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lash制作文字特效(汇编20篇)

瑜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常练瑜伽还能达到减肥的效果,现在就跟着问学吧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14天特效减肥瑜伽视频吧。

浏览

1549

文章

21

篇1:Flash教程:制作天空中流星划过特效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效果:

当你抬头望着深黑色的夜空时,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流星天空飞驰而过,好漂亮的流星许个愿吧...

★★本例的知识点:元件制作、元件的复制、动作补间动画的应用、引导层的应用。

★★本例制作步骤:

1、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面板选择“常规/flash文档”,选择后点确定。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在“属性”面板上设置文件大小为400*250像素,背景色为黑色。

2、执行“插入/新元件”命令,新建一个图形元件名为“star”。选择工具栏里的矩形工具,在编辑区中画一个白色的无边矩形,然后选择工具栏里的黑箭头工具将矩形上端的两点向中心点移动,调节成为一个三角形如下图一所示:

打开对齐面板居中对齐。选择工具栏里的任意变形工具,用鼠标左键按住三角形中“注册点”拖到三角形的最下端,执行“窗口/设计面板/变形”,打开变形面板,设置旋转角度为72度,按下“复制并应该变形”按扭,完成的“星”元件如下图二所示:

3、执行“插入/新元件”命令,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MC)名为“星1”。打开库从库中拖入一个“star”在编辑区并位于居中,选中第1帧,在属性面板里设置“star”的大小如下图一所示。中心点不变在第20帧按右键插入普通帧。新建图层二,从库中拖入一个“star”位置居中,放在图层一大“star”的中心,在第20帧按右键插入关键帧,把小的“star”拖入到大的“star”一个角上并在属性面板上设置小的“star”的透明度为40%。回到第一帧在属性面板上设置补间动作。

4、再新建图层三,选中图层二上第一帧的“star”执行“编辑/复制”选择复制,然后在图层三上执行“编辑/粘帖到当前位置”使二个图层上的“star”重合,在第20帧按右键插入关键帧,把小的“star”拖入到大的“star”另一个角上并在属性面板上设置小的“star”的透明度为40%。回到第一帧在属性面板上设置补间动作。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另三个运动的小“star”,做好的5个“star”放在大五角星的如图二所示。然后删除图层一,做好的五个星从中间变为5个分。

5、执行“插入/新元件”命令,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MC)名为“星”。在图层一上添加引导层如下图一所示。然后把引导层拖到图层一的下方如下图二所示。

6、选择工具栏里的椭圆工具在引导层里画一个有边框无填充色的椭圆,做为运动星星的运动轨迹。(也可经按照自己的的喜爱画不同形状的运动轨迹)在第100帧按右键插入普通帧。

7、选择工具栏里的橡皮工具擦掉椭圆的一小段,按下工具栏里的按扭,然后点击图层一第一帧,从库中拖入“星1”放在椭圆的那一小段后面,中心对齐椭圆的运动轨迹如下图一所示。在第15帧点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新建图层二,在第2 帧点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然后把“星1”拖放到第2帧,把这个“星1”放在第一个“星1”的后面,中心对齐椭圆的运动轨迹,然后在第16帧点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依照上面的方法把星星排放好设定的椭圆运动轨迹。下图二是星星全部排好的椭圆形状。在这个实例里我一共做了70多层,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做多少层。“星”MC的完成后的时间帧面板一部分如下图三所示。

8、 返回主场景,执行“文件/导入到库”命令,导入一张背景图在属性面板里设置大小为400*250,并居中对齐。从库中把影片剪辑元件“星”拖到场景中,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看到效果了吧!漂亮的流星是不是在你的眼前飞驰而过。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将文件保存成“流星.fla”文件存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Flash如何制作一个跟随鼠标感应放大缩小的动画特效

全文共 160 字

+ 加入清单

flash教程教你制作一个跟随鼠标感应放大缩小动画特效,主要利用遮罩来实现的。方法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

制作步骤:

首先新建文档

然后导入一幅图片当做背景,我们首先把图片转换为影片剪辑元件,然后在该图层中做放大缩小的动画效果

然后我们创建一个新图层,创建一个圆,转换为影片剪辑元件,命名实例名,然后设置为遮罩层,效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Flash如何制作独特的图片GIF动画特效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教程向大家介绍利用flash制作一种独特图片GIF动画特效方法,制作出来的图片特效真的很不错,方法也不是很难,一起来学习吧!

打开FLASH.新建FLASH文档.

CTRL+F8新建一个元件..导入一张图片,把图片拉入主场景中..点击图片调整属性.把图片设为一个面布大

新建一个图层,按住ALT键把图层1的帧复制上去.然后在图层2上新建一个图层.这个图层是要用来做遮罩的.用方框工具画出个框形,设置参数为

图层3上插入关键帧..然后设置参数.让刚才做的长方块刚好有满画布大

然后制作成形变动画

在图层3图层2点一下眼睛设为不显示并锁定.以方便对图层一的操作,原图是

只要修改一下,把400改成800就可以了.

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图片属性如图设置.也就是把图片X向左400像素

在图层1上加上一图层.把图层3第30帧频的红色方块复制到新建图层4的第一层.或按住ALT把那一帧拉到图层4第一帧也可以..图层1创作成动画.图层3.4都设为遮蔽罩

在图层2第50帧插入帧主要是延长播放时间.本例制作完成.效果还不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用Flash模拟逼真的穿越时空的3D动画特效

全文共 2931 字

+ 加入清单

flash本身是一个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并不能直接做出三维效果,有时候我们又需要三维效果来体现作品,怎么做呢?可以在Flash中使用一些小的技巧,再配合上功能强大的Action动作脚本模拟逼真的3D效果,就用这种方法在Flash中来模拟一个漫无边际的时空隧道,深邃的隧道一直通向遥远的时空,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1、首先启动Flash,新建一个影片,设置影片的舞台大小为550pix×400pix(单位为像素),影片背景色为深绿色,颜色代码为#003300。

2、新建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bb,进入元件的编辑区后,打开混色器面板,在填充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类型为“放射渐变”,然后分别设置色带下左右两个滑块的颜色,其中左边滑块颜色为绿色,RGB颜色代码为0、204、153,右边滑块颜色为黑色,设置好填充色后,选择椭圆工具,按下“Shift”键的同时在编辑区绘制一个正圆。

3、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命名为b,进入元件的编辑区后,将元件bb从库中拖到编辑区中,然后在第15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将小球向左上方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在第30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再将小球向右下方移动一段距离,按照相同的方法分别在第45、60和75帧插入关键帧,并向不同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最后分别建立关键帧之间的运动过渡动画,这样目的是制造一种小球来回晃动的效果。

4、回到主场景中,首先给影片制作一个背景。打开混色器面板,在填充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类型为“放射渐变”,然后分别设置色带下左右两个滑块的颜色,其中左边滑块颜色为黑色,右边滑块颜色为绿色,RGB颜色代码为0、135、8。设置好填充色后,选择矩形工具,在舞台中绘制一个方形,大小稍稍超过舞台大小即可。

5、在背景层上面插入一个图层,将元件b拖到此图层,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其实例名为b0,最后给第1帧添加如下Action: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 = 10;

r = 0;

pai = 3.14/180;

i = 0;

do { FLASH 5 也提供了FOR 循环

setProperty ("/b" + i, _xscale, i);

setProperty ("/b" + i, _yscale, i);

setProperty ("/b" + i, _x, d*Math.cos (pai*r)+200);

setProperty ("/b" + i, _y, d*Math.sin (pai*r)+200);

