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s3硬盘怎么换实用20篇

硬盘损坏原因有很多,操作不当和不注意保养都会造成磁盘坏道,导致硬盘无法使用,硬盘损坏原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吧!

浏览

7334

文章

1000

篇1:如何设置Vista系统还原使用的硬盘空间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Windows的系统还原功能可以监视系统以及某些应用程序文件的改变,并通过创建(或自动或手动)易于识别的还原点,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时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系统还原还可以让个人数据文件(如文档、浏览器记录、E-mail等)不致因系统崩溃而丢失。

不过,凡事均有两面性,要享受系统还原带来的好处,就必须要付出代价:系统还原必须使用部分硬盘空间以存放系统还原点,很多时候用户不得不在系统还原与如何节省被占用的存储空间之间取舍。特别对WindowsVista中的系统还原而言,与先前的Windows 系统如Windows XP相比,用户不能通过简单的设定限制可供系统还原使用的硬盘空间大小,――Windows Vista默认以硬盘分区大小的15%为系统还原占用空间的上限――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随着Windows Vista使用时间的延长、系统还原点数量的增多,所占用的硬盘空间急速膨胀,对于使用大容量硬盘分区设置的情况而言,甚至会达到几十G之多,这显然是对硬盘空间的浪费,因此,许多朋友不得不采取禁用系统还原或手工删除系统还原点的方式以释放系统还原占用的硬盘空间。

当然,使用Windows Vista与Windows XP双重启动设置的朋友则暂时没有这个烦恼:只要启动进入Windows XP,Windows Vista中创建的系统还原点便会丢失,自动释放系统还原点所占用的硬盘空间(详见双重启动时Vista系统还原的问题及解决中的讨论)。

在Windows XP中,可以简便地设置用于系统还原的硬盘空间,Windows Vista则没有相应的设置项。其实,在Windows Vista中,我们同样可以限制系统还原所使用的硬盘空间――尽管没有如Windows XP中托动滑块那样简单――实现办法便是通过Windows Vista中的卷影复制服务管理命令行工具vssadmin。

设置步骤:

打开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命令行窗口;

输入如下命令:

vssadmin resize shadowstorage /on=C: /for=C: /maxsize=2GB

其中,“ /on=C: /for=C: ”指定待设置的硬盘分区;

“ maxsize=2GB ”即为系统还原可以使用的硬盘空间上限,当然具体数值可根据自己的硬件条件特别是硬盘大小而定;

退出命令行窗口,重新启动Windows Vista。

当然,这样以来,系统还原使用的硬盘空间被限制之后,可保存的系统还原点数量也会相应地减少,往往只能保存最新的系统还原点,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笔记本硬盘在台式机上能用吗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朋友问过我同样的问题,笔记本硬盘能装在台式机上吗?台式机硬盘和笔记本硬盘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电脑小白用户比较喜欢问的一个话题。 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硬盘不一样,如果装上了会不会出现故障呢?下面小编就来一一为大家解答吧!

一、笔记本硬盘在台式机上能用吗?

回答是肯定的。

硬盘无非有两种,一种是3.5英寸硬盘,另外一种就是2.5英寸硬盘,但数据和供电接口都是一样的,这就是SATA硬盘。

笔记本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小尺寸硬盘,台式电脑一般采用的是3.5英寸标准尺寸硬盘,但台式电脑机箱配备了丰富的硬盘位置,不仅支持标准3.5寸普通硬盘,也兼容2.5英寸的笔记本硬盘。

因为台式机的机箱一般都专门为3.5英寸的硬盘设计的,2.5英寸的硬盘没法用螺丝固定。只要在2.5英寸硬盘上加上一个硬盘支架将其固定在机箱里就OK了。

而且,在台式机中,不仅可以将台式机硬盘和笔记本硬盘混合使用,而且还可以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双混合使用。

目前的固态硬盘为了同时兼容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尺寸都是2.5英寸,从这里也可以看出,2.5英寸的硬盘也是兼容台式机的。

虽然台式机能够使用笔记本硬盘,但反过来,笔记本是不能使用3.5英寸标准的台式机硬盘的,因为笔记本内部空间有限,硬盘尺寸专为2.5英寸小尺寸硬盘设计,普通台式机硬盘尺寸太大,其实笔记本不能说不能用,只不过放不下而已。

二、笔记本硬盘和台式机硬盘的区别

1、尺寸不同

标准笔记本硬盘采用2.5英寸,而标准台式机硬盘是3.5英寸,台式机硬盘比笔记本硬盘个头更大。

2、性能不同

谈及硬盘性能主要看读取速度,而决定这个性能的核心参数主要是硬盘的转数、缓存大小以及容量等。

目前,笔记本硬盘体积小,注定速度不能快,大都是5400转/每分钟,而台式机硬盘则基本都是7200转/每分钟,转数越高,一般硬盘读取速度就更快,最高能达到上万转/分钟。此外,硬盘的缓存大小,台式机硬盘一般也比笔记本硬盘大。

