓有丰富多彩的花纹墓砖、出土的两块有铭滑石牌正面刻有道教符录外,两块有铭滑石牌背面分别刻有“正南方”“西南方”字样。由于以往清理发掘的南朝古墓后都是全部回填,这样很少有人目睹过南朝墓的结构及其悠久历史韵味,人民群众却无法领略到距今一千五百年前南朝风土人情及其丧葬习俗,更无法观赏到那独到墓室砌筑艺术和丰富多彩的花纹墓砖。鉴于这些原因以及九龙南朝墓固有的浓厚地方特色和独具南方特色的墓室结构,墓址的基本完整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经区博物馆、市博物馆专家的建议决定:在原发掘遗址建设一个南朝墓文物阵列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十大古墓:令活人称羡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古墓,指的是有史以来已经死亡的人的坟墓,一般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亦译古冢。特指欧洲大陆史前时期的墓地,古墓中一般中国的比较有历史研究价值。而中国的十大古墓更是具有考究的价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著名景点吧!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西周王陵

据《周易》、《汉书》中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

西周早中期多为中型墓,墓穴长可达3—4米,宽2—3米,深4—5米,死者头端挖有壁龛,墓底中间有腰坑,墓室内有棺、椁。随葬的有陶器、青铜器和矛、戈、镞等兵器及其他生产、生活工具。西周晚期多为小型墓葬,随葬品也以陶器为主。

此时,周朝的统治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丰镐,贵族多已不葬周原。作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庙所在地,应有王陵,但多年考古没有重大发现。只知周原遗址西端的歧山堡北有传说中的周太王陵。

据《羊城晚报 港澳海外版》1996年6月7日披露,在遗址北部的扶风县黄堆村发掘出一处大型殉葬车马坑,坑深12米6,殉马40余匹及车20余辆。车马坑的规格、深度、殉车马数均为现知周代墓葬仅见,具有王陵规格。据《逸周书》载;“武王崩于镐,殡于歧周,葬于毕”。据周原博物馆推知,既然殡于歧周,理应葬于附近。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越王墓

越王墓,俗称郑集孤堆,位于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西。汉代大型砖石结构墓葬,出土有陶俑、陶马、陶鸡、陶狗、陶磨、陶罐等珍贵文物。现为利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根据马王堆2号墓中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3颗印章,参考文献记载确定该墓墓主即为第一代轪侯利仓,而1, 3号墓分别为利仓的妻、子之墓。

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之堆,而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地。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你可能也喜欢:

为什么镖不喊沧州?

声扬海外的沧州武术文化

杂技之乡吴桥:每逢佳节耍杂技

感受历史文化气息:慈禧太后行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赵杏古墓群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赵杏古墓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杏古墓群

赵杏古墓群(第三批省保)

时代:东周—汉

地址:永济市北城区赵杏、晓朝、席村三村之间

古墓群西至永临公路西100米,南至晓朝公路,北至席村村南100米,东至席村村东,范围9平方公里。该墓群时代跨越东周、秦、汉。东周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多为鼎、豆、壶组合;汉墓多为砖砌墓室,为东汉时期遗存,墓内多出土釉陶仓、壶、灶以及家禽家畜。墓葬多数早期被盗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月形山古墓群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月形山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月形山古墓群位于桃源县西南91公里的西安镇大水田村同心组月形山海拔432米的山岗。在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大小古墓几十座。皆为陈氏家族墓地。部分墓葬树桃源石石碑,雕刻精湛,工艺考究。其中“清例赠修职郎”陈今奇夫妻合葬墓规模宏大,墓碑为四封三间式,四周由一块块青石雕刻合围砌成墓园,石板浅浮雕龙、凤凰、麒麟、鹿等图案。虽年长日久,雕刻栩栩如生。墓碑立于清光绪七年。是研究当地陈氏家族史的实物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晋中猫儿岭古墓旅游攻略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猫儿岭古墓群位于榆次市市区以东的猫儿岭上。这一古墓群,如实地记载着榆次地区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晋中猫儿岭古墓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晋中猫儿岭古墓群介绍

位于榆次市市区以东的猫儿岭上。古墓葬密集地分布在南北长2700米,东西宽1500米的范围内。这一古墓群,如实地记载着榆次地区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

历年来,猫儿岭先后出土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历史墓葬600余座,出土文物5000多件,其中以战国时墓葬最多。这一地区的战国墓葬,形制大多为土坑坚穴墓。基坑都比较深,有深四、五米的,也有深八、九米的。这些葬具、棺椁都已腐朽,出土的随葬品比较丰富,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

旅游攻略相关

晋中猫儿岭古墓旅游攻略:

门票:免费(免费游玩观赏,请爱护环境,切勿乱扔垃圾)