//利用了最基本的画圆算法

r = r+10;

d = d+1;

i = i+1;

duplicateMovieClip ("/b0", "b"+i, i);

//复制b0

} while (i

//其中d是半径,r是角度,pai已经转换成了弧度。

Action动作脚本说明:首先初始化半径d、角度r和循环次数i(复制影片的个数),如果第一次进入循环,b0号Movie clip 会被定义一个位置,然后复制出下一个位于相对于b0的第1层中Movie clip,并起名叫“b1”(千万注意表达式要用“+”,其中用到的sin和cos函数前面也一定要加“Math.”,不然就出错了);“Math.cos (pai*r)+200”中的“200”是圆心的原始位置,200这个位置靠中心比较近了,以后的循环是这样的:后一个Movie clip总会比前一个大i个像点,名称依次是“b2,b3,b4……”,圆的半径也会逐步以每次增1的速度增长,这样的Action做出来的圆就是那种从远方逐步靠过来的圆形通道。

到此为止,这个不错的效果就制作完成了!

Flash本身是一个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并不能直接做出三维效果,有时候我们又需要三维效果来体现作品,怎么做呢?可以在Flash中使用一些小的技巧,再配合上功能强大的Action动作脚本模拟出逼真的3D效果,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在Flash中来模拟一个漫无边际的时空隧道,深邃的隧道一直通向遥远的时空,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1、首先启动Flash,新建一个影片,设置影片的舞台大小为550pix×400pix(单位为像素),影片背景色为深绿色,颜色代码为#003300。

2、新建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bb,进入元件的编辑区后,打开混色器面板,在填充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类型为“放射渐变”,然后分别设置色带下左右两个滑块的颜色,其中左边滑块颜色为绿色,RGB颜色代码为0、204、153,右边滑块颜色为黑色,设置好填充色后,选择椭圆工具,按下“Shift”键的同时在编辑区绘制一个正圆。

3、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命名为b,进入元件的编辑区后,将元件bb从库中拖到编辑区中,然后在第15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将小球向左上方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在第30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再将小球向右下方移动一段距离,按照相同的方法分别在第45、60和75帧插入关键帧,并向不同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最后分别建立关键帧之间的运动过渡动画,这样目的是制造一种小球来回晃动的效果。

4、回到主场景中,首先给影片制作一个背景。打开混色器面板,在填充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类型为“放射渐变”,然后分别设置色带下左右两个滑块的颜色,其中左边滑块颜色为黑色,右边滑块颜色为绿色,RGB颜色代码为0、135、8。设置好填充色后,选择矩形工具,在舞台中绘制一个方形,大小稍稍超过舞台大小即可。

5、在背景层上面插入一个图层,将元件b拖到此图层,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其实例名为b0,最后给第1帧添加如下Action:

d = 10;

r = 0;

pai = 3.14/180;

i = 0;

do { FLASH 5 也提供了FOR 循环

setProperty ("/b" + i, _xscale, i);

setProperty ("/b" + i, _yscale, i);

setProperty ("/b" + i, _x, d*Math.cos (pai*r)+200);

setProperty ("/b" + i, _y, d*Math.sin (pai*r)+200);

//利用了最基本的画圆算法

r = r+10;

d = d+1;

i = i+1;

duplicateMovieClip ("/b0", "b"+i, i);

//复制b0

} while (i

//其中d是半径,r是角度,pai已经转换成了弧度。

Action动作脚本说明:首先初始化半径d、角度r和循环次数i(复制影片的个数),如果第一次进入循环,b0号Movie clip 会被定义一个位置,然后复制出下一个位于相对于b0的第1层中Movie clip,并起名叫“b1”(千万注意表达式要用“+”,其中用到的sin和cos函数前面也一定要加“Math.”,不然就出错了);“Math.cos (pai*r)+200”中的“200”是圆心的原始位置,200这个位置靠中心比较近了,以后的循环是这样的:后一个Movie clip总会比前一个大i个像点,名称依次是“b2,b3,b4……”,圆的半径也会逐步以每次增1的速度增长,这样的Action做出来的圆就是那种从远方逐步靠过来的圆形通道。

到此为止,这个不错的效果就制作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Flash简单的图片切换特效动画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1、打开flash,版本8.0以上都可,新建文件,大小自定,我这里默认550*400,导入几张图片到库里。图层1上拖张图片1,匹配舞台大小,水平、垂直中齐。加锁。

2、添加图层2,在第一帧上再拖张图片2,水平、垂直中齐,右键--转换为影片剪辑,名为“转换1".双击进入编辑区,将图层1延长至125帧(长短可自定),加锁。添加图层2,在图层2第一帧上,选择“矩形工具“,关闭笔触色,关闭“对象 绘制 ”和“紧贴至对象”,颜色码CDCDCD,共四个色块,从左至右的透明度分别是0%、0%、100%、100%,色块位置如图1:

填充类型“线性”,画一个大小为1400*450的矩形,如图2:

选中矩形,垂直中齐,右键转换为“影片剪辑”,名“遮罩”。用右方向键将它右移至图片左边对齐,如图3:

在第45帧处插入关键帧,用左方向键将它向左移至和图片的右边对齐,两帧之间创建动画补间。再回到第一帧上,在属性面板里的“混合”模式里选择“Alpha",第45帧上“混合”模式也是“Alpha”。继续在第75帧上插入关键帧,在第95帧上插入关键帧,将两帧上的图层混合模式都改为“Alpha",选中第95帧,将属性面板里的“颜色”模式定为“Alpha、0%”,两帧之间再创建动画补间。延长至125帧。回场景。如图4:

3、在场景中将图层1和图层2都延长至125帧,选中图层2的第一帧,将属性面板的混合模式改为“图层",切记这是最关键的,不然就不会出效果的。如图5:

再打开图层1的锁,在第70帧上插入关键帧,选中图片,打开属性面板,点选“交换”,将图片交换为另一张图片。

4、如要再继续切换图片就插入图层3,在第125帧上插入关键帧,再选择一张图片重复第2、3项.这里就不重复了。为了和第一张图片想吻合,就选中图层1的第一帧右键“复制帧”,到图层3的第125帧上“粘贴帧”,选中图片右键转换为影片剪辑,名为名为“转换2”,双击进入编辑,延长至65帧,加锁。添加图层2,将“遮罩”影片剪辑拖入,左边和图片左边对齐,45帧上插入关键帧,再将右边和图片右边对齐,两帧间创建动画补间,将两帧上的图层混合模式都改为“Alpha"。延长至65帧,回场景。

5、将图层3上的影片剪辑“转换2”延长至190帧,属性面板里的混合模式改为“图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Flash制作人像遮罩图片切换特效方法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让我们先看看效果:

第一步、打开flash新建1个图层,用线条工具画一条竖直线,放在相对舞台的左面,第30帧处插入关键帧。

图1

第二步、点击第30帧把竖直线拉到舞台右面。

图2

第三步、点住任意一帧,在属性里面把补间改为形状。

图3

第四步、新建一个图层,和上面一样画一个竖直线,注意的是这次把竖直线从右到左放,然后在属性补间里面选择形状动画。

图4

第五步、新建图层,导入一张图片,相对舞台大小。

图5

第六步、新建图层,在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导入一张图片,相对舞台大小,第30帧处插入帧。