因此,台式机硬盘在读取速度方面一般都明显好于笔记本硬盘。此外,在容量上,大尺寸的台式机机械硬盘,也占用优势。

上面说的笔记本和台式机硬盘,主要指的是机械硬盘,内部是有磁头和磁盘的。而目前的固态硬盘都是2.5英寸,内部是没有磁头和磁盘的,接口也是SATA接口,用法和机械硬盘是一样的。同时支持笔记本和台式电脑,没有尺寸和性能之分,因此固态硬盘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中是没有区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移动硬盘和u盘有什么区别 移动硬盘和u盘哪个好用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离不开网络更离不开移动硬盘和u盘,在工作中的朋友深有体会,保存文件什么的十分需要。虽然大家都在使用移动硬盘,但你们分清楚移动硬盘和u盘的区别吗?有些朋友说移动硬盘好,有的说u盘好用,那到底移动硬盘和u盘哪个好用。

一、移动硬盘和u盘的区别

1、存储的原理不同

U盘是以半导体材料(芯片)作为存储单元,又叫固体存储器,没有机械部分。移动硬盘则是以磁性介质作为存储器,有机械部分。

2、能耗不同

U盘没有机械部分,需要提供的能量相比小得多,一般不会超过

100mA,而移动硬盘耗能相对较大,有的时间一个USB口提供的电流不能很好的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移动硬盘一般配的数据线都是可以查两个USB端口,甚至需要配置专门的电源。这也是有的移动硬盘不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

3、体积不同

U盘比移动硬盘明显的体积小了很多,携带更为方便。

4、安全性不同

U盘由于没有机械部分,因此比移动硬盘具有优异的抗震动、潮湿性能。但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和使用,U盘也要买质量过硬的,万一出了问题,数据挽救就比移动硬盘难度大多了,数据无价啊!

5、容量差别大

目前U盘常见的在1G-32G,现在的有128G的,但比较移动硬盘小了很多,但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U盘的容量将会突飞猛进出现新的发展。

二、移动硬盘和u盘哪个好用

盘比较有优势一般U盘都是芯片植在电路板上工作的体积小而且轻对于 防水 防震都有着很好的效果而移动硬盘体积大内部构造相当于普通笔记本硬盘+USB转接设备防水防震太差容易损坏。

现在部分U盘都是闪存形式的传输速度比普通硬盘快(当然也取决于USB接口的速度)便于携带而移动硬盘体积大容量也大因为他本质就是笔记本硬盘传输速度基本能够在USB所支持的速度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硬盘故障发生前会有哪些表现 怎样预防硬盘故障发生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是电脑最重要的设备,它就像一个大仓库,里面储藏了大量的重要数据,它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的优点。我们的重要数据文件存储在电脑硬盘里,如果硬盘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硬盘故障 出现之前电脑都会给出一些提示,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硬盘故障 发生前都会有哪些表现,以及怎样才能预防硬盘故障 的 发生 。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硬盘有固态硬盘(SSD盘)、机械硬盘(HDD盘)、混合硬盘(HHD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

硬盘故障 出现前的五种表现:

1. 出现S.M.A.R.T故障提示。

S.M.A.R.T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它可以监控磁头、磁盘、电机、电路等部件,一旦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它就会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出现这种提示说明硬盘有潜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会出现不定期地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2. 在BIOS里时不时的无法识别硬盘,或是即使能识别,也无法用操作系统找到硬盘,这就是硬盘在出现物理故障的前兆,是最严重的故障。所以应该即时将数据转出,然后进行检测维修。

3. 能进入Windows系统,但是运行程序出错,同时运行磁盘扫描也不能通过,经常在扫描时候缓慢停滞甚至死机。这种现象可能是硬盘的问题,但也可能是Windows天长日久的软故障,如果排除了软件方面设置问题的可能性后,就可以肯定是硬盘的故障。

4. 能进入Windows,运行磁盘扫描程序直接发现错误甚至是坏道,Windows的检查程序会详细地报告情况,建议用效率源硬盘检测修复程序即时修复和隔离。

5. 在Windows初始化时死机。这种情况较复杂,首先应该排除其他部件出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内存质量不好、风扇停转导致系统过热,或者是病毒破坏等,最后如果确定是硬盘故障的话,再另行处理。

硬盘的日常维护:

1、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必须注意防尘!避免在环境潮湿、电压不稳定的环境下工作。

2、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硬盘在工作时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还会使磁头不能正确复位而造成硬盘的划伤。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机。

3、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

在开机的状态下,千万不要移动硬盘或机箱,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移动主机或重新启动电源,可避免电源因瞬间突波对硬盘造成伤害。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注意:硬盘上标出的所谓“抗撞能力”或“防震系统”等,指在硬盘在未启动状态下的防震、抗撞能力,而非开机状态。

为了避免 硬盘故障 的发生后的造成损失,建议养成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的习惯,电脑硬盘+移动硬盘+U盘的多重备份可以更有效的保证重要数据安全避免遗失。平时我们也要做好维护工作,避免 硬盘故障 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SSD固态硬盘有哪些用途 SSD固态硬盘用途介绍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在 SSD固态硬盘贴吧里看到了很多吧友的回答,才发现很多人觉得SSD固态硬盘只是提升开机速度,今天让大家详细的了解下SSD固态硬盘,解除一下部分朋友对固态硬盘的误解。

1、SSD固态硬盘只是提升开机速度?

开机速度更快确实是固态硬盘最容易看到的提升,但并不只有这一个好处。固态硬盘更多的优点是无法具体量化的,软件的流畅度、程序的加载速度、文件拷贝的速度都是固态硬盘的强项,如果是无数个小文件,SSD的效率甚至是机械硬盘的上百倍。

2、为什么很多人宁愿选择大内存的机械硬盘也不愿意选择同等价格的固态?