开放时间:09:00-16:00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猫儿岭上

这一古墓群,如实地记载着榆次地区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 历年来,猫儿岭先后出土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历史墓葬 600余座,是考古学家的宝贝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发现3500余座古墓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在这个西安咸阳机场扩建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这个3500余座古墓,那么这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据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2月15日消息,牛年春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全体成员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放弃休假,加班开展考古发掘,全力确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进行。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民航工程,对陕西省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意义重大。在建设工程范围内,勘探共发现各类古代文化遗迹4600余处,其中包括各时期古墓葬3500余座,遗迹数量和规模都非常巨大,考古发掘任务非常艰巨。

经省考古研究院与机场建设指挥部协商决定,2月4日至17日春节假期期间,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动员干部、技工、安全员、后勤保障等60余名员工,由7个劳务公司配合900余名工友,全力开展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南、北飞行区及航站区等重点建设区域的考古发掘。

空港基地将继续科学规划发掘方案,调集各方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推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进行,同时确保考古发掘取得预期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枣园村古墓群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枣园村古墓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枣园村古墓群

枣园村古墓群(第三批省保)

时代:西周—汉

地址:位于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东北部

古墓群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1959年6月发掘汉代砖室墓一座,为规模较小的半圆弧形券顶砖室墓,墓保存完整,出土部分随葬器物。主墓室内出土有绿釉陶壶、绿釉陶仓,内有腐朽谷物。还清理出铁刀、大泉五十铜币。耳室内出土有灰陶罐,及铜质车马饰件和羊骨架等。

1986年又发现西周车马坑两个,出土有銮铃、当卢、铜戈等28件铜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狼牙坝古墓群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狼牙坝古墓群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狼牙坝古墓群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乾安县城西乡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墓葬

管理单位:乾安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狼牙坝泥林位于乾安县西35公里处大布苏东岸的西 坡 , 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距 地表I米左 右的横断面上,显露出两个 文化层 ; 一 个是新石器晚期 和青铜时期的原始文化 , 暴露出的文物有手制粗沙质陶 器残齐 、 陶纺轮 、细石器 、蚌刀 、骨箭头 、铜扣 、铜环等 :另一 个文化层是年代:辽金时期文化 ,有陶瓷器残 片 、 铜钱 、铜饰件和人兽骨骼 ,还有墓葬和居住址几年来 ; 多次在泥林里采集到属于晚更新世猛马象,披毛犀皮等古生物化石。1999年,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宫保鸡丁发明者丁宝桢是谁?济南发现丁宝桢古墓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丁宝桢是晚晴名臣,曾担任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官职。丁宝桢私下对烹饪也是颇有研究,据说宫保鸡丁就是丁宝桢创造出的一道菜品。很多人不明白“宫保”二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宫保”是丁宝桢获得的荣誉官衔,所以他便把这道菜起名为宫保鸡丁。最近,在山东济南发现了一座古墓,推断墓主很有可能就是丁宝桢。详细情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近日,山东济南祝舜路附近工地发现一古墓,清末名臣丁宝桢第六世孙丁峻介绍,丁氏族人据史料和附近居民说法,推测该墓主人系丁宝桢。史料记载,清廷封丁宝桢为太子太保,系荣誉官衔宫保的一种。有一种说法称,丁宝桢被称为“丁宫保”,而川菜宫保鸡丁正是丁宝桢所发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工地已停工,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清代墓地,但墓主人身份等仍需确定。

据丁宝桢第六世孙丁峻介绍,丁氏宗族宗亲会此前就知道丁宝桢墓地在此区域,1958年时,经平坟后墓地原凸起部分和墓碑消失,此处变成平地。但丁家后人曾多次探访此处,向当地居民了解墓地此前所处的具体位置。

2018年,丁峻得知此处将被开发,2019年2月找到开发商协商,并多次找人挖掘多处,但并未发现墓穴。6月初,他从开发商处得知工地陆续挖出一些人骨,于6月8日到了当地。“当时墓穴已经被损毁了不少,西墙、北墙都有损毁,在墓室里边发现两个头骨。”丁峻说,史料记载丁宝桢夫人去世后先葬于此处,丁宝桢去世后与夫人合葬。“丁家不少人葬于此,但丁宝桢的墓应该是最大的,根据墓室的规模和出土头骨,我们宗亲会推测此处是丁宝桢和她夫人的合葬墓。”

新京报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了解到,得知消息后已有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目前工地已停工。根据墓葬形制来看,初步判断该墓地为清朝墓葬。工作人员介绍,虽史料记载丁宝桢葬于此区域,但因该区域面积较大,也未发现相关出土文物作证,墓主人身份等信息仍有待考核。目前,文物部门已逐级向上申请发掘此墓。