图6

第七步、新建图层,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用矩形工具画一个长方形的方块颜色任意,注意一定要和两个线条对齐。否则没有拉开效果。

图7

第八步、在第30帧处插入关键帧,把方块用任意变形工具拉大,相对于舞台。点击属性补间改为形状。

图8

第九步、点击图层5点右键,选择遮罩层。

图9

好了。按Ctrl+Enter试下效果吧。我做的只不过是FLASH遮罩中最简单的一种,关键是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做出最好的图片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FLASH如何制作数字天地特效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本教程向朋友介绍利用flash制作数字天地特效,教程比较简单,里面涉及到了AS代码,不过实用性很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算法分析

每个数字的运动轨迹是如图的曲线,曲线的方程为x=sin(i),实际上是把普通的正弦曲线旋转了90度,把原来的y坐标转换成了x坐标。数字num的x坐标,表示如下:num._x=Math.sin(i),通过复制函数复制多个数字,为使每个数字的轨迹不同,数字的x坐标乘上一个随机值x,表示如下:num._x=x*Math.sin(i)。数字的y坐标也取随机值y,表示如下:num._y-=y。这样数字从坐标原点沿曲线向上运动,为使数字可从不同的方向运动,把x坐标再乘上一个-1或1的随机值c,表示如下:num._x=c*a*Math.sin(i)。

二、制作过程

1、打开flashMX2004,新建一400px*200px的文档,背景为白色,帧速率为12fps。

2、按CTRL+F8,新建一MC,在此MC中,建一动态文本,字号为18,字体为Impact,颜色为#339900,变量名为myNum。新建一层,输入下列AS: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Num=random(10);

并插入一帧,让其循环,这样动态文本就能显示从0到9的随机数字。如图所示

3、返回主场景,按CTRL+L打开库,从库中拖出随机数字的MC,实例名设为num,在此MC上输入下列AS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onClipEvent (load) {

var n = 0;//复制影片的数目

var i = 0;//弧度

var x = random(150)+1;//曲线的宽度随机

var y = random(5)+1;//MC的y坐标递减量

var c = Math.pow(-1, random(2));//-1的0或1次方,即随机的1或-1值

}

onClipEvent (enterFrame) {

if (_name != "num") {

_x = x*c*Math.sin(i += 0.1)+200;

_y -= y;//设置数字的坐标,起始x坐标为200,y坐标和num相同。

if (_y

this.removeMovieClip();//如果超出场景,删除MC

}

} else {

n = (n>50) ? 0 : n+1;//限定MC的数目为50

this.duplicateMovieClip("num"+n, n);//复制MC

mc = _parent["num"+n];//获得MC的实例名

mc._xscale = mc._yscale=random(80)+10;//MC的大小随机

}

}

4、新建一层,按CTRL+R导入位图,按CTRL+B打散位图,选取位图中间的在石块,按F8转换为MC,实例名为bg。并在帧中输入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bg.swapDepths(100);

把此MC的深度设为100,这样数字就好像从石块底部不断冒出,形成虚幻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Flash如何制作漂亮的三维水纹特效字体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本教程向大家介绍利用flash制作漂亮的三维水纹特效字体方法。从本文中,读者可以学到波纹的制作方法,以及渐变色的使用技巧等。教程比较实用,喜欢的朋友跟着一起来学习吧!

设计步骤:

1.新建一个Flash文档,单击“属性”面板中的“尺寸”按钮,打开“文档属性”面板设置场景大小为450px x 180px,背景为#00105A,帧频为18fps。

2.按快捷键Ctrl+F8打开“创建新元件”面板,新建一个名为“文字”的影片剪辑元件。如图所示。

3.点选“工具”面板里的“文本”工具 ,然后设置“属性”面板。在“文字”元件的场景单击鼠标左键,输入一个大写字母V。。

4.点选字母V,按两次快捷键Ctrl+B将其打散。点选“墨水瓶”工具 ,“属性”面板里的“笔触颜色”选择白色。用“墨水瓶”工具点击字母V,为其“浇灌”上轮廓线。

5.用“箭头”工具 点选字母V,将其向左下方移动一点。

6.点选“直线”工具 ,进行连线,连线的时候点选“对齐对象”图标 会比较好连。最后点选“箭头”工具,删除“不可见”线条。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字母到这里就做好了。下面给字母着色。

7.点选“颜料桶”工具,按快捷键Shift+F9打开“混色器”面板,设置。图6中三个滑块的颜色分别为#57A8F7、#AFD6FA和#3997F4,Alpha值均为100%。用鼠标左键按住滑块拖出面板后松开即可删除滑块。设置好“混色器”面板后,用“颜料桶”工具点击字母“V”的正面着色。

8.把“混色器”面板中三个滑块的颜色改为#0B67C4、#3C98F2、#0A539A。再给字母顶部着色。把“混色器”面板中三个滑块的颜色改为#0C67C2、#1582EE、#0B559F,再给字母顶部着色。最后用“箭头”工具点选字母的边线,按Delete键删除。

9.点选“填充变形”工具 ,点击字母的正面,并拖动白色空心小圆圈(旋转渐变控制点)进行旋转。拖动白色空心小方块(范围渐变控制点)进行调节。这样调节的作用是使色彩过渡更加细腻,更有质感。

10.同上方法制作出字母M和字母T。“文字”元件的最终效果如图所示。

11.按快捷键Ctrl+F8打开“创建新元件”面板,新建一个名为“光线”的影片剪辑元件。

12.点选“矩形”工具 ,在“光线”元件的场景中拉出一个矩形,不要边线。点选绘制出的矩形,按快捷键Ctrl+C(复制),Ctrl+V粘贴出几个矩形,排列好。整个矩形的高宽要能遮挡文字。

13.单击“时间轴”面板中的“插入图层”按钮,新建三层。双击层的名字,将其改为“文字遮罩”、“文字”“文字背景”。层的上下次序不可颠倒。

14.按快捷键Ctrl+L打开“库”面板,把库中的“文字”元件拖拽到“文字背景”层中。点选该层第45帧,按快捷键F5插入帧。再把库中的“文字”元件拖拽到“文字”层中。点选场景中的文字,按小键盘上的方向键向左下各移动一个像素。

15.把库中的“光线”元件拖拽到“文字遮罩”层中。按快捷键Ctrl+T打开“变形”面板,并如图15所示进行设置。右键点击“文字遮罩”层,点选“遮罩”命令。

好了,整个效果到这里就制作完成了。大家可以按快捷键Ctrl+Enter测试一下效果了。

技巧总结

1.当对场景中某个元件进行设计时,可以把场景中其它的层锁定或是隐藏。这样设计起来比较省时和省力。

2.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元件的大小,实时地改变场景的缩放比例来调整元件的相对大小,使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3.选中一个拥有渐变色彩的元件(打散状态),开始的时候在“混色器”面板里是看不到颜色设置状况的。需要在该元件被选中时,单击“属性”面板里“颜料桶”工具右边的选色框,等选色面板弹出后按Esc键取消才可以在“混色器”面板里看到该元件渐变色彩的组成情况。

教程结束,以上就是Flash制作漂亮的三维水纹特效字体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flash中怎么制作鼠标特效效果动画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flash_cs6做鼠标特效