显然,表面看起来大内存的储存更为实用。实际上,不止是游戏,凡是从硬盘加载的程序,运用SSD都能获得加速,主控+闪存组成的固态硬盘避免了机械硬盘的卡慢和假死现象,大大的影响着体验的舒适度。如果不是对内存极其需要的话还是固态硬盘更为出色,预算充足话SSD+HHD如虎添翼!

3、升级SSD固态硬盘不如升级显卡内存?

现在固态硬盘虽然说性价比不如机械硬盘相提并论,但是与其更换千元的处理器、显卡等硬件,升级几百元的SSD作用更是一针见血。

4、不管是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需要注意什么?

读写忌断电

保持良好的环境

防止受震动

减少频繁操作

恰当的运用时间

定期整理碎片

稳定的电源供应

不要强制关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电脑硬盘怎样分区 电脑硬盘分区方法介绍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网友在网上买了笔记本电脑,买回来得自己装系统,在装系统前需要给电脑硬盘分区,但就在硬盘分区这个程序上卡壳了,不懂怎么操作。电脑硬盘如何分区呢?这就为大家分享电脑硬盘分区的方法,下列便是参考教程。

1、制作u启动u盘启动盘,并插在电脑上不拔出,重启电脑并按开机启动快捷键进入u启动主菜单界面,选择【02】u启动win8pe标准版,如图:

2、进入pe系统之后点击开始图标,然后点击硬盘分区--bootice工具,如图:

3、弹出的bootice窗口中选择好目标磁盘,然后点击按钮分区管理,如图:

4、在分区管理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还没分区,这边点击重新分区按钮,如图:

5、接着进行硬盘分区,在选择分区格式窗口中可以执行需要的设置,点击确定,如图:

6、在提醒框中点击确定,如图:

7、接着就是分区过程,结束后可以看到分区管理窗口显示磁盘分区内容,如图:

电脑硬盘分区操作不难吧?估计已经有很多网友们学会怎么给电脑硬盘分区了,除了用bootice工具来分区外,还可以用diskgenius分区工具、傲梅分区助手来实现硬盘分区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硬盘如何分区 新硬盘分区方法介绍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是电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脑系统也是安装在其中,但在安装系统前我们要确认硬盘是否进行了分区,对于刚买的电脑 新硬盘如何分区 呢?今天就教大家借助u启动v6.1u盘启动diskgenius工具进行新硬盘分区的操作方法

1、制作一个u启动v6.1u盘启动盘,并插入电脑usb接口上,然后重启电脑,在出现开机画面时用一键u盘启动快捷键的方法进入u启动主菜单界面,选择 【02】运行u启动win8pe防蓝屏版(新机器) 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2、进入到u启动win8pe系统后,双击“ 分区工具diskgenius ”图标,在弹出的工具窗口中点击“ 快速分区 ”按钮, 如下图所示:

3、接着,在弹出的窗口中,分区数目选择需要分几个区,高级设置中可以设置分区大小和其它属性,然后点击“ 确定 ”按钮,进行新硬盘分区操作, 如下图所示:

4、等待按照上面设置好的参数,格式化分区即可, 如下图所示:

5、完成格式化分区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新硬盘分区完成的系统c盘、软件d盘、文档e盘, 如下图所示:

此时电脑新硬盘分区完成,此时就可以开始进行安装系统的操作了,关于新硬盘如何分区使用方法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Windows为什么不能很好的支持固态硬盘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驱动器(HDD)读/写花费的时间大概相同,而PC上的SSD(SSD是固态硬盘,没有加速存写技术(WA))驱动器写数据的时间却是读数据时间的100倍。在大多数情况下,SSD唯一所做的就是读取HDD上的rips(快速信息展示服务),像80/20这样的读/写法可以使它们在速度上不相上下。任何超出80/20这一比例的读写规律都将表明SSD的执行性能不如HDD。当然,这还取决于许多其它因素,但是这是一个经验法则。

windows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从而使其在支持SSD方面存在问题:

1.它假定读和写数据花费的时间是相同的。

2.它使用4KB虚拟内存页面。这是70年代早期(或者可能是60年代后期)第一代IBM虚拟内存系统遗留下来的,在当时相对于大型机总的核心内存来说,4KB的容量已经算是很大了。这意味着每一个回收页面都以离散的4KB大小写入磁盘。

企业级SSD具有DRAM写缓冲区,将这些小容量随机写缓冲区聚集起来,然后将它们传递到闪存,作为更大容量的缓存区(大量的写缓冲区的整合),这对于DRAM来说是有必要的,或者是当电源断电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会存在一些罕见的闪存写缓冲区。缓冲区提高了驱动器厂商的生产成本。PC上的SSD就没有这种缓冲区(少数除外,如Micron的新产品P200),所以,SSD受到了限制。

在Windows中增加对SSD的支持,包括驱使O/S收回更大的DRAM页面,这样其它软件就可以延迟磁盘写操作,直到获得一个更大的写页面空间。NAND芯片的擦除块是256KB,这是获得最快的NAND响应的最佳容量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固态硬盘怎么不用透明塑料外壳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过去普遍采用金属外壳,金属质地不仅坚固而且散热更好。最近几年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用上了塑料外壳,但普遍还是不透明的黑塑料,为什么固态硬盘不用透明塑料外壳让大家直接看到内部元件呢?