丁峻介绍,据家里老人传说,丁宝桢十分热爱美食,曾亲手教厨子做菜。他先后在湖南、山东、四川等多地任职,“他喜欢吃炒鸡丁,在湖南当官时在炒鸡丁里加了辣椒,到山东后又在原基础上加了葱和花生,后来到了成都,又在里边加了花椒。”

新京报记者 康佳 卢海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山辽代古墓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关山辽代古墓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关山辽代古墓,位于关山种畜场附近的王坟沟、马掌洼、三道沟等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山辽墓群已发掘九座,均为辽太祖淳钦皇后宗室先茔之地。其规模、大小、繁简不同,均为砖筑,平面作八角形,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耳室、主室组成。在辽墓内发掘的文物、壁画是研究辽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萧德温墓:位于关山东南山麓。萧德温是辽代丞相陈王萧知足(阿刺)之子,辽道宗宣懿皇后之侄,辽道宗的“左金吾卫上将军” ,是辽国祚兴之功臣。辽大康元年三月十九日,逝于辽水西之行帐。卒45岁。据1926年出土的墓志铭记载,其兄弟五人,分别以“温、良、恭、俭、让”顺序为名。其高祖萧阿古只为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后)之弟,是辅佐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大辽国的开国元勋,曾任北府宰相。曾祖父萧和,祖父萧穆。其家庭自高祖以下各代,先后任北府宰相者17人、封王者13人、招为附马都尉者20人,女辈中有5名皇后、2名皇妃,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

萧和墓:2001年5月出土于关山马掌洼。萧和是辽代天雄军节度。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修国史、魏州大都府长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并获“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之勋。

萧德恭墓:萧德恭墓与萧德温同茔地。萧德恭是萧德温的三弟,曾获“银青崇禄大夫”称谓。曾任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和刺史兼侍御史、上骑都尉等职,为兰陵县开国子之勋。病逝于松山州近郊行帐,卒年38岁。

萧知行墓:2001年出土于关山王坟沟。萧知行是萧和之孙、萧孝诚的第五个儿子。曾任职防御使。一生乐善好施。逝于山兔岈山别所,卒年44岁。

朋友们,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萧和墓,因为其它墓葬已回填。

在这些辽代古墓中,发掘出大量文物。有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青瓷瓶、瓷器及陶器,有栩栩如生的镇墓之宝兽戗首,有极为珍贵的“黄肠题凑”。同时,还发掘出了一块重达500公斤、近似于正方形的萧德恭夫妇墓志铭,其规模之大、刻工之精、书法之遒劲(大小契丹文字与汉字并存,既有颜体,又有欧体)堪称一绝。长达十多米的入墓甬道还绘有祥云、松树、驼驾辕的花轱辘车、奔马、翱翔的凤凰、僧人、契丹及汉人的彩色壁画,历经千余年仍美艳如初,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古墓发现大麻,揭示人类早期将大麻用作毒品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人员报告说,对最近在中国西部古墓中出土的几个木制火盆的化学分析,为吸食大麻的仪式提供了一些最早的证据。

这项研究表明,至少在2500年前,在中国西部就已经出现了在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吸食大麻的现象。所涉及的大麻植物会产生高浓度的精神活性化合物,这表明人们了解这一特定的植物群并与之互动。

大麻是东亚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它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精神药物之一。然而,人们对其早期的精神活性用途知之甚少,也不知道大麻植物何时产生产生更高浓度的精神活性化合物。早期使用大麻的精神活动属性的大部分证据来自书面记录,但是学者们对其可靠性有所怀疑。关于这种植物的仪式消费的考古证据相当有限。

最近,在2500年前的吉尔赞卡尔墓地的8座坟墓中出土了10个木制火盆。这些火盆里有带有明显燃烧痕迹的石头。任蒙和他的同事怀疑这些火盆可能有特定的仪式功能。

为了进行调查,他们从木头碎片和燃烧的石头中提取有机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令他们惊讶的是,结果显示出与大麻的化学特征完全一致,尤其是大麻中四氢大麻酚(THC)的含量很高,这是大麻中最有效的精神活性物质。

作者说,吸食大麻可以在葬礼上表演,也可以作为与神或死者交流的一种方式。这项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残留物分析的重要性,这可能为过去文化交流的细节打开一扇窗,而这是其他考古方法所不能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梅花垄古墓群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梅花古墓群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梅花垄古墓群位于滁州市全椒县,年代为汉、南北朝、宋。

梅花垄古墓群以广平园艺场为中心,西南至卜集乡西石行政村的大汪、韩庄、胡姚等自然村;西至峨嵋行政村的高庄、田谷、大何、小钱、大王、山吴等自然村;北至广平乡浦北行政村和洼李自然村;东到程家市汽车站。墓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在此范围内,古墓“棋布星列”堪称“奇观”。

2012年,梅花垄古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程家市行政村,西南至卜集西石行政村,西至峨眉行政村,北至广平行政村、浦北行政村和洼李自然村。

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