1、双击打开FL。

2、打开后界面。

3、 将要做成鼠标箭头的材料导入 。这里导入的是路飞头像。

4、选中 转换成元件-影片剪辑 。

5、选中 中心点 ,点击确定。

6、命名为 lufei_mc 。(lufei这段字符可以设置成其他, 但必须是字母)

7、 脚本必须是as2.0

8、新建as代码层。选中as层, 按F9。

9、输入代码

Mouse.hide();

onEnterFrame=function(){

lufei_mc._x=_xmouse;

lufei_mc._y=_ymouse;

}

10、完毕。

注意事项:

用英文输入法输入代码,不然极易出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FLASH如何制作一树梨花旋转特效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教程是向大家介绍利用flash制作一树梨花旋转特效效果图。首先用Photoshop6.0制作梨花树的效果图,以便在应用3D软件制作梨花树360°旋转的时候有个感性的参考。功力未够之时切勿在3D软件里凭空制作,那样既把握不住形,也把握不住神。建议制作梨花树的三视图(前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使3D建模更准确。

3D建模

进入3ds max 5,用多边形建模法通过一个立体三角形拉出树干,注意建模时要反复与效果图对照。基本造型完成后用Meshsmooth功能使树干圆滑,Iterations数值设置为2,Smoothness数值设置为1.0。

制作树叶

用Pcloud粒子系统制作白色的树叶,并为其赋予Lens Effects的Glow效果。Size数值设置为0.5;intensity数值设置为80;Occlusion数值设置为100;Use Source Colour数值设置为10;树下的落叶也用Pcloud粒子系统制作,颜色调为绿色,同样赋予Glow效果。

模拟卡通渲染

为求简化制作,我们利用材质的自发光效果使物体看上去是平面卡通效果,在Standard材质下,选取Blinn,并把Self-Illumination的Colour设置为100,按照效果图去调整Diffuse内颜色,使树干,树叶和落叶的颜色与效果图相匹配。

动画的背景为由上(粉红色)而下(淡黄色)的过渡色形成,我们可以利用Photoshop制作出一张背景图,JPG或BMP格式均可,再通过3ds max 5内Rendering功能设置把背景图导入3ds max 5里面;方法是在Common Parameters卷栏里钩选Use Map,点击下方按钮弹出Material/Map Browser栏,选择Bitmap然后浏览到背景图。

旋转动画制作

建立灯光Lights,我们选用Omni类型,选择所创建的Omni,并在Modify面板下,勾选Shadows On。

建立Splines下的一个Circle,以其作为摄像机的行走路径。把梨花树放置于Circle的圆心处,Circle的直径要求比梨花树大。

建立Helpers下的虚拟物体Dummy Object,命名为BoxGizmo01,并将其放置于Circle的圆心处,水平方向需比Circle要高,置于梨花树内。

建立摄像机Cameras,我们选用Target类型。通过Motion面板的Assign Controller按钮为Cameras选择Path Constraint功能,选择Add Path,拾取Circle作为摄像机运动路径,在Look At Parameters卷栏下,选择Pick Target,拾取虚拟物体BoxGizmo01,使镜头对准并绑定BoxGizmo01。此时,摄像机已经能沿着Circle走动一圈。通过调整Circle与BoxGizmo01的位置,使梨花树在镜头内的运动正常。

输出动画

选择Render Scene,弹出Render Scene对话框,Time Output选择Range 0 To 100(此为动画的总帧数,可调整到你所需要的帧数)

在Output Size内调整Width与Height的参数以得到要输出的尺寸,在Render Output内勾选Save,点击Files弹出对话框,选择AVI类型,点击Setup,为了控制AVI文件大小适合应用于网络,我们建议选择MPEG-4类型。点击Render完成动画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AVI的帧数需与Flash动画的帧数保持一致,3ds max 5内通过界面右下角的Time Configuration按钮设置帧数,选择Custom,把FPS内数值调整成25(思妙动画制作应用25帧/秒的制作质量)。

Flash MX内的帧数设置在Modify内选择Ducument弹出对话框,调整Frame Rate内数值。

导入动画

运行Flash MX,通过File Import导入制作好的AVI文件,Import Video Settings内,Quality数值设置为90,Keyframe interval数值设置为25,Scale为100。

直接用Flash MX输出SWF后,Flash动画《一树梨花》内的梨花树旋转也就制作完毕了。怎么样才能制作出好动画?用心去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flash如何利用遮罩层制作简单的文字特效动画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flash是一款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属于矢量编辑软件,它不仅能够制作动画,也能够进行图片制作,下面就利用flash遮罩层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特效

1、创建一个文字层,输入任意文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舞台和文字的颜色。

2、新建一个图层取名为遮罩层,在文字左处画出一个任意图形。

3、 在文字层和遮罩层后任意位置点击右键各插入一个关键帧。

4、在 遮罩层 的最后一帧移动图形的位置。

5、在遮罩层的任意一帧 右键创建补间形状 。

6、在遮罩层上单击 右键选择遮罩层 。

7、 Enter+Ctrl播放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Flash如何利用三方软件制作水波动画特效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利用flash三方软件,可制作很多炫丽多姿的FLASH特效。这里讲解一下利用FLASH三方软件sqirlz water reflections快速制作flash水波特效。方法简单快捷,让您五分钟学会FLASH水波制作。

制作教程:

1、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这里为photoshop。打开需要制作的图片。

2、查看一下大小。

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宽度不变,只设置高度即可。新建一个高度为两倍的新空白文件。

这里,需要复制刚才的图像,然后翻转一下。并保存起来。

4、点此下载水波制作软件,并安装。

5、运行软件。点一下继续。

6、点文件中的打开。打开刚才保存的文档。

7、点一下开始设置水水波区域按钮,然后在场景中,选下面的部分,作为水波效果区域。

8、选中之后呢,封闭后,点一下右键。这步很关键。。。然后形成封闭区域。

9、然后依次设置水波属性。

10、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11、然后保存为SWF格式的文件即可。

怎么样?很简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利用flash打造鼠标触发火焰特效

全文共 2343 字

+ 加入清单

思路:导入背景素材,然后制作出焰火飘落特效。创建文档类,产生鼠标跟随的多角星形特效;创建元件类的扩展类,产生随机大小的火花效果。

用鼠标在画面上划过,即可看到绚丽的互动特效

一、 制作焰火飘落特效

(1)新建一个大小为500×300像素,帧频为30fps的空白文档。按Ctrl+R组合键导入西湖夜景.jpg”文件,然后设置其坐标为(0,0),如图1所示,再采用前面的方法在“属性”面板中添加Main文档类。

图1 导入背

(2)按Ctrl+F8组合键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名称为Star_mc),进入该影片剪辑的编辑区域,然后按住Shift+Alt组合键的同时使用“椭圆工具”在该影片剪辑的中心点绘制一个圆形。

图2 绘制圆形

技巧与提示:图形的填充色类型为“放射状”,第1个色标颜色为(R:255,G:0,B:0),第2个色标颜色为(R:153,G:0,B:0),第3个色标颜色为(R:153,G:0,B:0),Alpha为0%。

(3)新建一个star图层,再单击“工具箱”中的“多角星形工具”按钮 ,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好该工具的参数,然后按住Shift+Alt组合键的同时在影片剪辑的中心点绘制一个如图3所示的星形。