最近有国内媒体曝光了国产固态硬盘的大量黑幕,闪存芯片造假和主控方案随机成了国产固态硬盘的最大嘈点。固态硬盘不像显卡那样能通过软件直接识别内部硬件方案,拆解外壳又会失去质保,这让消费者难以放心购买。

AIDA64等硬件识别软件对于固态硬盘的识别基于数据库检索,如果厂商更换硬件方案,数据库里的数据不会自动更新,难以通过软件识别到真正的闪存类型,尤其是白片和原片的差别也是识别不了的,这也让一些固态硬盘厂商能故意混淆白片与原片:早期出一批原片的,后期换成白片。

SSD-Z一类的识别软件识别数据库更是非常有限,很多固态硬盘都查不到闪存颗粒信息。

这个时候选择闪存原厂的固态硬盘就有很大优势了:闪存自给自足,不存在因缺货而偷换闪存的情况(闪迪加强版除外,MLC换成TLC时没有声明)。不用拆外壳也能信任原厂的品质。

原厂固态硬盘就如同合资品牌汽车,以丰田为例,各种零部件不是自己生产就是由自己控股的爱信精机等企业制造,各部件协同一致,最终达到了非常可靠非常耐用的品质。

而国产固态硬盘情况与中国品牌汽车相似,发动机是三菱的或者是仿自三菱,变速箱格特拉克或ZF的,ESP系统由博世或大陆提供,车架没准是唯一自主制造的部件,最终由主机厂组装,在采购质量控制及整机匹配上就难以做到极致的可靠。

拆开ToshibaQ200的外壳,你或许会被主控与每颗闪存上的导热垫小小震惊一下,虽然没有多高成本,国产固态硬盘当中你通常看不到这些增强散热的用料。

Q200用编号为TC358790XBG的8通道主控搭配Toshiba自家MLC闪存。国产固态硬盘为了省成本这几年已经普遍用上4通道甚至2通道主控,硬件规格和质量都开始向优盘看齐了。

优质的闪存还需要主控固件的匹配,这其中包括了磨损均衡、垃圾回收、缓存释放和ECC纠错等一系列算法,而没有谁比闪存原厂更熟悉自己闪存颗粒的脾性。还以汽车为例,丰田4AT比某些车的9AT变速箱开起来更平顺,这就不光是硬件问题了,变速箱换挡逻辑上丰田的经验实在是太强了。

当原厂固态硬盘用上8通道主控+MLC闪存,其他固态硬盘就该颤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移动硬盘参数不正确怎么办 移动硬盘参数处理方法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U盘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储工具,可以说,U盘一坏就会给用户到来非常大影响,因为可以说很多重要的文件,我们都会保存在U盘中。因此U盘坏了的话,真的会让人非常糟心。而U盘问题中的U盘参数错误这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硬骨头。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如果U盘出现参数错误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办。

方法一:

开始-运行-输入CMD,在窗口输入CHKDSK I:/F(这里I表示移动硬盘盘符,你的移动硬盘在电脑上显示是什么盘符,就输入什么)。可能要重启,你就等操作自动完成就行了,不需其他操作。

方法二:

移动硬盘的参数错误的原因有两种。一种的接口的连接不好,可能是因为USB接口的供电不足,或者USB接口有故障造成数据错误,尝试换USB接口或者换台电脑试试。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数据错误导致的,因为软件的读写错误,不正确的拔出USB移动硬盘导致的数据错误会出现这类的问题,如果没有重要数据直接格式化磁盘分区就可以了,如果有数据需要保留,可以尝试使用软件备份资料。

方法三:

下载 DiskGenius 软件,在DiskGenius软件中可以看到硬盘信息。在DiskGenius中的“文件浏览”中可以看到文件信息。现在可以确定是硬盘存在坏道需要对硬盘进行修复。打开“运行”。在里面输入“CHKDSK H:/F /R”(H:是硬盘所在盘符。/R 找到不正确的扇区并恢复可读信息 /F 修复磁盘上的错误)。然后出现修复界面,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Y或N进行修复就可以了。修复时间比较长,请不要运行其他程序。修复完以后就可以显示硬盘的盘符,可以打开硬盘,看到里面的信息及数据。

总结: 对于U盘而言,无论出现任何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保证U盘内的文件的安全。因此,小编是非常不建议大家一言不合就对U盘进行格式化的,同时在很多U盘的问题中,格式化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因此大家最好是能够就U盘出现的问题去解决。同时,目前来看,大部分U盘的问题,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话,能够通过网上的一些软件进行一键解决。这样大家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不会修理U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硬盘上数据如何彻底删除 硬盘上数据彻底删除方法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上次我们说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已经删除硬盘上的数据,但是那些数据却还可以被恢复过来。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我们要弃用/报废旧的硬盘,那么我们如何彻底删除硬盘上的数据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彻底删除硬盘上的数据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讲讲如何彻底清除硬盘(SSD、HDD)里的数据。

要彻底清除硬盘里的数据,大概可通过三种类型的方式去实现。

第一,物理摧毁以达到使硬盘丧失储存能力的目的。简单粗暴!针对报废的硬盘。没必要客气。

1.要物理摧毁HDD,很简单。HDD所有数据都储存在磁盘里。虽然磁盘大多是合金的,但是我们只需要把它拿来摩擦摩擦,破坏表面的磁就好了。另外也有玻璃基的磁盘,摧毁起来更加简