图3 绘制多角星形

(4)使用“选择工具”调整好星形的顶点位置,如图4所示。

图4 调整顶点

(5)选择调整好的多角星形,然后原位复制出一份,按Ctrl+Alt+S组合键打开“缩放和旋转”对话框,设置缩放为40%,再设置其颜色为白色,如图5所示。

图5 拷贝并缩放图形

(6)返回到“场景1”,按Ctrl+F8组合键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名称为Magic_mc),再设置填充类型为“放射状”,第1个色标颜色为 (R:255,G:255,B:255), 第2个色标颜色为(R:255,G:255,B:204),第3个色标颜色为(R:255,G:204,B:0),第4个色标颜色为 (R:255,G:102,B:0),第5个色标颜色为(R:153,G:0,B:0),Alpha为0%,然后按住Alt键的同时使用“矩形工具”以该 影片剪辑中心点为起点绘制一个如图6所示的矩形。

图6 绘制矩形

(7)使用“任意变形工具”选择矩形,然后按Ctrl+T组合键打开“变形”面板,设置旋转为45°,再单击“重制选区和变形”按钮 ,复制出3份图形,如图7所示。

图7 复制图形

(8)复制出5个图形,然后将其调整成如图8所示的颜色,再将复制出的图形转换为影片剪辑,并将其分别命名为01、02、03、04和05 。

图8 复制图形

(9)将01、02、03、04和05 影片剪辑分别放置在Magic_mc图层的5个关键帧上,然后分别为其添加不同的“发光”滤镜,再新建一个AS图层,最后在“动作-帧”面板中输入stop():程序,如图9所示。

图9 应用滤镜效果

二、 创建元件类 添加控制代码

(1)采用前面的方法分别为Magic_mc和Star_mc影片剪辑添加元件类,如图10所示。

图10 添加元件类

(2)新建一个ActionScript文件,将其命名为Main,然后将其保存在该实例的文件夹中,再输入控制代码。

* 该类为扩展元件类

* @author lbynet

* @version 0.1

*/

package {

importflash.display.MovieClip;

import flash.events.Event;

public class Magic_mc extends MovieClip {

private var dis:Number;

public function Magic_mc() {

init();

}

private function init() {

var Random = 1 + Math.round(Math.random()*4);

this.gotoAndStop(Random);

this.scaleX = this.scaleY = Math.random();

//产生随机数-5到5之间的随机数

dis = Math.round((Math.random()-.5)*10);

this.addEventListener(Event.ENTER_FRAME,enterFrameHandler);

}

private function enterFrameHandler(event:Event) {

this.y += 5;

this.x += dis;

this.scaleX -=.005;

this.scaleY -=.005;

}

}

}

技巧与提示:

第19和20行代码是为该元件类创建一个1~5之间的随机数,使该影片剪辑元件类在实例化(被创建时)时将播放头移到并停止在指定的时间帧上。

Math.random()方法产生0~1之间的随机数,Math.random()*4方法返回到0~4之间的随机数,而 Math.round()方法用于向上或向下舍入为最接近的整数并返回该值,所以1+Math.round(Math.random()*4)方法取得 1~5之间的随机整数值;gotoAndStop()语句使影片剪辑的播放头移到并停止在指定的时间帧上。

通过使用Math.random()-0.5 方法来生成-0.5~0.5之间的随机数,然后乘以10得到-5~5之间的随机数,再使用Math.round方法进行舍入并取得整数,这样当鼠标指针由下往上移动时,就会产生星火飘落的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星火飘落效果

第30行代码是为火花加入y轴坐标方向上的一个固定加速度,而第31行代码则是火花在x轴坐标方向上的一个-5~5之间的随机加速度值。

(4)按Ctrl+Enter组合键发布程序。

flash素材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Flash光特效如何制作

全文共 3818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绚烂夺目的flash效果中,最梦幻而神奇的效果应该算是光特效了。光特效是Flash中的终级境界——魔域,常见的有辉光、激光、投射线、集光束等等,这些光特效所带来的是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动感享受。不过,很可惜的是,许多人始终无法掌握光特效的设计要素,或是以为只有通过ActionScript或者依赖别的软件才能完成这些特效。下面就带大家探索一下光特效的神奇奥秘!效果演示如下:

在Flash中,光亦可分为“点光源”,“线光源”和“面光源”三类。分别如图所示。其中面光源包括三维体光源。生活中常见的许多光都是由这三类衍生或组合而成。如图所示彗星,慧的头部就是一个点光源,而慧尾由于运动轨迹比较长,就形成了线光源。

在Flash画法中,点光源比较偏向于发射状,所以一般用“线性渐变填充”,图中所示彗星的慧头通过四种颜色来勾勒:最靠近光源内部的属于基准光,通常是白色(#FFFFFF);第二种是过渡光(#CAF1FB),也就是光源的辅助色,用于光源主色调与内部色的自然过渡;与其相邻的就是光源主色调(#3394D1);最后一种颜色是辉光(#3394D1),一般和主色调相同,但Alpha值比较小,甚至为零,用于表现光芒的柔和效果。“混色器”面板设置如图所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点光源”在设置左边三种颜色时都比较密集,这也是发射状光源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而“线光源”则是对“点光源”的一种拉伸和变形效果,一般采用层次鲜明的“线性渐变填充”。

“线光源”的颜色组合是非常奥妙有趣的。图3中所示闪电就用了三种颜色,从左至右分别是白色、黄色和红色。虽然其中没有传统的蓝色,而且在大自然中也很难见到这样的景观,但别忘了:Flash是一种创造工具,每一个设计者都可以是奇迹的缔造者!

另外,许多“点光源”经过简单的变形也能演化成“线光源”。彗尾不就是彗星的头部经过缩放而成的嘛。

和“点光源”类似,“面光源”一般采用的也是“线性渐变填充”,且基准光、过渡光和主光源相隔也非常近。所不同的是,基准光距离中心宽度更大。因为面光源多用于喷发、散射等效果的实现,光源更加炽热,表现力也更加强烈。

明白前面所述光源的原理后,光线运动效果的表现形式就好理解多了。首先是速度。许多人有这样的误区:只有疾如闪电才能表现速度,其实不然。运动有缓有急,缓急之中又有加速度等因素之分,只有将它们综合运用才能得到最佳效果。需要指明的是,速度对光源的颜色也非常敏感。对于“线性渐变填充”的光线,它的运动轨迹宛如碎波。而形变是塑造光线特效的又一利器,它包括两个方面:填充色位置和染色体形状。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左边是一个基本的球形辉光,中间上面那个通过对渐变色填充位置的变化,形成了一个高光小球。并且通过放缩放制造了一个跟随光球的投影效果。最右边的放缩比更加厉害,仿佛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

还有一种另类的光线形变,我们称它为错位。在富于表现力的电流效果中,它被经常被使用,如图所示。闪电就是一个典范。这种光线是由许多弯弯曲曲的线段够成,它们的出现总是杂乱无章,没有固定位置。通过光线错位,可以营造出非常震撼而又急促的氛围。其它几种光线表现形式和上述一样,在某些特定效果的打造中非常实用。比如遮罩,它几乎是任何设计工具中都不可或缺的功能。遮罩的运用可以对光产生局部影响,这有利于单独处理一些效果,使塑造的光芒更加细腻逼真。