2. 要物理摧毁SSD的更费力一点。

也只是多费几牛顿的力而已。现在一些用于工控、军事领域领域的SSD还有自毁装置,一键烧毁闪存。

当然物理摧毁硬盘,方式非常多,“煎烹炒炸”都可以,以上只是举例。你有一万种让硬盘彻底毁灭的办法。

第二,通过操作系统来彻底清除硬盘的数据。

1.从WIN8开始,微软在电脑操作系统里加入了非常快捷的硬盘清除策略,硬盘初始化。

(win10)

2.文件粉碎。文件粉碎,相当于把硬盘原数据清除,写入垃圾数据。

第三,通过一些硬盘擦除软件实现硬盘清空。

如LFORMAT、DM、WIPEINFO、Eraser,另外你也可以先格式化硬盘,再写个批处理,复制不用的文件填充到硬盘中,再格式化。

(WIPEINFO)

以上方式不全,欢迎补充。更多姿势,自己解锁。

最后,因为HDD中写入可以覆盖,而SSD写入却不可覆盖。所以,想彻底清除硬盘数据,HDD相对于SSD要难得多。SSD数据具有“易失性”,这也使得SSD上恢复数据也相对于HDD要难得多。这既是SSD的一个缺点,也是SSD的一个重要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固态硬盘有什么好处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固态硬盘好处,首冲其当的就是速度比普通硬盘速度快,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是普通硬盘的近2倍。另外固态硬盘更稳定没有噪音等。

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比较,拥有以下优点:

1. 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固态硬盘目前最大的不足是价格昂贵,相对普通硬盘,价格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其实感觉应用差距也不明显,另外固态硬盘容量小,无法满足大存储数据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是硬盘 硬盘接口有哪些

全文共 2625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和内存是电脑的存储设备,是存储电脑数据的地方。经常使用硬盘,但也许有些用户对它并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在选购时纠结于选什么接口的硬盘才好。那么什么是硬盘?硬盘的接口有哪些?下面就同小编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硬盘,更多的认识一下吧!

什么是硬盘?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设备之一,属于外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电脑工作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是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硬盘是集精密机械、微电子电路、电磁转换为一体的电脑存储设备,它存储着电脑系统资源和重要的信息及数据,这些因素使硬盘在PC机中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硬件设备。计算机需要正常运行所需的大部分软件都存储在硬盘上。因为硬盘存储的容量较大,区别于内存、光盘。硬盘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

什么是硬盘——硬盘的结构

硬盘主要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由于硬盘是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1、最精密的部分——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使用最多的是MR磁头,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

2、磁道

硬盘存储的介质是盘片,盘片是以坚固耐用的材料为盘基,将磁粉附着在平滑的铝合金或玻璃圆盘基上。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硬盘上的磁道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头迅速切换正负极改变磁道所代表的0和1。

3、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

4、柱面

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只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柱面、磁头、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什么是硬盘——硬盘的接口

主流的硬盘接口: SATA 6Gbps接口、 mSATA接口、 M.2接口。

1、SATA 6Gbps接口( SATA III接口)

“SATA 6Gbps”其实是SATA Revision 3.0的一个参数标准之一,主要是用来表达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速度更快,相对SATA Revision 2.0。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实际上SATA 6Gbps接口准确的称呼是SATA III,接口速度是6Gbps。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见的HDD/SSD硬盘接口,大部分人现在买的硬盘都在用这种接口。

2、mSATA接口

mSATA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同时mSATA将提供跟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度,比较广泛的运用于超极本、商务本等追求小型化的笔记本电脑中。

实际上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

3、M.2接口

M.2原名为NGFF接口,它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以取代原来基于mini PCIe改良而来的mSATA接口。无论是更小巧的规格尺寸还是更高的传输性能M.2都远胜于mSATA。并且越来越多的主板上预留M.2接口。

M.2接口可以同时支持SATA及PCI-E通道,后者更容易提高速度,一开始的M.2接口使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现在M.2接口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远高于之前水准,大大提升了SSD性能潜力。同时,使用M.2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相比目前主流的AHCI,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可以获得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非主流接口:有 PCI-E、SATA Express等

PCI-E接口:

早在SATA接口的SSD发展之初,PCI-E接口的SSD就出现了,因为后者的优势实在太大了,其他SSD不论采用什么接口,都是从SATA 向原生PCI-E走进,而PCI-E接口的SSD直接是一步到位,省去了中间过程。不过PCI-E硬盘最初多用于企业级市场,因为它需要不同的主控,性能高的同时成本也高了,消费级市场也没多少需求,只是这两年来PCI-E硬盘才在高端消费级市场上崛起。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知道什么是硬盘了吧,对它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认识。虽然固态硬盘接口种类繁杂,但无外乎以SATA 6Gbps、msata、M.2以及PCI-E为主,而且就当下技术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方面来说,M.2以及SATA 6Gbps接口还是最主流的。所以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不必太过于苦恼接口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移动硬盘如何选购 移动硬盘选购指南

全文共 2721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硬盘的价格降低以及快节奏的工作造就了移动硬盘的使用率,那么如何选择一个保值的又耐用的移动硬盘呢?移动硬盘和普能硬盘相比又有那些参数值得注意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移动硬盘选购的一些注意事项。