理论或许是苍白的,但却是通过成功之门的钥匙。下面我们学习一个“魔域探索”的例子,通过设计几种常见光特效来巩固上述理论知识。

1.打开Flash,设置场景大小为600px x 400px,背景色为黑色,帧速率40fps。本例一共需要四个“影片剪辑”元件,效果如图所示。

2.按快捷键Ctrl+F8新建一个名为LaserLight的元件,将“图层1”更名为Laser Source。如图所示设置“混色器”面板,其中5个滑块的颜色分别为#FFFFFF、#FFFF00、#FFFF26、#CC6600、#E30000,前四个滑块的Alpha值都为100%,最右边滑块的Alpha值为0%。使用“椭圆”工具在场景中绘制一个圆。

3.创建一个名为LaserLight2的元件。按快捷键Ctrl+C复制上一步骤中绘制出的圆,并粘贴到元件LaserLight2的场景中。按快捷键Q调出“变形”工具,将其高度设置为1/12,变成一束光。按Ctrl+D再复制出两束光,通过“变形”工具进行旋转。

4.在元件LaserLight中新建一层,并改名为LaserLine。按快捷键Ctrl+L打开“库”面板,将“库”中的元件LaserLight2拖入该层的场景中。

5.设计彗头。新建一个名为CometLight的元件。将“图层1”更名为CometSource。并在该层的场景中绘制一个圆,点选该圆,并如图所示设置“混色器”面板,其中3个滑块的颜色为#FFFFFF、#0C79FE、#3394D1,第3个滑块的Alpha值为0%。点选“颜料桶”工具,点击改圆的右下角,即将高光打在该圆的右下角。

这就是彗星的头部,接着我们来加一个彗尾。因为考虑到光需要做环绕效果,所以这里的彗尾定义成四分之一圆弧。具体做法如下:在CometLight元件中新建图层CometTail。先画一个红色填充的圆,然后按Ctrl+D键复制该圆,并填充成蓝色。选择蓝色的圆,按快捷键Ctrl+T调出“变形”面板,设置圆的宽度为85%。现在将这个缩小后的蓝色圆移到红色圆上,如图放置。在删除蓝色的圆后,就只剩下掏空的红色圆弧,继续删除不必要的部分,只留下左上角四分之一的圆弧,这就是我们需要的部分。给这段圆弧加上彗星头部同样的渐变色。

为了使光线效果更加自然和柔和,我们先对它进行边缘软化。执行“修改”菜单下“形状”菜单下的“柔化填充边缘”命令。将“间隔”设为1px,“步数”设为2px,“方向”选择“展开”。按快捷键K选中“颜料桶”工具,填充彗尾后,紧接着用快捷键F调出“填充变换”工具,。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彗尾元件的制作

6.最后绘制天幕灯。新建一个名为SkyLamp的影片剪辑,将图层1更名为Lamp。并在上面画一个矩形和圆,分别填充。“混色器”面板的设置如图所示。4个滑块的颜色分别是#FFFFFF、#0033CC、#000000、#000000,第2、3个滑块的Alpha值分别为80%。4个滑块的颜色分别是#CCCCCC、#0099FF、#0000FF、#000000。

影片场景设计:

1.新建一个名为LaserFlash的影片剪辑。将图层1更名为LightLine1,再建一个图层,并命名为LightLine2。在LightLine2的第二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将元件LaserLight拖到该剪辑中,并将其变形成为竖型光束。然后在第3、4帧分别按F6。第3帧中将光束稍微变大,在第4帧中,将光束旋转90度改成横型,并如图所示设置颜色中的色调。

然后我们在LightLine2上第1帧插入关键帧,将LaserLight再次拖入变形成为横型光束,宽度尽量大一些,然后设置其Tint属性为白色。后面三帧中继续插入关键帧,同样对LaserLight进行不同的形变。最后分别在第10帧和第20帧插入关键帧,并在第20帧设置Alpha值为40。为了体现光线的爆炸效果。

新建名为Sound的声音层,并导入一个声音文件。。

2.新建一个名为CometCircle的影片剪辑,并将元件CometLight拖入放在图层Comet的第一帧,然后点选该层第50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并将元件ComeLight缩小到适当尺寸。最后将该层建立“运动补间”动画,设置如图20所示。同样,给这个环绕光也添加上声音。

最后,将该环绕光做成水平内的旋转效果。新建一个名为CometTransfer的影片剪辑,将刚做好的CometCircle拖入到第一帧,然后进行简单的缩放和旋转就可以了。

3.新建一个名为TopLight的影片剪辑。将LaserLight和LaserLight2分别放置在不同层中的第20帧中,然后均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将两者同等比例缩小至适当尺寸,并将Aplha值均设置为0%。最后建立“运动补间”动画即可。

4.将TopLight拖到SkyLamp中,放在天幕灯的顶端。

5.设置主场景。新建8个图层,并分别在这8个图层的第1、10、24、28、43、48、54、74帧建立关键帧。然后将元件LaserFlash分别放置在这8个图层上,形成一条竖线(横坐标一样,纵坐标不一样)。继续新建图层9,将影片剪辑SkyLamp拖入放在第一帧,然后按F5在这九个图层的第80帧均插入帧。最后再新建三个图层,在图层 10的第一帧拖入影片剪辑CometTransfer,将它的中部放置在天幕灯的尖端。然后将该帧复制,粘贴到图层 11的第一帧,并旋转120度,同理,将该帧复制到图层 12。接下来在图层10、11、12的第22帧均插入帧即可。主场景层的设置如图21所示。

到此为止,整个动画宣告完成。设计总结:

通过对“魔域探索”这个例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光特效的制作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但大自然中这种效果何止万千,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对Flash中的效果进行深一步的剖析,争取找到新的设计理念,激发新的创作灵感,让Flash成为闪客手中真正的利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Flash如何制作红叶飘落的GIF动画特效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本教程是向大家介绍利用flash制作红叶飘落的GIF动画特效教程,希望大家通过本教程能举一反三再来学习,红叶的制作,主要学习内容是,如何灵活运用引导层。

素材1

制作方法:

1、建新文档。

2、文件--导入--导入到库。把背景图片和叶子图片导入到库。

打开对齐面版,相对于舞台,水平中齐,垂直中齐。把背景和舞台对齐。

3、点窗口--库, 在1 帧,把背景图从库里拖出舞台,调整与舞台一样大小。把图层1 改为背景层,右键点背景,转换为图形元件,名:背景。在300 帧点左键,插入帧。

4、锁定背景层,新建图层1,在第1 帧,从库里把叶子图片拖出舞台, 选取工具栏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把叶子调好方向大小,对叶子点右键, 转换为影片剪辑元件,名:叶子。

5、在250帧点右键--插入关键帧,在1~250帧内任选一帧点右键创建补间动画,建立1~250帧的叶子运动,在属性栏面版上在“调整到路径上”打勾:

6、锁定图层1 。添加运动引导层,选用工具栏中的铅笔工具,笔融颜色随意,附属选项:平滑。填充色无。在引导层的第 1帧 画一条平滑曲线,即叶子运动轨迹。

7、锁定引导层,打开图层1,把1 帧的叶子元件拖到引导线的上端。注意:一定要把元件注册点压在引导线上。

8、鼠标移到250帧,把1 帧里的叶子元件拖到引导线的下端。记住要把元件注册点压在引导线上。

9、按回车测试,叶子顺利飘落。锁定图层1 打开引导层,复制第二条引导线,增加图层2,在图层2 的第11帧,把库里的叶子元件拖出舞台放在第二条引导线的上端,在第260帧插入关键帧,11~260帧内任意1帧点右键创建补间动画,点260帧,把引导线上端的叶子元件到下端,把属性栏面版上在“调整到路径上”打勾