移动硬盘选购指南

一、速度

首先我们说的是速度:在临近下班前拷贝数据时,慢一分钟甚至慢一秒钟都会使我们的心情烦躁不安,因此高速的读写数据至关重要。此外当我们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移动硬盘时,如果传输速度太慢,还会加快缩短笔记本电脑电池的使用时间。

目前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35MB/s左右,写入速度约为20MB/s左右。市面上较为常见的2.5英寸笔记本硬盘品牌有日立、希捷、西部数据、三星、纽曼等,他们之间的速度差异相对来说不是太明显,在选购品牌移动硬盘时不必对里面的硬盘型号过多计较。

相对于笔记本硬盘本身而言,读写控制芯片和USB端口类型往往决定了品牌移动硬盘的最高读写速度。

比如说同样是USB 3.0接口的移动硬盘产品,就算是采用同样型号的2.5英寸日立5400转硬盘,一个可以提供50MB/S的读取速度,而另一个则只能提供30MB/S的读取速度,这就是因为二者所采用的主控芯片等部件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弄清楚某一款移动硬盘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读写控制芯片,从外表来看也很难区分是否为真正的USB3.0高速端口。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搞清楚某一款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究竟有多快时,我们应该去专业IT网站查看该产品的评测数据,或者在购买时带上笔记本电脑实机试用一下。

提示:要搞清楚某一款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专业IT网站查看该款产品的评测,或者带上笔记本电脑现场试用。

二、供电

有不少劣质台式电脑主板的机箱前置USB端口容易出现供电不足情况,这样就会造成移动硬盘无法被Windows系统正常发现的故障。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给移动硬盘进行独立供电,因此大部分移动硬盘都设计了DC-IN直流电插口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2.5英寸USB移动硬盘工作时,硬盘和数据接口由USB接口供电。USB接口可提供0.5A电流,而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工作电流为0.7~1A,一般的数据拷贝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硬盘容量较大或移动文件较大时很容易出现供电不足,而且若USB接口同时给多个USB设备供电时也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造成数据丢失甚至硬盘损坏。为加强供电,2.5英寸USB移动硬盘一般会提供从usb接口取电的电源线。所以在移动较大文件等时候就需要接上取电电源线。 (3.5寸的移动硬盘一般都自带外置电源,所以供电基本不存在问题。IEEE1394接口最大可提供1.5A电流,所以也无须外接电源)

提示:电源问题方面,一般情况下,一个usb接口供电已经足够。但是有可能会遇到需要同时接两个接口的情况.

如何选购 移动硬盘 图3

三、品质

市面上有不少所谓的品牌移动硬盘其实是由经销商自己组装的,也就是说,厂商提供给经销商的只是移动硬盘盒,经销商拿到盒子后再把硬盘装进去。这种品牌移动硬盘的品质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水货硬盘甚至返修硬盘很有可能就被奸商装进移动硬盘盒里卖给了不知情的消费者。

笔记本硬盘渠道复杂,水货、拆机货在市场并不少见,而由于厂商们对正品的识别方法也没有太多的宣传,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很容易受骗。且不说中关村满大街的“移动硬盘托儿”手里的假货、旧货,即使是在柜台买,要保证绝对正品也不容易。

水货分为走私货和OEM货。 走私货就是不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笔记本硬盘作为一种精密程度较高的配件,在走私的运输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质量难有保证,另外走私过来的东西还有可能是过时的产品,曾经有一段时间日立的过时产品就闹得沸沸扬扬,网上也有不少讨论,可是现在注意分辨的消费者还是不多; OEM货则是从笔记本厂商或者厂商授权的维修点那里流出来的备件,虽然质量未必存在问题,但是保修却不好办。拆机货来源很多,主要是返修机器中的硬盘,由于曾经使用过,必然会有一定的劳损和老化,可怕的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并不是一下子可以反映出来的,一般来说用户买的时候只要格式化成功,容量正确就不会有什么异议,可是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

此外,笔记本硬盘不像板卡等配件,代理商一般是不给个人用户保修的,经销商扔下柜台走人,用户也没办法;还有些经销商口头说保修一年,实际的保换时间只有3个月,只要没有写到收据里,用户说什么也没有用。所以购买移动硬盘最好是选购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口碑好的产品。

再则,PCB电路板的做工也对移动硬盘的品质有很大影响。但是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是无法拆开机器仔细检查PCB电路板的(也很难具备辨别其好坏的能力),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网上搜索下,看看能否找到权威媒体的拆机评测报告和网友试用后的评价。

四、是否越薄越好

说到移动硬盘,现在的移动硬盘售价越来越便宜、外形也越来越薄、越小。但一味追求低成本和漂亮外观,使得很多产品都不具备防震措施,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防震填充物都没有(其实就是一个笔记本硬盘加上一个薄薄的塑料或者金属盒子),其存储数据的可靠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来说,机身外壳越薄的移动硬盘其抗震能力(意外摔落)越差。为了防止意外摔落对移动硬盘的损坏,有一些厂商推出了超强抗震移动硬盘。其中不少厂商宣称自己是2米防摔落,其实高度根本就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因为很多移动硬盘产品从5米甚至10米高度摔落时仍然可能完好无损,可惜只是一两次的运气好而已。我们应该关注这个产品是否通过了专业实验室不同角度数百次以上的摔落测试,通常移动硬盘意外摔落的高度为1米左右(即办公桌的高度,也是普通人的腰高),在选购产品时,可以软磨硬泡让经销商给我们现场演示一下。

五、接口

在USB3.0标准还没有问世之前,USB2.0标准是较慢的,读写速度最快不过35MB/s;但是USB3.0标准问世之后,读写速度最高接近75MB/s,这样一下子就把USB2.0接口甩在了后面,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电脑都有USB3.0连接端口,只有极少的旧电脑有2.0端口,因此我们现在购买移动硬盘时完全可以不用考虑采用2.0接口的型号。 不过,如果您用的是苹果电脑,这个时候要用到火线,选购采用火线接口的移动硬盘就比较合适。

不少品牌移动硬盘会免费赠送些杀毒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一键备份软件、加密软件等等,但是在宽带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都不是什么真正值钱的东西,完全可以不用受此诱惑,这只个别商家用来做宣传的嚎头。

通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移动硬盘用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你就可以选购最适合自己的一款移动硬盘了。希望本文的分享对大家在选购移动硬盘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硬盘接口ATA-SATA-mSATA-M.2有哪些区别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从诞生之日起(取代软盘)就负担着传送速率不断提高的重任,谁让它是PC体系中最重要的外存呢。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CPU不断的升级换代、提高速度,迫使外部存储设备一次又一次的拖了后腿,不断成为系统的瓶颈。下面就简单的回顾一下作为最重要的PC外部存储设备——硬盘接口的发展历程。

ata接口

ATA-1在主板上首次出现,支持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每个设备的最大容量为504MB,支持的PIO-0模式传输速率只有3.3MB/s。ATA-1支持PIO模式包括有PIO-0和PIO-1、PIO-2模式,另外还支持四种DMA模式(没有得到实际应用)。ATA-1接口的硬盘大小为5英寸,而不是现在主流的3.5英寸。

从ATA-4接口标准开始正式支持Ultra DMA数据传输模式,因此也习惯称ATA-4为Ultra DMA 33或ATA33。首次在ATA接口中采用了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传输)技术,让接口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数据两次,时钟上升和下降期各有一次数据传输,这样数据传输率一下从16MB/s提升至33MB/s。

随后很快出现了ATA66、ATA100,ATA66是建立在Ultra DMA 33硬盘接口的基础上,同样采用了UDMA技术。Ultra DMA 66让主机接收/发送数据速率达到66.6 MB/s,是U-DMA/33的两倍。

ATA-7是ATA接口的最后一个版本,也叫ATA133,只有迈拓公司推出一系列采用ATA133标准的硬盘,这是第一种在接口速度上超过100MB/s的IDE硬盘。迈拓是目前唯一一家推出这种接口标准硬盘的制造商,而其他IDE硬盘厂商则停止了对IDE接口的开发,转而生产Serial ATA接口标准的硬盘。ATA133接口支持133 MB/s数据传输速度,在ATA接口发展到ATA100的时候,这种并行接口的电缆属性、连接器和信号协议都表现出了很大的技术瓶颈,而在技术上突破这些瓶颈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新型的硬盘接口标准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

SATA接口

SATA即:Serial ATA接口标准,是当前机械硬盘的主流。为了突破并行ATA100接口的瓶颈,出现了串行,SATA协会研发的串行技术打破了ATA100的传送速率瓶颈,已发展到STAT3。目前主板上普遍配置的SATA2接口的传输速率则为3Gb/s,而SATA3传输速率可以达到6Gb/s。SATA接口是当前机械硬盘的首选。

mSATA接口

mSATA是SATA协会新开发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保证了SATA的传送速率和稳定性,使得SATA技术能在小尺寸上实现。由于mSATA SSD体积小巧,越来越多笔记本、便携设备开始使用这种接口的SSD硬盘,基于mSATA MINI PCI-E 接口的SSD成为当前的流行趋势。

M.2接口

M.2 借鉴了mSATA小体积设计,采用 Mini PCI-E总线,而如果采用PCI-E×2接口标准,最大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700MB/s,写入速度也能达到550MB/s,采用PCI-E×4接口,理论带宽可达4GB/s,轻易突破SATA3.0的性能极限。不过还有一种M.2 SSD,为降低生产成本走的SATA3.0 6Gbps速率总线,本质还是SATA SSD!

由于闪存的寿命限制,消费级的M.2 PCIe SSD仅超过顶级SATA3.0 SSD大约25%的整体性能,并没有达到我们要的惊艳性能。即使这样性能的M.2 PCIe SSD,它的价格也高出同档次的SATA3.0 SSD不少。简单点说,消费者花出去的钱,和它获得的性能不成正比、不值。

总结:

当前市场上M.2 SATA SSD却意外(从性价比看也算合理)得到厂家和用户的积极响应,M.2 SSD的发扬光大不是在PCI-E总线,却是在SATA3.0 6Gbps速率总线,它和mSATA接口比并没本质区别,这让人大跌眼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正确操作硬盘碎片的整理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能够提高硬盘中文件的读写速度。但是,盲目地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却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危险。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整理期间不要进行资料读写

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是个很漫长的工作,不少朋友喜欢在整理的同时听歌、打游戏。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磁盘碎片整理时硬盘在高速旋转,此时进行资料读写,很可能会导致电脑死机,甚至损坏硬盘。

2.不宜频繁整理

磁盘碎片整理不同于别的电脑操作,硬盘会高速且不停地连续旋转,如果频繁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有可能导致硬盘寿命下降,建议一个月左右整理一次即可。