10、不断重复第10步,每复制或重新画一条引导线,就相应加一图层,每新图层比前图层后退10帧 ,直到您认为叶子够了为止。

这是第10层时间轴的前部份

11、OK!测试影片。文件--另存为,导出源文件 *.fla 文件--导出影片,把弹出菜单中的由下而上改为由上而下,确定,导出影片文件 *.swf

这个方法只适应初学者,更进一步可以使用AS让树叶飘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flash怎么制作散发光芒的特效佛光动画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有时候在动画片里,会看到某样东西散发光芒特效,因为比较像佛光,就叫它“佛光”吧。下面讲解一下佛光是如何用flash做出来的,其实很简单,一点就明白,就是遮罩的灵活运用罢了。

步骤

1、新建一个flash文档,舞台呈正方形,500*500.舞台背景色为黑色。

2、在图层一,选择“ 线条工具 ”,笔触色为金黄色。笔触大小为2.在舞台合适部位画一条线段。然后把线段的中心点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具体在哪里,等看我做完,你练习时就知道关键了)。

3、打开变形面板,旋转10度,如图。然后点击变形面板的右下角“ 重置选区和变形 ”,不停的点击,大概36下吧,随后出现这样的图形,如下图。

4、选中整个图形,复制,然后新建图层二,在图层二里“ 粘贴到当前位置 ”,这样,图层二里在同样的位置就出现一个和图层一完全一样的图形,把它打散分离,然后在变形面板的左下角点击“ 水平翻转所选内容 ”,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如图。

5、好,那么现在就可以进行特效制作了。把图层二的整个图形转换成一个图形元件1.图层一和图层二都在30帧插入帧(注意不是关键帧哦)。图层一上锁,在图层二第一帧右击,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里选择“ 创建补间动画 ”,这里要强调一下,可以用“ 传统补间 ”,但是因为我用的是新版本cc,所以要用它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cs6也有,只是调整的面板所在不同。

6、点击选中图层二第三十帧也就是最后一帧,在属性面板里设置顺时针旋转1次。在这里,把图层二设置为“ 遮罩层 ”,图层一设置为“ 被遮罩层 ”。

7、新建图层三,在图形的中心空白处写一个“佛”字,其实应该放置一尊佛像最好了,这里只是讲解这种发光效果,就没必要弄一尊大佛来了。

8、OK,测试一下

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变形面板里的“重置选区和变形”“水平翻转所选内容”

遮罩层翻转的图形一定要打散,否则遮罩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Flash怎么制作烛光动画特效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效果逼真,令人满意, 完全纯手工制作, 蜡烛再润色一下,以假乱真不是不可能……

今天心情很好,因为做出这个效果也是很偶然的想法,可能这就是别人所谓的创意涌现吧。

臭美一下后,马上进行,Let’s GO!

1、Ctrl J 文档属性设置 300*200 尺寸,黑色背景

2、矩形工具,画矩形,填充色无所谓,任意变形工具,将下面都往里压,可以结合shift与ctrl两边同时进行提高速度,变形后,呈现出一个上边长下边短的梯形。

3、在选中蜡身的前提下,展开混色器中的颜色面板,进行线性渐变填充,需要增加至三个滑块,由上至下,分别是橙色、红色和黑色。这里步骤比较复杂,需要耐心进行。在默认填充线性渐变时,方向是从左到右的,我们需要填充变形工具进行调节。CS3中的填充变形工具被藏在了任意变形工具组里面了,找找看。

4、如果上一步没问题,这一步也会比较轻松,在原梯形上方画一个椭圆形,然后填充放身状渐变,颜色的色值我就不写出来了,你们可以用截屏的功能键PrtScr,把屏幕偷走,在设计软件里面,可以利用神奇的滴管工具取色。

做到这一步,还要非常注意的是,我们的蜡烛没有笔触边框线,以及要考虑“吃掉”的问题,最好将各部件群组 Ctrl 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flash如何制作网页图片跟随鼠标移动变化的特效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在浏览网页最吸引眼球的可能就是网页特效了,尤其是图片的过渡效果,有的随着鼠标移动图片自动变化,下面根据制作的一种特效跟大家交流一下,鼠标左右移动则图片也随着左右移动,并且鼠标离屏幕中心越远,图片移动的速度就越快。

1、打开flash8,新建一个文档,设置大小为400*250,背景颜色为白色,帧频为12fps。

2、执行导入-导入到舞台命令,把事先准备好的水浒英雄图片导入到舞台中,并且该图片也会自动导入到库中。

3、打开库,找到水浒英雄图片, 双击该图片打开其位图属性面板,你会看到大小为2204*400.记住其宽度。

4、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新建一个名称为” 移动“ 的影片剪辑元件,单击确定进入元件编辑区域。

5、从库中把水浒英雄图片拖入到编辑区域,选择该图片并设置全居中(水平中齐、垂直中齐)使其 中心和编辑区域中心对齐。

6、再次从库中两次拖入水浒英雄图片,分别放置在第一次拖入图片的两侧, 并调整三幅图片的位置,使他们首尾相接。

7、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新建一个名称为” 缩放“ 的影片剪辑,点击确定进入编辑区域。

8、从库中拖拽 ”移动“ 影片剪辑元件到编辑区域,在属性面板中输入实例名称为 picmove。

9、返回到主场景,从库中拖拽“ 缩放 ”元件到舞台,在属性面板中输入实例名称为pic.选择该元件,打开动作面板输入代码。

10、新建图层2,选择工具箱里椭圆工具,设置笔触颜色为黑色,填充颜色为无, 按住shift键在舞台中心绘制一个正圆。

11、设置圆的大小为50*50,选择工具箱里的铅笔工具,在圆中绘制一个“ 十 ”字图样。

12、选择工具箱里的文本工具,设置字体为王羲之书法字体,大小为60,颜色为黑色,在舞台上输入 ”水浒英雄“。

13、 执行文件-保存命令 ,保存名称为水浒英雄, 然后按ctrl+enter组合键进行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flash制作同步特效动画有什么技巧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flash制作同步特效动画技巧教程,一起来看看吧!