3.做好准备工作

在整理磁盘碎片前应该先对驱动器进行“磁盘错误扫描”,这样可以防止系统将某些文件误认作逻辑错误而造成文件丢失。具体操作是(以Windows XP为例):在“我的电脑”中选择要整理的驱动器,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功能表中选择“属性”。进入“属性”窗口的“工具”选项卡后,点击“查错”栏中的“开始检查”按钮(如下图),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

4.双系统下不要交叉整理

很多朋友都安装的是Windows 98和Windows XP双系统,但是由于系统兼容性等原因,交叉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可能会造成文件易位、混乱甚至系统崩溃,所以建议朋友们在不要交叉整理系统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移动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移动硬盘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的英文拼写是Average Seek Time,它是了解硬盘性能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它是指硬盘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移动至数据所在的磁道所花费时间的平均值,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重要参数,单位为毫秒(ms)。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其平均寻道时间也不一样,但这个时间越低,则产品越好,现今主流的硬盘产品平均寻道时间都在在9ms左右。

平均寻道时间实际上是由转速、单碟容量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个参数。一般来说,硬盘的转速越高,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单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当然处于市场定位以及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考虑,厂商也会人为的调整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在硬盘上数据是分磁道、分簇存储的,经常的读写操作后,往往数据并不是连续排列在同一磁道上,所以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往往需要在磁道之间反复移动,因此平均寻道时间在数据传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读写大量的小文件时,平均寻道时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读写大文件或连续存储的大量数据时,平均寻道时间的优势则得不到体现,此时单碟容量的大小、转速、缓存就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买移动硬盘,希捷的好还是西数的好?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希捷和西部数据的移动硬盘在质量上都是有保障的,都是硬盘大厂的产品;希捷产品在性能上不错,但是对供电稳定性要求较高,不太抗震,西部数据的产品在稳定性上更好,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以下是详细介绍:

1、希捷和西部数据的移动硬盘在质量上都是有保障的,都是硬盘大厂的产品。由于机械硬盘内部有机械结构,日常使用不注意都是很容易损坏的,不能完全避免损坏的出现;选购的时候尽量避免低端入门的产品;

2、希捷产品拥有较强的性能表现而且在功耗和读写速度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对于供电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也容易摔坏;

3、西部数据的产品超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高,返修率低,但是不太适合长时间下载挂机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ahci硬盘模式如何设置 ahci硬盘模式设置方法介绍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现在的硬盘都是串口硬盘,所以普通的xp安装盘或ghost安装盘在装系统时无法识别硬盘,硬盘需要用ide模式,而随着系统升级,对于win8系统以上硬盘模式一般用不了ide模式,所以需要 bios设置ahci模式 ,下面就教大家怎样设置硬盘模式为ahci。

1、进入bios后,移动光标选中advanced,如图:

2、在advanced界面中,移动光标至“sata controller mode”,按回车键,然后在弹出的“Non-AHCI”和“AHCI”选项中选择“AHCI”选项并按回车确定。如图:

3、最后按f10保存。

现在大家对bios设置ahci模式操作了解了吗?设置硬盘模式为ahci是根据自己电脑装系统自身需要而设定,希望以上教程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SSD是什么 SSD固态硬盘作用介绍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一入储存深似海,从此到处SSD。 由于从事的储存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此处有点嘚瑟哈~),工作相关的很多都是专业词汇。在面对非储存行业的亲朋好友时,总会碰到几个问题:

S: 你们行业到底在做什么?

Z: 不假思索地,肯定地蹦出三个字母-“S~S~D”,(原谅我的职业病)

S: SSD是啥?

Z: SSD的全称是Solid State Drives,说人话就是’固态硬盘

这时,S同学心中估计会飘过五个字,“神马玩意儿”……

好了,交代了背景,开始切入正题咯,今天分享的主题是,SSD是什么?SSD有什么用?

谈SSD之前,就不得不提一下HDD(HDD即为机械硬盘,与SSD同属硬盘)。还记得08年,买的第一台华硕的笔记本,当时主流的配置160GB的硬盘(注意这里的硬盘是机械硬盘),高级一点的电脑配的是250GB的机械硬盘。那时候,系统装在机械硬盘,开机启动速度记得好像是几分钟的样子,不过有了笔记本已经很开心了,就不care开机速度了。这里mark一下,机械硬盘就是平时我们电脑里面装系统和存放视频、照片、文档的硬盘。

到这里,把SSD的概念替换机械硬盘,狭义的理解,SSD就是取代机械硬盘装系统和存放视频、照片、文档的固态硬盘。

直观看一下SSD与机械硬盘的分别,机械硬盘的结构图:

SSD与机械硬盘相比有很多优点:

1. SSD抗摔性高。因为机械硬盘的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需要很多机械部件协同合作,而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运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遗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2. SSD读写数据速度快。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由于本人工作的关系,工作的电脑系统盘都是采用的SSD固态硬盘(哈哈,再嘚瑟一次),我个人用的电脑的开机速度最快已经可以跑到10秒以内了。跟机械硬盘的开机速度几分钟比起来,简直是用飞机与自行车赛跑。

3. SSD比机械硬盘质量轻。

4. SSD运行没有噪音。之前有提到机械硬盘有很多小零件,运行的时候噪音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你想尝试SSD,可以选择美光科技公司(Micron)的Crucial系列,保证你不会失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