用主时间轴同步一个嵌套在一个图形元件中的动画,在属面板选择同步选项。当一个补间动画被应用时,同步是可以看见的。选择一个关键帧在属性面板中查找同步选项,这个意思是嵌套的动画,嵌套的帧将被主时间轴同步。在这儿flash制作同步特效稍微有点神秘:如果你从属性面板添加补间下拉菜单中应用补间动画,那么同步未被限制,如果你在右键上下文菜单中应用补间动画,那么同步将被限制。同步特征表明在时间轴上一个关键帧被线性跟随。即是这样,那么你什么时候使用同步?什么时候不使用同步?首先来看一个不使用同步的情况。

1. 按照你看到同步效果的顺序,你需要一个嵌套动画一起工作。一个在几个不同的关键帧上的几个嘴巴组成的嘴巴元件。选择时间轴面板右上角的帧视图下拉菜单(在帧号的右边)中的预览选项查看缩略图。这样可以方便地看到每帧中的内容。

2. 帧视图下拉菜单提供了几个定制时间外观的选择。我个人喜欢“短”的设置,每一层总体的高度较低。

3. 你可以使在主时间轴上的嘴巴之间更进一步的吻合,这要增加第二层的动画,这样这个嘴巴元件同样包含嵌套的嘴形。

4. 使用自由变形工具,根据口声缩放和倾斜嘴巴并添加一个补间动画。当补间动画被应用时这个吻合选择变成了一个要素。

5. 当你使用属性面板上的运动下拉菜单应用实间动画时,同步选项默认是没有被选择。

6. 如果你使用右键上下文菜单应用补间动画,默认的,同步选项是被选择了的。难以理解?确是如此。

7. 在时间轴上,上面的图片说明在一个关键帧打开同步。下面的图片说明在一个关健帧关掉同步。

8.在嘴形吻合中保持分配一个明确的帧号的智慧是关键的。如果同步被选择,你将不能编辑当前帧号。

9. 一旦同步是关闭的,你可以自由地改变属于嵌套动画的帧号。

提示:

查看“扩展flash”章节,尤其是Warren Fuller的AnimPro Slider。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控制嵌图形套元件动画的扩展,就个人而言,特别喜欢的flash工具

5.7 同步

一天客户要求你制作公司的角色logo穿过网站上的页面。你使用几个关键帧和补间动画使他们的角色(嵌套在元件中)沿着引导线运动的动画,作为最终版本交付给你的客户,然后等待他们的答覆。不幸的是,你的客户改变了主意,问你是否能将蜜蜂角色变成一只奔跑的狗来替换。你不得不重新制作整个动画吗?不,因为你可心以随时用其它元件来交换蜜蜂元件。但是你需在动画的每一个关键帧交换蜜蜂实例。真是麻烦!在时间轴上有众多的关键帧,这个工作使人很泛味很沮丧。这时出现了救星-同步!

1. 让我们从一个包含一个沿着引导线路径运动的嵌套角色图元件的动画开始。从属性面板的补间下拉菜单添加一个补间动画,这样同步选项将默认被打开。在这儿并没有太复杂的事情。蜜蜂元件包含了一些嵌套动画(飞行的翅膀,眼睛的活动和蜜蜂喷嚏)。

2. 在实间动画某处插入一个关键帧。使用自由变形工具(q)旋转这个元件。同时自由缩放和倾斜这个元件。因为第一个关键帧是“同步”,所有接下来的关键帧也将默认打开同步。

3. 每隔几帧继续插入关键帧并转变元件的旋转和缩放。这个主意是为这个例子制作一个简单的补间动画来连接复杂的运动。

4. 当你几乎完成你的动画的时候,你客户的电话铃声响起,并通知你他们想改变蜜蜂为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感谢同步,你的时间和辛苦的工作不会被浪费。点击文个>导入>打开外部库,选择一个包含要替换的元件的fla文件,单击打开。一个新的包含在被选择的fla文中那个元件的库面板将被打开,单击并拖动你要选择的元件从外部库到你当前文档的库中。

5. 选择运动补间第1帧上的蜜蜂角色,在属性面板中点击交换按钮,找出你刚刚加到库中的新元件,点击确定。

6. 从此实间动画中的每一个关健帧的同步选项都被选择,你的整个动画将通个所有的关键帧更新。避免麻烦,去煮好另一杯咖啡,打开email尽快回复你的客户。屏住呼吸,呼叫他们并告诉他们你已经完成了这个修改。(偷笑中)

提示:

使用同步选项控制在相同的补间动画内的不同元件。如果你想在这个关键帧交换另一个元件,在某些关键帧关闭同步。运行同步保持同样的元件在主时间轴上同步。这个方法不能用影片剪辑元件工作,只是使用图形元件,因为只有图形元件能被其它是时间轴同步。影片剪辑元件有与其它所有时间轴相独立的时间轴。不能给它们主应用同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Flash如何制作漂亮的雪落樱花舞文字特效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本教程向朋友介绍利用flash制作漂亮的雪落樱花文字特效,教程制作出来的文字很漂亮,教程属于初级教程,主要运用了遮罩应用,形成嵌套动画,复制影片剪辑命令:duplicateMovieClip();等,实用性很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学习哦!

1.首先打开flash ,按下ctrl+j来设置一下文档的属性.默认文档尺寸,默认白色背景.修改FPS值为16,(这些值是本例的要求,你自己作的时候可以自定义.)

2.新建一个图符元件(按下ctrl+F8).起名为:”文字”.如图:

确定后在打开的新窗口中用”文本工具”在场景中输入文字”雪落樱花舞”,文字属性如图设置:

3.再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按下ctrl+F8).起名为:”文字动画.”如图:

确定后,打开库面板(ctrl+L),将”文字”元件拖到窗口中来.调整一下位置.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画一个无边框的方形.大小为能够遮盖一个文字就好.不要太大也不要过小.如图:

然后打开”混色器”面板给小方块填充放射状渐变色.混色器中设置如图:

填充好后用”填充变形工具”将填充修改如图:

修改好填充后我们把它转换成一个图符元件,以便今后修改.在这个方形被选中的状态下按下F8.转换成一个图符元件.如图:

然后选中”方块”元件进行”复制”—“粘贴”N次(我复制了10个),排列成如图所示;选中这些方块后按下F8将它们转换成一个图符元件.起名为”方块遮罩”如图:

4.接下来我们作遮罩动画

将图层2设成显示轮廓状态(点击图层2名称右边的小方框),然后将”方块遮罩”元件放到如图位置:

然后将所有图层延长到第30帧处,并在图层2的3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方块遮罩”元件移到如图位置,并建立运动间补动画.

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动画嵌套的运动的效果.

将图层2拖到图层1下,设立遮罩,图层1为遮罩层,图层2为被遮罩层,然后将图层2的轮廓显示取消

回车看一下效果.如果你现在是循环播放,那你会看到动画是一个循环运动的。没有停顿,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画嵌套运动;

5.接下来我们就给这个字上加点小特效。落叶!

新建一个图符元件,起名为”落叶”.确定后在窗口中画个大小为10象素左右的叶子形状,填充色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一渐变色.为了观察我将背景改成了黑色如图:

6.再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起名为”落叶动画”.确定后把”落叶”元件从库中拖到场景中注册点左下角位置..并在放置它的图层的第3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将第30帧上的”落叶”元件向左下角移到一段距离.然后设置运动间补动画.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顺时针旋转一圈.

7.再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起名为”复制落叶”, .确定后把”落叶动画”元件从库中拖到场景中注册点右边位置..并起实例名为”ly”

选中第1帧(或新建一个图层,选中第1帧),按下F9,打开动作面板,在动作面板中加入以下代码

(注释参考源文件中…..)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onLoad = function () {

n = 0;

};

onEnterFrame = function () {

duplicateMovieClip("ly", "ly"+n, n);

setProperty("ly"+n, _x, random(300));

setProperty("ly"+n, _y, random(30));

setProperty("ly"+n, _alpha, random(50)+50);

n++;

if (n>30) {

n = 0;

}

};

8.回到主场景中来,把”文字动画”MC与”复制落叶”拖到主场景中.并使”复制落叶”MC位于”文字动画”MC的左上角

基本的效果制作完了.接下来就是美化一下.这部分不讲.请参考源文件~修改文字元件中的文字字体及遮罩方块的填充还会得到更多效果….

教程结束,以上就是Flash制作漂亮的雪落樱花舞文字特效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